临汾市翼城县2012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建设可研报告书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07979662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73 大小:52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临汾市翼城县2012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建设可研报告书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临汾市翼城县2012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建设可研报告书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临汾市翼城县2012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建设可研报告书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资源描述:

《临汾市翼城县2012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建设可研报告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汾市翼城县2012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建设可研报告书(7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临汾市翼城县2012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项目概要1、项目名称:2012年翼城县史庄片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2、项目呈报单位:翼城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3、项目实施单位:翼城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4、项目建设性质:新建5、项目建设年限:一年6、项目负责人:李文科(翼城县农发办主任)7、项目区地理位置、涉及的范围项目区位于翼城县东部8公里处,南至翼张线,北以浍河为界,西到2004年省立项土地治理项目区,东到甘泉村村界,东西长7km,南北宽2km,涉及中卫乡武子官庄、南绛、史庄、东上卫共四个行政村。8、项目建设规模、主要建设内容8.1建设规模高标准农田建设示

2、范工程10000亩。8.2建设内容8.2.1水利措施新打机井6眼,修复配套井10眼;修建排灌站2座;埋设管道95km。架设输电线路7.3km、安装变压器8台。8.2.2农业措施改良土壤5402亩,增施农家肥5402亩。8.2.3林业措施新修田间道路路旁植树15000株,原水泥路补植树10000株。8.2.4科技推广措施技术培训2000人次,示范推广玉米“并单390”品种9000亩,推广小麦“济麦22”品种9000亩,购置仪器设备120台(件)。8.2.5田间道路整修田间道路19km,其中干道3.5km(混凝土硬化),支路15.5km(砂石硬化)。9、投资预算9.1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1280万元

3、,申请中央财政资金800万元,占总投资的62.5%;省财政配套资金320万元(含监理费12万元),占总投资的25%;临汾市财政配套资金24万元,占总投资的1.88%;县财政配套资金56万元,占总投资的4.37%;自筹资金80万元,占总投资的6.25%。9.2投资预算项目总投资1280.00万元,其中:水利措施投资883.45万元,占总投资的69.02%;农业措施投资80万元,占总投资的6.25%;林业措施投资39.83万元,占总投资的3.11%;田间道路投资179.25万元,占总投资的14%;科技推广费60万元,占总投资的4.69%;管理费用25.59万元,占总投资的2%;工程管护费11.88

4、万元,占总投资的0.93%。10、效益项目完成后,灌溉面积达1万亩,其中新增灌溉面积1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万亩,年节约水量300万m3。改良土壤面积0.5万亩,扩大良种种植面积0.9万亩,优良品种普及率100%。可增加农田林网防护面积0.84万亩。粮食年增产量375万kg,经济作物增产量7.8万kg,年增产值810.4万元, 农民纯收入额增加280.56万元。11、经济技术指标按动态投资计算,财务内部受益率20.6%,财务净现值1120.02万元,财务效益费用比1.67,静态投资回收年限4.56年。12、可行性研究结论项目实施后,项目区土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林网建设适宜

5、、科技先进适用、优质高产高效,解除了制约项目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障碍因素,项目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显著增强,粮食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将达到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的目标。综合分析:项目可行第二章 项目区概况2.1自然概况2.1.1地理位置及范围翼城县位于山西省南部,全县辖10个乡镇,212个行政村,耕地面积55万亩,人口32万人。翼城县2012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区位于翼城县县城东部8km处。南至翼张线,北以浍河为界,西到2004年省立项土地治理项目区,东到甘泉村村界,东西长7km,南北宽2km,涉及中卫乡武子官庄、南绛、史庄、东上卫共四个行政村。2.1.2水文气象项目区属

6、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照资源充足,雨热同期,四季分明,全年日照时数2433.3小时,日照率为55%,多年平均气温超过12,0以上积温37644705,10以上积温32304150,无霜期180190天,多年平均降水量510585毫米,多年平均蒸发量1138立方米。2.1.3地形、地貌及土壤项目区地形为东高西低,北高南低走势,海拔高度650970米之间,土壤大多为黄土质碳酸盐褐土性土,质地适中,但土壤养分偏低,有机质含量为0.8%左右,全氮含量为0.07%,全磷含量为0.06%左右,土层厚度为90-120米左右,土壤容重1.05g/cm2,土壤酸碱度为PH=0.8左右,田间绝对最大持水量为25

7、%。2.1.4水资源史庄片项目区属于平原台地堆积地貌,主要含水岩层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层,隐伏的碳酸盐类裂隙岩溶水。史庄片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921万立方米,年可开采量398.4万立方米。项目区无地表水可灌溉。项目区以地下水开发利用为主。现有机井15眼,其中完好的5眼机井(平均单井出水量为63m3/h),依据农作物生长期需求、规划灌溉面积10000亩需求和现有田面没有防渗措施,完好的5眼机井远远不能满足灌溉需求。2.1.5耕地现状、作物种植情况项目区涉及翼城县中卫乡武子官庄、南绛、史庄、东上卫共四个行政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10000亩,全为旱地。 据2007年至2010年统计资料,项目区

8、种植小麦约9278亩,主要品种有济麦22、石家庄8号,多年平均亩产量280.6kg;复播玉米6770亩,主要品种有:浚单20、沈丹16、先玉335,多年平均亩产量324.2kg;经济作物722亩,主要是葵花、豆类、药材、蔬菜等, 多年平均亩产量99.94kg。2010年项目区粮食总产量约280万kg,是翼城县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2.2社会经济情况2.2.1人口、劳力项目区共有人口4969人,农户1204户,有男女劳力2430个,详见表2-1。表2-1所属镇村名规划耕地面积(亩)旱地(亩)人口(人)农户(户)劳力(个)农机(件)中卫乡武子官庄20002000113427051625东上卫2310

9、2310162838594512南绛1708170856514324616史庄39823982164240672321合计1000010000496912042430742.2.2土地利用现状项目区总土地面积13932亩,其中:耕地面积10000亩,占总土地面积的71.8%,道路、渠道等其他用地3932亩,占总土地面积的28.2%。详见表2-2。表2-2 项目区土地利用情况表行政村名土地总面积(亩)耕地面积(亩)其他面积(亩)种植结构(亩)小麦玉米经济作物武子官庄36952000169527502420200东上卫2522231021214201150200南绛2820170811121508

10、1050100史庄50853982110336002150222合计13932100003932927867707222.2.2农业生产水平项目区耕地面积10000亩,由于生产条件所限,基本上还沿袭传统的耕作模式,农业结构比较单一,主要以种植冬小麦为主。2010年粮食总产量280万公斤,农业总产值448.8万元。项目区主要农作物投入及生产水平见表2-3。表2-3 农作物投入产出情况表 单位:元/亩作物亩投入亩产出小计种子化肥农药机械人工水费小计亩产单价小麦35848115655080556.8278.42玉米2703090406050495.9330.61.5经济作物2502540358070

11、85685.6102.2.3地方财政收入与农民收入统计资料表明:2010年翼城县工农业生产总值56亿元,多年来都能足额配套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 项目区为纯农业区,资源贫乏项目区人均收入5579元,比全县人均纯收入5265高314元。详见表2-4.2.2.4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状况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是实施技术方案的主体,是进行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服务的主要力量。本项目建设中,除了翼城县农业技术推广站之外,我们还将依托项目所在地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中卫乡农业科技服务站,该站组建多年,在中卫乡各村都设有农科站,网络完整,人员众多,多年来采取技物结合的服务方式,为中卫乡农业生产的持续健康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项

12、目建设中,中卫农业科技服务站将负责种植全过程的指导、咨询及新技术、新品种的示范推广,并为项目建设提供必要的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确保项目建设顺利进行。2.3基础设施现状2.3.1水利骨干工程现状项目区现有机电井15眼(良好5眼,需修复配套10眼),其中:修复配套井史庄4眼,井深130150m,单井出水流量63m3/h,水位120米左右;东上卫4眼,井深80m以内,单井出水流量40m3/h,水位76米左右;武子官庄2眼,井深280m以内,单井出水流量80m3/h,水位260米左右。目前需修复井存在的问题是:成井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经过多年运行,水泵、电机配套设施损坏严重,效率低下;无井口池、井盖,

13、影响水井出水量。表2-5 项目区水井工程现状表 单位:眼项目村现有深井良好需修复修复水井情况设备输电线路东上卫514无井口池、井房,无水泵史庄844无井口池、井房,无水泵南绛武子官庄22无水泵合计15510项目区四个行政村15眼深井分布在东上卫、史庄、武子官庄三个行政村,分布不平衡,且项目区四村没有节水防渗措施。2.3.2田间工程现状项目区地势东高西低,田地耕作方向多为南北向,长度80300m不等,宽度3050m,地坎高0.51.5m,方田网格面积较大,平均560亩以上。主干道宽度35m,支路宽度3m左右,均为土路,其道路曲折且路面起伏不平,下雨后影响交通。通村油路路旁栽植杨树,胸径1530c

14、m,间距22.5m,现已残缺不全。2.3.3农业机械及农机服务设施项目区农业生产为半机械化作业,有主要大中型农业机械20台,包括中小型联合收割机、50型拖拉机等;小型农业机械54套,主要是三四轮车、手扶拖拉机。主要农机具有:旋耕犁、旋耕耙、播种耧、喷雾器等,约1000余件。2.3.4交通及电力全县已基本完成了村与村间的道路硬化任务,全县乡村基础设施得到根本改善,居住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有效调动和发挥了广大村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切实让村民感受到了新农村建设成果。项目区交通便利,现有乡村级公路为砼路面或柏油路面,电力设施均是从中卫变电站出线,基本能满足项目区生产及生活用电。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

15、性和可行性3.1项目背景根据临汾市农发办关于2012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申报工作会议安排,结合翼城县农业综合开发“十二五”规划,拟将中卫乡武子官庄、史庄、南绛、东上卫4个行政村确定为2012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区。依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建设标准(试行),编制了临汾市翼城县2012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依据项目安排原则,2012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区是翼城县的粮食主产区,位于县城东部8公里处。该区耕地集中连片,水土资源条件好,生产潜力大,乡村干部积极性高。立项前在中卫乡政

16、府召开了项目招标会,有意向的项目村对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进行了“一事一议”,同意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的村民代表达到100%,各村当场形成了筹资投劳决议,同时中卫乡政府高度重视,制定了投工投劳和以物折资实施方案。该项目工程投资标准依据了关于开展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的指导意见的规定、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建设标准(试行)、临汾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标准与技术要求及水利、农业、林业等部门有关技术规范执行,亩财政投资按1200元计算。其各项措施标准为:水利措施(1)按照节水灌溉技术规范(Sl207-98),对灌溉系统科学设计,灌溉保证率75,通过埋设管道,使项目区灌溉水利

17、用系数由原来的0.4提高到0.8,水质达到农田灌溉用水标准,灌溉用水有保证。(2)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做到采补平衡;输水和田间灌溉设施配套齐全,性能与技术指标达到基本农田规范标准。机井、泵站等水工建筑物、机电设备、10kv以下输变电设施配套齐全,综合装置效率达到基本农田规范标准。机电井:单井出水量达40-80m3/h,单井控制面积299.2-598.4亩。水泵装置能耗低于5kwh/ktm。输变电线路:高低压线路布置合理,高压线路选用10m砼杆,间距80m;低压线路用8m砼杆,间距80m。排管站:根据水井配泵扬程高度,选择合理位置建排灌站进行2次提水灌溉,并合理选择配泵。管道:机电井输水管道根据

18、地形实际布设,井灌区塑料管亩均管道9.5米,根据地形每隔3050米布置1个给水栓。(3)水资源开发利用,宏观上实行总量控制,微观上实行用水定额管理。积极推行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模式,配备必要的量水设施,按用水量和核准的水价收取水费,以管理促节水。农业措施土壤改良:通过施用农家肥,土壤耕作层有机质含量提高0.1个百分点。田间道路田间道路:布局合理,满足机械耕作要求,顺直畅通。设干道和支路,干道为混凝土硬化路面,硬化宽度4米;支路为砂石硬化路面,硬化宽度4米。林业措施(1)在砼干道两侧栽植防护林各两行,株距3m,在砂石支路两侧栽植防护林,每侧一行,株距3m。(2)造林苗木。选用健壮无病虫害的中林46

19、速生杨,胸径达到5厘米,造林当年成活率达到95%以上,三年后保存率要达到90%以上,林相整齐,结构合理。(3)防护林网控制面积占宜建林网农田面积的比例达到91%。科技措施(1)技术推广。重点推广粮食作物品种,大面积推广小麦、玉米优良品种各9000亩,并对土壤耕作层有机质含量低的地块进行科学施肥,制定推广技术方案,建立健全档案,以便督促检查项目实施进展情况。(2)培训。项目共培训农民2000人次。集中培训4次,培训1200人次,分村培训10次,培训800人次。主要培训内容是:1、小麦标准化高产栽培技术培训:(1)播种技术,(2)冬季管理技术,(3)春季管理技术,(4)中后期管理技术。2、玉米标准

20、化高产栽培技术培训:(1)肥水结合灌溉技术,(2)合理密植技术,(3)田间管理技术。3.2 项目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3.2.1降水量分配不均,供水量不足项目区多年平均降雨量585mm,年内分配不均匀,69月份占全年降雨量的65%以上,而农作物需水较多的35月降水量仅占15%,降雨量年际变化大,最大降雨量与最小降雨量比值为2.9:1,大气降雨不能满足作物生长期对水分的时段要求。项目区虽有15眼水井,但只有5眼良好,其它10眼不能正常使用,供水量不足,因此无法全面灌溉。3.2.2农业基础条件差,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项目区耕作层厚度20cm,土壤肥力中等,项目区除三条主干路和进村道路是砼或

21、柏油路面外,其余都是土路,其道路弯曲,路面宽窄不一且坑洼不平,道路布局也不合理,相互联通率低,农业机械化程度低。农田网格大且不规整,部分水泥路路旁树木残缺不全,林木覆盖率小,项目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3.2.3水利设施不配套,资源浪费严重项目区部分机电井年久失修,机电设备装置效率在40%以下;灌溉渠道基本没有防渗措施。3.2.4农民文化水平低,科技推广速度慢项目区农民文化水平低,高中毕业生约占20%,且多数年龄在40岁以上,他们学科学、用科学的自觉性不高,参加科学种田培训少,造成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推广速度慢。3.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3.3.1 符合农业产业政策及区域发展规划翼城县七十年、八

22、十年代是山西省商品粮基地县,建设方向与国家建设现代农业、保障粮食安全的方向相一致,符合国家和省农业重点建设项目的要求,也符合翼城县“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的要求,在该区域建设该项目,可以保证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3.3.2农田水利设施现状需要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区基本属井灌区,机电井一半又不能使用,远远不能满足作物生长需水要求,一方面有效灌溉不足,造成灌溉周期时间长;另一方面灌溉水利用率低,造成水资源浪费严重,导致部分区域经常因不能及时灌溉而减产,对农作物产量的提高和高效农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所以,加强水利设施配套,合理开发利用现有水资源,全方位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尤

23、为重要。3.3.3农业新技术的推广需要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由于项目区农户缺乏科学种田知识,化肥农药盲目使用,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高,种植效益低下,影响了农民收入的提高;另外,农民市场信息不灵、技术手段缺乏,种植品种老化,效益低,也急需进行品种的更新和观念的更新。因此,有必要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对农民群众在观念上、技术上、设备上进行科技培训和引导。3.3.4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需要建设农田水利工程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实施水土林田路的综合治理,目的在于改善农业资源利用现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优化种植结构和品种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

24、续发展。项目建成后,有利于提高项目区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粮食产业的壮大和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因此,项目建设已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3.4项目建设的可行性3.4.1 资源基础条件好,生产潜力大项目区自然条件优越,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理化性好,光照充足,地表及地下水相对丰富,适种性也广。良好的自然条件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了前提条件,现有的田、林、路、渠,为高标准农田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后,优质小麦、玉米的产量将大幅度增加,定会给项目区农民带来丰厚的收入。3.4.2 政策支持,保证项目建设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2011年1号文件将现代农业建设列入重点工

25、作,中央及各级政府都出台了多项鼓励政策,加大了农业综合开发的投入力度,已经形成了良好的现代农业建设氛围。3.4.3 领导重视,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翼城县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把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作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现代农业的大事来抓,专门成立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领导组,组长由县长亲自挂帅。项目实行领导联席制度,做好协调服务和跟踪检查,确保项目建设有序进行。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广泛进行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广大广大群众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建设的积极性。为下一步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3.4.4群众基础好、积极性高多年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已给群众带

26、来实惠,影响和辐射了周边乡村,群众“我要干”的积极性十分高涨,许多乡镇领导带着村干部找到县开发办公室,愿意筹资投劳,支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相信有广大群众的支持和积极参与,一定会取得成功。第四章 项目建设规划和总体布局4.1指导思想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现代化农业和促进农民增收,资金安排向高标准农田建设聚焦,项目布局向粮食主产区聚焦,大力支持农业基础设施特别是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以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为重点,推进粮食核心产区建设,有效促进农业科技进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切实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结合翼城县“十二五”规划内容,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

27、村建设。4.2建设规模翼城县2012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建设规模为1万亩,总投资1280.00万元。水利措施总投资883.45万元。其中:新打机电井6眼,投资121.73万元;修复配套井10眼,投资62.08万元;新建排灌站2座,投资98.06万元;架设输电线路5.5km,变压器置安8台,投资82.08万元;埋设聚丙烯管道95km,投资519.5万元。农业措施总投资80万元。其中:改良土壤 0.5万亩, 投资80万元。田间道路19 km,投资179.25万元。林业措施总投资39.83万元,农田防护林250亩,投资39.83万元。科技推广措施60万元。其中:技术培训2000人

28、次,投资3.8万元;示范推广玉米新品种9000亩,投资27万元;示范推广小麦新品种9000亩,投资22万元;仪器设备120台(件),投资7.2万元。其它工作措施37.47万元,包括:管理费25.59万元、管护费11.88万元。4.3规划布局按照“田面平整化,道路砂石化,方田林网化,灌溉节水化,种植区域化,管理科学化”的要求,形成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区。规划布局方案是:对项目区东上卫4眼、史庄4眼、武子官庄2眼共计10眼水井进行修复配套,配水泵10台,井口池10座,在东上卫新打3眼,史庄新打3眼机井进行补充,并配套全设备。南绛和武子官庄配套井旁各建排灌站1处,并建管理房和水泵配套。采用95km输水

29、管道将水源节水灌溉,管道于井和蓄水池连接,布置按树枝状布置,配套井和良好井以西输为主,新打井和蓄水池以东输为主,每支管道控制距离为100米左右,使项目区真正成为高标准节水农田;以现有的田、林、路为基础,按“建设标准”要求划分格田,田格面积为100-300亩,整修田间路19km,并在道路两旁栽植林木15000株,原水泥路补植10000株,形成农田防护林,对耕地进行施用农家肥为主的土壤改良,并大力推广小麦、玉米优良品种各9000亩。第五章 项目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分析5.1项目区水资源概况依据翼城县水利水保局2008年山西省翼城县水文地质类型区划分报告,项目区属于平原台地堆积地貌,其堆积了大量的第四纪

30、松散沉积物,主要含水岩层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层,隐伏的碳酸盐类裂隙岩溶水。松散岩类孔隙水一般水位埋深在80-150米,含水层厚度在20米左右,出水量在50-80立米。由于该区域为翔山山前断裂带,碳酸盐类裂隙岩溶水在断裂破碎带水源较丰富,水位埋深90-110米,井深250-400米,单井出水量在80立米左右。史庄片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921万立方米,年可开采量398.4万立方米。项目区无地表水可用。5.2现状地下水实际开采量及作物需水量项目区以地下水开发利用为主。现有完好的5眼机井,平均单井出水量为63m3/h,依据农作物生长期需求,灌溉期机井运行150天,每天平均16小时计算,现状实际可供

31、水量为75.6万m3。目前年平均灌水次数3次,为小麦播前、灌浆与玉米抽重穗,需灌溉面积10000亩。由于现有灌溉渠道没有防渗措施,经测算灌水定额为100m3/亩,现状需水量300万m3;完好的5眼机井远远不能满足灌溉需求。5.3需水量预测及供需平衡分析5.3.1需水量预测1、灌溉制度结合当地近几年作物种植情况,根据原临汾地区水利科学研究所灌溉试验成果,拟定作物灌溉制度,作物种植比例为:小麦90%,经济作物10%,复播玉米90%,灌水定额3040m3 /亩,灌溉制度如下表5-1。表5-1 灌 溉 制 度 表 保证率75作物名称种植比例灌水次数生育 阶段灌水定额(m3/亩)灌水时间灌水天数灌 水

32、率(m3/s/万亩)起止小麦90%1播前4026/915/10202分蘖4024/1113/12203拔节4013/24/3204灌浆403/522/520小计16080经济作物10%1播种3020/324/352开花2513/417/453花盛2528/42/554结果1251 2/516/555结果22525/529/55小计13025复播90%1灭茬3516/63/7182抽雄3029/714/8173灌浆3027/812/917小计9546合计242.51510.279综合灌溉定额:综合灌溉定额根据作物不同种植比例进行计算,公式为:M综=a1M1+a2M2+anMn式中:M综综合灌溉定

33、额a1、a2an作物种植比例M1、M2Mn作物灌溉定额项目区规划面积1万亩,项目建成后灌溉总面积1万亩。为此农业用水量按1万亩面积计算。在75%的保证率时M综=0.9160+0.1130+0.995 =242.5米3/亩本规划为提高灌溉水有效利用率,农田灌溉采用管道输水。灌溉水利用系数采用0.8。综合毛灌溉定额:75%的保证率M综毛=242.5/0.8=303.1米3/亩灌溉灌水率:计算公式:qi=Mi/0.36Titi(米3/秒/万亩)式中:qi某一段灌水率 Mi综合毛灌溉定额(303.1方/亩) Ti灌水期(天)(151天) ti日灌溉时间,按灌水期每天20小时计算75%保证率q=M综毛/

34、(Titi0.36)= 303.1/(151200.36)=0.279米3/秒/万亩灌溉需水量:年灌溉需水量=灌溉毛定额灌溉面积303.11=303.1万米35.3.2供水量预测项目区现有机电井15眼。其中:完好机井5眼,单井出水流量63m3/h,年可供水量75.6万m3 ;修复配套机井10眼,其中4眼单井出水流量63m3/h, 4眼单井出水流量40m3/h, 2眼单井出水流量80m3/h,年可供水量137.68万m3 。15眼机井完好后,年可供水量213.28万m3 ,与灌溉需水量尚有缺口。按勘测井位,平均单井出水流量预计63m3/h,需新打机电井6眼,年可新增供水量90.72万m3 ,加上

35、原有机井,总计21眼井可供水量304万m3,可满足需求。5.3.3项目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表5-2 2012年史庄片项目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表项目区名称项目区地下水年可开采量(m3/a)项目区竣工后机井年可供水量(m3/a)项目区作物需水量(m3/a)2011年史庄片项目区398.4304.0303.1经水资源平衡分析,该项目区在充分利用5眼完好机井的基础上,以修复配套机井10眼为主。除此外,依据作物需水量还需要新打机井6眼。总21眼机井年可供水量基本和需水量持平。另外项目区共有人口4969人、1500头大牲畜、4850头猪、5000只羊,按人25升/日、人,大牲畜40升/日、头,猪15升/日

36、、头,羊8升/日、只标准计算,农村生活总需水量为10.83万m3/a,由当地民井解决。项目区总需水量314.83 m3/a,小于本项目区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水源有保证。第六章 主要项目工程设计6.1水利工程6.1.1机电井6.1.1.1新打井根据该区水文地质情况以及地质队电测成果,确定成井条件为:东上卫3眼,井深200m,单井涌水量63m3/h,动水位76m。史庄3眼,1眼井深180m,2眼井深200m,单井涌水量均为63m3/h,动水位120m。混合开采Q2al 3与QPL1+2的地下水。1、单井控制面积单井控制面积按下式计算F0QtT(1-)/m式中:Q:单井出水流量,按63m3/h计算t

37、:灌溉期每天开机时间,取22hT:每次灌溉期天数,种植小麦取20天:灌溉水利用系数,取0.80:干扰抽水的水量削减系数,取0.15m :灌水定额,种植小麦取40m3/亩种植小麦:F06322200.80(1-0.15)/40=471.24亩计算结果: 种植小麦时控制面积471.24亩。2、项目区灌溉面积种植小麦时新打井控制灌溉面积为471.246=2827.44亩。3、工程设计a井口池处理井口机泵下卧。采用C20砼现浇,盖板预制。b井房设计为安全运行、管理方便,需在水井旁建井房一座,井房尺寸:3.53.5m,建筑面积12.25m2,为砖混结构。4、机泵配套a水泵流量的确定水泵流量设计出水量63

38、 m3/h .b水泵扬程确定计算公式:H=H地形高差+hf+hj+H动水位式中H水泵扬程(m);H地形高差典型地面点和管首的地面高差(m);hf 管道沿程水头损失(m);hj 管道局部水头损失(m);H动水位水井动水位(m);现以东上卫3眼新打机井为例,3眼新打机平行布置,输水高度基本一致,高度为29 m,动水位均为76m,沿程水头损失和局部水头损失用管道水头损失公式计算得知17.5m和1.8米。管道沿程水头损失按下式计算,局部水头损失按沿程水头损失的10%计, hf0.948105LQ1.77/d4.77H=H地形高差+hf+hj+H动水位=29+17.5+1.8+76=124.3(m)根据

39、 Q=63m3/h,H=124.3 m,查山西天海泵业有限公司的潜水泵系列表,采用潜水泵型号200QJ63-126/6,配套功率37千瓦,其余各配套水泵详见表6-1。表6-1乡 镇行政村新打井井口池新建井房机泵更新机组型号中卫乡东上卫3333200QJ(R)63-126/6史庄3333200QJ(R)63-168/8合 计66666.1.1.2修复配套井按照原水井成井情况得知:东上卫4眼配套井单井涌水量40m3/h,动水位76 m,史庄4眼配套井单井涌水量63m3/h,动水位120m,武子官庄2眼配套井单井涌水量80m3/h,动水位260 m,混合开采Q2al 3与QPL1+2的地下水。1、单

40、井控制面积单井控制面积按下式计算F0QtT(1-)/m式中:Q:单井出水流量,按32m3/h、63m3/h、80m3/h分别计算t:灌溉期每天开机时间,取22hT:每次灌溉期天数,种植小麦取20天:灌溉水利用系数,取0.80:干扰抽水的水量削减系数,取0.15m :灌水定额,种植小麦取40m3/亩种植小麦:F04022200.80(1-0.15)/40=299.2亩 F06322200.80(1-0.15)/40=471.24亩F08022200.80(1-0.15)/40=598.4亩计算结果: 种植小麦时控制面积分别为299.2亩、471.24亩和598.4亩。种植小麦时配套井控制灌溉面积

41、为:299.24=1196.8亩、471.244=1884.96亩和598.42=1196.8亩。良好井5眼,东上卫1眼,史庄4眼,单井涌水量均为63m3/h。种植小麦时良好井控制灌溉面积为:471.245=2356.2亩。2、工程设计a井口处理(井台、井盖)井口机泵下卧。采用C20砼现浇,盖板预制。B井房设计为安全运行、管理方便,需在水井旁建井房一座,井房尺寸:3.53.5m,建筑面积12.25m2,为砖混结构。3、机泵配套a水泵流量的确定水泵流量设计出水量40 m3/h 、63 m3/h 、80 m3/h。b水泵扬程确定计算公式:H=H地形高差+hf+hj+H动水位式中H水泵扬程(m);H

42、地形高差典型地面点和管首的地面高差(m);hf 管道沿程水头损失(m);hj 管道局部水头损失(m);H动水位水井动水位(m);查山西天海泵业有限公司的潜水泵系列表,各配套水泵详见表6-2。表6-2乡 镇行政村修复井新建井口池新建井房机泵更新机组型号中卫乡东上卫4444200QJ(R)40-104/8史庄4444200QJ(R)63-147/7武子官庄222250QJ(R)80-280/14合 计10108106.1.2输变电工程配套为保证机电井正常运行,需架设输变电线路7.3km,其中:架设10kV输电线路5.3km,架设380V输电线路2 km。架设10kV输电线路采用LGJ-35mm2铝

43、导线,电杆为190mm、高10m的砼杆,间距80m左右;变压器至水井的380V输电线路采用LJ-25mm2裸铝导线,杆为150mm、高8m的砼杆,间距80m左右。根据现有变压器使用情况,项目区共需配置变压器共8台,总装机容量690kva,每台变压器供给1眼水井,排灌站各1台变台器。输变电设施配套见表6-3.表6-3 输变电工程一览表乡 镇村 名输电线路(km)变压器总长度高压低压容量(kvA)数量(台)中卫乡东上卫2.11.50.61503史庄2.82.10.72403南绛1.71.20.51001武子官庄0.70.50.22001合 计7.35.3269086.1.3排灌站为了保证南绛和武子

44、官庄灌溉面积,在南绛村西和武子官庄配套井旁各建排灌站1处,排灌站设有蓄水池、管理房、配套泵。6.1.3.1蓄水池南绛村西蓄水池为矩形,长25米,宽15米,深3米,池壁与池底用C25钢筋混凝土现浇为箱式结构,池壁厚0.25米,池底厚0.3米,池壁受力筋为12,纵向筋为10,间距200毫米,双层布置。池底受力筋为10,纵向筋为10,间距200毫米,架力筋为16,间距1000毫米,双层布置(参照山西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工程图集蓄水池-08),四周设不锈钢护栏,水源来自史庄新打3眼井。武子官庄配套井旁蓄水池为矩形,长30米,宽25米,深3米,池壁与池底用C25钢筋混凝土现浇为箱式结构,池壁厚0.2

45、5米,池底厚0.3米,池壁受力筋为12,纵向筋为10,间距200毫米,双层布置。池底受力筋为10,纵向筋为10,间距200毫米,架力筋为16,间距1000毫米,双层布置(参照山西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工程图集蓄水池-08),四周设不锈钢护栏,水源来武子官庄配套2眼井。(1)水泵、电机、变压器的选定根据史庄3眼新打井与武子官庄2眼配套井日出水量、输水高度以及沿程水头损失选择水泵及配套设施,计算与新打井、配套井类同(参照山西天海泵业有限公司井用潜水电泵主要技术参数)见表6-4:表6-4位置水泵型号扬程(米)电机功率(KW)变压器(KVA)数量南绛村西200QJ(R)63-72/672251003

46、武子官庄配套井旁250QJ(R)80-100/51004520026.1.3.2管理房设计管理房墙体用M7.5水泥砂浆砌砖,4间格局,面积47.25 m2,,砖混结构,外贴瓷砖。管理房设围墙,蓄水池包内,院内水泥硬化。(详见管理房设计图)6.1.4管道工程(1)管道布置以垣面为单位,从水井和蓄水池铺设管道,出口后按树枝状形式布置,相邻管道间距100米左右,并根据地形分设分水阀及排气阀。(2)管径与管道工作压力管道系统各管段的直径,通过技术经济计算确定;在初估管径时,按表6-5选择管内流速。管道流速表表6-5管材混凝土管石棉水泥管水泥沙土管硬塑料管移动软管流速(m/s)0.5-1.00.7-1.

47、30.4-0.81.0-2.50.5-1.2管径确定采用公式: D=1.13其中:Q设计流量(m3/s)井的出水量; V经济流速(m/s) V=1.5-2.5m/s; D管径(mm);以单井的出水量40 m3/h 、63 m3/h 、80 m3/h分别计算得管径97mm、101 mm、109 mm。管道系统各管段的设计工作压力,为正常运行情况下最大工作压力(不含冲击压力)的1.4倍;最大工作压力根据运行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比较确定。正常运行情况下(不含冲击压力),管道的工作压力不得为负值。根据需要,按照节水要求,经过设计比选,选用1108聚丙烯塑料管道输水,压力0.4MPa。(3)管道长度按亩

48、均6米以上管道的节水标准,加上承插与高差,总需管道长95公里。(4)出水口设置按照节水灌溉标准3050米设出水口(根据地形与地块情况可另设出水口)。共设2500个,混泥土结构。(5)管道安装:将管子加温,涂粘接剂,承插连接。(6)管道埋深及铺设:依照翼城县气象资料,项目区冻土层最大厚度为0.9米,考虑到田鼠危害因素,管沟开挖深度为1.0米。管道安装铺设完工后,复土回填夯实。具体设计(详见单项工程典型设计)6.2农业措施6.2.1改良土壤改良土壤增施农家肥共5402亩。(1)施农家肥5402亩。在作物播种前撒至田面,作为底肥,亩用量3.5t,连续施用三年,使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0.1个百分点,土壤

49、熟化层厚度由20提高到23cm。表66所属乡镇行政村名改良土壤(亩)施用农家肥(吨)中卫乡东上卫12004200史庄20007000南绛12004200武子官庄10023507合 计5402189076.2.2田间道路项目区新修田间道路19km,其中:干道3.5公里(混凝土硬化),支路15.5km(砂石硬化)。以现状道路为基础进行裁弯取直、扩宽改造,结合地块新开道路。田间道路分干道和支路。1、干道干道3.5km。为混凝土硬化路。(1)基础路基宽度:田间道路路基宽度为路面与路肩宽度之和,混凝土硬化干道路面宽度4m,路基宽度6m。基础清理:根据路基放线宽度,清理基础杂草、垃圾等,测量、正平基础,推

50、土机推平,压路机碾压,干容重达到1.6T/m3。(2)路面基层:基层采用河滩砂砾料,推土机推平碾压,基层宽度均为6m,厚度15cm,干容重达到1.7T/m3。面层:混凝土路面采用C20砼现浇,硬化厚度15cm,路面宽度4m,间隔10m设沉伸缩缝一道,缝宽2mm。2、支路支路15.5km,推土机推平碾压,人工摊平整理后铺筑河滩砂砾料,厚15cm,上撒米石, 田间路净宽4.0m,两侧路肩宽各1m,路面高出地面2030cm,路面呈拱形,填土边坡1:1。 道路情况一览表 表6-7村 名规格、数量(m)合计4m混凝土干道4m支路东上卫150052006700史庄130054506750南绛7002250

51、2950武子官庄26002600合 计350015500190006.3林业措施项目区需栽植中林46速生杨25000株,折合面积250亩。1、田间道路旁植树项目区新修干道3.5 km,共栽植4667株,折合面积46.67亩,每侧栽植两行,株距3m,行距0.8m,品字型栽植;新修支路15.5km,每侧栽植一行,株距3m,共栽植10333株,折合面积103.33亩。2、栽植标准及要求(1)树种选择:由于杨树对土壤的干旱及潮湿均有一定的抗性,生长迅速,利于成材。且防风固沙生态效益好。因此护路林植树选择杨树,品种选用中林46,胸径达到5cm。(2)栽植要求:栽植的树苗要求当年成活率达到95%以上,三年

52、保存率达到90%以上。(3)技术要求:挖坑:按设计株距定点,树坑规格为80cm80cm80cm挖坑时要求生熟土分放,熟土先回填。苗木:选用2-3年生以上的苗木,要求根系完整,无病害、无机械损伤的壮苗。栽植:栽植时做到随起苗,随运苗,随栽苗,栽植后要以熟土回填并做到三埋两踩一提苗,分层覆土,分层踏实,及时浇水、扶正、培土。管理:苗木成活后,要落实专人管理,适时进行浇水、施肥、中耕锄草、涂白并及时进行病虫害防治。林业措施一览表表68所 属行 政新修水泥路植树新修砂石路植树原水泥路植树乡 镇村 名合计面积道路植树折合面积道路植树折合面积植树折合面积(亩)株(亩)株(亩)株(亩)中卫乡东上卫77.99

53、200020346634.66233323.33史庄90.34173317.33363336.33366836.68南绛45.679349.34150015213321.33武子官庄36173417.34186618.66合 计250466746.6710333103.33100001006.4科技推广措施6.4.1技术培训项目共培训农民2000人次。集中培训4次,培训1200人次;分村培训10次,培训800人次,培训费2万元。主要培训内容是:1、小麦标准化高产栽培技术培训, (1)播种技术,(2)冬季管理技术,(3)春季管理技术,(4)中后期管理技术。2、玉米标准化高产栽培技术培训,(1)肥

54、水结合灌溉技术,(2)合理密植技术,(3)田间管理技术。根据培训情况印发2000份资料,资料费1.8万元。6.4.2新品种示范推广示范推广玉米并单390品种9000亩,亩用种子5斤,每斤10元,共计45万元,补贴22万元;推广小麦济麦22品种9000亩,亩用种子30斤,每斤2元,共计54万元,补贴27万元。6.4.3仪器设备购置喷雾器120台,每台600元,共计7.2万元。第七章 投资预算7.1 采用的定额和主要材料价格采用的定额为:山西省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工程预算编制规定、不足者参考山西省工程定额补充或根据实际拟定。主要材料价格,见表7-1。名称及规格单位预算价格(元)名称及规格单位预

55、算价格(元)32.5#水泥t264.68钢材t3820.28块石m360.72碎石m352.87砂子m351.4110塑料管m21.46红砖千块221.15白灰T141.88表7-1 主要材料价格表7.2 工程预算编制(见工程预算)7.3 投资筹措方案7.3.1 投资筹措项目总投资1280万元,申请中央财政资金800万元;省财政配套资金320万元(含监理费12万元);临汾市财政配套资金24万元;县财政配套资金56万元;自筹资金80万元。7.3.2 配套资金承诺翼城县县委、县政府对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十分重视,决定年初将农业综合开发配套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县财政局已承诺:保证本县农业综合开发配套资金8

56、0万元足额按时到位,确保农业综合开发工程顺利进行,全力支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7.3.3 项目区农民筹资投劳情况及县级审查意见根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农民筹资投劳管理暂行规定要求,项目区各村涉及范围和受益情况,我们要求各村召开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筹资投劳遵循“自愿互利、注重实效、控制标准、严格规范”和“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将筹资投劳纳入村级“一事一议”范畴,召开专门会议,宣传有关政策规定,充分听取群众意见,统一思想,制定本村农民筹资投劳方案,形成决议,全力支持农业综合开发各项工程建设。按照计划指标和工程预算,项目区农民筹资投劳为80万元,其中:现金、以物折资68.34万元,投工投劳折资

57、11.66万元。主要办法:农业措施:施农家肥以物折资68.34万元,投劳折资11.66万元。为了切实搞好项目开发,确保项目自筹资金能够及时足额到位,农发办采取访农户、听意见、看行动、查决议、参会议等方式进行严格审查,对于项目涉及村制定的筹资投劳方案和决议逐一进行审核,认为项目涉及村群众意愿高,干部积极性大,自愿开发,并都承诺能足额完成按计划分配的各项自筹和投工要求,保证开发工作顺利完成。第八章 综合效益分析8.1社会效益通过节水灌溉、配方施肥、作物模式化栽培等技术的应用,增加了农业科技含量,稳定了粮食生产,增加了农民收入,通过水利、农业、林业、科技等措施的综合实施,使项目区达到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林网建设适宜、科技先进适用、优质高产高效,为高标准农发天建设起到示范带头作用。8.2生态效益农田防护林的建设,使项目区农田林网防护面积增加0.84万亩,不仅起到防风御沙、保湿的屏障作用,而且可改善田间小气侯,对涵养水源、美化环境、营造和谐的生存环境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整修、新修机耕路,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项目的实施,使项目区达到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管相连,形成高标准农田;节水型水利工程建设,使项目区灌溉水利用系数得到大幅度提高,从原先亩次耗水量100m3减少到4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