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从德才角度看“三严三实”

上传人:时间****91 文档编号:207956273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30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11从德才角度看“三严三实”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11从德才角度看“三严三实”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11从德才角度看“三严三实”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资源描述:

《11从德才角度看“三严三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从德才角度看“三严三实”(2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从德才角度看“三严三实”(2学时)引言今天的讲题是从德才的关系来看“三严三实”。总书记提出“三严三实”以来,全国上下掀起了一股学习的热潮。“三严三实”究竟是些什么内容?“三严三实”和中国的老式文化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下面从中国老式文化的视角,以德和才的关系来探讨这个问题。中国的文化,在被我们民族批判、否认、质疑了一百近年后来,今天在官方、民间、学界、媒体几种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又由涓涓溪流汇成了江河湖海,又重新回到了我们的社会。这次文化的复兴,就像钱塘江的浪潮同样,滚滚而来、势不可挡。中国的文化千百年来关注的一种核心的思想,就是注重为官、为政者的道德问题。道德就是为官、为政之德,道德的好坏,可

2、以决定党风、政风、社风、家风、民风。官员的道德就像是一面窗户、一面镜子,可以折射出社会道德风尚的好坏,也可以折射出政治生态环境的好坏,因此它是“风向标”,是“晴雨表”。这些年诸多官员的倒下,问题没有一种是出在能力上,大多都是出在了道德品行上,是在道德品行上,人格操守上出问题开始的。体现出来的就是不信马列,信鬼神;不信科学,信风水;求神拜佛,骄奢淫逸、声色犬马、挥金如土。这种所作所为,完全损害了执政党的执政形象,完全动摇了执政党执政的根基,也完全脱离了与老百姓的鱼水关系。纵观中国的文化,从古到今,没有一种王朝的倒台,没有一种政权浮现问题,不与执政者不立德、不修德、不践德有关系,不与执政者骄奢淫逸

3、、声色犬马,违背民心民意有关系。中国文化千百年来一种核心思想是关注为官者如何修身做人、安身立命的问题,因此这个讲题从官员的德行方面结合总书记的“三严三实”来谈这样几种问题。目的是要让各级领导干部,对目前正在进行的反腐倡廉活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供一点借鉴、一点警示和一点启迪。一、居官须有德,官有百行,以德为首古人讲:“德不厚者不可为官,德不厚者不可使民,吏无德必乱,政无道必亡”。因此,第一种要说的就是居官须有德的问题。中华民族千百年来,都是视道德如生命,把道德看得像生命同样珍贵。(一)德行和才干的关系问题中华民族的血管里,千百年来,流淌着的就是道德的血液,始终是把道德价值放在优先的位置

4、。千百年来,这一点没有变化,也没有动摇过。德行和才干的关系问题,才很重要,但是德行与才干相比,德行更重要。金元之际的思想家元好问讲过:“能吏寻常用,公廉第一难”。有能力、有本领、有魄力的官员到处均有,随处可见,但是可以做到清正公廉,廉洁奉公的官员,则如凤毛麟角少之又少。这些年来,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种个的能官、能吏的倒下,再一次把德和才孰轻孰重、孰先孰后这个问题推上了风口浪尖,再一次成了我们思考的一种焦点。在这个问题上,中国的文化几乎给了完美的答案,这个答案就是才固然重要,但是德行与才相比,德更主线、更重要。一千近年前,在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里面,开篇就讲了一种典型案例,春秋末期,晋国面临着国

5、家接班人的遴选问题,选什么人至关重要。当时,智氏家族有一种叫智伯的人非常有能力,非常有才华,才智超群,能力杰出,因此人们都把目光投向了智伯,是最被看好的继承者。但是老国君的这个选择,遭到了智伯的族叔智果的坚决反对,为什么?智果讲,智伯固然有才干,但是智伯无德无行,族人也都懂得。如果把国家政权交给这样一种人去管理、去治理,那么,国家会遭殃,智氏家族也会遭殃,因此坚决反对智伯出任国君。可是那是一种以才取胜,唯才是举的时代,这种反对的声音显得非常的单薄。不久,智伯就当了晋国的国君。智果为了避家族之祸,率着她的族人,到太史那里坚决规定改姓,不再姓智,改姓辅。果然,智伯当上国君后来,这种无德无行,暴君的

6、本性就展露无疑,骄奢淫逸、声色犬马、横征暴敛、穷兵黩武、轻诺寡信,搞的整个国家天怒人怨、怨声载道,乌烟瘴气,整个国家在走向衰败。这个时候,周边的韩、赵、魏这三个国家,趁着晋国的衰败、内乱,齐心合力、众志成城、团结一致杀了智伯,尽灭智氏之族。一种延存了将近七百年的国家被瓜分了,晋国就此画上了句号。司马光在资治通鉴的开篇,讲这样一种典型案例,要阐明什么?为什么一种非常有能力的国君,统治国家没多长时间,最后导致了身死、族灭、国灭,因素何在?司马光随后就给了一种非常完美的答案,是由于智伯有才无德,重才轻德,才有余、德局限性导致的。司马光的评判代表了中国的文化看待德和才这对关系的一种基本的态度和基本的价

7、值判断,即才干固然重要,但是德行和才干相比,德行更主线、更重要。在历史上,像智伯这样有才无德,重才轻德,导致身死族灭、身死国灭的人和事可谓是千千万,从夏桀、从商纣王、从周幽王、周厉王,几乎所有的皇帝最后身死国灭,并不是由于没有能力,而在于没有品行,没有德行导致的。国君是这样,历朝历代的大臣,这些官僚、官吏们也是这样。因此,德行和才干相比,德行是更为主线的。为了阐明德行重于才干、高于才干,在中国的文化中,还引用了大量的比方。这些比方非常形象的阐明了德和才的关系问题。一种阐明,一种比方,用树木来比方德和才的关系,才就像是树枝、树叶同样,德行就像是树根,树根重要还是树枝、树叶重要?这个答案一目了然,

8、树根重要。还用一种家庭来做比方,能力、才干就像是仆人、佣人同样,德行就像是一家的主人同样,主人重要还是仆人、佣人重要?固然是主人重要。还用三军和三军的统帅这样一对关系来比方德和才,才就类似于三军,德行就类似于三军的统帅,统帅是核心、是主线、是灵魂、是最重要的。三军易得,一将难求,统帅是最重要的。尚有一种比方,把能力比方成一把刀子,把德行比方成掌控刀子的人,刀子无所谓好坏,但是掌控刀子的人,则有善恶好坏之分。谁拿着这把刀子,医生拿着刀子、厨师拿着刀子,歹徒拿着刀子它的成果完全不同样。这些阐明目的只有一种,就是为了表白德行比能力、比才干更主线、更重要。中国几千年的教育,以什么为目的?从古至今也没有

9、变化,“首孝悌、次见闻”,这是三字经里的思想。首孝悌是德行,是品格。见闻是什么?是能力、是知识。首,表白是第一;次,表白是第二;这个顺序不可以变化。今天教育,不是也是教书为了育人,立德是为了树人,目的没有变化。在先秦时期,儒家思想有三不朽,排在第一位的是什么?立德,然后才是立功、立言。立德、立功、立言是儒家的三不朽,也是儒家的三立。天津的相声名家马三立,就是取名这段话。孔子是中国的一张名片,是中国文化的一种符号,也是儒家思想的创立者。孔子讲:“不患无位、患因此立”。她不紧张自己有无官职、官位,紧张的、忧虑的是自己做人的德行如何,有无在社会上赖以立足的德行,这个是孔子所忧虑的。汉代四百近年,选拔

10、官员的原则非常明确,就是举孝廉,孝廉是德行,是品行,不是能力。为人子当尽孝,不管权力多大、地位多高、财富多少,在爹妈的眼里你就是子女,是子女你就应当尽孝。廉,“至正莫若廉、临财莫如廉”,为国家就要守住自己的职业道德底线,做到清廉。古人讲,清廉、谨慎、节俭是为官的三大法宝,把持住它们,就可以远离耻辱,就可以保住你的乌纱帽,因此举孝廉,只有这样的人才可以出来当官。这里讲的不是举才干,是举孝廉。汉代这样,唐代、宋代、明代、清代,其实都是这样,都是在选拔举荐官员的时候,突出一种官员的品行、德行问题。朱元璋讲,官员“德行第一、文艺次之”,品行是第一位的,能力是第二位的。康熙皇帝讲,如果一种官员“德行不好

11、、心术不善,纵有才学何用?”你光有能力有什么用?因此中国的历史文化,从古以来,始终是把官员的品行、德行放在首要位置,这一点千百年来没有变化,也没有动摇过。过去是这样,今天变化了没有?今天仍然没有变化。今天在评价所有的人的时候,仍然是把德行、品行、人格、操守放在第一位。例如说评价一种学生,我们会讲,品学兼优,不会倒过来讲学品兼优。培养学生的目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德是放在第一位。评价一位艺术家,会讲德艺双馨,不会讲艺德双馨。评价一种知识分子,学问做的好,品行崇高,我们会讲道德文章俱佳,不会反过来讲,这个知识分子文章道德俱佳。评价一种官员,也是这样,这个官员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考核官员

12、的原则,就是德、能、勤、绩、廉,也是把德行放在了首位。过去是这样,今天仍然没有变化对所有人的这种评价的原则。从我们身边的所有人来看,不管是官员、医生、教师、商人、艺术家出问题,没有一种出在能力上。这些人在自己的领域,自己的行业、自己的部门都是能手,都是业务骨干,都是尖子。那么,问题出在了哪里?就是出在的德行、品行、人格操守上。凡此种种得出一种结论,唐太宗李世民告诉我们“人之立身,所贵者惟在德行。人可毕生不仕,但不可一日无德”。她用毕生一世和一天做一种强大的反差,就是你可以一辈子不去当官,由于做官是临时的,是一地一时的,但是不能一日无德,不可以一天没有做人的德行。中国文化特别强调做人,做人是毕生

13、一世的。就像朱熹讲过,“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做人而已”。因此总书记讲做人要实,把它作为“三严三实”一种非常重要的内容,它的底色就是来自于中国的文化。从这个角度来讲,德和才这对关系,不否认才干的重要,没有才干,没有能力,那是庸才,是残次品。能力很重要,但是德行和能力相比,德行是更重要的,因此,做人要讲人品,做官,要讲官德。为官、为政要和修身做人紧密的结合起来,打牢修身做人的基本,夯实为官、为政的根基。先做人后做事,先做人后做官,为人不正,为官必邪。一种好人不一定是一种好官,但是一种好官一定是一种好人。因此选拔领导干部不可以再唯才是举,也不可以唯才是用,而不讲道德,不顾品行,一定要把德才兼备,以

14、德为先放在首要位置。就像总书记讲的,领导干部要把道德修养作为人生的必修课,用道德的力量,感染人、鼓舞人。因此,在德才这对关系上,中国的文化给了一种几乎完美的答案。(二)德行和财富的关系问题德行和财富的关系问题同样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一对关系,这对关系从一段古代官员的典型对话中引申出来。也是说的晋国。在春秋时期,叔向去拜访她的朋友,一种官员叫韩宣子。韩宣子一见到叔向就大倒苦水,大声抱怨,说做官做了这样久,官又做的这样大,但是家里面没有财富,没有和别人交往的钱,因此感到忧虑、不安。这番抱怨后来,叔向是什么体现?叔向立即向韩宣子表达祝贺,韩宣子大惑不解,说你不安慰我,不同情我则罢了,没有钱,有什么好

15、值得道喜?叔向为什么会向她表达道喜、祝贺。叔向说,你难道不懂得晋国历史上的栾氏家族吗?这个家族世世代代都过着非常清贫的生活,但是这个家族穷而有礼,穷而有德。对于老百姓可以做到乐善好施,老百姓非常拥护她们,因此这个家族每每遇到挫折、困难,就仿佛有神灵在保佑她同样,都可以化险为夷、转危为安、逢凶化吉。这个家族到今天不是仍然平安的还存在吗?叔向讲完了栾氏家族,接着又举了此外一种家族,难道你不懂得晋国历史上尚有一种郤氏家族吗?这个家族曾经多么的不可一世,运用自己的手中的权势,为自己积聚了大量的财富,她们的财富超过了王室的一半,她们雇佣的仆人超过了三军的一半。她们就是用自己的权势,用自己的财富,过着骄奢

16、淫逸、挥金如土、声色犬马的豪奢生活,富而无德,富而无理,对老百姓又刻薄寡恩,老百姓敢怒而不敢言,成果这个家族今天还在吗?早就灰飞烟灭了,老百姓有可怜同情她们的吗?一种都没有。因此我为什么要向你表达道喜、祝贺,尽管目前没有太多财富,但是你尚有品行在,尚有人们公认的德行在。如果你整日忧虑自己财富局限性,而不讲德行,我可怜你都来不及,哪里尚有时间像你表达祝贺。叔向这一番话,可以说是超越时空,告诉了我们一种千百年来家族兴衰存亡的规律。这个规律就是周易说的,“积善之家,必有馀庆;积不善之家,必有馀殃”。道德传家,十代以上,富贵传家,但是三代。这个规律从古到今没有被打破,这就是历史的规律。叔向这一番开导,

17、让韩宣子恍然大悟,如醍醐灌顶,因此对叔向纳头便拜,说是你救了我这个家族,是你救了我本人,不仅我本人要感谢你,我的家族要感谢你,就是我的先祖和后人都要感谢你。为什么要感谢你?韩宣子讲,由于你让我懂得了,究竟什么是更重要的,究竟是聚敛财富重要,还是聚敛德行、品行的养成更重要。这一段典型对话,其实谈到的就是德行和财富的关系问题。财富重要不重要?固然重要。孔子讲:“富与贵,人之所欲;贫与贱,人之所恶”。谁都想富贵,谁都讨厌贫贱。司马迁在史记里讲,“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都在追求财富。北宋末年的宋徽宗,在金山寺,看见长江水域上船只川流不息,就问身边的禅师,这些船一共有多少艘?禅师讲就两

18、艘。哪两艘?一艘追名,一艘求利。因此“人人都说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世人能有几人抛功名利禄?很难。功名利禄对我们每一种人来讲,尽管是身外之物,都非常重要。但问题是,如果没有德行、没有品行,我获取了财富,那么,这个财富能不能保住它。如果没有德行,我拥有了财富,求得了财富,财富是不是就一定属于我所有?这是一种哲学问题,这也是值得我们每一种思考的人生问题。那么,从古到今,这些官员,出问题的官员,让这个问题,可以说有了非常明确的答案,这个答案就是我们中国文化给的答案,为什么中国文化是人生智慧之学,是人学,对人生这种透彻的理解可以说无与伦比,超越时空、超越地区,至今仍然在散发着熠熠的光辉。在德行和财

19、富的问题上,中国文化给了我们一种什么样的答案呢?第一种答案,就是要理清一对关系。过去对中国文化都说注重道德,不注重财富,叫重义轻利,叫重德轻才,这是对我们文化的一种误读。中国文化历来都不否认对合理的物质利益的追求,它是重义不轻利,重德不轻财。例如说管子,她是中国的第一种宰相,管子讲,“衣食足,知荣辱,仓廪实,知礼节”。饿着肚子讲道德不现实,发展经济是硬道理,让仓廪、让衣食要足起来,要充盈起来,这是最基本的。因此管子讲富国之道,治国之道必先富民,要治理国家让老百姓富裕起来,发展经济追求我们的利益。孔夫子和她的学生,环游列国,来到了魏国。学生讲,教师,这个国家的人可真多,多了应当怎么办?孔子说,让

20、这个国家的老百姓富裕起来。孔子的思想是老百姓手里有钱,国家能没有钱吗?如果老百姓手里都没有钱,国家的钱从哪里来?小河和大河的关系,小河有水大河就满,小河没有水,大河也许就干涸了。孔子尚有一种学生叫子贡,就是一种大商人,孔夫子也不否认追求合理的利益。在孟子这里更为明显。孟子讲仁政思想,在仁政思想中,发展经济,发展工商业,发展林业,发展渔业,涉及牧业可以说是比比皆是。发展经济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让我们“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要做的这些一切要靠什么?靠利益,靠发展经济,否则这一切都做不到。不管是从齐文化,还是从鲁文化中,都可以看到中国的文化不否认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当道

21、德、道义和物质利益发生矛盾冲突的时候,怎么办?中国的文化不是先利后义,是先义后利,是见利思义,而不是见利忘义,是把道德、道义放在首要的位置,放在第一的位置,这个就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在明代嘉靖时期,有一种官员,被嘉靖皇帝派到福建做科举考试的主考官,晚上学生通过关系找到了李汰,给她送了诸多的钱。李汰不仅不收,还写诗来表白自己的心境,告诉这个学生,“义利源头识颇真”,道德和财富谁轻谁重,孰先孰后我还是懂得的,由于这是中国文化几千年的一种价值观。“真金难换腐儒心”,我尽管生活比较清贫,你拿黄金也休想收买我。“莫言暮夜无知者”,不要说目前深更半夜你给我送钱没有人懂得,人在做天在看,离头三尺有神明,

22、我收了你的钱,我在筹拜天地的时候,鬼神都会斥责我。因此道德、道义和财富这两者哪个是第一,哪个是第二?哪个是轻,哪个是重?这是几千年的价值观。只要受到儒家思想文化熏陶的人,都懂得应当把什么放在第一位。因此,这是一种应当梳理,解释清晰的一种问题,就是在这两个问题上过去讲中国的文化,重德轻财,讲义不厚利,这是一种不对的的误读。中国文化给我们第二个答案是什么?第二个答案就是孔子在论语中讲:“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这句话什么意思?通过不合法、不合理、不合法的手段攫取的财富,对我来说就像天边的浮云同样,我是不取的,这是孔子的思想。孔子还讲,如果通过小计谋,你获取了财富,只是临时得到而已,一定会失去它

23、,这叫“虽得之必失之”。孔子不忧虑自己地位的高下,不忧虑自己财富的多少,她忧虑的是自己的德行、品行的如何。孔子在54岁到68岁,环游列国,无职无权、颠沛流离、吃尽了苦头,惶惶如丧家之犬,差点被饿死,也差点被别人打死。就是这样一种人,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学生始终不离不弃,追随她、跟随她,团结在她的周边,是孔子的权力吗?孔子没有权力。是她的财富吗?孔子也没有财富。那时候孔子生活的非常困顿,非常的狼狈,究竟学生为什么跟随她?团结在她的周边?回答这个问题不可以从物质上,从经济上、从权力上来回答,只能从孔子的人格魅力、思想影响力、感召力上来得出这个结论。孔夫子不忧虑自己财富的多寡,忧虑自

24、己德行,她说没有德行,拥有了财富,也保不住,“虽得之,必失之”。孔子思想在儒家一部典型大学里面,得到了完美体现。大学如何看待这个德和财富的关系?大学给了我们一种非常典型的回答,“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货就是指财富,悖就是悖论的悖,入就是进入,就是通过不合法的手段,不合法的手段,不择手段获取的财富进入了,也悖而出,也一定会以你不乐意看到的方式,意想不到的方式,通通的、所有的流失掉。这就是大学的一种答案,“厚予财货者,必保于德。宝珠玉者,殃必及身”,因此小财是财,如果是不义之财就是包袱和祸害,古今的历史完全证明了这一点。对德行和财富的关系,老子怎么看?老子讲:“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

25、其咎”。有满屋子的金玉,你守不住它,莫之能守。如果你富贵,有权有势,骄横无理,自遗其咎,你早晚会遭到灾殃祸害。不管是儒家,还是道家,都揭示了一种道理:如果没有德行,再多财富保不住,都会付诸东流,这是给我们第二个答案。第三个答案就是周易和荀子给我们的答案。周易怎么讲?“厚德载物”。荀子怎么讲?“有德则乐,乐则能久”。如果有德行之称,这些身外的财富,对于一种官员来讲,承载的东西会更多某些,权力、地位、名誉、财富等等,你有德行可以把这一切承载起来。如果没有德行,有钱、有权就会胡来,胡行乱为,滥权任性,这些权力、地位、财富、名誉,就把人压垮、压倒,乃至压死,这就是厚德载物给我们的一种启示。荀子讲,“有

26、德则乐、乐则能久”,中庸讲,一种人有德,一方面可以保住官位,保住俸禄,保住名誉,还可以延长生命,延年益寿。为什么还能做到延年益寿?儒家讲仁者寿,仁者是什么?仁者坦荡荡,仁者是君子,仁者是有德行、有品行、有人格、有操守的人,这样的人就仁者。仁者坦荡荡,仁者无忧无惧,没有忧虑,没有恐惊,人格健全、阴阳平衡,身心健全,对生命大有益处。因此,“人无忧、人无惧,固自寿”。没有忧虑、没有恐惊,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心理坦荡荡,无忧无惧。两千四百年此前,庄子活了3岁,孟子活了4岁。在那么一种环境下,她们活的这样高寿,绝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至于庄子鄙视权贵,鄙视财富,崇尚精神自由,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天地与

27、我并生,万物与我唯依,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是独特的一种人格。与孟子“养心莫善于寡欲,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情怀密切有关。因此人无忧固自寿、人无惧固自寿。你很难想象一种贪赃枉法的官员,她可以长寿,整日的提心吊胆,坐卧不安、坐卧不宁、度日如年、惶惶不可终日,这样的人对她的生命没有任何好处。从正面来说,有德行,可以保住官位,保住权力,保住地位,保住俸禄,延长生命。反过来说,如果一种官员没有德行,又居于一种官位,这是德和位的关系,这样的官员会有什么样的成果?古人已经明明白白告诉我们了,孟子讲,如果一种官员没有德行,又让她当官了,是把邪恶、把不良风尚播撒给全社会,播

28、撒给老百姓,这是对社会来讲导致不良影响。对个人来讲,如果你的德和位不相匹配会有什么成果?“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这就是成果。这种人如果出问题,就是大问题,就是致命的问题。更进一步,如果一种没有德行的官员,又拥有大量的财富,叫无德而禄,这个禄就指财富,这样的官员,会有什么结局?中国的文化也送了这样的官员八个字,殃祸必至,殃祸速至。灾祸一定会找到你头上,灾祸立即就会找到你头上。因此在德在财富的关系问题上,中国的文化可谓是非常的智慧,给了一种几乎完美的答案。这个答案就是,有德行就可以保住官位、名誉、俸禄,能保住身边目前所拥有的一切;如果没有德行,这一切都将付诸东流,一切都保不住

29、。这是在官有百形,以德为首内容下,谈了两个小问题。第一种问题就是德行和才干的关系问题,第二个小问题就是德行和财富的关系问题。二、衡量德行的原则一方面,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线。德行不是虚幻飘渺的,是可感可触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通过一种官员的一言一行、言谈举止是完全可以体现出来的。因此德行是实的,不是虚的。例如说看一种官员,能否做到清廉为官。古代的吏治非常腐败,但是为什么会有那么某些官员,例如说包公、海瑞、孙嘉淦这些官员,身处凶险的官场环境中,为什么可以做到出淤泥而不染,为什么能做到“清风两袖朝天去,不取江南一两棉”,“俸薪之外不敢妄取一文”,“宦海归来两袖空,官清赢得梦魂安”,“治官事不营私家,

30、在公家不言获利”。难道她们不想挣钱,不想发财吗?这些官员可以做到守住自己的为官、为政的道德底线,“红线”不超越,“高压线”不触碰。守住了自己为官的底线,可以做到“反求诸己,吾日三省吾身”,守住了自己的道德底线。另一方面,做到节俭。看一种官员德行的好坏,还可以看这个官员与否可以做到节俭。由于节俭是中华民族一种老式美德,官员有权力后来,很容易奢靡、挥霍、挥霍、享乐。但是我们可以看,从古到今,有些官员有权力,但是她们的生活非常的俭朴。节俭不是小气,奢靡也不是大方。孔子把“温、良、恭、俭、让”,突出一种俭字,作为人生的五种美德。老子讲“俭、慈、让”,也把节俭作为人生的三大法宝。佛家也把“一粥一饭,一饮

31、一啄,不敢恣意贪食”,告诫僧侣要注意节俭。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因此中国的历史,没有一种王朝的最后的倒台,不与当政者这种奢靡、纵欲、挥霍、享乐有关。因此作为一种官员,应当守住节俭,不可以去奢靡、纵欲、享乐。朱元璋讲过,“凡国之兴莫不由于节俭,凡国之亡莫不由于奢靡”,李商隐讲过,“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国家的衰败乃至灭亡,都于统治者,这些当权者,奢靡、享乐、纵欲、挥霍有关。今天“反四风”,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奢靡之风、享乐之风,可以说是恰逢其时。如果一种官员没有这种艰苦朴素的作风,一种政党没有艰苦朴素的作风,一种民族没有艰苦朴素的作风,这个官员、政党、民

32、族是绝无但愿可言。因此看一种官员的德行,不是虚的,看能否做到节俭也是一种很重要的方面。第三,能否做到谨慎为官。尚有一种方面就是一种官员有权力了后来,能否做到谨慎为官。“诸葛毕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官员能不能做到慎独,自己独处的时候,别人看不见的地方,别人听不到的地方,能否做到不去超越道德、法律底线,守住自己的道德、法律的底线。在这个方面,汉代的杨震可谓就是佼佼者,就是典型代表。半夜也是别人给她去送钱,她曾经举荐过的一种人,叫王密,半夜给她送钱。在没有外人的状况下,杨震面临一种抉择,拿了没有人懂得,不拿守住自己的底线,拿还是不拿,杨震坚决不取。对方讲,大半夜的没有人懂得

33、,杨震怎么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会没有人懂得?就是人在做,天在看,离头三尺有神明,这是道德自律非常高的一种境界慎独。总书记在“三严三实”讲严以律已,律己一种重要体现就是慎独。自己管好自己,约束好自己,自己“反求诸己,吾日三省吾身”,不要觉得慎独没人懂得,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慎独是官员德行好坏一种非常高的品德和一种境界,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修养这本书里讲:“你可以做坏事,但不去做坏事,这就是慎独”。可以看到,诸多官员之因此出问题因素种种,但是不能做到慎独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因素。为官的德行好坏,我们说,要在谨慎为官上做到慎独。第四,能否做到慎微。微小,微就是小,小就是微,不矜细行,终累大德。小

34、毛病不克服,小节不检点,针大的窟窿就变成斗大的风,千里之堤就毁于蚁穴。小毛病不克服,就变成了大毛病,小节就变成大节,最后就会由量变,变成质变,质变的成果就是消灭自己。钱眼虽小能铐住手,酒杯虽浅能淹死人,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细节、小节,绝对可以决定为官者的成败。在小节上,要谨慎,不能觉得官、成大事,不拘小节,特别在今天这种自媒体时代,为官者应当从小节入手,谨慎谨慎再谨慎。三、为官者要谨慎用权一方面,善待权力。法国的大思想家孟德斯鸠讲过,“拥有权力的人,往往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一条经验。权力是一把双刃剑,聪颖的官员会善待权力。用好了权力,权力是一把人生的拐杖,可以协助我们实现人生的目的和人生的

35、价值。如果滥用权力,以权谋私,权力就变成一把自杀的利刃,变成一把刀子,最后就自己杀了自己。因此不管为官者权力大小,绝不能把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千里做官,只为吃穿;做官不发财、请我都不来;作为自己的人生座右铭。为官者不能仅看到权力的风光,一定还要看到权力的风险,风光与风险是并存、并在的。为官者要过好权力关,不能滥用职权,就像邓小平讲的,不要觉得拿到权力后来,什么事儿都可以做,那样非把事情搞坏不可。因此,为官者对手中的权力一定要有敬畏心,敬畏手中的权力,不能老和尚打伞无法无天,胡作非为。另一方面,要有一颗平常心。不要有了权力后来,忘乎因此,得意忘形、滥用职权。上管天、下管地,中间还得管空气,这种不

36、可一世,胡作非为的行为。第三,为官还需谨慎自己的嗜好。个人有点嗜好无可厚非,但是官员的嗜好,与老百姓的嗜好则不同。老百姓讲“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官员爱字画”,这说什么?官员的爱好,一旦和权力、和金钱纠结在一起,性质就变了。由于中国从古到今仍然还是一种权力本位、官本位的社会,“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上有所好,下必投其所好,所觉得官者的嗜好一定要谨慎。控制在一种合理的范畴内,而不能把它和权力,和金钱纠结在一起。安徽省原副省长倪发科就是毁在自己的爱好上,说是“雅贿毁了我”,这一点也值得领导干部去警醒。第四,谨慎交友。我们是一种社会的动物,均有自己的圈子,每个人都会有朋友,不也许离群索居,没有朋友,但

37、是交什么样的朋友至关重要。曾国藩讲过,毕生的成败在于“交友之贤否,不可不慎”。那么,我们要交什么样的朋友?交诤友、交畏友,交可以与我们生死担当的,羞辱与共的真正的朋友,是君子之交,而不要去交贼友、逆友、酒肉之交。这种利益之交往往牵涉到太多的功利,这种小人之交,贼友、逆友之交往往牵涉了太多的功利在里面。“以势交,势尽则疏,以利交,利尽则散”,为官者一定要看清晰这一点。别人凭什么和你交往,由于你手里有权势,当你一旦没有权势了,我就离你而去了。她和你交往,是由于你有权力,我可以从你那里获得更多的利益,当她从你那里得不到利益的时候,她就离你而去了。因此她和你交往,不是交往你这个人,而是交往你手中的权力

38、,一定要清晰这一点。交友的问题要择善而交,“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不可以滥交,要净化自己的交友圈子,不能把朋友圈完全变成利益圈。南京市原市长季建业就是这样,底线、防线、界线没有了,完全失守了,最后不是毁了自己吗?因此交友也需谨慎。第五,对官员来讲还要慎言行。说话、做事,中国文化讲言行一致,讲知行合一,讲说一分做一分,讲言必信、行必果;讲坐而论、起而行,不是口是心非,也不能阳奉阴违,也不能说一套、做一套,要知行合一,要言行一致。但是今天诸多官员,恰恰在这个言行上不谨慎,说的和做的,台上和台下、人前和人后两张皮。说一套做一套,人前一套,背后一套,当面是人,背后是鬼,成了一流的表演艺术家

39、,成了超级的演员,成了两面人生,多面人生。因此,老百姓讲,官员不查是孔繁森,一查是王宝森;官员不查在后三排,一查就在主席台;官员说实话办实事,一身正气;不贪污不受贿,两袖清风,横批,查无此人。就表白了官员这种言行不一,这种说一套、做一套在老百姓心中,已有了非常鲜明的一种体现,所觉得官,在言行上,要谨慎。第六,为官要敬始善终。诸多刚刚进入官场的人,公务员队伍的人,都可以做到如履薄冰、如临深渊,谨小慎微,都可以把持住自己。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自己权力的增大,诸多官员心态变了,德行没了,抱负信念丢失了,三观扭曲了,只追求物质财富,诸多官员浮现了这样一种现象,因此可以做到慎始不容易,做到慎终更难。

40、对于官员来讲最佳的结局是什么?老子讲:“慎终如始,则无败事”,也就是做到始终如一,善始善终,就不会有坏事发生。而不能到快退休的时候,心态变了,觉得职级提不上了,立即要退休了,再用自己手中的权力为自己捞一把,成果害了自己。因此在始终这个问题上,为官者同样需要谨慎,既要慎始,从今天来看,更要慎终,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就不会有坏事发生。第七,为官者还要慎亲。谨慎自己家里人,身边的人。目前诸多官员的腐败,都是家族式腐败,就是家里的妻儿,借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在大肆的聚敛不义之财,所觉得官者一方面要管好家人,这就是家风、家教的问题。古人在家风、家教上有的做的非常的好的,例如说诸葛亮,她告诫儿子,财富并不是

41、最重要的,健全的人格,品行的养成,良好的习惯最为重要。这就是诸葛亮写的八十六个字的戒子书,你看言简义丰,对我们今天教育孩子,仍然非常有作用。例如说司马光,她给儿子写的这封家信训俭示康。告诉儿子,社会上都以奢靡为荣,而我们家是以俭朴为美。告诉儿子要把这种节俭、俭朴的家风传下去。包公给后裔的遗训,就是包家儿孙有贪赃枉法者,被免了官职,活着不准走进包家大门,死了不准埋进包家坟墓,有不听者,就不是包家儿孙。曾国藩教育儿子,可以做官,但绝不能贪钱,做官不发财。其实古人这些家教、家训值得我们今天去借鉴。今天出问题的官员往往都是家教不严,家风不正,都是把财富、金钱放在首要位置,因此就会浮现老子当官,老婆孩子

42、收钱;老子当官,老婆孩子借用自己的权力,大肆的去攫取不义之财的现象。所觉得官者,要正家风,严家教,管好自己的家人。反过来说,做妻儿也应当支持丈夫,不可以一味的去抱怨、抱怨。由于近来有一种官员,出问题后来,她说,我这副手铐,有我的一半,有我老婆的一半,为什么这样说?就是她妻子,不断的在抱怨她收入低,和别人攀比,觉得自己事事不如人家,没有钱,没有房子,没有车子等等,导致了做丈夫的心理失态,心理失衡,权力观变化,因此最后走上了权钱交易的道路,也是毁了自己,因此她才会讲这句话,我的手铐有我的一半,也有我老婆的一半。古人讲,“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做妻子的一定要理解丈夫,要支持丈夫,而不能一味的去和

43、别人攀比,回来再抱怨丈夫。第八,谨慎平常。今天这个环境是相对的稳定,平常有诸多人一起约会,人们一起交流,平常我们也应当谨慎。唐代的杜荀鹤写过一首诗,“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在泾溪这个地方,水流湍急,过往的船只都非常的谨慎,因此很难有翻船的现象发生;却是在那些水流平缓的地方,最不应当出问题的地方,时时闻说有沉沦,又据说翻船了。这些用到平常生活中,就是在平常,我们也应当谨慎,就是在推杯换盏的环境下,应当把持住自己。不是说不跟别人打交道,但是内心一定要不失正,一定要有一种对的的价值观。可以说,德行的好坏,通过为官者与否可以做到谨慎为官,可以做到慎独、慎微、

44、慎用权,慎嗜好、慎交友、慎言行、慎始终,慎亲、慎平等等,也可以看出一种官员德行的好坏。第九,为官需孝敬父母。为人子当尽孝,人不孝其亲,不如禽与兽。乌鸦有反哺之恩,羔羊有跪乳之德,因此不管权力再大,不管地位多高,作为子女,就应当孝敬父母。对官员来讲,什么是孝敬父母?不再是仅仅满足物质上的需要,养活父母,天经地义,这是本份,这是职责,由于我们在父母眼里都是骄傲,都是自豪。做子女的,做一种官员,守住自己的职业道德底线,不去做违法乱纪的事情,让爹妈为我们感到骄傲和自豪,这就是孝道。有一种报道讲一种官员回家探亲,妈妈临走之前握着她的手讲,做妈妈的,也不盼望你做多大的事情,只盼望你到0岁的时候,可以平平安

45、安的退休就行。做妈的不但愿别人后来指着你骂娘,这就行了。非常朴实的语言,由于太多的父母,为做子女的紧张、揪心、忧心。只有做到不去超越道德底线,管好自己,约束好自己,别让爹妈为我们紧张、操心、揪心,这就是孝道。如果一旦违法犯罪,深陷囹圄,沦为阶下囚,锒铛入狱,谁去为我们的父母遮风避雨,谁去为我们的父母养老送终,我们再没有机会去赡养她们,关爱她们,家庭从此就没有了欢声笑语,也没有了人伦之乐,这对父母来讲,就是最大的不孝。诸多官员出问题后来,多少爹妈哭瞎了眼,熬白了头,旧病复发,甚至气绝身亡。本来她可以颐养天年,可以含饴弄孙,但是成果呢?一切都不也许了。因此看一种官员德行好坏,是不是真正理解了如何去

46、尽孝,而不是去贪赃枉法,你觉得这是尽孝吗?这是毁了家庭,毁了自己的父母。德不是空无得,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不是虚无缥渺的,德是非常的实的。通过看一种官员能否做到勤俭,能否做到廉洁,能否做到谨慎,能否做到孝敬父母,是可以看出这个官员德行的好坏。此外还可以通过官员是不是讲礼仪,通过这个官员是不是讲廉耻。孟子讲“人不可以无耻”,欧阳修讲,耻是君子的大劫,知耻是国家民族的大幸,不知耻是国家民族的悲哀。知耻,就会有所不为,不知耻就会胡作非为、乱来,因此知不知耻,也是看这个官员德行好坏的一种重要的标志。诸多官员在这方面背离了。有某些出问题的官员觉得,皇帝均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我有几种女人有什么了不起;有的

47、官员讲,我是人民公仆、公务员,我花公家的钱,我有什么错?不知耻,揣着明白装糊涂,因此知耻也是一种重要因素。第十,要有敬畏。“君子之心,常存敬畏”。纪晓岚讲,凡做人得有一种怕字,凡善怕的人,就会“身有所正,言有所归,行有所止”,出问题不会出大问题,出格也不会出大格,所觉得官者还要讲什么?讲敬畏。第十一,为官者要讲诚信。人之立身要讲诚信,与朋友交要言而有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特别作为一种官员,更应当讲诚信,由于你代表的不是自己,代表的是国家、民族。第十二,要戒贪欲。由于贪欲像洪水猛兽同样,像潘多拉的盒子同样,一旦放纵贪欲最后就是消灭自己。中国的文化,在告诫这些拥有权力的官员,“贪如火、欲如水,

48、不遏者自溺,不遏者自焚”;“为君贪,必亡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贪欲无度,牢狱自筑”;“心莫贪,贪心必起祸,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少一份贪心就多一份快乐;祸福无门,唯人自招;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所有都报,近报报自己,远报报儿孙。一种官员控制自己的欲望,不要让自己的私欲膨胀,由于私欲膨胀对财富疯狂追求的,从古到今没有好成果。千万资财今何在,千古留下唯骂声,骨朽人间骂未销。作为一种官员,在权力、财富、美色这几种方面,要把持住自己,要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已之心,常修为政之德,常弃非分之想,莫图一时之快,也莫贪一时之利,要多为自己算一算人生细帐,而不能仅仅盯住经济帐。

49、德行的问题不是虚无缥渺的,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可感可触的,通过一种官员的言谈举止、思想行为是完全可以体现出来的。四、加强制度和法治建设德行重要,但是能不能把所有的但愿,寄托在一种官员的道德自律上?不也许。道德自律固然重要,“三严三实”都是从自律和约束自己的角度来看,可以做到自律的人,可以做到反求诸己,可以克制住自己,可以做到清廉为官,节俭为官的人毕竟是少数。道德不是万能的,道德是用来守住做人的底线的。如何解决这个矛盾?要靠制度和法律约束官员。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好的制度可以约束、遏制人的贪欲,好的制度能让坏人变成好人,反之一种不好的制度则让一种好人变成了坏人。因此建立一套从顶层设计开始,科学的

50、、全面的、行之有效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制度法律规定,真正的遏制住贪腐的源头,铲除腐败的土壤,让官员无机可乘,无漏可钻,让官员不能去贪。有了制度并不可以万事大吉,制度的核心是要贯彻、落地。真正把制度内化于心,内化于自己的品格、价值观,自觉的、积极的,用“三严三实”的原则来规定自己,来规范自己,来约束自己,增长纪律意识、规矩意识,这才是最高的为官为政的境界,因此加强制度建设势在必行。尚有一点,就是加强法治建设。法治建设突出法律的尊严、威严,让贪腐者真正的看到贪腐的成果,贪腐的下场,即人财两空,一无所有,家破人亡、妻离子散。让她畏惧贪,不敢去贪。还应当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真正对我们的读书、养老、就业

51、等等,没有后顾之忧。只有这样,才不用去贪,也不肯去贪。道德自律、制度她律,内心自觉和外在约束,把它有机的结合起来,真正的让官员结识到,德行要重于才干,德行要重于财富,像古人那样自觉的去修养、修养自己的品行、德行,自觉的把德行、品行的修养放在首要位置。真正的结识到做官就是临时的,做人是毕生一世的,可以做到自己自省、自律,对手中的职权要有一颗平常心,有一颗敬畏心。做官要可以经得起道德良知的拷问,也要经得起后人历史的评说。在短短为官为政的几十年中,做到平平安安,平平淡淡,戒贪戒色,慎用权,“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律己、律妻、律子女,毕生一世就不会翻船。因此,手中常握一把戒尺,心中长存敬畏之心,底线不超越,红线不跨越,“高压线”不触碰,只有这样,才可以做到仕途平安,人生的平安。这个讲座我是从德行的角度,结合总书记的“三严三实”做了一种分述,不对之处请人们批评指正。谢谢人们。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