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力发电场工程与煤层采动间相互影响的论证

上传人:ta****u 文档编号:207935863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5.3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风力发电场工程与煤层采动间相互影响的论证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风力发电场工程与煤层采动间相互影响的论证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风力发电场工程与煤层采动间相互影响的论证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风力发电场工程与煤层采动间相互影响的论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力发电场工程与煤层采动间相互影响的论证(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 风电场概况风电场位于 xxxxx 前进林场的山上,属山地地形,东西长占地面积 130444m2, 场址平均海拔高度在 500m 左右。本工程选用方案 WTG2,33 台单机容量为 1500 kW的风电机组。风电机组轮毂高度采用70m。风机基础初拟为天然地基上的大 块体钢筋混凝土板式基础,直径为16.4m,基础埋深3.0m,边坡1:0.5,基础混 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35,基底下设200mm厚的C20素混凝土垫层;2 地基岩(土)承载力特征值根据现场踏勘,结合当地建筑经验等,推荐各层地基岩(土)的承载力特征值fak的结果列于表2-1。表 2-1 地基(岩)土承载力特征值层号根据经验及规范确定

2、fak值(kPa)推存的fak值(kPa)角砾240260240260碎石280350280350块石380450380450灰岩(强风化)380380花岗岩(强风化)350350花岗岩(中等风化)120012003 区域地质采矿条件通过对风电场区内的矿产资源实地调查及XXXXXX找煤报告、XXXXX勘探 地质报告等有关的资料收集整理分析研究表明:风电场部分区域下有煤层,煤 层最小埋藏深度350米,平均厚度0.70.9米,倾角183 0。区内无大的断 层,结构简单。区内井下一般采用长壁全陷法开采,下沉系数可达0.70.9。4开采沉陷预计结果4.1影响地表塌陷的主要因素1上覆岩层的性质在相同的开

3、采条件下,岩性坚硬且整体性较好的岩土层,塌陷后影响面积较 大,但地表种种移动与变形值相对较小,破坏程度较轻。岩性较弱且节理裂隙发 育的岩土层,地表塌陷影响面积略小,但移动变形值较大,破坏程度相对加重。风电场区内煤矿主要开采近水平或倾角很小的煤层,直接顶板为厚度较大的 坚硬及极度坚硬岩层所组成。使用长壁式采煤法全部冒落处理采空区时,采空区 顶板在自重和上覆岩层重力作用下弯曲下沉,当其内部拉力超过岩层强度极限时 便断裂、破碎而冒落,冒落的矸石堆积在采空区内直至支撑住上面岩层,形成冒 落带。上面岩层继续弯曲、下沉,压缩堆积的矸石,当其弯曲下沉所产生的拉应 力超过该岩层的强度极限时,还要产生开裂,或者

4、由于各岩层强度不同,弯曲下 沉速度不同,岩层与岩层之间产生离层,形成裂缝带。裂缝带的岩层,在重力作 用下,虽然仍会弯曲下沉,但是受到移动空间的限制,弯曲下沉程度减少,可能 不再开裂,形成弯曲下沉带。如果采空区范围相当大,弯曲下沉带一起可以发展 到地面。移动稳定后,上位岩层及地表的最大下沉量可达煤层开采厚度的 6090% 甚至更高。2水文地质条件和地质构造如果覆岩和表土层含量较大,地表塌陷面积和塌陷区的破坏程度将有所增加 如果塌陷区内靠近地表存在较大的断裂构造,则构造断裂带附近将出现较大的移 动和变形破坏。3地形与微地貌特性山区倾斜地表将产生附加采动滑移,滑移方向指向下坡方向,因而凸形变坡 部位

5、将产生附加水平拉伸变形;山形地貌部位将产生附加的水平压缩和正曲率变 形。梯田的地棱边、陡崖的边缘附近常出现裂缝。4煤层开采条件的影响煤层开采条件包括开采深度、开采厚度和煤层倾角。在其它条件相同时,地 表破坏程度与开采深厚比(H/M)呈反比函数关系;开采煤层的倾角影响变形塌 陷范围相对于采空区的位置;倾斜煤层开采时,塌陷区将偏向下山方向。下山方 向的移动变形范围和破坏程度将有所增加。5采煤与顶板管理方法的影响 地表塌陷范围以及移动、变形和破坏程度与煤层采空区的大小及煤炭采出率 有某种正比关系。长壁式大冒顶充分开采的下沉系数可达0.70.9;条带式、房 柱式等开采的下沉系数则与煤炭采出率有关,一般

6、在0.3 以下。显然下沉系数愈 小,地表破坏范围和程度也就愈小。6开采次数影响在其它条件相同时,重复开采的地表塌陷破坏程度比初次开采略大一些,原 因是覆岩经初次开采后,其坚固性系数将有所降低,重复开采时其下沉系数有所 增大。在充分开采条件下,一次重复开采的下沉系数可增加0.1 左右,再次重复 开采时,增加的幅度将显著减小。7开采厚度与开采深度的影响 开采厚度对上覆岩层及地表的沉陷过程的性质有重要的影响。采厚越大,冒 落带、导水裂缝带高度越大,地表移动变形值也越大,移动过程表现得越剧烈, 因此移动和变形值与采厚成正比。地表移动值既与采厚成正比,又与采深成反比,所以常用深厚比(H/m)作 为衡量开

7、采条件对地表沉陷影响的粗略估计的指标。深厚比越大,地表移动变形 值越小,移动和变形就越平缓,深厚比越小,地表移动与变形就越剧烈。在深厚 比很小的情况下,地表将出现大裂缝、台阶状断裂,甚至出现塌陷坑。4.2 采空塌陷稳定分析矿区内煤层为长壁全陷法开采时,覆岩相对坚硬,采深大于500m,当采用 长壁全陷法开采时,回采率达80%以上,塌陷区最大下沉点的下沉在3年左右基 本趋于稳定(依据6个月内累计下沉值不超过30mm,认为地表移动期结束), 剩下的变形就是残余变形,虽然变形量不大,但是不均匀变形和年沉降速率仍然 很大,发育地裂缝也是常有的现象。1开采安全深度计算由于风电机组没有相关规定,所以根据铁路

8、工程地质手册推荐的计算方法,安全开采深度为H=KMH安全开采深度(m); K安全系数,参考表2取值;M矿层 采出厚度( m)。表2计算安全系数K值表采动情况煤层恤角()左全系数建筑物级别IIIITT初it采动04517512575469015010075重复采动04520015075469015010075风电场区域内煤层倾角为一般18。30。,现阶段长时间内可采一层煤,不考虑重复采动,建筑物级别为I级时,K=175。主要可采煤层平均煤厚为0.70.9m。则安全深度为H=157.5m;在区域内煤层埋藏深度远大于煤的安全开采深度。2.最大下沉量预计 地表的下沉量与许多采矿因素有关,主要影响因素包

9、括上覆岩性、采深、煤 层厚度、倾角、采矿方法有关。最大下沉量的计算公式如下:Wmax=Mqcosawmax最大下沉值;M煤层厚度q下沉系数a煤层倾角一、根据工作面上覆岩层结构确定预计参数(1)上覆岩层岩性的确定方法根据煤层附近区域的钻孔资料,按照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的规定,结合本区域上覆岩层岩性的综合评价系数P、地质条件、开采技术条件等确定煤层上覆岩层岩性特征。其中,系数P取决于覆岩岩性及其厚度,可用下式表示:工m QiiP 二 +工mi1式中mi一覆岩i分层的法线厚度,m;Qi覆岩i分层岩性评价系数,可由表3查得;当无实测强度值时,Q0值可从表 4 查得。表 3

10、 分层岩性评价系数岩性单向抗 拉强度 (MPa)岩石名称初次 米动Q0重复采动QiQ290很硬的砂岩、石灰岩和粘土页岩、石英矿脉、很0.00.00.11坚硬的铁矿石、致密花岗岩、角闪岩、辉绿岩坚硬80硬的石灰岩、硬砂岩、硬大理石、不硬得花岗岩0.00.10.4硬700.050.20.5600.10.30.6500.20.450.7较硬的石灰岩、砂岩和大理石400.40.70.95中普通砂岩、铁矿石300.60.81.0硬砂质页岩、片状砂岩200.80.91.010硬粘土质片岩、不硬的砂岩和石灰岩、软砾岩0.91.01.1各种页岩(不坚硬的)、致密泥灰岩,软页岩、很软-1 A软石灰岩、无烟煤、普

11、通泥灰岩,破碎页岩、烟1 n1 11 1弱1U煤、硬表土-粒质土壤、致密粘土,软砂质粘土、1.01111黄土、腐殖土、松散砂层表4初次采动岩层评价系数Q0地层时 代Qo值岩性震旦纪 寒武纪 奥陶纪士士J已、J已、留纪泥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第三纪第四纪0.15 0.30 0.40 0.50 0.70 0.85 0.95 0.05 0.15砂岩0.00 n 1 nA0.300.500.600.700.850.951.00(0.22)(0.40)(0.50)(0.60)(0.78)(0.90)(0.98)0.30 0.50 0.60 0.70 0.85 0.85 页岩0.10 0.3

12、00.00(n cd0.500.700.800.850.950.95泥灰岩(0.40)(0.60)(0.70)(0.78)(0.90)(0.90)0.20 0.40 0.50 0.60 0.80 0.85 砂质0.10 0.20页岩0.0060.40 0.650.20.31.21.60.15 0.2090。-(0.7 0.8)中硬以中生代地层硬砂岩、石灰 岩、砂质页岩为主,其它为 软砾岩、致密泥灰岩、铁矿 石360.65 0.850.20.31.42.20.10 0.1590-(0.6 0.7)a软弱以新生代地层砂质页岩、页岩、泥灰岩及粘土、砂质粘土等松散层30.80 1.00.20.31.8

13、2.60.05 0.1090-(0.5 0.6)a3)根据上覆岩岩层综合评价系数 P 求参数根据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确定地 表移动预计参数时,需根据该区域全采法开采时的地表移动参数,并结合本区 域上覆岩层岩性特点和地质采矿条件按经验公式分析求得。地表移动参数取值 如下:1下沉系数qq=0.5 (0.9+P) =0.82. 主要影响角正切tan卩tan=(D+0.0032H) (1 0.0038a)式中D岩性影响系数,其数值与综合评价系数P有关。3. 开采影响传播角00开采影响传播角00与煤层倾角的关系为:O0=90 0.6a=724. 水平移动系数 b开采水平煤

14、层的水平移动系数b变化较小,一般b=0.3,开采倾斜煤层的水 平移动系数be为:bc=b(l+0.0086a)式中&煤层倾角(。)5拐点偏距s坚硬、中硬和软弱覆岩的拐点偏移距依据预计开采覆岩的性质确定。选取参 数时,可以参考表7 取值。对于区域内煤层来说,其岩性为中性岩性,拐点偏移 距为 0。根据以上公式,根据区域煤层的地质采矿条件,经过综合计算分析,可确定 该煤层的概率积分法预计参数。煤层厚度0.9米,下沉系数0.8,煤层倾角1830。取30,则Wmax=.9x8x.95l=.68472m3最大下沉速度预计地表最大下沉速度与许多采矿因素有关,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上覆岩性、采深、 顶板管理方法及工

15、作面推进速度。一般来说,岩性软下沉速度大,硬则下沉速度 小。此外,下沉速度与采厚、工作面推进速度成正比,与采深成反比。最大下沉 速度 Vm 可按以下经验公式估算:1) .下沉系数0.8Vm = (KWmV)/Ho ,(单位 mm/d)式中,V工作面推进速度,m/d;Wm该工作面的地表最大下沉值,mm;K下沉速度系数,一般为0.30.5,不同条件下由实地观测确定。按采深350m时,工作面推进速度取1.5m/d,K取0.5,则Vm=05x0.68472x1.5/350=1.467mm/d4.最大倾斜率预计根据微积分求极值的方法,最大倾斜值即.w】0十w顶板下沉量;r主要影响半径r=H/tgP(H为

16、可采深度350米;为主要影响范围角,一般取tg卩=1.8);i0=0.68472/194.4=0.00355.风机基础稳定性确认根据风电机组地基基础设计规定(FD0032007)基础允许的变形值见表3表 3地基变形允许值轮毂高度H (m)沉降允许值 (mm)倾斜率允许值tan 6HV603000.0060.00660H802000.0050.00580H1001000.003本项目风电机轮毂高70米,地表最大沉降量为684.72mm,倾斜率为0.0035。均小于风电机组地基基础设计规定中规定的风机基础采动允许变形值。6.结论根据相关地质条件及风电机轮毂高70米,区域内井下开采采用长壁全陷法 开

17、采的条件计算得出,地表的最大沉降量、倾斜率和沉降速度均在风机基础采动 允许的变形值之内,而且煤层的埋藏深度远远大于安全开采深度。所以煤矿开采 活动中不需要为保护地表风电机组等建筑物,而采取留设保护煤柱、限厚开采、 充填开采等措施。同时地表风电机组的重量和面积等因素,相对于350米厚的岩层对煤层的影 响可以忽略不计,煤矿在开采过程中不需要因为地表建设风电机组而对巷道额外 采取支护措施。综上所述地表风电机组和煤层之间的相互影响均在可承受范围内,风电机组 的建立不会影响煤矿正常开采中的开采方法、采空区处理、巷道支护等工艺。煤 矿可以正常开采。根据关于规范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审批工作的通知国土 资发2000386 号中第二条规定:“压覆矿产资源是指因建设项目实施后导致矿产 资源不能开发利用。但是建设项目与矿区范围重叠而不影响矿产资源正常开采的 不作压覆处理”。风电厂与矿区范围重叠而不影响矿产资源正常开采,所以不做 压覆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