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柳永与北宋前期词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07853963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90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二章柳永与北宋前期词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第二章柳永与北宋前期词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第二章柳永与北宋前期词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资源描述:

《第二章柳永与北宋前期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柳永与北宋前期词(6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二章第二章 柳永与北宋前期词风的演变柳永与北宋前期词风的演变第一节第一节 北宋前期对五代词风的因革北宋前期对五代词风的因革v北宋前期词一方面基本上是沿袭五代词风,北宋前期词一方面基本上是沿袭五代词风,主要表现在:主要表现在:1)体裁上以小令为主;)体裁上以小令为主;2)题材上以表现柔情)题材上以表现柔情(艳情艳情)内容为主;内容为主;3)审美风格上以柔软婉丽为主;)审美风格上以柔软婉丽为主;v另一方面开拓革新,扩大词的抒情功能,创另一方面开拓革新,扩大词的抒情功能,创新词调,开拓词境,走向世俗化与自我化。新词调,开拓词境,走向世俗化与自我化。v主要词人有晏殊、欧阳修以及范仲淹、张先、主要词人

2、有晏殊、欧阳修以及范仲淹、张先、柳永等人。柳永等人。v晏殊、欧阳修的词作继承五代词风,又有革晏殊、欧阳修的词作继承五代词风,又有革新求变的一面,着眼于词艺的提高与深化。新求变的一面,着眼于词艺的提高与深化。范仲淹、张先的词作贴近生活,开拓了词的范仲淹、张先的词作贴近生活,开拓了词的审美境界,扩大了词的功能。审美境界,扩大了词的功能。v柳永大力创作慢词,改变了词坛上小令一统柳永大力创作慢词,改变了词坛上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变雅为俗,以通俗化语言表现天下的格局,变雅为俗,以通俗化语言表现世俗化的市民情调,运用铺叙和白描手法,世俗化的市民情调,运用铺叙和白描手法,在审美趣味和题材取向上朝着抒情自我化

3、的在审美趣味和题材取向上朝着抒情自我化的方向发展,开创一代词风。方向发展,开创一代词风。v一、闲雅而有情思的晏殊词。一、闲雅而有情思的晏殊词。v晏殊晏殊(9911055),字同叔。有珠玉词),字同叔。有珠玉词。被推为。被推为“北宋倚声家初祖北宋倚声家初祖”。他的词主。他的词主要受冯延巳的影响,语言清淡自然,以白描要受冯延巳的影响,语言清淡自然,以白描为主,不失精巧之美。内容上以表达他对人为主,不失精巧之美。内容上以表达他对人生的思索及孤独感为主。生的思索及孤独感为主。v1浣溪沙:浣溪沙:v一曲新词酒一杯,去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下几时回?无可

4、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v这首词写花落春归,时光难留的惆怅情怀,这首词写花落春归,时光难留的惆怅情怀,“夕夕阳阳”、“落花落花”流逝难返与流逝难返与“归燕归燕”、“小园小园”清丽可爱这两类意象叠加,在伤春怀人的情景中清丽可爱这两类意象叠加,在伤春怀人的情景中蕴含着时间意识和生命感悟,象征着年华流逝和蕴含着时间意识和生命感悟,象征着年华流逝和爱的失落,体现出对人生爱的失落,体现出对人生 对自然的一种理性对自然的一种理性 的反省。运用了对的反省。运用了对 比和隐喻,对仗工比和隐喻,对仗工 巧,音韵和谐,语巧,音韵和谐,语 言流利,即景生

5、情,言流利,即景生情,情中有思。情中有思。v2蝶恋花(鹊踏枝)(背诵)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v再如玉楼春:“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v晏殊词的特点:v1)富贵闲雅、雍容和缓的气象;v2)情中有思、风神俊朗的意境;v3)清丽淡雅、温润秀洁的语言;变五代的艳俗为清新、雅淡。v刘攽中山诗话云:晏元献尤喜江南冯延巳词。其所自作,亦不减延巳。v王灼碧鸡漫志云:晏殊词“风流蕴藉,风流蕴藉,一时莫及;而温润秀洁,亦无其比一时莫及;而温润秀洁,亦无其比

6、。”v二、欧阳修v欧阳修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永丰县沙溪人)。北宋卓越的文学家、史学家。v四岁丧父,家贫,他的母亲以荻(秸秆)画地,教他写字。天圣八年(1030)中进士,任西京留守推官。景佑元年(1034)任镇南军节度掌书记、馆言事,得罪宰相被贬,被降知夷陵县。康定元年(1040)复任馆阁校勘,编修崇文总目。庆历三年(1043)任右正言、知制诰。庆历五年,杜衍、范仲淹、韩琦、富弼等名臣相继被排挤出朝,欧阳修上书为他们分辩,被贬知滁州,后又改知扬州、颍州。皇佑元年(1049)回朝,先后任翰林学士、史馆修撰等职,和宋祁等一同编修新唐书,又自修五代史记(即

7、新五代史)。晚年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太子少师。神宗熙宁五年(1072)卒于家,谥文忠。v欧词的特点:v1)中正和婉的气度:v2)清新疏淡、自然工致的语言;v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v词作以写柔情取胜,上片写离人,下片写思妇;上片写离人离别之愁,下片写思妇思念之悲;上片着重于外在的描写,下片主要是心理的刻画;上下片相对而写,错综成文,使情感的表

8、现极为生动。v表现手法上,通过比喻之法,以“春水”喻愁,“春山”喻远,将抽象理念,化为具体之意象;结尾则用递进之法,进一步渲染离愁别恨,有力地凸现了主题。v蝶恋花(背诵)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v写思妇闺情,摇曳荡漾,移情于花,缠绵悱恻。v李清照酷爱“庭院深深深几许”句。v生查子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

9、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v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人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离歌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v王国维人间词话:“于豪放之中有沉着之致。”v朝中措朝中措平山堂:平山堂: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v展现出他潇洒旷达的风神个性。这种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用词来表现自我情怀的创作方式对后来的苏轼有着直接的影响。v欧阳

10、修对词的革新:欧阳修对词的革新:v一是扩大了词的抒情功能,沿着李煜词一是扩大了词的抒情功能,沿着李煜词所开辟的方向,进一步用词来抒发自我所开辟的方向,进一步用词来抒发自我独特的人生感受和体验,例如他的朝独特的人生感受和体验,例如他的朝中措中措平山堂词展现出潇洒旷达的风平山堂词展现出潇洒旷达的风神个性。神个性。v二是改变了词的审美趣味,朝着通俗二是改变了词的审美趣味,朝着通俗化的方向开拓,接近市民大众的审美化的方向开拓,接近市民大众的审美情趣而与柳永词相互呼应;情趣而与柳永词相互呼应;通俗化方向的另一表现是,欧阳通俗化方向的另一表现是,欧阳修借鉴和吸取了民歌的修借鉴和吸取了民歌的“定格联章定格联

11、章”表现手法,创作了渔家傲表现手法,创作了渔家傲“鼓子鼓子词词”,在宋代词史上,欧阳修是主动,在宋代词史上,欧阳修是主动向民歌学习的第一人,造就了清新明向民歌学习的第一人,造就了清新明畅的艺术风格。畅的艺术风格。v晏殊与欧阳修词风的异同。晏殊与欧阳修词风的异同。v晏殊与欧阳修词的共同点主要是继承晏殊与欧阳修词的共同点主要是继承五代词风,受南唐冯延巳等词人影响,五代词风,受南唐冯延巳等词人影响,词以柔软婉丽为审美规范,他们又都词以柔软婉丽为审美规范,他们又都有革新求变的一面,体现出各自的人有革新求变的一面,体现出各自的人生意识和创作个性。生意识和创作个性。v清清.刘熙载艺概中说:刘熙载艺概中说:

12、“冯延已词,冯延已词,晏同叔得其俊,欧阳永叔得其深。晏同叔得其俊,欧阳永叔得其深。”v他们二人词作的不同点在于:他们二人词作的不同点在于:v晏殊的词在富贵闲适中体味人生有限与情爱晏殊的词在富贵闲适中体味人生有限与情爱缺失,雍容和缓,情中有思,例如缺失,雍容和缓,情中有思,例如“无可奈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过滤了,过滤了“花花间间”词的浓艳,而显得清丽疏淡、纯净雅致。词的浓艳,而显得清丽疏淡、纯净雅致。v欧阳修不像晏殊仕途顺利,他的词流露出对欧阳修不像晏殊仕途顺利,他的词流露出对命运变幻和世事艰险的深切体验,例如命运变幻和世事艰险的深切体验,例如“离离愁渐远渐

13、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创作的,创作的革新成分更多,沿着李煜词的方向,进一步革新成分更多,沿着李煜词的方向,进一步抒发自我的人生感受,表现出与贵族化趣味抒发自我的人生感受,表现出与贵族化趣味不同的通俗化倾向,而与柳永词相呼应。不同的通俗化倾向,而与柳永词相呼应。v三、范仲淹三、范仲淹v范仲淹范仲淹(9891052),谥文正。),谥文正。v范仲淹独辟蹊径,写边塞范仲淹独辟蹊径,写边塞 生活,为词开辟了崭新的生活,为词开辟了崭新的 审美境界,也开启了宋词审美境界,也开启了宋词 贴近生活和现实人生的创贴近生活和现实人生的创 作方向;而沉郁苍凉的风作方向;而沉郁苍凉的风 格

14、,则成为后来豪放词的格,则成为后来豪放词的 滥觞。滥觞。代表作渔家傲。代表作渔家傲。v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征夫泪。v这首词写边地将士生活的艰苦,表达了作者破敌立功的决心和思念家乡的矛盾心情,在词的题材上,突破了以往“花间樽前”的狭窄内容,表现出爱国主题。v上片,开头两句,概括描述秋日边塞荒凉冷落的景象。其中,“风景异”和“无留意”六

15、个字,又笼罩全篇,统领着下面数层。“四面边声”三句,为第二层,写日暮黄昏之际的景物:边声嘈杂,号角呜咽。重峦叠嶂,狼烟升腾。残阳斜照,孤城紧闭。选景典型、生动,构成了一幅苍凉悲壮的塞外关山图。v下片,开头两句,写守边将士思念家乡,同时又渴望建功立业的矛盾心理。侧重抒情,用典自然。“羌管悠悠”三句,为最后一层,是以景结情。主要写入夜以后,年迈的将军和年轻的士卒因思乡念功而伤心落泪的情景。夜空悠悠的羌笛,大地惨白的秋霜,共同渲染出一种悲怆苍凉的艺术氛围。v此词结构严谨。表现手法上,通过环境描写、此词结构严谨。表现手法上,通过环境描写、气氛烘托、心理刻画,反映思乡与爱国的矛气氛烘托、心理刻画,反映思

16、乡与爱国的矛盾。词的意境悲凉苍茫,阔大深沉,有壮美盾。词的意境悲凉苍茫,阔大深沉,有壮美之感,上承唐代边塞诗的传统,下启苏轼、之感,上承唐代边塞诗的传统,下启苏轼、辛弃疾豪放派的先河。辛弃疾豪放派的先河。v苏幕遮苏幕遮v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相思泪。v写写“别恨别恨”,情柔语丽。以,情柔语丽。以“无情无情”诉说相诉说相思,

17、用思,用“好梦好梦”反衬孤独。低徊婉转,情景反衬孤独。低徊婉转,情景交融。交融。“铁石心肠人亦可作此销魂语铁石心肠人亦可作此销魂语”。v四、张先张先。长寿词人(9901078),字子野。v词主要写男女情爱和诗酒交欢的生活情趣。语言较华艳,注意雕琢字句,作品带有一种含蓄华美的韵味。v他是宋代较早创作慢词的词人,与柳永齐名,但许多作品缺乏柳永那种深情绵邈和长于铺叙的优点,给人拖沓冗长之感。所以,张先虽有创制慢词之功,却终以小令见长。vv“张三影张三影”:张先因善写自然物的“影”,表现动态美与朦胧美。有“云破月来花弄影”(天仙子)、“帘压卷花影”(归朝欢),“堕轻絮无影”(翦牡丹)。被称为“张三影”

18、。v天仙子(时为嘉禾小倅,以病眠,不赴府会)v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空记省。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明日落红应满径。v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v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v张先词主要写“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如减字木兰花:“只恐轻飞,拟倩游丝惹

19、住伊。”v从词史来看,张先从两个方面改变词的发展张先从两个方面改变词的发展方向,方向,一是大量以词赠别酬唱,扩大了词的实用功能,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二是率先用题序,有70多首词用了题序,缘题赋词,贴近生活,改变了以往词作有调无题的传统格局,加强了词的纪实性和现实感。v“古今一大转移古今一大转移”。(陈廷焯白雨斋词话)v五、王安石王安石的词v脱离晚唐五代以来柔情软调的固定轨道,主要抒发自我的性情怀抱,并进一步由表现个体人生的感受开始向对历史和现实社会的反思,使词具有了一定的历史感和现实感。v其表现功能已由应歌娱人转向言志自娱,标志着词风正向诗风靠拢词风正向诗风靠拢。v代表作桂枝香(登临送目)。v

20、桂枝香桂枝香(登临送目登临送目)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画图难足。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绿。至今商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v六、宋祁宋祁(9981061)字子京,词多写个人生活琐事,语言工丽。名作玉

21、楼春(背诵)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v“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王国维人间词话)。第二节第二节 柳永柳永v宋词从唐五代词的余韵中显出自己的特色,自柳永伊始。在词史上,柳永被称为第一个“职业”词人。v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约生于宋太宗雍熙四年(987),死于仁宗皇祐五年(1053),终年六十八岁。于仁宗景祐元年(1034)考取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政绩不显。世称柳七、柳屯田。v柳永一生郁郁不得志,穷愁潦倒,常年流连于歌楼酒馆,依红偎翠,常于歌楼酒肆作词,云:“忍把浮

22、名,换了浅斟低唱。”由此得名“奉旨填词柳三变”。以词作著称于世,其词风靡一时。当时人说:“凡有井水饮处,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即能歌柳词。”v有乐章集。v鹤冲天抒发落第的愤懑不平,展现狂放鹤冲天抒发落第的愤懑不平,展现狂放不羁的个性:不羁的个性: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且恁偎红翠,风流事、

23、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v柳永对词的贡献柳永对词的贡献柳词的出现,使词风开始第一次显著的变化。其主要表现如下:v一)词至柳永,体制始备。一)词至柳永,体制始备。柳词一是采用新曲,首创词调望海潮等。二是大量创作慢词长调,制慢词87调125首,改变了词坛上小令为主的格局,扩充了词的内容含量,便于表现复杂细腻的情感,提高了词的表现能力。v柳永“善为歌辞。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叶梦得避暑录话)v如木兰花慢:“风暖繁弦脆管,万家竞奏新声。”v惜春郎:“属和新词多俊格。”v二)内容上开拓词境,二)内容上开拓词境,将都市繁华、

24、旅途风光、市民生活、羁旅愁情、人生感慨、男女恋情等写入词中。且变“雅”为“俗”,写出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调,朝着通俗化、自我化的方向变化,使宋词全面革新。v主要表现在:va)、描写都市中下层世俗女性、特别是歌妓、描写都市中下层世俗女性、特别是歌妓们的生存遭遇、情感生活及男女恋情:们的生存遭遇、情感生活及男女恋情:v表现世俗女性大胆而泼辣的爱情意识,如定风波;v表现被遗弃或失恋的平民女子的痛苦心声,如满江红;v表现下层妓女的不幸和他们从良的愿望,如“万里丹霄,何妨携手同归去。永弃却、烟花伴侣。免教人见妾,朝云暮雨。”(迷仙引)但常常“一生赢得是凄凉。追前事、暗心伤。”vb)、展现北宋繁华的都市生活

25、和多彩的市井风、展现北宋繁华的都市生活和多彩的市井风情。多方面描绘当时汴京、钱塘、苏州、长安、情。多方面描绘当时汴京、钱塘、苏州、长安、成都等大城市的繁华景象。成都等大城市的繁华景象。v迎新春写汴京“列华灯、千门万户。”“鳌山耸、喧天箫鼓。”v瑞鹧鸪写苏州“万井千闾富庶,雄压十三州。”v最有名的是望海潮,相传金主完颜亮听完此词后,“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罗大经鹤林玉露)。v“仁宗四十二年太平,镇在翰苑十余载,不能出一语咏歌,乃于耆卿词见之。”(祝穆方舆胜览)vc)、抒写个人遭遇与羁旅行役之感。抒写个人遭遇与羁旅行役之感。柳永在题材取向上朝着自我化的方向拓展,注意表

26、现自我独特的人生体验和心态。乐章集中六十多首羁旅行役词,比较全面的展现出柳永一生中的追求、挫折、矛盾、苦闷、辛酸失意等复杂心态。稍后的苏轼即是沿着这种抒情自我化的方向进一步开拓深化。v名作有八声甘州、雨霖铃。v三)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三)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v吸取赋的表现手法,在词创作中创造性的运用了铺叙和白描,力求意足而语畅。突破了五代词的含蓄与委婉;v创造词的多重时空结构。v望海潮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

27、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v此首作品据说是柳永为孙何出任钱塘而作。作品描绘了杭州城美丽的自然山水,富庶繁华的城市生活,一方面反映出当时经济繁荣、社会承平的现实;另一方面也表达了词人对祖国美好山河由衷的赞美之情,也表达了词人对生活的热爱。v全词感情健康,情调欢快,词末的应酬之语,未成为主调。宋人陈振孙在直斋书录解题中评曰:“音律谐婉,语意妥帖,承平气象,形容曲尽。”v宋人谢驿杭州:“莫把杭州曲子讴,荷花十里桂三秋。岂知草木无情物,牵动长江万里愁。”v艺术特点:v1)、工于铺叙v词的上片,总写杭州城的盛况,围绕“形胜”与“繁华”两个主要特点,从三个角度加以表现:一写杭州城风景如

28、画,人烟繁多;二写钱塘江的雄奇壮美;三写街市繁华富庶;“形胜”与“繁华”交错描写,生动再现了杭州的盛况。v词的下片,专叙西湖胜景。第一句为总写,以下描绘西湖的三个画面:湖上景物之美;人物风情之美;贵人出游的风雅之美。此三个不同的描写角度,交织成一幅太平盛世图。v作品对描写对象作多角度、多层面的表现,有总写,有分叙,有景物,有人物,既显得秩序井然,又现出错综变化,可见作者善于铺叙的工力。v2)、善用白描手法v此词写景叙事,大量使用白描手法,语言简朴而生动。v“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不加修饰,不涉及花的色、香、态,“三秋桂子”从时间上着笔,让读者去体会桂花的芬芳,而“十里荷花”,则从空间的角度,调

29、动读者的想象,去品味荷花的神态之美。这样,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艺术想象空间。v一些动词的恰当使用,如:“绕、卷、列、盈、弄、泛”等,使画面空灵流动,生趣盎然。vv有有三三秋秋桂桂子子,十十里里荷荷花花v3)、多用对偶句式,使作品在整体上显现出工整匀称美,增加了内容含量以及作品的气势。v如:上片的“烟柳画桥”与“风帘翠幕”、“云树绕堤沙”与“怒涛卷霜雪”、“市列珠玑”与“户盈罗绮”均两两相对;下片的“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一写秋景,一写夏景;一写时间,一写空间;“羌管弄晴,渔歌泛夜”,一写昼景,一写夜景,在对仗的工整中,扩展了内容的表达。v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

30、,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顒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v八声甘州大处落笔,高屋建瓴,洗炼如雨,清澈如江。“残照当楼”直追李白忆秦娥“西风残照”,又跌宕婉转,无语含情。下片即景言情,迂回问答,由自我思念对方而设想对方思念自我形成多重空间结构。前后辉映,首尾应和。壮阔之境蕴含柔情,清峻之气吐露个性。v苏轼曾拈出“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以为“不减唐人高处”。(赵令畤侯鲭录)v比较温庭筠梦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与温词

31、写女性单方面等待不同,柳永词表现男女双方回环的思念。v四)在词的语言表达方式上四)在词的语言表达方式上,也进行了大胆的革新。a)突出表现在:不用典故,不讲典雅,不避俚俗,充分运用现实生活中的日常口语和俚语入词,却能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有别于唐五代及北宋前期词的艳俗与清雅。v如“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不求典雅而力求口语化,概括力相当强。v“浅近卑俗,自成一体。”(王灼碧鸡漫志)v“长于纤艳之词,然多近俚俗,故市井之人悦之。”(黄升唐宋诸贤绝妙词选)v“词分俚词、雅词始于柳永。”v忆帝京:v薄衾小枕天气。乍觉别离滋味。展转数寒更,起了还重睡。毕竟不成眠,一夜长如岁。也拟待、却回征辔。

32、又争奈、已成行计。万种思量,多方开解,只恁寂寞厌厌地。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v定风波v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酥消,腻云亸。终日厌厌倦梳裹,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v比较晏殊鹊踏枝:“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水长阔知何处。”v这两首词都是写思妇的离恨别愁。晏词含蓄典雅,柳词坦率通俗。传说柳永曾拜访晏殊,晏殊问他:“贤俊作曲子么

33、?”他回答:“只如相公亦作曲子。”晏殊认为他有意讥讽,便反讥道:“殊虽作曲子,不曾道:针线闲拈伴伊坐。”(张舜民画墁录)vB)雅俗结合。v世言柳耆卿曲俗,非也。如八声甘州云:“霜风凄紧”。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赵令畤侯鲭录卷七引苏轼语)v柳七亦自有唐人妙境。今人但从浅俚处求之,遂使金荃、兰畹之音,流入挂枝、黄莺之调,此学柳之过也。(彭孙遹(yu)金粟词话)v耆卿词,当分雅俚二类,雅词用六朝小品文赋作法层层铺叙,情景兼融,一笔到底,始终不懈。俚词习五代淫詖(bi)之风气,开金元曲子之先声,比于里巷歌谣,亦复自成一格。(夏敬观手评乐章集)v柳词之雅还表现在喜化用前人诗句上:v“每登山临水,惹起

34、平生心事。”(曲玉管)v登山临水兮送将归(九辩)v“误几回天际识归舟。”v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谢脁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v过尽千帆皆不是(温庭筠望江南)雨霖铃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v是柳永的代表作之一,写与恋人分手时的离愁别恨,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坎坷不遇和前途黯淡的感慨。v词人以饱含感情之笔,用移情于景、借景抒情的手法,通过铺叙、衬托、转折、递进等细腻描写,

35、把将别、临别、别后的种种情状,鲜明生动地展现出来,表现出极高的艺术性。v上片上片开端三句开端三句用暮色中的长亭,骤雨乍用暮色中的长亭,骤雨乍晴,寒蝉哀呜等自然景物渲染以惹动离晴,寒蝉哀呜等自然景物渲染以惹动离愁的气氛,揭开了别离的场面。愁的气氛,揭开了别离的场面。然后由然后由景及人景及人。一对恋人无心饯别,两情依依。一对恋人无心饯别,两情依依不舍,舟子偏又不舍,舟子偏又“催发催发”。“相看泪眼相看泪眼”、“无语凝噎无语凝噎”细致刻画了不忍分别细致刻画了不忍分别而又不得不分别的情态。而又不得不分别的情态。最后两句最后两句,想,想到一叶扁舟启程之后,越行越远,周围到一叶扁舟启程之后,越行越远,周围

36、只剩下沉沉暮霭,烟波千里,不胜惆怅。只剩下沉沉暮霭,烟波千里,不胜惆怅。v下片头两句直接抒写出此时此刻个下片头两句直接抒写出此时此刻个人难以忍受的心情,过渡到下片。人难以忍受的心情,过渡到下片。“今宵酒醒何处今宵酒醒何处”三句对别后作了进一三句对别后作了进一层的设想,想到酒醒后将是天各一方,层的设想,想到酒醒后将是天各一方,杨柳、残月等令人添愁的景色。最后杨柳、残月等令人添愁的景色。最后四句推想今后久别期间的抑郁不欢情四句推想今后久别期间的抑郁不欢情状。状。v艺术上有如下特点:v时空交错的结构此词上片写别景别情,下片设想别后的相思之苦,按照时间流动顺序来组织叙事结构,显出合乎逻辑的流畅。但在上

37、下两片的叙述中,插进空间描写,“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与“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两句分别从空间角度,写出别后相见之难和相思之苦。时空交错描写,更加重了离恨的情味。v铺叙手法的熟练运用。以“离别”为线索,展开a)、别前的景物描写,渲染出浓浓的愁意;b)、将别时的动作描写,传达出依依不舍的缠绵情怀;c)、别后的心理描写,展示相思之苦;感情逐层深入。v用“点染”之法,烘托离愁清人刘熙载在其艺概词曲概中言:“词有点,有染,柳耆卿雨霖铃云: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上二句点出离别冷落,今宵二句乃就上二句染之。点染之间,不得有它语相隔,隔则警句

38、亦成死灰矣。”v“点染”为画家之技法,点笔点出精神所在,染笔则是烘托气氛;点笔明确显豁,染笔浓彩涂抹;两相结合,创造出生动的意境。此词句上二句乃点笔,点出“离别之伤”,下二句,则以充满伤怨意味之景去烘托、渲染“离别之伤”,使抽象之理念得到形象之表现,更益增加了抒情的意味。v写景抒情纯用白描,情景交融、虚实兼写。语言明白如话。音律谐婉,词意妥帖,委曲尽致。思考题v1、北宋前期词有何特点?代表者是谁?、北宋前期词有何特点?代表者是谁?v2、晏殊与欧阳修词风的异同。、晏殊与欧阳修词风的异同。v3、欧阳修对词的革新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欧阳修对词的革新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v4、柳永对词的发展有何贡献?、柳永对词的发展有何贡献?v5、雨霖铃、雨霖铃寒蝉凄切一词是怎样写离情寒蝉凄切一词是怎样写离情的?怎样理解其中的的?怎样理解其中的“点染点染”之法?之法?v6、背诵分析晏殊的浣溪沙、范仲淹的、背诵分析晏殊的浣溪沙、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欧阳修踏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莎行(候馆梅残)柳永柳永 雨霖铃雨霖铃寒蝉凄寒蝉凄切、切、望海潮望海潮东南形胜。东南形胜。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