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经济学国家预算.pptx

上传人:xin****828 文档编号:20780577 上传时间:2021-04-18 格式:PPTX 页数:20 大小:155.7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公共经济学国家预算.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公共经济学国家预算.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公共经济学国家预算.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资源描述:

《公共经济学国家预算.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经济学国家预算.pptx(2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三).分税制中央财政-负责承担国家安全、外交和中央国家机关运转所需经费,调整国民经济结构、协调地区经济发展、实现宏观调控所必须的支出。支出划分地方政府-.负责承担本地区政权机关运转所需经费,以及本地区经济、事业发展所必须的支出。 中央收入关税,消费税,海关代征的消费税和增值税,中央企业所得税,非银行金融企业所得税,铁道、银行总行、保险总公司等部门缴纳的收入(营业税、所得税、利润和城市维护建设税),中央企业上缴的利润。出口退税由中央财政负担。收入划分地方收入营业税,地方企业所得税,地方企业上缴的利润 ,个人所得税,城镇特定使用税,土地增值税等。 以1993年为基期年核定。以后在1993年的基础

2、上逐年递增,递增率按全国的增值税和消费税的增长率确定,即增长1,中央对地方的返还增长0。3。中央对地方的返还中央对地方的补助1、体制性补助对于核定的支出基数大于核定的收入基数的地区,差额中央以与体制上的补助。2、专项性补助中央对地方经济建设和事业发展项目有选择的补贴。3、特殊性补助遇到特殊情况要提出申请,中央灼情给予补助。 . 1.分税制实施初期:延用包干体制下的中央地方财政支出范围;将税种统一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核定地方净上划中央收入基数,实行税收返还和1:0.3增量返还;逐步建立较为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 2.1997年证券交易印花税与金融保险营业税的比例改革:在证券交易印

3、花税上,中央与地方分享比例由50%:50%改为80%:20%,后将税率从3调增到5,增加的收入全部作为中央收入,并从2000年起,分三年将证券交易印花税分享比例逐步调整到中央97%、地方3%;金融保险营业税税率由5%提高到8%后,提高3个百分点增加的收入划归中央。2001年起,分三年将金融保险业的营业税税率降至5%,中央分享部分随之取消。 3.2002年所得税收入分享改革:除铁路运输、国家邮政、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三家政策性银行、中石化及中海油等企业外,其他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收入实行中央与地方按统一比例分享。2002年所得税收入中央与地方各分享50%;2003年以后中央分享60%、地方分享4

4、0%,中央因改革所得税收入分享办法增加的收入全部用于对地方主要是中西部地区的一般性转移支付。 4.2004年出口退税负担机制改革:以2003年出口退税实退指标为基数,对超基数部分的应退税额,由中央和地方按75%:25%的比例共同负担。2005年对出口退税负担机制做出进一步完善,在维持2004年经国务院批准核定的各地出口退税基数不变的基础上,超基数部分由中央、地方按照92.5%:7.5%的比例分担,出口退税改由中央统一退库,地方负担部分年终专项上解。 5.2008年跨省市总分机构企业所得税分配办法改革:属于中央与地方共享收入范围的跨省市总分机构企业缴纳的企业所得税,按照统一规范、兼顾总机构和分支

5、机构所在地利益的原则,实行“统一计算、分级管理、就地预缴、汇总清算、财政调库”的处理办法,总分机构统一计算的当期应纳税额的地方分享部分,25%由总机构所在地分享,50%由各分支机构所在地分享,25%按各地2004-2006年企业所得税占全国地方企业所得税的比例进行分配。 (一)县乡财政困难我国的分税制体制对于省、市,县各级政权政府分别有哪些财权,应对哪些事权负责,并没有做出明确规定,这几级政府之间由于规定模糊,扯皮就有很多,在体制运行过程中,这些问题又对地方财政运转带来很大的不利影响,使得地方的财政收入得到快速增长的同时,基层财政却不断地呼喊出现财政困难的现象。 我国分税制在实行过程中形成的这

6、种事权与财权的不对称性使得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财权平衡调整重任基本上都压在我国脆弱的转移支付制度之上。财政自给能力系数=本级财政收入本级财政支出,它实质上体现的是本级政府的财权和本级政府事权的比例。 年份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中央1.57 1.41 1.27 1.49 1.53 1.60 1.84 1.89 1.94 2.42地方0.64 0.62 0.62 0.59 0.56 0.57 0.58 0.60 0.59 .60年份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

7、7中央0.92 0.93 0.99 0.86 0.83 0.73 1.66 1.63 1.70 1.67地方0.96 0.95 0.94 0.96 0.97 1.02 0.57 0.62 0.65 0.66 应当按照建立效率政府和公共财政框架的方向,在适当简化政府层级的前提下,按照一级政权、一级事务、一级财权、一级税基、一级预算、一级产权、一级举债权的原则,经过改革,构造和最终形成中央、省、市县三级政权和财政体制。 1、美国彻底分税制三级税收体系:联邦、州税、地方税。为60%、25%、15%。税收调整制度:主要采取税收补征、税收扣除、税收抵免、税收分享、税收免征等方法加以调整。税收管理权限:三

8、级政府都有自己独立的税收立法权和税收征管权。联邦税法由国会制定和修改,州和地方政府也都有独立的课税权。这使美国形成了统一的联邦税收制度和有差别的州及地方的税收制度并存格局 2、日本 财政立法权集中、执法权分散、财政收入集中、支出使用相对分散的分税制三级税收体系中央税:都道府:市町村税为63%:16%:21%。税收调整制度:大部分是通过地方财政来调整的税收管理权限:税法由国会统一制订,内阁为实施税法制订政令,都道府县和市町村等各级地方政府根据政令制订条例。在税收管理体制上,偏重于中央集权,税收立法权都归国会,各税法都要经过国会批准,地方有独立管理地方税种的权力,但要受国家制定的地方税法的限制。地

9、方税收原则上只限地方税法所列的法定税种,经过一系列程序,可以开征法定以外的普通税。 第一,撤乡并镇,取消乡镇级人大和政府,包括其财政预算。在政府层级上取消乡镇一级政权,县级政府向乡镇派出精简的政府管理机构,如公安、工商、税务等,按照社会治安的需要和经济发展的程度,派出专门机构。取消乡镇一级财政,进行乡镇财政由县财政管理的体制改革,对于乡镇事务的收支,按照资金来源和预算支出,归口到县级财政预算之中。同时,从组织结构、土地产权和利益、集体经济和财产、民主选举、民主议事、社区公共事务等方面完善农村社区自治。 第二,逐步改革和撤销市地管县政权和财政的体制。远期目标是取消地一级政权,也不再设立省政府向地

10、区一级的派出机构。可将目前人口过多和地域过大的省和自治区,适当拆分和划小,实行省区直辖和直接管理县、市的体制。市县无论区域大小,人口多少,经济发展水平高低,在政府层次级别上是相同的。目前改成市所属区的,如果交通、建成区、经济等方面确系没有紧密联系,可重新考虑划归独立的县、市区域,直接归省政府管理。从现在开始,财政进行省直管市、县的改革,县级区域提供的全部税收与中央分成的地方部分,不应当再与地级政权分成,中央和省财政向县级区域的专项投资、一般性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等等,都不再通过地区一级政府的财政和相关部门。地区一级政权,也不再考虑对县和县级市的财政一般和专项转移支付。 乡财县管的管理体制,据

11、统计目前全国已经有28个省级单位在推行,占了绝大多数。从财政学的描述上说,乡财县管就是不再把乡镇的财政看做一级实体财政,而是把乡镇财政看做是县级财政预算下管的一个预算单位。这样的一种乡财县管的改革试验,它大体上能够适应中国比较广大地区的现实情况。在农村税费改革之后,工商业不发达的区域,乡镇这一级基本没有收入了。支出方面,原来占支出比重70%左右、有的高达80%左右的小学教师工资的发放,税费改革后已提升到县级管理,现在已经自然而然变成了一个没有一级实体财政的基本状态。乡镇的金库也失去了基本的配套条件,因为要建金库所必须倚仗的金融机构,早已不再按照行政区划分,而是按照经济区划设立它下面的分支机构。

12、其他的工商、税收等政府管理的配套系统,也都纷纷地实行按照经济区划而不按照行政区划设它们的基层站所。所以乡财乡用县管这样一个改革,是顺应现在大部分地区实行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在基层的现实需要的(贾康,2007)。 据现在的统计,全国的省级单位里边至少已经有18个在积极地推行省直管县的改革。省直管县的体制,最早是在浙江形成了比较稳定的经验,随之而来是大家看得到的,浙江的经济活力在全国各个省级单位里边名列前茅,它的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发展得好,在许多相关因素中,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浙江省一直坚持省直管县的财政体制。现在许多地方纷纷注意了这一点,所以也在积极地试验省直管县。据了解,也有一些地方是把省直管县与乡

13、财县管同时推行的,那么在这些试验区里边,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从中央到省、到市县的三级框架,这是扁平化的一个雏形(贾康,2007)。 近年来,财政部门积极创新省以下财政管理方式,推进了省直管县和乡财县管改革。(1)省直管县。是在政府间收支划分、转移支付、资金往来、预决算、年终结算等方面,省财政与市、县财政直接联系,开展相关业务工作。推进省直管县财政管理方式改革,有利于发挥省级财政在省辖区域内对财力差异的调控作用,帮助缓解县级财政困难,减少财政管理级次,降低行政成本,推动城乡共同发展。截至2009年底,全国24个省份在875个市县实行了省直管县财政管理方式改革。 (2)乡财县管。是以乡镇为独立核算主体,由县级财政部门直接管理并监督乡镇财政收支,实行县乡“预算共编、账户统设、集中收支、采购统办、票据统管”的财政管理方式。实行乡财县管改革,在坚持乡镇“三权”不变(即预算管理权不变、资金所有权和使用权不变、财务审批权不变)的前提下,实施综合财政预算,集中和加强了乡镇收入管理,控制和约束了乡镇支出需求,统一和规范了乡镇财务核算,遏制和缩减了乡镇债务规模,提高了县乡财政管理水平。推进乡财县管改革,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巩固农村税费改革的成果;有利于缓解乡镇财政困难,推动乡镇政府职能转变。截至2009年底,全国实行乡财县管的乡镇近2.8万个,约占全国乡镇总数的8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