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模拟题练习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20777275 上传时间:2021-04-1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5.1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考化学模拟题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考化学模拟题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考化学模拟题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模拟题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模拟题练习(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19 年中考化学模拟题练习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尽快地掌握科学知识,迅速提高学习能力, 接下来查字典化学网初中频道为大家提供的中考化学模拟题练习。一、单项选择题( 本题有 10 小题,每小题3 分,共 30 分 )1.(3分 )(2019茂名 ) 人们学习和研究化学,都是希望化学给人们带来正能量,但是在生活中常有些不法分子不是利用化学来造福人类,而是危害人类,下列做法严重危害人类的是()A. 利用化学合成各种药品治疗疾病B. 研制各种化肥用于种植庄稼C. 用 SO2漂白已霉变的食品,使其颜色好看D. 在月饼包装盒内放置 CaO干燥包考点: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 生石

2、灰的性质与用途 ; 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专题:化学与生活 .分析:根据 SO2有毒,具有漂白性分析.解答:解: A. 利用化学合成各种药品治疗疾病,正确;B. 研制各种化肥用于种植庄稼,正确;C.SO2有毒,具有漂白性,但SO2不能用来漂白馒头、银耳等食品,故错误;2.(3 分 )(2019茂名 ) 发现元素周期表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的第 1页化学家是 ()A. 道尔顿 B.阿伏加德罗C.门捷列夫D.居里夫人考点:化学的历史发展过程.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根据科学家们各自在科学上做出的贡献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解答:解: A、道尔顿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原子学说,故选项错误.B、阿伏

3、加德罗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分子的概念,并创立了分子学说,故选项错误.C、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故选项正确.D、居里夫人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故选项错误.3.(3分 )(2019茂名 ) 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蜡烛熔化 B.食物腐败C.碘升华 D.米浆炊成粉皮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 A、蜡烛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第 2页B、食物

4、腐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碘升华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米浆炊成粉皮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4.(3 分 )(2019茂名 ) 近年来,媒体常报道出煤气中毒的惨剧,煤气中毒是由于含碳燃料不充分燃烧生成CO引起的 . 下列做法可以有效地避免煤气中毒发生的是()A. 严寒的冬天,在狭小密闭的房间内烧炭取暖,在炭盘旁边放一盘水B. 在清洗偏远的水井时,边用柴油作为能源的抽水机放到井内抽水,边派人戴着口罩到井下洗井C. 将液化石油气热水器安装在密闭的冲凉房内D. 将液化石油气热水器安装在冲凉房外面,且要通风透气考点:常见

5、中毒途径及预防方法.专题:化学与生活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一氧化碳的毒性和煤气中毒的预防,解答时要根据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和生活常识进行仔细分析再回答 .解答:解:A、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在狭小密闭的房间内烧炭取暖,在炭盘旁边放一盘水,不能吸收一氧化碳,不能有效地避免煤第 3页气中毒发生,故错;B、柴油如果不完全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故错;C、液化石油气燃烧,有可能产生一氧化碳,安装在密闭的冲凉房内,气体不流通,有可能使人中毒,故错;D、液化石油气燃烧,有可能产生一氧化碳,将液化石油气热水器安装在冲凉房外面,且要通风透气,气体流通快,故对 .5.(3分 )(2019茂名 ) 下列不可直接加热的仪器

6、是()A. 烧杯 B.试管 C.蒸发皿 D.燃烧匙考点:用于加热的仪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常见的用于加热的仪器进行分析解答,可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燃烧匙、蒸发皿、坩埚等.解答:解:通过我们学过的知识可知能够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燃烧匙、蒸发皿和坩埚等; 需要垫石棉网的是:烧杯、烧瓶、锥形瓶等; 不能加热的仪器有:漏斗、量筒、集气瓶等 .6.(3 分 )(2019 茂名 ) 化学中常常出现 1+1 的有趣现象,但也有例外 . 下列符合 1+1=2 的事实是 ()A. 10L水与 10L 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0LB. 10g硫粉在 10g 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0

7、g 二氧化硫C. 10g锌片与 10g 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质量为20g第 4页D. 25, 10g 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10g 氯化钠固体能得到20g 氯化钠溶液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A 、由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液体与液体相互混合时,其体积不能相加,即混合后液体体积不等于丙液体的体积和 ;B、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在反应中两物质的质量比为 32: 32,即两物质质量比为1:1 时恰好完全反应;C、锌可以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氢气逸出,故总质量会减

8、少 ;D、饱和溶液是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水中不能再继续溶解该溶质的溶液 .解答:解: A、由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10L 水与 10L 酒精混合后所得混合液体的体积小于20L; 故不正确 ;B、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两物质的质量关系32:32 可知, 10g 硫粉在 l0g 氧气中燃烧恰好完全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生成20g 二氧化硫 ; 故正确 ;C、锌可以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氢气逸出,故第 5页总质量会减少 ; 不正确 ;D、向 25的 10g 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10g,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溶液不能继续溶解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不变仍为 10g;

9、故不正确 .7.(3分 )(2019茂名 ) 神舟号系列火箭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化学学科在其中也作出了巨大贡献,其中火箭使用的一种燃料是偏二甲肼,其化学式为 C2H8N2,燃烧时发生如下反应,C2H8N2+2X2CO2+4H2O+3N2,则 X 的化学式是 ()A. NO B. NO2 C. N2O D. N2O4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利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2H8N2+2X 2CO2+4H2O+3N2和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种类、个数不变的原则,由反应的生成物推断反应物X 的构成,写出物质X 的化学式 .解答:

10、 解: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2H8N2+2X2CO2+4H2O+3N2,生成的 2 个 CO2分子、4 个 H2O分子和 3 个 N2 分子中共含有C、O、H、N 四种原子的个数依次为 2、8、8、6,而反应前 1 个 C2H8N2分子中所含有 C、O、H、 N 四种原子的个数依次为2、 0、8、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种类、个数不变的原则,可判断2 个 X 分子中共含有4 个 N 原子和 8个 O原子,则物质X 的化学式为N204;第 6页8.(3分 )(2019茂名 ) 将质量相等的A,B, C 三种金属,同时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且足量的稀盐酸中,反应生成 H2 的质

11、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 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已知: A,B,C 在生成物中均为+2 价)()A. 放出 H2 的质量是 AC B. 金属活动性顺序 ACC. 相对原子质量是AC D. 反应速率最大的是A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根据相同时间内产生氢气较多( 即反应剧烈 ) 的金属活动性较强,结合产生氢气的关系图判断三种金属活动性;根据一定质量的质量完全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 金属的质量,结合三种金属的化合价及完全反应放出氢气的质量大小,判断三种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解答:解:A、根据反应生成H2 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所示,在三种金

12、属完全反应后,放出H2 的质量是A 故 A 正确 ;B、根据反应生成H2 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所示,当三种金属都在发生反应时,相同时间内B 放出氢气的质量大于A、大于 C,可判断三种金属中B 的活动性最强 ; 故 B 不正确 ;C、三种金属的化合价、金属的质量都相等,完全反应放出氢气的质量与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成反比,即产生氢气多的第 7页相对原子质量小; 根据反应生成H2 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所示,在三种金属完全反应后,放出H2 的质量是A 因此可判断相对原子质量是C 故 C 不正确 ;D、根据反应生成H2 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所示,等质量的三种金属 B 最先完全反应,因此反应速度

13、最大的是 B 而不是 A; 故 D 不正确 ;9.(3分 )(2019茂名 ) 百年世博在我国上海举行,低碳与环保已成为我国向世界承诺的世博理念. 下列做法或设想符合该理念的是 ()A. 为了方便人们的生活,在闹市摆设明火烧烤档B. 随手随地丢弃生活垃圾C. 研制可以降解的饭盒和包装袋D. 浪费食物、追求物质攀比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 A 、明火烧烤档会加重空气污染;B、随手随地丢弃生活垃圾,会加重环境污染;C、研制可以降解的饭盒和包装袋,可减少白色污染;D、浪费食物、追求物质攀比,会造成浪费.解答:解: A、明火烧烤档会加重空气污染,不符合低碳与环保理念 ;B

14、、随手随地丢弃生活垃圾,会加重环境污染,不符合低碳第 8页与环保理念 ;C、研制可以降解的饭盒和包装袋,可减少白色污染,符合低碳与环保理念;D、浪费食物、追求物质攀比,会造成浪费,不符合低碳与环保理念 .10.(3分 )(2014 茂名 ) 善于梳理化学知识,能使你记忆牢固,以下错误的一组是()A. 性质决定用途B. 日常生活经验O2助燃气焊切割金属钨的熔点高用于制造灯丝石墨很软制造铅笔衣服上圆珠笔油用汽油或酒精搓洗区别棉和羊毛织物取少量点燃闻气味区别硬水和软水用肥皂水检验C. 化学与生活D. 安全常识牢记心中缺维生素C引起坏血病N, P, K农作物最主要的营养元素缺钙易骨质疏松或佝偻病皮肤沾

15、上浓硫酸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炒菜时油锅着火弃锅逃走假酒中毒乙醇引起A. A B. B C. C D. D考点:氧气的用途 ; 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 硬水与第 9页软水 ; 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 ; 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 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 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 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 ; 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 微量元素、维生素与健康的关系及摄取方法.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化学与生活 .分析: A 、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分析;B、根据汽油或酒精能溶解油污以及棉和羊毛织物、硬水和软水的区别方法分析;C、根据维生素的

16、作用、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农作物最主要的营养元素分析判断;D、根据常见的安全知识分析判断.解答:解: A、O2助燃可用于气焊切割金属,钨的熔点高可用于制造灯丝,石墨很软可用于制造铅笔. 故 A 正确 .B、由于汽油或酒精能溶解油污,所以衣服上圆珠笔油用汽油或酒精搓洗; 区别棉和羊毛织物的方法取少量点燃闻气味 ; 区别硬水和软水可用肥皂水检验. 故 B 正确 .C、缺维生素C 会引起坏血病, N,P,K 是农作物最主要的营养元素,缺钙易骨质疏松或佝偻病. 故 C 正确 .D、由于氢氧化钠有有强烈的腐蚀性,皮肤沾上浓硫酸不能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 炒菜时油锅着火,弃锅逃走,会引发火灾 ; 假酒中毒

17、是由甲醇引起. 故 D 错误 .第 10 页二、双项选择题 ( 本题有 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8 分) 11.(4 分 )(2019 茂名 ) 下列实验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操作现象结论A 用浓硫酸在白纸上写字白纸变黑甚至穿孔浓硫酸有强烈的腐蚀性B 在灼热的CuO中通入 CO 黑色粉末变成红色CO 具有还原性C 在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MnO2固体有大量气泡产生该反应的反应物是过氧化氢和Mn O2D 在硫酸铜溶液中分别插入铁片和银片银片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 ; 铁片没有明显变化金属活动性顺序:AgFeA. A B. B C. C D. D考点: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18、 ; 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 ;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 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 金属的化学性质 .专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 A 、根据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进行解答;B、根据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进行解答;C、根据二氧化锰只是改变过氧化氢溶液分解放出氧气的速率进行解答 ;第 11 页D、根据铁的活动性大于铜,银的活动性小于铜,所以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而银不和硫酸铜溶液反应进行解答 .解答:解: A、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所以用浓硫酸在白纸上写字,白纸变黑甚至穿孔,故A 正确 ;B、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

19、二氧化碳,所以在灼热的CuO中通入 CO,黑色粉末变成红色,故B正确 ;C、二氧化锰只是改变过氧化氢溶液分解放出氧气的速率,是反应的催化剂而不是反应物,故C 错误 ;D、铁的活动性大于铜,银的活动性小于铜,所以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而银不和硫酸铜溶液反应,所以在硫酸铜溶液中分别插入铁片和银片,银片没有明显变化,铁片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故D 错误 .12.(4分 )(2019茂名 )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T2 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降到T1时,甲乙仍是饱和溶液且有晶体析出B. 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C. T1 时,甲和乙各 30g 分别加入 10

20、0g 水中,均形成饱和溶液D. T2 时, 100g 甲的饱和溶液里含有溶质甲的质量为50g第 12 页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 A 、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温度变化时溶液是否饱和 ;B、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大小;C、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一定质量的溶质溶解在一定质量的溶剂中是否饱和;D、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00%.解答:解: A、甲和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因此 T2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降到T1时, 甲乙仍是饱和溶液且有晶体析出,该选项说法正确;B、由溶解度

21、曲线可知, 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其它温度时不相等,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都是30G,甲和乙各30g 分别加入 100g 水中,均形成饱和溶液,该选项说法正确;D、T2时, 100g 甲的饱和溶液里含有溶质甲的质量为:100g100%=33.3g,该选项说法不正确.三、填空题 ( 本题有 3 小题,共 16 分)13.(3分 )(2019茂名 ) 完成下列表格内容:化学符号 SO42 (2) 5H2O 3Fe符号的意义(1)硫酸根离子5 个水分子 (3) 3个铁原子第 13 页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

22、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 1 个电荷时, 1 要省略 .分子的表示方法, 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解答: 解: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 1 个电荷时, 1 要省略,故 SO42可表示:硫酸根离子 .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5 个水分子可表示为: 5H2O.由原子的表示

23、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3Fe 可表示3 个铁原子 .故答案为:化学符号 SO42 (2)5H2O 3Fe14.(6分 )(2019茂名 ) 回答下列有关问题:第 14 页(1)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 ( 填元素符号 ).(2) 结构决定性质,请画出钠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原子容易失去电子 ( 填得到或失去 ) ,成为阳离子 ( 填阴离子或阳离子 ).(3)HClO4 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7 .(4) 在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 NaCl 溶液中加入3gNaCl 和 17g水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5% .考点

24、: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 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 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专题: 化学式的计算 ;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1)根据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五种元素和金属元素的判断方法考虑 .(2) 钠原子核内有 11 个质子,核外有 3 个电子层,第一层上有 2 个电子、第二层上有 8 个电子,最外层上有 1 个电子,画出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即可 .(3)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高氯酸(HClO4) 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4) 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公式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

25、答.解答:解: (1)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五种元素:氧、硅、铝、铁、钙,汉字中带钅字旁( 汞和金除外 ) 的属于金属元素,所第 15 页以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故答案为:Al.(2) 钠原子核内有 11 个质子,核外有 3 个电子 层,第一层上有 2 个电子、第二层上有 8 个电子,最外层上有 1 个电子,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最外层电子数是 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 1 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 . 故答案为: ; 失去 ; 阳离子 .(3) 氢元素显 +1 价,氧元素显 2 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 2)4=0 ,则 x=+7 价,故答案为:+7;(4)3gNaCl完全溶于 17g 水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00%=15%,和原溶液的质量分数一样,故答案为:15%.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中考化学模拟题练习还满意吗?相信大家都会仔细阅读,加油哦!第 1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