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理论与制度分析(1)

上传人:陈** 文档编号:207721397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PPTX 页数:107 大小:237.7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社会保障理论与制度分析(1)_第1页
第1页 / 共107页
社会保障理论与制度分析(1)_第2页
第2页 / 共107页
社会保障理论与制度分析(1)_第3页
第3页 / 共107页
资源描述:

《社会保障理论与制度分析(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保障理论与制度分析(1)(10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社会保障理论与制度分析社会保障理论与制度分析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朱青国国外外本本科科财财政政学学教教材材关关于于社社会保障的基本内容会保障的基本内容财财政政学学(第第四四版版,陈陈共共教教授授编编著著)第第六六章章第第一一节节“社社会会保保障障支出支出”的内容介绍的内容介绍我我国国社社会会保保障障制制度度的的现现状状及及面面临临的主要问题的主要问题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国外本科财政学教材国外本科财政学教材关于社会保障的基本内关于社会保障的基本内1.本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与发展本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与发展Holley Ulbrich:Public Finance in Theory and P

2、racticeChapter 18,Welfare,Social Security,and the Social Safety Net The Evolving Social Welfare StateNeil Bruce:Public Finance and the American EconomyChapter 9,Social security and MedicareSocial Security:the nations biggest government programA Brief history of Social Security in the United States2.

3、2.政府为什么要举办社会保险政府为什么要举办社会保险Harvey S.Rose:Public Finance,Fifth EditionChapter 10,Social Insurance:Social Security and Unemployment Insurance Why Have Social Insurance?Neil Bruce:Public Finance and the American EconomyChapter 9,Social security and MedicareWhy Social Insurance R.A.Musgrave:Public Financ

4、e in Theory and Practice,Fifth Edition(中译本)第十一章 支出政策的案例分析:(2)低收入援助与社会保险第四节“老年、遗属保险的有关问题”公共供应与私人供应公共供应与私人供应3.社社会会保保障障制制度度的的基基本本内内容容:保保险险项项目目、筹筹资资模模式式、津津贴贴结结构构、资资金金来来源源Harvey S.Rose:Public Finance Fifth EditionChapter 10,Social Insurance:Social Security and Unemployment Insurance Structure of Social S

5、ecurity:Basic ComponentsHolley Ulbrich:Public Finance in Theory and PracticeChapter 18,Welfare,Social Security,and the Social Safety NetWhat is Social Security?Neil Bruce:Public Finance and the American EconomyChapter 9,Social security and MedicareSocial Security:the nations biggest government progr

6、amThe social security benefits structureFinancing social security David N.Hyman:Public FinanceChapter 8,Social security and Social InsuranceThe Social Security Retirement SystemPay-as-you go versus fully funded pension systemHow retirement benefits are computed under social securityFull retirement a

7、geR.A.Musgrave:Public Finance in Theory and Practice,Fifth Edition(中译本)第十一章 支出政策的案例分析:(2)低收入援助与社会保险第三节第三节 社会保险项目社会保险项目4.社会保障基金与政府预算的关系社会保障基金与政府预算的关系Holley Ulbrich:Public Finance in Theory and PracticeChapter 18,Welfare,Social Security,and the Social Safety Net The Trust Fund and the Federal Budget5.

8、社会保障对人们经济行为的影响社会保障对人们经济行为的影响Harvey S.Rose:Public Finance Fifth EditionChapter 10,Social Insurance:Social Security and Unemployment Insurance Effects on Economic Behavior(Saving Behavior;Retirement Decisions)Unemployment Insurance:Effects on UnemploymentNeil Bruce:Public Finance and the American Econ

9、omyChapter 9,Social security and MedicareSocial Security:the nations biggest government programEconomic Effects of Social SecurityDavid N.Hyman:Public FinanceChapter 8,Social security and Social InsuranceThe Impact of Social Security on Savings and Work IncentivesR.A.Musgrave:Public Finance in Theor

10、y and Practice,Fifth Edition第十一章 支出政策的案例分析:(2)低收入援助与社会保险第四节“老年、遗属保险的有关问题”对对资资本本形形成成的的影影响响;对对劳劳动动力力供供给给的影响的影响6.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Harvey S.Rose:Public Finance Fifth EditionChapter 10,Social Insurance:Social Security and Unemployment Insurance Social Security Reform Holley Ulbrich:Public Finance in The

11、ory and PracticeChapter 18,Welfare,Social Security,and the Social Safety NetProposals for ReformSocial Security in Twenty yearsDavid N.Hyman:Public FinanceChapter 8,Social security and Social InsuranceProposals to Reform Social Security:Maintaining Benefits versus Partial Privatization第第二二部部分分 财财政政学

12、学(第第四四版版,陈陈共共教教授授编编著著)第第六六章章第第一一节节“社社会会保障支出保障支出”的内容介绍的内容介绍一、社会保障支出和社会保障制度一、社会保障支出和社会保障制度1.社会保障支出的性质2.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保障制度的经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保障制度的经济意义济意义(1)社会保障是宏观经济的“内在稳定器”(2)社会保障是政府矫正收入分配不公的重要手段(3)社会保障制度可以弥补私人保险市场的缺陷3.世界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世界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展(1)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共同特点(2)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分类4.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二我

13、国的基本社会保障制度二我国的基本社会保障制度本部分从保险覆盖范围、保费筹集、运行模式、津贴发放等角度,对不同险种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介绍。1.养老保险2.失业保险3.医疗保险三我国的辅助社会保险项目三我国的辅助社会保险项目1.工伤保险2.生育保险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项目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项目四四我我国国社社会会保保障障制制度度进进一一步步改改革革的方向和有待完善的问题的方向和有待完善的问题1.进一步改革的方向2.养老社会保险的筹资模式问题(1)现收现付式和基金式养老保险计划的特点(2)我国养老社会保险计划从现收现付式转向基金式的困难(3)辽宁省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的做法3.开征社会保险税的问题4.广

14、大农村的社会保障问题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及面临的主要问题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意义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内容三我国的主要社会保险计划四、财政与社会保障之间的资金关系五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需要研究解决的几个问题一一、社社会会主主义义市市场场经经济济条条件件下下完完善善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意义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意义1.市场分配机制与社会保障的“社会稳定器”功能市场分配机制必然导致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拉大,造成贫富悬殊,引发社会矛盾激化,破坏社会的稳定,而社会保障制度可以起到社会稳定器的作用。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说:对

15、于每一个富人必定有500个穷人与之相对应,富人的富有激起了穷人的愤怒,于是在需求和恶意的驱使下去侵犯他人的财产,只有在国家法律的保护下,财产的所有者才能安全地睡上一夜。亚当斯密在关于法学的讲演中还说:法律和政府可以被认为是富人在任何情况下压迫穷人的联合体。它们还能保护富人对商品的过多的占有,否则会迅速被穷人攻击破坏。如果没有政府的阻止,穷人会用公开的暴力手段使富人的财富减少到与自己相等。面对社会贫富差距扩大,人们对未来失去希望,不公平感增加,这种不满情绪会引发社会动荡。正如希勒教授在金融新秩序一书中指出的:“如果不平等加剧,会产生对社会充满怨恨的阶层,从而改变社会的性质。这种冲击会给我们的生活

16、带来灾难”。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2.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斯蒂格利茨教授在全球化及其不满一书中指出:“发展不是帮助少数人致富,它不是让都市中的富人能消费得起世界名牌而把穷人遗弃在穷困和悲惨之中”。“发展是整个社会的转型,要能够改善穷人的生活,使得人人都有机会获得成功,并且能享受良好的医疗和教育”。3.社会伦理道德与社会保障一般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人的收入高低可以让市场进行裁决,但一个人的生与死不能由市场进行裁决。阿瑟奥肯在平等与效率中指出:“政府虽不能阻止老天下雨,但可以制造雨伞”。他还主张社会

17、应“在平等中注入一些合理性,在效率中注入一些人道”。4.人权与社会保障在中国,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最基本的人权。社会保障可以看作是人们生存权的保障机制。为了尊重基本人权,我国新的宪法修正案将“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写进了宪法。5.社会主义制度与社会保障消灭贫困,实现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必要条件。作为政府转移支付手段的社会保障计划,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运行的基本前提。原国家统计局局长朱之鑫:2000年中国的基尼系数是0.417,超过发达国家1990年代0.338的平均水平。胡鞍钢和王绍光在战略与管理2002年第3期发表的文章中认为,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了0.5根据李实、岳希

18、明撰写的中国城乡收入差距调查,中国的基尼系数1995年为0.437,2002年为0.454。主要国家1990年代初的基尼系数:瑞典和日本,0.25;奥地利,0.27;德国,0.28;印度,0.3;加拿大和韩国,0.32;法国,0.38;美国,0.41;尼日利亚,0.45;俄国,0.47;哥伦比亚,0.57(19992000世界发展报告)6.对外开放与社会保障一个国家对外开放度越高,其对他国的经济依赖程度就越大,本国经济受到其他国家经济波动影响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这就需要国家用一定规模的社会保障支出来稳定社会。分析表明,许多国家的开放度与社会保障支出规模呈正相关的关系。斯蒂格利茨教授在全球化及其不

19、满中指出的:“因为贸易自由化出现在安全网到位之前,那些失去工作的人们被迫陷入贫困。因此,(自由化)承诺的增长并没有随之而来,随之而来的是悲惨困境的增加。甚至那些并没有失去工作的人也被一种已经增加的不安全感所笼罩”。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内容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内容1.1.社会保险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是政府按照保险原则举办的一种社会保障计划,它要求受保人和其就业单位向社会保障机构缴纳一定的费用,同时政府在保险计划出现入不敷出时给予一定的补贴。目前主要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项目。2.2.社会救济社会救济 社会救济是国家财政通过财政拨款,向生活确有困难的城乡居民提供资助的社会保险

20、计划。它目前包括:(1 1)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计划)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计划即家庭人均收入达不到当地的低保线时,由当地政府出资补足到低保线。2003年底,全国低保对象2247万人,较上年增加193万人;占非农人口的6.8%。2002年12月底,全国低保线平均为每月190元;广州为300元,上海、北京为290元,郑州180元,南昌143元。另据2002年民政部“百城万户”低保对象的调查,低保对象中63%的家庭都有病人,因病至贫现象十分严重。另外,2002年上海、深圳、厦门的低保水平均低于当地上一年人均食品支出,前者分别只相当于后者的83%、86%和99%。只有北京和天津低保标准超过了人均食品开

21、支标准。(2 2)下岗职工生活补贴计划)下岗职工生活补贴计划1998年至2003年,国有企业累计有2818万人下岗;19992001年,全国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每年有600多万人,他们每月可以享受一定的基本生活费,到2003年底,滞留在下岗职工再就业服务中心的职工已经减少到195万。2002年底全国平均水平为375元(人均月工资为1031元)。该计划的资金来源从制度上说由企业、政府和社会三方负担,但实际上基本是由各级政府和当地的失业保险计划出资解决。执行结果是:各级财政出资60%,社会30%,企业10%。根据劳社保发2003年24号文,北京、天津、辽宁等10个地区已经完成了并轨

22、工作。(3 3)农村)农村“五保户五保户”救济救济即由民政部门对农村中的一部分“五保户”(即享受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的孤寡老人、残疾人)的供养提供定期定量资助。现行政策根据国务院1994年1月颁发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由各省具体规定。2003年底,已保人数254.5万,占应保人数的44.6%;其中集中供养占20%。(4 4)农村贫困户定期定量救济)农村贫困户定期定量救济即政府向农村的特困户和部分贫困户提供的定期定量补助。(5 5)灾民救济)灾民救济即政府向遭受严重自然灾害而遇到生活困难的城乡居民提供的必要资助。3.3.一部分民政社会福利服务一部分民政社会福利服务即国家民政部门举办的社会

23、福利项目,包括对盲聋哑和鳏寡孤独的社会成员给予的各种物质帮助,如社会福利院(孤儿院、敬老院、精神病福利院等)、烈属和残废军人抚恤金计划以及对孤老复员军人的定期定量补助。其资金大部分来源于国家预算拨款。三我国的主要社会保险计划三我国的主要社会保险计划1.养老保险现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按照国务院1997年颁布的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建立的,到2002年未,参保人数11128万人(含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领取养老金人数3603万人。2003年养老计划支出约2741亿元。基本养老保险主要由企业和职工个人缴费筹集资金:企业的缴费率目前全国平均为20%,但有些地区较高,如上海、

24、辽宁和黑龙江为23%,吉林为24%,新疆建设兵团为25%;个人的缴费率目前大多数地区为7%,今后将提高到8%。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运行模式。养老保险基金分为社会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两部分,企业缴费大部分计入统筹基金,一部分计入个人账户;职工个人缴费全部计入个人账户;计入个人账户的企业缴费比例加个人缴费比例应达到11%。企业社会统筹基金个人个人账户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基本养老保险计划的养老金分为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基础养老金的月标准为当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上年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月标准为本人个人账户存储额除以120。个人缴费年限累计不

25、满15年的,退休后不能享受基础养老金,其个人账户的存储额可一次性提取。职工调动时,其个人账户存储额全部随同转移。职工在职或退休后死亡的,其个人账户中的个人缴费部分可以继承。目前基本养老保险计划以县级统筹为主,但大多数省建立了资金调剂机制。实行省级统筹的有北京、上海、天津、福建和陕西等。按照规定,各地养老保险基金的结余额除预留2个月的支付费用外,应全部购买国家债券和存入银行专户,严格禁止投入其他金融和经营性事业。到2003年底,全国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2051亿元。2.失业保险1986年我国开始在国营企业职工中实施失业保险,企业的缴费率为1。1999年1月,国务院颁布失业保险条例,从而确立了现行

26、的失业保险制度。到2003年底,参加失业保险的职工已达10373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的人数为415万人。失业保险支出203.5亿。失业救济金标准约为地方规定的最低工资的70%。2002年全国平均标准为每月195元,北京295元,上海297元,广州395元,兰州、西宁180元,南昌188元。2003年失业保险计划的缴费收入为252.2亿元,支出为203.9亿元,当年结余48.6亿元(但有5个省收不抵支),累计结余304亿元。城镇企业、事业单位要按照本单位工资总额的 2%缴纳失业保险费;职工个人要按照本人工资的1%缴纳失业保险费;但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招用的农民合同制工人本人不缴纳失业保险费。失业人

27、员失业前所在单位和本人按照规定累计缴费时间满1年不足5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12个月;累计缴费时间满5年不足10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18个月;累计缴费时间10年以上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24个月。3.医疗保险现行的医疗保险是根据国务院1998年发布的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建立的。到2002年底,全国参加医疗保险的人数达到9400万人,其中退休职工2479万人。医疗保险参保人数截至到2003年6月30日为10094万人。2002年,医疗保险基金收入为600亿元,支出411.3亿元,期末累计结余441.3亿元。2003年支出为636.8亿;累计结余68

28、0亿。按照文件规定,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用人单位缴费率应控制在职工工资总额的左右,职工缴费率一般为本人工资收入的。目前少数地区单位缴费率低于4%或高于8%,如吉林舒兰县为1%,山东菏泽的东明县为2%;上海12%,云南、青海、海南海口10%,北京、江苏镇江和苏州9%。另外,浙江和四川一些地区规定退休职工也要缴费。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由统筹基金和个账户构成。职工个人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全部计入个人账户;用人单位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于建立统筹基金,一部分划入个人账户,划入个人账户的比例一般为用人单位缴费的左右,具体比例由统筹地区根据个人账户的支付范围和职工年龄等因

29、素确定。统筹基金的起付标准原则上应控制在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的左右,最高支付限额(封顶金额)原则上控制在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的倍左右;起付标准以下的医疗费用从个人账户中支付或由职工个人负担;起付标准以上、最高支付限额以下的医疗费用,主要从统筹基金中支付,个人也要支付一定的比例。在实际执行中,各地的做法不同。起付标准多数按当地平均工资计算,但有的按本人工资水平计算(如山西晋城规定为本人工资的5%),还有一些地区规定为固定金额(如北京为1300元,有的地区只为100元);另外,多数地区退休职工的起付标准低于在职职工,如上海在职职工为1400元,退休职工为700元。起付线以上个人支付的比例各地做法也不完

30、全相同:一些地区根据医疗费的大小确定个人支付比例;有的地区根据退休与否确定支付比例;少数地区不分医疗费大小规定一个支付比例。封顶的金额的确定也有不同的做法:多数地区规定为某个固定的金额,也有一些地区按社会平均工资的4倍确定,个别地区按本人工资水平的一定倍数封顶;另外,一些地区退休职工的封顶金额高于在职职工。四、财政与社会保障之间的资金关四、财政与社会保障之间的资金关系系1.社会救济、民政福利服务完全由政府预算出资,支出列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其中,低保计划的资金60%70%由中央财政提供;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生活保障资金的75%由中央财政提供。2.社会保险有独立的缴费收入,但目前这部分收入不纳入政

31、府预算,而是作为“线下列支”。但财政也要承担一部分供应资金的责任。根据规定,当养老、失业等社会保险计划收不抵支时,地方财政有义务弥补赤字。由于地方财政困难,近年来,中央财政对地方的社会保险计划也给予了大量的补贴。2003年中央财政对养老保险的补贴是474亿元。2003年,各级财政预算内用于社会保障的资金为2844.8亿元。五五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需要研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需要研究解决的几个问题究解决的几个问题1.农村的社会保障问题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城乡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事业。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

32、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农村养老保障以家庭为主,同社区保障、国家救济相结合。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社会保障的资金紧缺问题社会保障属于“高消费”的公共产品,政府要想实施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就必须拿出大量的财政资金给予支持。政府为社会保障筹资有两个方式:一是通过雇主和雇员的社会保险缴费;二是通过所得税、增值税等一般税收收入。目前我国企业的社会保险缴费率已达30%左右,高于许多发达国家,再提高缴费率已没有很大余地。如美国为5.35%,奥地利为12.55%(包括养老和残疾保险),芬兰为16.6%,德国为9.3%,日本为8.25%。Christothe Planas 根

33、据1970-2002年的数据分析,发现劳动力课税对欧盟国家的失业率有很大影响,劳动力课税减少3个百分点,可以导致失业率下降1个百分点。Daveri 和 Tabellini的研究表明,欧盟国家的失业税收弹性为0.5,即劳动力课税增加1个百分点,失业率就会上升0.5个百分点。鉴于社会保险缴费对劳动力市场均衡的负面效应,一些经济学家主张应当增加个人所得税或增值税在公共养老金筹资制度中的作用。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莫顿就曾指出:“用政府的一般财政收入为公共养老金制度筹资的最大好处是它不像社会保险缴费那样仅对工资收入课征,从而可以在各要素之间分散风险”。从1995年到2001年,欧盟15

34、国中,法国、爱尔兰、意大利、比利时、德国、荷兰、奥地利、芬兰等九国降低了社会保险缴费占GDP的比重,其中,法国、荷兰社会保险缴费占GDP的比重下降了2个百分点以上。国外用一般税收取代社会保险费的途径有两个:一是用个人所得税部分地取代社会保险缴费。这种改革主要发生在一些北欧国家和西欧国家。例如,荷兰已将社会保险税与个人所得税合并征收,个人要就第一和第二收入段(015331和1533127847欧元)缴纳个人所得税和国民保险税两种税收,国民保险税的税率为29.4%,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95%和8.45%。另一个改革方向是用增值税为社会保险筹资。德国政府从2000年起提高了增值税的税率,用增加的增值

35、税收入为养老社会保险筹资。瑞士在2000为了解决公共养老金制度的资金不足,也将增值税税率提高了1个百分点。日本政府为了应付不断增长的社会福利开支,也准备动用一部分消费税资助社会福利计划。3.3.养老社会保险的筹资模式是否应养老社会保险的筹资模式是否应当转向基金式当转向基金式国外学者主张实行基金式养老社会保险的理论依据有二:(1)现收现付式不利于提高国民储蓄率以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费尔德斯坦为代表的一派经济学家反对实行现收现付式的养老保险计划,其主要理由是:现收现付式的养老金计划会降低国民储蓄率,从而不利于一国的经济增长。这种观点是基于著名经济学家莫迪利亚尼的生命周期理论基础之上提出来的。根据生命周

36、期理论,费尔德斯坦认为,政府的养老社会保障计划未来将向退休职工提供公共养老金的承诺会产生一种“资产替代效应”,即年轻职工会把政府提供养老金的承诺视为是自己的一种隐性的财富,是个人养老储蓄的一种替代品,从而减少自己在工作期的退休储蓄。另一方面,这种现收现付式养老金计划并不能像基金式公共养老金计划那样能够相应地增加政府的强制性储蓄,它实际上是政府债务的一种特殊形式,这两方面的影响叠加在一起必然会阻碍国民总储蓄率的提高。(2)现收现付式养老保险计划不利于应付人口老化1958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在政治经济学杂志上发表文章,提出现收现付式养老金计划的“生物收益率生物收益率”(biological

37、 rate of return)概念。萨缪尔森认为,现收现付式养老金计划虽然不能取得金融投资收益,但它却可以取得“生物收益”,其“生物收益率”的数值约等于人口增长率和工资增长率之和。1966年,亨利艾隆在萨缪尔森“生物收益率”概念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指出:只有当人口增长率和工资增长率之和大只有当人口增长率和工资增长率之和大于市场实际利息率时,现收现付式养老于市场实际利息率时,现收现付式养老金计划才是可取的金计划才是可取的。从养老金计划的筹资角度看,由于这时它的“生物收益率”高于市场利息率,所以它优于基金式的养老金计划。后来人们把亨利艾隆的这一观点称为“艾隆条件艾隆条件”(Aaron conditi

38、on)。一些经济学家根据“艾隆条件”反对实行现收现付式养老社会保险计划。他们认为,世界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率已经放慢,甚至出现下降的趋势,而且各国都面临着人口老化的问题,加之许多国家受经济衰退的影响职工工资的增长速度也开始放缓,在这种情况下,“艾隆条件”已得不到满足,实行现收现付式养老金计划的社会经济基础已不再具备。我国养老社会保险筹资模式不具备我国养老社会保险筹资模式不具备转轨的必要性转轨的必要性我国的储蓄率过高,而且没有大幅度下降的迹象,所以没有必要通过基金式养老保险计划来增加政府储蓄。伴随人口老化,我国的少儿负担率将趋于下降,未来人口的总负担系数没有大的增加,这将有利于我们应付

39、人口老化。从1970年代起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我国的人口出生率出现了大幅度下降的趋势。随着出生率的下降,我国14岁以下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也开始呈下降的趋势。据统计,我国少儿负担系数(14岁以下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1982年为33.45%,1990年为27.7%,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研究报告,到2025年我国少儿负担系数将降至18.83%。由于少儿负担系数呈下降趋势,我国未来的总负担系数(014岁和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不会有很大的提高。例如,1990年的人口普查表明,我国当年的总负担系数为36.29%,根据上述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研究报告,到2025年,我国的总负担系数为37.3%,仅

40、增长1个百分点。即使到2050年,我国的总负担系数也只为43.44%,这个比重仅比1982年人口普查公布的总负担系数41.05%增加了2.4个百分点。未来我国在相当长时期内仍能够满足“艾隆条件”(见下表)通过养老保险计划本身的制度性调整,我国老年人的制度性依赖率将会有所下降。老年人制度性依赖率等于退休职工人数与全部在职职工人数之比,目前为23%,但我国60岁以上老人占全部劳动人口的比重低于这个比例,通过扩大参保范围,可以降低制度性依赖率。从可能性考虑,我国养老社会保险从可能性考虑,我国养老社会保险转轨的难度也很大转轨的难度也很大隐性养老金负债:政府向“老人”和“中人”所作的没有储备基金对应的支

41、付养老金的承诺年轻职工在转轨中承受的双重养老负担转轨国家隐性养老金负债的几种弥补方式政府发行转轨债券(智利的“承认债券”),这种做法是将隐性负债显性化出售国有资产(玻利维亚模式)开征专项税为“老人”的养老金筹资(阿根廷模式)4.4.关于开征社会保险税关于开征社会保险税大多数国家在法律条文中称社会保险缴费为“捐”,如英国叫“国民保险捐”(National Insurance Contributions),也有的国家称其为“付款”或“保险费”,如爱尔兰叫“社会保障付款”(Pay Related Social Security),加拿大联邦政府征收的失业保险缴费叫“失业保险费”(UI Premium

42、)。其次,社会保险缴费在许多国家实际上是由政府的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征收的,而由税务部门负责征收的只有美国、英国、荷兰、瑞典、挪威、马耳他等少数国家。第三,国外的社会保险缴费也并不都是纳入国家预算的。例如,在欧洲主要国家中,法国、意大利、荷兰、英国的社会保险收支就不纳入国家预算。美国从1987年开始也不再将老年、遗属保险计划(OASI)的收支纳入联邦政府的一般预算,而是作为政府的预算外资金进行管理。其实,把社会保险缴费普遍称作社会保险税只不过是国外理论界对社会保险缴费形式的一种学术归类而已。鉴于这类社会保险缴费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征,所以许多西方学者将其归入税收范畴进行研究。但上述情况并

43、不影响我国开征社会保险税。实际上,开征社会保险税其管理上的意义远大于理论意义。开征社会保险税后,税收征管法就可以适用于社会保险缴费的征收。从而有利于提高社会保险缴费的严肃性和可靠性;同时,也可以解决税务机关“只征不管”的问题。但我国的养老和医疗社会保险实行的是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模式,企业和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有一部分要进入个人帐户,把这部分记入个人账户从而具有明显返还性的缴费也称作“税”显然是不妥当的。所以,企业和职工个人向个人账户的缴费不宜按税收进行管理。5.5.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问题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问题目前,地方掌握的养老、失业、医疗三大社会保险的储备基金约有2000多亿元;中央

44、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掌管的社保基金约有1400多亿元。根据规定,地方的社保基金全部用于购买国债或存放银行,不允许入股市;而中央的社保基金可以有一定比例通过投资基金“入市”。实事上,国外社会保险基金入股市的案例也不多。例如,美国法律规定,公共养老保险基金必须100%地投资到联邦政府的特种债券上,不能进行股票或企业债券的投资。各国限制养老社会保险基金“入市”,一是考虑股市风险大,养老养老社会保险基金是“保命钱”;二是考虑政府的养老保险基金规模过于庞大,如果允许其进入资本市场,会对资本市场造成很大的冲击。希勒在金融新秩序中指出:“很多人似乎认为,我们从金融市场的历史中得来的智慧是,股市长期来看会提供每年12%的回报,因此强迫社会保障参与者投资股市,将有效地化解社保体系的预算问题。这不是金融智慧,它只是简单地打赌股市的将来还会拥有过去那样的好运”。曾就任过美国社会保障和医疗顾问委员会主席的戴伯拉斯梯尔曼(Deborah Steelman)就指出:“将40%的社会保障基金投入股票市场是一种骇人听闻的想法,因为政府的投资是如此之巨大,以至可以使美国今天的股票市场规模扩大一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