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盼朗朗读书声回归课堂

上传人:高****档 文档编号:207675023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期盼朗朗读书声回归课堂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期盼朗朗读书声回归课堂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期盼朗朗读书声回归课堂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期盼朗朗读书声回归课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期盼朗朗读书声回归课堂(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期盼朗朗读书声回归课堂 襄阳东风中学 吴庆龄 语文学习就是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其中读是关键,是基础,是语文学习的主线。读的能力提高了,听、说、写的能力略加训练就会相应的提高。古人云:“书读百变,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语文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语文阅读教学要重视诵读,让学生充分地诵读,在诵读中整体感知,在诵读中培养语感,在诵读中受到情感熏陶。”这充分说明诵读的重要性。“诵读”是我国几千年来传统的语文学习方法。历史上运用诵读教学法培养出了成千上万像李白、杜甫、欧阳修、王安石、吴承恩、曹雪芹等这样的诗人、文学家、政治家,足见其千秋不衰的生命力。而

2、且近代国学大师哪一位不从熟读记诵发蒙而步入学林?可以说,“诵读”是传统语文教学的精华,是培养语文能力和提高人文素养的重要过程和方法。因此,多读、精背是我们学习语文的有效方法。而时下的校园,往往一片寂寂,没有了那朗朗的读书声,学生们都埋头题海,教师忙于讲题,校园少了读书声,就少了份自然,少了份激情。语文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门语言。学习一门语言,却不去诵读,那是何其的尴尬?我想,除了对诵读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不够外,更多的时候是不知如何去诵读。那么如何认识诵读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一. 诵读教学的必要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强调诵读教学.重视对学生的语感培养,尊重学生在语文

3、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提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首先,诵读是传统的优秀教学法。“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这讲的都是诵读的好处。古诗文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最好的载体,处世为人的哲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都蕴含其中。诵读这些经典古诗文,对开阔同学们的眼界、胸怀、提高品德修养大有帮助。其次,诵读符合汉语音乐性的特点。汉语的双声、叠韵、叠音、声调、音节、节奏、对仗等声音因素与组合形式,使汉语具有具有抑扬顿挫、悦耳动听的音乐美。很多诗词成语平仄相对,错落有致,读来有强烈的节奏感,琅琅上口。有很多文学作品具有声形兼备的效果

4、,如“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既有摹仿走的声音,也有状写走的神态。音韵和谐,节奏明快,旋律优美,吟诵起来,美感无穷。语文教学多让学生诵读课文,感受到其中的音乐美,十分有利于培养敏锐、丰富的语感,达到一种说之不明,却与之神通的效果。再次,诵读的过程是学生含英咀华的过程,也是把经典语言“化”人个人身心的过程,汉语的人文性深深地打上了民族的、历史的、地域、宗教与心理的诸多烙印。它是一种从形式到表达都充溢着浓郁的人文精神的语言,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这些民族精魂是浓缩在语言文字当中,体现

5、在故事之内的,只有反反复复诵读才会感悟出,一旦烂熟于心,则其词语、佳句、章法、思想、韵律等都会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素养。这是传承优秀中华文化的需要,也是提高学生自身的文化品位的需要。由此可见,多诵读能让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高人文素养能起到重要作用。二.诵读的作用从浅层次来讲,诵读可以发现和纠正学生不正确的读音和断句。大家在课堂上大声朗读就可以及时纠正错误。如果是“哑巴语文”,错误也许就在沉默中湮没。第二,多诵读有助于理解文意。这种活动始终伴随着思维与语言的训练,是一种自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闻其言、心通其情、意会其理的阅读实践与情感体验活动。是打开思路的钥匙,多诵读能培

6、养我们良好的语感,诵读出来才能更准确地理解课文内在的思想感情。如果用心吟诵一番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随着那顿挫欺负的节奏,很自然的让人顿生一种功业难成、人生苍凉的感慨。第三、多诵读能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境。语言的韵律和美感要通过声音来体现。诗歌的节奏、韵律等只有用声音才能充分体现出来。吟诗是一种寓情于声、以声传情、重感性的表达方式。我们反复朗读“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很快能明白诗人营造了一个和平、宁静、纯朴的生活环境,也表达了他的生活意趣。再如李清照声声慢词起头连叠七字: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多用唇音、擦音和塞擦音,听上去有艰涩之感,加上“觅觅”“戚

7、戚”四个原入声字,调子急促凄厉,折射出女词人在国亡家破时复杂难言的心灵世界。透过这些语言符号,我们读出的是时代家国乃民族的调式节拍。诵读,将文字转化为饱含情感的声音,培养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通过对作品的表达形式和情感内容的分析和领悟,丰富学生的思维和情感。第四,多诵读,可使学生将文字、声音、形象审美熔铸在一起,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复活语文本身的丰富生动。例如,读崔护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相信学生一定会浮想联翩,在大脑里再现这生动的情节画面。多诵读还可以使学生对文章语言有更深入的理解,使他们说话写作时很自然的就能创作出优美

8、的句子。背诵使他们积累了更多知识,对问题的理解更加深刻,对文学的审美有了更进一步提高,这正是以往苦求而不得的教学境界啊!三.诵读的方法在诵读的过程中,教师对诵读方法加以指导,使学生对一些重点诵读内容形成记忆,也是诵读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第一:精选诵读内容。要多精选文质兼美的文章作为学生诵读的内容,或语言优美,琅琅上口的文章,或形象生动,动人心弦的文章,或哲理深刻,发人深思的文章。通过诵读准确、生动、鲜明的精彩诗文,并把这些语言材料消化成自己的语言。 第二、加强诵读示范。通过老师或学生领诵,强化诵读的指导和督促。范读可以直接把正确和积极的“读书声”传递给大家,便于尽快掌握诵读的要领。声情并茂的诵

9、读能给学生一种强烈的美感享受,帮助学生直观地感知课文,激发学生的诵读的欲望。明确要求学生将胸中酝酿的情感脱口而出,将自己所理解的课文用声音传达给别人,要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你读书的声音就代表着你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教师要用自己的激情点燃学生的激情!第三、把握要领,营造气氛。如讲李清照的声声慢时,可以配上由邓丽君演唱的月满西楼这首歌的音乐。既能烘托阅读氛围又能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第四、用心引导,激活学生的联想记忆力。具体方式可灵活多样,比如:把诗文联想成画面加以记忆;或由此及彼联想记忆,如学毛泽东沁园春-长沙写秋景的诗句,可联想起其他古诗词写秋的语句: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

10、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等。第五、激发诵读兴趣。不少学生认为熟读、背诵课文是一件苦差事,枯燥无味,毫无乐趣可言。久而久之,学生厌恶背诵的情绪越来越浓,有时甚至对语文学习失去兴趣。老师要形象的强调诵读的重要性,也可以通过讲述名人背书的故事来激发他们诵读的欲望。如:韩愈幼时家境贫寒,却“自知读书,日记数千百言”终于“尽能通六经百家学”,最终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和教育家;还可以通过开展多样化的语文活动。如:举行诗文朗诵比赛、演讲比赛、分组背、接力背等来提高学生诵读的积极性。第六、引导学生广泛接触社会,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目前语文学习提倡大语文教育,大语文教育的外延

11、涉及到读书、看报,看电影、电视,听歌曲、赏音乐,短信、微博、甚至茶余饭后、道听途说、标语广告都包括在内。语文课堂上可以充分利用各种语言媒体,大量阅读,欣赏优美散文的经典片段、优秀影片中的经典台词,让学生在认真聆听的过程中感悟诵读的魅力。这样诵读也更有生命力。总之,在语文教学中,重视诵读教学,无论是对促进语文教学,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或是弘扬民族精神,推动素质教育,都大有裨益。有一幅对联,大家一定很熟悉,“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风雨虽大,但难掩学生响亮的读书声,就让那那悦耳的读书声回到我们的课堂,让我们从读书中体会莘莘学子对知识的那份渴求,对未来的那份执着。共同去承担一份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