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

上传人:daj****de 文档编号:207622585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9.9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五千年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五千年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五千年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五千年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千年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五千年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它凝聚着中华民 族的智慧,展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吸收与传扬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已经成为 中华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放眼时代背景社会发展呼唤传统文化的回归;聚 焦教育现状课程设臵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支离破碎、一知半解,学校教育中传 统文化教育的简单化、机械化,小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严重缺失,促使我们提出 了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课题实验。该课题研究以培养“融汇东 方智慧的现代中国人”为宗旨,立足于“用传统文化的精华,为学生幸福人生奠 基”的教育理念,以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为主线, 以培养少年儿童社会美德和高尚品质,

2、提高传统文化素养,创建师生共同成长的 精神家园为目标,通过选择符合时代要求和小学生特点的传统文化内容和活动方 式,使小学生在文学修养、审美情趣、个性品质、人格锻造等方面得到提高。该 课题自 06 年申报省“十一五”研究课题至今,已进入中期研究阶段,初步形成 了具有校本特色的操作性经验,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对前阶段研究工作进行总 结。一、前期主要工作我们深知,要搞好课题研究首先要有一支好的教师队伍,07年3月开题会后,学校组建了三级课题组,校长任课题组长,主要承担课题研 究的指导、组织、实施等工作,保证课题研究人员的稳定性,以及课题 实施的计划性。下设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方法途径和评价三个

3、 子课题,方法途径组又设教育活动、教学实践和环境建设等三级课题。 领导重视、组织健全、结构合理、分工明确,确保了课题实验的高效运 行。(一)筛选了适合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首先,通过教师培训和学习研讨,使实验教师对传统文化教育的意 义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增强了对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使命感和 自觉性。其次,运用查阅资料、问卷调查等形式,针对小学生年龄特点、 认知规律和兴趣需要,在浩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筛选了传统美德、 文学经典、民族工艺、传统体育、古典音乐、平阴文化、民风民俗、民 族科技等八大领域的内容,作为对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 容。这些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民族意识和文化意

4、识,使他们具有良好 的文学修养、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有利于实现学校培养 具有传统文化根基的现代人的目标。(二)探索了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一般途径和基本方法通过研究,学校确定了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整体框架,选择 了三大载体:校园环境外显传统文化,课堂教学传授经典文化,教育活 动渗透文化传统。三大载体涵盖了教育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使学校传 统文化教育形成了浓郁的氛围,变成了实实在在的过程,成为学校教育 的一大亮点。具体来说,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营造浓郁氛围,接受文化洗礼学校努力构建以传统文化为底色的学校文化,让学生时时处处接受 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洗礼。一是环境文化,涉及

5、文学艺术、传统美德、传 统节日、历史名人、科技发明、地方文化、名胜古迹、教育智慧等八个 方面的内容,校园西墙开辟了传统文化经典长廊,东墙以礼、孝、忠、 诚为主题,向学生讲述了一个个感人的传统美德故事,教育连廊展示的 是传统文化中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经典代表。漫步校园,如同徜徉在历 史的长河中,处处都能感受到伟大祖先创造的灿烂文化。二是班级文化, 学校将圣贤的智慧、经典的名著、璀璨的艺术和传统节日文化等与班级 文化建设有机融合,营造了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学习园地中,学生的 剪纸、书法、绘画作品,让我们在为孩子的才智竖起大拇指的同时,也 真切地体会到了传统的魅力。三是精神文化,在不断实践的基础上,形

6、 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校风、校训,“做融汇东方智慧,走向世界的中国 人”和“博纳、儒雅、蓄志、创新”成为师生思想的引领,也更加深入地 诠释了传统文化在现代教育中的新内涵。2、躬身教育实践,师生共同成长要让传统文化走进学生的心灵,首先要走进教师的心田。学校注重 引领教师了解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做传承传统文化的引路人。教 师“读书富脑工程”,传统文化书籍是必读书目。寒暑假要求老师至少读 一本传统文化书籍,并写出心得,开学后组织交流;筛选了自先秦至明 清的一百多首优秀古典诗文吟诵篇目,每学期组织一次测试,成绩纳入 教师业务考核;定期开展师生经典诗文诵读、赏析活动。在读书、交流、 测试、赏析中,传统

7、文化的种子首先在每一位教师的心里扎下了根。教 师带着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挚爱走向学生,走进课堂,向学生讲述长城、 故宫、颐和园的伟大成就,分析草船借箭、赤壁之战中诸葛亮的神机妙 算。在潜移默化中把传统文化的种子撒播在学生的心中。3、开发校本课程,健全课程体系学校积极探索学科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的方法途径,要求全 体教师根据学科特点,挖掘拓展学科课程中的传统文化元素,提高学生 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学习兴趣。召开了“传统文化教育与学科教学相 结合”课例研讨会。开设了走进传统文化校本课程,教学内容以校 本教材的学习为主,课外拓展为辅。学校确定了每周两课时的校本课程 教学时间,诵读古典诗文,讲述经典

8、故事,学习民族舞蹈,欣赏阳春 白雪,舞动太极扇,编织中国结学生在兴趣盎然中流连于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我们还将研究性学习的方式运用到校本教材的学习中,开 辟了一个“以人为本,传承传统文化”的更加广阔的天地。我们充分利用 节假日时间,让学生自发组成课题小组,在经典文学和民族艺术两个领 域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学校先后召开了四次小课题研究展示、研讨会, 三至六年级各个班级研究的子课题累计达二百多个。国家课程、地方课 程、校本课程有机结合,课内外教学有机融合,拓展了课程资源,完善 了素质教育的模式。4、组织特色活动,促进和谐发展学校把传统美德、荣辱观念、中华文化深厚积淀等,通过各种载体, 渗透到学校教育教

9、学活动之中,使各项活动凸显传统文化。学校以“让 传统引领时尚,让经典铸就文化”为主题,开展了传统文化教育系列活 动,引领学生牵手文化,感悟传统,培养学生传统文化素养。内容主要 包括:玩转传统游戏,体验民族情趣;诵读千古美文,争做谦谦君子; 秉承民族艺术,领略传统技艺;亲历传统节日,追寻文化之魂;走进历 史名人,弘扬中华美德;采撷文化元素,创建班级特色。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清明节、端午节、 中秋节、重阳节、元宵节、除夕等传统节日,学校是逢节必过。通过学 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使学生享受到了节日中 所蕴涵的独特的民族情感和精神内核。去年的重阳节,学校开展了

10、重阳 节民俗体验活动。学校组织教师以收集“重阳节来历”为切入点,让学生 自主了解中华文化的精华,于是各种版本、不同出处的神话传说,引起 了孩子们极大的兴趣,尊老、敬老一时间成为孩子们聊的最多的话题。 与此同时,学校“传统文化擂台赛”同时播出了与“九九重阳”为主题的诗 文诵读、成语故事、孝心演讲,营造了良好的氛围。高年级自发组织学 生开展“九九重阳”诗文诵读比赛,从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到 孟浩然的过故人庄都成为学生争相诵读的佳作。低年级,参观了学 校的传统美德长廊,在老师的讲述中了解了扇枕暖席、卧冰求鲤、百里 负米、鹿乳奉亲等一幕幕感人至深的故事,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激 发着学生尊老、敬老

11、的渴望与行动。同时,将文化赋予学生行动,在尊 老爱老主题班会上,同学们畅谈了老人对自己的关爱,表达了心中的感 谢之情,交流了自己的敬老想法,“当一次妈妈”,就是低年级小朋友关 心父母的发自内心的呼唤;承担一项家务劳动,成为大部分学生自觉的 行动;给家长洗一次脚,把自己的房间整理干净,不向家长提过分的要 求等都闪烁着学生稚嫩的童心。有的学生还提出了要关注爷爷奶奶的精 神健康,陪奶奶聊聊天,给他们读读报纸,周末和爷爷一起登山,让他 们不再感到寂寞。学生把关爱从物质生活延伸到精神世界,真正演绎了 “孝”的宽广内涵。文化的力量是神奇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在学生身 上转化为行动的智慧,我们的期待如约而至

12、。玩转传统游戏,体验民族情趣,传统游戏也走进了校园。“编花篮”、 “推铁环”、“太极拳”、“踢毽子”,这些我们曾经很熟悉,而如今又感觉 很陌生的传统游戏,现在成为龙山小学孩子们的新宠。传统游戏具有较 强的娱乐性,学生们都乐于参与,在与同伴游戏的过程中增强了协作精 神,不少游戏又有竞赛性质,还能培养孩子的进取心,最主要的是学生 们能强身健体。学校开展多年的“放飞教育”活动,内容包括晨光演讲、晨光20 分、 班级周报展评等多项内容,每项活动都成了弘扬传统文化的载体。晨光 演讲中,学生们为准备一篇演讲稿,翻阅大量书籍,常常为在论语 中找到一句对自己观点的论述,感到兴奋不已,古代圣贤先哲的教诲润 物无

13、声般地流入了孩子们的心田;传统文化擂台赛上,孩子们朗诵古典 诗词、讲述传统故事、展示传统技艺,擂主不停的更换,水平也不断的 提高;班级周报展评,孩子们有负责版面设计的,有搜集图片的,有准 备文字材料的,内容涉及传统文化、传统美德的方方面面,字里行间渗 透着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向往。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校园广 播站也都成为学校传承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三)进行了小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评价研究小学生传统文化素养,是学生掌握传统文化知识,了解传统文化内 涵,认同祖国优秀文化,并且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反映。教育 评价组在实践过程中,紧紧依托其他子课题,密切跟随教育教学活动的 组织情况,借鉴课

14、程评价理念,提出了以过程性评价为主的评价方法, 真实记录学生在整个课题实施过程中的进展情况。建立了小学生传统 文化素养评价手册,运用成长册的形式,反映学生成长历程。小学 生传统文化素养评价手册共分寄语、自我介绍、传统美德类、诗文积 累类、民族艺术类、参加活动类、名人故事类和后记八大部分,从知情 意行多个角度对学生掌握古典诗文、了解历史文化、感受艺术魅力、认 同民风民俗、养成美德习惯、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等方面进 行立体、多元的检测,促进了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发展和生成。在内容上,我们初步确定了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在中华美德、诗文 积累、活动领域等方面的评价标准,对小学阶段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

15、中, 应当积累的诗文篇目,必须了解的历史范畴,适合小学生掌握的艺术门 类,大力弘扬的美德习惯等方面进行了具体形象的描述和展望,进行了 内容和数量的规定,如诗文积累,要求每位学生每学年吟诵篇目不少于 50 首(篇),整个小学阶段要达到300首(篇)的积累目标。在形式上,大部分采用表格式,如:诗文积累、名人故事等,让学 生的阅读、积累情况一目了然;民族技艺、参加活动等多采用的是描述 式,反映学生在学习技艺,参加活动的真实表现。在评价方法上,我们采用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家长评价、教师评 价等多元评价形式,发挥了评价激励、导向、促进发展的功效。在结果的运用上,把传统文化素养评价当做学生综合评价的重要部

16、 分,其中传统美德包括:礼、学、立、孝四个方面的内容,邀请家长对 学生在家庭表现进行评价,实现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接轨,并且把 评价结果纳入学生日常评价,促进了传统文化教育走向深入。实践过程 中,我们把学生的传统文化评价活动经常化、制度化,较好地促进了学 生自觉掌握传统文化的兴趣,满足了学生发展的需求,使不好衡量的传统文化素养变得清清楚楚、真真切切,让学生的质变一目了然。二、前期研究效果分析在前期课题研究工作中,我们力求做到“三个同步”:课题实施与资 料积累、整理、分析同步;课题实施与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 同步;课题实施与成果表达同步,促进了课题的深入研究。研究效果主 要体现在以下几

17、个方面:(一)传承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我校一个综合性、跨学科的研究平台,系统而深入的实践与研 究,使学校成为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地,优秀的传统文化在这里 得到了高度的重视与尊重。了解传统学习传统发扬传统丰 厚积累健全人格,传统美德、经典文学、民族技艺、节日文化等优 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已经在学生身上生根、发芽,并悄悄改变着他们的 生活。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也激发了他们的 民族自豪感。(二)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1、提高了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通过诵读古典诗文,学生积累了大量的精美诗词,精彩片段,并能 熟读成诵,积累数量远远超出了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通过对 文学领域名人、

18、名篇的研究,学生不仅更多地了解了名人的生平及故事, 还通过他们的生活了解了当时的社会制度,历史变革,极大地丰富了他 们的阅历;通过对民族艺术的研究与学习,每名学生都掌握了至少一项 传统技艺;通过对民风民俗的亲身体验,浓厚了节日氛围,使学生越来 越喜欢自己的中国节;礼孝忠诚的传统价值观念悄悄改变着学生的言 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学生的发展涂抹了一层亮丽的底色。2、发展了学生的兴趣特长学生在阳春白雪等古典音乐的弹奏中,体会了她的典雅;在太 极扇的舞动中,感受了她的含蓄;在中国结的编织中,承接了传统编织 的精神。操场上,回荡着传统游戏的欢快;舞台上,跳动着加鼓通等地 区民俗之舞寓教于乐的民族艺术教育活

19、动提高了学生的艺术素养, 发展了他们的兴趣爱好。说学逗唱,吹拉弹跳,剪拼捏画,每个孩子都 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在传统技艺展示现场,一件件作品在学生 稚嫩的手下脱颖而出,五(五)班的每位同学在十分钟之内都能剪出一 个栩栩如生的单幅作品,学生合作的龙小我们的乐园喜迎奥 运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等大幅剪纸作品更是博得了全校师生的 一致好评。学生绘制的年画作品、脸谱,无论从构图还是着色都堪称大 手笔,制作的皮影、风筝、扇子、泥塑作品有创意,有质量,令人拍手 叫好。三年级八班的凌小雨演唱的民族戏曲俺外甥在部队,一颦一 笑,一招一式都有板有眼,让人不由地对这个个头儿不高的小姑娘发出 由衷地赞叹。学校开

20、展的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为展现学生的 艺术风采和精神风貌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三)促进了教师素质的提高1、丰富了原有的知识结构要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长流水。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参与 传统文化学习、体验、研究活动,老师们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 结构,以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传统戏曲、风筝制作、刺绣工艺、编织 艺术等都是老师们平时的教学中不常涉足的领域,为了指导学生的研 究,老师们虚心请教别人,查阅资料,不断地丰富和充实自己,逐渐地 成了行家里手,增强了对学生进行传统文教育的底气。老师们沐浴经典 之风,体味儒雅人生,从诗经到唐诗宋词;从司马迁的史记到 曹雪芹的红楼梦;从教育鼻祖孔子到一

21、代伟人毛泽东,老师们触摸 到了民族的血脉灵魂,感受到了优秀经典文化的无穷魅力。现在,75% 的老师仅对先秦时期的经典诗文就能熟练背诵30 多首。用经典文化伴 随教学生涯,提升了教师的综合素养,也增强了我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的底蕴和自觉性。利用闲暇时间制作艺术作品,也成为许多老师的 业余爱好,既调节了教师的身心,提高了艺术修养,又美化了生活环境。2、提高了教师的指导水平自身素质的提升,使得多数教师越来越从容地参与传统文化教育。 无论是教育教学的渗透,教育活动的组织,还是传统文化素养的评价, 老师们都能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新课程 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较好地运用到了传统

22、文化教育中。每项活动从查 阅资料、确定思路到具体实施,都尊重学生的意愿,教师协助组建研究 小组,引导制定活动方案,指导开展探究实践,激励评价促进,在参与 研究与实施过程中,教师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意识越来越浓。(四)促进了学校的发展1、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学校注重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打造高品位的校园 文化,实现了学校由管理育人向文化育人的转变。充分发挥了环境育人、 活动育人、课堂主渠道育人的作用,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学 习传统文化知识,领悟传统文化精华,弘扬传统美德,激励传统民族精 神,通过各个层面的深层次探索推动了学校的整体工作,形成了鲜明的 传统文化特色,得到了师生、学

23、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认同。中国艺术 报、文学选刊(教育文学)、山东教育、现代教育导报、 济南日报等报刊先后对我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进行了多次报道, 增强了我们进一步实践与研究的信心。2、形成了浓厚的人文氛围走进校园,你会被学校浓烈的文化气息所感染;深入其中,更能感 受到浓浓的人文情怀。在民族技艺的学习中,经常可见老师教学生,亲 友教学生,学生教学生,学生教老师等和谐融融的场面。在教育教学活 动中,教师还常常利用各种好作品,在学生进步时作为奖品,学生在接 受老师鼓励的同时,提高了审美情趣,也激发了他们对艺术的探究兴趣。 当有学生把自己的生日告诉老师时,教师就剪一幅卡通、做个泥塑或是 面带笑容的脸谱

24、赠送给他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把老师看作最亲近 的朋友,在教师节、元旦时,把自己的剪纸作品,十字绣的小挂饰送给 老师祝贺节日快乐。同学之间也是这样,将自己得意的作品作为礼物相 赠,既有美学价值,更具情感价值。传统文化教育让师生间的交流更频 繁,友谊更深厚。在前不久学校组织的赈灾义卖活动中,2000 多学生将 自己亲手创作的精美的剪纸、中国结、年画、版画等具有传统特色的作 品义卖,筹集的 5000多元善款捐往灾区,献上了自己的一份爱心。学 校开展的传统文化教育达成了对培养对象的知识素养与人文精神的和 谐统一。三、今后工作的展望1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仅是各班在文学和民族艺术领域确 定的研究

25、子课题就达270 多个。仅就文化名人来说,无论是孔子、李白 还是杜甫,他们几十年的人生经历和辉煌成就都是一部鸿篇巨著。教师 自身的知识储备不够,指导学生的研究就做不到胸有成竹,得心应手; 对于学生研究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就不能给予恰当的、科学的答复;对于 学生研究中出现的偏颇,就不能及时地发现与校正。传统文化教育继续 深入,增强教师的传统文化底蕴仍是工作之首。2继续探索学科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的方法途径。国家课程 内容中增加了不少传统文化的元素,如三字经、对联、古诗、成语故事、 历史名胜、艺术等,大都散落于语文、品生品社、音乐、美术等课程中, 这就需要我们整理各学科教材中有关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

26、,并以此为生 发点,探寻学科教学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方法途径。3、继续加强评价研究。检测评价体系在课题研究中处于重要的地 位,是课题研究成功与否,研究成果是否有价值的重要环节。评价能较 好促进学生的发展,但是评价结果的运用中,还存在着某些偏颇,在某 种程度上,还不能被任课教师所承认,极大的消弱了传统文化评价手册 的功效。其次,评价标准的科学性、普适性等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验 证。尤其是对于数量的规定,要尽量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能加重学 生的负担。再次,评价工作还有待与学生家长进行进一步的沟通,如何 发挥家长评价在整个评价中的作用也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之一。4、加强子课题组间的交流与合作

27、。目前内容、方法途径和评价三个 子课题组间的协调与沟通还不够,今后研究工作中要增加交流机会,及 时探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交流先进经验,共同为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 献计献策。学校建立课题研究网站,为各课题组的交流提供一个方便快 捷的交流平台。5、通过实践,进一步验证当前对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的 科学性与有效性,整理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课程资源集锦,为科学 有效的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学生传统文化素养提供依据。今后,我们将一如既往地通过认认真真地传承传统文化,让学生真 真切切地享受传统文化,让幸福人生从这里起航,期待一批批具有民族 精神和现代意识的建设者能在龙小沃土上茁壮成长。附:阶段研究成果1、“走进传统文化”校本课程2、小学生传统文化素养评价手册3、小学生传统文化评价标准4、学生传统文化素养发展案例5、学生传统文化艺术作品6、音像、照片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