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207529089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2.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分析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的本质区别,进而阅读有关材料,理解“一国两制”方针在解决台湾问题和解决港澳问题的具体政策上的不同,从而培养学生运用史料综合分析、阐释和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对“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提出过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概括问题的能力。通过港澳回归和海峡两岸交流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港澳台问题来历的回顾,引导学生分析“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背景及概念内涵, 深刻理解“一国两制”能成功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重要现实意义。通过对台湾问题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学习,使学生深刻

2、理解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认识到实现祖国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意义。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通过学习“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及其实践,认识到实行“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根本保障和惟一可行之路。通过学习“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认识到实现祖国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意义。【教学重点】“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内涵及解决港澳问题的历程。【教学难点】认识台湾问题及探讨解决台湾问题的途径。【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第 5 页 共 5 页(投影播放七子之歌FLASH动画。)刚才大家在大屏幕上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那么,歌曲中的“七子”又分别指的是什么呢?(投影

3、展示时局图。)请大家结合时局图回忆一下,“七子”是怎样离开“母亲”的怀抱的?(教师引导学生回忆,重点回忆港、澳、台地区,最后用幻灯片归纳。)台湾问题和港澳问题的本质相同吗?如果不同,他们的区别又在哪里呢?(引导学生从港、澳、台问题的由来中思考答案。)这些历史遗留问题我们应该怎样解决呢?一般解决这些问题会有哪些方法呢?我国政府对这些问题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通过此问题引入正题。)教师活动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新中国成立之后,为什么没有马上解决这些历史遗留问题呢?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归纳: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一系列条件不成熟,统一问题被暂时搁置。完成祖国统一的神圣使命落到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

4、第二代领导集体肩上。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祖国统一问题上是怎样做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材料。(投影展示材料) 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近三十年来,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已发生根本变化。我国国际地位越来越重要。早日实现祖国统一,不仅是全中国人民包括台湾同胞的共同心愿,也是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人民和国家的共同愿望。问题:1、建国初期,我国对台湾一直采取什么样的政策?后来发生了怎样的转变?2、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学生活动学生观看FLSASH动画后,回答相关问题。(用动画创设情景,同时揭示本课主要内容,起到点题作用。)学生在教师的引

5、导下逐一回忆相关史实。(古代大陆与台湾的交往,学生较陌生,应加强引导。)学生指出:台湾问题是内战遗留问题,而港澳问题是外交问题。学生指出:一般会通过外交或武力解决。学生讨论,学生一般会从当时中国的国力、国内的政治状况、外交环境等方面列举一些史实。(对于有道理的观点教师应予以肯定。)学生活动学生阅读材料,在教师引导下作答:1、由“解放台湾”转变成“和平统一祖国”方针。2、原因:(1)中国外交出现重大进展。(2)国内安定团结,和平统一是人民的共同愿望。(3)党中央从大局出发,愿意用和平方式解决问题。这种“和平统一的方针”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一国两制”的构想,这种构想是怎样形成的?结合材料分析其内涵

6、又是什么?中国政府为解决台湾问题做出最大的努力,就是在不放弃主权原则的前提下允许在一个国家内部存在两种制度。统一后台湾制度不变,台湾的利益不会受到损害,对解决台湾的政策更宽,就是台湾可保留自己的军队。教师归纳概念: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两种制度长期共存。为什么要用“一国两制”解决台湾、香港、澳门问题?这是不是解决港澳台问题的最好办法呢?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这两个问题。应该怎样评价“一国两制”的构想?(教师简要归纳。)在“一国两制”思想的指导下,中国政府分别于1997、1999年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让我们一起来回顾

7、一下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视频播放香港回归政权交接仪式片断,转入下一子目。)二、香港、澳门的回归香港、澳门的回归,洗雪了中华民族百年的耻辱。香港和澳门为什么能够回归祖国呢?前提条件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政策因素“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法律依据联合声明以及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群众基础民心所向。(可以补充1982年阿根廷用武力收回被英国强占了150多年的马尔维纳斯群岛。结果英国远征马岛,打败阿根廷,夺回了马岛的史实引导学生认识综合国力的重要性。) “一国两制”构想是怎样在香港、澳门实施的呢?请同学们继续阅读教材,并制作一个港澳回归大事年表。(教师结合学生作业讲评,突出重点事件即可。)学生从教材

8、中归纳构想形成的过程。结合材料归纳“一国两制”思想的要点。1、一个国家,即一个中国。2、在大陆实现社会主义制度;在台湾保持资本主义制度。3、台湾可以保留军队。学生讨论,并发言。(这两个问题为开发式问题,教师应鼓励学生从多角度进行思考,言之有理即可。)学生从教材中归纳:1、实现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符合实际。2、避免战乱带来的动荡,符合人民心愿。3、有利于港澳台地区的稳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4、实践证明其顺应时代潮流,是祖国统一的正确选择。学生会从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中国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等方面归纳原因。学生制作大事年表。请两位同学在黑板上制作表格,教师结合学生表格进行讲评。从港澳问题的解决

9、看,“一国两制”构想有何历史意义?教师归纳:1、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提供了政策保证。2、有利于保持港澳台地区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有利于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3、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思路。香港、澳门问题的解决有哪些基本经验?1、祖国的强盛是统一的根本保证。2、包括香港澳门人民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统一信念是祖国统一的力量之源。3、一国两制是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4、坚定的的外交立场和灵活的外交策略是解决国际问题的重要条件。 在港澳回归几年后,一位著名的人士写了一副对联:今逢盛世倍思亲,遍觅中华少一人。你们知道这幅对联是什么意思吗?虽然港澳回归了,但祖国母亲的心里却还在流泪,因为还有台湾没有回

10、到祖国的怀抱,一条海峡阻隔着大陆与台湾的联系。下面我们一起看一首诗:(投影展示FLASH动画。)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远不望!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这首诗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于右任先生强烈盼望祖国统一,我们也强烈希望台湾早日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因为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导入下一子目)三、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中有哪些有利因素和阻力?教师归纳要点:有利因素:(1)强大的祖国;(2)正确的方针;(3)共同的信念;(4)交流的加强;(5)国际的公认。不利因素:

11、(1)一些国际势力的干扰;(2)台湾岛内的分裂势力猖獗。(教师在归纳的同时展示一批图片,配合讲解。如:“汪辜会谈”;江丙坤“经贸之旅”;连战“和平之旅”;宋楚瑜“搭桥之旅”;台湾水果大陆销售零关税;大陆佛舍利赴台学生自由发言。学生分小组讨论。学生回答:台湾没有回归。学生发言。学生通过教材中的史实和平时积累的时政知识讨论作答。展出;台商春节包机;美国对台出售武器;李登辉、陈水扁的反动言论;台湾军事演习等。)在台湾统一过程中面临着种种困难,我们能否放弃台湾,任其独行?面对当前的形势,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教师归纳总结。带领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余光中先生的乡愁,结束新课。)【布置作业】 既然我国政府主张用“一国两制”的和平方式实现两岸统一,但为什么又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学生思考作答。(教师要向“努力实现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这一观点引导。)【板书设计】统一问题的由来解决之道统一之路澳门台湾“一国两制”港澳顺利回归 台湾问题有待解决决祖国统一大业香港【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