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害植物简介

上传人:suij****uang 文档编号:207480202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7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有害植物简介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有害植物简介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有害植物简介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有害植物简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害植物简介(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草胡椒鉴别特征:茎直立或基部有时平卧,下部节上常生不定根;茎分枝、圆形,高540cm,淡绿色,粗12mm。 叶互生,薄而易折,卵形,先端短尖或钝,基部阔,心形;长与宽13cm,淡绿色;叶柄长810mm。穗 状花序顶生枝端,直立,淡绿色,长16cm。花小,两性,无花被,雄蕊2;子房椭圆形,柱头顶生。果 极小,球形,先端尖,宽不过0.5mm。生物学特性:一年生肉质草本,喜潮湿,常生长于林下湿地、石缝中、宅舍墙脚下或为园圃杂草。通常在 每年的春季1月和秋季8月开花。该种生命力强,其花靠风媒传粉,种子极小,易于散布,其下部节上生 有不定根,营养繁殖旺盛。原产地:热带美洲;现广泛分布于全球热带地区。中国

2、分布现状:福建、广东、海南、香港、台湾、广西、云南南部。引入扩散原因和危害:20世纪初在香港开始成为杂草。本种由于种子和营养繁殖能力都极强,常随带土苗 木传播,在外界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容易蔓延成片,成为优势群落,破坏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降低生 物多样性的丰富度。目前,尽管草胡椒在我国只是一般性园圃杂草,没有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危害,但侵 入潮湿的山谷、森林后,有可能大规模蔓延,因此应该防患于未然,及时加以防治。土荆芥鉴别特征:高5080cm,茎直立,多分枝,具棱;有毛或近无毛。叶长圆状披针形至披针形,边缘具稀疏 不整齐的大锯齿,具短柄,下面有散生油点并沿脉稍有毛,下部的叶长达15cm,上部叶逐

3、渐狭小而近全缘。 花两性及雌性,通常35个团集,生于上部叶腋;花被裂片5,较少为3,绿色;雄蕊5;花柱不明显,柱 头通常3,较少为4,丝状,伸出花被外。胞果扁球形。生物学特性: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有强烈香味。通常生长在路边、河岸等处的荒地中以及农田中。花期 和果期的时间较长。种子繁殖。原产地:中、南美洲;现广泛分布于全世界温带至热带地区。中国分布现状:北京、山东、陕西、上海、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海南、香港、广西、湖南、 湖北、重庆、贵州、云南。引入扩散原因和危害:1864年在台湾省台北淡水采到标本。本种数量大,对生长环境要求不严,极易扩散。 在我国长江流域,该种经常和一年蓬(Erig

4、eron annuus)、黄花蒿(Artemisia annua)等植物混生在一起形成杂 草群落,侵入并威胁种植在长江大堤的护堤美化的结缕草(Zoysia japonica)草坪。该种含有毒的挥发油, 对其他植物产生化感作用。同时还是常见的花粉过敏源,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红花酢浆草鉴别特征:高达35cm,无地上茎,地下有多数小鳞茎,外层鳞片膜质,褐色,被长缘毛,背面有3条纵脉, 内层鳞片三角形,无毛。叶具三小叶,基生;叶柄长,被毛;小叶阔倒卵形,长14cm,顶端凹缺,两侧 角钝圆形,基部宽楔形。二歧聚伞花序,有510朵花,花序梗基生,长1040cm。花淡紫红色,花梗长 525mm;萼片5,披针

5、形,长约47mm,先端有2枚暗红色长圆形腺体;花瓣5,倒心形,长为萼片的 24倍,无毛;花柱5,被锈色柔毛。蒴果圆柱形,长1.72cm,被毛。生物学特性:多年生草本,常生长于低海拔的山地、田野、庭院和路边,适生于潮湿、疏松的土壤。由于 种子数量大,其鳞茎容易分离,繁殖迅速。花果期69月。原产地:热带美洲;世界温暖地区广泛归化。中国分布现状:在陕西、江苏、浙江、江西、湖南、湖北、重庆、四川、福建、台湾、广东、海南、香港、 广西、云南、贵州。引入扩散原因和危害:19世纪中叶在香港被报道。该种在我国作为观赏植物引入广为栽培,逸生后成为园 圃和田间杂草。茎易随带土苗木传播。控制方法:防止随带土苗木扩散

6、,在发生地挖除小鳞茎,或用2,4-D钠盐或二甲四氯等除草剂防除。蓖麻鉴别特征:高达15m,枝、叶和花序通常被有白霜,茎多液汁。叶盾状着生,轮廓近圆形,直径2090cm, 掌状511中裂,边缘有锯齿,网脉明显;叶柄粗而中空,基部具盘状腺体;托叶长三角形,早落。总状或 圆锥花序,苞片宽三角形,花萼裂片卵状三角形。蒴果卵球形或近球形,具软刺,3室。种子椭圆形,平 滑,斑纹淡褐色或灰白色,种阜大。生物学特性:一年生粗壮草本或草质灌木,常生于低海拔的村旁疏林、河岸和荒地。生长快,植株高大, 具有很强的生态适应性与生存竞争力。花期几全年或69月。主要依靠种子繁殖。原产地:非洲东北部;全世界热带至温暖带地区

7、栽培归化。中国分布现状:全国各地栽培,常逸为野生。引入扩散原因和危害:根据659年唐本草记载,蓖麻早年作为药用植物引入。20世纪50年代开始作 为油脂作物推广栽培。种子容易混入其他作物种子中引进并扩散到新的区域。蓖麻逸生后成为一种高大的 杂草,排挤本土植物或危害栽培植物;在南方,多年生的蓖麻也是多种病虫害的寄主,并为一些虫害越冬 创造了有利条件。另外,蓖麻种子含有蓖麻毒蛋白及蓖麻碱,若误食种子,可造成中毒、甚至死亡。控制方法:将逸生植株在结果前清除,必须带根拔出才能达到预期效果。而化学防治时,选用豆草隆、甲 磺隆等叶吸收性的除草剂,并在苗期生长势差时使用效果较好。野西瓜苗鉴别特征:高3060c

8、m,茎柔软,常横卧或斜生,具白色星状粗毛。叶互生,下部叶圆形,不分裂或5浅 裂,上部叶掌状35全裂,直径36cm;裂片倒卵形,常羽状分裂,两面有星状粗刺毛;叶柄细长,24cm。 花单生于叶腋;花梗果时延长达4cm;小苞片12,条形,具缘毛,长约8mm;萼钟形,淡绿色,长1.52cm, 裂片5,膜质,三角形,有紫色条纹;花冠淡黄色,内面基部紫色,直径约23cm。蒴果长圆状球形,直 径约1cm,有粗毛,果瓣5。种子肾形,长约2mm。生物学特性:一年生草本。路旁、田埂、荒坡、旷野等处常见,适生于湿润肥沃的土壤中,但也较耐旱。45月出苗,花果期68月。种子繁殖。原产地:中非;欧洲、亚洲和北美广布。中国

9、分布现状: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天津、北京、河北、河南、山东、宁夏、陕西、山西、甘 肃、青海、新疆、江苏、上海、浙江、安徽、江西、湖北、贵州、四川、重庆、云南。引入扩散原因和引起问题:明初救荒本草(1406年)首次记载。常见农田杂草,多生长在旱作物地和 果园中,竞争水源和养分,导致农作物减产。控制方法:及时拔除其幼苗,防止其开花结实后种子进一步散播。也可用西玛津(Simazine)、高效盖草能 (右旋毗氟乙草灵)等除草剂防除。曼陀罗鉴别特征:茎直立,高12m。叶宽卵形,先端渐尖,基部不对称楔形,边缘有不规则波状浅裂,裂片三角 形,脉上有疏短柔毛。花萼筒状,有5棱角,长45cm;花冠漏斗状

10、,长610cm,上部白色或紫色;花药 长34mm。蒴果直立,卵球形,长34cm,表面生有坚硬的针刺,成熟后4瓣裂。种子黑色。生物学特征:一年生草本,在低纬度地区可长成亚灌木。生于荒地、旱地、宅旁、向阳山坡、林缘、草地。 花期610月,果期711月。种子繁殖。原产地:墨西哥;世界温带至热带地区广泛引种和归化。中国分布现状:全国各地区栽培和归化。引入扩散和问题:明朝末期作为药用植物引入中国,本草纲目(1593年)记载。为旱地、果园和苗圃杂 草,或入侵林缘、路旁和草地。全株含生物碱,对人、家畜、鱼类和鸟类有强烈的毒性,其中果实和种子 毒性较大。野茴蒿鉴别特征:高20100cm。茎有纵条纹。叶互生,卵

11、形或长圆状椭圆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重锯 齿或有时基部羽状分裂,两面近无毛。头状花序排成圆锥状生于枝顶;总苞圆柱形,苞片2层,条状披针 形,长约1cm,边膜质,顶端有小束毛;花全为两性,管状,粉红色,花柱基部小球形,白色。冠毛白色, 绢毛状。生物学特性:一年生直立草本,常生荒地、路旁、林下和水沟边。花果期711月。种子繁殖。瘦果藉冠毛 随风飘散。原产地:热带非洲;在世界温暖地区归化。中国分布现状:分布于广东、香港、广西、江西、浙江、湖南、福建、台湾、海南、云南、西藏(东南部) 贵州、四川、重庆、湖北、甘肃(南部)。引入扩散原因和危害:20世纪30年代初从印度支那蔓延入境,在广西被称为安

12、南草。为荒地上极常见的 杂草,常危害果园及蔬菜,常沿道路及河岸蔓延,还常侵入火烧迹地或砍伐迹地。控制方法:结果以前拔除。嫩茎叶可作野菜,其风味接近茴蒿,全株可作家畜青饲料。凤眼莲识别特征:水上部分高3050(100)cm,或更高。茎具长匍匐枝。叶基生呈莲座状,宽卵形、宽倒卵形至 肾状圆形,光亮,具弧形脉;叶柄中部多少膨大,内有多数气室。花紫色,上方一片较大,中部具黄斑。 蒴果卵形。生物学特性:多年生草本,浮水或生泥沼中。繁殖方式以无性为主,依靠匍匐枝与母株分离方式,植株数 量可在5天内增加一倍。一株花序可产生300粒种子,种子沉积水下可存活520年。常生于水库、湖泊、 池塘、沟渠、流速缓慢的河

13、道、沼泽地和稻田中。原产地:巴西东北部;现分布于全世界温暖地区。中国分布现状:辽宁南部、华北、华东、华中和华南的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有栽培,在长江流域及 其以南地区逸生为杂草。引入扩散原因和危害:1901年作花卉从日本引入台湾,20世纪50年代作为猪饲料推广后大量逸生,堵塞 河道,影响航运、排灌和水产品养殖;破坏水生生态系统,威胁本地生物多样性;吸附重金属等有毒物质, 死亡后沉入水底,构成对水质的二次污染;覆盖水面,影响生活用水;滋生蚊蝇。控制方法:(1)人工打捞;(2)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防治研究所1995年从美国和阿根廷引进了专食性天敌 昆虫Neochetina eichhorniae

14、和N. bruchi在浙江和福建释放,取得初步控制效果;(3)用草甘膦、农达和克 芜踪等除草剂在短时间内有效;(4)除草剂和天敌昆虫协调防治也取得了较好的研究进展。圆叶牵牛鉴别特征:茎长23m,被短柔毛和倒向的长硬毛。叶圆卵形或阔卵形,长418cm,宽3.516.5cm,被糙 伏毛,基部心形,边缘全缘或3裂,先端急尖或急渐尖;叶柄长212cm。花序15花;花序轴长412cm; 苞片线形,长67mm,被伸展的长硬毛;花梗至少在开花后下弯,长1.21.5cm。萼片近等大,长1.11.6cm, 基部被开展的长硬毛,靠外的3枚长圆形,先端渐尖;靠内的2枚线状披针形;花冠紫色、淡红色或白色, 漏斗状,长

15、46cm,无毛;雄蕊内藏,不等大,花丝基部被短柔毛;雌蕊内藏,子房无毛,3室,柱头3 裂。蒴果近球形,直径910mm,3瓣裂。种子黑色或禾秆色,卵球状三棱形,无毛或种脐处疏被柔毛。 生物学特性:多年生攀援草本,常生于路边、野地和篱笆旁,栽培供观赏或逸为野生,海拔2800m以下。 花期510月,果期811月。种子繁殖。原产地:热带美洲;世界各地广泛栽培和归化。中国分布现状:现已分布于我国的绝大多数地区。引入扩散原因和危害:1890年我国已有栽培。该种适应性较强,故分布广泛,目前已成为庭院常见杂草, 有时危害草坪和灌木。飞机草鉴别特征:高达37m,根茎粗壮,茎直立,分枝伸展。叶对生,卵状三角形,先

16、端短渐尖,边缘有粗锯齿, 有明显的三脉,两面粗糙,被柔毛及红褐色腺点,挤碎后有刺激性的气味;头状花序排成伞房状;总苞圆 柱状,长1cm,总苞片34层。花冠管状,淡黄色,柱头粉红色。瘦果狭线形,有棱,长5mm,棱上有短 硬毛;冠毛污白色,有糙毛。生物学特性:丛生型的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瘦果能借冠毛随风传播,而成熟季节恰值干燥多风的旱季, 故扩散、蔓延迅速。种子的休眠期很短,在土壤中不能长久存活。在海南岛1年开花2次,第一次45月,第二次912月。原产地:中美洲;在南美洲、亚洲、非洲热带地区广泛分布。中国分布现状:台湾、广东、香港、海南、广西、云南、贵州(西南部)。引入扩散及引起问题:飞机草在20

17、世纪20年代早期曾作为一种香料植物引到泰国栽培,1934年在云南南 部被发现。危害多种作物,并侵犯牧场。当高度达15cm或更高时,就能明显地影响其他草本植物的生长, 能产生化感物质,抑制邻近植物的生长,还能使昆虫拒食。叶有毒,含香豆素。用叶擦皮肤会引起红肿、 起泡,误食嫩叶会引起头晕、呕吐,还能引起家畜和鱼类中毒。该植物是叶斑病原Cercospora sp.的中间 寄主。紫茎泽兰鉴别特征:茎紫色,被腺状短柔毛,叶对生,卵状三角形,边缘具粗锯齿。头状花序,直径6mm,排成伞 房状;总苞片34层,小花白色。高12.5m。生物学特性: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行有性和无性繁殖。每株可年产瘦果1万粒左右,藉

18、冠毛随风传播。 根状茎发达,可依靠强大的根状茎快速扩展蔓延。紫茎泽兰能分泌化感物质,排挤邻近多种植物。原产地:原产地:中美洲;在世界热带地区广泛归化。中国分布现状:分布于云南、广西、贵州、四川(西南部)、台湾,垂直分布上限为2500m。引入扩散原因和危害:1935年在云南南部发现,可能经缅甸传入。在其发生区常形成单优群落,排挤本地 植物、影响天然林的恢复;侵入经济林地和农田,影响栽培植物生长;堵塞水渠,阻碍交通;全株有毒性, 危害畜牧业。控制方法:(1)生物防治:云南曾于1984年引进一种专性寄生的昆虫-泽兰实蝇并做释放实验,实蝇对植 株的高度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野外寄生率可达50%以上;(2)

19、替代控制:利用臂形草、红三叶草、狗牙根 等植物作为替代控制取得一定成效。(3)化学防治:2, 4-D、草甘膦、敌草快、麦草畏等10多种除草剂紫 茎泽兰地上部分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但对于根部效果较差。波斯婆婆纳鉴别特征:全株有毛。茎自基部分枝,下部倾卧,高1545cm,茎基部叶对生,有柄或近于无柄,卵状长 圆形,边缘有粗钝齿。花序顶生,苞叶与茎生叶同型,互生。花单生于苞腋,花梗明显长于苞叶;花萼4 裂,花冠淡蓝色,有深蓝色脉纹。蒴果肾形,宽过于长,顶端凹口开角大于90,宿存花柱明显超过凹口。 种子表面有颗粒状的突起。生物学特性:越年生或一年生草本,花期35月。种子繁殖。原产地:西亚至伊朗;现广布温

20、带及亚热带地区。中国分布现状:分布于华东、华中、西南、西北等地。引入扩散原因和危害:始载于江苏植物名录(19191921年九1933年采自湖北武昌。生于路边、宅旁、 旱地夏熟作物田,特别是麦田中,对作物造成严重危害,同时成为黄瓜花叶病毒、李痘病毒、蚜虫等多种 微生物和害虫的寄主,分布在菠菜、甜菜、大麦等作物根部的病原菌(Aphanomyces cladogamus)同时也 寄生在该种植株上。控制方法:由于该种处于作物的下层,通过作物的适度密植株,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这种草害;将旱旱轮 作改为水旱轮作,可有效地控制这种杂草的发生;绿麦隆、绿磺隆、甲磺隆、杀草丹、除草醚等除草剂能 够有效地杀灭该种;

21、刺盘孢属(C olletotrichium)某些真菌可使该种染炭疽病。牛茄子鉴别特征:高达3060(100)cm。除茎、枝外各部被纤毛。叶宽卵形,长513cm,先端短尖或渐尖,基部 心形,57浅裂或半裂,裂片三角形或卵形,边缘浅波状,无毛或脉疏被纤毛,缘毛较密,侧脉被细刺; 叶柄长27cm,微被纤毛及细刺。花序总状腋外生,长不及2cm,花少。花梗被细刺及纤毛,长0.51.5cm; 花萼杯状,长约5mm,被细刺毛及纤毛,裂片卵形;花冠白色,筒长约2.5mm,裂片披针形,长11.2cm。 浆果扁球状,径3.56cm,橙红色,果梗长22.5cm,被细刺。种子边缘翅状,径46mm。生物学特性: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生于海拔2001500m荒地、疏林或灌丛中。花果期510月。种子繁殖原产地:巴西;现广布于全世界温暖地区。中国分布现状:福建、江西、广东、香港、海南、台湾、湖南、贵州、四川、云南。引入扩散原因和危害:1895年在香港发现。具刺杂草,植株及果含龙葵碱,误食后可导致人畜中毒。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