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方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207479175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4.5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方案(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方案根据20XX年XX省食源性疾病监测计划的要求,为 确保我院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结合我院实际, 特制订本工作方案。一、监测目的(一)通过对病例信息的采集、汇总和分析,有助于早发 现、早预警食源性疾病暴发和食品安全隐患。(二)掌握主要食源性疾病的发病及流行趋势,为制定 防控策略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二、监测内容监测病例定义:1. 食源性疾病病例为以腹泻症状为主诉就诊病例的门 诊和住院病例,每日排便3次或3次以上,且粪便性状异常(稀便、水样便、粘液便或脓血便等)。2. 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病例事件为由食品引 起,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和辅助检查等无法做出明确诊

2、断 的就诊病例或事件。三、监测方法(一)病例信息的采集由首诊医生负责对符合监测病例定义的病人进行信息 采集,内容包括一般情况,临床症状,体征和饮食史等。并 完整、准确的填写相关报告卡: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信息 表或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报告卡(注: 两种报卡依据病例属于监测疾病病例两个定义中的哪一种 来使用,若为“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病例事件” 时,还需要附上该事件病人全部病例复印件,报送至医院疾 病预防控制科)。(二)生物样本的采集1. 采样要求(1)首诊医生依据监测病例定义,采集病人的粪便或肛 拭样本,应尽量在用药之前采集。原则上,医院采集样本总 数每月至少10份,10份以

3、下全采。(2)细菌监测样本采集:首诊医生指导病人样本采集各 要点:病人排出新鲜粪便与无菌容器内,用2支无菌棉拭子 多点采集粪便样本(如有脓血或黏液应挑取脓血、黏液部分, 液体粪便应取絮状物,使棉拭子表面蘸满粪便),插入 Cary-Blair运送培养基内,棉拭子应尽量全部插入培养基 内,迅速拧紧管口。2. 样本编号首诊医生用记号笔清楚地在采样管和采便杯(盒)上编 号(编号见信息表/报告卡的病例编号),要求采样编号与病 例信息表编号一致,并写上姓名、性别;或打印标签贴在采 样管和采便杯(盒)上。3. 样本保存用于细菌检测的粪便样本:Cary-Blair保存的棉拭子样 本放置室温保存。4. 样本运送

4、用于细菌检测的粪便样本:首诊医生采集病人的生物样 本后由发热门诊或急诊科护士将样本送往检验科,送检时间 不应超过24ho5. 实验室监测(1)送检项目必检沙门氏菌、志贺氏菌、致泻大肠埃希 氏菌和副溶血性弧菌,首诊医生可以根据病人实际情况的要 求增加其他检测项目。(2)检验方法:见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手册的第五部分 生物样本检验标准操作程序(3)检验科完成对样本进行检验后,及时填写食源性 疾病病例监测生物样本检验结果表,并报送至疾病预防控 制科。6. 菌株上送每月的第一、三周疾病预防控制科人员将实验室前两周 的菌株集中上送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三)信息报送疾病预防控制科安排专人负责通过“食源性疾

5、病监测报 告系统”直接报送监测信息,并及时收集和汇总食源性疾病 相关报告卡(主要有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信息表、疑似 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报告卡和食源性疾病病 例监测生物样本检验结果表,上报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流行病学调查医院短时间内发现2例或2例以上食用同一食物或在同 一就餐(送餐)场所共同就餐后出现症状相似病例或原因不 明的异常病例,疾病预防控制科要及时向市卫生局和市疾病 预防中心报告并配合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开展调查。五、质量控制(一)医院相关科室医务人员要积极参加国家或省级的 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的培训,并接受监督和考核。(二)疾控科要加强我院检查信息的自查和核实工作。(三)医院监测病例标本采集率、采集质量、样本送达 及时率必须达到100%。监测结果报告及时率和反馈率均必须 达到100%;实验室病原学检测鉴定的准确率必须达到95%以 上。六、奖励与免费检查(一)医院将从专项资金中分别给予参与监测工作的首 诊医师、检验人员、疾病预防控制科人员20元/例的补贴。(二)病人样本实施免费检查,由医院在专项经费中支 出。XX市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流程XX市人民医院食源性疾病病人接诊相关科室XX 市 卫 计 委2人及2人以上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XX市人民医院疾病预防控制科XX市人民医院检验科xx市疾炳预防控制中心 职业卫生和卫生监测科、检验科XX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卫生科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