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专业的开题报告

上传人:daj****de2 文档编号:207344007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3.6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钢琴专业的开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钢琴专业的开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钢琴专业的开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钢琴专业的开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琴专业的开题报告(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钢琴专业的开题报告演奏钢琴的两大要素就是娴熟的技巧与深刻的情感。娴熟的技 巧通过坚持不懈的练习可以达到,但在演奏中调动情感总不那么容易 做到,于是产生了许多机械的演奏,生硬又毫无意义。下面是整理的 钢琴专业的开题报告,欢迎阅读参考!钢琴发源于欧洲,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在这期间,钢琴 经历了不少演变,从拨弦古钢琴到击弦古钢琴再到现代钢琴,钢琴变 得越来越适合演奏。但钢琴毕竟是机械的,只有演奏者演奏时投入自 己的情感,使乐曲中出现鲜明的音乐形象,并表达出一种意境,钢琴 的演奏才会生动、感人、丰富多彩。而在钢琴上投情地演奏恰恰是不 容易的,因为它需要方方面面的准备及各种不同的体验还有演奏者丰 富

2、的想象和联想等等,只有当一切准备到位,情感才能表达得淋漓尽 致。一、钢琴演奏中情感表达的必要性1、作品主体思想的展示著名钢琴家鲁宾斯坦曾说:“有的人总是谨小慎微,总是放不 开,只想别漏掉某个音,别碰着旁边的音,别把邻近的两个音同时压 下去。其实,这些枝节上的考虑都应该排除掉。”“要把正确的音乐 形象传达给观众,若不如此,那我早在若干年前就被赶下舞台了。因 为从数量上看,我可以算是弹错音的冠军,但公众对此并不在乎。公 众主要是不能容忍对整体的歪曲。”从鲁宾斯坦的话中可以看出,作 品主体思想的展示的重要性,它是作品的灵魂,是作品的主心骨,没 有了主体思想,乐曲将支离破碎。如果把音乐作品比作一幢大楼

3、的话, 那么作品主体思想的情感内涵则是大楼的骨架,有了骨架大楼才能稳 固。音乐的主体思想的情感内涵,是通过音乐的形式去表现的,但 只有音乐形式是远远不够的,音乐需要有血有肉,需要演奏者敏锐地 捕捉到作曲家在作品中流露出的对生活的思考及他自身丰富的精神 世界,只有这样,演奏者才能准确地把握并完美的表达。而20世纪伟大的大提琴家卡萨尔斯也曾说过:“演奏者工作的 价值在于最大限度地再现作曲家的精神。演奏者应该使写下的东西复 活,把生命注入其中”。2、演奏者的情感展示从演奏者的角度来说,投情的演奏应根据作品情感内涵的需要, 以自身的情感体验为出发点,演奏时投入自己的真实情感,并把这种 情感升华,与乐曲

4、中的情感融为一体,以此来感染听众,让听众感受 到音乐中的美。当然演奏者必须全神贯注,完全沉浸其中,把钢琴的 当做一只编织故事的梭子,用最精巧的手艺织出让自己最满意的画面当人们面对一份乐谱时,是不能从乐谱中获得任何审美体验的。 所以演奏者必须把乐谱通过表演的形式表达出来。这里的表演就有两 种含义:第一,要把乐谱中的音乐符号通过演奏表现出来。音乐作品 是通过乐谱记录下来,而乐谱又是由若干音乐符号构成。所以,对音 乐作品音乐自身的解释是最基本的。首先对乐谱要进行形式结构分析 包括对音乐主题动机、乐句、乐段乃至乐曲的整体结构的分析和把握; 然后再对乐谱上的表情术语进行分析设计,使乐曲能自然完整的表现。

5、 第二:在演奏乐曲时要体现出作品的情感内涵和演奏者自身的情感。 音乐作品的演奏常常被称为是第二度创作,因为它是在第一度创作的 基础上进行的。第一度创作是作曲家创作作品时的情感体验,而第二 度创作则是演奏者自身投入的真挚情感。3、听众审美欣赏的需要投情地演奏可以生动活泼、逸趣横生,可以扣人心弦的、煽人 泪下,也可以振聋发聩、暖人心扉。这一切取决于演奏者投情的演奏, 但也取决于听众的审美欣赏。两千多前年,我国的乐记就已经提出“凡音之起,由人心 生也”的看法。列子?汤问中则记载着这样一则音乐故事:“伯 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 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

6、,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这是知音的典故,也充分说明了听众需 要演奏者投情的演奏,在这样的演奏中,听众感受到了乐曲中鲜明音 乐形象和丰富的情感内涵。他们对乐曲的感悟既拉近了自己与演奏者 与音乐的距离,也让自己的心灵得到欢欣和鼓舞。听众从演奏者的演 奏中得到了审美体验,感受到乐曲里的泪与笑,欢乐与悲伤,心酸和 苦楚,感受到每个音符迸发出的力量,他们的心随着乐曲跌宕起伏。 在音乐的熏陶下,他们感受到音乐中的真善美,感受到了生活的充实 和生命的意义。二、钢琴演奏情感培育的方法魏廷格的钢琴学习指南:答钢琴学习388问上曾说,大多 数的孩子都是有天份的,要不手指技巧很好,要不感情丰富,

7、很少有 两样都不好的。技巧的练习可以通过坚持不懈地练习,但感情的培养 却需要花一番功夫,特别对于钢琴这个从西方传来的乐器,有着西方 文化的背景和历史,虽然近年来也出现了许多中国钢琴作品,但大部 分还是以国外的钢琴作品为主,毕竟在国外钢琴发展了好几百年,有 了自己的一套传统和方法,而我们不了解国外的文化,不是每个人都 有去国外体验生活、体验文化的机会,这就需要我们在理解钢琴作品 的基础上用自己的感情去诠释,去创造音乐。结合书中的资料及自己 的经验,笔者试着总结了如下的几种方法:1、理解作品的内涵与情感演奏的首要条件是忠实于原作,凭借空想是不能演奏好一首乐 曲的。这就需要我们了解并理解作品,理解作

8、者的创作意图,与作者 产生共鸣,再进行二度创作的时候就非常容易了。首先可以赏析音像 资料。通过各位大师的音频或视频资料对作品有大概的认识,也能从 他们的演奏中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然后,可以通过查阅文字 资料,对作曲家生平,对作品的写作年代,对作品创作的时代特征及 当时的音乐风格,以及对作品的国家、民族,作品问世以来的评价等 进行仔细研究,使演奏者对关于作品的一切有全方位的了解,更易与 作曲家的创作形成情感上的沟通,更利于演奏者对作品情感内涵的把 握。亨利?伍德曾说:“人们能够给演奏者提出的唯一劝告是:在盲 从的依附不适当的标记和那种过于自由地偏离作曲家的明显意图之 间,寻找一种巧妙的平衡

9、。”这种“巧妙的平衡”就需要变化的演奏 技巧与丰富的情感相结合。2、处理好音色与情感音色是指声音的感觉特性。声音是由发声 的物体振动产生的,分为基音与泛音。音色的不同取决于不同的泛音, 每一种乐器、不同的人以及所有能发声的物体发出的声音,除了一个 基音外,还有许多不同频率的泛音伴随,正是这些泛音决定了其不同 的音色,使人能辨别出是不同的乐器甚至不同的人发出的声音。人们 喜爱某位音乐家的演奏,通常是记住这个音乐家的演奏音色。这种演 奏音色即是钢琴家所特有的情感音色,是钢琴家在了解了作品内涵、 风格等之后用适当的演奏方法对钢琴音色的一种理想的控制。所以处 理好音色与情感极为重要。首先,音色的调控依

10、赖于人们敏锐的听觉。在演奏乐曲时,合 适的音高,均匀的时值,恰当的音量,变化的音色等等,都需要耳朵 仔细地辨别,并让大脑控制手指的活动。所以演奏者需要时刻用耳朵 去聆听自己横向的旋律是否优美,纵向的和声是否恰当、纵横结合的 复调是否相融,以及弹出的音色是否符合心中想要表达的情感。其次,音色的调控取决于不同的触键。触键方法的不同会带来 不同的音色效果和情感表现。有了对作品和对作曲家的深入了解,也 有了对演奏乐曲的基本把握,接下来重要的就是怎么样把想要投入的 情感通过钢琴这个媒介表达出来,所以情感因素的技巧化就显得极为 重要,触键就是其中的一位重要帮手。如弹奏欢快活泼的乐章时,需 要明亮的音色,这

11、时的触键就需要干净利落,以手指抬高垂直触键的 方式较为妥当;当弹奏一些温柔细腻的乐章时,需要圆润的音色,这 时的手指要紧贴着琴键,轻轻地按动;当弹奏一些刚劲有力、激情澎 湃的乐章时,需要洪亮的音色,这时全身应该发力,透过手指猛击到 琴键,将全身的力量注入指尖,弹出强而有力的音响。不同的情感处 理需要不同的触键方式。一首作品有起有伏,时而激情澎湃的地方, 时而宁静优美。所以,一首乐曲中通常是几种触键方式的综合运用。最后,音色的调控依赖于踏板的运用。一般来说钢琴有三个踏 板,从左到右依次是弱音踏板、中踏板和延音踏板。延音踏板和弱音 踏板用的较多。特别是延音踏板,因为钢琴是击键弦鸣的乐器,不像 小提

12、琴一样有很好延音效果,所以延音踏板的用途就非常广泛。乐谱 上的踏板标记都是一样的,这就需要演奏者了解不同时期作曲家的使 用踏板的方法和特点,掌握在不同风格的乐曲中踏板怎样使用,这样 才能用踏板衬托出情感音色达到最好的演奏效果。一般来说,在演奏 活泼欢快、节奏性较强的乐段时用直踏板,也就是同步踏板,直踏板 由于是与音同时踩下的,所以干脆明了,使乐句节奏鲜明;演奏抒情 温柔乐段时采用切分踏板,也就是音后踏板,使旋律流畅连贯,加强 其歌唱性;在演奏雄壮有力,气势蓬勃的乐段中直踏板和音后踏板都 可以运用;而一般的复调作品是不使用踏板的。3、控制好力度与情感力度是另一个构成音乐情感表现的要素之一。它贯穿

13、作品的始 终,使音乐在强弱之间凸显魅力。在人们的语言表达中,人们的声音 或轻柔或粗暴,或威严或随和,力度完美的体现了它在其中的作用。演奏钢琴时也是如此,演奏者想要表达乐曲中的喜怒哀乐,力度的表现必不可少。在乐谱中,最直接与力度有关的就是上面的力度记号。在巴洛 克时期,钢琴家主要使用古钢琴,作曲家很难在钢琴作品中表现力度 的强烈对比与变化。到古典时期,力度记号的使用逐渐增多。海顿在 他的钢琴作品中会使用少量的p和f;到了莫扎特时期,钢琴作品中 的力度记号变多,出现pp和ff。而在乐圣贝多芬的作品中,力度记 号已非常丰富,出现了突强sf、突弱sfp及从ppp到fff的强烈力 度对比。以至后来的浪漫

14、主义时期和 20 世纪的现代音乐中,力度的 变化更是强烈。可见人们对力度表现的重视程度。对于演奏者来说,力度记号不是简单的表示声音的强弱,而是 需要通过力度记号来表达出生动的音乐形象和丰富的情感。所以对力 度记号的处理与表达则尤为重要。例如熟悉的弱记号P,从字面来说 就是要弹得弱、轻,但在具体的作品中,它可以代表不同的音乐形象。 如在张朝的皮黄中,p可以代表一种天真无邪的童趣,也可以代 表一种静谧自由的幻想。再如强记号f,它的字面意思是强、响,但 在具体的作品中它可以是电闪雷鸣的狂风暴雨,也可以表现热情似火 的西班牙女郎。影响力度表现的主要因素是运力部位的不同。演奏时可以运用 手指的力量,手臂

15、的力量,腰部的力量和全身的力量。这就取决于乐 曲的情感,演奏者在了解乐曲的情感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在不同的乐 段中采用运力从而使乐曲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在进行演奏时,切忌 看到乐谱中的力度记号才刻意做相应的变化,这样会显得呆板无趣。 在演奏之前就应对整首乐曲有大致的把握,并进行相应的力度设计, 在演奏时自然地表现音乐中的强弱,使音乐一气呵成。当然乐谱中的 其他表情记号也是值得演奏者关注并仔细推敲的,它们是作曲家思想 内容和情感的浓缩,对于表达作品丰富的情感内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 义。曾看过美国第一钢琴夫人露丝史兰倩丝卡的指尖上的音乐,书中说到她热爱每一次的演奏,因为每次演奏的时候她都想象到不同 的画面,感受到不一样的情感,甚至对于同一首乐曲的演奏每次的感 觉都是不相同的,所以每次的演奏都丰富多彩。我想这位钢琴家不仅 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更是对演奏作品中每个细节的把握游刃有余, 对情感的调度挥洒自如,所以使演奏成为了一种莫大的乐趣。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