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名师李祖文老师《群文阅读的一些思考:从“统整教学”角度考量群文阅读》

上传人:精****料 文档编号:207284245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53.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深圳名师李祖文老师《群文阅读的一些思考:从“统整教学”角度考量群文阅读》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深圳名师李祖文老师《群文阅读的一些思考:从“统整教学”角度考量群文阅读》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深圳名师李祖文老师《群文阅读的一些思考:从“统整教学”角度考量群文阅读》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深圳名师李祖文老师《群文阅读的一些思考:从“统整教学”角度考量群文阅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圳名师李祖文老师《群文阅读的一些思考:从“统整教学”角度考量群文阅读》(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关于群文阅读的一些思考:从“统整教学”角度考量群文阅读深圳名师 李祖文对于“群文阅读”这个定义,其实是值得商榷的,因为作为语法的角度来说,“群”对应的不是“文”,之所以有这样的叫法,我想一则来自于赵镜中先生,二则是与“单元主题”或者“单元整体”教学有所区别。现在似乎有种说法,如果谈到小学语文教学,你不讲整本书教学可以,但你不讲群文阅读,似乎你很老土,闭塞。台湾赵镜中教授在全国第七届阅读教学观摩会的主题演讲中,描述台湾新课程改革后阅读教学中的一种变化:“在政府大力推动儿童阅读运动的影响下,学生的阅读量开始增加,虽然教师还是习惯于单篇课文的教学,但随着统整课程的概念推广,教师也开始尝试群文的阅读教

2、学活动,结合教材及课外读物,针对相同的议题,进行多文本的阅读教学。”这应该是有记载的,“群文阅读”的最早出处。对于这个概念,很奇怪的是,在赵镜中先生之后的文章中,却没有再出现过。赵先生提出“群文”有个前提,那就是“统整课程的概念”。我们现在比较权威的论述是这样的这段话里,出现了“群文”这个概念,并且大致描述了“群文阅读”的方向:多个文本、同一个议题、教学。我们论证了后一句,从中延伸出“群文”概念,似乎忘记了“统整课程”。语文的统整教学,是要把语文学习回归到语文的功能性、社会性上,换言之,就是要把语文还原到真实的语言使用情境与功能上。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语文的统整教学,并不仅是把听、说、读、写的语

3、言形式统整在一起就叫做统整了。不是演绎式的把语言拆成听、说、读、写等活动,分部练习后再统整为一。统整教学具有以下几层意义:1.听说读写的技能操作是自然发生的,自然联结的。2.学习语文和借由语文学习新知识,二者是同时发生的。3.学习的过程是解决问题尝试错误的过程,无所谓准备度的问题。4.学习的出发点是学习者的需要(实用或情感上)。5.学习的内容是跨学科的。其实从这个角度来看“群文阅读”,我们似乎就明白了赵镜中先生提出的概念来源了。终于明白先生的文章更多的是论述“统整教学”,而较少论述群文教学。当然,先生2011年的离世,让他在一个概念的提出后就没有再继续的发展。统整教学的目标在于:1.在日常生活

4、及学习活动中,发展学生有关语文功能的知识;2.发展学生使用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能力,籍以传递他们自己的观点,以及自主的获取所需的资讯;3.发展学生运用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来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包含:运用语文学习学校中其他学科,扩展个人的校外生活,与社会良好的互动,发展个人的兴趣等,并从而培养儿童使用书面和口头语言的自信与意愿!教师要提供孩子将语文与社会活动作适当的连结,鼓励学生多利用语文来管理、组织日常生活作息,多利用语文来表达自己的感觉与需要。下面我再把赵镜中先生对于统整教学的内涵以及实施想法告知大家,可以解决群文阅读到底依靠什么来集合,注意这四点,就可以明白群文阅读的不同课型:一是统整听

5、说读写的教学;二是以语文能力统整语文知识、技能;三是以语文统整生活和学习;四是以意义来统整教学活动。这样的统整是对教材,对教学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统整教学的视野角度来考量现在的群文阅读当然,对于统整教学,我个人觉得它应该是群文阅读的基础,不是我句话可以说得清楚,下面我给大家一个链接,大家可以完整看看什么是统整教学中国语文统整教学的“统整”在哪里?目前的态势来看,可以分作两个层面来看,一个是团体性的推进与研究,以重庆树人研究院为基础,学语文杂志主推的“群文阅读”研究群体。团体以推进群文阅读语文读本为目标,一个是以个人为主的研究与推进,以浙江杭州的蒋军晶老师为基准。个人则以课例研究为导向。二者时有

6、交叉,也时有分离。可以这样定义群文:群文阅读就是师生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而后师生围绕议题进行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特别提醒的是:我们在理解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议题”与“主题”之分。现在为什么会有人将群文阅读与单元主题教学混为一谈,关键就是将两个概念弄混了。赵先生说,要从四个方面来统整:(一)统整听、说、读、写的教学语文既然是整体不可分割的,那听、说、读、写等语文的表现形式,也应整体的看待。从真实的社会语文活动来看,听、说、读、写程序上是混合的,而且会因着不同的语文使用情境、需要而有所选择,选择权在使用者身上。这是赵先生针对第一方面统整的论述(二)以语文能力统整语文知

7、识、技能赵先生是这样论述:在日常生活及学习活动中,发展学生有关语文功能的知识。发展学生使用书面语言和口说语言的能力,藉以传递他们自己的观点,以及自主的获取所需的信息。发展学生运用书面语言和口说语言来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包含:运用语文学习学校中其他学科,扩展个人的校外生活,与社会良好的互动,发展个人的兴趣等,并从而培养儿童使用书面和口说语言的自信与意愿。(三)以语文统整生活和学习赵先生这样论述:教师在建构语文课程时,可以主题(包含概念、事件或问题)的形式作为学生探究的核心,同时也以主题来联系其他领域的学习。这段话是目前群文阅读引用最多的话,也是从“主题(包含概念、事件或问题)的形式作为学生探

8、究的核心”延伸出群文阅读教材和群文阅读课型的。可是,各位老师,这只是统整教学四个方面统整的其中一点,我们将其中一点无限放大,这其实就有很多的问题(四)以意义来统整教学活动赵先生这样说:统整教学基本上应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学生应有权力、有机会参与课程的建构,也就是说课程内容必须是对学生有意义的,是他们所关心的、感兴趣的。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学生有学习的自主权和选择权:有权选择自己有兴趣的主题、内容来学习;有权决定用何种语文形式来呈现自己的观点(李连珠,2000)。所以,以意义来统整教学活动有两层涵义:一是指课程内容对学生是有意义的,具有个人或社会目的的。一是指学习材料是完整有意义的,不应是分解

9、、零碎的。四个层面的统整,出发点是学生从“一篇”到“一群”,群文阅读的教学价值绝不止课堂阅读形式的革新,它的内涵也不限于阅读文本进入“课堂”后的简单叠加,它的背后,是教师对语文阅读教学理念的更新。 群文阅读教学,必须建设健全群文阅读的课程体系,包括确立选文原则、课程结构方式(“单元合成、整合拓展”)以及多种课型建设(如主题单元阅读、名著导读等),全面建构儿童的阅读体系。群文阅读从选材的角度来说有三种第一种是基于教材选文的群文阅读第二种是目前盛行的“去教材化的课外文本的群文”第三种,是我个人最为提倡,也是现在我研究尝试最多的“教材与教材外文本集合的群文”(课内加课外)我现在先举一个2012年我做

10、过的案例课内选文山中访友、山雨、草虫的村落、索溪峪的“野”。课外选文:下雨的时候以及一本绘本冬芽合唱团从内容来看,本组教材就是以感受大自然为专题编排教学内容的。从目的来看,一是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操;二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如何进行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三是品味优美的语言,通过背诵、练笔等形式不断丰富语言的积累。但我个人觉得,这些目标的达成对于孩子来说是有不小的难度:因为按照孩子阅读的习惯来说,这几篇文章从体裁上来说,偏向于散文。这样的文体,因为缺乏故事性情节,偏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学生对其的喜欢程度是不高的。教学前,我特意询问学生,在做完“KWL表”后,你对这四篇课文

11、的喜欢程度如何?结果让我惊讶:喜欢的1名;“无所谓”的和“不喜欢”的学生基本上可以平分秋色。询问原因,学生归纳了这样几点:1.觉得无趣;2.语言够优美,但是感觉无用;3.觉得好多词语句子太美了,跟自己的水平相差很大。等等。我们可以从中看出这个单元实际情况与孩子的需求是有一定的距离的。当然也有部分学生也表示,因为这些语言难懂,所以特别想学会。KWL表:调查学情K,我知道了什么W,我想知道什么L,看完,我学会了什么第一课时:1.询问对第一单元四篇课文的看法,主要从喜欢与否的角度;2.回顾绘本摄影绘本冬芽合唱团,比较这个绘本语言与课文的差异;3.第一次播放制作的音效,要求学生闭眼聆听;4.尝试让学生

12、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自己听到的声效;5.启发学生反思:我可不可以用四篇课文的某些语句来帮助我描述?(中间第二次播放音效)6.交流讨论:我找的是哪些语句?7.思考:还有哪些音效我无法找到可以帮助自己描述的语句?第二课时:1.下发林芳萍的文章节选下雨的时候;2.实作:我可以从这篇文章又可以找到什么语句来帮助我描述听到的声效?3.第三次播放音效,要求标记自己听到的声效数量,只需标记数字,如1、2、3等;4.第四次播放音效,要求填写大概听到的是什么声音,如“1、小孩哭声”等等;5.依次筛选哪些声效已经找到可以范例的句子,哪些还没有?6.布置作业:寻找书中或者老师没有提供的可以帮助自己描述声效的语句。第三

13、课时:1.交流自己寻找到的语句;2.引导学生反思:我们找到了这么多的语句,这些语句可以合起来成为一篇短文吗?如果不能,我们跟课文的四篇文章缺少了什么?3.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思考:课文跟我们寻找到的语句的差异?(实际教学效果中,学生找到了主题、顺序、过渡、联想);4.引导孩子反思:如果我们加上这些,是否可以形成一篇文章?第四课时:1.揭示我们与课文的差距:图像连接;2.讲解课文的图像连接:每篇课文都是由哪些画面组成?【这是接触课文或者说讲解课文最重要的地方:因为这个环节将所有的内容线索全部连接起来】;3.引导学生反思:作者现实看到的和呈现在文章中的差别:数量的角度、写作目的角度;4.第五次播放音

14、效,再次要求学生闭目聆听;5.引导学生交流:我的头脑里有几幅画面?6.引导:怎么把画面连接起来?7.作业:习作,根据音效、头脑中图像形成一篇想象文。【实际效果中,孩子是完全理解这个意图,有孩子给自己的文章命名最后的一天,有的是孤楼惊魂,有的是半夜雷雨等等】这是我当时的四节课设计,是一个完整的“统整教学”案例,如果按照现在的群文阅读的眼光来看,也似乎可以算得上是。现在呈现的是一个群文阅读应该有的完整环节什么叫用教材教,教材就是个例子这书的选文真的很好再好的教材只能“用”, 不能是“教”。这是我去年11月份在四川泸州听完四川、重庆的群文阅读课后的散思:1.群文阅读不能因为有“群”的定义,而不顾及孩

15、子静心读每个单篇的时间,而是可以多文本同时共读。2.群文阅读,可以有共读,但也要有“选择性阅读”,这种选择性,既是教师的,更是学生的。3.群文阅读的关注点应该放在“过程”,而不是“结果”。 精读和略读相结合。4.群文阅读的序列性是很讲究的,这个序列性,不是一篇又一篇的叠加,而是可以多种文本同时并存。关注读书的过程,而不是关注读了几篇文,重视学生的感悟、体验、发现!强调点面结合5.群文阅读对于“概念的建构”很重要,也是其存在的意义。6.如果群文阅读,仅仅是扩大阅读量,那还不如将一篇文章教好。7.有了选择权,但选择的面要尽可能大。文本的互补性、整体目标下分散关注特色的差异性、层次性,从多篇到多点到一线,从一线到多点8.群文阅读中,教师的角色应定位在“交警、指挥家“,而非法官,尽量不要有暗示性的话语。我个人觉得这一点极其重要【尊重学生的体验】9.任何的尝试都要与课本教材结合,不结合是没有生命力的,是不能长久的。【要让学生说自己的话】10.群文阅读的选文不可以局限于课外读本补充,教材课文也是可以群文阅读的。结论:群文阅读目前没有定论,没有特别的模式,因为一切都还在开始,只是处于初级阶段,是大有作为的领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