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让世界充满爱(1)

上传人:lx****y 文档编号:207283305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一单元 让世界充满爱(1)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第一单元 让世界充满爱(1)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一单元 让世界充满爱(1)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 让世界充满爱(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单元 让世界充满爱(1)(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一单元 让世界充满爱一、教 学 目 标(一)知道音乐艺术在关注人类生存与发展等方面所发挥的巨大作用,进一步在音乐的影响下增强对人类生存发展的责任感。(二)能够以真挚热烈的情感及自己所喜欢的方式演唱让世界充满爱的第二部分。(三)欣赏祭献之舞,知道乐曲的创作背景,能够背唱祭献之舞.(四)欣赏我们同属一个世界,感受以歌唱的方式援助受灾者的激情,知道“拯救人类生命,就只能靠我和你”的主题思想。(五)学习爵士乐、摇滚乐在音乐上的基本特点,了解摇滚音乐对社会的积极与消极作用,能对其不健康的影响有所认识.第一课时(一)让世界充满爱1创作背景 1986年被联合国定为“国际和平年。让世界充满爱是一部献给198

2、6年“国际和平年”的组歌,由百名歌手演唱。1986年新春,郭峰谱出一首题为寻找明天的歌曲,这是后来组歌让世界充满爱的雏形。寻找明天一歌在当年的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中获得赞誉。同年3月,以王炳南为首的国际和平年中国组委会在京成立,联合国将举办以环境保护和平为题的国际歌咏大会的消息已在中国音乐界引起强烈反响。郭峰来到中国录音录像公司,提出由百名歌星演唱一歌献给国际和平年的设想。这个设想得到文化部和国际和平年中国组委会批准,组委会委托中国录音录像公司和东方录音公司共同举办题为让世界充满爱的百名歌星音乐会。1986年5月10日,这部组曲由参加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的百名歌手在北京工人体育馆进行了正式

3、演出。演出时曲作者郭峰亲自用钢琴、电子合成器伴奏。这次演出获得很大的成功,这部组曲立即不胫而走,仅盒式音带就发行了180余万盘,创下了全国记录。很多电台、电视台多次播放这部组曲。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国前来洽谈购买盒带版权。联合国也在向全球播出的特别节目中介绍了这部组歌。我国音乐界、舆论界对这部作品赞誉有加:“它是一首具有鲜明时代特征、闪耀着时代光彩的通俗歌”,“应该看作是对通俗音乐的重大突破”.参加演唱这部组歌的百名歌手,有的已在当时歌坛颇有名气,有的后来成为富有实力的歌坛新人. 2作者简介陈 哲(1954) 歌词作家。北京人。自1983年起开始从事歌词创作。作有血染的风采、让世界充满爱(合作

4、)等。王 健(1928) 女歌词作家。北京人。1949年毕业于华北大学三部音乐科.长期任歌曲、词刊等刊物的编辑。作有绿叶对根的情意、妈妈的小屋、让世界充满爱等.郭 峰(1962) 作曲家。四川成都人。他生长在一个艺术之家,父母都在成都军区战旗歌舞团工作,其父郭科会是一位作曲家,曾与人合作创作过歌曲毛主席派人来,其母是一位舞蹈演员.郭峰5岁起就在父亲指导下学习音乐,先后学习小提琴和钢琴。1977年考入四川省艺术学校专修钢琴,毕业后留校任钢琴教师。1978年,16岁的郭峰创作了他的第一首作品月光,从此走上创作之路。他师从四川音乐学院黄虎威教授系统地学习了作曲理论。1984年调入东方歌舞团从事歌曲和

5、影视音乐、舞蹈音乐创作,并举行了个人作品音乐会。此后,他赴日本学习,并坚持音乐创作。1994年回国继续从事音乐创作活动。作有让世界充满爱、专辑清醒等。3音乐分析 让世界充满爱,由序曲和三首歌曲组成,教材中选用了第二部分进行演唱.这部作品的音乐洋溢着时代的朝气,倾诉了人们对和平的渴望和憧憬。为了让教师全面了解这部作品,下面对全曲各部分逐一加以介绍。这部组曲共分四个部分。首先是序曲,后有歌词,音乐庄严舒缓。 这一动机贯穿全曲,序曲音乐由弱渐强,伴以人声合唱,具有一种和平安宁的气氛。郭峰自己也曾谈到:“我构思这首曲子时,追求的是一种崇高的、圣洁的、赞美诗般的音乐效果,也可以说是一种宗教音乐的效果。世

6、界如果充满了爱,就能够和平。爱是人类本身具有的东西,要用爱来沟通人们的感情。”接下来是这部组歌的第一部分,它表达的是人们对未来的希望憧憬.歌词写道:“想起来是那样遥远,仿佛都已是从前,那不曾破灭的梦幻,依然蕴藏在心间。也许还从未感觉,我们已经走过昨天。”“希望会有那么一天,再也没有眼泪仇怨,再也没有流血离散,共有一个美的家园”“但愿会有那么一天,大海把沙漠染蓝,和平的福音传遍,以微笑面对祖先。哦,一年又一年,我们拥有明天!”这部分音乐为带副歌的两段体结构。前八句为一个复合乐段: 短促的十六分音符和同音反复的运用,与序曲的悠长形成鲜明对比。前四句和后四句分为两个小乐段,后四句是在前四句旋律上的变

7、化重复。副歌部分音域升至高音区,它歌唱出对美好明天的热烈期待。 组歌的第二部分,即教材中选用的部分,其音乐为典型的A、B、A三部曲式。A部的女声齐唱带有温馨抒情的气氛: B部男女声的合唱唱出“共风雨、共追求这个主题: 调性上与A部形成对比。最后四个乐句是A部的完全再现,使全曲前后呼应。这部分仿佛在倾吐着主人公心灵的呼唤:“轻轻地捧着你的脸,为你把眼泪擦于,这颗心永远属于你,告诉你我不再孤单。深深地凝望你的眼,不需要更多的语言,紧紧地握着你的手,这温暖依旧未改变。“我们同欢乐,我们同忍受,我们怀着同样的期待真心地为你祝愿,祝愿你幸福平安。歌中描写的这种情感是人类最普遍最热烈最真挚的情感.组歌的第

8、三部分是全曲的高潮部分,反复吟唱了“让这世界充满情和爱”的主题。歌中唱道:“你走来,他走来,大家走到一起来,在这摈纷的世界里,有无限的爱。让这世界有真心的爱,让这世界充满情和爱。”这部分的音乐虽与前三部分一样采用了4/4拍,但因运用了大量的切分节奏: 显得生动活泼,意蕴宏阔。组歌最后以合唱回到第一部分的副歌:“哦,一年又一年,我们走向明天。”结束句似有曲终意犹未尽之感。这部组歌在演唱形式和配器上也有创新。独唱、领唱、重唱、轮唱、齐唱、合唱并用,增强了歌曲的表现力。在配器上,钢琴、乐队、电声乐队有机地组合,既有古典风格又有现代气息,使这部组歌成为一部雅俗共赏的优秀作品. 第二课时(二)祭献之舞1

9、作者简介斯特拉文斯基(18821971)美籍俄罗斯作曲家,20世纪现代音乐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出生在离圣彼得堡不远的奥拉宁鲍姆,生长在一个良好的音乐家庭环境中,其父是皇家歌剧院的首席男低音,斯特拉文斯基自幼学习钢琴。后遵循父母的意愿,他考进了彼得堡大学学习法律,但同时继续学习音乐。20岁时,他师从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学习音乐,达三年之久。1905年,斯特拉文斯基结束了大学生涯,并开始走上了音乐创作的道路。他很快地获得了成功,俄国芭蕾舞团经理迪阿吉莱夫委托他为火鸟谱写音乐,这个剧于1910年上演。一年后,他又写出了彼得鲁什卡,这部作品使他牢固地树立了在现代艺术运动中的前列地位.1913年春,他为迪阿吉

10、莱夫写出了最壮观的春之祭.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他迁居瑞士。停战后他来到法国,1925年定居巴黎,随后加入法国国籍.他在音乐上提出新古典主义理想,与同时都住在巴黎的毕加索、纪德、瓦拉里在绘画、小说、诗歌中所表现的理想一致.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斯特拉文斯基迁居美国并于1945年人美国国籍。自1951年起,他开始了遍及世界的旅行,并于1962年9月来到当时的苏联,在莫斯科、列宁格勒举行了一系列音乐会,受到了欢迎。1971年,斯特拉文斯基在纽约逝世。斯特拉文斯基的音乐创作,大致可分为俄罗斯风格时期、新古典主义时期和序列音乐时期。他的早期音乐,具有俄罗斯民族主义的传统风格,如幻

11、想曲烟火。此后他虽通过火鸟、彼得鲁什卡、春之祭等舞台音乐,趋向于复杂的节奏、多调性等手法的运用,但从他对创作具有俄罗斯式的音乐热诚看来,他却不失为一个纯朴的、具有俄罗斯精神的作曲家。 他的中期作品,音乐单纯、清晰。普尔钦奈拉组曲,是他沉迷于18世纪音乐所创作的一部混合曲,可以看出他在音乐素材的特性方面的独创性。1952年由勋伯格等人创立的序列创作技巧出现在他的作品之中,如阿贡、洪水等,调性开始在他的音乐中消亡了。美国约瑟夫马克利斯在音乐欣赏中谈到斯特拉文斯基的音乐时说:“他的一生中,不断地进行发展。他以永不枯竭的热情抓住新问题,并坚持不懈地找到新的解决办法。从印象主义之后风格的火鸟和大胆的春之

12、祭),发展到他成熟时期的有节制地控制的古典主义,在这过程中他更加强调传统和戒律:对艺术控制得越多、限制得越多、研究得越多,它就越自由.”2背景材料祭献之舞是芭蕾舞剧春之祭中的一段乐曲。这个舞剧是斯特拉文斯基于1913年创作并首演于巴黎,是他的早期作品。这个舞剧表现了俄罗斯原始部落村民的祭礼活动。春天来临,异教徒们挑选一位美丽贞洁的少女做祭品,奉献于太阳神,以求神的庇护。音乐充满了青春的活力和神秘、恐怖的气氛.全剧分为两幕,第一幕题为对大地的崇拜,包括引子、春天的预兆、少女之舞、诱逃的仪式、春天的轮舞、对立的家族、僧侣的仪仗、哲人、大地之舞;第二幕题为祭献,包括引子、青年的秘密集会、被选少女的颂

13、歌、乞灵祖先、长者之舞、祭献之舞等。作者在音乐中使用了很多非传统的手法,以致首演时观众对表演的粗野和难以忍受的音响不能接受。 春之祭不仅显现了原始风格的祭礼,而且展现了新的音乐语言的特征,如大胆地使用不协和、复节奏以及多调性.如果说斯特拉文斯基在他的第一部舞剧火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和德彪西音乐的影响、启发;他的下一部舞剧彼得鲁什卡,很少看得出浪漫派或印象派的痕迹的话,那么他的第三部舞剧春之祭则在音乐、节奏、和声诸方面都与古典主义音乐切断了联系。3音乐分析:祭献之舞)是舞剧春之祭的第二部分“祭献”的最后一段,又被称为“被选少女的祭献舞,它是全剧的高潮.少女被选为祭物,在当时被人们

14、认为是神圣的,但被选中的少女心中定会忐忑不安.乐曲开始出现大量复杂、紧迫的节奏以及不协和和弦、下行音和顿音强奏。接下去短笛、降E调单簧管和D大调高音小号演奏一段半音下行的、急促而疯狂的动机,它把舞蹈节奏音乐引了出来,并越来越兴奋,达到高潮之后,由小提琴、中提琴和圆号呈现 “死亡”动机,音乐显得十分凄凉。然后,几个动机交织发展,定音鼓及其他打击乐器也加入进来。少女的舞蹈越来越狂乱.忽然,音乐戛然而止,这是被选少女累得昏死过去。随后,只剩下三支长笛作九连音上行半音阶快速演奏,引出震撼人心的、加有大铜锣的巨响,宣告用少女祭祀大地的仪式已经完成,全曲结束.在祭献之舞的音乐中,几乎听不到旋律,只有不规则

15、的强烈节奏、不时变换着的拍子。作曲家在音乐中创造地利用频繁地交替拍子和复杂节奏,使音乐更加强烈、冲动,这段音乐仅仅251小节,就有多达10种拍子的交替出现,而且速度极快(1=126).在和声中使用变化多端的和弦,产生模糊、嘈杂的效果。使用庞大的乐队,配器上注重开阔乐器新的音响领域,如使用乐器的最高和最低音区、颤音和滑音,以及色彩性打击乐器的使用,使整个音乐近似野蛮,产生怪诞的效果。渲染了原始社会的时代背景和宗教仪式的神秘色彩。在这里作为古典音乐重要表现手段之一的旋律被隐退到次要的地位,代之以刺激性的和声和复杂的节奏。而这一切,正是20世纪被称做“现代音乐”的一般性特征.因此,春之祭被认为是现代

16、音乐的代表作。 第三课时(三)我们同属一个世界1创作背景我们同属一个世界是1985年1月28日在美国洛杉矶“生存援助音乐会中的大会主题歌。1985年,非洲的埃塞俄比亚、苏丹、毛里塔尼亚等国严重干旱,粮食短缺,成百万人死于饥荒。据估计,非洲有一亿五千万人受到饥饿的威胁。消息传来,引起世界各国人民的关注,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救援饥饿的非洲人民.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在英国和美国举行的由民间发起的“生存援助音乐会”。1985年1月28日,在洛杉矶举行了规模空前的援助非洲的大义演,在场的歌星和工作人员手挽手同声高唱这首大会的主题歌我们同属一个世界( We are the World ),感人涕下。 这首主题

17、歌是西方摇滚巨星迈克尔杰克逊和莱昂内尔里奇连夜赶写出来的。这首歌制成磁带分寄给美国几十名歌星时附上迈克尔杰克逊写的一段话:“如果将来你们的后代问起,他们的爸爸妈妈为人类面临饥荒做了些什么?你们可以骄傲地回答他们,你们做了应做的贡献。”这首歌推出后,很快响遍全球,几天内唱片销售突破100万张,收入的5000万美元全部用于救援非洲灾民。演出的当天晚上,美国著名影星简方达主持了这次实况转播的电视节目。她最后说道:“这不只是个群星灿烂的夜晚,而且是流行音乐史上一个更高尚的时刻,它表明,流行音乐在过去的几年里所产生的歌星们,对这个世界所具有的责任感半年后,7月13日,美国歌星迈克尔杰克逊在美国费城肯尼迪

18、体育场举行救援非洲灾民音乐会.与此同时,鲍勃吉尔多夫在英国伦敦温布利体育场也举行另一场有几十名著名歌星参加的救援音乐会。这两场音乐会,通过卫星向世界上140多个国家现场直播,演出达16个小时,收看观众多达20亿人,募集救济款8500万美元,在世界上传为佳话.杰克逊、鲍勃、里奇等人以及参加义演的歌星们的行动,受到人们的尊敬。2作者简介迈克尔杰克逊(1958) 美国摇滚歌星.出生在美国印第安纳州加里市的一个多子女的黑人家庭,父母都是民歌手。他从小受家庭音乐环境的影响,5岁时就登台演出,任“杰氏五兄弟”演唱组的领唱。1972年1月杰克逊首张专辑必须到那出版发行. 1978年,出演绿野仙踪。1980年

19、,推出墙外,其中4首歌进入当年度的美国“十大流行金曲”。该唱片在国内售出500万张,海外发行800万张,杰克逊因此获美国音乐奖,后来该唱片又在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荷兰荣获金奖、白金奖。1982年,史诗唱片公司出版发行了他的惊心动魄,其中有7首歌曲人选当年的“十大流行金曲”。在惊心动魄中,他把摇滚乐、迪斯科和早期爵士乐熔为一炉,创造出一种新的音乐舞蹈形式。以后他多次获音乐奖,进入“吉尼斯世界纪录”。1987年,他推出了真棒。杰克逊在20世纪80年代的世界流行歌坛上风头最劲。3音乐分析这首歌是F大调,2/4拍,曲调十分流畅,音域也不宽。歌曲看起来像是由三段曲调和一段副歌组成,实际上这段曲调,又

20、是用许多位歌星所熟悉的曲调重新编配填词而成。歌词是说理和叙述性的,副歌则是:“天下一家,四海皆兄弟,要人人生活得更美好,从现在做起。拯救人类生命,就只能靠自已,那光辉的明天,靠我和你.这几句,它是歌曲的主要内容,富于号召性。在演唱风格上,是摇滚乐的典型唱法,它不拘一格,比较自由.因此,在同一曲调反复时,都不完全一样,后半部分有两个乐句。转关系小调,带些忧伤情绪,它与“当你贫困潦倒,眼看陷入绝地”这两句歌词所表达的感情十分吻合。紧接着又转回到F大调上,推出全曲的高潮,表示信心不可动摇,前途灿烂光明和团结的力量。最后接副歌结束。迈克尔杰克逊、莱昂内尔里奇以及45名著名歌星演唱的录音是十分富于激情的

21、。听到它,会使人产生激情。歌曲后面不断变化发展,那是演唱者的即兴发挥,实际上,它是从前面的曲调演变而成的。(四)歌唱知识1现代主义现代乐派泛称相对于前一个时代而言的新出现的音乐风格或流派。现代乐派作曲家的作品被称为“现代音乐”,但这也是一个没有明确定义的相对概念。19世纪中叶曾将柏辽兹、舒曼、瓦格纳、肖邦等人的作品称为现代音乐,20世纪初则将这一概念用于新浪漫主义作曲家,如埃尔加、西贝柳斯等人。今天所说的现代主义一般指印象乐派以后诸家,包括表现主义、新古典主义、十二音技术、序列音乐、偶然音乐、具体音乐等。2爵士乐19世纪末20世纪初兴起于美国南方的新奥尔良市.初期,主要出于一些黑人乐师之手,后

22、来传入大城市,风靡美国,并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流行音乐。其音乐主要由西非洲的节奏、美国黑人劳动歌曲、黑人灵歌、布鲁斯、雷格泰姆、管乐进行曲、欧洲的曲调以及传统的和声结合而成.其基本特征可概括如下:(1)非正常的重拍位置.例如四拍子,一般情况下重拍在第一、三拍,爵士乐的重拍则在第二、四拍,造成一种令人起舞的、跳动的节奏感.(2)即兴演奏。在其发展过程中,有时强调小乐队的集体即兴演奏,有时突出独奏乐器的即兴演奏.爵士乐在发展过程中,曾有过多种不同风格特点和名称。例如,以小号为主,乐队即兴演奏的 “迪克西兰爵士乐”,流行于1912年前后,至20年代,此种音乐被称“热爵士乐”;使用较大型的乐队、讲究配器手

23、法的“交响爵士乐”;流行于30年代,注重精确的合作和个人技巧的“摇摆爵士乐”;流行于40年代的“比鲍普爵士乐”由七八人的小乐队演奏,以节奏和“拟声唱法为特征;60年代后有“冷爵士乐”、“硬爵士乐”、“自由爵士乐”或“新潮流”等名称的爵士乐,其中包括受现代派音乐影响的无调性爵士乐等。爵士乐对当代音乐的影响很大。德彪西、拉威尔、斯特拉文斯基、科普兰等人都在自己的作品中用过爵士乐的风格或手法。格什温的创作更是将爵士乐和交响曲融为一体,创造成一种崭新的形式。3摇滚乐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一种美国流行音乐。起初由美国黑人的节奏布鲁斯和白人的乡村音乐等风格结合而成,是一种非常喧闹、节奏强烈、在短小的

24、歌曲基础上进行发挥的富有推动力的舞蹈音乐。除了歌唱外,常用电吉他、低音提琴、鼓等组成伴奏乐队,有时亦加用钢琴、钢丝弦吉他、小提琴或萨克斯管。摇滚乐问世后即在美国青少年中流行。传到英国后,亦受青年人欢迎,产生了“披头士乐队”、“滚石乐队”.20世纪60年代以后,摇滚乐得到充分发展,人们把数种具有共同气质、共同背景和目标的音乐风格统称为“摇滚乐”(英语简化为“rock”)。从音乐上讲,由于摇滚乐队分别借鉴了布鲁斯、爵士乐、电子音乐、印度音乐及大乐队的音响,使它在70年代与原摇滚乐在某些方面有了明显的差别。这类音乐普遍依赖极响的电声扩大和电子乐器,并以简短的、传统的地方性歌曲为依据,加以强烈的节奏而

25、成.歌词经常是涉及社会和政治问题。听众以青少年为主,亦包括一部分具有自由思想和激进政治观点的成年人。摇滚乐的流行有其历史背景.当时国际上有许多小国纷纷脱离宗主国宣告独立并抗议种族主义;美国国内出现了反对越南战争、反传统文化和道德观、要求性解放等思潮,摇滚乐队及时地反映了上述各种精神和观念,因而被认为是具有叛逆精神的音乐。进入80年代以来,摇滚乐已成为欧美流行乐中最主要的一种形态,摇滚乐在吸收多种音乐文化的过程中,不断向高技术、高技巧方面发展,无论是作曲、配器、演奏、录音和现场表演,都不断上升至更高水平。同时,它继续向全世界范围扩散,到了90年代,电视的进一步普及更使得摇滚乐的商业化、大众化走到

26、无以复加的地步.第二单元 雪域高原一、教 学 目 标(一)能够对藏族音乐感兴趣,喜欢聆听、演唱藏族民歌及具有藏族风格的通俗歌曲,愿意探索有关藏族的音乐文化知识,能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中的创造性实践活动。(二)能够比较准确地用轻声演唱走进西藏,并尽可能地做到背唱这首歌的后半部分。(三)能够聆听并辨别藏族歌舞音乐囊玛、堆谢及藏族风格的通俗歌曲,并能感受、体验它们的音乐情绪。(四)能够有感情地并较为和谐、均衡地演奏翻身农奴把歌唱。 第一课时(一)走进西藏 走进西藏是电视剧孔繁森中的主题歌.这首歌并没有直接歌颂孔繁森的支言片语,却用含蓄的话语提出了两个“也许”的问题。孔繁森究竟发现了什么理想?他又看见了什

27、么样的天堂?歌中的回答也是含蓄的。即:“走进雪山、“走进高原”、“走向阳光。这种回答概括了孔繁森走进西藏的功绩,也歌颂了孔繁森为西藏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这首歌为C宫调、4/4拍,采用单二部曲式结构而成。歌曲的第一乐段由两个较长大的乐句组成.其音乐情绪深沉、悠远而高亢。间奏之后的第二乐段也由两个严谨而对称的乐句组成。其音乐情绪优美、明朗而带有舞蹈性。它反复之后,增加了一个补充句,并用它结束了全歌.在创作手法上,这首歌使用了藏族民歌的音乐素材,同时也使用了通俗歌曲的创作方法。这不仅使歌曲具有了鲜明的民族音乐风格,也使它具有了浓郁的时代气息。(二)阿妈勒俄 1阿妈勒俄是藏族“囊玛”中的

28、一首古典歌曲.新中国成立后,藏族人民又在这首古典歌曲中融进了崭新的时代内容。这首歌的歌词采用我国民歌的传统比兴手法写成。歌中写道:“天上的星辰很多,唯有北斗星最明。地上的树木很多,唯有松杉最高。家乡的亲友很多,唯有爹娘最亲。世上的人很多,唯有解放军最好。”它用非常简练的文字,阐明了许多生活的哲理,寓意深刻,艺术性很强。阿妈勒俄为E商调、2/4拍,由两个乐段构成全曲。歌曲的开头有一段流畅的引子.第一乐段的旋律优美而抒情。其中,部分旋律有离调现象,给人一种清新的感受。第二乐段的旋律虽然也是优美抒情的,但其调性稳定,从而又使人们感到其情绪显得深沉.纵观全歌,它有以下明显特点:其一,每个乐段的开始都用

29、衬词起头。如: 其二,每个乐段的结尾都使用固定的旋律及衬词。如: 其三,除了歌曲的引子外,乐段与乐段之间都使用间奏予以过渡。2拉萨-是西藏自治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由于这里自古以来就杂居着藏、汉、回、蒙古等民族的人民,这就为多种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提供了机会,同时也为囊玛这种古典歌舞的产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我们说囊玛的真正创造者是居住在西藏的各族人民,特别是藏族人民。 囊玛,在藏族的语言文字中含有“室内”的意思。可见,这种歌舞音乐是在室内演出的。由于这种音乐体裁的室内特点,曾经被人们误认为它是一种“宫廷音乐.其实,它来源于民间,并且有着悠久的历史。只是发展到17世纪中叶(清初顺治九年),

30、五世达赖阿旺洛桑嘉措从北京受封回到拉萨后,才在布达拉宫模仿清制建立了歌舞队,并且开始吸收囊玛的一些曲子为宫廷所用。所以说,囊玛是从民间进入宫廷的,囊玛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宫廷文化的影响,其中难免存在封建的糟粕。因此,对囊玛这种音乐体裁,我们应采取客观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去正确对待.通常,囊玛以歌为主、以舞为辅,演出的人数不限、可多可少,常在室内演出。其音乐结构由三部分组成.即:引子、慢板歌舞、快板舞曲。引子的旋律比较固定。慢板歌舞以唱为主。唱时有少量的舞蹈动作,也很少有队形上的变化。快板舞曲的音乐速度很快,富于跳跃性。其音乐情绪显得热烈奔放、粗犷豪爽;舞者则随着音乐手舞足蹈,气氛热烈而活跃.囊

31、玛的伴奏乐队多用以下几种乐器:竹笛、扬琴、扎木聂、根卡、胡琴、持琴(类似二胡)和串铃等。 第二课时(三)正月十五那一天1唐太宗时期(公元641年),文成公主嫁给藏王松赞干布.文成公主进藏的时候,将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包括大量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带进西藏,因而对汉藏两族的文化交流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所以,藏族人民都很崇敬她,并以歌舞艺术的形式来赞美她。正月十五那一天就是这样一首藏族民歌。正月十五那一天又名埃马林几或请你听一听。它是一首史诗性的颂歌。歌中把文成公主进藏时的盛况以及藏族人民的高度热情强烈地表现出来,从而把汉藏两族人民团结一心、亲如一家的主题思想揭示得清清楚楚.正月十五那一天属于藏族民间

32、歌舞“堆谢中“觉谢”一类的民歌。歌曲为D宫调,2/4拍,速度较快,由一个完整的单乐段构成。它用分节歌的形式来表现歌曲的思想内容,音乐情绪轻快活跃,具有舞蹈性的特征.2在藏文中,“堆”是“上”的意思。堆谢是指产生于雅鲁藏布江上游(拉孜、萨迦、昂仁、萨噶)一带的民间歌舞。公元13世纪(元朝),萨迦地区的经济文化有了较大的发展。由于出现了扎木聂这种乐器,并为当地的歌舞-果谢作伴奏。于是,逐步形成了一种有固定前奏、间奏和尾声的、具有完整结构形式的歌舞。这种歌舞被称之为堆谢。当堆谢传人拉萨之后,它的歌词得到专业艺人的加工,音乐被程式化,曲目也随之固定,伴奏乐器得以增加(如:笛子、扬琴、根卡、二胡等),舞

33、蹈动作变得文雅华丽,从而以更加成熟的形态展示出来.这种新的堆谢有人称它为“拉萨踢踏舞,便在更广泛的地区传播开来。堆谢一般可分为两类。第一类被称做“降谢”,速度较慢,旋律抒情而悠扬;第二类被称做“觉谢”,速度较快,旋律轻快而活泼。正月十五那一天属于后者。(四)翻身农奴把歌唱翻身农奴把歌唱是用同名歌曲编配的器乐小曲。D羽调、2/4拍,中等速度,单乐段结构.其旋律优美动听、婉转流畅。它的伴奏声部均为打击乐器,基本上使用均匀的、舒展性的节奏与主旋律相配合,铃鼓的滚奏增加了乐曲的活跃气氛。因此,整个乐曲给人一种温馨的、幸福的、轻歌曼舞的印象.第三单元梨园金曲一、教 学 目 标(一)能对京剧艺术感兴趣,喜

34、欢聆听和观看京剧,愿意探索与京剧艺术有关的文化知识并参与各种创造性实践活动。(二)能够感受、体验京剧的唱腔(含用京剧音乐改编的器乐曲在内)、板式及其音乐情绪,能初步地分辨京剧的行当、角色,知道京剧音乐中的文武场、脸谱、服饰等音乐文化知识。(三)能够模仿京剧的韵味学习唱脸谱,并尽可能背唱这首戏歌。(四)能够学着演奏一段京剧的锣鼓经,试着走一走台步,并在班内出一期有关京剧文化的墙报。第一课时(一)聆听智斗、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及浑身是胆雄赳赳1沙家浜是根据沪剧芦荡火种改编而成的现代京剧.两剧均于1964年完成创编任务。其简单剧情是:1939年秋,新四军某部转移,在阳澄湖畔的沙家浜留

35、下了18名伤病员.党组织为保证伤病员的安全,把掩护伤病员的任务交给了地下联络员阿庆嫂.与此同时,与日寇暗中勾结的“忠义救国军”头子-胡传魁、刁德一 也进驻了沙家浜.他们企图搜捕伤病员,一场不可避免的斗争展开了。阿庆嫂利用胡传魁与刁德一之间的矛盾,机智灵活地与敌人展开斗争。最终在群众的支持下,配合主力部队消灭了“忠义救国军”这股汉奸武装.智斗是现代京剧沙家浜第四场中的一个片断。这场戏着重刻画了三个人物形象。阿庆嫂沉着、勇敢、机智、灵活的英雄形象;胡传魁-愚蠢、残暴的草包司令形象;刁德一 狡诈、凶狠、阴险的汉奸形象.这三个人围绕着伤病员的去向进行了一番斗智斗勇的较量。就沙家浜这出戏的行当来说,阿庆

36、嫂属于“旦”角;胡传魁属于“净”角;刁德一属于“生”角 (老生)。就其声腔来说,这段戏的唱腔均为“西皮”,特别是它多用“摇板”和“流水”两种板式,这就使三人斗智时那种表面从容平静、而内里却激烈紧张的场面表现得十分充分。2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是传统京剧铡美案中包拯的一个唱段。 铡美案的故事是:在宋代,书生陈世美在妻子秦香莲的支持下考中状元。他背弃妻儿老小,被皇帝招为驸马。后来,陈世美的父母去世,秦香莲携子进京寻找陈世美.不料陈世美不仅拒绝相认,还派家将韩琪去追杀秦香莲母子三人。当韩琪知道真相后,同情她们母子的不幸遭遇,放走了她们母子并自刎身亡。秦香莲迫不得已,到包拯处状告陈世美杀妻灭子。包拯用计把

37、陈世美“请”到开封府,劝他相认秦氏母子.但陈世美倚仗自己是皇亲国戚,不仅不相认,还强词夺理、恶语相讥。包拯不畏权势,拒绝了公主、皇后的说情,处死了陈世美,表现了一种刚直不阿、维护正义的高尚品格. 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是包拯审判陈世美时的一段西皮唱段。唱段开头的导板高亢有力,表现了公堂上威严肃穆的气氛和包拯刚直正义的威慑力量。随后四句用西皮原板演唱,表现了包拯用平静缓和的情绪对陈世美好言相劝的形象。至“我料你在原郡定有前妻”这句时,速度减缓,好像在试探、观察陈世美的反应。随后,见陈世美态度恶劣,便在劝导中带有了训斥责问的口吻,唱腔的速度还原、句逗缩短、节奏紧凑,好像包拯开始激动起来。在原板之后,剧

38、中还有一段陈世美诡辩的唱段.在我们聆听的唱段中略去。由于陈世美的诡辩,彻底地激怒了包拯。唱腔转入西皮快板.包拯用激烈的言词、激动的情绪,历数陈世美的罪状.这部分唱腔节奏紧凑、一字一板,演唱得铿锵有力。最后,唱段在坚定的散板中结束,表现了包拯愤怒、蔑视、除恶务尽的决心. 第二课时3都有一颗红亮的心这首乐曲是根据现代京剧红灯记的同名唱段改编而成的。原唱段是红灯记第二场接受任务中李铁梅的一个唱段.这个唱段表现了铁梅对父亲、奶奶以及“表叔”们的初步认识。即:“他们和爹爹都一样,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改编后的乐曲去掉了唱词,用京胡作主奏乐器,管弦乐队作伴奏。乐曲的开头是一段引子。它首先渲染了一种低沉而肃穆

39、的气氛。这种气氛立即令人联想到李玉和一家面临着十分严峻的考验。但在生死关头,他们临危不惧。随后的音乐由双簧管和单簧管相继奏出。它们低回婉转的旋律,将人们引入一种沉思的意境之中好像铁梅也在思考着爹爹、奶奶、表叔都是怎样的一种人?终于,她豁然开朗,乐曲进入主体部分京剧红灯记中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的原曲。这段音乐采用了西皮唱腔、流水板,因而,它非常充分地表现了李铁梅那种天真烂漫、纯朴乐观的精神状态。4浑身是胆雄赳赳是根据现代京剧红灯记第五场痛说革命家史中李玉和的同名唱段改编的器乐曲。原唱段是表现李玉和被叛徒王连举出卖后,日寇宪兵队长鸠山以请李玉和“赴宴”、“交朋友”的名义将其逮捕.当李玉和与家人告别时,

40、说出了一番语重心长的话:“临行喝妈一碗酒,浑身是胆雄纠纠时令不好风雪来得骤,妈要把冷暖时刻记心头.”之后,是一段过门,这段器乐曲以唢呐为主奏乐器,用管弦乐队作伴奏。乐曲的旋律以“西皮二六为基础。其前半部分音乐高亢而紧凑,显得坚定而自信.其中也有一部分旋律显得细腻深情,表现了李玉和对母亲的关怀之情以及对革命事业的责任感.间奏之后,乐曲进入后半部分,其旋律流畅婉转,表现了李玉和嘱托女儿继承父志的亲切感情。最后,乐队奏出一个深情的、大义凛然的尾声。 第三课时(二)唱脸谱1近些年来,一种创新的音乐体裁颇受关注。这种新的音乐体裁就是“戏歌”。在戏歌中,唱脸谱又是流传最广、颇有影响的一首佳作。唱脸谱的歌词

41、,从外国人对京剧的称谓开始,用外国人的眼光来赞扬我国的京剧艺术:“美极了、妙极了、简直OK顶呱呱!”尔后,从各种人物的脸谱入手,进一步夸奖其生动形象,以赞美京剧艺术之出神入化、引人入胜。这首戏歌的结构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降B宫调性。其旋律汲取了京剧音乐的素材,采用了通俗音乐的创作手法,可谓雅俗合璧,别有风味。第二部分转至降E宫调,完全使用京剧音乐的西皮唱腔,从而与第一部分的音乐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段旋律流畅、潇洒、富有激情,给人一种雄浑、典雅的艺术享受。 2脸 谱脸谱是戏剧人物在面部用图案化的化妆方式来表现其性格特征的图谱。通常,净和丑两种角色要勾画脸谱;而生和旦两种角色则很少采用。净、丑的

42、脸谱总是用夸张的色彩和线条来表现的。这就与生、旦脸的略施粉黛形成对比.脸谱的谱式很多,诸如:整脸(多用于正面人物,如关羽、包拯)、水白脸(多用于奸诈的权贵人物,如严嵩、曹操)、三块窝脸、十字门脸、元宝脸、歪脸.脸谱的艺术特色表现在“形”、“神、“意”三方面。取形往往夸张,使其具有很强的装饰作用。取形的目的主要是“传神和“寓意”。如:脸谱要表现项羽的哭、张飞的笑、包拯的愁,这就是传神;脸谱中带有褒善贬恶的形象(如:鲁智深的螳螂眉象征其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正义性格;娄阿鼠脸上的白老鼠象征其偷偷摸摸的鼠窃性格),这就是寓意。故此,脸谱不仅是为了化妆,更是为了艺术形象的完美.文中如有不足,请您指教!12 / 1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