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

上传人:shug****ng1 文档编号:207252712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7.8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目录第一章绪论1第二章过敏反应22.1 过敏性休克22.2 溶血性贫血22.3 血清病、药物热22.4 过敏反应22.5未分型的过敏反应3第三章毒性反应33.1对神经系统的毒性33.2肾脏毒性33.3肝脏毒性43.4 对血液系统毒性43.5免疫系统的毒性43.6胃肠道毒性43.7心脏毒性4第四章特异性反应5第五章二重感染5第六章抗菌药物与其他药物合用时可引发或加重不良反应56.1与心血管药物合用66.2与抗凝药合用66.3与茶碱类药物合用66.4与降糖药合用66.5与利尿剂合用66.6与其他药物合用6结束语7参考文献8致谢9第_章绪论药物的不良反应是临床用药中的常见现象。它不仅指药物的副作用,

2、 还包括药物的毒性、特异性反应、过敏反应、继发性反应等。抗菌药物是 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类用药,包括抗生素类、抗真菌类、抗结核类及具有抗 菌作用的中药制剂类。其中以抗生素类在临床使用的品种和数量最多。目 前临床常用抗生素品种有100多种。抗生素挽救了无数生命,但其在临床 应用也引发了一些不良反应。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危害后果是严重 的。在用药后数秒钟全数小时乃至停药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均可发生不 良反应。常见的有过敏性休克、固定型药疹、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 过敏性反应、胃肠道反应、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严重的甚至会引起患者死 亡。因此,加强临床用药过程中的监督和合理使用抗生素对减少临床不良 反

3、应的发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第二章过敏反应抗生素引起的过敏反应最为常见,主要原因是药品中可能存在的杂质 以及氧化、分解、聚合、降解产物在体内的作用,或患者自身的个体差异。 发生过敏反应的患者多有变态反应性疾病,少数为特异高敏体质。2.1过敏性休克此类反应属I型变态反应,所有的给药途径均可引起。如:青霉素类、 氨基糖苷类、头孢菌素类等可引起此类反应,头孢菌素类与青霉素类之间 还可发生交叉过敏反应。因此,在使用此类药物前一定要先做皮试。2.2溶血性贫血属于II型变态反应,其表现为各种血细胞减少。如:头孢噻吩和氯霉素 可引起血小板减少,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可引起溶血性贫血。2.3血清病、药物热属于I

4、II型变态反应,症状为给药第714天出现荨麻疹、血管神经性 水肿、关节痛伴关节周围水肿及发热、胃肠道黏膜溃疡和肠局部坏死。如: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林可霉素和链霉素均可引起以上反应。头孢菌素 类、氯霉素等抗菌药物还可引起药物热。2.4过敏反应这是一类属于w型变态反应的过敏反应。如:经常接触链霉素或青霉 素,常在312个月内发生。2.5未分型的过敏反应有皮疹(常见为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日光性皮炎、红皮病、 固定性红斑、多形性渗出性红斑、重症大疱型红斑、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 症,多见于青霉素类、四环素类、链霉素、林可霉素等;内脏病变,包括 急慢性间质性肺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肝炎、弥漫性过敏

5、性肾炎,常见 于青霉素类、链霉素等。复方新诺明还可引起严重的剥脱性皮炎。第三章毒性反应抗生素药物的毒性反应是药物对人体各器官或组织的直接损害,造成 机体生理及生化机能的病理变化,通常与给药剂量及持续时间相关。3.1对神经系统的毒性如:青霉素G、氨苄西林等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严重者可 出现癫痫样发作。青霉素和四环素可引起精神障碍。氨基糖苷类、万古霉 素、多粘菌素类和四环素可引起耳和前庭神经的毒性。链霉素、多粘霉素 类、氯霉素、利福平、红霉素可造成眼部的调节适应功能障碍,发生视神 经炎甚至视神经萎缩。新的大环内酯类药物克拉霉素可引起精神系统不良反应。另有报道, 大环内酯类药物克拉霉素和阿奇

6、霉素可能减少突触前乙酰胆碱释放或加 强了突触后受体抑制作用,可诱导肌无力危象。3.2肾脏毒性许多抗生素均可引起肾脏的损害,如:氨基糖苷类、多粘菌素类、万 古霉素。氨基糖苷类的最主要不良反应是耳肾毒性。在肾功能不全患者中,第3代头孢菌素的半衰期均有不同程度延长,应引起临床医生用药时的高 度重视。3.3肝脏毒性如:两性霉素B和林可霉素可引起中毒性肝炎,大剂量四环素可引 起浸润性重症肝炎,大环内酯类和苯唑青霉素引起胆汁淤滞性肝炎,头孢 菌素中的头孢噻吩和头孢噻啶及青霉素中的苯唑西林、羧苄西林、氨苄西 林等偶可引起转氨酶升高,链霉素、四环素和两性霉素B可引起肝细胞型 黄疸。3.4对血液系统毒性如:氯霉

7、素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和中毒性粒细胞缺乏症,大剂量 使用青霉素时偶可致凝血机制异常,第3代头孢菌素类如头孢哌酮、羟羧 氧酰胺菌素等由于影响肠道菌群正常合成维生素K可引起出血反应。3.5免疫系统的毒性如:两性霉素B、头孢噻吩、氯霉素、克林霉素和四环素。对机体免 疫系统和机制具有毒性作用。3.6胃肠道毒性胃肠道的不良反应较常见。可引起胃肠道反应的药物如:口服四环素 类、青霉素类等,其中大环内酯类、氯霉素类等药物即使注射给药,也可 引起胃肠道反应。3.7心脏毒性大剂量青霉素、氯霉素和链霉素可引起心脏毒性作用,两性霉素B 对心肌有损害作用,林可霉素偶见致心律失常。第四章特异性反应特异性反应是少数患者使

8、用药物后发生与药物作用完全不同的反应。 其反应与患者的遗传性酶系统的缺乏有关。氯霉素和两性霉素B进入体内 后,可经红细胞膜进入红细胞,使血红蛋白转变为变性血红蛋白,对于该 酶系统正常者,使用上述药物时无影响;但对于具有遗传性变性血红蛋白 血症者,机体对上述药物的敏感性增强,即使使用小剂量药物,也可导致 变性血红蛋白症。第五章二重感染在正常情况下,人体表面和腔道黏膜表面有许多细菌及真菌寄生。由 于它们的存在,使机体微生态系统在相互制约下保持平衡状态。当大剂量 或长期使用抗菌药物后,正常寄生敏感菌被杀死,不敏感菌和耐药菌增殖 成为优势菌,外来菌也可乘机侵入,当这类菌为致病菌时,即可引起二重 感染。

9、常见二重感染的临床症状有消化道感染、肠炎、肺炎、尿路感染和 败血症。第六章抗菌药物与其他药物合用时可引发或加重不良反应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多数情况下是需要联合用药的,如一些慢性病(糖 尿病、肿瘤等)合并感染,手术预防用药,严重感染时,伴器官反应症状, 需要对症治疗等。由于药物的相互作用,可能引发或加重抗菌药物的不良 反应6.1与心血管药物合用红霉素和四环素能抑制地高辛的代谢,合用时可引起后者血药浓度明 显升高,发生地高辛中毒。6.2与抗凝药合用头孢菌素类、氯霉素可抑制香豆素抗凝药在肝脏的代谢,使后者半衰 期延长,作用增强,凝血时间延长。红霉素可使华法林作用增强,凝血时 间延长。四环素类可影响肠道

10、菌群合成维生素K,从而增强抗凝药的作用。6.3与茶碱类药物合用大环内酯类药物也可以抑制肝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使茶碱血药浓 度增加。红霉素与茶碱合用时,茶碱血药浓度可增加约40%,而茶碱可影 响红霉素的吸收,使红霉素的峰浓度降低。6.4与降糖药合用氯霉素与甲苯磺丁脲及氯磺丙脲合用时,可抑制后者的代谢,使其半 衰期延长,血药浓度增加,作用增强,可导致急性低血糖。6.5与利尿剂合用氨基糖苷类药物庆大霉素与呋喃苯胺酸类合用时,有引起耳毒性增加 的报道。头孢噻啶与呋噻米合用时可增加肾毒性,原因可能是合用时前者 的清除率降低。环孢菌素与甘露醇合用时,可引起严重的肾坏死性改变, 停用甘露醇后,移植肾的功

11、能可得到恢复。6.6与其他药物合用红霉素、四环素与制酸剂合用时,可使抗生素的吸收降低。大环内酯 类红霉素与卡马西平合用时,可引起卡马西平中毒症状。结束语综上所述,合理使用抗生素,重视患者用药过程中的临床监护对于临 床医生安全用药,保证患者生命健康,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正确诊断分清是否为细菌感染,如利用标本的培养判断认为是细菌感 染,才是应用抗菌药物的适应证。熟悉抗生素的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特点, 掌握药物的临床药理作用、抗菌谱、适应证、禁忌证、不良反应以及制剂、 剂量、给药途径与方法等,做到了解病人用药过敏史,使用药有的放矢, 避免不良反应发生。在医、护、药三方加强ADR监测。同时对

12、药物监测、临床血液及生化指标检验监测、护理监护等。特别 是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药物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的同时也应监测肾功能和 听力;合并用药时对受影响药物的血药浓度进行监测,如红霉素或四环素 与地高辛合用时,对地高辛药物浓度进行监测或避免合用;口服抗凝剂与 氯霉素、四环素、红霉素合用时,应监测患者的凝血时间,或避免合用; 必须合用时,须调整口服抗凝剂的剂量。护理人员与患者接触较多,认真细致的护理工作,特别是对儿童及老 年患者的周到护理,是对药物不良反应及时发现和处理的重要环节。对护 理人员进行临床药理知识的培训,增加他们这方面的知识,以便及时发现 问题及时报告和处理。一旦发现不良反应应采取果断措施,

13、如停药或换药。若出现过敏反应, 应立即采取抢救措施。这些做法对抗生素不良反应的预防和补救都是行之 有效的。【参考文献】1 张克义,赵乃才.临床药物不良反应大典.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 版社,2001,96.2 杨利平.再谈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医学理论与实践,2004,17 (2).3 王正春,李秋,王珊.药物不良反应803例分析.医药导报,2004, 23(9).4 张立新,王秀美.抗生素应用中的问题与探讨.实用医技杂志,2 004,11(8).5 张紫洞,熊方武.药物导致的变态反应、过敏反应.抗感染药学, 2004,1(2).6 吴文臻,刘建慧.药疹220例临床分析.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 0

14、04,13(13).7 刘斌,彭红军.药物性肝炎136例分析.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 4,13(5).8 程悦.联合用药致变态反应探析.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 3(13).9 马冬梅,李净,舒丽伟.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黑龙江医学,2004, 28(12).10 吴安华.临床医师处方抗菌药物前需思考的几个问题.中国医 院,2004,8(8).11 高素华.抗生素滥用的危害.内蒙古医学杂志,2005,37(11).12 魏健,郦柏平,赵永根,等.抗生素合理应用自动监控系统的构 建.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20(8).13 王斌,陈命家等.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 0

15、9.7.14 王迎新,弥漫等.药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15 丁慧萍,黄平.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反应分析J.中国药事.致谢本论文是在常明老师和帅母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他们严 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 励着我。从课题的选择到最终完成,常老师始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 的支持。常老师不仅在学业上给予我精心指导,还在思想、生活上给予我 无微不全的关怀,在此谨向常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同时也感谢王海洋,张正莹等同学,感谢他们在我困惑的时候给予我 不少的帮助和鼓励。正是由于你们的帮助和支持,我才能克服一个一个的 困难,直至本文的顺利完成。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 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老师、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 接受我诚挚的谢意!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