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象的心理旋转

上传人:教**** 文档编号:207245292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表象的心理旋转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表象的心理旋转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表象的心理旋转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表象的心理旋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表象的心理旋转(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实验报告(实验心理学实验)实验名称表象的心理旋转姓 名学 号院 系专 业应用心理学表象的心理旋转摘要 实验研究了正R和反R的心理旋转随旋转角度变化的规律,及正R和反R的反应时的差异和反应时的性别差异。被试为华东师范大学本科生20名。实验给被试呈现旋转角度分别为0、60、120、180、240、300的正R和反R字母,当刺激出现时,要求被试判断刺激为正R还是反R。结果显示:刺激偏离正位的度数越大,用时越多。关键词 表象 心理旋转 反应时1 引言 表象(Mental Image)是大脑对客观事物的直观表征,是真实物体的类似物,是真实物体的抽象化再现。美国心理学家巴格斯基认为,人将视觉和语言信息转化

2、为表象储存在记忆中,表现是信息编码的基本形式。人可以对表象进行操作,这种操作类似于对具体事物的操作。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关于表象的研究迅速发展,其中心理旋转就是表象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心理旋转(Mental Rotation)指单凭心理运作,而不靠实际操作,将所知觉的对象予以旋转,从而获得正确知觉经验的心理历程。心理旋转是一种想象自我或客体旋转的空间表征动力转换能力,也是一种评定空间智能的重要标尺。 对心理旋转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Cooper和Shepard用减数法反应时实验证明了心理旋转的存在。得到了字母倾斜程度越大,反应时越长的结论。后来的一系列研究都验证了这一假设。 有研究发

3、现,不同年龄段被试的心理旋转能力存在明显差异,无论是对图形方位匹配判断的准确性还是完成判断任务的速度,中青年组被试的成绩均明显优于其他两组被试。这说明心理旋转能力可能与神经过程的灵活性有关。有研究者比较了青年和中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旋转信息加工,发现青年和中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旋转的信息加工机制均受损,也说明心理旋转与神经过程有关。 个体心理旋转能力与智力有非常显著的正相关。 而关于心理旋转的性别差异,不同的研究却得出了不同的结果。大多数实验结果是男性的表现要好于女性,男性在执行空间认知任务时的表现往往好于女性,在心理旋转任务中,这种现象更为普遍。有人认为任务过程中男性和女性分别采用了整体旋

4、转和局部旋转的策略是主要原因。有些实验却发现从反应时间以及心理旋转速度等角度对性别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反应时间和心理旋转速度都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 总之,Cooper的结论已经得到普遍的认同。本实验在重复验证Cooper的结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比较心理旋转反应时的性别差异。 实验假设:表象的心理旋转正R和反R反应时没有差异,反应时也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2 方法2.1 被试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应用心理学系大二本科生20名,其中女生15名,男生5名,身体均健康。2.2 仪器与材料2.2.1 仪器:计算机及PsyTech心理实验系统。2.2.2 材料:不同角度的正R和反R图片,共有0、

5、60、120、180、240、300正反共12种不同角度和方向的R 2.3 实验方法2.3.1 登陆并打开PsyTech心理实验软件主界面,选中实验列表中的“表象的心理旋转”。单击呈现实验简介。点击“进入实验”到“操作向导”的窗口。点击“开始实验”进入指导语界面。2.3.2 指导语是:这是一个表象心理旋转的实验。下面屏幕要呈现的是一系列不同角度的字母正R和反R(镜像),请你使用1号反应盒对呈现的R作出反应。如果认为是正R按“+”,认为是反R则按“-”,反应越快越好。2.3.3 正式实验开始后屏幕随机呈现不同角度的正向和反向R,被试对呈现的R作出正向还是反向的判断。程序将自动记录反应时和错误次数

6、。2.3.4 实验结束,保存数据。2.4 数据处理与分析3 结果3.1 基本实验结果3.1.1 各个角度正R和反R所有被试反应时的平均数如表一所示:正反R060120180240300正R557.55582.85741.75912.00717.95613.85反R634.8647.35753.651016.95799.70696.70表13.1.2 各个角度正R和反R所有被试反应时的正确百分比如表二所示:正反R060120180240300正R97.9098.3395.4078.8492.4397.90反R99.5899.2395.4092.1196.1096.81表二 3.2 正反角度与反应

7、时之间的关系曲线:3.3 性别对于心理旋转的影响3.3.1 男女被试正确反应时如表三所示:正反R正R反R男657.8171.90124.05女743.2138.95152.31表三3.3.2 以性别为分类变量,将正R、反R的平均反应时,和总平均反应时分为男性组和女性组,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共计三次检验,结果如表四。表四F显著性正R和反R 1.6070.221正R 0.8100.380反R1.5420.230结果显示不管是正R、反R还是正反R上,都不存在显著差异。4 讨论4.1 实验误差分析实验结果并没有完全验证实验假设,分析原因,可能有:(1)样本不具有代表性,由于实验被试都是班上心理学专业的

8、学生,未能做到随机化,其代性不高。(2)实验被试人数较少引起的误差。(3)男女人数的严重不均引起的误差,五个男生完全没有代表性。(4)实验过程中,因为实验过程枯燥而使被试走神带来的反应时延长而导致的误差。4.2 关于性别差异虽然普遍认为在空间能力上男女存在差异,所以男生的心理旋转能力应该优于女生,但本实验得到的结果是男生与女生不存在显著差异。除了本实验男生被试较少的原因外,这可能也与实验所用的是简单的二维图像有关,难度较小的二维旋转任务中的性别差异没有那么明显。4.3 提出疑问心理旋转的连续性建立在减数法的基础之上。而大多数的研究都得出了心理旋转具有性别差异。根据减数法的原理,我们可以把心理旋

9、转反应时分为心理旋转时间+简单反应时。可以测得被试的简单反应时,经过统计处理,就可以知道心理旋转反应时的性别差异是由于不同性别的被试在简单反应时上的差异引起,还是由于男性所需要的用于心理旋转的时间更少所引起。5 结论5.1 表象的心理旋转反R的反应时普遍大于正R的反应时。5.2 心理旋转的反应时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参考文献郭秀艳实验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杨治良,王新法心理实验操作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附录正R的反应时:被试编号0601201802403001863712125010538427792437601621958814655349158059373266

10、258043953685406834353725549567842702730555642958266274568248574464375597958364908518512666830570487961568178010539226771054357479386580966811815691668101668973912621545731920626601135045265911137566545145315166357905704871539940246667865037716708102310581086801107117649767111112239646591854357479386

11、580966819489418520716454483206065819561393837899反R的反应时:被试编号06012018024030017095828489409287052616608831103468663536506856408647976764482438466444510456560867687475974474366207517641286105468875376087241032741601858258380012577165689800758100014431098904106175516818298987351167077188613449848991264860567984962856813536616595927613575145825837691257716567155886688391279749563168399778771243906100317850871100311691004107918617551681829898735195094765266706045572063658959088472367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