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中消费者隐私保护问题的研究—毕业论文

上传人:h****2 文档编号:207217474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4.5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电子商务中消费者隐私保护问题的研究—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电子商务中消费者隐私保护问题的研究—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电子商务中消费者隐私保护问题的研究—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资源描述:

《电子商务中消费者隐私保护问题的研究—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商务中消费者隐私保护问题的研究—毕业论文(2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电子商务中消费者隐私爱护问题的探讨Research on Privacy Protection of Customers in E-commerce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081国贸(1)班陈祥 200822139内容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隐私问题也渐渐被放大。特殊是电子商务的隐私问题已成为网络经济最重要的议题之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苦恼,近些年,网民的隐私权频频受到侵扰。使得网民甚至全社会对电子商务中的隐私权问题倍加关注。隐私权的爱护也成了电子商务发展的一大瓶颈,现有理论仅仅停留在探讨阶段,相对立法爱护比较欠缺,对消费者隐私问题不够重视,人们相关

2、的防范意识相对缺乏,因此解决消费者隐私爱护问题燃眉之急。本论文就当前我国电子商务中消费者隐私爱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分析产生该问题的主要缘由,并借鉴发达国家的相关阅历,最终提出些适合我国国情的相关建议,营造健康平安的电子商务环境。关键词:电子商务; 消费者; 隐私爱护Abstract: As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technologies, Privacy protection in E-commerce was magnified. Especially, privacy issues in E-commerce have become one of t

3、he most important topics in modern society.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mmerce in recent years brings convenience to peoples life, also comes with the troubles. The privacy of Internet users have been frequently violated, which make Internet users and even the whole society doubly concern about pri

4、vacy issues in E-commerce. The protection of privacy has become a major bottleneck in the development of E-commerce, theory existed was merely at the research stage, legislation to protect lacks ,less attention to the issue of consumer privacy, lack of people-related awareness, all these reasons mak

5、e resolving consumer privacy problem imminently. This thesis described consumer privacy protection situation, existing problems and the reason for the problems of Chinas E-commerce, then borrowing from the experience and concludes with some relevant recommendations for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to

6、 create a health and safety of e-commerce environment. Key words: E-commerce; Customers; Privacy Protection 目 录一、电子商务概述1(一)电子商务与消费者隐私爱护1(二)网络隐私权与传统隐私权1(三)电子商务中消费者隐私问题产生的缘由2(四)爱护消费者隐私的必要性3二、关于我国电子商务中消费者隐私爱护4(一)我国消费者隐私爱护问题的现状4(二)我国消费者隐私受到侵害的具体表现5(三)我国关于消费者隐私爱护的政策7(四)我国爱护消费者隐私所存在的问题8三、国外相关隐私爱护模式9(一)国外隐

7、私爱护模式概述9(二)以美国为代表的“行业自律”型爱护10(三)以欧盟为代表的“立法规制”型爱护11四、就我国实际状况提出的相关建议12(一)加快相关消费者隐私爱护立法建设12(二)加强电子商务经营者的自我管理机制13(三)提高消费者防范意识,加强隐私爱护技能13(四)逐步完善消费者隐私权的科技爱护手段13参考文献 15一、电子商务概述(一)电子商务与消费者隐私爱护1. 电子商务的定义电子商务指电子化的商务,即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而进行的商务活动,这里的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包括企业内部网(Intranet)、广域网(Wan)和因特网(Internet),而本文所指的电子商务更为狭义,将限定在利用

8、因特网开展的商务活动,或者说在线进行的各种商业交易。电子商务可供应网上交易和管理等全过程的服务,包括广告宣扬、询问洽谈、网上订购、网上支付,电子账户、服务传递、看法征询、交易管理等各种商务活动。2. 电子商务与消费者隐私爱护隐私包括私人信息、私人活动以及私人领域等三个方面,并且隐私的概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传统的隐私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拓展,如网络环境下电子信箱、QQ号、网络用户名、闲聊记录等都属于隐私的新增内容。电子商务中涉及的隐私又与传统意义上的隐私有些不同。电子商务中涉及的隐私爱护则侧重于公民在网上私人信息要受到爱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复制、公开和利用的一种爱护。新的高科技

9、手段为实施侵害供应了便利,这使得网络侵权易如反掌。网络用户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另外由于网络自身所具有的虚拟性、开放性、技术性以及传播速度之快速其隐私被侵扰的危急机率大增。(二)网络隐私权与传统隐私权从法律方面而言,提到消费者隐私则必定关系到消费者的隐私权。隐私权是公民享有的私人生活安静与私人信息依法受到爱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等的一种人格权。网络隐私权与现实生活中的隐私权不同。网络隐私权是传统意义上的隐私权在网络环境下的延长和发展。针对这一新兴的历史产物,不同的学者观点不同。有的学者认为网络隐私权是自然人在网络这个特定的空间中所享有的隐私权,是将现实空间中的隐私权向网络空

10、间中的引申。有的学者认为网络隐私权并非是一种全新意义上的隐私权,而是属于隐私权中个人信息隐私权的范畴。个人信息是指那些能够干脆或间接识别出特定自然人身份的信息。个人信息包括姓名、性别、诞生年月、民族、身份证号码、血型、指纹、户籍、婚姻状况、家庭状况、教化背景、工作履历、健康信息、财务状况等任何单独或与其他信息比对可以识别特定个人的信息。与现实环境下的传统隐私权相比,传统的隐私权法律爱护主要是赐予公民个人对自己隐私的保持权和支配权。禁止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隐私。侵害隐私权的行为虽然具有多样性,但也不外乎是侵入侵扰、监视监听、窥视、刺探调查、干扰披露等方式。但是在网络时代,无论你身

11、处何地,也不分人种、信仰、政治倾向和社会阶层,都可以同等地共享网络上的信息资源。实现与他人的沟通。个人、企业、公司甚至政府机关都可以用网络发布信息。网络环境下的这些侵权行为被赐予了新的形式,新的高科技手段为实施侵害供应了便利。这使得网络侵权易如反掌。网络用户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其隐私被侵扰的危急机率大增另外由于网络自身所具有的虚拟性、开放性、技术性以及传播速度之快速。传统隐私权的防卫性已经不能充分保障私人隐私的平安性。必需赐予隐私主体以更加主动、全面的权利。因此网络隐私权更加侧重于隐私权利的主动限制与利用。(三)电子商务中消费者隐私问题产生的缘由1电子商务的特性使公民无法限制个人数据电子商务依托

12、于互联网,它与传统商务方式相比具有虚拟性。由于电子商务的虚拟性,电子商务经营者在交易过程中往往会要求消费者通过填写各种表格供应更多的个人信息,如姓名、生日、身份证号、银行帐号、家庭地址、电话号码、工作单位、邮箱地址等内容,以确保交易的真实性,保障自己的利益。消费者假如拒绝供应这些数据,有可能就无法完成网上交易活动,为了享受网上购物乐趣与便捷,消费者不得不付出信息被记录的代价电子商务采纳了大量计算机和网络通信等技术,具有集成性。数据仓库、数据挖掘技术的兴起,使得对个人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分析变得非常简洁,个人隐私数据被非法传播、修改、滥用的危急性大大提高。2电子商务发展导致的利益驱动在电子商务中,

13、一些企业为了增加竞争力,往往会利用技术方法获得更多消费者的个人信息。例如Cookies技术,它是指一种跟踪用户信息的技术,通过消费者的网络阅读器在消费者的计算机硬盘上写入的由字母和数字组成的识别符号,Cookies能使B2C网站的系统在消费者访问期间识别消费者的阅读器并供应很多消费者的个人信息。一些企业网站会将Cookie放置到访客的电脑里,以跟踪访客的上网习惯、阅读的页面、停留时间、访客来源等,以便有针对性地发放广告或者为消费者供应具特性化的服务。有调查显示,在美国即使是最受欢迎的排名前100位的电子商务网站,有35个网站允许第三方公司跟踪记录访问者的信息 。虽然其动身点可能是为消费者服务,

14、但也造成了对消费者隐私权的侵权。对于很多网络公司来说,注册用户的数量几乎成了网站最重要的资产。 注册用户的资料是一笔无法估计的财宝,因此有个别不法商家会利用消费者的个人数据交易牟利。他们可能会在合作的公司之间通过协商各取所需,相互交换双方所驾驭的个人信息,有的甚至是在网络上出售个人资料。3相关隐私法律制度不完善我国目前尚没有具体爱护电子商务消费者隐私权的法律条文,只是参照传统隐私权来进行爱护。并且我国目前对隐私权的爱护大都散见于各部门的法律当中,没有形成体系。时至今日,我国法律对隐私权的爱护仍比较零散,没有一个比较系统的全面爱护公民隐私权的立法,在民法这样的部门法中甚至没有提出隐私权这样的概念

15、以及有关的原则性规定,而是把侵害隐私权纳入侵害名誉权的范畴。4. 公民自我爱护意识不强中国传统文化中重集体、轻个人的思想干脆影响到我们对隐私正确相识,致使中国人对隐私权的爱护始终处于消极、被动的状态。目前,很少有人主动地关注自己的隐私权是否受到侵扰,很多人在隐私权受到侵害时,仍不知道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人们信息沟通日益频繁,生活方式也产生了巨大改变。比如,人们在进行网上购物时,很简洁被精致的页面所吸引,经受不起商品打折信息及奖品的诱惑,不加思索就很自然地提交了表单,填写了个人可识别信息,比如电话、地址、某些密码。填完后,在不经意之间你曾写的内容或资料今后就并不是你个人所

16、独有了。因此,目前我国公民的自我爱护意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仍有待加强。(四)爱护消费者隐私的必要性现行环境下,我国在关于电子商务方面的消费者隐私爱护还比较落后,消费者的隐私受到侵扰时会因缺乏相关法律和政策支持而不能得到有效爱护,同时消费者在隐私受到侵扰时的维权意识也令人担忧。电子商务中消费者隐私受到爱护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消费者的弱者地位所产生的隐私爱护必要性网络交易中,由于消费者同商家在订立合同时互不见面,经营者是消费者唯一的信息来源,除此之外,消费者几乎完全处于盲目状态,实质上成为一种支配与被支配,主动与被动的关系,经营者的败德行为使电子商务消费者在信息获得方面成为劣势者

17、。同时,消费者在一般消费关系中存在“畏讼心理”,而且诉讼制度程序繁杂,阻碍消费者实现其权利。在电子商务消费关系中由于诉讼证据的难以取得而变得更为明显。消费者势单力薄,法律学问缺乏,当其利益受到损害后,往往选择忍气吞声。2. 电子商务特殊的交易方式而产生的隐私爱护的必要性关于消费者弱者地位所产生的消费者爱护的必要性,世界各国早有相识,并制定了相关消费者爱护的政策法律,学术界对此也进行了深化广泛的探讨。但就计算机网络技术所产生的,通过在线商店进行交易的电子商务而言,由于它自身的特点便确定了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消费者的退货权利,纠纷解决等问题比传统交易模式更为突出。所以现行的基于消费者

18、弱者地位所产生的消费者爱护的相关法律并不能充分地爱护电子商务中的消费者。二、关于我国电子商务中消费者隐私爱护(一)我国消费者隐私爱护问题的现状现行环境下,我国在关于电子商务方面的消费者隐私爱护还比较落后,消费者的隐私受到侵扰时会因缺乏相关法律和政策支持而不能得到有效爱护,同时消费者在隐私受到侵扰时的维权意识也令人担忧。我国目前尚没有具体爱护电子商务消费者隐私权的法律条文,只是参照传统隐私权来进行爱护。并且我国目前对隐私权的爱护大都散见于各部门的法律当中,没有形成体系。目前我国闻名的网站如新浪、搜狐等都在各自的网站上张贴了本站的隐私政策。这些政策说明白网站在什么状况下搜集用户信息、搜集这些信息的

19、用途、网站如何爱护你所留下的个人隐私材料以及网站在利用这些材料时所遵循的原则等。但网站的这种做法有时只是为了在用户的面前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来获得用户的信任。但是国内网站的隐私政策公告内容都非常简洁,涉及对个人数据运用等方面的说明往往不够具体,也没有相关的平安保证。相反,却附上了很多免责条款。所以用户的隐私根本没有方法得到保证。我国在隐私权的技术爱护方面还处于向他人学习的阶段,国产相关软件的研发实力还比较落后,目前主要是借鉴外国的软件及爱护协议。随着网络隐私爱护越来越高的呼声,很多商家也从用软件技术爱护用户网络个人数据隐私权的角度来寻求商机,开发了一系列爱护隐私的软件,如Surf secret

20、、Burnt cookies、Windows cleanup、Cookie cop等等。很多免费的爱护个人隐私的软件已经实现了在不接受网站发送给用户的Cookies程序的同时,又不影响对网站的访问的功能。已经实现了在不接受网站发送给用户的Cookies程序的同时,又不影响对网站的访问的功能。我国公民渐渐相识到了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网络空间中的个人数据隐私爱护的重要性。由于在网上非法搜集他人隐私数据并将之用于商业用途事务的频繁发生,越来越多的网络用户起先关注个人数据资料的运用权限以及如何利用等问题。很多隐私权方面的专家对个人数据隐私权问题有了更加醒悟的相识,并剧烈呼吁完善和健全我国有关数据隐私权爱

21、护的法律法规。但是,大部分网络用户为了无偿获得电子邮箱、虚拟主机服务、得到免费奖品或打折的商品,而主动地将自己的具体个人信息,甚至是电子银行账号及密码泄露给网站。其导致的后果是无法预料的。而网站可以以受害人同意为抗辩理由否认其获得个人信息的违法性。因此,我国网络用户的自我爱护意识仍有待加强。(二)我国消费者隐私受到侵害的具体表现商家的客户资料已经成为商业竞争的重要部分,消费者的个人资料自然也戒了有经济价值的信息。信息网络技术的出现为信息的收集、传播和管理等供应了得天独厚的物质条件,然而,人类在享受它带来的众多便利的同时,也应看到,它使得个人隐私遭到前所未有的威逼。由于计算机强大的记录、储存功能

22、,以及网络这一新兴媒介的发达,对消费者信息的搜集和利用已较以往更为简洁、便捷。在电子商务活动中,消费者隐私受到侵害的行为类型可分为如下情形:1.电子商务中消费者隐私被非法收集(1)消费者信息被商业网站过度收集。在电子商务中,过度收集个人数据是指为了商业上的须要,商家采纳多种形式收集个人信息。一是透过填写各类表格。目前的电子商务流程有一种很普遍的模式:当个人在网上阅读、询问或购物时,总要填一系列以确定阅读者身份的表格,如姓名、生日、身份证号、银行账号、家庭住址、电话号码、工作单位、邮箱地址等内容。由予互联网的便利和快捷,这些资料就有可能被网上的任何机构获得。二是通过先进的电脑追踪技术收集个人数据

23、。一些商家拥有先进的电脑追踪技术,以识别网际网络运用者,在未经同意的状况下收集网络阅读的个人资讯。(2)他人隐私被商业公司非法获得、利用。大批特地从事网上调查业务的公司进行窥探业务,非法获得、利用他人隐私。某些网络公司运用具有跟踪功能的cookie工具阅读和定时跟踪用户站上所进行的操作,Cookies将自动记录用户访问的站点和内容,并将具体资料发送到网络公司中,网络公司依据这些资料驾驭个人的状况,并建立浩大的资料库。这可能导致某些用户重要信息的失窃,例:股票信息、信用卡资料等。(3)被未经授权个人的进入系统收集获得资料。未经授权截获或复制他人正在传递的电子信息。这类“侵权者”大多是黑客(hac

24、ker),他们可以利用各种技术手段窃取和篡改网络用户的私人信息。对个人通讯内容进法非法侵害、监听。这主要表现为非法截获、篡改、监看他人电子邮件和非法监视雇员在办公室的工作状况。2.电子商务消费者隐私被非法传播随着电子商务中消费者群体的高速增涨,电子商务中消费者隐私在网络上遭遇到非法传播。2009年2月网络上就出现一个典型的案例百万家中国企业老板手机名录网上标价叫卖!。广告上称,他们收集了2008年在网络上比较活跃的企业老板手机,信息中包括企业名称、地址,老板姓名、手机号码,企业类型、注册资金、主营行业以及年营业额等信息,全部信息他们都按地区进行了分类,全部待价而沽。广告中特殊注明,此次销售的名

25、录是最新的,信息截止时闻为2008年12月。广告同时注明白QQ、MSN、传真以及固定电话等多种联系方式,号码前的区号显示,该机构的确在广州百万家中国企业老板手机名录网上标价叫卖N武汉晚报,2009,(2)。此案例也提示我们,电子商务中消费者隐私正在被有偿地转让给一些机构,从而导致了消费者不断地接到这些机构打来的骚扰电话。3.电子商务消费者隐私被非法运用将消费者的个人数据做交易。个人数据交易目前有两种形式。第一种形式是公司之间相互交换个人信息。两个公司通过协商各取所需,相互交换双方所驾驭的个人信息。一般状况下,商家的合作伙伴不止一个,假如共享范围得不到有效限制的话,个人信息极有可能被众多的商家知

26、晓。其次种形式是个人资料买卖。在网络上,有供应各种商品与服务的公司,其中有一类就是出售个人资料的公司,它们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了很多个人资料,然后明码标价公开出售。(1)电子商务消费者隐私被用来进行网络营销。垃圾电子邮件的侵害已几乎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这些垃圾邮件有的充斥着色情的广告,有的甚至携带着病毒和木马,伺机破坏消费者的计算机系统,有的则是自动打开阅读器的窗口,将消费者带到毫无意义的网站上去。当消费者将这些垃圾邮件删除时,真正重要的邮件很有可能则被误删了。(2)电子商务消赞者隐私被用来诈骗。当一些不法之徒在网络收集到消费者的隐私信息后,通过电话或者短信的方式进行诈骗活动。据广东省警方通报,仅

27、2009年一季度,广东消费者就被电话、短信诈骗8000多万元。骗术层出不穷,尽管屡遭曝光但总有中招者。笔者身边就有不少人埋怨,自己的电话号码总是被很多生疏人所知,常常接听或者收到带有欺瞒性的电话和短信。(三)我国关于消费者隐私爱护的政策我国目前尚没有具体爱护电子商务消费者隐私权的法律条文,至今为止,隐私权还未作为一项独立的人格权在我国法律上加以规定。也没有针对隐私权爱护的特地法律法规和规章。直到上世纪70年头末、80年头初,才将隐私权与之相关的一系列权利逐步规定在宪法和其他的法律部门。宪法第38、39、40条分别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住宅、通信隐私不受侵扰。这是宪法爱护隐私权的原则性规定虽然没有

28、出现隐私权的字样但人格尊严是一个基本的法律范畴,包括名誉和隐私等内容。它的弹性内涵为公民隐私权的其他立法和司法说明留下了广袤的空间。是对隐私权的认可与爱护,这成为网络隐私权立法的依据。其他相关隐私的爱护的散见于一些法律、法规、规章中。在司法实践中的做法通常将隐私权纳入名誉权的范围中加以爱护高富平.电子商务法律指南M.法律出版社,2003年3月版.。因此隐私权寻求法律保障的实际可诉性及可操作性降低。关于主要网络隐私权爱护。我国也有一些规章做出相应规定。如国务院颁布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实施方法、公安部发布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平安爱护管理方法、信息产业部发布的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

29、理规定。 (四)我国爱护消费者隐私所存在的问题1.电子商务中消费者隐私权爱护意识不足电子商务中消赞者隐私权遭遇到侵扰的主要缘由之一就是自我爱护意识不足。大多数电子商务中消费者的个人信息爱护意识有很大的欠缺,不知道爱护自己的个人信息或者不知道怎样爱护自己的个人信息。主要表现有:消费者们对自己的个人信息爱护不足。很多状况下,他们并不知道这个信息是可以被爱护、应当被爱护或者必需被爱护的,他们不清晰自己拥有什么样的权限;消费者提交的信息具有随意性,没有意识到提交这些信息会对自己造成什么影响,比如MSN账号、密码、个人手机信息、联系方式等都随意的提交上去;不擅长利用已有的爱护措施,很多时候,网站已经为消

30、费者供应了爱护措施,例如你提交信息时可以选择只有自己看到、只对好友公开或对全部人公开,但消费者并不能意识到这一点,更多时候只是依据默认选项,这将形成对个人信息的非法损害。然而也正是因为电子商务中消费者自我爱护意识的不足,才使得现在电子商务中消费者隐私受到侵扰。2.电子商务中消费者隐私权技术爱护存在不足现在的网络平安爱护技术是越来越强了,但还是存在不足之处。数字签名技术、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系统、信息加密技术、平安认证技术、防病毒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削减了电子商务中消费者隐私的侵扰,但因为技术只是工具,它具有双刃剑的特性,既先进的技术可以用来爱护电子商务中消费者隐私,也有可能会被用来侵扰电子商

31、务中消费者隐私。所以技术爱护可能恒久无法彻底解决电子商务中消费者隐私权爱护问题,先进的技术只能在某种程度上完善和加强对电子商务中消费者隐私的爱护。3.电子商务中消费者隐私法律爱护不足隐私权爱护的立法依据缺失,在网络立法上的规定也较为笼统,这就干脆导致目前我国对隐私权法律爱护基本上处于一种无法可依的状态。就目前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定为爱护奠定了肯定的法律基础,但缺乏明确其体的规定,不便于具体的操作,也未特地涉及电子商务中消费者隐私权的问题。所以对我国的电子商务中消费者而言,在法律上既没有新的网络隐私爱护和电子商务中消费者隐私权的规定可供适用,也不能求助于传统隐私权的爱护手段来爱护电子商务中消费者隐私

32、权,一旦出现网络服务供应商或其它的主体通过网络非法搜集电子商务中消费者的隐私资料,并用作对消费者不利的方面,电子商务中消费者就简洁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电子商务中消费者隐私虽然属于网络隐私的范畴,但并不完全等同与它。电子商务中消费者隐私权具有虚拟性、财产性等缘由,假如它一旦遭到侵害,用户个人想追究侵权责任就非常的困难,并会造成肯定的经济损失,没有相关法律赐予爱护,那么一般的被侵权人想通过法律爱护自身权益的道路可能很大程度上已经被堵塞。所以,在信息网络法律中单独构建我国的网络隐私权和电子商务中消费者隐私权法律爱护体系是非常必要且迫切的。由上可知,虽然我国法律己经起先重视对消费者的隐私爱护,但却没有

33、一部法律干脆将隐私权这个词写进法律条款中,也并没有具体规定隐私权的内容和侵扰隐私权行为的方式。隐私权爱护的法律体制不完善这就导致了网络隐私权、电子商务中消费者隐私权法律爱护的缺陷,使网络隐私权、电子商务中消费者隐私权遭遇侵害时寻求司法救济成犯难题,限制了被侵权人通过法律途径爱护自身权益。因此,构建完善的电子商务消费者隐私法律爱护非常必要。三、国外相关隐私爱护模式(一)国外隐私爱护模式概述针对电子商务中消费者的个人信息爱护,由于各国政府对产业利益不同,法制传统不同,或者对个人隐私利益的权衡取舍的不同,存在两种不同爱护模式:一种是行业自律模式,也称为美国模式,以美国为代表性;另一种是法律规范模式,

34、也称为欧洲模式,以欧盟为代表性。美国由于留意维护网络信息产业发展,主见自由的发展电子商务,因此更主见行业自律模式:而欧盟始终留意对于个人隐私权益的充分爱护和敬重。主见通过法律爱护个人隐私权,因此主见法律规范模式。这两种模式各有利弊,我国对于电子商务中个人信息的爱护的探讨也多倾向于比较分析两种模式,旨在取长补短,吸取适合国情的阅历并结合我国电子商务发呈现状,建立相宜我国实情的模式,以期既能有效爱护电子商务的活力,又能爱护消费者个人信息。(二)以美国为代表的“行业自律”型爱护美国实行的是业界自律模式。所谓行业自律模式,是指依靠网络服务者的自我约束和行业协会的监督来实现。法律和法规力图寻求一个平衡点

35、以协调保障网络用户隐私权与促进网络信息产业发展和保证网络秩序平安稳定之关系。美国在隐私权爱护的意识与实行的措施方面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1967年通过信息是出法,1974年正式制定隐私权法,这部法律可视为美国隐私爱护的基本法,它规定了美国联邦政府机构收集和运用个人资料的权限范围,并规定不得在未经当事人同意的状况下运用任何有关当事人的资料。20世纪70、80年头又制定了一系列爱护隐私权的法律法规。如1970的公允信息报告法、1978的金融隐私权法、联邦有线通讯政策法案、录影带隐私爱护法案等。1986年的联邦电子通讯隐私法案是处理网络隐私方面的重要法案。它规定了通过截获、访问或泄漏保存的通信信息侵害

36、个人隐私权的状况、例外及责任,禁止向公众供应电子通信服务的供应商将服务过程中产生的通讯内容供应应未经批准的实体华吉力网络时代的隐私权兼论美国和欧盟网络隐私权爱护规则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河北法学,2011,(6)。对于网络上个人数据及隐私权益的爱护,美国更倾向于业界自律。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就该问题制定了四项“公允信息准则”,要求网站搜集个人信息时要发出通知;允许用户选择信息并自由运用信息;允许用户查看有关自己的信息并检查其真实性;要求网站实行平安措施爱护未经授权的信息。其1999年7月13日的报告甚至认为有效的业界自律机制,是网络上爱护消赞者隐私权的最好效的解决方案,并表示最近无立法必要。美

37、国电子前沿基金会(EFF)与Commercenet共同发起成立了以提倡网上隐私为主的非营利性机构Trust对符合不同自律标准的网站颁发认证证书。美图前总统克林顿曾签署了公民网络隐私权爱护暂行条例。1996年底通过的全球电子商务政策框架指出:只有当个人隐私和信息流淌带来的利益取得平衡对,GII(全球信息基础设施)上的商务活动才能兴盛起来。1999年5月,美国通过个人隐私权与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白皮书,阐述了对信息活动中公民个人隐私权进行爱护的政策取向。此外,纽约州亦就倍受争议的网上收集个人资料等问题提出新的立法建议,严禁企业收集并共享能够鉴别个人身份的资料。1997年春,康涅狄格州通过消费者隐私权法

38、案,其中对采纳电子邮件形式散发广告进行了限制郭建标网络隐私权法律爱护之探析J中国论文网,2011,(3).。美国行业自律模式的缺点非常明显,就是它完全建立在行业自律的基础之上,依据网络服务供应商和与之有关的其他产业的自觉行动来保证这些规定的执行。假如网络服务供应商与用户之间的利益是一样的,即由于实行了爱护网络用户隐私权的措施而使双方受益的状况下,这些规定可能还简洁执行。但当双方的利益不一样时,即由于网络服务供应商可通过搜集个人隐私材料并将其用作商业上的用途并能够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商业利益的状况下,这就很难保证网络服务供应商们能够遵守这些不能给其带来利益,而是给其增加负担的规定,这种模式缺乏保证规

39、定实施的机制仅仅对那些加入了该安排的公司有效,对大量的没有加入这一安排的公司来讲,它起不到任何的约束和规范作用。(三)以欧盟为代表的“立法规制”型爱护在爱护消费者电子商务交易中的个人信息权利方面,欧盟倾向于法律规范制式。这种模式由国家和政府作为主导,其基本做法是由政府通过制定法律的方式,从法律上确立网络隐私权爱护的各项基本原则与各项具体的法律规定、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的司法或者行政救济措施。而这些法律法规的运用范围包括电子商务企业。将电子商务中消费者的个人信息权利作为网络隐私权加以爱护。1995年欧盟就制定了有关个人数据处理与自由流通隐私权爱护的一般指令,即欧盟数据爱护指令。1996年夏

40、天,欧盟委员会把各国专家召集到总部开会协商,提出了发展互联网的基本原则,以制定有关法律,既要能赐予公民运用公共信息的权利,又要能够保证他们的隐私权。1998年10月,欧盟制定的网络私人资料爱护方法起先生效。这项法规事实上是1995年的相关法规的持续,它非常严格地限定在传递和运用个人数据时必需遵守的规则。欧盟主见的此种立法规制模式,将消费者个人信息权利的爱护纳入个人隐私权益的范围,使其作为一项法定的隐私权得到了充分爱护和敬重。在这种模式之下,通常是通过法律的具体规定对电子商务网站在网上搜集消费者的数据和隐私的行为提出肯定的限制,使电子商务网站在网上搜集用户隐私材料的行为规范化,使得各种个人信息的

41、收集运用都更透亮,使消费者的个人信息权利更简洁得到爱护。尽管欧盟所采纳的这一模式增加了电子商务企业的法定义务,增加了整个电子商务行业的成本,在肯定程度上使得电子商务企业束手束脚,但是适当的法制规范的正面意义是不行质疑的。关键在于怎样找到利益的平衡点,依据欧盟的各项法规的规定,欧盟的电子商务企业的在线隐私爱护政策得到了法律的保障,其实施具有了法律效力,当然实施的效果也更加显著。当然,欧盟立法规制模式也有其不行避开的负面影响。从法律上来讲,欧盟主见立法规制模式,留意对于个人隐私权益的充分爱护和敬重,在这种模式下,通常是通过法律的具体规定对网络服务供应商在网上的各种各样的搜集用户数据和隐私的行为提出

42、肯定的限制,使网络服务供应商供应在英特网上搜集用户隐私材料的行为更规范,相对于用户来讲更透亮,使网上用户的个人隐私权更简洁得到爱护。但是这样做的最干脆的后果是增加了网络服务供应商的法定义务。从经济上或从网络产业本身来讲,这样做无疑增加了以网络服务供应商为代表的整个信息产业的成本,甚至会损害信息产业的利益并阻碍网络电子商务的发展吕益林、吴子贵.网络隐私权爱护模式探析J.情报杂志,2011年第7期.。四、就我国实际状况提出的相关建议(一)加快相关消费者隐私爱护立法建设我们应当在立足于本国国情的同时,主动关注国际上的立法趋势和立法动态,从中吸取可行的阅历措施,形成我国电子商务中消费者隐私立法的一般方

43、式和原则。并渐渐向隐私爱护的国际标准靠拢,取得国际协调,争取在电子信息网络建设和发展刚刚起步的时候取得主动。首先应从法律上明确隐私权作为独立民事权利的地位,进而尽快制定隐私权法,既加强对隐私权的传统法律爱护,也重视对信息时代下电子商务中消费者隐私权的调整,建立一套完整的隐私权爱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在目前条件不成熟的状况下,我们的当务之急是拟定相关条例、确定或司法说明,填补我国电子商务中消费者隐私爱护方面的空白。(二)加强电子商务经营者的自我管理机制1.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制定完善、健全的个人资料爱护政策,并在网站上公开声明这些政策。为阅读网站者和消费者供应运用匿名身份的选择,在明显的地方供应顾客可

44、注销或接着的选项。2. 经营者应尽可能地考虑到消费者担忧隐私被泄露的心理,除了留意收集信息的方式 尽可能降低涉及用户个人隐私的程度以外,还应当向消费者供应更高级的隐私爱护限制方法。在网站明显的位置上告知消费者网站将以何种方式收集用户的个人资料以及网站收集个人资料的范围和消费者所拥有的权利,并在收集敏感信息时采纳加密措施。(三)提高消费者防范意识,加强隐私爱护技能提高公民对个人数据爱护和隐私平安意识可以说是爱护个人隐私权的最有效、最干脆、最简洁的策略。所以,现阶段就我国政府应当大力宣扬普及网络、隐私爱护等方面法律学问,使隐私权的法律观念深化人心。1.在注册电子商务交易用户时,对于可填可不填但又涉

45、及自己隐私的资料, 就没有必要过多的透露,尽量削减隐私暴露的机会;对于不信任的站点,不要轻易供应自己的地址。2. 对保存个人资料的Cookies要提高警惕,对它实行警示或封杀的方法,提高上网的平安性。电子商务消费者可以在网络阅读器中设置障碍,禁止未经允许的接受商务网站的Cookies。常常清理阅读器缓存有利于爱护个人资料,还可以把一些担忧全的站点列到阅读器的“黑名单”里,使阅读器能够自动拒绝这些站点发出的某些对我们不利的指令,在肯定程度上限制恶意站点对我们带来的损害。(四)逐步完善消费者隐私权的科技爱护手段1.宏观上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完善。首先国家应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尽量发挥潜能探讨更高端更平

46、安的电子商务平安技术。其次是可以借鉴国外科技研发的阅历,我国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激励更多的民间资本介入科技研发领域,这样既可以缓解国家资金投入有限的问题,还可以让高新技术更好更快的应用到电子商务中,尽早防范和爱护电子商务中消费者隐私权的爱护。2.微观上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完善。一、在网络系统中安放网络巡警。在网络系统中找寻可疑节点,对于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彻底删除,或者进行冻结让它无法通过传播。还可以在商务网站中设置报警链接,便利消费者进行网络举报、便利警察刚好打击;二、针对搜寻引擎技术的滥用,搜寻引擎供应方可以在搜寻关键词上进行限制,针对过于具体的个人信息的搜寻须要供应个人的身份证明才允许查阅;三、针

47、对网络木马和黑客技术,对于一般电子商务消费者来说,可以采纳最好用简便的方法运用正版的杀毒软件,刚好更新病毒库,这样可以简洁的、有效的防护个人隐私不被侵扰孟晓明.电子商务隐私的爱护措施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10).。参考文献1李昌麒、许明月. 消费者爱护法M.法律出版社,1997年7月第一版. 2 高富平. 电子商务法律指南M.法律出版社,2003年3月版. 3 张新宝. 互联网上的侵权问题探讨M.人民高校出版社,2009年11月版. 4吕益林、吴子贵. 网络隐私权爱护模式探析J.情报杂志,2011年第7期. 5王玉婧. 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与对策J.商业探讨,2010年第3期. 6

48、朱宏文. 网络交易中网络服务商与消费者权益爱护J.消费经济,2011,(05). 7汤啸天. 电子商务与个人信息爱护J.政府法制探讨,2011年第9期. 8百万家中国企业老板手机名录网上标价叫卖N武汉晚报,2009,(2). 9我国网络环境下个人信息爱护法律爱护的现状及思索J.各界,2011,(05). 10刘满达. 网络商务中消费者权益爱护的几个问题J.河北法学,2011,(03). 11王浩. 浅谈电子商务环境下的隐私权爱护J.中国科技信息,2011,(10). 12房尚文. 电子商务环境下消费者权益爱护J.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 13李卉. 电子商务消费者权益爱护问题初

49、探J财经问题探讨2011,(3). 14陈晓华. 电子商务消费者隐私问题探讨J. 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0).15孟晓明. 电子商务隐私的爱护措施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10). 16郭建标. 网络隐私权法律爱护之探析J中国论文网,2011,(3).17许红缨、张雨林. 网络环境下消费者权益爱护问题探析J江西社会科学,2011,(1)18华吉力. 网络时代的隐私权兼论美国和欧盟网络隐私权爱护规则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河北法学,2011,(6)19张新宝. 互联网上的侵权问题探讨M.北京:中国人民高校出版社,2009.20岑剑梅. 电子时代的隐私权爱护J中外法学,201

50、1,(11).21吴菲. 论电子商务中的消费者隐私权爱护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2011,(3).22佴澎、朱丽萍. 电子商务中消费者隐私权爱护探讨J云南高校学报法学版,2011,(5).23黄木. 电子商务中消费者权益爱护面临的法律问题J北方经贸,2010,(11).24王仁干. 电子商务中的隐私爱护J经济视角,2011,(7).25张秀兰. 网络隐私权爱护探讨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26毛利. 论电子商务中的隐私权爱护问题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6).27Americas Number One Fear In The 21st Century Is Loss Of PrivacyJ. ST.PETDRSBURG TIMES, 2010. 28Forman,A.E. E-commerce privacy and trust:overview and foundation J2008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Applications of Digital and Web Technologies, 2011, (8)1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