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 (1)

上传人:卷*** 文档编号:207130121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农村小学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 (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农村小学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 (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农村小学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 (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农村小学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 (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小学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 (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农村小学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因素分析和教育对策端芬镇成务学校 伍锡球摘 要: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呼唤合理有效的教育增进措施。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是小学生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面因素综合伙用的成果,由于农村的地理环境、社区环境、人文环境的特殊性,农村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有她的特定性,只要我们从影响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入手,有的放矢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就能维护农村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增进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本文以此为出发点,概括了农村小学生常用心理问题及其重要体现,并对于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进行分析。在综合既有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多种常用措施的基本上,针对农村小学中特有的“

2、弱势群体”-留守小朋友的心理健康问题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核心词:农村小学生 心理健康影响因素 教育对策一、前言。小学生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群体,正处在生理、心理迅速发育的核心时期,容易浮现多种心理健康问题。近年来,大量的研究和调查表白,心理问题的“低龄化”趋势明显,小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令人担忧,特别是农村的小学生,由于成长环境的特殊性,她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更加令人担忧。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严峻现实,反映了在农村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与急切性。为了有目的、有筹划地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我们要从影响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入手,制定相应的教育对

3、策,有效地开展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增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二、农村小学生常用心理问题及重要体现。(一)农村小学一般学生常用心理问题及重要体现。1、不同年级均存在着厌学、依赖、困惑等学习心理障碍。体现为对学习不感爱好,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胆怯作业,依赖性大,困惑顾虑。2、对人多疑恐惊。体现为心里老是为某些事情焦急,极度胆小胆怯,成天忧心忡忡,情绪不安,似乎总面临什么危险和侵害。遇事很少相信别人,总怕对自己不利,喜欢独处。向往幻想世界,异想天开。3、对她人冷漠敌视。体现为常把内心的烦恼、愤怒向她人发泄。殴打、谩骂同窗,损坏公物,甚至轻生。、逆反心理严重。体现为不听家长和教师的劝导,故意对着干;当

4、得不到教师和集体的注重时,用恶作剧来显示自己,常常体现出自己年龄、身份能力极不相称的幼稚行为,对别人的议论十分敏感,少言寡语,不肯与同窗交往。(二)留守小朋友的心理问题及重要体现。1、自我封闭 性格孤僻多数留守小朋友与父母长期分开,家庭环境的不稳定使她们缺少安全感和归属感,从而带来较强的孤单感。她们由于缺少感情依托,性格内向,遇到某些麻烦事会显得柔弱无助,久而久之变得不肯与人交流。长期的寡言、沉默、焦急和紧张,极易使这些孩子形成孤僻、自卑、封闭的心理。这样的小朋友在人际沟通和自信心方面自然比其她的孩子要弱。、情绪失控容易冲动 留守小朋友正处在身心发育时期,情绪欠稳定,再加上意志单薄,容易导致情

5、绪失控和冲动。她们还容易对周边人产生戒备和敌对心理。这种敌对心理的一种重要体现就是袭击行为。有些小朋友总感到别人在欺负她,一点小事就斤斤计较,对教师、监护人、亲友的管教和批评也易于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严重者往往尚有暴力倾向。3、认知偏差 内心迷茫 少数留守小朋友觉得家里穷,爸妈没能耐,才会出去打工挣钱,由此产生怨恨情绪和偏激想法。有的孩子疏远父母,导致情感隔阂。她们难以树立对的的人生观、价值观,对将来感到茫然。多数小朋友进取心不强,纪律松散,再加上家里无人辅导,学习成绩普遍较差,逐渐逃学、辍学,以致过早地流向了社会。 三、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分析(一)个体因素是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内在

6、因素。个体因素是指个体自身所具有的内在的因素,重要涉及遗传因素、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等,它们是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内在因素。其中心理因素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后天形成中影响最大,心理健康的实质是心理的功能状态,而决定心理功能状态的主线因素在于心理活动的内部机制。因此,小学生的各项心理素质的发展水平和内部机制的完善限度也是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具体说来,有如下几方面因素:心理发展的矛盾与冲突,基本需要的满足限度,心理挫折,不良个性。(二)家庭环境是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家庭环境是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家庭的影响在削弱,但是小朋友时期在家庭中所受到的影

7、响却是毕生都无法消除的。家庭对小学生心理健康影响较大的因素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种方面:、家庭构造,家庭构造健全和谐的家庭,有助于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而破裂家庭或父母不和谐、常常争执、以及单亲家庭,对小朋友身心健康成长明显不利,使小朋友产生躯体疾病、心理障碍比例较高。2、家庭氛围,良好的家庭氛围,可使小学生活泼、开朗、诚实、谦逊、合群、求知欲及好奇心强;相反,不良的家庭氛围则会使孩子胆怯、自私、嫉妒、孤单、懒惰、行为放任、不讲礼貌。、家庭关系,紧张的家庭关系会给小学生导致极大的心理承当,成为心理创伤的背景, 从而使小学生的性格带有一系列悲观特点。4、教养方式,父母不当的教养方式容易使子女形成难以适应

8、社会的不良人格特性,是促发子女产生神经症的危险因素之一。5、家长的楷模,作为家庭中权威人物的家长可以给孩子提供什么样的楷模,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方式与心理健康。、家长的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农村环境的因素,导致农村小学生受成长的家庭环境不良因素的影响,容易浮现心理健康问题;留守小朋友与父母长期分开,家庭环境的不稳定使她们更容易浮现心理健康问题。(三)学校教育是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导因素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合,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教育以其有目的、有筹划、有组织和系统性的特点而具有无可替代的主导作用,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极大。 校风与班风、学校环境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

9、的心理健康。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措施单一,不能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某种限度上给学生带来了心理压力。教师的素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是至关重要的,她们的才干、个性、教学艺术、教育措施都深深地影响着小学生,某些小学教师自身的心理不够健康,如过于情绪化,对学生的态度极易受自己情绪的影响,缺少应有的自制力,这种悲观的和不稳定的情绪常常是导致部分小学生某些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的因素。良好的师生关系会使小学生对学习产生积极的爱好,对学校生活感到快乐,拥有积极乐观的心态,然而,由于少数教师在教育观念上落后,导致教育行为上往往存在一定的偏差,不能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这就会对学生的健康发展导致直接的不良影

10、响。(四)社会环境是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诱发因素小学生生活在现实的社会环境中,这些社会环境因素必然会对她们的心理发展产生一定的正面或负面影响。农村的经济相对落后,生活环境不稳定的影响,而导致一部分农村小学生情绪不稳定、迷惘焦急。网络、电视在农村的普及,上网、看电视已成为农村小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但是,由于农村小学生,特别是留守小朋友,缺少家长的对的引导,除了正面、积极的作用外,传媒中某些暴力、色情、享乐主义、金钱至上等内容的传播、渲染,对她们的心理行为和价值观的发展更会产生许多不良影响,引起模仿或成为罪错的直接诱因。农村社区环境中的不良因素也成为诱发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刺激源。四、农村小学生心理健

11、康教育的常用措施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是家庭、学校、社会和小学生自身等诸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伙用的成果。在诸因素中,对小学生心理影响最大的是家庭环境与学校教育,两者在小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并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小学生的可塑性很强,只要我们从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多种因素入手,因材施教、及时教育,就能有效维护她们的心理健康,增进小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针对农村小学生的特殊性,我们应从下面两方面做好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学校应高度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全体教师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结识;在学科教学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目的,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把心理

12、健康教育渗入到班会、少先队活动中去,教育学生悦纳自我,学会人际交往,培养挫折承受能力、情绪调控能力;开展团队心理健康辅导课, 向小学生普及多种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她们自测、自控、自我调节、对的结识自己,解决学生心理问题。(二)联系家长,引起家长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注重,促使家长采用对的的教养方式,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楷模,消除家庭环境的不良因素影响。(三)小学生的心理不仅有共性,尚有个性,我们的工作不能只停留在团队辅导上,还必须针对学生的心理差别进行个别征询,特别是对留守小朋友,我们要进行个别心理辅导和发挥“知心屋”心理辅导室的作用,以协助她们解除心理问题,克服心理障碍,使心理朝健康的方向发展。针对留

13、守小朋友的心理健康问题,我们要对她们进行3大心理素质的培养:1、自信心的培养。“留守小朋友”由于不能得到父母及时的管教,而隔代监护人爷爷奶奶等又常常宠爱或放纵她们的行为,致使她们学习的自觉性较差,成绩落后,久而久之就失去了自信心。 要使她们学会对的评价自己。“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均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不要死盯着自己的短处,要善于发掘和发展自己的优势,“避己之短,扬己之长”,对自己做出公正全面的评价。教师要指引“留守小朋友”去做某些力所能及、把握性大的事情,如帮爷爷奶奶做某些家务,协助有困难的同窗,学会克服自己学习上的某些不良习惯等,虽然很小的事,也能获得成功的体验,起到增强自信心的作用

14、。、抗挫折能力培养。挫折可以称为是需要得不到满足时的紧张情绪状态。挫折感在“留守小朋友”的心理上体现很明显,她们常常会由于考试的失败、学业的担忧、社交的障碍、缺少父母的关爱等方面的因素体验到挫折感。她们的情绪常常处在失望、焦急、沮丧等紧张状态。遇到挫折时应进行冷静的分析,从主客观、目的、环境条件等方面找到受挫的因素,并采用有效的补救措施。要善于根据自己的优势确立奋斗目的,在迈进过程中发现不切合实际时,要及时调节,化压力为动力。其实,适度的刺激和压力能有效的调节机体的积极因素,正所谓“自古雄才多磨难”。要有一种辩证的挫折观,保持自信和乐观的态度,学会悦纳自己。3、合伙交流能力的培养。现代社会人际

15、交往和合伙能力愈来愈显得必不可少。但这方面的能力并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一定的实践逐渐形成的。“留守小朋友”由于长时间缺少父母的关爱庇护,自闭心理较为严重,常常不肯与人交往,心理压力较大。在学校教育中,教师要鼓励她们多参与班级和学校的多种活动,为她们展示和体现自己提供一定的平台。应当鼓励她们克服自闭心理,试探着积极与人交往,慢慢获得成功的体验。五、结语。小朋友是祖国的将来,是我们的但愿,小学作为基本教育,是学生奠定人生基本的阶段,让我们都行动起来,积极摸索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增进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使她们健康快乐的成长。参照资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丛立新 人民教育出版社 月第三章创设符合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规定的环境 2、小朋友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朱智贤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6月9日3、有关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思考田云兰教育理论与实践 4、小学生心理卫生调查分析张玲玲 中国校医,、影响小朋友行为问题的家庭环境因素徐勇 杨鲁静 中国学校卫生 6、父母养育方式及其影响因素与神经症关系的多因素分析刘宝花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9、小学生心理征询与行为指引王建平 方 平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