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使用化肥的坏处

上传人:d****2 文档编号:207129007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0.1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大量使用化肥的坏处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大量使用化肥的坏处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资源描述:

《大量使用化肥的坏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量使用化肥的坏处(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化肥的缺点与菌肥的优点发表于2010-8-26 22:25:01 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认识也有了较大的提高,绿色消费正在逐渐成为一种文化和时尚。在这 种潮流的推动下,食品生产企业纷纷开始生产绿色食品,然而绿色食品的生产是一个从源到 汇的全过程,它要求食品原料是绿色的,而原料的绿色有赖于农作物成长环境的绿色化:绿 色的土壤、绿色的肥料、绿色的灌溉、绿色的大气环境等。肥料的绿色是整个食品绿色供应 链实施中重要的一环,由于目前许多肥料的非环保性、对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性,使得无污 染农作物的生产中不得不放弃肥料的使用,以保持农作物的绿色性,但由此带来的问题是农 作物产量下

2、降、成本大幅度上升、价格居高不下,绿色食品成了贵族食品。生物菌肥则正好 填补了这一空白,它在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同时,不但自身完全环保、在使用过程中无任何污 染,而且可以减少硝酸盐对生态的污染,降低土地已有的污染,是理想的绿色肥料。化肥使用的危害:1. 化肥中不含有机质、腐殖质,因此大量使用化肥,土壤由于有机质和腐殖质的缺乏,土壤 团粒结构遭到破坏,造成土壤板结,农植物产量下降。2. 化肥利用率低,氮肥因为易挥发、流失,利用率只有30%-50%,磷肥的利用率才10%-25%, 因为磷酸根化学活性活泼,施入土壤后大部分磷与土壤中的Zn2+、Mg2+、Ca2+、Fe3+、 Al3+等阳离子结合形成难溶

3、性磷肥。钾的利用率也只有50%左右。3. 化肥大量使用使蔬菜瓜果品质大大下降。由于作物不仅仅需要氮磷钾,同时还需要钙铁 锌硒等许多微量元素,而化肥一般成分比较单一,所以长期使用化肥必然导致土壤中所含养 分趋于单一,易使作物营养失调,从而导致作物内部转化合成受阻,必然导致作物品质下降, 瓜不甜,菜不香。4. 危害人体健康。大量施用化肥,易使蔬菜中硝酸盐含量超标,而亚硝酸盐与胺类物质结合 形成N-亚硝酸基化合物为强致癌物质。5. 化肥的大量使用,还造成土壤的有益菌、蚯蚓的大量死亡。6. 化肥的长期低效施用,往往造成土壤中某些元素的过分积累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及环境 的污染。7. 从中国大量使用化肥

4、看,越使用化肥,地利就越下降,就越依赖化肥,由此形成恶性循 环。生物菌肥料的优点:1.改良土壤。(1)通过有益菌的大量繁殖,大量有益菌在植物的根系周围形成了优势种群, 抑制了其他有害菌的生命活动。(2)快速分解土壤有机物质,促进土壤团粒的形成,且通过 有益菌的活动能够疏松土壤,土壤的保肥、供肥、保水、供水及透气性都得到很好的调节。 (3)分解土壤中的农药残留,避免残留农药对下季作物产生药害。还对植物生长过程通过根 系排放的有害物质进行分解。2. 固氮、解磷、解钾功能。能够部分利用空气中的氮,通过有益菌生长代谢产生相应的酶 和酸,可对土壤中难溶性的磷、钾肥(土壤中难溶性磷肥占95%,难溶性钾占9

5、8%)进行分解, 从而成为植物所能吸收的磷钾肥。因此能够大大提高作物对肥料的利用率,从而减少肥料的 施用疽3. 提高作物品质。解磷、解钾的同时,能够促使土壤中微量元素的释放,被作物所利用, 同时有益菌代谢产生多种植物所需的物质,如小分子氨基酸、生长刺激物质、维生素等。4. 达到生物防治病害的效果,灌根可抑制土壤中的病菌,喷到叶面,可防止病害的入侵。5. 促进作物早熟和延长采收期。由于土壤理化性质得到改善,土壤养分丰富且平衡,土壤 中肥料能够更好的被作物很好的吸收,因此能够促进作物早熟和延长采收期。6. 和有机肥配合使用,能够持续不断的改良土壤,2-3年就可使土壤完全达到生产有机作 物的标准,且因为有益菌能够快速分解有机物质为作物吸收,所以克服了有机肥料肥效慢的 特点,单施有机肥产量低的特点。7. 生物菌肥不像化肥那样,一次性将过量的可溶性营养元素带入土壤,生物菌肥可避免环境 污染,且有益菌不断的在植物根系周围不断的繁殖代谢,持续地、非过量的向作物提供营养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