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文言文复习(二)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207104542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九上文言文复习(二)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九上文言文复习(二)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九上文言文复习(二)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九上文言文复习(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上文言文复习(二)(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文言文复习题一、阅读陈涉世家选段,完成文后各小题。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

2、耳。”乃丹书帛曰“大楚兴,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会天大雨()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3)发闾左谪戍渔阳( ) (4)等死,死国可乎()(5)宜多应者() (6) 度已失期()(7)为天下唱 ( ) (8)陈胜王 ( )2选出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 ) A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皆以美于徐公B项燕为楚将,数有功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C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D陈胜、吴广乃谋曰 惩山北

3、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3选出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 ) A宜多应者 功宜为王 B乃丹书帛曰 得鱼腹中书 C皆指目陈胜 卜者知其指意 D之次所旁丛祠中 皆次当行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百姓多闻其贤 闻寡人之耳者B陈胜、吴广乃谋曰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C项燕为楚将 贤能为之用D楚人怜之 二世杀之5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 (3)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 6陈胜、吴广的起义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根据本段内容,作简要分析。偶然性: 必然性: 7用原文句子填空。(1)陈胜、吴广起义的根本原因是

4、 。 直接原因是: 。(2)陈胜、吴广策划起义所采取的策略口号是 。8为起义作舆论准备的方法有两个,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9陈胜能够从一个佣耕之人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导者,有什么才能?请根据选段内容作出回答。 答: 二、阅读唐雎不辱使命选段,完成文后各小题。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

5、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而君逆寡人者() (2)秦王怫然怒()(3)休祲降于天() (4)长跪而谢之曰()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

6、是( )A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B天下缟素 吴广素爱人C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受任于败军之际 D怀怒未发 野芳发而幽香下列各组词句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日 太守谓谁 B 秦王不悦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C、 安陵君其许寡人 潭中鱼可百许头 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1)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2)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3)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末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并效仿“三士”欲刺秦王,产生了怎样的结果?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6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

7、子之怒”时为什么要引出专诸、聂政、要离行刺的故事? 7. 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应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付。请揣摩下列各句,说说其“潜台词”是什么。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我的理解:_ _与臣而将四矣。我的理解:_ _ 8. 你认为唐雎能够永远保住安陵吗?为什么? 9. 此文主要通过_ _的描写,塑造了秦王和唐雎两个完全不同的人物形象,秦王的 和唐雎的 都表现的淋漓尽致。10. 古往今来,有许多仁人志士像唐雎一样,为国家为正义不惜生命。请至少列举出两例。 三、阅读隆中对选段,完成文后各小题。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

8、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1)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2)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9、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自董卓已来 ( ) 然操遂能克绍(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 ) 将军既帝室之胄( )2.下列加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由是遂诣亮 诣太守说如此B.欲信大义于天下 小信未福,民弗孚也C.将军既帝室之胄 无丝竹之乱耳D.信义著于四海 皆以美于徐公3下列四句中“以”字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项的是( ) A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B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C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士,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D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4.下面各组句中加点的词

10、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此诚不可与争锋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B.国险而民附 益州险塞C.利尽南海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D.将军岂有意乎 将军岂愿见之乎5.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 (2) 6在文中,诸葛亮为刘备提出的近期目标是 ;最终目标是 ;他主张在内政上应遵循的方针是 ;在外交上的方针是 ;并指出等到形势发生变化,再兵分两路出击,一路是 ;另一路是 。7诸葛亮认为应用什么策略对待曹操?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策略: 原因: 8你认为诸葛亮建议刘备“跨有荆益”有可能实现吗?为什么? 9联系全文,刘备去拜访诸葛亮,“凡三往”,说明刘备是个什么人? 10.“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是现实的

11、一面镜子。结合选段内容,说说隆中对策中哪些策略对治国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简要概括三点即可。 四、阅读出师表选段,完成文后各小题。亲贤臣,远小人,此先帝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忠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

12、,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1解释下列加点的实词先帝不以臣卑鄙( ) 遂许先帝以驱驰( )恐托付不效( ) 深入不毛 ( )2准确翻译选文中画线的句子(1) (2) 3诸葛亮在文中插入对往事的追忆,是为了阐明_的观点,表达自己_的真挚感情和_的决心。4选文中作者叙写自己二十一年来的历程在全文的作用如何理解? 5第3自然段中“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的条件和目的各是什么?此处照应了前边的哪句话? 6、联系全文仔细体会,选

13、文部分洋溢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7、结合本文及三国演义的理解,你认为诸葛亮千百年来一直备受人们称颂的原因是什么? 8、文中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了哪三条建议?请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条,结合出师表和自己的生活谈谈你的体会?建议:体会:五、隆中对、出师表对比阅读。【甲】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

14、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乙】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

15、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 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礻韦、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礻韦、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谓为信然 ( ) 此人可就见 ( )孤不度德量力( ) 凡三往 ( )因屏人曰 ( ) 由是先主遂诣亮( )将军宜枉驾顾之( ) 先帝不以臣卑鄙( )以彰其咎 ( ) 猥自枉屈 (

16、)2. 将下边两个句子译为现代汉语。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3.乙文中带线句子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是 4.乙文中与甲文所叙的事情相关的句子是 5.阅读成都武侯祠内的一副对联,回答问题。(2分)两表酬三顾, 一对足千秋。对联中“两表”指的是 和 ,“一对”指的是 。6.“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是杜甫蜀相中的名句,甲段文字正体现了前句中的 ,乙段中最能体现“老臣心”的一句话是 。7.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是千古

17、名句,你能体会作者的感情吗? 8. 乙文中作者先后回顾了人生中有重大影响的三件事,它们分别是: 。作者回顾这些往事的目的是: 9.在公众眼里,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历来被人们所称颂,除以上杜甫的诗句外,有关他的典故、成语、名言警句以及俗语等还有很多,请列举三个(句、对)。(不必每项都列出,只要共写出三个即可) 一 望江南1 词中写思妇晚妆初罢即登楼望江,等待征人归来的词句是:梳洗罢,独倚望江楼。2 词中通过眼前中所见,烘托出一种空旷无聊、怅然若失之感的词句是: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3 词中表现思妇看到与丈夫昔日分手之处,愈觉神伤的词句是:肠断白蘋洲。4 词中与柳永的“想佳人,妆楼顒望,

18、误几回,天际识归舟。”这句话意境相似的词句是: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二 渔家傲秋思1 词中点明地域、时令及作者对边地风物的异样感觉的词句是: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2 词中以南归大雁去而不留反衬边地荒凉的词句是:衡阳雁去无留意。 3 词中通过渲染战时的肃杀气氛暗示敌强我弱的不利形势的词句是: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4 词中道出将士彻夜无眠的感伤之情的词句是: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5 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了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中用相关的景物却描写了边塞的悲凉,这句是:长烟落日孤城闭 6 词中能表现词人边关思亲与渴望边陲立功矛盾心理的词

19、句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7 在我国古代诗词中,有许多描写边塞军旅生活或边塞风光的诗词名句,请写出连续的两句,并注明作者和出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 使至塞上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 凉州词 三 江城子密州出猎1 词中生动描绘千百猎手满山遍野的威武气势的词句是:千骑卷平冈 2 词中动用典故既表达了自己渴望得到重用,又含有对朝廷的贬谪的不满情绪的词句是:亲射虎,看孙郎。或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3 词中表现作者决心报效祖国,立功边疆,实现报国壮志的词句是:西北望,射天狼。4 古诗词中,有许多运用典故表情达

20、意的语句,请写出这样的两句,并注明作者和出处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李白 行路难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5 词中表现作者满怀壮志,希望重新得到朝廷的重用,为国家效力,有机会建功立业的词句是: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6 词中与“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意思相近的词句是: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四 武陵春1 词中触景伤情的词句是: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2 词中抒写人去楼空,万事皆休,还未开口,泪已先流的悲苦之情的词句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3 词中写词人想泛舟解愁,却最终无奈作罢的复杂心情的句子是: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

21、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4 李煜的虞美人中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词句,武陵春中把“愁”写得更有分量,想像新奇而生动的句子是: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五 破阵子1 词中表现词人愿为国家效力,梦中也不忘报国志愿的句子是: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2 词中表现戍边将士骑术精湛,射击高超的句子是: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3 词中表现词人欲助君王实现统一大业,为自己树立千载美名的词句是: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4 李白行路难中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诗句,破阵子中同样表达诗人雄心壮志的名句是: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5 古诗词中

22、,有许多描写戍边将士的诗句,请写出给你印象最深的连续的两句,并注明作者及出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 从军行七首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王昌龄 从军行七首 6 词中借虚幻的梦境实写对军旅生活的渴望的句子是: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7 词中写尽壮志难酬的感慨的句子是:可怜白发生!8 词中与“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意思相同的句子是: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 9 辛弃疾既是一位杰出的词人,又是一位征战沙场的将军,破阵子一词可以说是对其军旅生活的概括,像他这样的文人将军,在我国古代也多有出现,请写出一位像他这样的将军,并写出其诗词名篇名句:浊酒一杯家

23、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 渔家傲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过零丁洋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文言文复习题答案一、1.略。2D 3. A 4.D 5.略 6. 偶然性:因暴雨断道而误期限(直接原因) 必然性:秦朝统治法峻刑严,“天下苦秦久矣”。陈胜等误了期限按秦法都要斩首,这迫使他们为求生,不得不转戈反秦。(根本原因)7. (1)天下苦秦久已。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2)诈自称扶苏项燕 8. 丹书鱼腹 篝火狐鸣 9. 答案要点:(1)对当前形势具有敏锐的洞察力;(2) 有很强的组织领导才能;(3)做事周密细致;(4) 非凡的宣传鼓动能力。二、1.略。2

24、. C 3. B 4. (1)我把安陵君看做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2)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3)这三个人,都是平民中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心里的愤怒还没有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吉凶的征兆,加上我,将成为四个人了。 5答案要点:迫使秦王屈服;不辱使命,保全了安陵国 6表明自己要效法他们,同时表达了要跟秦王斗争到底的决心。 7. (1)你最好是将你们的土地奉送给我,不然的话我将发怒,那后果将不堪设想。我将效法他们三人,与你同归于尽。 8. 不能。秦灭六国,统一全国,是当时的历史发展趋势。弱小的安陵,最终还是抵挡不住秦的统一战争的步伐。 9. 对话 骄横狂暴、外强

25、中干、色厉内荏 正气凛然、不畏强暴 敢于献身 10. 屈原直言敢谏,流浪之后愤而作离骚,抒发志向,最终投江而死,以身殉国。闻一多在敌人面前拍案而起怒斥敌人的卑鄙罪恶行径,用自己的生命写下了千古绝唱最后一次演讲。三、1. 同“以” 战胜 大概 后代 2.A 3.A 4.C 5. (1)刘璋昏庸懦弱,张鲁又在益州北面威胁他,百姓富裕国家富足却不知道爱惜。(2)百姓谁敢不用箪盛饭用壶盛着浆来迎接将军您呢?6. 跨有荆益; 霸业可成 ,兴复汉室;内修政理 ;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接好孙权;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将军身帅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7. 此诚不可与争锋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8

26、. 有。因为荆州“其主不能守”,益州“刘璋暗弱不知存恤”。9. 礼贤下士 求贤若渴 诚恳虚心的人 10. 示例:运用贤能 体恤百姓 加强民族团结 改善睦邻关系 对内革新政治等四、1身份低微 见识短浅 奔走效劳 实现 草 2(1)在乱世中苟且保全自己的性命,不谋求在诸侯中有名望。(2)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而忠于陛下的职责本分啊。3亲贤远佞是关系到国家兴亡的大事报先帝而忠陛下北定中原兴复汉室 4作用:追述先帝殊遇,表达了诸葛亮报先帝忠陛下的心情,鼓励后主效法先帝亲贤远佞,奋发图强成就大业。5条件是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目的是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照应了“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6

27、报先帝而忠陛下(有感于先帝知遇之恩而图报,对刘氏父子和蜀汉一片忠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7围绕“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回答即可。8建议:广开言路,赏罚分明, 亲贤远佞。 体会:A从要广泛听取意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样的角度回答;B.从各党派、团体到个人应有一个统一平等的标准,不应有特权角度回答;C.从人际交往中,选择君子,远离小人角度回答。五、1.略 2.略 3. 效忠刘氏父子的一片赤胆忠心。(报先帝而忠陛下) 4.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5. 出师表后出师表 隆中对(如将出师表写成前出师表也对。)6. “天下计”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

28、忠陛下之职分也。 7. 表达了诸葛亮对先帝的感激之情和与先帝患难与共的思想,同时也表达了创业的艰难的思想。 8. 作者回顾了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往事:三顾茅庐。临危受命。临崩寄臣以大事。作者回顾这些往事的目的是:表达了作者对先帝知遇之恩的感激和忠于刘备父子的真挚感情,并以先帝创业的艰难激励后主。9. 有关典故如:初出茅庐:火烧新野:借东风;空城计;失街亭;气周瑜。等等。 有关成语如:三顾茅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等。有关名言警句如: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出世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等等。有关俗语如: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等等。六、1.略 2.略 3. 政治上取信于民 4. 爱国热情;深谋远虑 5. 例如:我们遇事要三思而后行,切不可莽撞行事。对事物的正确判断应建立在仔细观察、周密分析的基础上。6. 战前鲁庄公的“鄙”表现在把战争取胜的希望寄托在贵族的拥护和神灵的保佑上。7. 大国难测,怕有埋伏;通过考察敌情,弄清齐军退却真相,再决定是否追击齐军。 既克,公问其故。 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