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与地基基础(DOC 49页)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207062919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61 大小:29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DOC 49页)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DOC 49页)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DOC 49页)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资源描述: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DOC 49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力学与地基基础(DOC 49页)(6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四 川 大 学 教 案【首页】课程名称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授课专业工程管理班级2011级课程编号306109030课程类型必修课校级公共课( );基础或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选修课限选课( );任选课(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实践课( )考核方式考试();考查( )课程教学总学时数48学 分 数3学时分配课堂讲授 48 学时; 实践课 0 学时教材名称土力学地基基础作 者陈希哲出版社及出版时间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指定参考书土力学地基与基础土力学地基及基础作 者 周汉荣,赵明华杨进良华南理工大学、东南大学等出版社及出版时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7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0.中国

2、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8授课教师裴建良职 称讲师单 位水电学院授课时间20122013下期110周星期二(第79节)、星期五(第12节)注:表中( )选项请打“”四 川 大 学 教 案【理、工科】周 次第 1 周, 第 1 次课 2013年2月26日备 注章 节名 称0 绪论授 课方 式理论课();实践课();实习()教学时数3教学目的及要求(1)了解土力学和地基基础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2)了解土力学在土木工程中的重要性及其发展概况;(3)了解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的学科特点;(4)熟悉课程的研究特点、学习要求和学习方法。教学内容提要时间分配(1) 基础知识及定义(2) 国内外地基基础工程成败

3、实例(3) 本课程的任务和作用1)地基2)基础3)土力学(4) 土力学的内容与学习要求(5) 本学科发展简介0.5学时0.5学时1.0学时0.5学时0.5学时第 1 页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土、地基基础、土力学的概念;难点:地基基础工程成败实例分析。备 注讨论、练习、作业讨论:地基基础工程成败原因。教学手段课堂采用多媒体电子教案讲授课堂提问、答疑课后答疑参考资料1. 周汉荣,赵明华主编. 土力学地基与基础.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年第三版2. 杨进良主编. 土力学.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注: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第 2 页四 川 大

4、学 教 案【理、工科】周 次第 1 周, 第 2 次课 2013年3月1 日备 注章 节名 称1工程地质授 课方 式理论课();实践课();实习()教学时数2教学目的及要求(1)了解基本地质年代;(2)了解矿物与岩石的基本分类及其性质;(3)了解第四纪沉积层的基本类型;(4)不良地质条件。教学内容提要时间分配(1)本章内容、建筑场地的形成及地质年代(2)矿物与岩石1)矿物的种类及其主要物理性质2)岩石的类型和性质(3)第四纪沉积层 残积层、坡积层、洪积层、冲积层、海相沉积层湖沼沉积层(4)不良地质条件 0.5学时0.5学时0.5学时0.5学时第 3 页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矿物的种类及其主要物理

5、性质;岩石的分类及其性质;第四纪沉积层的分类。备 注讨论、练习、作业讨论:岩石的分类;作业:复习思考题1.2、1.4、1.5、1.10教学手段课堂采用多媒体电子教案讲授课堂提问、答疑课后答疑参考资料1. 周汉荣,赵明华主编. 土力学地基与基础.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年第三版2. 杨进良主编. 土力学.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注: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第 4 页四 川 大 学 教 案【理、工科】周 次第 2 周, 第 3 次课 2013年3月5日备 注章 节名 称1.5 地下水 2土的物理特性及工程分类(2.12.2)授 课方 式理论

6、课();实践课();实习()教学时数3教学目的及要求(1)了解地下水对地基工程的作用;(2)重点掌握地下水的运动规律,即达西定律和动水力;(3)了解渗流破坏型式。(4)掌握土的三相系的概念及土的三相中各相的物理性质;教学内容提要时间分配(1)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2)地下水分类(3)地下水位(4)地下水的运动 1)达西定律(渗透系数的物理意义)2)动水力3)渗流破坏型式(流土和管涌)(5)地下水水质(6)土的生成与特性(7)土的三相组成0.5学时0.5学时0.5学时0.5学时0.5学时0.5学时第 5 页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地下水的运动规律,即达西定律和动水力,渗透系数的物理意义;渗流破坏型式;

7、土的固相性质,如土粒粒组,土粒级配。难点:动水力,包括动水力和静水压力的区别,动水力的计算;土粒级配曲线形状,连续性与土粒级配良好与否之间的关系。备 注讨论、练习、作业讨论:动水力的作用,孔隙水压力的分项;作业:复习思考题1.15、1.16 习题1.7、1.9、1.10教学手段课堂采用多媒体电子教案讲授课堂提问、答疑课后答疑参考资料1. 周汉荣,赵明华主编. 土力学地基与基础.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年第三版2. 杨进良主编. 土力学.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3. 华南理工大学、东南大学等编. 地基及基础.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注: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

8、。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第 6 页四 川 大 学 教 案【理、工科】周 次第 2 周, 第 4 次课 2013年3月8日备 注章 节名 称2 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2.32.4)授 课方 式理论课();实践课();实习()教学时数2教学目的及要求(1) 掌握土的物理性质指标的定义和计算式,会用土的三相图推导各指标之间的关系式(2) 掌握土的了解土的结构和物理状态指标教学内容提要时间分配 (1)土的物理性质指标1)土的直接测定指标和换算指标2)利用三项图推导各指标的关系(2)土的物理状态指标1)无粘性土的密实度2)粘性土的物理状态指标:液、塑限及其测定方法,液、塑性指数的物理意义及计算(3

9、)灵敏度0.5学时0.5学时0.5学时0.5学时第 7 页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土的物理性质指标及各指标之间的推导;无粘性土的密实度、粘性土的稠度。难点:土的物理性质指标及各指标之间的推导;备 注讨论、练习、作业讨论:土粒级配曲线形状、连续性与土粒级配良好与否之间的关系;作业:复习思考题2.1、2.5、2.7、2.9 习题2.1、2.3、2.7教学手段课堂采用多媒体电子教案讲授课堂提问、答疑课后答疑参考资料1. 周汉荣,赵明华主编. 土力学地基与基础.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年第三版2. 杨进良主编. 土力学.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3. 华南理工大学、东南大学等编. 地基及基础.

10、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注: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第 8 页四 川 大 学 教 案【理、工科】周 次第 6 周, 第 5 次课 2013年3月28日备 注章 节名 称2.5 地基土的工程分类 3 土的压缩性与地基沉降计算授 课方 式理论课();实践课();实习()教学时数3教学目的及要求(1) 土的工程分类方法(2)掌握土的变形特性和有效应力原理教学内容提要时间分配(1)土的三相图推导各指标之间的关系式(复习)(2)土的工程分类:粗粒土和细粒土分类原则和方法(3)土的变形特性(4)有效应力原理(5)侧限条件下土的压缩性1)室内侧限压缩试验 2

11、)侧限压缩性指标:压缩系数、压缩指数、压缩模0.5学时0.5学时1.0学时1.0学时第 9 页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有效应力原理难点:土的各分类方法的异同,有效应力原理备 注讨论、练习、作业讨论:无粘性土的密实度的确定标准(孔隙比和相对密实度)。作业:复习思考题2.11、2.12、2.13、2.14、2.18。 教学手段课堂采用多媒体电子教案讲授课堂提问、答疑课后答疑参考资料1. 周汉荣,赵明华主编. 土力学地基与基础.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年第三版2. 杨进良主编. 土力学.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3. 华南理工大学、东南大学等编. 地基及基础.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注

12、: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第 10 页四 川 大 学 教 案【理、工科】周 次第 6 周, 第 6 次课 2013年3月31日备 注章 节名 称3 土的压缩性与地基沉降计算授 课方 式理论课();实践课();实习()教学时数3教学目的及要求(2)掌握土的压缩、固结的概念,熟练掌握各压缩性指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3)了解土的原位压缩性测试试验。教学内容提要时间分配(1)土的变形特性(2)有效应力原理(3)侧限条件下土的压缩性1)室内侧限压缩试验2)侧限压缩性指标:压缩系数、压缩指数、压缩模量的定义及换算关系(4)土的压缩性原位测试 1)载荷试验:变形模

13、量 2)旁压试验1学时1学时1学时第 11 页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有效应力原理、侧限压缩性指标(压缩系数、压缩指数、压缩模量的定义及换算关系)。难点:有效应力原理。备 注讨论、练习、作业讨论:压缩系数、压缩指数、压缩模量的换算。作业:复习思考题3.8、3.10、3.12。 教学手段课堂采用多媒体电子教案讲授课堂提问、答疑课后答疑参考资料1. 周汉荣,赵明华主编. 土力学地基与基础.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年第三版2. 杨进良主编. 土力学.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3. 华南理工大学、东南大学等编. 地基及基础.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注: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

14、一份。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第 12 页四 川 大 学 教 案【理、工科】周 次第 7 周, 第 7 次课 2013年4月4 日备 注章 节名 称3.5 地基中的应力分布授 课方 式理论课();实践课();实习()教学时数2教学目的及要求(1)掌握土体中自重应力的计算方法;(2)掌握基底压力计算方法;(3)掌握条形基础、矩形基础上作用竖向均布荷载、三角形分布荷载和水平分布荷载时地基中附加应力的计算方法;认识附加应力在地基中的分布规律以及地基中的应力集中和应力扩散现象。教学内容提要时间分配(1)土层自重应力:定义和成层土计算方法(2)基底压力1)基底压力分布2)中心荷载和偏心荷载下基底压力计

15、算方法3)基底净压力(3)附加应力1)分布规律2)集中荷载下附加应力计算3)矩形面积受竖向均布荷载作用(角点法)4) 矩形面积受三角形分布荷载作用等0.5学时0.5学时1学时第 13 页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附加应力的计算方法;矩形基础三角形分布荷载计算地基附加应力系数时的综合角点法对荷载和基础形状的划分。难点:矩形基础三角形分布荷载计算地基附加应力系数时的综合角点法对荷载和基础形状的划分。备 注讨论、练习、作业讨论:附加应力分布规律的应用。作业:复习思考题3.2、3.3、3.6; 习题3.2、3.3、3.4。教学手段课堂采用多媒体电子教案讲授课堂提问、答疑课后答疑参考资料1. 周汉荣,赵明华主

16、编. 土力学地基与基础.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年第三版2. 杨进良主编. 土力学.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3. 华南理工大学、东南大学等编. 地基及基础.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注: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第 14 页四 川 大 学 教 案【理、工科】周 次第 7 周, 第 8 次课 2013年4月7 日备 注章 节名 称3.6 地基的最终沉降量 3.7 应力历史对地基沉降的影响3.8 地基沉降与时间的关系授 课方 式理论课();实践课();实习()教学时数3教学目的及要求(1)掌握土的最终沉降量的计算方法,包括分层总和法、规范

17、推荐的方法;(2)掌握考虑应力历史时地基沉降量的计算方法;(3)掌握饱和土的一维固结方程的推导和渗透固结理论,掌握固结系数的实验室确定方法。教学内容提要时间分配(1)地基的最终沉降量 1)分层总和法2)规范方法(2)应力历史对地基沉降的影响1)土的回弹和再压缩曲线2)超固结比3)变形计算方法(3)地基沉降与时间的关系1)饱和土的渗流固结过程和模型2)单向固结理论及其讨论1学时1学时1学时第 15 页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最终沉降量的计算方法,包括分层总和法、规范推荐的方法;饱和土的一维固结方程的推导和渗透固结理论。难点:一维固结方程的推导和渗透固结理论。备 注讨论、练习、作业讨论:分层总合法和规

18、范方法的异同。作业:复习思考题3.13、3.15、3.16; 习题3.8、3.11。教学手段课堂采用多媒体电子教案讲授课堂提问、答疑课后答疑参考资料1. 周汉荣,赵明华主编. 土力学地基与基础.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年第三版2. 杨进良主编. 土力学.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3. 华南理工大学、东南大学等编. 地基及基础.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注: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第 16 页四 川 大 学 教 案【理、工科】周 次第 8 周, 第 9 次课 2013年4月11 日备 注章 节名 称3.9 建筑物沉降观测与地基允许变形值

19、4 土的抗剪强度与地基承载力授 课方 式理论课();实践课();实习()教学时数2教学目的及要求(1)掌握地基变形特征和地基变形允许值;(2)了解地基强度的意义和土的强度的应用;(3)掌握土的极限平衡条件。教学内容提要时间分配(1)地基变形特征和地基变形允许值(2)地基强度的意义和土的强度的应用(3)土的极限平衡条件1)土体中任一点的应力状态2)莫尔库仑强度理论3)土的极限平衡条件0.5学时0.5学时1学时第 17 页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土的极限平衡条件。难点:土的极限平衡条件。备 注讨论、练习、作业讨论:莫尔库仑强度理论的适用条件。作业:复习思考题4.2、4.3; 习题4.2。教学手段课堂采

20、用多媒体电子教案讲授课堂提问、答疑课后答疑参考资料1. 周汉荣,赵明华主编. 土力学地基与基础.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年第三版2. 杨进良主编. 土力学.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3. 华南理工大学、东南大学等编. 地基及基础.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注: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第 18 页四 川 大 学 教 案【理、工科】周 次第 8 周, 第 10 次课 2013年4月14 日备 注章 节名 称4.3 抗剪强度指标的确定4.4 影响抗剪强度指标的因素授 课方 式理论课();实践课();实习()教学时数2教学目的及要求(1)掌握

21、测定强度参数的试验方法及试验成果的整理;(2)熟悉抗剪强度的影响因素以及无粘性土和粘性土的剪切特性;(3)掌握不同固结和排水条件下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的意义及应用,即不同的剪切试验方法与实际工程情况的对应关系以及各种试验方法的适用工况。教学内容提要时间分配(1)抗剪强度指标的确定1)直接剪切试验2)三轴剪切试验3)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灵敏度4)十字板剪切试验(2)影响抗剪强度指标的因素1)抗剪强度来源2)影响因素1.5学时0.5学时第 19 页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测定强度参数的试验方法及试验成果的整理,抗剪强度的影响因素以及无粘性土和粘性土的剪切特性。难点:不同固结和排水条件下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的意

22、义及应用,即不同的剪切试验方法与实际工程情况的对应关系以及各种试验方法的适用工况。备 注讨论、练习、作业讨论:不同固结和排水条件下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的意义及应用。作业:复习思考题4.4、4.5、4.7、4.8、4.9; 习题4.3、4.7、4.9。教学手段课堂采用多媒体电子教案讲授课堂提问、答疑课后答疑参考资料1. 周汉荣,赵明华主编. 土力学地基与基础.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年第三版2. 杨进良主编. 土力学.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3. 华南理工大学、东南大学等编. 地基及基础.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注: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

23、案。第 20 页四 川 大 学 教 案【理、工科】周 次第 9 周, 第 11 次课 2013年4月18 日备 注章 节名 称4.5 地基的临塑荷载和临界荷载4.6 地基的极限荷载授 课方 式理论课();实践课();实习()教学时数2教学目的及要求(1)了解地基的破坏过程,掌握地基承载力的概念和允许承载力的概念;(2)掌握临塑荷载和临界荷载的概念以及按塑性区开展范围确定地基承载力的方法;(3)掌握用极限荷载的计算来确定地基承载力的方法。教学内容提要时间分配(1)地基的临塑荷载和临界荷载1)临塑荷载2)临界荷载(2)地基的极限荷载1)极限荷载概念及计算公式2)太沙基公式3)斯开普敦公式4)汉森公

24、式(3)影响极限荷载的因素1.5学时0.5学时第 21 页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临塑荷载和临界荷载的概念以及按塑性区开展范围确定地基承载力的方法,用极限荷载的计算来确定地基承载力的方法。难点:临塑荷载和临界荷载的计算公式推导;极限荷载的推导。备 注讨论、练习、作业讨论:各公式的适用范围。作业:复习思考题4.13、4.16、4.17; 习题4.10、4.12、4.13。教学手段课堂采用多媒体电子教案讲授课堂提问、答疑课后答疑参考资料1. 周汉荣,赵明华主编. 土力学地基与基础.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年第三版2. 杨进良主编. 土力学.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3. 华南理工大学、东南

25、大学等编. 地基及基础.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注: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第 22 页四 川 大 学 教 案【理、工科】周 次第 9 周, 第 12 次课 2013年4月21 日备 注章 节名 称5 土压力与土坡稳定授 课方 式理论课();实践课();实习()教学时数2教学目的及要求(1)了解挡土墙的类型及性质,挡土墙后土压力和位移的关系;(2)掌握静止土压力、主动土压力和被动土压力的概念;(3)熟练掌握朗肯主动和被动土压力理论的基本假定以及主动和被动土压力的计算方法。教学内容提要时间分配(1)挡土墙的类型、用途(2)土压力的种类及其影响因素

26、(3)静止土压力计算(4)朗肯土压力1)无粘性土的土压力:主动土压力和被动土压力2)粘性土的土压力:主动土压力和被动土压力0.5学时0.5学时0.5学时0.5学时第 23 页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静止土压力、主动土压力和被动土压力的概念;朗肯主动和被动土压力理论的基本假定以及主动和被动土压力的计算方法。难点:朗肯主动和被动土压力理论的基本假定。备 注讨论、练习、作业讨论:三种土压力的大小关系。作业:复习思考题5.1、5.2、5.3、5.4、5.5; 习题5.1、5.2。教学手段课堂采用多媒体电子教案讲授课堂提问、答疑课后答疑参考资料1. 周汉荣,赵明华主编. 土力学地基与基础.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27、社.1997年第三版2. 杨进良主编. 土力学.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3. 华南理工大学、东南大学等编. 地基及基础.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注: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第 24 页四 川 大 学 教 案【理、工科】周 次第 10 周, 第 13 次课 2013年4月25 日备 注章 节名 称5.4 库仑土压力理论 5.5 几种常见情况的土压力5.6 挡土墙设计(简)授 课方 式理论课();实践课();实习()教学时数2教学目的及要求(1)熟练掌握库伦主动和被动土压力理论的基本假定以及主动和被动土压力的计算方法;(2)掌握有超载、成层

28、土、有地下水等具体情况的土压力计算方法;(3)熟悉影响土压力的因素及减小主动土压力的措施。教学内容提要时间分配(1)库仑土压力理论1)主动土压力:假定、计算、影响因素2)被动土压力(2)几种常见情况的土压力1)超载2)成层土3)地下水(3)挡土墙设计 型式选择、稳定性验算及降低主动土压力措施1学时0.5学时0.5学时第 25 页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库伦主动和被动土压力理论的基本假定以及主动和被动土压力的计算方法;有超载、成层土、有地下水等具体情况的土压力计算方法;降低主动土压力措施。难点:库伦主动和被动土压力理论的基本假定以及主动和被动土压力的计算方法;有超载、成层土、有地下水等具体情况的土压

29、力计算方法。备 注讨论、练习、作业讨论:降低主动土压力的措施。作业:复习思考题5.6、5.7、5.8; 习题5.6、5.7。教学手段课堂采用多媒体电子教案讲授课堂提问、答疑课后答疑参考资料1. 周汉荣,赵明华主编. 土力学地基与基础.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年第三版2. 杨进良主编. 土力学.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3. 华南理工大学、东南大学等编. 地基及基础.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注: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第 26 页四 川 大 学 教 案【理、工科】周 次第 10 周, 第 14 次课 2013年4月28 日备 注章 节

30、名 称5.7 土坡稳定分析授 课方 式理论课();实践课();实习()教学时数2教学目的及要求(1)掌握粘性土坡稳定分析的瑞典圆弧法和泰勒图表法;(2)掌握无粘性土坡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和自然休止角的概念;(3)熟练掌握分析粘性土坡稳定性的太沙基和毕肖普条分法。教学内容提要时间分配(1)土坡稳定的影响因素(2)粘性土坡:圆弧法基本原理、计算方法、图表法、太沙基公式、简化毕肖普公式(3)无粘性土土坡:直线滑动法 自然休止角0.5学时1学时0.5学时第 27 页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无粘性土坡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和自然休止角的概念;粘性土坡稳定性的太沙基和毕肖普条分法。难点:粘性土坡稳定性的太沙基和毕肖普条

31、分法。备 注讨论、练习、作业讨论:太沙基和毕肖普条分法所得安全系数的比较。作业:复习思考题5.15; 习题5.10。教学手段课堂采用多媒体电子教案讲授课堂提问、答疑课后答疑参考资料1. 周汉荣,赵明华主编. 土力学地基与基础.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年第三版2. 杨进良主编. 土力学.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3. 华南理工大学、东南大学等编. 地基及基础.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注: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第 28 页四 川 大 学 教 案【理、工科】周 次第 10 周, 第 15 次课 2013年4月30 日备 注章 节名 称6

32、 工程建设的岩土工程堪察授 课方 式理论课();实践课();实习()教学时数2教学目的及要求(1)了解岩土工程堪察的目的、等级及步骤;(2)了解工程堪察的阶段及其任务;(3)了解工程堪察的方法;(4)熟悉地基土野外描述的内容和方法;(5)了解工程堪察成果报告型式。教学内容提要时间分配(1)岩土工程堪察的目的、等级及步骤(2)工程堪察的阶段及其任务(3)工程堪察的方法(4)地基土野外描述(5)工程堪察成果报告1学时1学时第 29 页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工程堪察的阶段及其任务;地基土野外描述方法。备 注讨论、练习、作业讨论:工程堪察的阶段的区别。作业:复习思考题6.2、6.10、6.11。 教学手

33、段课堂采用多媒体电子教案讲授课堂提问、答疑课后答疑参考资料1. 周汉荣,赵明华主编. 土力学地基与基础.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年第三版2. 杨进良主编. 土力学.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3. 华南理工大学、东南大学等编. 地基及基础.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注: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第 30 页四 川 大 学 教 案【理、工科】周 次第 12 周, 第 16 次课 2013年5月9 日备 注章 节名 称7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的设计授 课方 式理论课();实践课();实习()教学时数2教学目的及要求(1)了解地基基础方案的类型、浅

34、基础设计内容和步骤;(2)掌握浅基础的结构类型及其分类;(3)掌握浅基础埋置深度的确定方法;(4)了解地基计算的内容和地基承载力的确定及其影响因素教学内容提要时间分配(1)地基基础方案的类型、浅基础设计内容和步骤(2)浅基础的结构类型及其分类(3)浅基础埋置深度的确定方法(4)地基计算的内容和地基承载力的确定及其影响因素1学时1学时第 31 页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地基基础方案的类型、浅基础设计内容和步骤;浅基础的结构类型及其分类。备 注讨论、练习、作业讨论:地基基础方案的类型的适用条件。作业:复习思考题7.1、7.3、7.5、7.9。 教学手段课堂采用多媒体电子教案讲授课堂提问、答疑课后答疑参

35、考资料1. 周汉荣,赵明华主编. 土力学地基与基础.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年第三版2. 杨进良主编. 土力学.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3. 华南理工大学、东南大学等编. 地基及基础.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注: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第 32 页四 川 大 学 教 案【理、工科】周 次第 12 周, 第 17 次课 2013年5月12 日备 注章 节名 称7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的设计授 课方 式理论课();实践课();实习()教学时数2教学目的及要求(1)了解基础尺寸设计的内容;(2)了解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共同工作的概念;(3)了

36、解改善不均匀沉降的措施。教学内容提要时间分配(1)基础尺寸设计:中心荷载和偏心荷载(2)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共同作用概念1)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的关系2)基础刚度的影响3)地基软硬的影响4)上部结构刚度的影响(3)地基基础方案比较与改善的措施1)建筑措施2)结构措施3)施工措施1学时1学时第 33 页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共同作用概念;减少不均匀沉降的措施:建筑措施、结构措施、施工措施。难点:减少不均匀沉降的措施:建筑措施、结构措施、施工措施。备 注讨论、练习、作业讨论:减少不均匀沉降的措施。作业:复习思考题7.12、7.13、7.14。 教学手段课堂采用多媒体电子教案讲授课堂提

37、问、答疑课后答疑参考资料1. 周汉荣,赵明华主编. 土力学地基与基础.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年第三版2. 杨进良主编. 土力学.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3. 华南理工大学、东南大学等编. 地基及基础.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注: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第 34 页四 川 大 学 教 案【理、工科】周 次第 13 周, 第 18 次课 2013年5月16 日备 注章 节名 称8 桩基础与深基础授 课方 式理论课();实践课();实习()教学时数2教学目的及要求(1)掌握桩基的结构和类型及各种桩的特点;(2)熟悉桩的荷载传递机理;(

38、3)熟练掌握单桩轴向承载力的确定方法。教学内容提要时间分配(1)桩基础适用范围及深基础特点(2)桩及桩基础的分类及特性1)承载特性2)材料3)成桩方法4)施工方法(3)单桩承载力1)桩的荷载传递机理2)标准值3)特征值1学时1学时第 35 页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桩基的结构和类型及各种桩的特点;单桩轴向承载力的确定方法。难点:桩的荷载传递机理。备 注讨论、练习、作业讨论:标准值与特征值的区别。作业:复习思考题8.1、8.2、8.3、8.4、8.5。 教学手段课堂采用多媒体电子教案讲授课堂提问、答疑课后答疑参考资料1. 周汉荣,赵明华主编. 土力学地基与基础.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年第三版

39、2. 杨进良主编. 土力学.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3. 华南理工大学、东南大学等编. 地基及基础.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注: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第 36 页四 川 大 学 教 案【理、工科】周 次第 13 周, 第 19 次课 2013年5月19 日备 注章 节名 称8 桩基础与深基础授 课方 式理论课();实践课();实习()教学时数2教学目的及要求(1)掌握群桩的承载力和掌握桩的负摩擦力的有关概念和负摩擦力的计算方法;(2)了解桩土共同承担荷载的问题;(3)了解桩基础设计方法。教学内容提要时间分配(1)桩基础设计 桩的选择、

40、规格、布置、稳定性、变形验算。(2)群桩:群桩系数(3)负摩擦桩:中性点和负摩阻力1学时1学时第 37 页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群桩的承载力和掌握桩的负摩擦力的有关概念和负摩擦力的计算方法。备 注讨论、练习、作业讨论:群桩效应值是否大于1。作业:复习思考题8.8、8.9。 教学手段课堂采用多媒体电子教案讲授课堂提问、答疑课后答疑参考资料1. 周汉荣,赵明华主编. 土力学地基与基础.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年第三版2. 杨进良主编. 土力学.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3. 华南理工大学、东南大学等编. 地基及基础.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注: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

41、份。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第 38 页四 川 大 学 教 案【理、工科】周 次第 14 周, 第 20 次课 2013年5月23 日备 注章 节名 称9 软弱地基处理授 课方 式理论课();实践课();实习()教学时数2教学目的及要求(1)了解地基处理的目的和意义以及基础处理对象;(2)掌握机械压实法、强夯法、换填垫层法、预压固结法的适用范围、施工方法和作用;教学内容提要时间分配(1)地基处理的目的、对象 软弱地基和不良地基(2)机械压实法 击实原理(3)强夯法(4)换填垫层法(5)预压固结法0.5学时0.5学时0.5学时0.5学时第 39 页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机械压实法、强夯法、换填垫

42、层法、预压固结法的适用范围、施工方法和作用。难点:击实原理。备 注讨论、练习、作业讨论:真空预压法和砂井预压法的异同。作业:复习思考题9.4、9.5、9.6、9.7。 教学手段课堂采用多媒体电子教案讲授课堂提问、答疑课后答疑参考资料1. 周汉荣,赵明华主编. 土力学地基与基础.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年第三版2. 杨进良主编. 土力学.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3. 华南理工大学、东南大学等编. 地基及基础.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注: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第 40 页四 川 大 学 教 案【理、工科】周 次第 14 周, 第 2

43、1 次课 2013年5月26 日备 注章 节名 称9 软弱地基处理授 课方 式理论课();实践课();实习()教学时数2教学目的及要求(1)掌握挤密法、振冲法、化学加固法、托换技术的适用范围、施工方法和作用;(2)了解吹填土、杂填土、局部软土、大面积地面堆载、局部旧结构物问题的处理。教学内容提要时间分配(1)挤密法(2)振冲法(3)化学加固法(4)托换技术(5)吹填土、杂填土、局部软土、大面积地面堆载、局部旧结构物问题的处理0.5学时0.5学时0.5学时0.5学时第 41 页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挤密法、振冲法、化学加固法、托换技术的适用范围、施工方法和作用。难点:挤密法和振冲法的区别。备 注讨

44、论、练习、作业讨论:挤密法和振冲法的作用原理。作业:复习思考题9.8、9.9、9.10。 教学手段课堂采用多媒体电子教案讲授课堂提问、答疑课后答疑参考资料1. 周汉荣,赵明华主编. 土力学地基与基础.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年第三版2. 杨进良主编. 土力学.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3. 华南理工大学、东南大学等编. 地基及基础.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注: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第 42 页四 川 大 学 教 案【理、工科】周 次第 15 周, 第 22 次课 2013年5月30 日备 注章 节名 称10 特殊土地基授 课方 式

45、理论课();实践课();实习()教学时数2教学目的及要求(1)了解湿陷性黄土、膨胀土、红土、冻土的基本性质;(2)了解湿陷性的测定方法;了解膨胀土的判别;(3)了解黄土、膨胀土、红土、冻土地基的处理措施。教学内容提要时间分配(1)湿陷性黄土地基 性质、湿陷性测定方法(2)膨胀土地基 性质、膨胀性测定(3)红土地基(4)冻土地基0.5学时0.5学时0.5学时0.5学时第 43 页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湿陷性黄土、膨胀土、红土、冻土的基本性质及地基处理措施。备 注讨论、练习、作业讨论:膨胀土与红土的异同。作业:复习思考题10.1、10.2、10.6、10.9、10.10。 教学手段课堂采用多媒体电子

46、教案讲授课堂提问、答疑课后答疑参考资料1. 周汉荣,赵明华主编. 土力学地基与基础.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年第三版2. 杨进良主编. 土力学.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3. 华南理工大学、东南大学等编. 地基及基础.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注: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第 44 页四 川 大 学 教 案【理、工科】周 次第 15 周, 第 23 次课 2013年6月2 日备 注章 节名 称复习授 课方 式理论课();实践课();实习()教学时数2教学目的及要求系统了解本书内容、结构和重点。教学内容提要时间分配(1)本书结构和重点分布(2)难点分析0.5学时1.5学时第 45 页教学重点与难点备 注讨论、练习、作业教学手段课堂采用多媒体电子教案讲授课堂提问、答疑课后答疑参考资料1. 周汉荣,赵明华主编. 土力学地基与基础.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年第三版2. 杨进良主编. 土力学.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3. 华南理工大学、东南大学等编. 地基及基础.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注: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第 4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