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危险源辨识及管理.ppt

上传人:xian****812 文档编号:20689630 上传时间:2021-04-13 格式:PPT 页数:85 大小:88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重大危险源辨识及管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重大危险源辨识及管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重大危险源辨识及管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资源描述:

《重大危险源辨识及管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大危险源辨识及管理.ppt(8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甘肃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重大危险源辨识及管理 应急救援办公室主任 信息统计处处长 杨 汉 杰 二 一 年十一月 甘肃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一、重大危险源的相关概念 安全生产法 中的概念 重大危险源 :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 或者贮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 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中的概念 重大危险源 :是指生产、运输、使用、储存危险化学 品或者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 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甘肃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重大危险源辨识 ( GB18218-2000)中的概念 重大危险源 :长期地或

2、临时地生产 、 加工 、 搬运 、 使 用或贮存危险物质 , 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 界量的单元 。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 、 加工 、 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 , 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 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 GB18218-2009) 中的概念 甘肃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危险物质 :一种或若干种物质的混合物 , 由于它 的化学 、 物理或毒性特性 , 使其具有易导致火灾 、 爆炸或中毒的危险 。 危险物品 :是指易燃易爆物品 、 危险化学品 、 放 射性物品等能够危及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物品 。 危险化学品 :

3、 具有易燃 、 易爆 、 有毒 、 有害 等特性 , 会对人员 、 设施 、 环境造成伤害 或损害的化学品 。 甘肃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重大危险源概念的扩展 重大危险源: 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搬运、 使用或者贮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 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场所和设施,以及其他存在 危 险能量 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场所和设施。 甘肃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重大危险源与事故隐患和事故的关系 宏观上:事故发生的必然性 微观上:单起事故后果的偶然性 隐患、不符合项 (人、物、管) 死亡 未遂事故 (事件) 伤残 重大危险源 (设备、设施、场所) . 重点防护目标 (楼、堂、馆) 风险管理 辨识

4、、评价、控制 海因利希法则: 1: 29: 300 预防重大事故必须减少隐患和未遂事故 甘肃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危险源与隐患的特点 1 危险源的特点:客观存在 , 稳定 , 可显示; 2 事故隐患的特点:主观和客观 , 时效性 , 隐性 , 动态变化; 3 一个重大危险源可存在多个隐患 。 不知道隐患的存在是最大的隐患 ! 事故预防必须从危险源辨识抓起 ! 甘肃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二、国内外重大危险源监控法规 政策与技术要求 甘肃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1974年英国最早开始研究 1974年,英国卫生与安全委员会设立了重大危险 咨询委员会,简称 CAMH 英国卫生与安全监察局 (HSE)专门

5、设立了重大危 险管理处 CAMH于 1976年首次向英国卫生与安全监察局提 交了建议的重大危险源标准 1999年颁布了 重大事故危险控制条例 (COMAH) 甘肃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1982年欧共体开展工作 欧共体在 1982年 6月颁布了 工业活动中重大事 故危险法令 (EEC Directive 82 501, 简称 塞 韦索法令 , 1996年颁布了 塞韦索法令 OECD在重大危险源方面开展的工作 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 OECD Council Act(88)84中也给出了 20种重点控制的危害物质的 临界量 甘肃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为实施 塞韦索法令 欧共体各国开展的工作 为实

6、施 塞韦索法令 , 英国 、 荷兰 、 德国 、 法国 、 意大利 、 比利时 等欧共体成员国都颁布了有关重大危 险源控制规程 , 要求对工厂的重大危害设施进行辨识 、 评价 , 提出相应的事故预防和应急计划措施 , 并向主 管当局提交详细描述重大危险源状况的安全报告 。 美国 OSHA开展的工作 1992年美国劳工部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局 (OSHA)颁布 了“高危险性化学物质生产过程安全管理”标准,提 出了 137种易燃、易爆、强反应性及有毒化学物质及 其临界量,要求企业在 1997年 5月 26日前必须完成对上 述规定危险源的分析和评价工作。 甘肃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其他国家开展的工作

7、在国际劳工大会 (ILO)支持下 印度 、 印尼 、 泰国 、 马 来西尼和巴基斯坦 等都建立了国家重大危险源辨识标 准; 1993年 9月 澳大利亚 国家职业安全卫生委员会颁布了 重大危险源控制国家标准 , 各州将用该标准作为控制 重大工业危险源的立法依据 。 国际劳工组织开展的工作 1988年 ILO出版了 重大危险源控制手册 ; 1991年 ILO出版了 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实施细则 ; 1993年 6月第 80届国际劳工大会通过了 预防重大工 业事故公约 及建议书。 甘肃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2000年 9月发布了国家标准 重大危险源辨识 ( GB18218- 2000) 2002年 1月

8、国务院颁布了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2002年 6月 29日公布了 安全生产法 2004年 1月 9日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 2003年 ,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组织有关机构起草了 重大 危险源安全监督管理规定 ( 送审稿 ) 。 2004年 4月 ,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 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 2006年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 “ 十一五 ” 规划纲要 2006年 安全生产 “ 十一五 ” 规划 2007年 11月,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 排查治理暂行规定 2009年 3月发布了国家标准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 GB1

9、8218-2009) 我国相关法律 、 法规 、 标准和政策 甘肃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 ILO第 174号公约)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 重大危险源的评价 重大危险源的管理 重大危险源安全报告 应急计划 工厂选址和土地使用规划 重大危险源的监察 甘肃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 危险物质及其临界量标准 重大危险源的评价 辨识各类危险因素及其原因与机制 依次评价已辨识的危险事件发生的概率 评价危险事件的后果 进行风险评价,即评价危险事件发生概率和发生后果的 联合作用 风险控制,即将上述评价结果与安全目标值进行比较, 检查风险值是否达到可接受水平,否则需进一步采取措 施,

10、降低危险水平 甘肃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重大危险源的管理 企业在对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和评价后 , 应对每一个重大危 险源制定出一套严格的 安全管理制度 , 通过技术措施和组织管 理措施 , 对重大危险源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 。 重大危险源的安全报告 企业应在规定的期限内,对已辨识和评价的重大危险源向政 府主管部门提交 安全报告 。如属新建的重大危险设施,则应在 其投入运转之前提交安全报告。安全报告应详细说明重大危险 源的情况,可能引发事故的危险因素以及前提条件、安全操作 和预防失误的控制措施、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事故发生的可 能性和后果、限制事故后果的措施、现场应急计划等。 安全报告 应根据重大

11、危险源的变化以及新知识和技术进展的 情况进行修改和增补,并由政府主管部门经常进行检查和评审。 甘肃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应急计划 企业 现场应急计划 政府主管部门 场外应急计划 传达到公众 修订和重新散发相关资料 工厂选址和土地使用规划 政府有关部门应制定综合性的土地使用政策 , 确保重大危险 源与居民区和其他工作场所 、 机场 、 水库 、 其他危险源和公共 设施安全隔离 。 重大危险源的监察 政府主管部门必须派出经过培训的 、 考核合格的技术人员 定期对重大危险源进行监察 、 调查 、 评估和咨询 。 甘肃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重大工业事故预防控制技术体系 重大危险源 辨识 登记 申报 普

12、查 整改 治理 验 收 是否存在隐患 评价 事故后果 严重度 事故发生 可能性 分级控制管理 (建立基于 GIS、 GPS 的安全监管网络系统) 企业:安全管理措施 安全技术措施 政府:国家、省、市 县安监局监督、检查 评审、工厂选址和 土地使用安全规划 应急预案及体系 企业:厂内应急预案 及系统 政府:社区、县、市 省、区域、国家应急 救援预案及体系 Y 评审、监察、持续改进 甘肃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重大危险源辨识 与申报登记 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 重大危险源评价、分级 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定期评审控制措施 甘肃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第三十三条 生产经营单位对 重

13、大危险源 应当登记建档 , 进行 定期 检测 、 评估 、 监控 , 并制定 应急预案 , 告知从业人员和相 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 。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本单位 重大危险源 及 有关安全措施 、 应急措施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 督管理的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 。 第八十五条 生产经营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 , 责令限期改正; 逾期未改正的 , 责令停产停业整顿 , 可以并处二万元以上十万 元以下的罚款;造成严重后果 , 构成犯罪的 , 依照刑法有关规 定追究刑事责任: (一 ) (二 ) 对重大危险源未登记建档 , 或者未进行评估监控 , 或者 未制定应急预

14、案的 ; (三 ) 甘肃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生产经营 单位 登记建档 定期检测、评估、监控 制定应急预案 告知应急措施 报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备案 安全生产监 督管理部门 处罚权 甘肃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第十条 规定 “ 危险化学品的生产装臵和储存数量构成 重大危 险源 的储存设施 , 与下列场所 、 区域的距离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或者国家有关规定 ” ; “ 已建危险化学品的生产装臵和储存数 量构成 重大危险源 的储存设施不符合前款规定的 , 由所在地设 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 门监督其在规定期限内进行整顿;需要转产 、 停产 、 搬迁

15、 、 关 闭的 , 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 。 第二十二条 规定 “ 储存单位应当将储存剧毒化学品以及构成 重大危险源 的其他危险化学品的数量 、 地点以及管理人员的情 况 , 报当地公安部门和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 的部门备案 ” 。 甘肃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危险化学 品生产经 营单位 安全防护距离 报相关部门备案 安全生产监 督管理部门 接受备案 监督整顿 甘肃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 第八条 搞好重大危险源的普查登记 , 加强国家 、 省 ( 区 、 市 ) 、 市 ( 地 ) 、 县 ( 市 ) 四级重大危险源监控工 作 , 建立

16、应急救援预案和生产安全预警机制 。 第四十一章 加强公共安全建设 ,第二节 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实施 重大危险源普查和监测监控 ,加大安全设施投入, 搞好隐患治理和安全技术改造。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甘肃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关于规范重大危险源监督与管理工作的通知 (安监管协调字 2004 56号 ) 生产经营单位的职责 1)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规 章制度,制定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控的实施方 案; 2)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重大危险源安 全管理与检测监控全面负责 ; 3) 生产经营单位应对本单位的重大危险源进行登记建 档,上

17、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甘肃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4) 生产经营单位重大危险源在生产过程、材料、 工艺、设备、防护措施和环境等因素发生重 大变化,或者国家有关法规、标准发生变化 时,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重大危险源重新进 行安全评估,并及时报告当地县级以上人民 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5) 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及其主要负责人、 个人经营的投资人要保证重大危险源安全管 理与检测监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 甘肃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6) 生产经营单位要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 训 , 使其熟悉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 规程 , 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等; 7) 生产经营单位要将

18、重大危险源可能发生事故时的危 害后果 、 应急措施等信息告知周边单位和人员; 8) 生产经营单位至少每 3年要对本单位的重大危险源进 行一次安全评估 。 9) 生产经营单位要在重大危险源现场设臵明显的安全 警示标志 , 并加强重大危险源的现场检测监控和有 关设备 、 设施的安全管理 ; 甘肃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6) 生产经营单位要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 训 , 使其熟悉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 规程 , 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等; 7) 生产经营单位要将重大危险源可能发生事故时的危 害后果 、 应急措施等信息告知周边单位和人员; 8) 生产经营单位至少每 3年要对本单位的重

19、大危险源进 行一次安全评估 。 9) 生产经营单位要在重大危险源现场设臵明显的安全 警示标志 , 并加强重大危险源的现场检测监控和有 关设备 、 设施的安全管理 ; 甘肃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10) 生产经营单位要对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状况以及重要的设 备 、 设施进行定期检查 、 检测 、 检验 , 并做好记录; 11) 对存在事故隐患的重大危险源 ,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立即 整改 。 要制定整改方案 , 落实整改资金 、 责任人 、 期限 等 。 整改期间要采取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 , 防止事故发 生; 12) 生产经营单位要制定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 , 配备必 要的救援器材 、 装备 , 每年

20、进行一次事故应急救援演练 。 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必须报送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 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 甘肃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申报登记 安全评估 资金投入 检 测 监 控 教育培训 安全告知 安全警示 检测检验 隐患整改 应急预案 生产经营单位 甘肃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职责 1) 按照属地管理原则 , 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要建 立 、 健全本辖区内重大危险源的档案 , 并实行分级报 告制度; 2)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要建立重大 危险源信息管理系统 , 并设臵专门的管理人员 , 加强 对重大危险源各类信息的管理; 3)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

21、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存 在重大危险源的生产经营单位的监督检查 , 督促生产 经营单位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与监控; 甘肃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4)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在监督检查 中发现重大危险源存在事故隐患 , 应当责令生产经营 单位立即排除;在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中无法保证安 全的 , 应当责令生产经营单位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 人员 , 暂时停产 、 停业或者停止使用;重大事故隐患 排除后 , 经审查同意 , 方可恢复生产经营和使用; 5)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在监督检查中 , 发现生产经营 单位有违法行为的 , 依据 安全生产法 等有关法律 法规规定 , 责令限期

22、改正;逾期未改正的 , 责令停产 停业整顿 , 并处罚款 。 甘肃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建档报告 信息系统 监督检查 督促隐患 整改 执法处罚 安全生产监 督管理部门 甘肃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安全管理基本思想的转变 从事后查处向事前预防转变; 从传统的安全管理向现代安全管理模式转变; 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我会安全转变; 从被动安全向主动安全转变。 甘肃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三、重大危险源辨识 甘肃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防止重大工业事故发生的第一步是 辨 识或确认 高危险的工业设施 (重大危险源 )。 由政府主管部门和权威机构在物质毒性 、 燃烧 、 爆炸特性基础上 , 制定出 危害设施 /

23、物质及其临界量标准 。 通过危害物质及 其临界量标准可以确定哪些是可能发生重 大事故的潜在危险源 。 甘肃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我国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 参考国外同类标准 , 结合我国工业生产的特 点和火灾 、 爆炸 、 毒物泄漏重大事故的发生规律 , 以及 1997年由原劳动部组织实施的重大危险源普 查试点工作中对重大危险源辨识进行试点的情况 ,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等单位提出了国家标准 GB18218-2000 重大危险源辨识 ; 2009年该标 准修订为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 GB18218-2009) 。 甘肃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重大危险源的申报登记 重大危险源申报的类别 :

24、 贮罐区(贮罐) 压力容器 库区(库) 煤矿(井工开采) 生产场所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 压力管道 尾矿库 锅炉 甘肃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18218-2009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辨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依据和方法 。 本标准适用于危险化学品的生产 、 使用 、 储存和经营等各企业或组 织 。 本标准不适用于: a)核设施和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工厂 , 但这些设施和工厂中处理非放 射性物质的部门除外; b)军事设施; c)采矿业 , 但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加工工艺及储存活动除外; d)危险化学品的运输; e)海上石油天然气开采活动 。 甘肃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3 定

25、义 单元 unit 一个 ( 套 ) 生产装臵 、 设施或场所 , 或同属一个生产 经营单位的且边缘距离小于 500m的几个 ( 套 ) 生产装臵 、 设施或场所 。 临界量 threshold quantity 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化学品规定的数量 , 若单元中的 危险化学品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 , 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 险源 。 甘肃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4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4.1 辨识依据 4.1.1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危险化学品的 危险特性及其数量 , 具体见表 1和表 2。 4.1.2 危险化学品临界量的确定方法如下: a) 在表 1范围内的危险化学品 , 其临界

26、量按表 1确定; b) 未在表 1范围内的危险化学品 , 依据其危险性 , 按 表 2确定临界量;若一种危险化学品具有多种危险性 , 按其 中最低的临界量确定 。 甘肃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序号 类别 危险化学品名称和说明 临界量( T) 1 爆炸品 叠氮化钡 0.5 2 叠氮化铅 0.5 3 雷酸汞 0.5 4 三硝基苯甲醚 5 5 三硝基甲苯 5 6 硝化甘油 1 7 硝化纤维素 10 8 硝酸铵(含可燃物 0.2%) 5 9 易燃气体 丁二烯 5 10 二甲醚 50 11 甲烷,天然气 50 12 氯乙烯 50 13 氢 5 14 液化石油气(含丙烷、丁烷及其混合物) 50 15 一甲胺

27、 5 16 乙炔 1 17 乙烯 50 表 1 危险化学品名称及其临界量 ( 9类 78种) 甘肃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类别 危险性分类及说明 临界量( T) 爆炸品 1.1A项爆炸品 1 除 1.1A项外的其他 1.1项爆炸品 10 除 1.1项外的其他爆炸品 50 气体 易燃气体:危险性属于 2.1项的气体 10 氧化性气体:危险性属于 2.2项非易燃无毒气体且次要危险性为 5类的气体 200 剧毒气体:危险性属于 2.3项且急性毒性为类别 1的毒性气体 5 有毒气体:危险性属于 2.3项的其他毒性气体 50 易燃液体 极易燃液体:沸点 35 且闪点 0 的液体;或保存温度一直在其沸点以上

28、的 易燃液体 10 高度易燃液体:闪点 23 的液体(不包括极易燃液体);液态退敏爆炸品 1000 易燃液体: 23 闪点 61 的液体 5000 易燃固体 危险性属于 4.1项且包装为 I类的物质 200 易于自燃的物质 危险性属于 4.2项且包装为 I或 II类的物质 200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 危险性属于 4.3项且包装为 I或 II的物质 200 氧化性物质 危险性属于 5.1项且包装为 I类的物质 50 危险性属于 5.1项且包装为 II或 III类的物质 200 有机过氧化物 危险性属于 5.2项的物质 50 毒性物质 危险性属于 6.1项且急性毒性为类别 1的物质 50 危险

29、性属于 6.1项且急性毒性为类别 2的物质 500 表 2 未在表 1中列举的危险化学品类别及其临界量 甘肃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4.2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指标 单元内存在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表 1、 表 2规定的临界量 , 即被 定为重大危险源 。 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的数量根据处理危险化学品种 类的多少区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4.2.1 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单一品种 , 则该危险化学品的数量 即为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总量 , 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 , 则定为重大 危险源 。 4.2.2 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多品种时 , 则按式 ( 1) 计算 , 若满 足式 ( 1) , 则

30、定为重大危险源: q1/Q1 + q2/Q2 + + qn/Qn 1 (1) 式中: q1,q2, ,qn 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 , 单位为吨 ( t) ; Q1,Q2, ,Qn 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 , 单位为吨 ( t) 。 甘肃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危险物质超过临界量有两 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单元中的 一种危险物质数量达到或 超过临界量; 另一种情况是单元中 的各种危险物质数量与其 临界量之比的和大于 1。 甘肃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重大危险源的申报登记 重大危险源申报的类别 : 贮罐区(贮罐) 压力容器 库区(库) 煤矿(井工开采) 生产场所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 压力管道

31、尾矿库 锅炉 甘肃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压力管道 压力管道 , 是指利用一定的压力 , 用于输送气体或者液 体的管状设备 , 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 . ( 表压 ) 的气体 、 液化气体 、 蒸汽介质或者可 燃 、 易爆 、 有毒 、 有腐蚀性 、 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 标准沸点的液体介质 , 且公称直径大于的管道 。 长输管道 公用管道 工业管道 甘肃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长输管道 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气体,且设计压力大于 1.6MPa的管道; 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液体介质,输送距离大于 等于 200km且管道公称 DN 300mm的管道。 长输管道 是指用于产地、储存库

32、、使用单位间的用于输 送商品介质的管道,一般指跨越地(市)输送商品介质的 管道。 甘肃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公用管道 指城市或乡镇范围内的用于公用事业或民用的燃 气管道和热力点前的热力管道。 公用管道 中压和高压燃气管道,且公称直径 200mm。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 GB50028-93) 甘肃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工业管道 输送 GB5044中,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危害气体、液 化气体介质,且公称直径 100mm的管道; 输送 GB5044中极度、高度危害液体介质、 GB50160及 GBJ16中规定的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可燃气体,或 甲类可燃液体介质,且公称直径 100mm,设计压力 4

33、MPa的管道; 输送其他可燃、有毒流体介质,且公称直径 100mm, 设计压力 4MPa,设计温度 400 的管道。 工业管道 指企业、事业单位所属的用于输送工艺介质的 工艺管道、公用工程管道及其他辅助管道。 甘肃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锅炉 锅炉 ,是指利用各种燃料、电或者其他能源,将所盛 装的液体加热到一定的参数,并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 备,其范围规定为容积大于或者等于的承压蒸汽 锅炉;出口水压大于或者等于 .1(表压),且 额定功率大于或者等于 .1的承压热水锅炉;有机 热载体锅炉。 甘肃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锅炉: 蒸汽锅炉 额定蒸汽压力大于 2.5MPa, 且额定蒸发

34、量大于 等于 10t/h。 热水锅炉 额定出水温度大于等于 120 ,且额定功率大 于等于 14MW。 甘肃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级别 制造锅炉范围 A 不限 B 额定蒸汽压力小于等于 2.5MPa(表压,下同) C 额定蒸汽压力小于及等于 0 8 MPa且额定蒸发量小于及等于 1t h;额定出水温度小于 120 的热水锅炉 D 额定蒸汽压力小于及等于 0.1MPa的蒸汽锅炉 ;额定出水温度小于120 且额定热功率小于及等于 2.8MW的热水锅炉 锅炉压力容器制造监督管理办法 ( 2002年) 锅炉制造许可级别划分 甘肃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压力容器 压力容器 ,是指盛装气体或者液体,承载一定

35、压力的 密闭设备,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 . (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 . 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最高工作温度高于 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的固定式容器和移动式容器; 盛装公称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 .(表压), 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 . 的气 体、液化气体和标准沸点等于或者低于 液体的气 瓶;氧舱等。 甘肃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压力容器: 介质毒性程度为极度 、 高度或中度危害 的 三类压力容器 ; 易燃介质 , 最高工作压力 0.1MPa, 且 PV 100MPam3的压力容器 ( 群 ) 。 甘肃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煤矿(井工开采) 符

36、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矿井: 高瓦斯矿井;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有煤尘爆炸危险的矿井; 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井; 煤层自然发火期 6个月的矿井; 煤层冲击倾向为中等及以上的矿井 。 甘肃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矿井: 瓦斯矿井; 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井; 有自燃发火危险的矿井; 有冲击地压危险的矿井 。 甘肃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尾矿库 全库容 100万 m3或者坝高 30m的尾 矿库 。 尾矿库等别 全库容 (万 m3) 坝高 (m) 一 供二等库提高等别用 二 V10000 H100 三 1000V 10000 60H 100 四 100V 1000 30H

37、60 五 V 100 H 30 甘肃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从 2004年初开始,经过准备、培训、申报登记、 核实 4个阶段的工作,按照储罐区(储罐)、库 区(库)、生产场所、压力管道、锅炉、压力容 器、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露天矿(含采矿厂)、 尾矿库等 9大类,以文件界定的临界量标准进行 申报登记。 全省共查出各类重大危险源 1705个,其中,储罐 区 140个,占 8.21%;库区 104个,占 6.1%;生产 经营场所 1198个(加油站 859个),占 70.26%、 压力管道 6个,占 0.35%、锅炉 75个,占 4.4%、压 力容器 164个,占 9.62%、金属非金属 11个,占

38、 0.65%、尾矿库 7个,占 0.41%。 甘肃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主要问题 一是重大危险源辨识的技术标准还不完善。国家公 布的 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 GB18218-2000) 只是规定 了爆炸性物质、易燃物质、有毒物质和活动性物质等共 142种物质及其临界量,对其他物质缺乏标准和依据。 二是对重大危险源辨识缺乏统一的评估分级标准。使 重大危险源分级工作无法进行下去。 三是重大危险源管理的配套法规不完善。尽管 安全 生产法 、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等颁布与实施, 为重大危险源监控制度的建立提供了法律依据,但配套法 规不完善,就评估分级来说,是由企业自己评估分级,还 是由安监部门组织有

39、关专家完成。 四是由于无资金投入,重大危险源与重大事故隐患信 息监管系统和重大危险源数据库三级重大危险源监控网络 的信息管理平台暂时无法建立。 甘肃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重大危险源评价分级的目的和意义 重大危险源评价分级是重大危险源控制的 关键措施之一。 企业和政府安全管理的需要; 分级管理的依据; 制定应急计划的需要; 工厂选址和土地使用规划的依据。 甘肃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风 险 评 价 的 一 般 程 序 收集资料 事故类型 影响因素、事故机制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事故的严重度 风险值确定 风险分级 制定计划 落实减少或防范风险的措施 危险辨识 风险评价 风险控制 监 测 审 查 甘肃省

40、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后果严重度 发生频率 极显著 轻微 不显著 预 防 措 施 保护措施 显著 紧急应变 风险 (R) = 频率 (F) 严重度 (C) 甘肃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估 风险的严重度等级 严重性等级 等级说明 事故后果说明 灾难的 人员死亡或系统报废 严重的 人员严重受伤、严重职业病或系 统严重损坏 轻度的 人员轻度受伤、轻度职业病或系 统轻度损坏 轻微的 人员伤害程度和系统损坏程度 都轻于 级 甘肃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第 65页 风险的可能性等级 可能性等 级 说明 单个项目具体发生情况 总体发生情况 A 频繁 频繁发生 连续发生 B 很可能 在寿命期内会出现

41、若干次 频繁发生 C 有时 在寿命期内有时可能发生 发生若干次 D 极少 在寿命期内不易发生,但有 可能发生 不易发生,但有 理由可预期发 生 E 不可能 极不易发生,以至于可以认 为不会发生 不易发生 甘肃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第 66页 风险指数矩阵 ( 灾难的 ) ( 严重的 ) ( 轻度的 ) ( 轻微的 ) A (频繁) 1 2 7 13 B (很可能) 2 5 9 16 C (有时) 4 6 11 18 D (极少) 8 10 14 19 E (不可能) 12 15 17 20 确定重大危险源的风险等级 甘肃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重大危险源的分级 推荐采用:基于潜在生命损失值( P

42、LL) S i ii NPP L L 1PLL重大危险源的潜在生命损失值; Pi危险源的第 i个事故情景发生的概率; Ni危险源的第 i个事故情景造成的死亡人数; S为危险源事故情景的个数。 级别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PLL PLL1 1 0-3 2 10-4 PLL1 10-3 1 10- 5 PLL2 10-4 PLL1 10-5 甘肃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甘肃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重大危险源快速评价方法 重大危险源快速评估方法主要依据 重大危险源可能导致的 事故后果 进行评 价,以预测事故发生的 死亡半径 为主要 评价指标,以死亡半径的大小进行重大 危险源的分级。 甘肃省安全生产监督

43、管理局 事故后果预测的原则 最大危险原则 如果危险源具有多种危险物质或多种事故形态 , 按后果最严重的危险物质或事故形态考虑;如果一 种危险物具有多种事故形态 , 且它们的事故后果相 差悬殊 , 则按后果最严重的事故形态考虑 。 概率求和原则 如果一种危险物具有多种事故形态,且它们的 事故后果相差不太悬殊,则按统计平均原理估计总 的事故后果。 甘肃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假设条件 在估算事故后果时 , 假设事故的伤害 效用是各向同性的 , 且无障碍物; 伤害区域是以单元的中心为圆心、以 伤害半径为半径的圆形区域 。 甘肃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四、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 甘肃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安全

44、技术措施 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 避免或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 采取措施减少故障的发生 故障 安全设计 甘肃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 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的基本出发点是采取措施约 束 、 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 , 防止其 意外释放 。 1、 消除危险源 2、 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 3、 隔离 甘肃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1、 消除危险源 消除系统中的危险源可以从根本上防止事故发生 。 但是 , 人们不能消除系统中所有的危险源 , 只能根据 具体的技术 、 经济等条件 , 消除其中的部分危险源 。 甘肃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2、 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 受实际的技术 、 经济条件等方

45、面的限制 , 有些危险 源不能被彻底根除 , 这时应该设法限制它们拥有的能 量或危险物质的量 , 降低其危险性 。 甘肃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第 77页 3、 隔离 预防事故发生的隔离措施有 分离 和 屏蔽 两种 。 前者 是指时间或空间上的分离 , 防止一旦相遇则可能产生或 释放能量或危险物质的两种及两种以上的物质相遇;后 者是利用物理的屏蔽措施局限 、 约束能量或危险物质 。 甘肃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第 78页 避免或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 避免或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 , 其基本出发点是 防 止事故时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达及人或物 ,或者减 轻对人或物的作用 。 1、 隔离:远离

46、、 封闭 、 缓冲 2、 个体防护 3、 薄弱环节 4、 避难与援救 甘肃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第 79页 1、 隔离 避免或减少事故损失的隔离措施其作用在于 把被保护 的人或物与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隔开 。 具体地 , 隔 离措施包括 远离 、 封闭 、 缓冲 三种措施 。 远离 :把可能发生事故而释放出大量能量或危险物 质的工艺 、 设备或工厂等布臵在远离人群或被保护物的地 方 。 封闭 :利用封闭措施可以控制事故造成的危险局面 , 限制事故的影响 , 以及为人员提供保护 。 缓冲 :缓冲可以吸收能量 , 减轻能量的伤害作用 。 甘肃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第 80页 2、 个体防护 佩

47、戴 个体防护用品 也是一种隔离措施 , 它把人体与 能量或危险物质隔开 。 甘肃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第 81页 3、 薄弱环节 利用事先设计好的薄弱环节使能量或危险物质按照人 们的意图释放 , 防止能量或危险物质作用于被保护的人或 物 。 一般地 , 设计的薄弱环节即使破坏了 , 却以较小的损 失避免了大的损失 。 因此 , 该项技术又称为 “ 接受微小损 失 ” 。 甘肃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第 82页 4、 避难与救援 事故发生后应该努力采取措施 控制 事态的发展 。 但 是 , 当判明事态已经发展到了不可控制的地步时则应 该迅速 避难 , 撤离 危险区域 。 甘肃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48、采取措施减少故障的发生 1、 安全系数 2、 提高可靠性 3、 安全监控系统 甘肃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安全系数 最早的减少故障的方法是在设计中采用安全系数 。 安 全系数的基本思想是 , 把结构 、 部件的强度设计得超出 其必须承受的应力的若干倍 , 这样就可以减少因设计计 算错误 、 未知因素 、 制造缺陷及老化等原因造成的故障 。 可以通过 减少承受的应力 、 增加强度 等办法来增加安 全系数 。 在工程实践中还常常应用 安全阀 的概念 , 显然 , 欲减 少故障 , 必须增加安全阀 。 甘肃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故障 安全设计 在系统 、 设备的一部分发生 故障或破坏的情况下 , 在一定 时间内也能保证安全的安全技 术措施称为故障 安全设计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