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第三章汉代历史散.ppt

上传人:xin****828 文档编号:20689476 上传时间:2021-04-13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5.13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编第三章汉代历史散.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编第三章汉代历史散.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编第三章汉代历史散.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资源描述:

《编第三章汉代历史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编第三章汉代历史散.ppt(6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三章 汉代历史散文 第一节 史记 与 汉书 第二节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与 汉纪 第一节 史记 与 汉书 史记 三家注:南朝宋裴骃 集解 , 唐司马贞 索隐 、 唐张守节 正义 。 清代凌稚隆 史记评林 、 赵翼 廿二史札记 、 梁玉绳 史记志疑 ( 或称 史记 第四家注 ) 。 日本泷川资言 史记会注考证 , 王叔岷 中央研 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 史记 斠证 。 二十五史三编 “ 史记之属 , 张舜徽主编 , 岳 麓书社 1994 史记学概论 , 张新科 , 商务印书馆 2003 史记研究集成 ( 14卷 ) , 华文出版社 2005 史记全本新注 , 张大可 , 三秦出版社 1990

2、 汉书 注本:唐初颜师古注 、 清末王先谦 汉书补注 ; 汉书窥管 , 杨树达 , 科学出版社 1955 ; 上海古籍 1984; 汉书新证 , 陈直 , 天津人民出版社 1959 二十五史三编 “ 汉书之属 , 张舜徽主 编 , 岳麓书社 1994 汉书新注 , 三秦出版社 1994 一 、 作者与成书 1、 作者: ( 1) 司马迁 , 字子长 ( 前 145前 86) ( 2) 班固 , 字孟坚 , ( 光武帝建武八年 32年 汉和帝永元四年 92年 ) 2、 籍贯: ( 1) 夏阳龙门 ( 陕西韩城县 ) ; ( 2) 扶风 安陵 ( 陕西咸阳市 ) 3、 家学: ( 1) 司马谈 ,

3、 任太史令 , 学天官于唐都 , 受 易 于杨何 , 习道论于黄子 , 著有 论六家要 指 :阴阳 、 儒 、 墨 、 名 、 法 、 道德 , 兼容并包而 崇尚道家 。 道家使人精神专一 , 动合无形 , 赡足 万物 。 其为术也 , 因阴阳之大顺 , 采儒墨之善 , 撮 名法之要 , 与时迁移 , 应物变化 , 立俗施事 , 无所 不宜 。 指约而易操 , 事少而功多 。 “ 庄、荀以下论列诸子,皆对一人或其学风 相同之二三人以立言,其櫽括一时代学术之 全部而综合分析之,用科学的分类法,釐为 若干派,而比较评骘,自司马谈始也。 (梁启超 司马谈论六家要指书后 ) ( 2) 班彪 , 字叔皮

4、 , 先后在隗嚣 、 窦融手下 任职 , 才高而好述作 , 遂专心于史籍之 间 。 对 史记 颇有微词 , 作 后传 数十篇 , 因斟酌前史而讥正得失 。 著名辞 赋家 。 4、经历: ( 1) 司马迁童年 耕牧河山之阳,年十岁则诵古 文 。青年时期游历天下,出使巴蜀: 二十而南 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闚九疑,浮于沅、湘; 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 射邹、峄;戹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于 是迁仕为郎中,奉使西征巴、蜀以南,南略邛、笮、 昆明,还报命。 受父遗命著史,始于太初元年 (前 104年),时年 42岁。 49岁遭宫刑,入狱 3年。 征和二年(前 91年)基

5、本完成,共 14年。 死后, 外孙杨恽发布之。 ( 2)班固 年九岁,能属文诵诗赋,及长,遂博 贯载籍,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所学五常师, 不为章句,举大义而已。 ( 汉书 本传)青年 时期修史被告发 私改作国史 而入狱。 父彪卒, 归乡里。固以彪所续前史未详,乃潜精研思,欲就 其业。 当时应是 23岁。从军,汉和帝永元元年 (公元 89年) 封燕然山铭 (蒙古杭爱山)。晚 年因家仆琐事被洛阳令种兢下狱死, 61岁。 (同时期酷吏陈汤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流传 极广,显示了汉朝鼎盛时期的大民族主义) 5、 成书: ( 1) 史记 :汉武帝太初元年 ( 前 104年 ) 汉武 帝征和二年 (

6、 前 91年 ) 共 14年;褚少孙等补 。 后 汉书 中已经提到散失了 10篇 。 ( 史记 原称 太史公书 、 太史公记 、 太史公 等 , 最 早称之为 史记 的文章是东汉桓帝熹平元年 (172 ) 的 东海庙碑 , 参看钱穆 太史公考 释 、 陈直 史记新证 ) ; ( 2) 汉书 :光武帝建武 32年 ( 公元 54年 ) 班彪 卒汉和帝永元四年 ( 公元 92年 ) 班固卒 , 补订: 八表 ( 班昭 ) 、 天文志 ( 马续 、 班昭 ) 。 史记 散失十篇为: 景帝纪 、 武帝 纪 、 礼书 、 乐书 、 兵书 、 汉兴以来将相年表 日者列传 、 三 王世家 、 龟策列传 、

7、傅斯列传 。 褚少孙补: 武帝纪 日者列传 三王 世家 龟策列传 。 二 、 体例 、 结构与主旨 1、 体例: 史记 是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 或称纪传志 书体 ) , 起自黄帝 , 至于汉武帝太初年间 , 近三千年史事; 汉书 是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 起自汉高 祖元年 ( 前 206年 ) , 至于更始帝二年 ( 24 年 ) , 共 230年史事 。 2、 结构: ( 1) 整体结构: 史记 十二本纪 、 十表 、 八书 、 三十世家 、 七十列传 , 共 130篇 。 52万字 。 汉书 十二本纪 、 八表 、 十志 、 七十列传 , 共 100篇 。 80多万字 。 主要变化是 汉书

8、 表: 百官公卿表 介 绍秦汉官制 , 实际上属于 志 , 以后的史 书均编 百官志 或 职官制 。 古今人 表 分九等 , 只介绍汉前人 。 志:将 律 书 、 历书 合并为 律历志 , 礼 书 、 乐书 合并为 礼乐志 , 将 平 准书 扩写为 食货志 。 新增了 刑法 志 、 五行志 、 地理志 、 艺文 志 , 后代史志多沿用班固的设置 。 ( 2) 具体结构: 本纪:帝王世系 , 包括实际掌权人物如项羽 、 吕雉 ( 北斗 ) ;朝代编年 。 表:大事记 。 如十二诸侯年表 、 六国年表; 书:专门史。礼、乐、律、历、天官、封禅、河渠、 平准,( 史记八书与中国文化研究 ,徐日辉,

9、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 世家:诸侯世系 , 包括历史地位极高的孔子 、 陈胜 ( 二十八宿 ) , 以及汉初部分名臣如萧 、 曹 、 张 、 陈 、 周等 , 还有外戚 。 列传:功臣名士 ( 群星 ) 。 朱东润 张居正大传 序:中国的史学 , 发源于经 学 , 一百三十篇的 史记 , 只是模仿 春秋 的 作品:十二本纪模仿十二公 , 七十列传模仿公羊 、 谷梁 。 传 底原义 , 有注底意思 , 所以 释 名 释典艺 云: 传 、 传也 , 以传示后人也 。 七十列传只是七十篇注解 , 把本纪或其他诸篇的人 物 , 加以应有的注释 。 廿二史札记 卷一:无所因而特创者难为功,有 所

10、本而求精者易为力。 (宋)郑樵 通志 总序 :仲尼既没,百家诸子兴 焉,各效 论语 ,以空言著书。至于历代实迹, 无所纪系。迨汉建元、元封之后,司马氏父子出焉。 司马氏世司典籍,工于制作,故能上稽仲尼之意, 会 诗 、 书 、 左传 、 国语 、 世 本 、 战国策 、 楚汉春秋 之言,通黄帝、 尧舜至于秦汉之世,勒成一书,分为五体。 本纪纪 年,世家传代,表以正历,书以类事,传以著人 , 使百代而下,史官不能易其法,学者不能舍其书, 六经之后,惟有此作。 3、 主旨: ( 1) 史记 前期:总结历史 、 润色鸿业; 后期:发愤著书 , 抒身世之叹 , 立不朽之言 。 私人著述 。 ( 2)

11、汉书 :前期:私人著述;后期:使 汉家 扬名于后世 , 冠德于百王 ( 汉书 颜师古注 ) , 官方著述 。 汉明帝 、 班彪 、 班固对司马迁及 史记 的 批评: 汉明帝刘庄:马迁著书 , 成一家之言 , 扬名 于后世 , 至以身陷刑之故 , 反微文刺饥 , 贬 损当世 , 非谊士也 ! 班彪: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 , 序游侠则 退处士而进奸雄 , 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贫贱 , 此其所蔽也 。 三 、 叙事艺术 1、 史记 ( 1) 创造了纪传体为主的史书体例 , 以十二 本纪 、 三十世家 、 七十列传 、 十表 、 八书构 成一个完整的叙事网络 。 其中的本纪 、 世家 、 列传记录不同

12、阶层人物的生平 , 最具文学价 值 。 ( 2) 人物传记的排列基本以时间为序 , 但又 兼顾以类相从的原则 。 在传记的体例上 , 有 分传 、 合传 、 类传 、 附传等类型 。 各传之间 血脉贯通 , 体现了历史和逻辑的统一 。 本纪 、 世家 选录首先根据历史;其次根据 司马迁的史识逻辑:项羽本纪 、 高后本纪 ( 惠帝不 设立本纪 ) ;孔子世家 ( 武帝时代文化地位独尊 ) 、 陈胜世家 ( 反秦先锋 , 独立力量 ) 列传 排序以 时间为经 , 以类为纬 。 以 伯夷叔齐列传 为第一 , 以 太史公自序 为第七十 , 首尾环绕 , 似有文化 续绝之意味 。 伯夷 、 叔齐死前曾经

13、作歌说: 登彼 西山兮 , 采其薇矣 。 以暴易暴兮 , 不知其非矣 。 神 农虞夏忽焉没兮 , 我安适归矣 。 于嗟徂兮 , 命之衷 矣 。 ( 3) 叙事注重揭示历史发展的内在根源 , 重 视探寻历史的因果规律 。 他自称 史记 的 创作宗旨是要 究天人之际 , 通古今之变 , 成一家之言 , 他不是一般性地描写历史进 程和历史人物 , 而是对历史规律和人物命运 进行深刻思考 , 透过表象去发掘本质 , 通过 偶然性去把握必然性 。 这样的历史叙事始终 贯彻着作者的思考凝练 。 ( 4) 叙事往往详起因 , 略结果;往往细致描写生 活琐事以昭示人物命运结果的必然 。 这是他抉发历 史规律的

14、一种技巧 。 ( 例:李斯列传 、 项羽本纪 , 文选 p263) 同时又极善于把握天下大势 , 善写 复杂事件 、 重大场面 。 ( 5) 叙事富有传奇色彩 , 许多传奇故事被采入传 记;又有的故事背离常规 , 出乎意外 , 这些都造成 一种神秘感 。 笔法变幻莫测 , 别出心裁 , 亦以其新 奇多变而产生传奇的效果 。 2、 汉书 : ( 1) 因革 史记 , 述一代史事而极重视制度史 之叙述 , 遂为后世正史之本 。 ( 2) 叙事完整详尽 , 笔法精密细致 , 冷静叙事而 不挟带感情 , 通过人物言行自然呈现褒贬 、 吉凶 。 霍光 、 金日磾之谨慎性格之区别分析:光止于身 、 磾及于

15、子孙 , 见 霍光金日磾传 。 ( 3) 重视与制度起源相关的 故事 、 先例 , 往 往用 自某某始 等语揭示 。 ( 教材举公孙弘先拜 相后封侯事及注释 5) ( 4) 材料安排位置的一致性 。 如篇末安排传 主佚事的写法 , 以追叙 、 补叙总结一生 , 使 人物叙事有变化 。 ( 教材举于定国父亲于公 的预判子孙将兴 , 而预先高大闾门 , 又注释 六 ) 四 、 人物塑造 1、 史记 ( 1) 人物阶层广泛 , 上自帝王将相 , 下至三 教九流 、 市井小民 , 涉及人物四千余人 。 其 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大量平民如刺客 、 游侠 、 商人 、 方士等的入传 。 这与司马迁开阔的历

16、史视野和独特的历史认识 、 自身的遭际有密 切关系 。 ( 2) 人物既具有鲜明的个性 , 又具有深刻的 共性 。 A、 人物个性方面 , 同类型人物也各具面貌 , 宛在目前 。 善于把握对象人物的基本特征加 以渲染 , 并注意到影响个性形成的家庭出身 、 文化教养 、 社会经历等因素 。 世世受射 的 李广射技:射匈奴射雕者三 人 、 射杀白马将 、 夺胡儿弓射追骑 、 南山射 猎射石 、 射虎 、 射敌方裨将;万石君石奋三 代 , 上书错写 馬 事 。 B、 人物共性方面 , 首先是恩怨分明:知恩图 报 , 以德报德 。 ( 苏秦与宗族朋友 、 韩信与 漂母等 ) ;以牙还牙 , 以怨报怨

17、 。 ( 伍子胥 鞭尸楚平王;李广斩霸陵尉;范雎典型 一 饭之德必偿 , 睚眦之怨必报 ) ;士为知己 者死 , 知恩图报的极端形式 。 ( 刺客列 传 ) 其次是富贵还乡的理想 , 是证明自身价值的 基本方法 。 项羽烧咸阳后云: 富贵不归故乡 , 如衣绣 夜行 , 谁知之者 ? ( 苏秦还乡的前后对比 , 刘邦回沛县歌大风 , 主父偃返乡 ) ( 与孔子 人不知而不愠 的内在人格相比 , 显然价值取向有雅俗之分野 ) ( 3)注意人物性格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显得 有血有肉、生动丰满,如项羽、李斯。非佛 斯特所云扁平人物。扁平人物 (flat character),另一是圆形人物 (round

18、 character),见 小说面面观 。 有时又采用 互见法 , 在本传中表现人物 的主要特征 , 而在其他篇章揭示他的其他性 格特征 。 ( 刘邦本纪的神奇发迹 , 他传的弱 项 ) ( 4) 塑造了一大批悲剧人物形象 , 全书充满了浓 郁的悲剧气氛 。 这些苦难的悲剧经历 , 无疑暗含了 司马迁自己的人生感慨 。 在对人物悲剧的探讨中 , 流露出对天意的怀疑 , 同时又有宿命的悲哀 。 ( 伯夷列传 对 天道无亲 , 常与善人 的质疑; 人性的异化:吴起杀妻 、 母死不归 ) 一种是非不为也 , 不能也 , 一种是非不能也 , 不为 也 。 前者在 天 而后者在 人 。 鲁迅 汉文学史纲

19、要 第十篇 司马相如与司马 迁 : 发愤著书,意旨自激 恨为弄臣,寄心楮墨,感 身世之戮辱,传畸人于千秋,虽背 春秋 之义, 固不失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 离骚 矣。惟不拘 于史法,不囿于字句,发于情,肆于心而为文,故 能如茅坤所言: 读 游侠传 即欲轻生,读屈原、 贾谊传即欲流涕,读庄周、鲁仲连传即欲遗世,读 李广传 即欲立斗,读 石建传 即欲俯躬,读 信陵、平原君传即欲养士 也。 2、 汉书 : ( 1) 史记 主要对先秦 、 楚汉相争 、 汉初 人物的记叙 , 以君主 、 战将 、 谋士为主; 汉书 则主要对西汉盛世各类人物进行生 动记叙 , 以法律之士和经师儒生为主 。 写出 盛世人物宦

20、海浮沉的个人遭际和官场百态 。 ( 公孙弘 、 董仲舒对比;朱买臣拜会稽太守 ) 2、 史记 以个人传记为主 , 汉书 则记 载了西汉世袭官僚家族历史 , 通过家族兴衰 来表现西汉社会的变迁 。 如 霍光金日磾 传 、 张汤传 、 杜周传 等 。 3、 汉书 中的悲剧人物刻画 。 以 李陵苏 武传 为代表 。 注意叙事与史论上的差距 , 亦即感情与理智之差距 。 五 、 语言艺术: 1、 史记 单行散笔 , 口语通俗 。 为文疏荡 多变 , 章法 、 句法 、 用词别出心裁 , 超迈众 人 。 2、 汉书 整齐排偶 , 喜用古字 。 为文谨严 有法 , 风格典雅厚重 。 六、 史记 汉书 的地

21、位和影响 1、 史记 :中国古代纪传体史学的鼻祖 , 传记文学的开 端 。 它继承了先秦 诗 骚 的抒情传统 , 创 发愤著书 说 , 融会贯通 , 自成一家 。 温彻斯特评 史记 ,见游信利 史记方法论 绪论 ,台 北文史哲出版社 1988年版,第 1页 : 史之成为文学者,正是其激动感情之力为耳。而 左传 、 史记 之为文学,乃古今所公认,其故是 左传 、 史 记 叙述结构,多诉诸感情耳。本来,文学的表达与历史的 记载,亦有其区别,前者目的在于求美,词章愈优美,旋律 愈起伏越佳;后者 的目的在于求真,故事愈近事实,愈近真理愈好。易言之, 前者为抒情动感,后者为传知表信。就其语言而论,前者为

22、 负荷情意的江流,后者为装载概念的舟车。然这二者并非绝 对冲突的,譬如 左传 、 史记 即将二者兼容并蓄 。 汉书 :纪传体断代史影响正史体例 。 2、 广博深刻的人文精神:所颂扬的进取精神 、 淑世情怀 、 人道主义和天行健 , 君子以自强 不息的意志 , 以及一系列光辉的人物形象 , 为后世所追慕 、 景仰 。 悲剧人物的着力刻写与感慨 。 3、 文章技巧 、 风格 、 语言 , 成为后世散文 家推崇备至的范本 。 4、 故事情节广为流传 , 为后世小说 、 戏曲等 叙事文学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源泉 。 构思情节 和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也为小说家们效法 。 第二节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与 汉纪

23、 一 、 杂史: 吴越春 秋 、 越绝书 1、 作者: ( 1) 吴越春秋 : 东汉人赵晔 , 字长君 , 会稽山阴人; 吴越春秋辑校汇考 . 周生春辑校 . 上海古 籍出版社 1997 吴越春秋校注 .张觉 . 岳麓书社 2006 ( 2) 越绝书 :说法多种 , 自春秋至东汉 均有说 。 绝者 , 绝也 。 句践之时 , 天子微 弱 , 诸侯皆叛 。 于是句践抑疆扶弱 , 绝恶反 之于善 , 取舍以道 , 沛归于宋 , 浮陵以付楚 , 临沂 、 开阳 , 复之于鲁 。 中国侵伐 , 因斯衰 止 。 以其诚在于内 , 威发于外 , 越专其功 , 故曰越绝 。 故作此者 , 贵其内能自约 ,

24、外能 绝人也 。 ( 卷一 外传本事 ) 越绝书 .上海古籍出版 社 1985 越绝书全译 .俞纪东 .贵 州人民出版社 1996 越绝书 研究 .李步 嘉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3 2、 结构与内容: ( 1) 吴越春秋 22卷今存 10卷 , 前 5卷记吴 , 起 自太伯 , 终于夫差;后 5卷记越 , 起自无余 , 终于 勾践 。 文学价值较高 。 ( 2) 越绝书 25卷今存 15卷 , 记吴越二国历史 、 地理 、 人物 , 起自吴太伯 , 下迄东汉光武帝 , 记载 人物 、 地理 、 都邑 、 建置 、 冢墓等门类 , 与后世地 方志有相似之处 。 不过内容杂驳 , 不像 吴越春

25、秋 集中记人物事迹 , 如 外传记吴王占梦 、 外传 记宝剑 ( 武侠多用之 ) 、 外传记军气 等 。 史 料价值较高 。 春秋末期吴越争霸的故事,描写吴越人重剑 轻死的故事,夹杂了大量荒诞传说,表现出 浓重的复仇意识、崇武意识等,是历史演义 小说的雏形。 3、 吴越春秋 特点: ( 1) 体例兼有编年体和纪传体特点 ( 时间与 人物 ) , 而加入想像之情节 , 具有历史演义 的特征 。 如伍子胥逃亡中舟子救渡 、 乞讨浣 女二事 , 可与 史记 本传比较阅读 。 ( 2) 故事情节荒诞离奇 , 吸收了神话传说与民间 故事的内容 。 勾践阴谋外传 十三年 , 袁公与处 女比剑 。 ( 参见

26、 艺文类聚 、 剑侠传 、 东 周列国志 81回 、 任渭长 卅三剑客图 、 金庸 越女剑 ) 处女将北见于王 , 道逢一翁 , 自称曰 袁公 。 问于处女: 吾闻子善剑 , 愿一见之 。 女 曰: 妾不敢有所隐 , 惟公试之 。 于是袁公即拔 箖箊竹 , 竹枝上枯槁 , 未折堕地 , 女即捷末 。 袁公 操其本而刺处女 。 处女应即入之 , 三入 , 因举杖击 袁公 。 袁公则飞上树 , 变为白猿 。 遂别去 。 庾信 宇文盛墓志 : 授图黄石,不无师表之心。 学剑白猿,遂得风云之志。 李白 赠宋中丞 : 白猿悬剑术,黄石借兵符。 ( 3) 人物形象刻画细致 , 尤其外貌描写夸张突出 人物性

27、格 , 往往与面相之术结合 。 伍子胥 身长一 丈 , 腰十围 , 眉间一尺 , 伯嚭 鹰视虎步 , 专攻 擅杀之性 。 源自史传 , 对后世小说影响极大 。 左传 宣公四年,楚司马子良生子越椒,子 文说: 必杀之!是子也,熊虎之状而豺狼 之声;弗杀,必灭若敖氏矣。谚曰: 狼子 野心。 是乃狼也,其可畜乎? 昭公二十 八年,伯石始生,子容之母走谒诸姑,曰: 长叔姒生男。 姑视之,及堂,闻其声而 还,曰: 是豺狼之声也。狼子野心,非是, 莫丧羊舌氏矣。 遂弗视。(又见 国 语 晋语八 ) 史记 秦始皇本纪 载魏国大梁人尉缭事秦, 出谋划策,以贿赂方法笼络诸国臣子: 秦王从其计,见尉缭亢礼,衣服食

28、饮与缭同。 缭曰: 秦王为人,蜂准,长目,挚鸟膺, 豺声,少恩而虎狼心,居约易出人下,得志 亦轻食人。我布衣,然见我常身自下我。诚 使秦王得志与天下,天下皆为虏矣。不可与 久游。 史记 越王勾践世家 :范蠡遂去,自齐遗 大夫种书曰: 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 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 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 种见书,称病不 朝。人或谗种且作乱,越王乃赐种剑曰: 子教寡人伐吴七术,寡人用其三而败吴, 其四在子,子为我从先王试之。 种遂自杀。 唐代贯休 读吴越春秋 犹来吴越尽须惭 , 背德违盟又信谗 。 宰嚭一言终杀伍 , 大夫七事只须三 。 功成献寿歌飘雪 , 谁爱扁舟水似蓝 。 今日雄图又何在 , 野花香径鸟喃喃 。 二、 汉纪 1、 编撰者:荀悦 , 字仲豫 , 东汉末年颍阴人 ( 河 南许昌 ) 。 建安三年 ( 198) 3年时间编成 。 2、 主旨:为汉献帝改编 汉书 以便阅读 。 共十 八万字 。 3、 体例:编年体 , 而吸取了纪传体 人经事纬 的特点 。 被认为是断代编年体的代表作 。 此后晋人 袁宏 后汉纪 、 孙盛 晋阳秋 、 沈约 齐纪 、 裴子野 宋略 以至于宋代 资治通鉴 , 均如此 。 4、 特点:词约事详;史论精彩 。 ( 汉纪 孝文 皇帝纪下 论免租税之蔽等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