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上册常考知识点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206787162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2.21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初二物理上册常考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初二物理上册常考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初二物理上册常考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资源描述:

《初二物理上册常考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物理上册常考知识点(1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初二物理上册重要常考知识点第一章机械运动1 .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位置改变2 .运动的描述参照物:描述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选定的标准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选不同的参照物,对运动的描述可能不同3 .运动的分类匀速直线运动:沿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保持不变;变速直线运动:沿直线运动,速度大小改变。4.比较快慢方法:时间相同看路程,路程长的快;路程相同看时间,时间短的快。5 .速 度(常考点)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公式:n=2t单位:m/s、km/h;单位关系:1 m/s=3.6 km/h;1 km/h=m/s3.66 .匀速直线运动特点:任意时间内

2、通过的路程都相等公式:v=-,速度与时间路程变化无关7.描述运动的快慢平均速度的物理意义:反映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快慢 公式:vt8.平均速度的测量原理:u=工具:刻度尺、秒表t需测量的物理量:路 程S;时 间t注意:需说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9.路程时间图像速度时间图象第二章声现象(-)声音的发生与传播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声源。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3.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

3、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因为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4 .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一般情况下,峪曝声 音 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 m/so5.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 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原因是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足0.1s最终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利用: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测量方法是:测出发出声音到受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

4、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发声点距物体S=:。(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1.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2.骨传导:声音的传导不仅仅可以用耳朵,还可以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一些失去听力的人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3.双耳效应: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一只。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三)声音的三个特性1.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音调跟

5、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物 体 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频率单位为赫兹,简称赫,符 号 为Hz。如果一个物体在1 s的时间内振动100次,它的频率就是100Hz。2.响 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发声距离的远近有关。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增大响度的主要方法是:减小声音的发散。3.音 色:由物体本身决定。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4.区分乐音三要素:闻声知人依据不同人的音色来判定;高声大叫指响度;高音歌唱家指音调。(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

6、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2.人 们 用 分 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听觉下限OdB;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 超 过90dB;为保证工作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o3.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五)声的利用可以利用声来传播信息和传递能量。(选择题)第 三 章 物 态 变 化(一)温度1.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2.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

7、;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二)物态变化1.熔化和凝固熔化: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食盐、明矶、奈、各种金属熔化图象:熔化特点: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熔化特点:吸热,先变软变稀,最后变为液态,温度不断上升。熔化的条件:达 到 熔 点;继 续 吸 热。凝 固:定 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凝固图象:凝固特点: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凝固特点:

8、放热,逐渐变稠、变黏、变硬、最后成固体,温度不断降低。凝 固 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同种物质的熔点、凝固点相同。凝固的条件:达到凝固点。继 续 放 热。2.汽化和液化:汽化:【蒸发】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定义: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叫蒸发。影响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作用:蒸 发 吸 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制冷作用。【沸腾】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沸腾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液化:定义

9、: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方法:降 低 温 度;压 缩 体 积。好处:体积缩小便于运输。作用:液 化 放 热3.升华和凝华:升华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吸热,易升华的物质有:碘、冰、干冰、樟脑、铝。凝华定义: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放热要使洗过的衣服尽快干,请写出四种有效的方法。将衣服展开,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将衣服挂在通风处。将衣服挂在阳光下或温度教高处。将 衣 服 脱 水(拧干、甩干)。解释 霜前冷雪后寒?霜前冷:只有外界气温足够低,空气中水蒸气才能放热凝华成霜所以 霜前冷”。雪后寒:化雪是熔化过程,吸热所以 雪后寒。第 四 章 光 现 象(-)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

10、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分类:自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如:篝火、蜡烛、油灯、电灯。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2.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3.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为什么在有雾的天气里,可以看到从汽车头灯射出的光束是直的?答: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过程中,部分光遇到雾发生漫反射,射入人眼,人能看到光的直线传播。早晨,看到刚从地平线升起的太阳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该现象说明什么?答:光在非均匀介质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4 .应用及现象: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

11、,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如图:在月球后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在2的位置看到日偏食,在3的位置看到日环食。小 孔 成 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 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5.光速:光在真空中速度C=3xios m/s=3xio5 km/s;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3x10s m/so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a,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4 3(二)光的反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2.反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光路可逆。即:反射光线与入射光

12、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3.分类:(1)镜面反射: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条件:反射面平滑。应用: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黑 板 反 光 等,都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漫 反 射: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每条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条件:反射面凹凸不平。应用: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漫反射的缘故。请各举T 列说明光的反射作用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利与弊。有利:生活中用平面镜观察面容;我们能看到的大多数物体是由于物体反射光进入我们眼睛。有弊:黑板反光;

13、城市高大的楼房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反光造成光污染。把桌子放在教室中间,我们从各个方向能看到它原因是什么?光在桌子上发生了漫反射。4.面镜:(1)平面镜:成像特点:等大,等距,垂直,虚像像、物大小相等;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虚像。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理;作用:成像、改变光路实像和虚像:实像:实际光线会聚点所成的像虚像: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所成的像(2)球面镜:定义:用球面的内表面作反射面。性质:凹镜能把射向它的平行光线会聚在一点;从焦点射向凹镜的反射光是平行光应 用:太阳灶、手电筒、汽车头灯(3)凸面镜定义:用球面的外表面做反射面。性质:凸

14、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凸镜所成的象是缩小的虚像应用:汽车后视镜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我们常用平板玻璃、直尺、蜡烛进行实验,其中选用两根相同蜡烛的目的是:便于确定成像的位置和比较像和物的大小。汽车司机前的玻璃不是竖直的,而是上方向内倾斜,除了可以减小前进时受到的阻力外,从光学角度考虑这样做的好处是:使车内的物体的像成在司机视线上方,不影响司机看路面。汽车头灯安装在车头下部:可以使车前障碍物在路面形成较长的影子,便于司机及早发现。(三)颜色及看不见的光1.白光的组成红,橙,黄,绿,蓝,靛,紫.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混合之后为白光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混合之后为黑色看不见的光:红外线,紫外线

15、。第五章 透 镜 及 其 应 用(-)光的折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2.光的折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空气中角大,光路可逆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与法线两侧。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属于近法线折射。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属于远法线折射。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或其他介质射出),折射角=入射角=0度。3.应 用:从空气看水中的物体,或从水中看空气中的物体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是因为光从水中斜射向空气中

16、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蓝天白云在湖中形成倒影,水中鱼儿在 云中 自由穿行。这里我们看到的水中的白云是由光的反射而形成的虚像,看到的鱼儿是由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虚像。(二)透镜1.名词:薄透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光 心(0):即薄透镜的中心。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焦 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焦 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2.典型光路3.填表:名称又名眼镜实物形状光学符号性质凸透镜会聚透镜老花镜0$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发散透镜近视镜I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三)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1

17、.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蜡烛在焦点以内;烛焰在焦点上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2 .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规律)F分虚实,2f大小,实倒虚正3.对规律的进一步认识:物距像的性质像距应用倒、正放、缩虚、实 2/倒立缩小实像/V 2/照相机fu 2/幻灯机u w放大镜(1)“=/是成实像和虚象,正立像和倒立像,像物同侧和异侧的分界点。U =2/是像放大和缩小的分界点当像距大于物

18、距时成放大的实像(或虚像),当像距小于物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成实像时:物 距 减 小-像距增大-像变大-(增大)(减小)(变小)成虚像时:物 距 减 小-像距减小-像变小-(增大)(增大)(变大)(四)眼睛和眼镜1.成像原理: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等一个综合的凸透镜在视网膜上行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分布在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人就可以看到这个物体了。2.近视及远视的矫正:近视眼要戴凹透镜,远视眼要戴凸透镜.(五)显微镜和望远镜1.显微镜: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

19、。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放大的实像,道理就像投影仪的镜头成像一样;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普通的放大镜,把这个像再放大一次。经过这两次放大作用,我们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了。2.望远镜:有一种望远镜也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我们能不能看清一个物体,它对我们的眼睛所成 视角 的大小十分重要。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像虽然比原来的物体小,但它离我们的眼睛很近,再加上目镜的放大作用,视角就可以变得很大。第 六 章 质 量 与 密 度(-)质量: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2.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常用单位:t、g、mgo对

20、质量的感性认识:一枚大头针约80mg;一 个 苹 果 约150g;一 头 大 象 约6t;一只鸡约2kg。3.质量的理解: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 度 而 改 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4 .测量:(1)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案秤、台秤、杆秤,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也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重,再通过公式m=G/g计算出物体质量。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二十四个字:水平台上,游码归零,横梁平衡,左物右硅,先大后小,横梁平衡。具体如下:看 :观察天平的称量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分度值。放 :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调 :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

21、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 衡。称 :把 被 测 物 体 放 在 左 盘 里,用 银 子 向 右 盘 里 加 减 祛 码,并 调 节 游 码 在 标尺 上 的 位 置,直 到 横 梁 恢 复 平 衡。记 :被 测 物 体 的 质 量=盘 中 祛 码 总 质 量+游码在标尺上 所 对 的 刻 度 值 注 意 事 项:A.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B.保 持 天 平 干 燥、清 洁。方 法:A.直接测量:固 体 的 质 量B.特 殊 测 量:液 体 的 质 量、微 小 质 量。二、密 度:1.定 义:单 位 体 积 的 某 种 物 质 的 质 量 叫 做 这 种 物 质 的 密 度。2 .公

22、 式:p=,变形 V=,pVy p3 .单 位:国 际 单 位 制:主 单 位 奴/常 用 单 位g/c加二这 两 个 单 位 比 较:g/c加 单 位 大。单 位 换 算 关 系:1 g/c加3 =1kg/1kg/m3=0g/cm水 的 密 度 为1.0 x103版/加3,读 作LOxlO千 克 每 立 方 米,它 表 示 物 理 意 义 是:1立 方 米 的 水 的 质 量 为1.0 x 10,千 克。4.理 解 密 度 公 式.=/同 种 材 料,同 种 物 质,不 变,加 与P成 正 比;物 体 的 密 度。与 物 体 的 质 量、体 积、形 状 无 关,但 与 质 量 和 体 积 的

23、 比 值 有 关;密 度 随 温 度、压 强、状 态 等 改 变 而 改 变,不 同 物 质 密 度 一 般 不 同,所 以 密度是物质 的 一 种 特 性。质 量 相 同 的 不 同 物 质,密 度。与 体 积 成 反 比;体 积 相 同 的 不 同 物 质 密 度P与质量 成 正 比。5.图象:下图所示:0甲 。乙6.测体积量 筒(量杯)用途:测量液体体积(间接地可测固体体积)。使用方法:看:单位:毫 升(ml)=厘米3 (cm3)、量程、分度值。放:放在水平台上。读:量筒里地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和凹面的底部相平。7.测固体的密度:原理:0=(1)规则外形的固体密度的测量方法1:天

24、平和刻度尺法。用天平测机;用刻度尺量出长方体的长。,宽b,高。,可得体积%=儿。最后利用公式计算出密度夕=:。Gm=方法2:弹簧称和刻度尺法。用弹簧秤测出物体的重力G,可得质量 g测体积同上法,则密度可得 =口abcg(2)不规则外形固体密度的测量有 天 平(弹簧秤)、有量筒方法1:天平、量筒、水、细针。此种方法适用于密度小于水密度的固体。用天平测质量7,用压入法测体积:把适量水倒入量筒记下匕,放入物体块并用细mp=-针把物块压入浸没水中下,得 =匕 匕则密度为 匕一匕方 法2:天平、量筒、水、细线、金属块。适用于密度小于水密度的固体。用天平测质量也,用助沉法测体积:把适量水倒入量筒,再用细线栓住金属块放入水mp=-中记匕,然后把金属块和物块栓在一起沉没水中记下%,可得密度 匕一匕。8、测液体密度:原 理:。与 方 法:用天平测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阿;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质量加2;得出液体的密度0=(町/)9、密度的应用:鉴别物质: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可用密度鉴别物质。求质量: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体积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质量用公式加=0厂算出它的质量。求体积: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质量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体积用公式 P算出它的体积。判断空心实心。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