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新冠疫情防控每日工作指南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206784160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1.86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学校新冠疫情防控每日工作指南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学校新冠疫情防控每日工作指南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学校新冠疫情防控每日工作指南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学校新冠疫情防控每日工作指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新冠疫情防控每日工作指南(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学校新冠疫情防控每日工作指南为全面贯彻落实关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市有关工作要求,切实做好本市教体系统新冠疫情(以下简称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工作指南。一、防控目标做好本市中小学校、幼儿园、校外培训机构开学保障和疫情防控工作,督促学校加强安全管理、开学准备及复课工作,落实并完善校园防控措施,普及疫情防控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及时掌握学校疫情防控动态,防止疫情进入校园和扩散,确保校园各项工作平稳运行。二、制定依据X X省教育系统新冠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各级各类学校开

2、学工作指南(一)的通知 X X省教育系统新冠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X X省普通中小学、幼儿园新冠疫情防控开学工作指南(二)的通知 X X市学校2 0 2 2年春季开学前后疫情防控工作预案 X X市新冠疫情公共场所防控指南 X X市新冠疫情学校防控工作方案X X市学校2 0 2 2年春季开学前后疫情防控工作预案。三、适用范围本指南适应于本市中小学、幼儿园、校外培训机构(以下统称为学校)。根据疫情形势的变化和评估结果,市教体局将对本指南及时进行更新和调整。四、防控措施(一)门禁管理1.人员安排:门卫、安保人员、值班人员2.管理时间:全天候3.要求:在校门口处设置临时隔离等待区域(帐篷或简易板

3、房,板房要有通风窗口)在校门口入口醒目位置放置快速免洗手液,并设醒目提示,进门时先进行手部消毒。工作人员(行政值班人员、值班教师、“牵手斑马线”志愿者)须提前到岗,穿戴好志愿者服装,在校门口开展师生员工体温检测和手部消毒工作,并做好登记。有 发 热(体温超过37.3)、乏力、干咳及胸闷等身体不适症状的人员,一律不得进入校园,并立即妥善隔离,再及时通知家长将其送医检查,病愈后凭医疗单位出具的健康证明返校。学校门卫或保安在安全岗值守的同时,负责维护好学生进校秩序。“牵手斑马线”志愿者负责维护好校门口及周边交通秩序,防止人员聚集。原则上,所有车辆不得进入校园(食堂食材运输车、-2-教职工车辆和应急车

4、辆除外)。确需进校园的车辆,进校门前必须喷洒2 5 0 m g/L有 效 氯(澳)溶 液(配制方法见附件),驾驶员和乘车人员必须佩戴一次性口罩,并下车进行快速免洗手消毒和体温检测。校外来访人员(包括学生家长)原则上不得进入校园,确因工作需要进入校园的,必须佩戴一次性口罩,并进行体温检测和身份核实登记(出示有效证件),体温超过3 7.3 或身体出现不适症状的一律不得进入校园。(二)师生管理1 .早 餐 时(寄宿制学校)学校根据实际,可选择分批购餐、分段错峰、分配送餐等方式就餐,提倡师生员工自备饭盒,餐前必须洗手。就餐时,不交谈、不聚集,彼此间须保持1米以上距离。分批购餐:以班级为单位,佩戴口罩,

5、分批到食堂购餐,返回教室或办公室就餐。分段错峰:分时段、分年级、分班级到餐厅就餐。分配送餐:由食堂工作人员将餐盒配送至教室或寝室、办公室就餐。2 .上学前 学生在家测量体温,体温低于3 7.3 和身体无异常方可上学,上学时佩戴好一次性口罩。各班门前要放置1个脚踩带盖分类垃圾桶(规格4 0 L),-3-垃圾桶上要张贴“口罩、纸巾回收专用”标识。3 .进校时所有师生必须接受体温检测,体温不超过3 7.3 方可入校。所有教师在校园内必须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4 .早自习班主任或当天班级值日教师使用红外线测温仪,对本班学生进行晨检,询问身体健康状况,建立信息台账。对体温超过3 7.3 的,要立即进行

6、隔离,妥善安排送医检查,病愈后凭医疗单位出具的健康证明返校。对因病缺勤的学生,要及时追踪,掌握病因、治疗地点和治疗情况、返校时间等,做好登记,建立台账。教育引导学生在校内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打喷嚏或吐痰时要用纸巾遮挡,使用过的口罩和纸巾要放入班级门前专用回收垃圾桶。5 .大课间疫情防控期间,暂停升旗、跑操、课间操、眼保健操等活动,开学典礼等活动以视频、广播等形式开展。6 .课 间 1 0 分钟当堂授课教师在下课后,提醒学生洗手或进行快速免洗 手 消 毒(免洗手消毒凝胶、免洗速干洗手液或7 5%医用酒精,三者可任选其一,忌明火)。学校行政值班人员对教学区和活动区进行包保巡查,-4-防止学生聚

7、集活动。7.午餐时与早餐要求相同。8.午餐后班主任或当天班级值日教师在班内对学生进行午检,要求同晨检一样。用餐后的饭盒以班级为单位,送至餐厅进行清洗和消毒,并存放于食堂。清理“口罩、纸巾回收专用”垃圾桶(当班值日教师负责,清理时必须佩戴一次性口罩和手套)学校行政值班人员对教学区和活动区开展巡查,防止学生聚集活动。9.离校时当天下午最后一节课授课教师要利用5-10分钟时间,对学生进行传染病安全防护知识教育提醒。当班值日教师要组织学生将班级和卫生责任区清扫干净,并清理“口罩、纸巾回收专用”垃圾桶(清理时必须佩戴一次性口罩和手套),垃圾要按规定进行处理。根据每日错时离校安排,有序组织学生离校。学校行

8、政值班人员、“牵手斑马线”志愿者负责维护好校门口及周边交通秩序,防止学生及家长聚集。10.离校后-5-学校消毒工作人员对教室进行消毒(具体要求见(五)消毒管理)。1 1 .晚 餐 时(寄宿制学校)与早餐要求相同。1 2.晚 餐 后(寄宿制学校)浴室在寝室内的学校,要组织人员力量对寝室内学生洗浴秩序和要求作出安排,学生洗浴及洗浴后的消毒工作由楼层宿管人员负责。(有公共浴室的学校见 公共浴室管理)1 3.晚 自 习(寄宿制学校)对学生进行晚检,与晨检要求相同。(三)食堂管理1.食堂人员:上班前,必须在家自行测量体温,如体温超过3 7.3 或身体出现不适,则一律不得到校工作,同时向学校后勤负责人履行

9、请假手续,告知缺勤原因。病愈后凭医疗单位出具的健康证明返校。到校时,须在校门口测量体温,低 于3 7.3 方可进入校园。进入操作间前,须佩戴好一次性口罩、手套、头罩,穿戴干净的工作服。工作时,不得直接用手接触肉禽类生鲜材料,摘除手套后应及时洗手。工作后,应立即清洗、晾晒使用过的工作服,坚持每-6-天上、下午各使用1 套工作服。2.设施设备:与食堂无关人员禁止进入操作间,必须进入的要佩戴一次性口罩和手套。餐前,工作人员应检查餐具用品、餐厅餐桌椅是否按要求完成消毒和清洗干净,食堂窗口人员是否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口罩、头罩。餐后,工作人员将师生餐盒领回并进行清洗和消毒,餐具用品必须用高温消毒,包括煮沸

10、、蒸汽、红外线消毒,并做好消毒记录。煮沸、蒸汽消毒保持1 0 0 C 作用1 5 分钟;红外线消毒一般控制温度1 2 0 C,作用1 5 分钟至2 0 分钟;洗碗机消毒一般水温控制8 5 ,冲洗消毒4 0 秒以上。食堂餐桌椅、操作间应每次用餐后消毒1次,使用2 5 0 m g/L-5 0 0 m g/L 有效氯(漠)溶液擦拭消毒,做好消毒记录。(食堂操作间原则上不使用酒精消毒,以防火灾,配制方法见附件1)。每次消毒作用3 0 分钟后,再用清水擦净,同时打开门窗进行通风,每日2 次(上午、下午),寄宿制学校应增加1 次消毒和通风。餐厨废弃物应分类管理、按规定处置,设置专用带盖垃圾桶,做到日产日清

11、。清理后的垃圾桶要用食堂餐桌椅消毒方式进行消毒。使用的抹布、拖把、喷雾器等工具在消毒作业完成后,要及时用清水清洗,并放置在合适位置晾晒。消毒作业时,工作人员必须佩戴一次性口罩和手套。-7-3.食堂食材:每日食材必须新鲜、清洗干净。所有食材要查验供应商资质,索取供货票据,做好台账记录。每餐食品按规范要求做好留样,每份留样标签要记录留样食品名称、留 样 量(不少于1 2 5克)、留样时间、留样人员等。留样食品应当由专柜冷藏保存4 8小时以上。食堂不得制售冷荤类食品、生食类食品、裱花蛋糕,不得加工制作四季豆、鲜黄花菜、野生蘑菇、发芽土豆等高风险食品。存放米、面、油、酱油、醋等食品原材料的仓库,原则上

12、不允许进行2 5 0 m g/L-5 0 0 m g/L有 效 氯(溟)溶液消毒,确需消毒的,必须在医疗或市监等部门专业指导下进行。(四)寝 室 管 理(学生公寓、教职工公寓)1.早上起床后以楼层为单位,楼层宿管人员要分时段、分房间安排学生到洗漱间洗漱。每个寝室应设立寝室长负责室友健康观察与报病工作,并做好通风和卫生保洁。2 .上课时楼层宿管人员负责对寝室楼道、洗漱间、厕所、寝室等区域,使用2 5 0 m g/L-5 0 0 m g/L有 效 氯(溟)消毒溶液喷洒消毒,并做好消毒记录(配制方法见附件1)o消毒时,宿管人员要佩戴一次性口罩和手套,在消毒后打开门窗通风3 0-8-分钟。3.早中晚就

13、餐实行在寝室就餐的寄宿制学校,楼层宿管人员督促学生餐前洗手,室内就餐时不交谈、不串室、不聚集、不乱扔垃圾,用完后的餐具和餐余交由食堂工作人员带回餐厅清洗和消毒。4.晚自习时楼层宿管人员再次对寝室楼道、洗漱间、厕所、寝室等区域进行消毒并通风。5 .学生就寝以楼层为单位,楼层宿管人员要分时段、分房间安排住宿学生到洗漱间洗漱。加强管理,督促学生早睡早起,严禁在楼层喧闹、聚集、串室。(五)消毒管理1.人员安排:学校要安排2名及以上人员专门负责校园内消毒工作,每次消毒要做好记录。2.消毒范围:教室、办公室、卫 生 室(保健室)、楼道卫生间、廊道、楼梯间及扶手、广播室、会议室、图书馆、体育馆、多功能室、实

14、验室、微机室等共用空间,以及校内体育设施、垃圾桶、垃圾池。(食堂、学生公寓、公共浴室的消毒由所在区域工作人员负责,消毒专项作业人员给予技术指导。)-9-3.要求:在校内公共场所入口醒目位置放置免洗手用品(免洗手消毒凝胶、免洗速干洗手液或7 5%医用酒精,三者可任选其一,忌明火),同时张贴“洗手标识”及“洗手操作步骤”。全天保持通风状态。每日学生离校后或夜间(寄宿制学校),消毒人员要对共用空间进行2 50 m g/L-50 0 m g/L有 效 氯(漠)溶液喷洒消毒。(配制方法见附件)楼道卫生间和公共厕所内,每半天需清理一次厕桶。话筒、键盘、电子教鞭、考勤机、讲台和门把手、教具等设备用75%医用

15、酒精或1%过氧化氢消毒湿巾擦拭消毒。(此项工作可由当班值日教师负责完成)体育设施、垃圾桶、垃圾池等处,每天不少于2次消毒(中午、下午或晚上),用1 0 0 0 m g/L-2 0 0 0 m g/L有效氯(溟)溶液喷洒内外表面等。(配制方法见附件)使 用8 4消毒液后不需再使用酒精进行消毒,另洁厕灵不得与84消毒液混合使用。消毒用品应安排一间库房单独进行存放,要远离热源、明火和教室、寝室、学生活动等区域,不得与食堂食材混放。(六)公共浴室管理公共浴室须取得卫健部门核发的 卫生许可证并在显-10-著位置公示,管理人员须持健康证明上岗。1 .人员安排:男、女至少各1 名管理人员2 .管理时间:学生

16、晚餐前后3 .要求:分年级、分班级有序安排学生洗浴。学生进入浴室前,必须接受体温测量,体温超过3 7.3 C 或身体不适的一律不得进入浴室,并做好登记,通知家长送医治疗。洗浴后,浴室管理人员要对浴室内外、洗浴设施进行2 5 0 mg/L-5 0 0 n i g/L 有效氯(滨)溶液喷洒消毒,做好消毒记录。(配制方法见附件)消毒后,打开门窗进行通风3 0 分钟。(七)接送学生车辆或公务车辆1 .在接送学生车辆车门入口处醒目位置放置快速免洗手消毒液,并设醒目提示,进车时先进行手部消毒。2 .学校公车当日使用完毕后,应避开人群,打开门窗进行通风,车内用7 5%医 用 酒 精 或 1%过 氧 化 氢

17、消 毒 湿巾 擦 拭 消 毒 或 者 5 0 0 mg/L 有效氯溶液喷洒消毒(配制方法见附件1),关闭后保持3 0 分钟再通风,同时做好消毒记录。3 .驾驶员工作期间须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乘坐接送学生车辆的教职员工和学生应佩戴口罩。校车必须备有体温测量仪、口罩、免洗手消毒液、消毒剂、呕吐包和医疗-11-著位置公示,管理人员须持健康证明上岗。1 .人员安排:男、女至少各1 名管理人员2 .管理时间:学生晚餐前后3 .要求:分年级、分班级有序安排学生洗浴。学生进入浴室前,必须接受体温测量,体温超过3 7.3 C 或身体不适的一律不得进入浴室,并做好登记,通知家长送医治疗。洗浴后,浴室管理人

18、员要对浴室内外、洗浴设施进行2 5 0 mg/L-5 0 0 n i g/L 有效氯(滨)溶液喷洒消毒,做好消毒记录。(配制方法见附件)消毒后,打开门窗进行通风3 0 分钟。(七)接送学生车辆或公务车辆1 .在接送学生车辆车门入口处醒目位置放置快速免洗手消毒液,并设醒目提示,进车时先进行手部消毒。2 .学校公车当日使用完毕后,应避开人群,打开门窗进行通风,车内用7 5%医 用 酒 精 或 1%过 氧 化 氢 消 毒 湿巾 擦 拭 消 毒 或 者 5 0 0 mg/L 有效氯溶液喷洒消毒(配制方法见附件1),关闭后保持3 0 分钟再通风,同时做好消毒记录。3 .驾驶员工作期间须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乘坐接送学生车辆的教职员工和学生应佩戴口罩。校车必须备有体温测量仪、口罩、免洗手消毒液、消毒剂、呕吐包和医疗-1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