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公民心理学深度解析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206784156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22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十二公民心理学深度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十二公民心理学深度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十二公民心理学深度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十二公民心理学深度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二公民心理学深度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十二公民心理学深度解析电 影 十二公民的故事背景是政法大学学生为通过补考请来十二位社会各界不同阶层、不同职业的人来充当陪审团,通过模仿英美法庭陪审制,必须所有人全部意见一致通过才能结束。案件内容是一个饱受争议的2 0岁“富二代”弑父案,十二位陪审员有医生、房地产商、保安、教授、保险推销员等。电影中一开始十二个陪审员出现了 1 1:1的有罪判定,经过一系列的反转证实,由8号陪审员一个人说服十一人,最后完成了 1 2:0的大逆转。最初,十二个人中十一个人为了早点完成任务或者是心里已经给这个所谓的“富二代”定了罪从而投了有罪。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社会对“富二代”团体的刻板印象,带着有色眼睛去看这个案件

2、,在下意识的判断中就带着偏见。例 如1 0号的地域歧视“外地的二道贩子能有实话吗?”。只有8号陪审员一直在坚持讨论案件,疑罪从无,这里通过后面他身份的揭示也反应了这是他的社会角色一一检察官的身份决定的。【社会心理学电子书第九章偏见】【社会心理学电子书第五章社会角色】俗话说;“枪打出头鸟”,一个人的特殊引起了所有人的关注,8号认为富二代无罪。8号陪审是男主,第一次投票就是无罪,同时他的身份是最神秘,电影在最后揭示他是一个检察官。做出无罪的选择,是职业素养使然也是一种合理的怀疑态度。8号陪审员,给我的感悟就是认真、坚持和明确的态度。在所有人都想要敷衍了事的时候,他提出了“天下没有百分百的事情,所谓

3、的百分之百都是四舍五入的那么一结果”。在讨论过程中,他不怕质疑,甚至主动提出质疑,认真的态度引导着他坚持寻找证人证词的漏洞。他让我感触到,每个人对待事情都应该怀着认真的、坚定的态度,同时要充满怀疑精神。8号陪审员面对众多意见不一致的其他十一位陪审员,他没有选择从众,而是坚持自己的想法一一无罪。不光是因为认真对待的态度还有就是他明确的想法。他明确的知道这个案件存有疑点,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不会影响他。他有着古代的“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名士气概。这里引用到动机,动机是指引起、维持、推动个体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8号检查官的职业素养和各种态度都是他做出无罪选择的动机。【社会心理学动因理论】同时,

4、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8号陪审员的说服他人的能力,在这部电影里,他很明确的使用了中心途径和外周途径两种说服方法。在最开始大家不愿意进行讨论的时候,他使用外周途径,用一句令人不假思索就能信服的话语引导剩下的陪审员听取他的建议,继续讨论。“往大了说,这关系到一个国家法律未来是否公正不该吹毛求疵?”一句听起来非常通俗却又责任重大的台词,让所有的陪审员都暂时安静了起来。当然,之后他也运用到了中心途径,在所有人能把注意力集中到他所说的话语中时,他又开始重复在模拟法庭上说过的证据,引导人们去推敲证据,怀疑证据,从而达到他的目的,让所有人重视起来,并真正的加入讨论。由此,8号陪审员的说服能力可以管中窥豹。【

5、社会心理学第七章说服】除了 8号陪审员我觉得表现更加完美的是韩童生扮演的3号陪审员,这里再次提到之前说过的社会角色,这是由一定的社会地位所决定的符合社会期望的一种行为模式。3号这个地道的老北京,遗留着古代传统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观念,他市价,欺软怕硬,懦弱,死要面子,是一个脾气不好,儿子离家出走与老婆离婚的传统意义上的失败男人。3号在广播、电视、新闻上听到看到的信息综合起来完成了对犯罪嫌疑人的印象形成。他已经在主观上认定了富二代是有罪的,他通过自我美化和投射效应将所有的错处归因到“富二代”儿子身上。在他眼中,富二代的穷父亲就是被叛逆儿子深深伤害到的自己的投射,他只能站在受害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6、同时骨子里的自尊心作祟,即使他意识到自己是错误的,也固执的选择坚持。这里的坚持不是正面描述,为了避免自尊心受挫他通过大声嚷嚷来试图说明自己是正确的,可是有句话说得好“有理不在声高”,铁一般的证据摆在他面前时,最终他选择了向真理低头。完成了 1 2:0无罪的完美投票结果。【社会心理学印象形成、自我美化、投射效应】【社会心理学电子书第三章归因】在这里,影响3号进行归因的主要因素是观察位置和和自我价值保护。自我价值保护原则是指人为了保护自我价值,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都有一种防止自我价值遭到否定的自我倾向。因 为3号作为陪审员,是观察者的角度,只会聚焦到嫌疑人犯罪的角度,可能会存在观点聚焦偏见。又因为他

7、带入的受害者、父亲的角度,与8号等高知分子的文化差异观念差异,在心理上为了维护自己的传统观念,是潜意识上最开始已经给嫌疑人定了罪的。正如8号所言:“在您投了有罪那一刻,这个孩子他就死了。”在电影中有一段,当他被8号戳到痛处时,为了维护自己高傲的自尊,他甚至举起了刀子刺向8号说“我要杀了你”,当然这也是态度变化的转折点,他开始意识到不一定每一 个 说“我要杀了你”的人都是真心的想杀人。【社会心理学影响归因的因素】【社会心理学电子书第三章】【自尊的阴暗面】除了3号和8号的冲突外,3号 和4号,10号 和11号的冲突也很值得推敲。4号是有钱人,和一个女学生恋爱了,自我介绍时所有人都略有深意的重 复

8、着“干女儿”,影片中后期,他 与3号起了冲突,说出来 那 句“我没用钱使鬼推磨”堪称电影的经典场面,也揭示了普罗大众对有钱人的刻板印象。1 0号是一个北京收租人,对河南人偏见极深,典型的地域歧视、职业歧视,他恨河南人抢了他儿子的入学机会,瞧不起民工,说儿子没有大学上只能当个民工没前途,殊不知正是河南人租了他的房子才养活了他。11号是一个保安,同时是一个河南人,他被地域和职业上双重歧视,和 1 0 号产生多次冲突。【社会心理学电子书第十三章冲突】而其中的5 号、7 号和9 号又是一类人,他们被大众所忽视,一个被冤枉入狱,一个为了生计讨好老师来参加陪审团,一个文革时期被打成右派老了被忽视渴望重视。

9、他们是被社会忽视的少数人群。同时12号也很有意思,他象征着现实生活中的从众者,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或多会少的从众心。可以说是不从众才难能可贵,12号多次摇摆在有罪和无罪之间,第一次投无罪之后,又在群体的压力之下改为有罪,之后又在无罪占大多数时改投无罪,他是羊群效应下被影响的从众者的缩影。【社会心理学电子书第六章从众】最后,从社会心理学在法律上的应用方面浅谈该影片,这部电影很好的提出了一个问题一一目击者的证词可靠吗?影片中3 号等支持有罪的人不止一次提到过“老头亲耳听见他大喊我要杀了你,亲眼看见富二代从大门逃走”“那个女人亲眼看见富二代朝他父亲捅了一刀”这往往比强有力的、抽象的信息更加有说服力,

10、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证词并不一定正确,人们往往会因为过度自信而遗漏细节或者指认错误而有失准确,同时心理上的暗示会让人认为所信即所见,老人因为想要获得关注而说了之前受害者和嫌疑人父子间吵架说过的话作为证词。女人因为被采访爱美没有戴眼镜从而被4 号和8 号指出她不可能看清是富二代本人杀了受害人。同时当他们受到越多的采访,他们重述更多遍证词,会更加坚定本身有谬误的证词。【社会心理学电子书第十五章】最后,通过这部影片,我再次意识到心理对行为影响的重要性,王阳明曾经说过“心即理,吾心既是宇宙”,心之所念,意之所动,人的心理决定了自身看世界的角度,每个人都要学会与自身的从众心理、偏见、刻板印象对抗,成为一个不盲从一个理智的人,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而不是一味地被人牵着鼻子走。同时,要学会尊重生命平等待人,坚守内心的底线。以上是我对 十二公民的观影体验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