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价值、功能

上传人:do****y1 文档编号:206704507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6.3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目的、价值、功能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目的、价值、功能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目的、价值、功能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目的、价值、功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目的、价值、功能(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教育目的、价值、功能教育目的、价值、功能关系 教育功能是教育对于个体和社会所具有的能力和作用, 它由教育的本质和 结构所决定。教育价值就是教育功能对于不同主体所具有的意义。在人们期望着 用教育来干什么时, 实际上就对教育目的的内容作出了选择。教育价值的选择决 定了教育目的的制定, 教育目的体现了一定的教育价值观, 同时教育目的的实现 又会促进教育价值的实现和教育功能的发挥。一、教育功能分析功能是指事物所具有的一种能力、力量和影响、作用, 它体现着/ 是什么0 、 / 具有什么作用 0 。教育功能就是指教育这一事物本身所具有的作用和影响。由 于教育功能是由教育的结构所决定的, 功能是指事物所具有

2、的一种能力、力量和 影响、作用, 它体现着/ 是什么0 、/ 具有什么作用0。教育功能就是指教育这一 事物本身所具有的作用和影响。由于教育功能是由教育的结构所决定的, 在理解教育功能这一概念时, 人们常常赋予其理想色彩, 将之与教育职能混为一 谈。教育职能是指教育必须实现的任务与作用。从表面看来, 两者都是指教育在 与人及周围环境的互动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但是, 两者是有着本质不同的: 教 育功能是教育本身固有的客观属性, 是由教育的结构所决定的, 它是不以人的意 志为转移的。教育职能强调的是教育的职责, 是从社会期待出发断定教育应当发 挥何种作用。教育功能与教育本质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

3、念。对教育本质 的研究, 重在从观念形态上回答教育究竟是什么; 而对教育功能的研究, 则是从 教育结构和运行机制的角度, 分析教育具有何种作用和影响。对教育本质的不同 认识, 会影响对教育功能的确定; 对教育功能研究的深入, 又会加深对教育本质 的认识。二、教育价值分析教育价值是指作为客体的教育现象与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人的需要之间的 一种特定的关系。它所体现的是一种关系范畴, 即主体的需要与客体的属性二者 之间的关系。这一界定有以下基本内涵: 首先, 教育价值体系中的主体可以分为 两大类, 即社会主体和个体主体。前者主要是指社会系统中的政治、经济、文化 等子系统; 后者主要是指受教育者,即在教

4、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 既包括幼儿, 也包括成人。教育价值体系中客体是指整个教育系统。其次, 教育价值具有动态 性和发展性, 因为教育价值体系中的主体和客体都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的。 教育的属性和功能是丰富多彩的, 人的需要和利益追求也是无限多样的, 教育的 价值也就有着多个方面的表现。依据不同, 对教育价值的分类也不同。依据教育 价值关系的承担者可分为本体价值和工具价值。前者指向个体主体, 具体表现为 对受教育者身心发展需要的满足; 后者指向社会主体, 具体表现为教育可以维护 和巩固政治统治并促进政治民主, 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可以推进人类文明、文化 的发展,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的主体性活

5、动, 人们在教育过程中必然要对教育目 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评价等因素作出自己的选择。而这些选择都反映 和体现着人们的教育价值取向。教育价值选择制约着教育目的建构。教育价值取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们 是从个人需要还是从社会需要来构建教育目的, 同时也决定了到底是从个人和 社会的哪些方面的需要出发构建教育目的, 因此教育价值取向既影响教育目的的视角差异, 也影响着教育目的的内容差异教育价值取向制约着教育内容和方法的选择。教育主体是在其教育价值取向 的指导下, 选择自己所希望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如以个体发展为价值取向的 人文主义教育主张增加文学、艺术、伦理、社会、历史等人文学科的教育; 把

6、价 值教育和人性教育贯穿在教育的全部过程和因素之中教育价值取向制约着师生关系的性质。教育价值取向制约着教育评价的实施。三、教育目的的界说与价值取向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就是教育目 的, 教育目的既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又是归宿。教育目的一般由两部分组成: 一是就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身心素质作出 规定, 即指明受教育者在认知、社会性、情感等方面的发展, 以期受教育者形成 某种个性结构。二是就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社会价值作出规定, 即指明这种人 符合什么社会的需要或为什么阶级的利益服务。在界定教育目的时, 有的学者认为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没有实质的区别, 两 者可以通用。

7、事实上, 两者是有着不同本质的概念。教育目的是一定社会对教育 所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的总要求; 而教育方针是一定阶级或政党在一定时期内 确定的教育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教育目的是针对受教育者个体, 在个体发展以 及社会发展之间做出的价值选择;而教育方针是针对整个教育事业整体而规定的 教育发展总方向。教育目的是国家或政党制定教育方针的前提与依据,一定的 教 育方针又是为了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而制定的。人们在建构教育目的时总受到一 定教育价值取向的支配与制约。在我国, 人们在理论层面上, 多强调教育目的的制定必须兼顾个体与社会双 方的发展需要, 要将二者辩证地统一起来。但是, 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中, 我国

8、的 教育目的实际上是从宏观的社会要求出发确定教育目的的, 基本上是持一种社 会本位的价值取向。另外, 人的成长与发展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因此, 教育必须具有前瞻性, 教育目的不仅要体现教育的现实价值,而且应体现出教育的未来价值四、教育功能、教育价值与教育目的之间的关系教育具有什么样的功能是由教育的结构和属性决定的,而教育有什么样的功 能又决定了教育会有什么样的价值。教育结构的多样性决定了教育功能的多样性, 哪一种教育功能能满足主体的需要, 哪一种教育功能就有教育价值。所以教育价 值是不同主体对教育功能的一种选择, 教育功能对于不同主体的意义就是教育 价值。教育功能是教育所固有的,是客观存在的;

9、 而教育价值是主体与客体之间 的一种特殊关系, 它既有客观性又有主观性。教育价值的实现, 虽然依赖于教育 功能的发挥, 但教育功能发挥不等于教育价值的实现; 教育价值更多地是指教育 功能的心理层面, 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事物的关系中产生的, 它依 赖于人们的经验、知识等等。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是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即从 事教育活动的主体, 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作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由 于教育的功能是多方面的, 人有多向选择的可能; 而且还因为人们处于不同的经 济地位, 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实践经验、认识水平、政治倾向、社会理想和不同 的利益需要、不同的价值观念, 他们对于教育活

10、动的目的也势必会有不同的价值 取向。因此, 价值判断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总是联系在一起的, 确定什么样的 教育目的, 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教育目的制定者的教育价值取向。一定的教育目 的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教育价值, 反映了人们的价值追求,从以上分析, 我们可以将教育功能、教育价值、教育目的三者的关系总结如 下: 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它对于个体和社会所具有的作用、影 响、能力和力量就是教育的功能, 它体现着/ 教育能做什么0 的问题, 是由教育 的结构和本质所决定的。对于作为客体的整个教育系统的功能属性与作为社会实 践主体的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回答就是教育价值。教育价值, 就是教育功能

11、对于 不同主体所具有的意义, 它体现的是一种特定的关系范畴, 即主体的需要与客体 的属性之间的关系。在人们期望着用教育来干什么时,实际上就对教育目的的内 容作出了选择。教育价值的选择决定了教育目的的制定, 教育目的体现了一定的 教育价值观, 同时教育目的的实现又会促进教育价值的实现和教育功能的发挥。教育目的教育目的” 是教育学的基本概念之一, 教育目的的问题是教育基本理论问 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问题之一。人们对教育目的的看法历来存在分歧, 这也 显示了教育理论多元的特点。什么是教育目的所谓的教育目的乃是在有组织地、持续不断地传授知识的活动中, 参与主体 对活动结果的一种规定。这里的“ 参与主

12、体” 涵盖了与学校教育活动有关的人的 方面,包括办教育者、受教育者、其他涉及者( 家长、教师等) 。这是“ 教育目的” 所具有的基本内涵。教育目的的基本内涵并不能完全指代人们在现实中用“ 教育目的” 一词表 达的全部意图。在很多情况下, 教育是人们实现其他目的的手段,由此产生了教育 目的的工具性引申内涵,即参与教育活动的主体对通过教育活动所要达到结果的规定。教育目的在教育活动中起什么作用呢?布鲁巴克J . S . B血ba c ha r )认 为教育目的具有3 种任务(作用) : 其一, “ 它指导教育过程” , 使教育体系内部 不同部分之间联结起来; 其二, “ 目标不仅应该供给教育的方向,

13、 而且应该推动 它 只有指导, 而不推动的目标, 只能说是一半有效而已” ; 其三, “ 提供 评价教育过程的标准”我国教育目的内涵的变异中国教育大百科全书教育中的“教育目的”:“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 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教育目的是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生产、文化 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状况确定的。它反映了一定社会对受 教育者的要求, 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也是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 法、检查和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据。”实用教育大辞典中的“ 教育目的” “教育要达到的标准或结果, 它规定着 通过教育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质量和规格的人。在教育方针中常常包含着 对

14、教育目的的表述。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也是检验教育工作的 尺度。它对教育制度的建立, 教育内容的确定和教育方法的选择具有指导作用。 教育目的的提出是由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 同时也受制于一定社会 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反映了一定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总的要求。在这一总要求指导 之下, 各级各类学校要根据自己的具体任务确定相应的培养目标。” 细查我国对教育目的内涵的阐述, 并与上文所述教育目的的基本内涵相比 较, 我们会发现这一定义在教育目的的主体方面产生了同一方向两个层次的变 异: 其一, 教育目的的主体从涵盖办教育、受教育与实施三方变为办教育一方,教育目的成为办教育方“ 把受教

15、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要求” 。在 制定办教育方的教育目的时, 所要考虑的只是“ 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状况” , 并 没有考虑他们的目的性因素。第二, 办教育一方的主体由涵盖国家、社会团体与 个人变为国家“ 一定社会集团或政党或国家” , 并将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相混 同。, 国家成为教育目的的当然主体。沟通办教育方与受教育方的实施者(教师) 所具有的教育目的亦被抹灭了。这两个变异使得教育目的成为办教育者一方( 国 家) 的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实现过程成为强制实施者和受教育者遵循国家教育 目的的过程 。(2002年的文章)诸种教育目的观在历史上, 根据视角的不同. 我们习惯上将教育目的观

16、分为社会本位的教育 目的观和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观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中间形式。以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及其二者的关系在教育中的影响为历史线索和划分 标准, 将20 世纪的教育目的观抽象划分为三种, 即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科学 主义教育目的观和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所谓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 即以人 自身的需要尤其是精神需要为出发点和以人自身的发展与完善为中心的一种教 育目的的人本主义主张。科学主义教育目的观是以社会的豁要, 尤其是物质播要 为出发点和以社会物质生产和科技进步为中心的关于教育目的的功利主义主张。 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是以科学精神为基础, 以人文精神为价值方向的教育 目的观。各种教育目

17、的观五花八门地存在着, 这一现象的出现决非偶然, 在不同的历 史时期或同一历史时期的不同生存环境条件下。人们有着不尽相同的理想和追求, 因此,他们寄予教育的期望有诸多的不一致。我国当代教育目的的分析1. 培养“人. 是毅育的终极目的将教育目的定位于培养“人” , 并不是在片面宜扬教育目的的抽象性, 更不 是在鼓吹教育要超脱现实和远离实际,而是为了坚持教育目的质的规定性和教育 本质中的永恒性。而至于教育目的的时代性、现实性和针对性等随社会的变化而 变化的一面, 可以体现在对人” 的一系列的定语中, 以对培养什么样的人进行 富有时代性的具体规定, 更可以体现在具体的培养目标和各级各类教育的教学 目

18、标和课程标准中, 从而在教育总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和课程标准所构成 的教育目的体系中完整地体现不变与变、抽象和具体、超越与现实在教育中的协 调和统一。但作为教育的总目的, 本质上要体现的是教育的不变性、稳定性、抽 象性和超越性, 显然, 培养“人“ 的定位最能体现教育总目的的这些特性。此外, 将教育目的定位于培养“人” , 有着深厚的人本主义意义, 这对我国确立以人为 本的教育目的观也有着深远的积极惫义。2. 培养“人. 是索质教育的内在要求3. 培养“人”更具有丰宫性教育应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和价值, 但我国长期以来却片面强调教育的功利 价值, 忽视甚至排斥教育促进个人自身完普的非功利价值。

19、实际上, 教育的各个方面除了对人有着实际的外在有用性, 同时也都具有满 足个人自身完普的内在价值, 关健看人们是否意识到和重视它, 承认教育的现实 功利性, 追求教育功利的超越。全球视野的教育目的理念 一、对传统教育目的的批判1. 片面强调功利。2. 偏重认知发展。:传统教育的目的过分重视认知的发展而忽视与生产劳动及实际生活的 联系,教育中的学院模式。它过分地依赖理论和记忆3. 忽视个性培养。大多数的教育体系, 无论在它的机制方面还是在它的精神方面, 都不把 个人看作具有特性的人。正规教育系统越来越趋向于优先提高抽象认识, 这很不利于提高人 的其它素质, 如想象力, 交往能力, 对领导集体劳动

20、的兴趣, 美感或灵性, 或动手能力等。 二、教育的总体目的教科文组织教育文献关于教育的总体目的的基本看法是: 素质全面与和谐发展。1. 素质全面。学会生存6一书明确地提出了培养/ 完人0的教育目的。该书在分析完人素质构成的基础上, 对教育目的作了一个简要的界定: / 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 起来, 使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 这就是对教育基本目的的一个广义的界说。教科文组织国际 教育大会第78 号建议5教育对文化发展的贡献6指出, 教育是/ 实施人类全面发展的过程, 贯穿于人的整个一生,旨在使每个人在智力、身体、情感、道德和精神等方面得到最全面的 发展。2. 和谐发展。在

21、教科文组织教育文献看来, 教育不仅应当使人的各种素质都得到发展, 而且还要使人的 各种素质处于和谐状态。学会生存6倡导教育培养身体与心理、情感与道德、感性与理性和 谐发展的/ 新人。该书在谈到现代教育所面临的挑战时, 特别强调感性与理性的平衡与协调, 认为这是教育的一项重要而有意义的任务。国际教育大会的建议5 教育对文化发展的贡献6 要求学校教育在学生的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之间保持恰当的平衡状态: / 除了发展学生的 智力以及观察力、批判性推理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外, 学校还应使他们在智力和分析能力以 及情感、精神和道德素质之间达到一种平衡。三、教育的具体目的1.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2. 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3. 使学生具备信息素养。4. 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5. 发展学生的创造性6. 建构学生的个性品格。7. 培养学生的共处能力和关心品质。8. 塑造学生的公民精神和责任意识。目的总是属于理想世界, 它虽然指出了基本方向但却永远不可能完全达到。教育目的也 是同样的道理。不过我们不能由此而否认教育目的的价值。当然, 我们也没有理由否认教科 文组织教育文献关于教育目的的理念。从某种意义上说, 没有理想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崇高 的理想是美好的教育的基础和前提, 教育目的将激励人们不断追求教育的新的和更高的境 界。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