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阶段测评(三)

上传人:feng****heng 文档编号:206683022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5.5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文化 阶段测评(三)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文化 阶段测评(三)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文化 阶段测评(三)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资源描述:

《文化 阶段测评(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 阶段测评(三)(1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国文化概论阶段测验三(第4章-第5章) 一、单选题1、因材施教的最早实践者是( )。A、荀子B、孟子C、墨子D、孔子【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因材施教的最早实践者是孔子。参见教材 P209。2、从( )开始把“言行一致”作为道德修养的问题来说明。A、孔子B、荀子C、朱熹D、王夫之 【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从孔子开始就把“言行一致”作为道德修养问题来说明。参见教材P190。3、提出“行先知后”说,强调知行分而后合,肯定知与行各有功效的是( )。A、孟子B、孔子C、王阳明D、王夫之【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明清之际的王夫之反对离行以为知,提出了“行先知后”说,他强调的是知行 的分而后合,肯定

2、知与行各有功效。参见教材P190。4、无论舞蹈的种类还是舞蹈的普及程度都达到空前是在( )。A、西周B、东汉C、唐代D、宋代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唐代的舞蹈可谓是盛极一时,无论是舞蹈的种类还是舞蹈的普及程度都是空前 的。参见教材 P217。5、明确提出“天人合一”这一专有名词的是( )。A、董仲舒B、刘康公C、邵雍D、张载【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明确提出“天人合一”这一专有名称的是宋代的张载。参见教材P186。6、唐代以来,佛教大力宣传孝道,编了讲孝的( )。A、父母恩重经B、二十四孝C、孝经D、孝道论【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唐代以来,佛教大力宣传孝道,编了讲孝的父母恩重经。参见教材

3、P197。7、唐代的大型舞蹈中最著名的是( )。A、兰陵王B、凉州C、胡璇D、霓裳羽衣舞【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唐代还出现了几部大型舞蹈,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霓裳羽衣舞。参见教材P217。8、我国创立五音阶体系和七音阶体系是在( )。A、周代B、汉代C、唐代D、宋代【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我国在周代就已经创立了五音阶体系和七音阶体系,称“五音”(或“五声”) 和“七音”。参见教材 P216。9、儒家对教育所提出的最终目标是( )。A、明德B、亲民C、止于至善D、诚于其义【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大学指出教育的第三个目标是“止于至善”,也就是要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 界,这是儒家对教育所提出

4、的最高目标。参见教材P208。10、传统礼俗最根本的特性是它的( )。A、等差性B、调和性C、规范性D、伦理性【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传统礼俗最根本的特性是它的规范性。参见教材P168。11、窦娥冤是( )的作品。A、王实甫B、关汉卿C、蒲松龄D、吴敬梓【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窦娥冤是关汉卿的作品。参见教材P214。12、明确提出“善政”不如“善教”的教育观点的是( )。A、孟子B、贾谊C、墨子D、荀子【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孟子也十分强调教育在社会政治中的地位,明确提出“善政”不如“善教”的 教育观点。参见教材 P206。13、提出“知轻行重”说的是( )。A、程颐B、朱熹C、王阳

5、明D、荀子【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荀子有“知轻行重”说,他指出“知”的重要,“见之而不知,虽识必妄”, 但强调“行”更为重要,“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参见教材P190。14、道教信奉( )的道士不出家。A、全真派B、正一派C、嵩山派D、逍遥派【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信奉正一派的道士不出家,信奉全真派的道士须出家。参见教材P194。15、著有抱朴子?金丹篇,归纳了“还丹”的化学反应过程。开辟了中国古代化学之先 河的是( )。A、陶弘景B、葛洪C、孙思邈D、张角【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创立道教丹鼎一系的葛洪,在所著抱朴子?金丹篇中把“还丹”的化学反 应概括为“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

6、成丹砂”,这是说烧炼丹砂,可游离出水银,水银与 硫黄化合,即生成硫化汞,这一概括开辟了中国古代化学之先河。参见教材P195。16、下面属于天神祭祀的是( )。A、社稷祭祀B、气象祭祀C、宗庙祭祖D、大地祭祀【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社稷祭祀和大地祭祀属于地神祭祀。宗庙祭祖属于人神祭祀,气象祭祀属于天 神祭祀。参见教材 P170。17、中国古代的“知行合一”说强调的是( )。A、构建理论体系B、身体力行C、思想宣传D、统治者表率作用【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中国古代的“知行合一”说,并不注重于建构理论体系,而强调身体力行,以 便真切地认识并实践“天道”和“人道”。参见教材P190。18、不谈“

7、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而强调天道与人道的同一性的是( )。A、程颐B、刘禹锡C、荀子D、邵雍【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程颐不谈“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而强调天道与人道的同一性。参见教材 P187。19、把教育的地位提高到“政之本”的高度的是( )。A、贾谊B、董仲舒C、程颢D、朱熹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汉代的贾谊则把教育的地位提到了“政之本”的高度。他说:“教者,政之本 也。有教,然后政治也。”参见教材P206。20、封建伦理规范的最高法则是( )。A、五伦B、十教C、三纲D、六纪【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在西汉,对“三纲”,有了更明确的表述: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 从此“三纲”成

8、为封建伦理规范的最高法则,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最有力的武器,同时也成 为束缚人性的最大枷锁。参见教材P200。二、多选题1、记录与阐释先秦礼仪制度的三大礼书是( )A、周礼B、仪礼C、礼记D、曲礼E、君礼【正确答案】 ABC【答案解析】周礼、仪礼、礼记是记录与阐释先秦礼仪制度的三大礼书 称“三礼”。参见教材 P169。2、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是( )。A、仁B、义C、礼D、孝E、忠【正确答案】 ABC【答案解析】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仁、义、礼,这三个方面可以视为其三基德或三母德 参见教材 P200。3、古印度大乘佛教的三个大系是( )。A、中观宗B、瑜伽宗C、密教D、波斯教E、明教【正确答案】AB

9、C【答案解析】中观宗、瑜伽宗、密教成为古印度大乘佛教的三大系。参见教材P196。4、西汉末朝廷重视与利用纬,主要在于纬能够造作神话怪说,与谶混合在一起,可随时添 加以迎合世务,借孔子名义肆无忌惮地传播妖言。其中纬包括( )。A、天文B、历法C、数学D、上古神话E、上古传说【正确答案】 ABCDE【答案解析】纬包括天文、历法、数学、上古的神话和传说等,当时朝廷重视与利用纬,主 要在于纬能够造作神话怪说,与谶混合在一起,可随时添加以迎合世务,借孔子名义肆无忌 惮地传播妖言。参见教材P199。5、诗经所创造的艺术表现手法有( )。A、雅B、赋C、比D、兴E、雅正确答案】 BCD【答案解析】诗经创造了

10、 “赋”、“比”、“兴”三种艺术表现手法。参见教材P212。6、三纲的内容是( )。A、君为臣纲B、父为子纲C、天为地纲D、夫为妻纲E、民为君纲【正确答案】ABD【答案解析】三纲的内容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参见教材P162。7、周朝教育的主要内容有( )。A、礼B、乐C、射D、书E、数【正确答案】 ABCDE【答案解析】周朝的贵族子弟八岁人小学,由当时负责教育的保氏教育他们,教育的主要内 容是“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参 见教材 P207。8、下列关于中庸之道的价值观说法正确的是( )。A、“中庸”是由孔子提出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

11、原则B、“中和”的意思是中是可以长久行用的典法”C、“中庸”的意思是“经过对两端的调整而达到和谐”D、“中庸”又叫中和之德”E、我国古代所说的“中庸”“中和”“至德”本来指在位者的贤德之人的“德”【正确答案】 ADE【答案解析】“中庸”的意思是“中是可以长久行用的典法”;“中和”的意思是“经过对 两端的调整而达到和谐”。参见教材P188-189。9、大学明确提出当时大学教育的三大纲领是( )。A、明德B、亲民C、止于至善D、诚于至信E、正于其心正确答案】 ABC【答案解析】大学一开篇,就明确提出了当时大学教育的三大纲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参见教材P208。10、中国建

12、筑的主要特点有( )。A、以木结构为主B、左右对称C、强烈的人文性D、规模宏大E、形式精巧【正确答案】ABC【答案解析】中国建筑的主要特点是:以木结构为主,左右对称,强烈的人文性。参见教材P220。中国文化概论阶段测验三(第4章-第5章)一、单选题1、提出“行先知后”说,强调知行分而后合,肯定知与行各有功效的是( )。A、孟子B、孔子C、王阳明D、王夫之【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明清之际的王夫之反对离行以为知,提出了“行先知后”说,他强调的是知行 的分而后合,肯定知与行各有功效。参见教材P190。2、礼制的核心是( )原则,它强调的是特定的家族社会的伦理情感。A、礼义B、礼仪C、礼俗D、礼貌

13、【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礼义原则是礼制的核心,它强调的是特定的家族社会的伦理情感。参见教材P168。3、著有抱朴子?金丹篇,归纳了“还丹”的化学反应过程。开辟了中国古代化学之先河 的是( )。A、陶弘景B、葛洪C、孙思邈D、张角【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创立道教丹鼎一系的葛洪,在所著抱朴子?金丹篇中把“还丹”的化学反 应概括为“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这是说烧炼丹砂,可游离出水银,水银与 硫黄化合,即生成硫化汞,这一概括开辟了中国古代化学之先河。参见教材P195。4、全真派的创始人是( )。A、王重阳B、黄药师C、丘处机D、张三丰【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金大定七年(1167

14、年),王重阳在山东宁海(今牟平)创立全真派,其徒丘 处机受到元太祖成吉思汗重视,全真派遂成为道教中势力和影响最大的一个教派。参见教材 P194。5、首先提出“知先行后”主张的是( )。A、程颐B、朱熹C、王夫之D 、程颢【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在宋代,程颐提出了 “知先行后”的主张。参见教材P190。6、从( )开始把“言行一致”作为道德修养的问题来说明。A、孔子B、荀子C、朱熹D、王夫之【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从孔子开始就把“言行一致”作为道德修养问题来说明。参见教材P190。7、以下属于受道教影响而形成的传统节日有( )。A、清明节B、端午节C、上元节D、重阳节【正确答案】 C【答

15、案解析】道教还影响到传统节日,如以天、地、水三官祭祀为主题的三元节,上元节(正 月十五)、中元节(七月十五)、下元节(十月十五)成为中国传统节日体系的组成部分 参见教材 P195。8、东周以后,随着( )的瓦解,完整的宗法体系崩溃。A、宗法制B、家长制C、世袭制D、分封制【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东周以后,随着分封制的瓦解,完整的宗法体系崩溃。参见教材P150。9、据卜辞证明,已完成了对天上最高权威神“上帝”的创造,并迷信它有广泛的神力是在 ( )时期。A、西周B、东汉C、殷商D 、尧舜【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殷墟卜辞证明,殷商时期已完成了对天上最高权威神“上帝”的创造,并迷信 它有广泛的

16、神力。参见教材P191。10、天王送子图是( )的作品。A、阎立本B、吴道子C、张萱D、周昉【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天王送子图是吴道子的作品。参见教材P218。11、窦娥冤是( )的作品。A、王实甫B、关汉卿C、蒲松龄D、吴敬梓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窦娥冤是关汉卿的作品。参见教材P214。12、以下是汤显祖的作品的是( )。A、西厢记B、牡丹亭C、桃花扇D、杜十娘【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牡丹亭是明代汤显祖的作品。参见教材P215。13、“天人之分”的观点是( )提出来的。A、刘禹锡B、张载C、荀子D 、孟子【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天人之分”的观点是战国时代的荀子在他的天论篇中

17、提出来的。参见教 材 P187。14、中国古代的“知行合一”说强调的是( )。A、构建理论体系B、身体力行C、思想宣传D、统治者表率作用【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中国古代的“知行合一”说,并不注重于建构理论体系,而强调身体力行,以 便真切地认识并实践“天道”和“人道”。参见教材P190。15、( )在他所写的三篇天伦中提出了“天人交胜”的观点,使天人关系学说有了新 的发展。A、刘禹锡B、程颐C、董仲舒D、张载【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唐代刘禹锡在他所写的三篇天论中,提出了 “天人交胜”的观点,使天 人关系学说有了新的发展。参见教材P187。16、无论是刑法、行政法、民法,还是诉讼法基本上是

18、以( )为中心,根据人们不同的等 级名分确定其法律地位与法律待遇。A、人民B、家族主义C、家长身份D、国家【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无论是刑法、行政法、民法,还是诉讼法基本上是以家族主义为中心,根据人们不同的等级名分确定其法律地位与法律待遇。参见教材P163。17、把教育的地位提高到“政之本”的高度的是( )。A、贾谊B、董仲舒C、程颢D、朱熹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汉代的贾谊则把教育的地位提到了“政之本”的高度。他说:“教者,政之本 也。有教,然后政治也。”参见教材P206。18、从“兼爱”的立场出发,指出劳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人民受不到教育,是社会不安 定的重要原因的是( )。A、庄

19、子B、墨子C、孔子D、朱熹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墨子则从“兼爱”的立场出发,指出劳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人民受不到教 育,社会不安定的重要原因。参见教材P206。19、明确提出“善政”不如“善教”的教育观点的是( )。A、孟子B、贾谊C、墨子D、荀子【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孟子也十分强调教育在社会政治中的地位,明确提出“善政”不如“善教”的 教育观点。参见教材 P206。20、道教的教祖是( )。A、释迦牟尼B、老子C、穆罕默德D、孔子【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道教奉老子为教祖,尊称“太上老君”。参见教材 P194。二、多选题1、古代教育的数即术数,包括( )A、天文历法B、阴阳五行C、

20、占卜算法D、农耕劳作E、建筑技能【正确答案】 ABC【答案解析】数即术数,包括天文历法、阴阳五行、占卜算法等多方面的内容,相当于自然 科学知识和宗教技术知识。参见教材P207。2、南北朝时期,斗争最激烈的三大教派是( )。A、道教B、佛教C、基督教D、儒教E、伊斯兰教【正确答案】ABD【答案解析】南北朝时期,儒、道、佛三教斗争激烈。参见教材 P197。3、三纲的内容是( )。A、君为臣纲B、父为子纲C、天为地纲D、夫为妻纲E、民为君纲【正确答案】 ABD【答案解析】三纲的内容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参见教材 P162。4、诗经所创造的艺术表现手法有( )。A、雅B、赋C、比D、兴E、

21、雅【正确答案】 BCD【答案解析】诗经创造了 “赋”、“比”、“兴”三种艺术表现手法。参见教枷212。5、西汉末朝廷重视与利用纬,主要在于纬能够造作神话怪说,与谶混合在一起,可随时添 加以迎合世务,借孔子名义肆无忌惮地传播妖言。其中纬包括( )。A、天文B、历法C、数学D、上古神话E、上古传说【正确答案】 ABCDE【答案解析】纬包括天文、历法、数学、上古的神话和传说等,当时朝廷重视与利用纬,主 要在于纬能够造作神话怪说,与谶混合在一起,可随时添加以迎合世务,借孔子名义肆无忌 惮地传播妖言。参见教材 P199。6、大学明确提出当时大学教育的三大纲领是( )。A、明德B、亲民C、止于至善D、诚于

22、至信E、正于其心【正确答案】ABC答案解析】大学一开篇,就明确提出了当时大学教育的三大纲领:“大学之道,在明 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参见教材P208。7、周朝教育的主要内容有( )。A、礼B、乐C、射D、书E、数【正确答案】 ABCDE【答案解析】周朝的贵族子弟八岁人小学,由当时负责教育的保氏教育他们,教育的主要内 容是“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参 见教材 P207。8、隋唐时期,中国古代建筑走向全面昌盛,其中有长足发展的建筑类型有( )。A、宫殿B、陵墓C、寺庙D、民居E、园林正确答案】 ABCDE【答案解析】隋唐时期,中国古代建筑走向全

23、面昌盛,宫殿、陵墓、寺庙、民居、园林这五 大建筑类别都有长足的发展。参见教材P218。9、秦汉以后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具有的特点是( )。A、皇帝总揽天下大权B、拥有庞大的官僚办事机构C、严密的人身控制D、大臣可以左右皇帝的决定E、人民当家做主【正确答案】ABC【答案解析】秦汉以后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具有以下特点:第一,皇帝总揽天下大权。第二,拥有庞大的官僚办事机构。第三,严密的人身控制。参见教材P152。10、中国古代“知行合一”说的主要内容是关于( )的。A、治国安民B 、宗教信仰C、农耕劳作D、道德修养E、道德实践【正确答案】 DE【答案解析】中国古代“知行合一”说的主要内容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参见教材 P19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