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两首《雨霖铃》《扬州慢》

上传人:卢** 文档编号:206564531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9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宋词两首《雨霖铃》《扬州慢》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宋词两首《雨霖铃》《扬州慢》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宋词两首《雨霖铃》《扬州慢》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宋词两首《雨霖铃》《扬州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宋词两首《雨霖铃》《扬州慢》(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宋词两首雨霖铃扬州慢 导标显示屏幕1.学习理解宋词婉约派的格调特点:情景交融消沉伤感,讲究格律音调和谐;2.重点领会两词情景交融的写法和所表现出来的意境美;3.注意两词所叙述的情感和前课苏辛词在抒情内容和方式上的区别;4.背诵这两首词并熟记雨霖铃和扬州慢两种词牌格式。导学点拨窗口【探海导航】先看自学提示,再结合课文注释,弄清两词大意。可先做完能力演练题库中的跟踪试题。?雨霖铃一词重点要注意体会情景交融的艺术意境和缠绵婉约的格调。寒蝉雨歇,烟波暮霭,晓风残月,都是暗淡而凄凉的景;执手相看,多情离别,风情无处说,抒发的是消沉伤感的情。景中见情,以情带景,环境氛围和主体情感融为一体,刻划出一对恋人依

2、依惜别难舍难分的情景。?扬州慢一词要重点体会作者深刻的爱国情怀和消沉的感情基调,以及触景生情的表现手法。荠麦青青、废池乔木、清角吹寒、冷月无声等凄惨、冷落的氛围使作者伤今怀古,不禁产生昔胜今衰之感。此外,还要注意体会化用杜牧诗诗所产生的新的艺术意境。【思路结构】?雨霖铃一词写于作者仕途失意又失去爱情慰藉之时,心情抑郁,生活前途更感暗淡无光。因而所写之景所抒之情均凄凉消沉。上阕写与情人难舍难分、依依惜别的场面,以写景为主,但字字含情;下阕想象别后的生活场景抒发痛苦之情。结构图:?扬州慢一词叙述了作者感怀家圆、伤时念乱的心情。上阕全写眼前实景,写出了劫后扬州的萧条景象,纪行写景扣紧驻、看、想、闻发

3、展描述层次;下阕伤今怀古以杜牧当年扬州诗之胜反衬现在扬州之冷清萧条,扣住扬州驰名的代表性景物二十四桥、芍药来写。结构图:上阕实写萧条之景景物1:荠麦青青景物2:废池乔木景物3:清角吹寒下阕虚拟构想拟想1:杜牧才情再高亦难赋深情拟想2:桥月仍在,玉人已无拟想3:花开依旧,人事全非【疑难指津】?雨霖铃的景物描写与抒情的关系:一是景物特征鲜明。“寒蝉“骤雨“烟波“暮霭“杨柳岸“晓风“残月都是暗淡凄清且具有较大的联想空间;二是景物含情。试想蝉是寒的、风是冷的、月是残的、柳又有留意,怎不引起留恋与哀愁呢?这便是融情入景的写法,“一切景语皆情语。如何理解?扬州慢词中杜牧诗句的引用?:扬州自古繁华,特别至中

4、晚唐时期已成为长江中下游流域经济文化的中心,更是人文荟萃之地。唐人有很多咏扬州的诗作,犹以杜牧的几首最为驰名。状写扬州之繁华无出其右者。姜夔在?扬州慢中要表现扬州的昔胜今衰,化用杜牧诗句,一方面自己可省却许多笔墨,更重要的还可引发读者美好的回顾,反衬当今的萧条败落。【语言揣摩】1.“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评析:这是柳永的名句,历来脍炙人口。妙就妙在问得清晰明白,答得含蓄生动,似答非答,韵味无穷。更妙的还在于景物鲜明且又含情。“杨柳岸“晓风“残月三项景点十分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层次清楚、幽静而开阔的意境,引人入胜。另外古人有折柳相送的习俗。“留“柳谐音,折柳相送是希望对方留下来,古代

5、文人写离别之情往往要写到杨柳,?诗经采薇“昔人往矣,杨柳依依写的就是离别之情。更兼之风月关情,何况是拂晓之凉风,黎明之残月。因而,“杨柳岸晓风残月明写实景,暗写别情,显得含蓄而有余味。运用:中国古代诗词往往诗画相通,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可配画画可配诗。该句诗兼有诗情和画意,请试为之配画。只要能体现主要大意即可。示示例右:画中有流水潺潺,扬柳依依,晓风拂拂,燕子飞飞,残月隐隐,诗人提壶独行,似醒似醉。2.“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评析:姜夔游扬州时值隆冬,芍药并未抽蕊开花,但扬州芍药向来以“甲天下着称,作者不禁想象到将来芍药盛开,而名都已成空城还有谁来赏花采摘呢?全词至此一声长叹,宛如百感交集

6、,把伤今怀古之情推先高潮。也给读者留下深沉的思考和回味。运用:在这一片萧条之中,二十四桥边的红药仍一如既往的在纵情的茂盛的年复一年的开放,但是又有谁来观赏与采摘呢?(翻译与扩写)【名题讲析】1.对李清照?如梦令一词分析不当的一项为哪一项(1995年全国高考题)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A“不消外表是指酒意未消,实际指的是消不尽的伤感和烦闷情绪。B“绿肥红瘦中的“绿、“红分别代替叶和花,“肥“瘦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冷。C这首词从一般的表达转入到一问一答,然后是设问和慨叹,层层拓展、深入。D作者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叙述对春光留念和惜别的一种

7、伤感情绪。讲析:此题选用了宛约派李清照的词作名篇,词中亦有情景交融的特点。四个选择项分别考了词语的含义、词语的炼字炼意、词作的思路、词作的表现手法,都是古诗词鉴赏的根本要素。A项是分析“不消二字的深层含义,从全词立意看A是正确的;B项是对炼字炼意的分析,这里“绿“红“肥“瘦都是借代手法,体现作者炼字的新奇,历来颇受称颂把玩,分析也是正确的;C项是对词作思路的概括,词虽简短,却有叙事过程和抒情层次,分析正确;D项鉴赏的角度是表现手法,作者寓情于事,融情于景,并非“直抒胸臆,因而D项分析不当,故选D项。【风景剪辑】剪辑1:柳永字耆卿,名三变。善为乐章,长于慢词,以描写歌妓生活及失意文人见长,且多寓

8、以同情之意,市井特声鲜明,语多俚俗,深受歌妓和笛工们的赏识和欢迎。初试不第,作?鹤冲天词云“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后再次应试,宋仁宗成心将其黜落且曰“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自是柳永便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剪辑2:宋词代表了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北宋前期词坛的中心人物是晏殊和欧阳修,后来大政治家范仲淹又开辟了词的意境并启发了豪放派词风,慢词圣手柳永拓宽了词的篇幅并开展了宛约派词风。北宋后期大文学家苏轼对词进行了彻底的革新开创了豪放派词风,周邦彦那么成为此时宛约派之集大成者。南宋前期辛弃疾、陈亮等继承了豪放词风并形成了爱国词派,李清照是此时的宛约派大家。南宋后期出现了以姜夔为首继承了宛约派词风并

9、开展为格律词派。能力演练题库【跟踪试题】一选择题:1.以下驰名词作家均属于宛约派的一项为哪一项:A温庭筠、柳永、李清照、姜夔B李煜、苏轼、陆游、辛弃疾C苏轼、陆游、温庭筠、李煜C柳永、李清照、陆游、辛弃疾2.以下词句停顿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B、便纵有/千种风情C自/胡马窥江去后D、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3.以下加点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都门帐饮无绪绪:心情、情绪B暮霭沈沈楚天阔暮霭:黄昏的云气C夜雪初霁霁:雨、雪停止,天晴D解鞍稍驻初程初程:指整装待发4.以下词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交待了离别的时间、地点和环境氛围。B“多

10、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说明作者在此情此景当中所产生的离情别绪和古人一样深。C“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前一句写扬州破坏的原因,后一句写战乱造成的惨状。D“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叙述出物是人非、今不如昔的景象,无限痛惜之情溢于言表。二填空题:5.北宋时期使词具有较多社会内容的是号称“慢词圣手的_因做过屯田员外郎,所以世称_;开拓题材领域,突破音律束缚,创建豪放词风的是_;南宋初期豪放派的首领是_;词风力求典雅,代表格律词派的作家是_字_号_。6.阅读以下四首杜牧的诗,按要求填空:赠别(其一)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_遣怀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_寄扬州韩绰

11、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春尽江南草木凋。_叹花恨寻芳到已迟,往年曾见未开时。_请把以下四句诗分别归原到上面四首诗中去:A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B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C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D如今风摆花狼藉,绿叶成荫子满枝。_【提高试题】三阅读下面柳永的一首词,完成-题: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土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注:“颙望即仰望;“争同“怎。7.对该词词句解释不正确的一

12、项为哪一项:A“潇潇暮雨指黄昏的雨势急骤。B“苒苒物华休指美好的景物逐渐凋残。C“何事苦淹留不知道什么原因留连于此,不忍离去。D“正恁凝愁正有许多愁绪凝结,如此难以排解。8.对该词词句所作的比拟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一句与?雨霖铃中的“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一句在全词中所起的作用是相同的;B“红衰翠减一句与李清照?如梦令中“绿肥红瘦一句从炼字修辞的角度来看有相同的妙处。C“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与姜夔?扬州慢中的“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同样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D“关河冷落,残照当楼与辛弃疾?永遇乐中的“斜阳草树,寻常巷陌描写的都是山河破败之景

13、象。9.对该词有关内容和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该词上阕写景,景中寓情。特别是“是处与“惟有两句动静结合,衰荣相对,又蕴含作者的忧愁。B下阕抒情。“想佳人与“争知我两句对照照应,刻划出天各一方的一对恋人的相思之苦。C本词情景交融。景是萧条破败之景,与姜夔?扬州慢中所写之景几近相同;情是离别相思之情,?雨霖铃中抒之情别无二致。D本词中“对“渐“望“叹“争等字都一字领起,稍作停顿,然后下接几字或一句。四阅读南唐后主李煜?浪淘沙一词,完成10-11题: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单独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10.

14、对这首词文句的解说,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春意阑珊外表是指春意凋零,实际上是叙述逝者如斯,时不再来的慨叹。B“无限江山和作者另一首词的词句“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所指是一样的,都是指南唐山川。C“梦里不知身是客外表是写梦境,实际是写梦醒后的情况。只有梦醒,才知道自己的客人身份。D“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一句感慨自己大好时光已去,昔荣今衰简直相隔天地之遥。11.对这首词分析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这首词上阕从景写起,由景到情,将梦境与现实,欢乐和悲愁交织在一起。下阕重在抒发亡国之痛。B词中塑造了一个失去故国,一梦醒来无限辛酸的亡国之君形象。全词都运用描写手法,把人物形象刻划得栩栩如生,跃

15、然纸上。C“别时容易见时难这一句是从李商隐?无题诗中的“相见时难别亦难化用而来的。它抒发了人世间离愁别恨的深沉感受,被后人广为引用。D诗中运用白描、对照、比喻等手法。语言精练生动,富有感染力。五阅读姜夔?永遇乐一词,完成12-14题:永遇乐次稼轩北固楼词韵云鬲迷楼,苔封很石,人向何处?数骑秋烟,一篙寒汐,千古空来去。使君心在,苍崖绿嶂,苦被北门留住。有尊中酒差可饮,大旗尽绣熊虎。前身诸葛,来游此地,数语便酬三顾。楼外冥冥,江皋隐隐,认得征西路。中原生聚,神京耆老,南望长淮金鼓。问当时依依种柳,至今在否?注:鬲同隔;迷楼在扬州,与京口北固亭隔江相望,是隋炀帝巡幸江都时所建。很石:在北固山甘露寺,

16、相传三国时刘备与孙权在其上共商破曹大计。用典:东晋征西大将军桓温驻守京口时曾有“京口酒可饮,箕可使,兵可用的豪言。用典:东晋征西大将军桓温北伐时眼见早年手植之柳已长大,不禁感慨“树犹如此,人何以堪。12.对该词有关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次韵:用原诗词的韵作诗词。使:假使。江皋:江边高地。中原:指北方沦陷区。神京:指当时南宋都城临安。金鼓:借代南宋军队。AB。C。D。13.对该词词句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数骑秋烟,一篙寒汐,千古空来去与辛词“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含义相同,均寓有英雄难觅,江山寂寞,时势低沉之感叹。B“有尊中酒差可饮,大旗尽绣熊虎一句是赞颂辛弃疾文武风流,

17、豪气四益,且麾下兵精将猛已作好了北伐准备。C“前身诸葛,来游此地,数语便酬三顾是把辛弃疾比作诸葛亮,认为北伐中原,唯辛弃疾可担大任。D“问当时依依种柳,至今在否此句是感慨年华易逝,功业无成,北伐难以指望。与辛词相比略显消极。14.对该词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该词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用韵相同,都是“处“住“去“虎“顾“路“鼓“否等字押韵。B该词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均用典较多,且均叙述出对南宋王朝的愤懑和对英雄业绩的向往。C该词着力塑造了一个作者所崇敬的当代英雄辛弃疾的形象,并在这一英雄豪杰的形象里寄寓了作者自己的政治理想,己即盼望北伐成功国家

18、统一。D该词是刻意学辛词的作品,但颇有变化。既摆脱了宛约派之消沉绮丽,亦无豪放派之悲壮雄奇,独显空灵悠远隽雅之致。【创新试题】一读以下王国维?人间词话的一段话,答复15-16题: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那么自为高格,自有名句。有有我之境,于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自能得之耳。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

19、情者,谓之有境界。否那么谓之无境界。15.试以上述之“境界说,分析以下柳永抒写对京都故人思念之情的?诉衷肠近一词,是否有境界?是何种境界?诉衷肠近雨晴气爽,伫立江楼望处。澄明远水生光,重叠暮山耸翠。遥认断桥幽径,隐隐渔村,向晚孤烟起。残阳里。脉脉朱阑静倚。黯然情绪,未饮先如醉。愁无际。暮云过了,秋光老尽,故人千里。尽日空凝睇。答:_16.请你结合上述例句,再引用1-2句古诗词,说一说你是喜欢有我之境还是无我之境,要简述理由。_参考答案:1.A2。B3。D4。B5柳永柳屯田苏轼辛弃疾姜夔尧章白石道人6.CBAD(主要根据押韵和全诗含义来填)7.C(意为不知何故久留他乡)8.D(柳词景不是山河破败,只是主观观感)9.C10。C(客指自己身为俘虏)11.B(全用描写手法不妥,形象栩栩如生亦不当)12.C13.D(种柳句乃仿辛弃疾口气,与年华易逝无关)14.B(姜词无愤懑,只有对辛弃疾的赞颂)15.为有我之境。暮山、断桥、幽径、渔村、孤烟、残阳、暮云等均已点染出“黯然情绪属“物皆着我之色彩.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