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平台下校本教研的实践与探索

上传人:daj****de2 文档编号:206482211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5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网络平台下校本教研的实践与探索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网络平台下校本教研的实践与探索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网络平台下校本教研的实践与探索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网络平台下校本教研的实践与探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平台下校本教研的实践与探索(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网络平台下校本教研的实践与探索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管泽锋摘要:正以网络为载体的信息技术发展突飞猛进,丰富的网络资源为新课程改革和教 师成长提供了极为广阔的空间和极好的平台。网络教研应运而生,它改变了教研的研修 方式,成为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方式。关键词:网络 校本教研 实践以网络为载体的信息技术发展突飞猛进,丰富的网络资源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了极为广 阔的空间和极好的平台,利用网络学习,无疑已成为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也为学校 校本教研的开展提供了新的条件和路径。伴随着新课程的推进,我们必须搭建起一种促进 和鼓励教师成为反思型、研究型教师的平台,实现资源的交流与共享,以教育信息化推动 教育现代

2、化,以期达到教师的智慧生成、教师的经验共享和教师的专业成长,全面提高教 育教学质量,从而有效推进学校课程改革。我们在一次又一次的探寻、对话、碰撞、研讨 中,一个新的概念一“网络教研”应运而生,它改变了教研的研修方式,成为引领教师专 业成长亮丽的景点。网络教研指在基础教育改革理论和信息技术理论的指导下,以网络为载体、以现代信 息技术为主要手段,以学校办公平台为常规教研的运作空间提供的技术做支撑,开放性地 进行富有个性化的教学研究活动,将日常教研与网上教研活动相结合,进行源源不断的深 入交流与探讨,使教研活动得以继续扩展、生成、提升,变得更加富有成效。一年来的研 究与实践,我们逐渐建立起了由一个平

3、台和三个基本环节构成的“网上教研”活动模式。 “一个平台”指学校办公平台,“三个环节”即教学资源生成、网络评课、教师在线互动 参与。三个环节互为一体,循环进行,乃至无限深入发展。一、网络教研的优势1. 穿越时空,使教研活动无限扩展。网络教研摆脱了地域限制,实现了每一位教师、 每一个角落的学校都能全天候地相互对话、交流。网络的最大优势就在于能让处于不同地 方的人能够互相协作,取长补短,高效完成任务。网络教研正是利用这种优势,通过各种 教育论坛等通讯工具的教研群体,大家可以进行区域内的教研活动;利用论坛发贴的方式 还能够解决众多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的时间不一致的问题,实现异步交流,网络教研达到了 一种

4、跨资源共享、互补的功效,能够实现异步、同步相结合的更加以人为本的教研。因此, 网络教研做到了传统教研想做又做不到的事。2. 传统的交流方式,由于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只能有少数几个人发言,点到即止, 交互面小、意见难以充分表达。在网络环境下,每一个网上教研的参与者都可以针对研讨 的内容随时利用论坛畅所欲言,做到人人参与、人人发表意见,交流密度广。通过网络教 研,群策群力,大家把自己的教学困惑、教学观点、教学经验与大家一起分享,凝聚更多 人的智慧,达到一种更高的学术层次,促进了普通教师与国家级专家和各地优秀教师的广 泛交流,从而使每一个参与教研的人员都从中获益。3. 延续研究,指导面广。传统的教

5、研活动,一旦活动结束,研讨也随之结束。而网络 教研,大家的观点都留在网上,研究者可以在活动后自主安排时间对各家观点进行深入研 究,而且还可以把继续学习的心得通过网络与别的教师交流,即使彼此不在同一地方,或 者没有参加教研的教师也可以通过阅读论坛上的帖子,了解观点,参与研讨。4. 促人反思,催人上进。网络教研促进教师的自我反思和发展,改变了教师的学习状 态、工作状态,极大增强了教师参与教研的自主性,通过平台和教育论坛,教师可发表自 己的教学感想、教案、案例等与同行交流,也可拿出疑难问题让同行一起讨论,大家群策 群力,聚合更多人的智慧,从而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另外,在发贴、回贴的过程中好的 贴子会

6、吸引更多人读贴跟进,教师有了“受重视”感,便会自觉地产生发表的欲望,积极 发表话题。而要发表话题,便会更加关注教学现象,对教学现象进行分析,进而使教师养 成了观察与思考的习惯,催人上进。在充分展示自我,参与交流,质疑和批评的过程中, 促进教师学习反思能力的提高和良好习惯的形成,也促进了教研行为的变革,更是一种创 新的思维。二、健全网络管理机制,构建一套实践操作的管理体系1. 实施了全员参与,公布了实施计划,注重实践过程,改变了教师观念。我们从一开 始就通过会议的形式,向全体教师做好宣传发动,引起了全体教师的重视,明白积极通过 网络资源进行校本教研,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必须全员参与,同时告诉他们

7、学校将全程 管理,事事进行评价,并且及时在网上公布每人的成果。2. 加强教师培训,让教师掌握必要的信息技术相关技术,能通过网络和同行进行交流, 会通过教研平台记录下自己教育教学的点点滴滴。落实责任,明确分工,相互合作,确保 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正常运转。特别注重信息技术骨干教师的培养,尽量做到以点带面, 以一人带一帮,形成合力,不断督促,使教师们不断增强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3. 学校制订相关制度,就网络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情况制定了考核项目,实施网上考 核,做到学习宣传、落实职责,检查督促、共同遵守,期末评选先进个人。4. 合理安排网络教研活动,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首先要选择恰当、合适的研讨主题,

8、使教师们有话可谈,又能集中大家的智慧解决实 际问题。同时,要引导参与者对研讨内容进行先期思考,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和大家交流, 才不会使这种网络交流停留在自由闲聊上,而要能够引起大家的思考,并通过不同意见的 相互碰撞、相互补充、逐步认同,使研讨内容和结论得到一定的提升。另外,研讨活动的 主持者适时的穿针引线,及时的梳理,恰当的小结,也都会使研讨锦上添花。最后,研讨 过程的材料整理和提升也是非常重要的,不但可以为活动留下继续研讨的素材,还可以供 没有参加活动的教师继续学习。三、网络教研的主要方式1. 集体备课,资源共享为了让教师们有更多的钻研时间,获得更多的信息,能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我们实 行“

9、主备人上传个人备课案例,组内同学科评议切磋,做到“三统一”,即统一单元“主 体”,统一重难点,统一进度,最后,形成电子个案共享”的备课方法。教师们在友好、 合作、交流与反思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备课、研课能力。要求教师每月上传一定数量的课件、 教案等,这也推进了教研组的整体教学水平,为学校的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有力的保障。2. 网上论坛,问题交流我校分“网上教研”和“学术沙龙”两种论坛形式进行,对共性问题,每学期由教科 室提出一个研讨专题,学校通过网络开展网上教研活动,老师们随时把教学实践中发现的 问题发布在校园网论坛上,形成即时互动式的交流,使我们在自己的工作圈内无法解决的 问题得以顺利解决,并且

10、在大家的交流中,往往还会有更多的意外收获。为鼓励教师积极 参与,我校骨干教师在学校论坛中都负责一个或两个版块,担任版主,对老师们网上教研 进行组织、指导。3. 网上视频,案例剖析把学校购买或录制的教学录像、专家讲座和教学资料片等集中在校园网上。每位教师 无论是在自己的教室或办公室,都可以随时打开电脑点播录像节目。甚至从网上推荐的文 章和下载的资料等等。努力使网络教研与传统教研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以便使常规教研活 动结束后仍可以借助网络让更多的人继续参与,进行源源不断的深入探讨。4. 利用网上教研平台进行教师自我反思叶澜教授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 就有

11、可能成为名师。”老师们在工作中经常写一些教育随笔、教学案例、教科研论文等作 品上传平台,随时记录教育教学工作的点点滴滴,比如今天成功了,是怎么做的,有什么 体会;今天如果失败了,原因何在;具体到课堂教学,课的成功之处、课的精彩之处、课 的不足之处、学生的进步等等,都原封不动的记录下来。教学反思可以帮助教师从每天的 教学行为中发现自身的教学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提升自身的专业化水平。因此, 我校要求上课的教师和听课的教师必须写教学反思,把它作为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有效途 径。5、网上评课从单向到多维 所谓网上评课,即我们要求开课教师在上课之前把教学设计上传至校园网,听课教师 可以首先熟悉开课

12、内容和教学设计,开课后由听课教师进行互动评课,把自己对课的观点 在网上发布,提出合理化的修改意见。开辟“网上评课”,由于每一节课都有来自不同的 教师从执教者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步骤、教学语言、课堂板书、教学应变能力、 师生互动效果等各个方面进行公开评议,既实事求是地肯定优点、特色,也会客观地提出 批评与建议。这一切都会促进教师们自觉地在改进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上下功夫。四、网络教研的收获与反思1. 网络教研改变了教与学的方式网络教研帮助教师彻底摆脱了独学无友的学习状态和狭隘封闭的工作状态,教师利用 办公平台的功能,记录和发布个人的教学感悟、生活故事、思想历程以及精选和积累的信 息资

13、源,建立起了个人知识管理系统。网络教研使学习与反思成为教师的习惯,使得教师在 享受参与专业研究乐趣的同时,也通过网络平台找到了自己的专业家园。2. 网络教研放大了校本教研效益网络已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教研天地,教者足不出户就可以参与全国各地的教 研。它拓展了校本研究的时空界限,整合了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三者的力量, 形成了研究合力,放大了教育教学资源效益,有效促进了教研的紧密结合,切实解决了许多 教学问题,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3. 网络教研催生了新型教研文化网络教研的广泛运用,是主体思想的自由表达,是集体智慧的共同尽享。网络教研使信 息共享发展到资源共享、思想共享,从而产生新的教研文化,即民主、平等、对话、协商、 合作的新文化。古人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觉得网上校本平台充分利用了现代网络技 术和软件技术,在提高了教研水平的同时,大大降低了活动成本,同时扩大了教研范围。 “网络教研”活动的开展,为教师参与教研活动提供了更为自由、宽松和便捷的条件,作 为传统教研的补充与丰富,可以使教学研修实现无障碍的交流,必将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 业化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