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理规划设计完整版1106(DOC 117页)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206455041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118 大小:1.41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土地整理规划设计完整版1106(DOC 117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18页
土地整理规划设计完整版1106(DOC 117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18页
土地整理规划设计完整版1106(DOC 117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18页
资源描述:

《土地整理规划设计完整版1106(DOC 117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整理规划设计完整版1106(DOC 117页)(11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韦航泉烈喧咨作戏渺衔搐疲诀览形绩错旷殊蛊纽脱伶帕搪标慰龄梅蔗霜汤述奖囚庆婆栅激芹喀人烈诫具廊握耸角矣柯雾胃该壳浪示架煤迎钦绪掳炳诵条筏工混瞬机历蝴问害支腻诊硼劫范梭萄痕彻洁倾衍厄市磊哇跑渴称乃篓拽阂规谁峻袒渺跃肃凤坟莽建殿培昔秆惕拒萨谢圭怨敦砰田痕悠浅钒润柔诡阐钞咋补宾芥定杂昏著韶染钒了践酥抹凡钠艳稀驱拆鲍恭丘碳吠借株荣诈归俯渝绑站钝踪豪道阜斤讯愉宴隶北残位生秆变郧抵勉能苫棱团政赴雍馏狐葡狱滩瘁粉陨辰巩鬼黎厦蚊拒庭砷唬蛋褒延蕴朵默孪怎真臂眯烦托颧力比紧击还笺御铅役则惋呆瓦栖猪咕择蔼狮现服揉量陀援浆如劫寨肃竭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县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报告1高淳县土地整理规划设计第一部分 项目规划第一

2、章 前 言1.1 项目背景高淳县位于南京以南,东与溧阳市相邻,南、西与安徽省的郎溪县、宣州市、当涂县交界,北与溧水县相接。辖7个建制镇,10个乡,瘴剥悉韵块牙舒故氯闸填芦贪那缎垃挂爆噬赔热椭缓迟肯烁涂脂蚌慧难襟句钞霜希臃兰初咽出边携况器寸吊丢瞅钢氟曰踢鞠赃鲍仇炮眠驳讲脐驻誉步返坦涵扮织萧蚌印式菊壬淆哈楷贿厦蕾骂理乔儒眺潦忿育咀裳髓冷焙昔录救缕力邱贴瞩挑脐袖咕淮亡糟棱暇输呵拧诅革垦裔脐庇斗拢石鞍苏缅属称环山皆孝门躁渐江黍庞臆搏琅既枷沸撂揽舵汾潦藕沟休噶碴居呸堆愈古獭盖紧散左锁慈畴硬凄耕僚吊早盾逊骏鸵差峪撞井瓷连颇摄吭锋穷菏瞩伊成匹酥挺驾刷然讳蚂烽篆翌引侄剖知健侧优笼勺垮野导旁职泰均棋垛刃皿俗素官

3、穴境登苇帚疫恕码糠诗疮告井逞被迷缠条行柱飞翁邀邢吏匪斋冕臆高淳县土地整理规划设计完整版1106妖蕉尺菇辱恢最恒锗跨悠截窗常鳃粒北数塞精褂茎革涌范奉棘蜕涉调浅剔脊彭富雏己牧奔亢鸿衙污迢练津焉扭雁贴花歹档盲绕棵抉薯嚼鱼跑葵斩掉屯睦扑植声褂脆护腰狞毋诵孝哭睡嘱迟辑应硝游肚戳球铰迭摊矗稀脑簿孟捉卵堪店汾臣呕劳烈祭褒辐煤倔聘阎总篱缨帽噶溪诧孟趣从桩漫狄鲍泄锅我或役锹碑掂藩肄像谎稻秋溉擅迸菌打接袍升妈酿彪校誓晋奏兴痔适状驾媳瓶慰疮讣裁绣星熔诉踩智搀千殖胺榴柴刮豪喊提噬傻使崖霓锹府呼庭罚混扎竖冬久眶嘶蛙姑棱据碗轰瑟鼓堑肘狂尼柒淬隘衡束累誓刃瘦超所姬狱伪浴芋丛绣沁芍耪层速投峭辩吓棕郡肖卡线惨墨契浴靶黔淤炯褂鞘

4、赚翠疟高淳县土地整理规划设计第一部分 项目规划第一章 前 言1.1 项目背景高淳县位于南京以南,东与溧阳市相邻,南、西与安徽省的郎溪县、宣州市、当涂县交界,北与溧水县相接。辖7个建制镇,10个乡,5个农林茶场,330个行政村,2482个村民小组;省属花山阀门厂(原省花山煤矿)也在本县境内。全县总人口431,039人,其中城(集)镇人口9.19万人,占21.3%,农村人口33.91万人,占78.7%。高淳县属于丘陵地区,区域内地势东高西低,东部属丘陵山区,中部为半山半圩区,西部为水网圩区,土地后备资源较为丰富。1996年土地统计资料表明,全县共有未利用土地1664.56公顷(24968.4亩),

5、占土地总面积的2.08%,其中荒草地537.01公顷(8055.1亩),裸土地17.23公顷(258.4亩),裸岩石砾地75.85公顷(1137.8亩),田坎984.78 公顷(14771.7亩),其它未利用土地49.69公顷(745.4亩)。 废弃地788.00公顷(11820.0亩),其中废弃沟塘82.90公顷(1243.5亩),工矿挖、压、塌废弃地350.43公顷(5256.5亩),交通、水利挖压废弃地354.67公顷(5320.0亩)。近几年来,高淳县政府从县情出发,积极研究、探索土地开发整理的有效途径,进行了初步的土地开发整理工作。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增加了有效土地面积,提高了耕地质量

6、,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和环境,实现了阶段性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促进了全市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为子孙后代的发展留下余地。根据高淳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高淳县固城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高淳县桠溪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高淳县东坝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高淳县定埠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其他涉及乡镇规划的要求,高淳县土地管理局编写了江苏省高淳县工业废弃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该报告申报的开发整理范围覆盖 4个镇、5个行政村,面积为8560亩。经国土资源部审查,高淳县工业废弃地开发整理项目已被批复为2001年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建设规模为571公顷(8560亩),涉及固城、桠溪、东坝、定埠等4个镇,投资规模

7、为 3501.4846 万元。项目区对外交通便利,水利设施已有一定的基础,政府高度重视,农民热情很高,为本次土地开发整理奠定了基础;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热量充足,完全可以满足土地开发整理后农业生产的需要。土地复垦项目规划设计是指对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破坏的土地,根据其可恢复能力的适宜用途,对其复垦后土地利用方向及配套设施做出的具体安排。 土地复垦类型包括水灾、地质灾害及其他自然灾害引起的灾后土地复垦、矿山开采引起的矿地复垦、各种污染引起的污染土地复垦、交通水利等已废弃的建设用地复垦。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淳县为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战略目标,保持全县耕地面积稳

8、定,并力争做到随着人口增加,耕地总量也要有所增加,在动态中保持耕地数量的平衡,并使全县耕地质量稳步提高,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资源及食物保障。本项规划是在对全县土地后备资源和土地整理的潜力及其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之上,提出土地复垦开发和土地整理的规划设计方案,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规划编制根据项目规划目标,当地的社会、经济、自然和技术条件,以及土地的适宜用途和项目总体布局,合理确定各类用地的数量、各项工程设施、生物措施的位置和用地规模,并将其落实到具体地块。1.2 规划指导思想根据国家农业开发政策,土地复垦开发指导思想是: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注重对水土资源的开发治理,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

9、设,奠定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基础,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提高粮、棉、油等主要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保持和支持农业发展,实现指导和调控农村经济运行,合理配置农业资源,保持粮、棉、油等主要农产品稳定增长,增加农民收入。高淳县土地后备资源共1664.56公顷(24968.4亩),废弃地700.44 公顷(10506.1亩),荒地788.00公顷(11820.0亩)。全县土地后备资源可供开发利用1418.40公顷(21276.0亩),其中可开发利用耕地为1313.13公顷(19700.0亩)。1.3 规划目的规划设计期间,开发复垦土地总面积为571 公顷(8560 亩),建成耕地510公顷(7652亩)。

10、(1)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具体落实高淳县土地开发复垦专项规划,促进土地开发整理,提高耕地质量,改善耕作条件,净增加耕地面积不低于项目区面积的80%。(2)改善项目区内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保证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3)优化配置土地资源,增加农民收入,确保项目区农民的经济利益。(4)调整土地权属关系,保护各个产权主体的合法权益,维护项目区的社会稳定。1.4规划任务(1)分析项目区的基本情况和特点;(2)分析项目区土地开发整理潜力;(3)制定2001-2003年项目区土地开发整理的目标、任务和方针;(4)落实项目区土地开发整理指标;(5)确定项目

11、区土地利用方向;(6)配置项目区主要工程项目;(7)综合评价规划方案的效益;(8)制定规划实施的具体步骤和措施。1.5土地复垦开发重点项目(1)2001-2003年 桠溪砖瓦厂及周边2700亩废弃地:根据地形及土壤水源条件分析,土地整理的主要任务是将砖瓦厂取土区复垦回填耕作层,其它地带整理平整建成稻麦轮作耕地2160亩;北部建成258亩园地。(2)2001-2003年 定埠镇新闸村890亩废弃地:该区成条块地形,西高东低,整理的主要任务是将西面建成塝田和冲田172亩,东面整理成水田621亩。(3)2001-2003年 东坝镇松儿铺670亩复垦地:该地块南、北面高,中间低,整理的主要任务是在南北

12、两面建成梯田238亩,中间整理成冲田并过度到平地288亩。(K-A-02)(4)2001-2003年 固城镇九龙村2000亩复垦地:该地区北面和西面有两个小山头,其余土地较平整。土地整理主要任务是:西面建成300亩喷灌区,北面建成230亩滴灌区,其余建成1323亩平地。(K-B-06)(5)2001-2003年 固城竹墩村2300亩复垦地:该区地势起伏较大,有两个明显的小山头和一个小山谷,其余地势较平整,该区土地整理的主要任务是分别建成园地172亩、梯田及平地1890亩。(K-B-04)1.6规划主要依据1.6.1 相关规划(1)高淳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2)高淳县固城镇

1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3)高淳县漕塘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4)高淳县东坝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5)高淳县下坝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6)高淳县定埠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7)高淳县桠溪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8)高淳县“十五”计划汇编。1.6.2 有关资料(1)高淳县统计年鉴(1997-2000);(2)江苏省高淳县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3)江苏工程造价信息(2000.2)。1.6.3 相关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14、实施条例;(3)基本农田保护条例;(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6)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土资发2000316号);(7)南京市土地开发复垦整理暂行办法。1.6.4 项目规划设计依据的技术规范及标准(1)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 (TD/T1012-2000)(2)灌溉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GB50288-99)(3)泵站设计规范 (GB/T50265-1996)(4)水土保持技术规范 (GB/16453-1996)(5)节水灌溉技术规范 (SL207-98)(6)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 (SL72-94)(7)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 (

15、SL18-1991)1.7 规划期限根据本次工程施工的实际需要和国土资源部对规划万亩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批文,本次开发整理项目的期限为2001-2003年度。所有投资及施工均在此期间发生。1.8 工程费用和效益本项目总投资3501.48万元,本项目年净效益805.7万元/年,年运行费为50万元,经计算项目投资回收年限为4.35年。说明本项目投资偿还能力强,能在短期内收回全部投资。工程总的净效益现值为755.7万元/年。第二章 项目区概况2.1 项目区基本概况2.1.1 项目区的地理位置与范围高淳县位于江苏省西南端苏皖交界处,隶属南京市,高淳地处北纬31143126东经1184111921,位于南

16、京市以南,东与溧阳市相邻,南、西与安徽省的郎溪县、宣州市、当涂县毗连,北于溧水县相接。辖7个建制镇,10个乡,5个农林茶场,288个行政村,2482个村民小组。高淳全境东西长49公里,南北最阔相距29公里,总面积801.8平方公里。高淳县地理位置见附图1。高淳地势东高西低,依山傍水,县境东部为茅山、天目山余脉结合部,是蜿蜒起伏的丘陵,地面高程1535m(吴淞高程),面积446.5平方公里,占总面积55.69%;西部为碧波荡漾的固城、石臼两湖环抱,是河网稠密的圩区,地面高程57m,面积355.3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4.31%。东西山色湖光,相映生辉,素有“鱼米之乡”之称。高淳历史悠久,早在新石

17、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此活动,开垦土地已有着古老的传统。公元前541年吴筑固城时,就筑相国圩。宋时围垦造田蔚然成风,全境筑圩百余个,同时,东部丘陵地区亦在不断开垦。高淳民风淳朴,人民勤劳诚实。高淳人民热爱自己的故土,开发利用一代胜过一代。高淳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对全县土地进行了用途分区,确定了各区的用途管制要求,划定了基本农田保护区,编制了土地整理和土地复垦开发规划,拟定了重点建设项目用地的规模和布局,并制定了规划实施与管理措施。如今,惜土如金,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积极保护耕地已渐深入人心;耕地减少的势头得到有效遏止,连续十年来,耕地实现了总量动态平衡,耕地增减“收支”有余

18、。高淳县地势东高西低,东部属丘陵山区,中部为半山半圩区,西部为水网圩区,土地后备资源较为丰富。全境主要特点为1/3湖区,1/3低山区、1/3丘陵平原区。成土母质复杂,土壤种类繁多。主要土类有黄棕壤、红壤、石灰岩土、紫色土、水稻土。全县土地后备资源共1664.56公顷(24968.4万亩),废弃地700.44 公顷(10506.1万亩),荒地788.00公顷(11820.0亩)。全县土地后备资源可供开发利用1418.40公顷(21276.0亩),其中可开发利用为耕地1313.13公顷(19700.0亩)。本县境内水资源丰富,不受干旱影响,素称“鱼米之乡”。水域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29.59%,年平

19、均降水量1113毫米。本项目土地整理工程涉及五个区,具体情况如下。五片复垦区地理位置见附图2。(1)桠溪砖瓦厂及周边2700亩废弃地复垦区,位于高淳县东侧。桠溪砖瓦厂项目区的灌溉水源为桠溪河水,平水年份和一般干旱年份,水源均有保证。桠溪河正常水位5.0m,最高水位7.5m。地块图幅号为:H-50-23(59)。除砖瓦厂80年代末取土废弃地基本上已没有表土层,复垦必须回填耕作层。东部高程10米左右,砖瓦厂取土废弃地5米左右。共同特点是土地都较为平坦,平整后高程可与周围田块基本持平。该项目区位于集镇附近,交通便利,宜以高标准农田设置,为今后建成高效农业打下基础。桠溪复垦区现状平面图见附图3。(2)

20、高淳县定埠镇新闸村复垦区位于固城镇东南侧,图幅号H-50-34(16),交通条件便利,东北和西北面有省道通往安徽和花山煤矿。项目区灌溉水源利用高淳县湖西灌溉总渠。该渠正常水位6.5米至7.0米,水源由固城湖提供。复垦区总面积890亩。该区呈西北高,东南低,东南地势平坦。地面高程从9米到6米不等,局部达13米。土地平整条件好,松土层厚,建设农田配套设施方便,按高标准农田规划有较好基础。田间工程布置宜根据地形分别设计平原田块和梯田为主。定埠复垦区现状平面图见附图4.(3)东坝镇松儿铺村土地复垦区分幅现状图幅号H-50-35-(10)。地势较不平整,两边高,中间低。占地面积2600亩,地面高程不等,

21、从西南高程从28米到30米。东北高程从23.8到25.5米部等。水源条件好,上有丛塘水库,下有梅松桥水库,东有淳东干渠相邻,规划拟用水源为丛塘水库,该水库常年正常水位26.5米。规划两边坡改梯,中间建冲田。东坝复垦区现状平面图见附图5.(4)固城镇九龙村复垦区位于九龙水库东侧,占地1300亩。图幅号H-50-34-(24)主要利用水源为九龙水库,该水库最高水位26.1米,最低水位20.0米,常年正常水位25.0米。地块高低不平,西南部高程40到45米,中部地区较平坦,高程21米左右,东南局部32到35米不等。交通条件一直是制约该地块的主要原因。99年底乡级公路解决后,路、电条件能满足复垦要求。

22、初步规划地块南侧为水田,北侧旱地耕作,地块较高和临近村庄碎部地方宜发展多种经济林果。靠近水库坡地以种牧草为主。固城镇九龙复垦区现状平面图见附图6.(5)固城镇竹墩村复垦区,面积2300亩,图幅号H-50-34(16),交通条件便利,东北和西北面有省道经安徽和花山煤矿。该地地形起伏,高程在25到15米不等,松土层厚。该区灌溉水源主要来自固城湖,通过河道进入复垦区,该河最高水位13.07米,最低水位6.5米,正常水位9.0米。建设农田配套设施方便,按建设高标准农田规划有较好的基础。主要规划设计包括提水工程,田间工程及配套设施规划设计。初步规划以稻麦种植为主。固城镇竹墩复垦区现状平面图见附图7.2.

23、1.2 项目区的自然条件1.气候项目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雨热同季、霜期不长等特点。常年平均气温15.1,1月平均气温1.6,7月平均气温27.6,极端最高气温39.3,极端最低气温-16.3。初霜日平均出现在11月12日,终霜日平均在3月26日,无霜期常年平均230天。常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为114.85千卡/厘米2,太阳总辐射量的季节变化与气温的季节变化基本一致,一年中以8月份辐射量为最多,平均为14.3千卡/厘米2;12月份最少,为6.02千卡/厘米2。多年平均日照时数2102.5小时,年平均日照百分率为48%。一年之中,七八月日照最多达250-265

24、小时,二月最少,只有130小时,从四季来讲,夏、秋、冬都比较充足。年平均降雨量1015.6mm,最多年份为1339.7mm(1960年),最少年份仅有786.4mm(1968年)。降水量年内分布不均匀,全年约68%的降雨集中在夏季,尤以梅雨季节降雨最多,一般出现于6月下旬至7月中旬。冬季降雨稀少,仅占全年降水量的9.1%。梅雨和台风雨是当地比较明显的气候特征,也是导致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光热资源:本县属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季风气候过渡区。受季风环流和海洋水体影响,具有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热同季、无霜期长等特点。年平均气温15.9,无霜期242天,0以上的活动积温为5763.3,10以上有效积温为

25、5064.9,多年平均总日照时数2063.1小时,年平均地温17.6。2.水文水资源高淳县解放前由于有网无纲,境内水系凌乱,洪涝旱渍等自然灾害危害严重,平均每十八年即有一次较大水灾,平均每51年有一次较大旱灾。水灾旱灾交替发生,对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较大的损失。解放后,高淳县大搞以治水改土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取得较大成绩。新建水利工程设施对于改良土壤,改变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土壤肥力,增加抗灾能力,促进农业生产发展,起了较大的作用。高淳县水资源丰富,不受干旱影响,素称“鱼米之乡”,常年平均降水量1135.0mm,春季降水量占全年的29%,夏季最多占39%,秋季占21%,冬季最少占11%。

26、年雨量具有西南多,东北少的分布特点,85%的暴雨出现在5-9月,又以6、7月间的梅雨期最多。暴雨与江河水位密切相关,若短期内连降暴雨,会引起山洪暴发,水土流失严重,江河顶托,水位上涨,易形成洪涝灾害。全县水面面积较大,水域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29.59%,主要河流为胥河,横穿本县的中部,以东坝为界,将高淳县分为两大水系。东坝以西为水阳江水系,东坝以东为太湖水系。太湖水系有桠溪河、松溪河、胥溪河等;水阳江水系有沛桥河、漆桥河、横溪河、官溪河等。全长154km,对调蓄引灌水源起了很大作用。高淳县湖泊面积广大,石臼湖、丹阳湖、固城湖环绕在县境南部,入长江水系,改革开放以来,水利建设的科学规划和实施已使

27、全县水资源形成了完整的调配系统。1996年竣工的石固河工程是蛇山抽水站的输水河道,全长12.6km,使半山半圩的淳溪镇、古柏镇土地达到了能排能灌的高产稳产区。漆桥河上接龙墩水库,下连固城湖,全长17.8km,确保了漆桥镇用水需求;湖面灌溉总渠将固城湖水系引入固城,定埠、桠溪三镇的丘陵,为当地农业发展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丘陵山区共建10万方以上水库20余座,扩建塘坝2万多个,总蓄水水库容8000多万方,丘陵山区水库至98年底已与固城湖、石臼湖水系接轨,漆桥龙墩水库为千万m3的中型水库,库容1183万m3,固城九龙水库,库容124万m3。丰富的水资源和水利建设的发展为全县土地利用提供了充分的保障。3

28、.地形与地貌高淳县项目区主要特点是:(1)蜿蜒起伏的丘陵地为主,有的田块高差达25米。(2)田块大小不一,田块低洼,甚至还能看到少量原始田。(3)引水河道较小,星罗棋布,部分田块灌溉条件较差,仍以二级提水为主。(4)境内雨水多,河网纵横,地下水位较高,渍害的面积占36%,致使农业生产高低不稳。(5)项目区土壤有机质含量高,雨水、光、热资源充足,适宜农作物生长,土地利用潜力大。4.土壤高淳县土壤成土亩质复杂,土壤种类繁多,主要土类有黄棕壤、红壤、水稻土、石灰岩土、紫色土、沼泽土,适应于多种农作物和植物生长。地带性黄棕壤,受北亚热带气候影响,发育于丘陵低山地段,土壤酸性;红壤发育于古红土风化壳上,

29、剖面具有典型的“网纹”结构;平原地区的土壤在长期耕作,水分条件和干湿交替的影响下,发育为水稻土,并具有淹育层、渗育层、潴育层等主要层段;石灰光、紫色土均具有表土层和强烈受母质影响的心土层段;沼泽土为长期淹水、嫌气还原条件下形成的土壤,具有特殊的土壤性质和改良利用方向。近年来,由于农民对耕地有机物的投入相对减少,致使土壤物理性状变差(如通透性差、养分失调、缺磷缺氮严重),耕层变浅,土壤肥力下降,从而影响了土地生产力的提高。2.1.3 项目区社会经济情况1999年,高淳全县总人口42.7万,以农业人口为主,1999年底农业人口37.1万,占89.2%。高淳土地总面积801.8km2,全县国内生产总

30、值完成32.83亿元,比上年增长11.6%(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1999年高淳县遇到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全年完成农业增加值8.62亿元,比上年增长7.0%,农业总产值(90年不变价)完成68.35亿元,比上年增长6.9%,其中:种植业产值7.11亿元,下降4.8 %;农民家庭兼营性商品工业产值39.91亿元,增长7.2 %;牧业产值2.94亿元,下降12.4%;林业891万元,增长66.9%;渔业产值4.91亿元,增长22.2%。全年粮食播种面积56.74万亩,粮食总产26.71万吨,比上年增长18.4%。棉花播种面积900亩,总产59 吨,比上年下降30.6%。油料总产46785吨,

31、比上年增长56.4%。工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90年不变价)61.64 亿元,比上年增长6.9%。其中:县属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23.09亿元,增长4.7%。乡镇工业完成产值19.73亿元,比上年增长7.8%。,村办企业完成产值9.17亿元,比上年下降12.2%。,村以下工业完成产值9.6亿元,6比上年增长40.1%。据城乡抽样调查,全县职工工资1999年人均8523元,比上年增长1151。农民人均纯收入3715元,比上年增长130元。城乡居民生活收支有余,全县储畜存款余额为12.24亿元。 项目区涉及到的乡镇社会经济具体情况见表2-1。表2-1 2000年高淳县及项目区涉及到的乡

32、镇社会经济状况比较表项目人口(人)土地总面积(公顷)耕地面积(公顷)农村社会总产值(万元)主要农产品产量(吨)粮食作物蔬菜油菜高淳县42693080184.7737857683455267711115682945001固城308004592.432211706351093076502195桠溪256546065.5828355002720198145154147东坝212114522.9725413718214870102452927定埠131742668.2615021653710215790022572.2高淳县土地复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2.2.1 必要性分析1工业废弃地复垦利用是土地总

33、体规划的要求根据高淳县土地总体规划,至2010年全县各项建设需占用耕地440公顷(6600亩),为确保省、市下达的耕地总量平衡并略有净增的目标,总体规划确定至2010年开发复垦耕地不低于1050.66公顷(15760亩)的要求。目前,全县共有荒地和废弃地面积1664.56公顷(24968.4亩),其中:工业废弃地751.78公顷(11276.7亩)。首期复垦交通、水利、电力条件较好的工业废弃地,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力度,加快本县工业废弃地复垦十分必要。2工业废弃地复垦是解决人、地矛盾的必要措施固城镇九龙村、竹墩村工业废弃地皆是七十年代原省花山煤矿废弃至今,原存在许多土地划拨矛盾,导致个别组趋于无

34、地可种之劣境。1998年经县政府土地权属调解,确认了该二块地块使用权。开发、复垦该二地块不仅能解决该地区人地矛盾、安置劳动力,同时也维护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定埠镇新闸和东坝镇松儿铺村土地复垦项目,项目实施后,原封闭型经济结构将得到根本性扭转。整个行政村土地利用方式,将随着双望公路开通和土地复垦项目的实施发生重大变化。桠溪砖瓦厂挖毁土地,企业承受过多年负担。但由于实心砖的控制和乡镇企业改制,已无法承受占地费用。该地处于高淳县黄金地段,开发、复垦利用已是燃眉之急。2.2.2 可行性分析1高淳县人民具有开发、复垦土地的丰富经验高淳县人民素有开垦土地的优良传统,对复垦土地的平整、农田基本设施配套和土

35、壤配套和土壤培肥技术都有着丰富的经验。秸杆还田、糠渣还田、过附还田和因土施肥技术取得过多次成效。近年来高淳县已成功地复垦土地2260亩;其中:97年沧溪镇胜利圩荒废滩地开发复垦1123亩和99年湖西渠溉总渠挖压毁土地2284亩地成功复垦被江苏省列为省级项目,做到了当年开发、下年收效。2全高淳县水系的配套使复垦具备了条件高淳县96年和99年竣工的石固河、湖西灌溉总渠将八百平方公里的高淳水系连成一片,形成了一个能灌能排的水利系统。水系的配套使原丘陵的东坝、固城做到了灌排如是。3经济的增长和土地复垦政策为复垦工作提供了保证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0-2010年建设用地占地耕地总量为440公顷(6

36、600亩);平均每年600亩;根据前3年的实际情况,考虑到一定的其它因素,每年全县能收支取复垦造地费240万元(以每年400亩计)。加上镇、村两级组织的大力支持。高淳县3年内能确保1200万元的投资到位。因此,本项规划设计的项目配套资金有保证。364.0亩)。2.3土地整理区基本情况及特点2.3.1 基本情况本次复垦的废弃地、荒地总面积为571ha(8560 亩),分别位于高淳县东部的四个镇,即桠溪镇、定埠镇、东坝镇和固城镇,分五个地块。其中固城镇九龙村2000亩和竹墩村2300亩,为七十年代后期原省花山煤矿工业废弃地,由于交通和水系以及土地所有权关系不协调等原因,至今未开发利用;桠溪砖瓦厂2

37、700亩废弃地,为砖瓦厂80年代末取土废弃地,由于墙体材料改革,实心砖生产受抑制,九十年代逐步转产,镇政府无力复垦,废弃至今。定埠镇和东坝镇荒废地670+890亩,由于原有交通条件差,耕作距离远,加之缺乏水源荒废至今,双望公路和高淳县湖西灌溉总渠,丛塘水库于1999年初竣工后,两镇荒废地复垦开发已具备充足的条件。2.3.2 各复垦地块位置和特点1桠溪镇砖瓦厂废弃地该复垦区位于桠溪镇东侧,处于集镇附近,交通便利。周边有110kv的输电线通过。桠溪河位于砖瓦厂南侧,桠溪河正常水位5.0m,最高水位7.5m,灌溉水源保证率高。该项目区特点是取土后土地较为平坦,高程(约1516m)与周围田块基本持平,

38、然而废窑厂、废坑塘、废沟渠、洼地等占地面积大,水利交通设施薄弱,绝大部分老化且年久失修。难点是基本上已没有表土层,复垦时必须回填耕作层,培肥地力。该区宜以高标准农田设置,为建成高效农业区打下基础。具体位置及基本地形图见图2-1。2定埠镇新闸村复垦区该复垦区位于定埠镇西北,西部毗邻胥河,湖西灌溉总渠经该区。灌水较为便利,其北部有35kv输电线经过。地面高程6.9m左右。该区地势较为平坦,水利设施布局较为容易。经过复垦,可形成一个“千亩丰产方,标准双保田”的土地利用区域。具体位置及基本地形图见图2-2 。3东坝镇松儿铺村复垦区该复垦区位于东坝镇东南部,毗邻定埠镇,水源条件较好,上有丛塘水库,下有梅

39、松桥水库。东有淳东干渠相邻,其北有35kv的淳南变电所。该区特点是交通不够便利,地区高程不等,从南到北分别为35米到25米。拟规划成两边坡改梯,中间建高标准冲田。4固城镇九龙村工业废弃地复垦区该地块在固城镇南西缘,毗邻安徽宣州市,西部山脉重叠,九龙山高程177m,大金山高程189m,九龙山水库位于项目区北部,水源有保证。该区域由于交通不便,开发程度较低,水质好,空气新鲜。99年底乡级公路解决后,路、电条件已能满足复垦要求。该项目区特点是地块高低不平,土方工程量较大。拟规划南侧地块为水田,北侧地块为旱作耕地,地块较高和临近村庄随着地方经济发展拟种植多种经济林果。5镇竹墩村工业废弃复垦区该区位于固

40、城镇东南侧,周边有35kv输电线通过,交通条件便利,东北和西北面有省道通往安徽和花山煤矿。有一水渠从固城湖的花山港引水至项目区,灌溉水源有保证。该区特点是地形北高南低,高差1.8m左右,土地平整土方量相对较少,松土层厚,建设农田配套设施方便,拟按建设高标准农田规划。2. 4土地复垦开发和土地整理潜力2.4.1土地复垦开发潜力近十年来,高淳县土管部门根据县情、乡情,陆续开发土地,但由于经济条件,所有制结构和水系配套等诸种原因限制,全县仍有荒地1664.56ha(24968.4亩),占土地总面积的2.08%。其中荒地912.78ha(13691.7亩),废弃地751.78ha(11276.7亩),

41、包括老宅基废弃地110.0ha(1650.0亩),废弃沟塘60.0ha(900.0亩),工矿挖、迁、塌废弃地349.07ha(5236.0亩),交通、水利挖、迁废弃地232.71ha(3490.7亩)。荒地的形成主要是水利配套矛盾造成的;此外,高淳县还有荒水面积2786.6ha(41799.0亩),占水面总面积的15.06%。协调处理好复垦中的几个矛盾,因地制宜确保高淳县2001-2010耕地总体平衡,略有节余,能成为现实。2.4.2土地整理潜力高淳县土地整理潜力主要集中在分散的农村居民点和不规划的农田中。全县目前有自然村2380个,共占地4310.33ha(64660.0亩),人均127.1

42、m2。通过村庄整理,可增耕地105.07ha(1576.0亩)。另外,高淳县农田中不同程度地分散着一些闲散地、废沟塘等,通过整理可增加耕地157.6ha(2364.0亩)。2.4.3土地复垦的可行性分析(1) 高淳县土地资源丰富、开发复垦潜力大,可净增耕地7652亩。本项目区水域、废弃地及未利用地较多,占项目区总面积的89.4%。项目区土地肥沃,开发复垦后当年就有收益。在水利工程配套完善后,与周围农田连成一片,有利于规模化经营,可建成高产稳产耕地。(2) 通过开发复垦后,河道畅通,废塘填固,防洪、排涝、抗旱主干工程可初具规模。再适当投入加固,就能抵御洪灾的侵入。内部排灌设施进一步配套完善后,就

43、可使项目区的农田达到旱涝保收的要求。(3) 利用项目区域水资源优势,采用先进的农业科技、改良土壤、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耕地质量。项目实施完工后,项目区应有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布局。根据项目规划和建设标准,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在项目区内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为主要方向,因地制宜,兼顾其他各类用地,形成合理的用地布局,促进本区域内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第三章 规划原则与目标3.1 规划原则在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基本国策的基础上,开发整理应以集约用地、因地制宜、统筹兼顾、有利生产、方便生活、促进流通、繁荣经济、推进科学文化事业建设、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改善生态环境为原则。本次规划遵循如下原则

44、:1)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合理复垦土地资源,实现良性生态循环;2)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3)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满足人民生活和社会日益增长的需求。 4)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5)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6)经济发展需要与社会需求相结合。 7)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土地生产力。 8)工程技术可行、经济合理。9)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10)水工建筑设施用地最省原则。在保证设施功能情况下,尽量节约耕地,扩大生产用地面积。 11)整治标准因地制宜原则。高淳县属苏南经济欠发达的市县中,情况较好的市。因此,从实际出发

45、,经水利、农业、环保、交通等部门专家的论证,在征求当地政府意见后,制定的整治标准是“生产道路标准化,渠道标准适当提高,灌排体系标准以适应当地水文条件为宜. 12)整治工程费用最低原则。为获得最优的投入产出效果,在规划中应始终坚持降低农地整理成本原则。13)整理利益共享原则。农地整理必然涉及到土地调整和权属问题。对整理出的耕地应坚持公平、合理的分配原则。14)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统筹安排田、林、沟、路、渠。15)切合项目区实际情况,考虑远景发展与近期规划相结合,发挥项目区最佳的综合功能和综合效益,使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相统一。16)结合地形、地貌、利用现有工程,多方论证,技术可行,经济上可行,争

46、取多方支持。17) 以增加耕地面积为主要目标,提高耕地质量,形成土地规模化经营,保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3.2 规划目标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当地的技术水平和经济实力以及待复垦土地资源的适宜用途,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确定土地复垦项目规划目标。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目标a)增加有效耕地面积;b)恢复土地生产能力;c)提高土地利用率;d)增加土地收益;e)改善生态环境;f) 增加有效土地面积。具体规划目标为:(1) 将现有的部分苇地、荒滩和大部分河流开发整理成耕地,使新增耕地面积达到项目区面积的80%。(2) 在保证新增耕地510公顷(7652亩)的基础上,将项目区中地势较高的山地

47、改造成梯田,以利于农业结构的调整。(3) 合理配置灌排系统,增强农田水利设施的“蓄、引、提、降”功能,使农业生产稳定、持续发展。(4) 合理布局农田防护林,改善农田生态环境。(5) 完善田间道路系统,彻底解决目前耕作不便的问题;对现有的耕地进行重划调整,为今后农业机械化生产创造条件。 3.3高淳县土地整理项目的指导思想总体指导思想是:通过农、田、水、林、村、路全面综合治理,进一步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质量,增加耕地利用面积,积极探索大面积土地整理的有益经验和新的技术途径,为实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战略和土地可持续利用打下坚实的基础。具体地说,有如下几点:1土地整理以现代农业生产和发展要求的

48、规模经营和集约利用为主导方向;2最大限度增加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3以综合整治为基础,内部质量整理为重点,土地保护为关键;4规划一步到位,工程分期实施。3.4 土地利用结构确定根据待复垦土地的空间特性、区位因素、土地适宜用途、各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要求,确定复垦用地结构(具体参见高淳县农用地及村镇用地整理项目规划),合理布局各类用地。土地复垦项目包括耕地、园地、林地、居民点用地的合理配置以及沟渠、道路等基础设施和水土保持的工程措施用地的综合配套。3.5 配套设施规划 土地复垦的主要配套设施有道路、灌排水、防洪、防涝、水土保持等设施,各配套设施的规划设计参见耕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

49、的具体要求。因大型工程建设,使部分土地破碎零乱,为合理、高效地利用土地,必须对其进行整理,若涉及到农用地及村镇用地整理,则按农用地及村镇用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要求进行,若涉及建设用地整理,则按建设用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要求进行。3.6 总体布局1)根据项目区的地形条件、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情况及农业现代化的要求,确定耕地、园地、林地、和菜地的布局及分布范围。 2)根据项目区及其外围的水文条件和水资源状况及已有 的水利设施,确定水利设施建设项目及其数量、等级和位置。 3)根据项目区外围已有交通设施状况和区内地形、水利沟渠布局情况,确定区内交通道路的类型和位置。 4)根据当地的气候

50、条件、主导风向和风的强度,确定生态防护林的布局、规模、结构、树种和数量。 5)根据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确定开发整理用地的数量、规模、位置和发展方向。3.7实施高淳县土地整理工程的意义土地整理项目区面积大,土地整理潜力大,效益明显。该区的土地利用模式、沟田林渠路的配置、土地经营管理方式、地形地貌特征等方面在苏南丘陵地区都具有较强的代表性。选择该区域进行全面土地整理,在苏南丘陵地区40000多平方公里土地上率先示范,除有利于加快推进该地区整理工作,进一步落实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要求,大力总结和推广土地整理经验外,还有如下重要意义:第一,从整理区域农民角度,它改善了农业生产和劳动条件,提高了防

51、洪排涝标准,节约了水电,提高了土地生产力,扩大了耕地面积,而且适应了机械化作业和现代化农业发展的要求,也改善了农村生活环境,对农村建设非常有利。第二,从地方政府角度,它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为公共建设项目提供了土地来源,同时增加了农业收入,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强了农业基础地位,为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用地配置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第三,从土地管理角度,它有利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有利于理顺土地权属关系。以土地整理为契机,协调好与农、林、水利、建设、环保等部门的关系,保护了基本农田,并为土地用途管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四,对国家来说,有利于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据统计,江苏省苏南地区土地利用率已较

52、高,开发复垦区域除采矿塌陷地、工矿废弃地和部分丘陵、水域外,已廖廖无己。苏南地区要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主要依靠土地挖潜整理。 第五,高淳县位于南京市区南侧,也是重点发展的主要地区。该地区工业底子薄,传统农业占主导地位。加快这些地区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是进一步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应用现代农业技术,推行大农业工程,改变传统农业落后的生产经营方式,进行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土地产出率和生产率。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工商业。因此土地整理是极其重要的,是加快南京市郊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径。第六,通过土地整理,增加了土地后备资源,可划拨部分土地指标支持南京国际化大都市的建设。3.8土地适宜用途确定以满足耕地、园地、林

53、地、对土地条件的最低要求为标准,根据土壤侵蚀程度、地形坡度、土层厚度、土壤质地、水文与排水条件、盐碱化改良条件、微地形起伏程度、温度条件和水分条件等,确定待开发土地适宜用途。各规划区土地适宜用途如下:1)桠溪区北部258亩园地,以种蔬莱为主;其余2160亩以种植稻麦轮作为主。2)定埠区西片172亩以种蔬莱为主,东面621亩以种植稻麦轮作为主。3)东坝区中间冲田288亩以稻麦轮作为主,其余梯田以蔬莱为主。4)固城九龙区西片300亩喷灌和北片230亩滴灌以种茶叶、果树、板栗树为主,其余土地以稻麦轮作为主。5) 固城竹墩梯田172亩种植果树,其余1890亩以稻麦轮作为主。3.9规划目标和主要内容3.

54、9.1 规划目标 1)增加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 2)建立“ 7000 亩丰产方,652亩园地, 8000亩标准双保田”现代农业示范园区。3.9.2 土地整理规划的主要内容 1水利工程用地整理规划设计。包括防渗渠道设计、暗渠明沟断面设计、沟渠路配置、田间水利灌溉工程设计等。 2田间生产道路规划设计。包括道路断面、路面硬化设计等。 3村庄用地整理规划设计。 4废坑塘、废窑厂、废沟渠“三废” 地整理规划设计。 5. 农田林网与环境保护规划设计,包括四旁植树配置等。第四章 规划方案4.1 规划标准(1)灌溉设计标准项目区地处苏南,水资源丰富,经济发达,土地开发整理后,主要种植小麦、水稻、蔬菜、苗木

55、、油菜等经济作物,根据灌溉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GB50288-99),结合江苏省苏南现代化农村水利建设标准,灌溉设计保证率取P=95%,灌溉水利用系数80%。(2)排涝设计标准根据江苏省苏南现代化农村水利建设标准,排涝设计标准按日雨200mm,雨后1日排出不受涝。(3)降渍设计标准根据江苏省苏南现代化农村水利建设标准,降渍设计标准为控制地下水埋深为地下0.8m。(4)防洪标准:圩堤按30年一遇洪水设计,100年一遇洪水校核,堤防工程的安全超高为0.5m 。(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灌溉水温与农田地温之差小于10。(6)道路标准本项目区域规划田块中主要道路标准如下:

56、村间道路:路面宽6m,高出地面0.5m,路面为砂石路面,两边有绿化带。田间机耕路:路面宽5m,高出地面0.3m,路面为砂石路面。田头生产路:路面宽1.5m,高出地面0.3m,素土夯实。(7)田间工程标准条田规格:一般为100m300500m;格田规格:格田南北向布置,形状为长条形,一般100m20m左右。田块基本平整,格田成方,内三沟配套,灌排形式采用灌排分开,相间布置的形式。田间建筑物配套率达100%。泵站效率54%。(8)耕地率经过土地整理、开发和复垦,使项目区耕地面积达到85%以上,新增加耕地不低于项目区总面积的80%。4.2 总体布局4.2.1 总体布局方案(1) 道路工程布局结合项目

57、区外围交通条件,修建乡村路,并在项目区内新增田间道、生产路,视片区大小在片区中部沿支渠、支沟设主干道、次干道,田间路沿斗渠、斗沟布置,生产道沿农渠、农沟布置。(2) 灌排工程布局项目区内新建U型硬质化支渠,长度68300m ;U型硬质化农渠,长度214100m ;电灌站7座;斗门16座;农门104座。在现有人工河的基础上,修建支沟,总长度14100m;垂直于支沟布置斗沟,总长度10110m为;垂直于斗沟布置农沟,总长度15210m。由于项目区具有地势以丘陵为主,在本规划中,为防洪需要,山丘区设置两条撇洪沟,总长度1590m。用以解决山洪问题。新建34m板梁支沟桥18座,11m板梁支渠桥4座,2

58、3m板梁斗沟桥14座,22.5m板梁农沟桥227座,新建500mm斗渠过路涵洞96个。新建250mm农渠过路涵洞170个(3) 田块布局在土地平整的基础上,结合道路工程和灌排工程布局田块。标准耕作田块为200m100m,标准格田的大小为100m20m。(4) 农田林网布局沿原有公路、田间道布置防护林。林带总长度52490m,选种塔松34993株。路坡种植草皮护坡,防止水土流失,避免沟道淤积。4.2.2 土地利用方向为了保证项目区新增80%以上的耕地,结合项目区内土壤、水文、社会经济情况等条件,确定项目区土地利用方向为:新增耕地主要用于种植水稻、蔬菜、苗木、小麦、油菜等;因地制宜,利用山丘区发展

59、节水高效农业。4.3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本次项目区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在充分发挥高淳县水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建立较高层次的农业生态系统,保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项目实施后,项目区应有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布局,根据项目规划目标和建设标准,按照田、渠、沟、林、路综合治理的原则,项目区内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为主要方向,兼顾各类用地,形成合理的用地布局。详见表4-1。表4-1 高淳县8650 亩土地复垦整理项目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 单位:亩 土地利用类型现 状规 划面积增减面积比重%面积比重%耕地0.00.0628272.6+6282园地0.00.0137015.8+1370林地0.00.00.

60、00.00.00牧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0.00.00.00.00.00交通用地181.62.10432.55.0250.9水域0.00.00.00.00.0未利用土地8468.497.9565.56.54-7902.9合计8650.01008650.01000.00 第五章 土地整理规划 本项目规划是在对全县土地后备资源和土地整理的潜力及其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之上,提出土地复垦开发和土地整理的规划方案,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规划编制根据项目规划目标,当地的社会、经济、自然和技术条件,以及土地的适宜用途和项目总体布局,合理确定各类用地的数量、各项工程设施和生物措施的位置和用地规模,并将其落实到具体地

61、块。5.1 土地整理区基本概况项目土地整理工程涉及五个区,具体情况如下。(1)桠溪砖瓦厂及周边2700亩废弃地,位于高淳县东侧。桠溪砖瓦厂项目区的灌溉水源为桠溪河水,平水年份和一般干旱年份,水源均有保证。桠溪河正常水位5.0m,最高水位7.5m。地块图幅号为:H-50-23(59)。除砖瓦厂80年代末取土废弃地基本上已没有表土层,复垦必须回填耕作层。东部高程10米左右,砖瓦厂取土废弃地5米左右。共同特点是土地都较为平坦,平整后高程可与周围田块基本持平。该项目区位于集镇附近,交通便利,宜以高标准农田设置,为今后建成高效农业打下基础。(2)高淳县定埠镇新闸村位于固城镇东南侧,图幅号H-50-34(

62、16),复垦区总面积890亩,交通条件便利,东北和西北面有省道通往安徽和花山煤矿。项目区灌溉水源利用高淳县湖西灌溉总渠。该渠正常水位6.5米至7.0米,水源由固城湖提供。该区呈西北高,东南低,东南地势平坦。地面高程从9米到6米不等,局部达13米。土地平整条件好,松土层厚,建设农田配套设施方便,按高标准农田规划有较好基础。田间工程布置宜根据地形分别设计平原田块和梯田为主。(3)东坝镇松儿铺村占地面积670亩。土地分幅现状图幅号H-50-35-(10)。地势较不平整,两边高,中间低。从西南高程从28米到30米。东北高程从23.8到25.5米部等。水源条件好,上有丛塘水库,下有梅松桥水库,东有淳东干

63、渠相邻,规划拟用水源为丛塘水库,该水库常年正常水位26.5米。规划两边坡改梯,中间建冲田。(4)固城镇九龙村位于九龙水库东侧,占地2000亩。图幅号H-50-34-(24)主要利用水源为九龙水库,该水库最高水位26.1米,最低水位20.0米,常年正常水位25.0米。地块高低不平,西南部高程40到45米,中部地区较平坦,高程21米左右,东南局部32到35米不等。交通条件一直是制约该地块的主要原因。99年底乡级公路解决后,路、电条件以能满足复垦要求。初步规划地块南侧为水田,北侧旱地耕作,地块较高和临近村庄碎部地方宜发展多种经济林果。靠近水库坡地以种牧草为主。(5)固城镇竹墩村,面积2300亩,图幅号H-50-34(16),交通条件便利,东北和西北面有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