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参加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本科论文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06444037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56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浅析参加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本科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浅析参加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本科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浅析参加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本科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资源描述:

《浅析参加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本科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参加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本科论文(2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重庆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 浅析参加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学 生: 学 号: 指导教师: 专 业:体育教育 重庆大学体育学院 二零一四年五月 摘 要 锻炼心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是一门关注运用心理学原理、促进和维持体育锻炼,以及关注由体育锻炼所引发的的心理效应的科学。而现在的在校大学生是以后我们国家经济建设的生力军,其健康状况显得至关重要。但是,随着现今大学生体质日趋变差,导致身心疾病日益泛滥,这严重影响了个人健康满意感、生活满意感等主观健康和心理感受。通过调查数据显示,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积极影响,喜欢体育锻炼且有锻炼计划的大学生和没有锻炼计划且不喜欢体育锻炼的大学生的

2、心理健康程度呈非常显著性差异。其中每次锻炼间隔较短和每次锻炼时间平均在1个小时以上的大学生和锻炼时间间隔长,每次锻炼时间短的大学有又有差异。关键词: 大学生 体育锻炼 心理健康 目录中文摘要.ABSTRACT.1 引 言.1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 1.2 文献综述.1 1.2.1 体育锻炼和心理健康概念的基本阐述.1 1.2.1.1 体育锻炼 1.2.1.2 心理健康 1.2.1.3 心理健康的评价方法 1.3研究对象与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方法 1.3.2.1 文献资料法 1.3.2.2 比较分析法 1.3.2.3 问卷调查法2 现阶段大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状况的分析

3、 2.1 现阶段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喜爱程度 2.2 现阶段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项目 2.3 现阶段大学生对于体育锻炼计划的计划调查 2.4 现阶段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频度的调查 2.5 现阶段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持续时间的调查3 现阶段大学生心理健康程度的分析 3.1 现阶段大学生自我感觉自身健康的调查 3.2 现阶段大学生自认是否心理健康的调查 3.3 现阶段大学生心理是否健康的调查分析4 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4.1 体育锻炼中各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调查 4.2 体育类专业与随机抽取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情况分析5 结论和建议 5.1 结论5.2 建议参考文献附 录 1致 谢 一 引 言(一)

4、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和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的转变,久坐和缺乏体力活动已成为举世公认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人们所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而且,大学生体质的日益变差也越来越严峻,导致身心疾病日趋泛滥,从 而影响个人健康满意感、生活满意感等主观健康和心理感受的重要因素。世界卫生组织前总干事布伦特兰博士在2002年世界卫生日的报告中明确指出,体力活动不足或者久坐的生活方式已成为全世界引起死亡、疾病和残疾的前10项原因之一,每年约造成190多万人的死亡。然而,面对这一严酷的现实,很多人并未感到危机,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是习以为常,自我辩解,以为厄运不会落在自己头上。 现如今,中国大学

5、生体质日益变差,大学生运动时间正在逐渐减少,面临的健康问题也日趋严峻。国家也不得不颁布政策,试图改变在校大学生体质,增强身心健康,可是效果却并不明显。所以,进行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以希望能促进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重视,改变体育锻炼的观念,从而从根本上改变身心健康问题。 本篇论文分析了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锻炼时间和项目的选择,得出我国现今在校大学生身体和心理上所面临的一些问题,使大家有了一个清醒的认识和全面的了解;又通过必要性分析得出在我国增强大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要性和迫切需要性以及加大力度督促贯彻实施的各方面具备的条件,使大家对于体育锻炼有一个理性的认识;最后通过调查研究和查

6、阅资料等研究方法得出来结论,使还没有充分认识到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的大学生们引起重视,积极参与进体育锻炼中来。(二) 文献综述2.1 体育锻炼和心理健康概念的基本阐述2.1.1 体育锻炼体育起源于劳动,它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而发展的。在我国,体育锻炼是指人们根据需要自我选择运动项目,并结合自然力和卫生措施,以发展身体,增进身心健康,增强人民体质,调节精神,丰富文化生活和支配余暇时间为目的的身体活动。它是实现体育目的和任务的基本途径之一,不仅是群众体育的基本活动方法和形式,也是竞技体育、学校体育的方法。总而言之,体育锻炼可以改善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提高人的耐力,调节情操,削减疲劳

7、感,使人精神愉悦,对预防和治疗一些疾病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2.1.2 心理健康健康这一词语在古代英语中有强壮、完整之意。最早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只是单纯的从身体上的健康来评判的,认为健康就是身体没有疾病和缺陷。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的认识也发生了改变。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心理健康可以说是指在正常的智能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良好个性、较好的处事能力和不错的人际关系的心理特点。2.1.3 心理健康的评价方法本文对心理健康的评判采用了1966年由日本大学的心理咨询专家与精神科医生集体编制而成的,是用来早期发现大学生心理卫生和人格健康的调查问卷

8、。是我国高校运用最早也是最广泛的心理普查量表之一。量表把受测试者分为了三类。第一类是确有心理卫生问题的学生,第二类是没有严重心理卫生问题的学生,第三类是没有任何心理卫生问题的学生。(三) 研究对象与方法3.1 研究对象对随机抽取的重庆大学、重庆邮电大学、重庆师范大学一共300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3.2 研究方法3.2.1 文献资料法在网上收集关于锻炼心理学的文献资料,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的文献资料。通过登录中国期刊网和维普科技期刊等数据库,查阅大量的锻炼心理学方面的书刊,对其进行整理与研究。3.2.2 比较分析法结合大量统计数据,将各项数据进行横向及纵向比较,找出其特点和规律,并针对的做出

9、相对应对策及研究。3.2.3 问卷调查法 对随机抽取的重庆大学、重庆邮电大学、重庆师范大学的共计300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重庆大学大学生对参加体育锻炼的看法、喜欢项目、参加方式和锻炼时间等。根据论文需要,设计了“大学生运动状况及心理健康的调查问卷”以随机抽取的300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调查法对学生运动状况和心理健康进行了调查,分析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为分析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为保证本研究的准确性,采取了现场发放填写形式,对300名学生展开问卷调查。发放情况见(表1-1),一共发放问卷300份,其中体育专业学生50人,随机抽取的学生250人,实际收回28

10、7份,有效回收率为95.6%。 表1-1 发放和回收问卷统计 人数及比例调查对象 男生 女生 合计 重庆大学 35 14 49 重庆邮电大学 55 37 92 重庆师范大学 27 69 96 体育专业学生 40 10 50 合计157 130 287 二 现阶段大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状况的分析(一) 现阶段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喜爱程度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对一个事物的喜爱程度越深,对这一事物就越感兴趣,也就是可以说,对某一件事越喜爱,我们就更愿意去做这一件事情。从而,对体育锻炼的喜爱程度,也直接影响了参加体育锻炼的行为。表2-1显示,随机抽取的300名大学生中有49.1%的男生喜欢体育锻炼,40.

11、1%的男生较喜欢体育锻炼,对体育锻炼较喜爱的人达到89.2%,只有1.9%的男生讨厌体育锻炼。女生有43.1%的人喜欢体育锻炼,有47.7%的人较喜欢体育锻炼,对体育锻炼较喜爱的人达到90.8%,只有3.8%的女生讨厌体育锻炼。数据表明,抽取的300名大学生中绝大多数学生喜爱体育运动。表2-1 随机抽取的300名大学生中对体育锻炼喜爱程度调查结果 性别 喜欢 较喜欢 不太喜欢 讨厌 合计 男 77 63 14 3 157 比例/% 49.1 40.1 8.9 1.9 54.7 女 56 62 7 5 130 比例/% 43.1 47.7 5.4 3.8 45.3 合计 133 125 21 8

12、 287 比例/% 46.3 43.6 7.3 2.8 100(二)现阶段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项目不同的锻炼项目,具有不同的特点,对于参加不同项目的人的有不同的影响。从表2-2中可以看出,男生参加最多的是球类项目。体现了男生喜欢技术性强和具有对抗性的体育锻炼方式,表现出男性的自信顽强、勇敢拼搏的精神。女生参加的体育锻炼多以散步,跑步、游泳、瑜伽等塑造形体的项目。这也充分体现了体育锻炼项目中男女选择的差异。表2-2 随机抽取的300名大学生对体育锻炼项目的选择调查结果 项目 男 女 散步、跑步 53 33.8% 52 40.0% 球类 88 56.1% 41 31.5% 游泳 29 18.5%

13、31 23.8% 骑单车 5 3.2% 9 6.9% 瑜伽 1 0.6% 12 9.2% 舞蹈 6 3.8% 19 14.6% 其他 18 11.5% 16 12.3%(三)现阶段大学生对于体育锻炼计划的计划调查无论做什么事情,规划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有计划,有目的的参加体育锻炼,所达到的效果肯定不一样,直接影响体育锻炼的效果。从表2-3中可以看出,随机抽取的300名大学生中,男生有23人有体育锻炼计划且坚持,占总人数的14.6%,女生有14人有锻炼计划且坚持,占10.8%。从而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缺乏一个完整有效的锻炼计划,这对于锻炼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表2-3 随机抽取的30

14、0名大学生有无锻炼计划且坚持的调查 有锻炼计划且坚持 没有锻炼计划 合计 男生 23 134 157 比例% 14.6 85.4 100 女生 14 116 130 比例% 10.8 89.2 100(四)现阶段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频度的调查体育锻炼的频度对于体育锻炼的效果有直接相关性,从表2-4中可以看出,男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有89人,占全部人数的56.7%,几乎不运动的有3人,占总人数的1.9%,女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58人,占总人数的44.6%,几乎不运动的有16人,占总人数的12.3%。上述数据表明,只有一半左右的大学生是长期坚持体育锻炼的,女生中几乎不锻炼的人数所占比例较高,人数较多

15、。对于体育锻炼的认识还不够,对于自己的身体还不够重视。 表2-4 随机抽取的300名大学生锻炼频度的调查 几乎每天 12天 35天几乎不运动 合计 男生 36 53 65 3 157 比例% 22.9 33.8 41.4 1.9 100 女生 17 41 56 16 130 比例% 13.1 31.5 43.1 12.3 100(五) 现阶段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持续时间的调查 从表2-5可以看出,参加体育锻炼时间在30分钟以内的男生有25人,占男生总人数的15.9%,女生有52人,占女生总人数的40%,女生所占比例远远大于男生。而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无规律的男生有18人,占总人数的11.5%,女

16、生有46人,占总人数的35.4%。以上两组数据可以看出,女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要少于男生,大多数女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不规律,不稳定。表2-5 随机抽取的300名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持续时间 30分钟 一小时 两小时 更多 无规律 合计 男生 25 57 44 13 18 157 比例% 15.9 36.3 28.0 8.3 11.5 100 女生 52 19 11 2 46 130 比例% 40 14.6 8.5 1.5 35.4 100三 现阶段大学生心理健康程度的分析(一) 现阶段大学生自我感觉自身健康的调查 从表3-1可以看出,有86.1%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健康没有问题,13.9%的大学

17、生认为自身健康有问题。男大学生认为自身健康没有问题的有140人,占男生总人数的89.2%,女大学生认为自身健康没有问题的有107人,占女生总人数的82.3%。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女生认为自身健康有问题的人数比男生多,所占比重也大于男生,男女生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表3-1 随机抽取的300名大学生感觉自身健康是否有问题 男生 比例% 女生 比例% 合计 概率% 有 17 10.8 23 17.7 40 13.9 没有 140 89.2 107 82.3 247 86.1 合计 157 100 130 100 287 100(二) 现阶段大学生自认是否心理健康的调查从表3-2中可以看出,有90.6

18、%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心理健康,9.4%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心理不健康。男大学生自认心理健康的有145人,占男生总人数的92.4%,女大学生自认为心理健康的有115人,占女生总人数的88.5%,其中女生比例高于男生的比例。表3-2 随机抽取的300名大学生感觉自身是否心理有问题的调查 男生 比例% 女生 比例% 合计 比例% 有 12 7.6 15 11.5 27 9.4 没有 145 92.4 115 88.5 260 90.6 合计 157 100 130 100 287 100(三)现阶段大学生心理是否健康的调查分析 表3-3中,第一类学生是有心理卫生问题的学生, 该类学生需要进行持续的心理咨询

19、。第二类学生是没有严重心理卫生问题的学生,该类学生可作为咨询机构今后关注的对象。第三类学生是没有任何心理卫生问题的学生。由表3-3可以看出,只有38.7%的学生没有任何心理卫生问题,有14.3%的学生有较严重的心理卫生问题,需要进行持续的心理咨询。男大学生中有39.5%的人完全没有心理卫生问题小于女大学生37.7%的比例。第一类学生男生有17人,占男生总人数的10.8%,女生有24人,占女生总人数的18.5%。第二类男生的比例(49.7%)大于女生的比例(43.8%)。有以上数据可见,男生和女生都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心理卫生问题,心理健康和性别差异没有关系。 表3-3 随机抽取的300大学生心理是

20、否健康的调查结果 第一类 第二类 第三类 合计 男生 17 78 62 157 比例% 10.8 49.7 39.5 100 女生 24 57 49 130 比例% 18.5 43.8 37.7 100 合计 41 135 111 287 比例% 14.3 47.0 38.7 100四 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一) 体育锻炼中各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调查 表4-1 不同锻炼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类别因素 是否有锻 炼计划 每次体育锻炼 间隔时间(天) 每次锻炼 持续时间(小时) 是 否 1-23-55 1 1无规律第一类437227122759比例%10.814.81.422.363.235.1

21、3.414.1第二类1212353766335943比例%32.449.236.162.831.642.940.467.2第三类219092181178212比例%56.83662.514.95.322.056.218.7 合计37250147121197714664比例%100100100100100100100100 由表4-1可以看出(1)有训练计划且坚持的大学生在第一类和第二类中所占的比例都要小于没有训练计划的大学生,而在第三类中,有锻炼计划且坚持的大学生所占的比例又远远大于么有训练计划的大学生。由此可见,有体育锻炼计划且坚持对心理健康有积极影响。(2)每次体育锻炼间隔时间在5天以上的

22、大学生在第一类中占63.2%每次体育锻炼间隔时间在3-5天的大学生在第一类中所占的22.3%每次体育锻炼间隔时间在1-2天的大学生在第一类中所占的1.4%;而在第三类学生中,锻炼间隔时间5天以上的大学生所占比例为5.3%锻炼间隔时间在3-5天的14.9%锻炼间隔时间在1-2天的62.5。由此可以看出,较为频繁的参加体育锻炼比很长时间才锻炼一次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有非常显著的差异。所以,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3)在第一类学生中:每次参加体育锻炼持续时间大于1小时的大学生占3.4%每次参加体育锻炼持续时间小于1小时的大学生占的35.1%;在第三类学生中:每次参加体育锻炼持续时间大于1

23、小时的大学生占56.2每次参加体育锻炼持续时间小于1小时的大学生占的22%。由此可以看出,持续较长时间的体育锻炼能有效的改善心理素质,促进心理健康。(二)体育类专业与随机抽取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情况分析 表4-2 体育专业和随机抽取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情况 类别专业第一类学生第二类学生第三类学生合计 体育专业2133550 比例%4 2670100 随机抽取3912276237 比例%16.551.532.0100 合计41135111287 比例%14.347.038.7100由表4-2可以看出,体育专业的大学生在第一类学生中占的比例(4%)小于随机抽取的大学生占的比例(16.5%);在第二类学生中

24、占的比例(26%)小于随机抽取的大学生所占的比例(51.5%);而在第三类学生中,体育专业所占的比例(70%)又远远的大于随机抽取的大学生所占的比例(32%)。由此可以得出,体育专业的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要优于随机抽取出来的大学生。体育专业的学生,长期从事体育锻炼,受到了较为专业的体育锻炼指导,具有较为科学和完整的体育锻炼计划,从而导致了在心理健康方面要远远优于随机抽取出来参加测试的大学生。所以,体育锻炼能够良好的促进心理健康。五 结论和建议5.1 结论(1) 当今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和心理健康状况都不是很乐观。(2) 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3) 拥有一个科学完整的训

25、练计划并且坚持对心理健康的改善具有深远意义,参加体育锻炼的间隔时间和持续时间对心理健康效应不同,每次锻炼持续时间较长,间隔时间较短的效果更加明显。(4) 长期从事体育锻炼,具有专业的知道和科学的训练方法对体育锻炼效果有显著影响,对心理健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5) 体育锻炼是一个可以挖掘和利用起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手段,通过体育锻炼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是一条重要途径。5.2 建议(1) 加强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管理和建设。(2) 注重体育教师的选拔,优化体育教师教学水平。(3) 健全学校心理健康咨询和指导体系。(4) 建造良好的学校体育文化气氛,提供健全的运动设施。(5) 改革体育教学模

26、式,以学生兴趣为主导,以体育教师为引导的模式促进学生参加锻炼。(6) 加强宣传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促使大学生正确认识体育锻炼,从思想上重视体育锻炼,从而全面改善大学生参加运动现状,提高心理健康水平。(7) 开展理论与实践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参考文献:1周伟.大学生锻炼层次影响因素的考察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45(3):73-76.2刘洪俊.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调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3):98-101.3袁毅、黄艳红、曾明.拉丁舞锻炼对干预大学生抑郁症的实验研究J.体育科技,2011,32(3):75-77.4邱芬、季浏、崔德刚、杨剑.锻炼对大学生的时间管理倾

27、向与情绪健康的调节作用J.体育学刊,2011,18(2):86-90.5姚强.附加体育锻炼对南京市肥胖大学生的作用J.体育科技,2010,31(4):102-105.6黄晓丽.基于社会认知理论的大学生体质弱势群体体育锻炼心理探究J.体育科技,2010,31(4):89-94.7许昌、张涵劲.大学生体育锻炼价值观的结构与测量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27(1):117-120.8曾永忠、董伦红、赵苏喆.促进大学生参与身体锻炼的理论研究:影响因素分析与理论模型构建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0,30(4):70-75.9刘君、王晓玲、杨佳宁.社会躯体焦虑对女大学生身体锻炼的影响J.广州体育学

28、院学报,2009,29(6):75-79.10李东蕾.师范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及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43(6):55-59.11马楚虹、钱永东、田仙花.大学生健身快走与慢跑锻炼的心肺负荷动态观察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8):96-101.12张万勇.简式POMS量表对体育锻炼女大学生心境状态的适用评价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9,26(4):508-512. 附录 1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状况及心理健康的调查问卷亲爱的同学:您好!目前大学生体育锻炼和心理健康问题倍受关注。本调查旨在了解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和心理健康的状况,拟开展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

29、影响的研究。您所提供的信息是研究的重要依据,请根据您的实际情况如实填写,填写时不必署名。对您提供的信息我们将严格保密。衷心感谢您的支持和帮助!填表日期: 2014年_月_日 您的性别:兴趣、爱好、特长:_1、您对体育锻炼的看法( ) A . 喜欢 B . 一般 C . 不太喜欢 D . 讨厌 2、 您喜欢什么样的运动项目或方式( )A . 散步,跑步 B . 球类 C . 游泳 D . 骑单车(户外运动) E .瑜伽 F . 舞蹈 G . 其他 3、您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参加体育锻炼的( )A . 自学 B . 专业辅导 C . 同学之间探讨学习4、 您一般进行体育锻炼的地点是( )A . 寝

30、室 B . 健身房 C . 户外5、 您是否有锻炼计划并坚持( )A . 是 B . 否 6、 您一般间隔多久运动一次( )A . 几乎每天 B . 12天 C . 35天 D . 几乎不运动 7、 您每次运动的平均时长是多久( )A . 半个小时 B . 一个小时 C . 两个小时 D . 更多 E . 无规律8、 您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时段是( )A . 早上 B . 中午 C . 下午 D . 晚上 E . 无规律 请您按照题号顺序阅读,在您大学期间,常常感觉到、体验到的项目的题号选择“是”,没有感觉过的项目的题号上划“否”。注意只有两种选择。请您认真地填写。谢谢!1. 食欲不振 是否2.

31、恶心、胃口难受、肚子疼 是否3.容易拉肚子或便秘 是否4.关注心悸和脉搏 是否5.身体健康状况良好 是否6.牢骚和不满多 是否7.父母期望过高 是否8.自己的过去和家庭是不幸的 是否9.过于担心将来的事情 是否10.不想见人 是否11.觉得自己不是自己 是否12.缺乏热情和积极性 是否13.悲观 是否14.思想不集中 是否15.情绪起伏过大 是否16.常常失眠 是否17.头疼 是否18.脖子、肩膀酸痛 是否19.胸疼憋闷 是否20.总是朝气蓬勃的 是否21.气量小 是否22.爱操心 是否23.焦躁不安 是否24.容易动怒 是否25.活着没意思 是否26.对任何事都没有兴趣 是否27.记忆力减退

32、 是否28.缺乏耐力 是否29.缺乏决断能力 是否30.过于依赖别人 是否31.为脸红而苦恼 是否32.口吃,声音发颤 是否33.身体忽冷忽热 是否34.注意排尿和性器官 是否35.心情开朗 是否36.莫名其妙地不安 是否37.一个人独处时感到不安 是否38.缺乏自信心 是否39.办事畏首畏尾 是否40.容易被人误解 是否41.不相信别人 是否42.过于猜疑 是否43.厌恶交往 是否44.感到自卑 是否45.杞人忧天 是否46.身体倦乏 是否47.一着急就出冷汗 是否48.站起来就头晕 是否49.有过失去意识,抽筋 是否50.人缘好受欢迎 是否51过于拘泥 是否52为忧郁不决而苦恼 是否53对

33、脏很在乎 是否54摆脱不了毫无意义的想法 是否55觉得自己有怪气味 是否56别人在自己背后说坏话 是否57总注意周围的人 是否58在乎别人视线 是否59觉得别人轻视自己 是否60情绪容易被破坏 是否61至今为止,你感到在自身健康方面有问题吗?有没有62曾经觉得心理卫生方面有问题吗? 有没有63至今为止,你曾经接受过心理卫生的咨询和治疗吗? 有没有 感谢您配合参加本次问卷调查!祝您身体健康、学业有成致 谢时间转眼即逝,不知不觉我已经在美丽的重庆大学度过了四个春秋。这四年的大学时光是我人生中非常重要的时段,我有幸能够认识到这些不仅传授我知识、学问,而且从更高层次指导我的人生与价值观的良师。是这些良师益友们让我坚定了人生的方向,有了追求的动力,为我的人生写下了浓重的一笔。在此,我真诚地向我尊敬的老师们和母校表达我深深的谢意!谢谢你们!这篇论文是在我的指导老师刘世祥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从论文的选题、构思,到材料的收集和整理,再到论文的撰写成功,每一个环节都与指导老师的教诲分不开。老师严谨的治学作风、谦和的为人风范深深的打动和感染了我,在此,我要对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还要感谢我的同学,我的朋友,感谢所有帮助过我、支持过我的人,没有他们的帮助,我的论文也不可能这么顺利的完成。 蒋 周 华二零一四年六月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