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01建筑施工规范】GBT50640-2010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206391097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PDF 页数:60 大小:4.66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G01建筑施工规范】GBT50640-2010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G01建筑施工规范】GBT50640-2010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G01建筑施工规范】GBT50640-2010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资源描述:

《【G01建筑施工规范】GBT50640-2010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01建筑施工规范】GBT50640-2010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6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U D C中华人民共和 国 国家标、督日G B/T5 0 6 4 0一2 0 1 0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E valuationstandardforgreenconstructionofbuilding2 0 1 0一1 1一0 3发布2 0 1 1一1 0一0 1实施中 华 人民共 和 国 住 房 和 城 乡 建 设部中华人民共和 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日中华人 民共和 国国家标准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E valuationstandardforgreenconstructionofbuildingG B/T5 0 6 4 0一2 0 1 0主编部门:中华人 民共和 国住房

2、和城 乡建设部批准部门:中华人 民共和 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0 1 1年1 0月1日中国计划出版社2 0 1 1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G B/T 5 0 6 4 0一2 0 1 0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网址:节乃万w.jhP reS Scom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木杯地北里甲1 1号国宏大厦C座3层邮政编码:1 0 0 0 3 8电话:(0 1 0)6 3 9 0 6 4 3 3(发行部)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d匕京世知印务有限公司印刷85 0 mmx11 6 8mml/3 2 2印张4 7千字2 0 1 1年9月第l版2 0 1 3年7月第3次印刷统一书号:1

3、5 80 1 7 76 7 4定价:1 2.0 0元版权所有侵权必究侵权举报电话:(0 1 0)6 3 9 0 6 4 0 4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寄本社出版部调换中华人民共和 国住房和城乡建 设部公告第81 3号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的公告现批 准建筑工程 绿色施工评 价标准为 国家标准,编号 为G B/T so6 4 o一2 0 1 0,自2 0 1 1年1 0月1日起实施。本标准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华人 民共和 国住房 和城 乡建设部二O一O年一月三日.J J.?J一月 U胃本标准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 于印发2 0 0 8年工程建设标准规

4、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建标2 0 0 81 0 2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 司和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 司会 同有关单位编制完成的。本标准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在 对建筑工程 绿色施工现状进行深入调研,并广泛征求意见 的基础上,最后 经审查定稿。本标准共分为n章,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评价框架体系、环境保护评价指标、节材与材 料资源利用评价指标、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评价指标、节能与能 源利用评 价指标、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评价指标、评价方法、评价组织和程序。本标准 由住房和城 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中国建筑股份 有 限公 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 释。在执行过 程中

5、,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如发 现需要修改 和补 充 之处,请将意见 和建议寄至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地址:北京三里河路1 5号中建大厦;邮政编码:1 0 0 0 3 7),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本标 准主编单位、参 编单位、主要起 草人及 主要审查人:主 编 单 位: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八 工程局有限公 司参编 单 位: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 限公 司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 限公 司住房和城 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上海建工(集团)总公 司广州市建筑集团有 限公 司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要起草人:主要 审查人: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北京远达 国际工程管理

6、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湖南省建筑工程集团总公 司中天建设集团有 限公 司易军官庆肖绪文王 玉岭龚剑杨榕冯跃戴耀军王桂玲郝军苗冬梅张晶波杨晓毅宋波焦安亮苏建华金瑞裙赵静董晓辉宋凌韩文秀于震平陈浩蒋金生陈兴华叶可 明金德钧范庆国徐伟潘延平王存贵陈跃熙赵智绪王延目次1总则 (1)2术语 (2)3基本规定 (3)4评价框架体系 (4)5环境保护评价指标 ,(5)5.1控制项 (5)5.2一般项 ,(5)5.3优选项 (7)6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评价指标 (9)6.1控制项 ,(9)6.2一般项 ,一(9)6.3优选项 (1 0)7节水 与水资源利用评价指标 (1 1)7.1控制项 (1 1)7.2一

7、般项 (1 1)7.3优选项“,(1 1)8节能与能源利用评价指标 (1 2)8.1控制项 (1 2)8.2一般项 (1 2)8.3优选项 (1 3)9节地 与土地资源保护评价指标 (1 4)9.1控制项 (1 4)9.2一般项 (1 4)9.3优选项 ,(1 4)11 0评价方法 ,(1 6)1 1评价组织和程序 ,(1 9)1 1.1评价组织 (1 9)1 1.2评价程序二?(1 9)1 1.3评价资料 ,(2 0)本标准用词说明 ,(2 5)引用标准名录 ,(2 6)附:条文说明 ,(2 7)C ontents1G eneralprovisions2D efinitions3B asic

8、requirements4E valuationframeworksystem5E valuationindexforenvironmentalprotection5.1P rerequisiteitem5.2G eneralitem约5.3E xtraitem 6E valuationindexformaterial一savingandmaterialutilization6.1P rerequisiteitem6.2G eneralitem6.3E xtraitem 7E valuationindexforwater一savingandwaterresourcesutilization7.

9、1P rerequisiteitem7.2G eneralitem7.3E xtraitem 8E valuationindexforenergy一savingandenergyutilization8.1P rerequisiteitem8.2G eneralitem8.3E xtraitem .9E valuationindexforland一savingandlandresourcesutilization9.1P rerequisiteitem9.2G eneralitem9.3E xtraitem ”1 0E valuationmethod ,1 1E valuationorgani

10、zationand evaluationprocedure1 1.1E valuationorganization ,1 1.2E valuationprocedure1 1.3E valuationmaterialE xplanationofwordingin thisstandardL istofquotedstandardsA ddition:E xplanationofprovision (l召)(1 4)(l峨)(1 刁:)(1 6)(1 9)(1 9)(1 9)(2()(2 5)(2 i)(2 7)41总则1.0.1本标准。1.0.21.0.3为推进绿色施工,规范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

11、价方法,制定本标准适用 于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的评价。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的评价除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术语2.0.1绿 色施工greenC onstruction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 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 限度地节 约资源,减少对环境负面影 响,实现“四节一环保”(节能、节材、节水、节地 和环境保护)的建筑工程施工活动。2.0.2控制项prerequisiteitem绿色施工过程 中必须达到 的基本要求条款。2.0.3一般项generalitem绿 色施工过程 中根据实施情况 进行 评 价,难 度 和要求适 中的条款。2.0.4优选项extraite

12、m绿色施工过程中实施难度较大、要求较高的条款。2.0.5建筑垃圾constructiontrash新建、改建、扩建、拆除、加 固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以及居 民装饰装修房屋过程中产生 的废物料。2.0.6建筑废弃物buildingwaste建筑垃圾分类后,丧失施工现场再利用价值的部分。2.0.7回收利用率percentageofrecoveryandreuse施工现场可再利用 的建筑垃圾占施工现场所有建筑垃圾 的 比重。2.0.8施工禁令时间prohibitivetimeof C onstruction国家和地方政府规定的禁止施工的时间段。2.0.9基坑封闭降水obdurateground

13、waterlowering在基底和基坑侧壁采取截水措施,对 基 坑 以外地下 水位不产生影响的降水方法。23基本 规 定3.0.1绿色施工评价应以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为对象进行评价。3.0.2绿色施工项 目应符合以下规定:1建立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实施 目标管理。2根据绿色施工要求进行图纸会审和深化设计。3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应有专门的绿色施工章节,绿色施工目标明确,内容应涵盖“四节一环保”要求。4工程技术交底应包含绿色施工内容。5采用符合绿色施工要求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机具进行施工。6建立绿色施工培训制度,并有实施记录。7根据检查情况,制定持续改进措施。8采集和保存过程管理资料

14、、见证资料和 自检评价记 录等绿色施工资料。9在评价过程 中,应采集反映绿色施工水平 的典型图片或影像资料。3.0.3发生下列事故之一,不得评 为绿色施工合格项 目:1发生安全生产死 亡责任事故。2发生重大质量事故,并造成严重影 响。3发生群体传染病、食物中毒等责任事故。4施工中因“四节一环保”问题被政府管理部门处罚。5违反 国家有关“四节一环保”的法律法规,造成严重社会影口向。6施工扰 民造成严重社会影响。4评价框架体系4.0.1评价阶段 宜按 地基 与基 础工程、结构工程、装饰装修与机电安装工程进行。4.0.2建筑工程 绿色施工应依据环境保护、节 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能与

15、能源利用 和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五个要素进行评价。4.0.3评价要素应 由控制项、一般项、优选项三类评价指标组成。4.0.4评 价等级应分为不合格、合格 和优良。4.0.5绿 色施工评价框架体系应 由评 价 阶段、评 价要素、评价指标、评价等级构成。5环境保护评价指标5.1控制项5.1.15。1。25.1.35.1.4现场施工标牌应包括环境保护内容。施工现场应在醒 目位置设环境保护标识。施工现场的文物古迹 和古树名木应采取有效保护措施。现场食堂应有卫 生许可证,炊事员应持有效健康证 明。5.2一般项5.2.1资源保护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保护场地 四周原有地下水形态,减少抽取地下水。2危险品、化学

16、品存放处及污物排放应采取 隔离措施。5.2.2人员健康应符合下列规定:1施工作业 区和生活办公区应分开布置,生活设施应远离有毒有害物质。2生活 区应有专人负责,应有消暑 或保暖措施。3现场工人 劳动强度 和工作时 间应符合现行 国家标准体力劳动强度分级 G B386 9的有关规定。4从事有毒、有害、有刺激性气味和强光、强噪声施工的人员应佩戴与其相应 的防护器具。5深井、密闭环境、防水和室内装修施工应有 自然通 风 或 临时通风设施。6现场危险设备、地 段、有毒物品存放地 应 配置 醒 目安 全标志,施工应采取有效防毒、防污、防尘、防潮、通风等措施,应加强人员健康管理。7厕所、卫生设施、排水沟及

17、 阴暗潮湿地带应定期消毒。58食堂各类器具应清洁,个人卫生、操作行为应规范。5.2.3扬尘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1现场应建立洒水清扫制度,配备洒水设备,并应有专人负目兰贝。2对裸 露地 面、集中堆放的土方应采取抑尘措施。3运送土方、渣 土等易产生扬尘 的车辆应采取封闭或遮盖措施。4现场进 出口应设冲洗池和吸湿垫,应保持进 出现场车辆清洁。5易飞扬和细颗粒建筑材料应封闭存放,余料应及时回收。6易产生扬尘 的施工作业应采取遮挡、抑尘等措施。7拆除爆 破作业应 有降尘措施。8高空垃圾清运应采用封闭式管道或垂直运输机械完成。9现场使用散装水泥、预拌砂浆应有密闭防尘措施。5.2.4废气排放控制应符合下列规

18、定:1进 出场车辆及机械设备废气排放应符合国家年检要求。2不应使用煤作为现场生 活的燃料。3电焊烟气的排放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 B1629 7的规定。4不应 在现场燃烧废弃物。5.2.5建筑垃圾处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建筑垃圾应分类收集、集中堆放。2废电池、废墨盒等有毒有害的废弃物应封闭 回收,不 应 混放。3有毒有害废物分类率应达到1 0 0。4垃圾桶应分为可 回收利用 与不可 回收利用两类,应定期清迈。5建筑垃圾 回收利用率应达 到3 0。6碎石 和土石方类等应用作地基 和路基 回填材料。5.2.6污水排放应符合下列规定:1现场道路和材料堆放场地周边应设排水沟。2工程

19、 污水和试验 室养护用水应 经处 理 达标后排人市政污水管道。3现场厕所应设 置化粪池,化粪池应定期清理。4工地厨房应设隔油池,应定期清理。5雨水、污水应分流排放。5.2.7光污染应符合下列规定:1夜间焊接作业 时,应采取挡光措施。2工地设 置大型照明灯具 时,应有防止强光线外泄 的措施。5.2.8噪声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采用先进机械、低噪声设备进行施工,机械、设备应定期保养维护。2产生噪声较大的机械设备,应尽 量 远离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 区和周边住宅区。3混凝土输送泵、电锯房等应设有 吸声降噪屏或其他降噪措施。4夜间施工噪声声强值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5吊装作业指挥应使用对讲机传达指令。

20、5.2.9施工现场应设 置 连续、密闭能有效隔 绝 各 类 污 染 的 围挡。5.2.1 0施工中,开挖 土方应合理 回填利用。5.3优选项5。3。15.3.25.3.35。3。45。3。5施工作业 面应设 置 隔声设施。现场应设置可移动环保厕所,并应定期清运、消毒。现场应设 噪声监 测点,并应实施动态监测。现场应有医务室,人员健康应急预案应完善。施工应采取基坑封闭降水措施。5.3.6现场应采用喷雾设备降尘。5.3.7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率应达到5 0。5.3.8工程污水应采取去 泥沙、除油 污、分解有机物、沉淀过滤、酸碱中和等处理方式,实现达标排放。6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评价指标6.1控制项6.1

21、.1应根据就地取材 的原则进行材料选择并有实施记 录。6.1.2应有健全的机械保养、限额领料、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等制度。6.2一般项6.2.1材料 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施工应选用绿色、环保材料。2临建设施应采用可拆迁、可 回收材料。3应利用粉煤灰、矿 渣、外加剂等新材料降低混凝土 和砂浆中的水泥用量;粉煤灰、矿 渣、外加剂等新材料掺量应 按供货单位推荐掺量、使用要求、施工条件、原材料等因素通过试验确定。6.2.2材料节 约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采用管件合一的脚手架 和支撑体系。2应采用工具式模板和新型模板材料,如铝合金、塑料、玻璃钢和其他可再 生材质的大模板 和钢框镶边模板。3材料运输方法应科

22、学,应降低运输损耗率。4应优化线材下料方案。5面材、块材攘贴,应做到预先 总体排版。6应 因地制宜,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7应提高模板、脚手架体系 的周转率。6.2.3资源再生利用应符合下列规定:.1建筑余料应合理使用。2板材、块材等下脚料和撒落混凝土及砂浆应科学利用。临建设施应充分利用既有建筑物、市政设施和周边道路。现场办公用纸应分类摆放,纸张应两 面使用,废纸应 回收。3 46.3优选项6。3。16。3。2法。6。3.36.3.46.3.56。3。66。3。7应 编制材料计划,应合理使用材料。应采用建筑配件整体化 或建筑构件装配化安装的施工方主体结构施工应选择自动提升、顶升模

23、架或工作平台。建筑材料包装物回收率应达到1 0 0。现场应使用预拌砂浆。水平承重模板应采用早拆支撑体系。现场临建设施、安全防护设施应定型化、工具化、标准化。7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评价指标7.1控制项7.1。17。1.2签订标段分包或劳务合同时,应将节水指标纳人合同条款。应有计量考核记 录。7.2一般项7.2.1节约用水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根据工程特点,制定用水定额。2施工现场供、排水系统应合理适用。3施工现场办公 区、生 活 区 的生 活用水应采用节水器具,节水器具配置率应 达到1 0 0肠。4施工现场的生活用水与工程用水应分别计量。5施工中应采用先进 的节水施工 工艺。6混凝土养护和砂浆搅拌用水

24、应合理,应有节水措施。7管 网和用水器具不应有渗漏。7.2.2水资源的利用应符合下列规定:1基坑降水应储存使用。2冲洗现场机具、设备、车辆用水,应设立循环用水装置。7.3优选项7.3.17。3.27.3.37.3.47。3。5施工现场应建立基坑降水再利用 的收集处理 系统。施工现场应有雨水收集利用 的设施。喷洒路面、绿化浇灌不应使用自来水。生活、生产污水应处理并使用。现场应使用经检验合格 的非传统水源。8节能与能源利用评价指标8.1控制项8.1.1对 施工现场 的生产、生活、办公 和 主要耗能施工设备应设有节能 的控制措施。8.1.2对 主要耗能施工设备应定期进行耗能计量核算。8.1.3国家、

25、行业、地方政府明令淘汰的施工设备、机具和产品不应使用。8.2一般项8.2.1临时用 电设施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采用节能型设施。2临时用 电应设 置合理,管理制度应齐全并应落实到位。3现场照明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 G J 4 6的规定。8.2.2机械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采用 能源利用效率高的施工机械设备。2施工机具资源应共享。3应定期监控重点耗能设备的能源利用情况,并有记录。4应建立设备技术档案,并应定期进行设备维护、保养。8.2.3临时设施应符合下列规定:1施工临时设施应结合日照和风 向等 自然条件,合理采用自然采光、通 风和外窗遮阳设施。2临时施工用房应使

26、用热工性能达标 的复合墙体和屋 面板,顶棚宜采用 吊顶。8.2.4材料运输与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 21建筑材料的选用应缩短运输距离,减少能源消耗。2应采用能耗少的施工 工艺。3应合理安排施工 工序和施工进度。4应尽量减少夜间作业 和冬期施工的时 间。8.3优选项8.3.1根据当地气候和自然资源条件,应合理利用太阳能或其他可再生能源。8.3.28.3.3临时用 电设备应采用 自动控制装置。使用 的施工设备和机具应符合国家、行业有关节能、高效、环保 的规定。8.3.4办公、生 活 和施工现场,采用节能 照 明灯具 的数量应大于80。8.3,5办公、生活和施工现场用 电应分别计量。9节地与土地资源

27、保护评价指标9.1控制项9.1.1施工场地布置应合理并应实施动态管理。9.1.2施工临时用地应有 审批 用地手续。9.1.3施工单位应 充分了解施工现场及 毗邻区域内人文景观保护要求、工程地质情况及基 础设施管线分布情况,制订相应保护措施,并应报请相关方核准。9.2一般项9.2.1节约用地应符合下列规定:1施工总平面布置应 紧凑,并应尽量减少占地。2应在经批准的临时用地范围内组织施工。3应根据现场条件,合理设计场内交通道路。4施工现场临时道路布置应与原有及永久道路兼顾考虑,并应充分利用拟建道路为施工服务。5应采用预拌混凝 土。9.2.2保护用地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采取防止水 土流失 的措施。2

28、应充分利用山地、荒地作为取、弃土场的用地。3施工后应恢复植 被。4应对深基坑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并应减少 土方开挖和 回填量,保护用地。5在生态脆弱 的地 区施工完成后,应进行 地貌复原。9.3优选项9.3.1临时办公和生 活用房应采用结构 可靠的多层轻钢活动板房、钢骨架多层水泥活动板房等可重复使用的装配式结构。9.3.2施恰当。9。3.39。3。49。3。5对施工中发现 的地 下文物资源,应进行有效保护,处理措地下水位控制应对相邻地表和建筑物无有害影响。钢筋加工应配送化,构件制作应工厂化。施工总平面布置应能充分利用 和保护原 有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和管线等,职工宿舍应满足Z m 人 的使用 面

29、积要求。1 0评 价 方 法一1 0.0.1绿色施工项 目自评价次数每月不应少 于1次,且每阶段不应少 于1次。1 0.0.2评价方 法1控制项指标,必须全部满足;评价方法 应符合表1 0.0.2一1的规定:表1 0.0.2一1控制项评价方法评分要求结论说明措施到位,全部满足考评指标要求符合要求进人评分流程措施不到位,不满足考评指标要求不符合要求一票否决,为非绿色施工项 目2一般项指标,应 根据实际发生项执行的情况计分,评价方法应符合表1 0.0.2一2的规定:表1 0.0.2一2一般项计分标准评 分 要求评分措施到位,满足考评指标要求2措施基本到位,部分满足考评指标要求l措施不到位,不满足考

30、评指标要求03优选项 指标,应根据实际发生项执行 情况 加分,评价方 法应符合表1 0.0.2一3的规定:表1 0.0.2一3优选项加分标准评 分 要求评分措施到位,满足考评指标要求1措施基本到位,部分满足考评指标要求0.5措施不到位,不满足考评指标要求01 0。0。3要素评价得分应符合下列规定:一般项得分应按百分制折算,并按下式进行计算:B、,._了 气二二入 I U U七(1 0.0.3)式中:A折算分;B实际发生项条 目实得分之 和;C实际发生项条 目应得分之 和。2优选 项加分应按优选项实 际发生条目加分求和D;3要素评价得分:要素评价得分F一般项折算分A优选项加分D。1 0.0.4批

31、 次评价得分应符合下列规定:1批次评价应按表1 0.0.4的规定进行要素权重确定:表1 0.0.4批次评价要素权重 系数表评 价 要素地基与基础、结构工程、装饰装修与机 电安装环境保护0.3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0.2节水与水资源利用0.2节能与能源利用0.2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0.1,协2批 次评 价得分E一习(要素评价得分F X权重系数)。阶段评价得分G-习批次评价得分E评价批次数单位工程绿色评价得分应符合下列规定:单位工程评价应按表1 0.0.6的规定进行要素权重确定:口勺6:0 0:0 0旧且1 1评 价 阶 段权 重 系 数地基与基础0.3结构工程0。5装饰装修与机电安装0.2表1 0.0.6单位工程要素权重 系数表1 0.0。7单位工程评价得分W一习阶段评价得分G X权重系数。单位工程绿色施工等级应按下列规定进行判定: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为不合格:1)控制项不满足要求;2)单位工程总得分W6 0分;3)结构工程阶段得分6 0分。满足 以下条件者为合格:1)控制项 全部满足要求;2)单位工程总得分6 0分镇W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曰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1 5 80 1 7 1 1 7 6 7 4 0 79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