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多重耐药菌防控基本措施

上传人:功*** 文档编号:206337661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8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医院多重耐药菌防控基本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医院多重耐药菌防控基本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医院多重耐药菌防控基本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医院多重耐药菌防控基本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多重耐药菌防控基本措施(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XX医院多重耐药菌防控基本措施根据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临床重要耐药菌感染传播防控策略专家共识、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等要求,并结合工作实际,特制定及更新多重耐药菌防控基本措施。一、检验科检测出多重耐药菌后立即电话上报至感染管理科,感染管理科立即通知所属科室医护人员。二、科室医护人员接到耐药菌报告后及时在XX医院多重耐药监测登记本上详细登记,将检验报告单及患者隔离床号发在科室微信工作群内,班班有交接,人人需知晓,并及时告知所在病区的保洁人员。三、值班医生接到通知后30分钟内在长期医嘱单开具“接触隔离”医嘱,医生在住院病程上记录,护理人员在护理记录单上记录(模板附后)

2、。患者主管医生在24小时内填写“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上报至感染管理科。四、立即采取感染防控措施,首选单间隔离,并在患者床旁、病历夹及患者一览表设立醒目的蓝色隔离标识,佩戴蓝色专用手腕带;若属于同一种耐药菌感染或定植者可安置在同一病室实施床旁隔离,床间距1m,但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感染的患者必须实施单间隔离。五、患者病房入口处、床头或床尾放置速干手消毒剂,并指导患者及患者家属正确执行手卫生。六、非紧急情况下,医护人员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时,应将多重耐药菌患者安排在最后进行。七、严格控制医护查房和诊疗人数,不超过3人,医护人员进入病房时应佩戴帽子、外科口罩、手套,离开病房前依次进行手消毒一脱手套一手

3、消毒或洗手。八、患者可复用的诊疗用品(如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等)应专人专用,并及时消毒处理;不能专人专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要在每次使用后擦拭消毒(如轮椅、担架、床旁心电图机等),可使用含有效氯500mg1.消毒液或75%乙醇或消毒湿巾擦拭消毒,特殊仪器设备参照其说明书进行消毒。九、患者需到其他科室开展相关检查和治疗时,应提前电话告知接收科室,接收科室人员根据电话告知内容和患者专用手腕带进行判断,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检查或诊疗结束后更换中单、床单、枕套等,并对医疗器械、环境物表进行终末消毒;患者转科时应在转科记录中说明培养结果及对该患者应采取的措施,并安排医护人员陪同;患者转院时及时告知12

4、0急救人员基本情况,或嘱患者/家属告知接诊医生。十、患者非必要不出病房,减少人员出入,加强病房通风换气,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至少30分钟,并使用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频率为2次/天,每次1小时。十一、当进行侵袭性操作(如吸痰、气管插管等)时应穿戴一次性隔离衣、乳胶手套、医用帽、外科口罩、防护面屏或护目镜;当大面积接触患者(如翻身拍背、移动患者)时,应穿戴一次性隔离衣、乳胶手套、帽子、外科口罩,离开病房前或诊疗结束后依次进行手消毒f防护面屏或护目镜f手消毒f隔离衣、手套f手消毒或洗手。十二、多重耐药菌患者在进行手术前,医生应在手术申请单上注明,术中严格限制人数,医护人员着一次性医用帽、外

5、科口罩、隔离衣、手套、防护面屏或护目镜,手术结束后依次进行手消毒f防护面屏或护目镜f手消毒f隔离衣、手套f手消毒f医用帽、口罩f手消毒或洗手。术后及时对医疗设备及环境物表进行终末消毒处理,产生的医疗废物放入双层黄色塑料袋内“鹅颈式”分层封扎,使用后的医疗器械及时送至消毒供应中心进行清洗f消毒f灭菌处理。十三、加强对诊疗环境的清洁消毒,并使用专用抹布、拖把,患者病房环境及高频接触的物表(如床栏、床头柜、门把手、水龙头开关、呼叫器等)用含有效氯500mg1.消毒液进行消毒,频率为2次/天,使用后的抹布、拖把先清洗去污,再用含有效氯500mg1.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30分钟,清水冲洗,干燥备用;使用中

6、的心电监护仪、微量输液泵、呼吸机等仪器设备的面板、按钮等使用75%乙醇或消毒湿巾擦拭消毒,或参照其说明书进行消毒,频率为1次/天(遇污染随时消毒)。十四、各类锐器使用后立即置入利器盒(不必放置专用利器盒),达3/4满时封闭盒口,及时转运。解除隔离前病房内暂不使用生活垃圾桶,患者产生的生活垃圾按感染性废物处理,该患者使用后的塑料输液瓶、输液管、棉签、敷贴可直接放入该病房的医废垃圾桶内,医疗废物达包装袋3/4时,使用双层黄色塑料袋“鹅颈式”分层封扎,由医废收集人员按指定路线运送至医疗废物暂存间处;患者的枕套、被套和床单放入黄色塑料袋内进行规范封扎,袋外注明“感染性被服”标识,暂存于污物间,由洗涤中

7、心人员负责收集并按感染性织物进行规范消毒处理。十五、解除隔离的标准:患者临床症状好转或治愈;连续2次培养阴性(每次间隔24h),符合以上任何1条即可解除隔离。附:医生住院病程记录及护理记录单书写格式如下1 .医生病程记录书写格式何时接到感染管理科报告,送检(血/尿/粪便/痰/脓液/无菌体液)培养结果提示为何种耐药菌,送检标本(合格/不合格),具体药敏情况,现予患者使用何种抗菌药物治疗,是否更换(若更换则需记录使用抗菌药物的名称),已开具接触隔离医嘱,采取(单间/床旁)隔离,告知患者及患者家属多重耐药菌防控基础知识,接触患者前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或物品后及时进行手卫生,患者可复用的诊疗用品专人专用,用后及时消毒处理;不能专人专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在每次使用后擦拭消毒,患者周围物品、病房环境每日清洁消毒,患者产生的生活垃圾按感染性废物处理。2 .护理记录单书写格式患者因(血/尿/粪便/痰/脓液/无菌体液)培养结果提示为何种耐药菌感染,遵医嘱实行接触隔离,采取(单间/床旁)隔离,并严格按照医院多重耐药菌防控基本措施执行。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