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庐枞盆地枞阳地区玄武质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上传人:众众****夺宝 文档编号:206337499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安徽庐枞盆地枞阳地区玄武质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安徽庐枞盆地枞阳地区玄武质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安徽庐枞盆地枞阳地区玄武质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安徽庐枞盆地枞阳地区玄武质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庐枞盆地枞阳地区玄武质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安徽庐枞盆地枞阳地区玄武质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摘要: 庐枞盆地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重要的矿集区之一,枞阳地区玄武质火山岩位于庐枞盆地中部。通过对枞阳地区玄武质火山岩进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探讨其源区性质及玄武质摘要: 庐枞盆地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重要的矿集区之一,枞阳地区玄武质火山岩位于庐枞盆地中部。通过对枞阳地区玄武质火山岩进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探讨其源区性质及玄武质岩浆的演化过程。该区玄武质火山岩贫硅、富碱、低钛、低Mg#值,属于钾玄质系列岩石;稀土元素总量较高,具有LREE富集的右倾型稀土元素配分模式,有较弱的负Eu异常;岩石富集Rb、K、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

2、、Zr、Hf等高场强元素,Nb、Ta负异常。在岩石圈拉张作用下,枞阳地区富集岩石圈地幔发生局部熔融,形成的玄武质原始岩浆经历了地壳混染和别离结晶作用,沿区域深大断裂上侵,快速上升至地表,形成玄武质火山岩。关键词: 庐枞盆地;地球化学;玄武质火山岩;源区特征;安徽枞阳?矿物岩石?(季刊)创刊于1980年,由四川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成都理工大学主办。刊载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地质、地球化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安徽庐枞盆地位于扬子地块北缘长江中下游断陷带,北临华北陆块,西接郯庐断裂带。该区岩浆-成矿作用活泼,广泛发育与火山岩-潜火山岩及侵入岩有关的铁、铜、铅锌、明矾石等矿床,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重要的矿

3、集区之一1-3,近年来更是实现了深部找矿突破。前人对该盆地的岩浆岩进行详细研究,在同位素年代学、岩石类型、成巖物质来源、成岩构造环境、岩浆岩成矿专属性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4-13。枞阳地区是脉状铜矿的主要矿产地14,也是庐枞盆地中生代火山岩的重要分布区之一,分布早白垩世砖桥组、双庙组和浮山组火山岩。柳峰山地区和青口坂地区分布的玄武质火山岩,已被作为天然石料和板材获得广泛应用。前人对庐枞盆地赋矿层位早白垩世龙门院组和砖桥组中酸性火山岩及侵入岩研究相对较多,而对枞阳地区玄武质火山岩研究相对较少,仅个别学者在枞阳柳峰山地区发现玄武玢岩15,分析了庐枞盆地玄武岩与流体的相互作用16,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

4、了对庐枞盆地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形成机制及构造演化的进一步认识。本文在前人研究工作的根底上,对枞阳地区玄武质火山岩进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探讨玄武质火山岩的源区性质及玄武质岩浆的演化过程,为进一步研究庐枞盆地岩浆作用、地幔性质与演化及深部动力学过程提供参考。1 区域地质概况庐枞盆地是一个呈NE向展布的中生代火山岩盆地,属下扬子地层分区。自古生代以来,该区长期处于坳陷,接受了巨厚沉积,地层发育较全1。寒武纪奥陶纪碳酸盐岩及碎屑岩主要出露于庐枞火山盆地外围北部盛桥东顾山地区,志留纪中三叠世地层主要出露于盆地周边。盆地内部主要为早白垩世陆相火山岩,由老到新分别为龙门院组、砖桥组、双庙组和浮山组,呈

5、半环形从盆地北部、东部和南部向盆地西部及中心依次分布,每一期火山喷发旋回均以爆发相开始,溢流相逐渐增多,以火山沉积相结束。庐枞盆地以古生代坳陷为基底,以中生代火山断陷盆地和侵入岩为主体(图1),形成了南西窄、北东宽的楔形构造格局。构造线以NE-SW向及NW-SE向为主,NNW-SSE向为辅。盆地火山构造有破火山口、层状火山剩余、穹窿状火山、侵出穹窿、岩颈、火山口、爆发岩筒、火山穹窿及裂隙喷发带等4-5。庐枞盆地中生代岩浆侵入活动主要集中在早白垩世,盆地内部及周边地区分布大量侵入岩岩体,单个岩体出露面积为0.150 km2,可分早、晚两期9:早期主要为二长岩和闪长岩类;晚期主要为正长岩类和A型花

6、岗岩类。1. 早白垩世浮山组;2. 早白垩世双庙组;3. 早白垩世砖桥组;4. 早白垩世龙门院组;5. 中侏罗世罗岭组;6. 寒武系二叠系;7. 闪长岩类;8. 二长岩类;9. 正长岩类;10. 具A型花岗岩特征的正长岩类;11. 正长花岗岩;12. 推测基底断裂;13. 铁矿床;14. 铜矿床;15. 铅锌矿床;16. 铀矿床;17. 钨矿床;18. 采样位置2 火山岩地质特征2.1 野外特征枞阳地区玄武质火山岩主要产于早白垩世双庙组,少数产于早白垩世浮山组,出露面积约2 km2,以喷溢相基性熔岩为主,玄武质火山岩、凝灰质粉砂岩、粗安岩和火山角砾岩共生。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在一些采石场(图2(

7、a)、(b),可见凝灰质粉砂岩夹层或与粗安岩、火山角砾岩互层现象,玄武质火山岩节理发育,其中一组近似“背形或“圆形节理极为发育(图2(c)。2.2 镜下特征玄武质火山岩呈灰黑色,风化面呈灰绿色,间隐结构(图3(a),偶见少斑结构(图3(b),块状、气孔状或杏仁状构造。斑晶主要为单斜辉石和斜长石,含量约10%,不同样品斑晶种类及含量不同;基质为间隐结构。斜长石斑晶呈板条状、条状,定向排列构成流动构造,普遍被微粒状绿帘石、黝帘石、碳酸盐交代,显微镜下呈混浊状,局部有绢云母交代;基质斜长石呈半定向排列,蚀变较斑晶弱。单斜辉石呈柱状、柱粒状,显黄褐色、绿褐色,发育辉石式解理;斑晶辉石多为柱状、短柱状,

8、基质辉石呈柱粒状,局部被绿泥石交代,构成假象,充填于斜长石粒间。副矿物见磷灰石和磁铁矿,其中磁铁矿分布于斜长石粒间。3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3.1 测试方法玄武质火山岩的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含稀土元素)分析在安徽省地质实验研究所实验测试中心完成,主量元素采用XRF法,分析精度优于1%。XRF法分析采用粉末样品压片制样,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直接测量样品SiO2等10项主量元素及Cr、Rb、Sr、Ba、Zr等微量元素,各元素采用经验系数法与散射线内标法校正元素间的基体效应,仪器为日本理学primus。15种稀土元素和Ni、Cu、Zn、Ga、Nb、Mo、Cd、Cs、Hf、Ta、Pb、Bi、Th、U采用ICP-MS分析,试样用氢氟酸、硝酸、硫酸分解,用王水溶解后,移至聚乙烯试管中,定容,摇匀。分取局部澄清溶液,用硝酸稀释至1 000倍(指试料总稀释系数为1 000)后,在等离子体质谱仪上测定,仪器为赛默飞世尔 X-SERIES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