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小学罗樊晓——浅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上传人:清*** 文档编号:206315953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2.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明德小学罗樊晓——浅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明德小学罗樊晓——浅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明德小学罗樊晓——浅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明德小学罗樊晓——浅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明德小学罗樊晓——浅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教学论文浅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惠阳区良井镇明德小学 罗樊晓2011年6月浅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惠阳区良井镇明德小学 罗樊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亚里士多德曾讲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常规武器”,是检测学生学习英语情况的方法之一。它可以及时检查学生的掌握程度,拓展学生的思路,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培发挥其主导作用,调控教学进程,活跃了课堂氛围。因此,教师应重视课堂提问,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他们学好英语。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率;还可

2、以帮助教师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如果课堂中教师的提问使得学生不知所措而沉默不语,或者学生只能做出十分简短的或不恰当的回答,那教师所提的问题就一定是存在问题的。而教师好的提问就像一颗石子投进平静的水面,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更有利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从而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如何把握提问的有效性呢?要怎样设计一堂课的提问,才能使所设的问题合理、适当、有意义,从而起到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的作用呢?结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初步探讨。一、导入新课时的提问要重视导入新课时的艺术性,可以采用设问的

3、方法,以愉快、友好、从容、谈话式的态度来提问,造成学生渴望、追求新知奥秘的强烈愿望,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好效果。按教材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近到远,由简到繁,层层深入,环环紧扣地设计阶梯式的问题,从而体现知识结构的严密性,科学性和条理性。也就是说先提几个回忆性的检查知识的问题,再抛出一些理解、运用、分析性的创造知识的问题,从而达到从低级认知问题向高级认知问题的过渡。例如,我在教PEP BOOK 5 Unit 1 Part A Lets learn时,在教学单词tall和strong时,我采取了以下的几个问题: 1、T: Whos this man? (Ss: Y

4、ao Ming.) 2、T: Do you like him? (Ss: Yes.) 3、T: What is he like? (Ss: He is tall and strong) 通过让学生说说篮球明星姚明是长什么样子的,从而很自然的过渡到tall和strong这两个单词的教学。这样,使得每位学生都能较好地掌握tall和strong这两个单词。 又如在PEP BOOK 7 Unit 4 Part A Lets learn中,可以设计以下较为简短而又贴近学生生活的提问:Who is your best friend? Where is he (she) now? What is his (

5、her) like? What is his (her) favourite food? How does he (she) go to school? 这些导入提问,能使学生的注意力由课间迅速转移到课堂上来,且问题不难回答,他们都会跃跃欲试,这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开局。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通过交谈式的提问,让学生对所学语言产生亲切感,引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在语言教学过程中交流情感,在师生情感和谐的状态下训练语言。这样由复习旧知识导入新知识,既符合小学生年龄和心理特征,也符合“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同时启发了学生思维,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主动探求问题的答案,

6、把新旧知识很自然地联系在一起,有利于排除学生理解新语言的一种障碍,为新语言的教学创造条件。二、在课堂过渡处的提问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过:“如果教师的提问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就能使学生在每个阶段都连贯地表现为等待、探索和行动。”这样课堂活动就能顺利高效地进行,直接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在教学时,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设问,既可以复习旧知识,又能引出新知识,有利于突出知识的整体性。同时,在过渡处提问,可使学生养成注意力集中的良好习惯,并能够有效地训练学生敏捷的思维能力。因此,在教学中,从一个知识点讲到另一个知识点要衔接自然,否则学生会觉得莫名其妙,跟不上老师的思路。教师要注意知识点的衔接,多角度、多方位设

7、计各种问题,发展学生横向、类比、逆向、联想等思维,使学生不单单停留在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而且利用现有知识,结合已学知识去创造、去探索,培养创新思维,增强创新能力。比如,我在教PEP BOOK 3 Unit 3 Part A Lets learn时,提出了这样的问题:Who is this man? How old is he? Where is the man from? What is he?我并没有让学生立刻回答,而是拿出一幅 Mr. Black 的人物图像,请学生来说一说,假如你是他,你会怎么自我介绍?一位同学站起来自我介绍说:“My name is Mr. Black. Im from

8、 America. Im a man. Im 35. Im a teacher.” 然后再引导学生转换人称来回答教师刚提出的问题,“He is Mr. Black. He is 35. He is from America. He is a teacher.” 通过在这样过渡处的有效提问和学生的积极思考,使得教学环节紧接相扣,承上启下。既可以复习旧知识,又能引出新知识,有利于突出知识的整体性。同时,在过渡处提问,可使学生养成注意力集中的良好习惯,并能够有效地训练学生敏捷的思维能力。三、突出重点时的提问每节课都有重点和难点,设计课堂提问抓住了重点,主要训练内容也就抓住了。一般地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9、就是重点。一堂课的教学时间有限,如果对多项教学内容平均使用力量,就会出现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什么也抓不住的现象。因此,备课时教师应找出教学内容的重难点,然后以此为主线,设计一系列的小问题,教学中将其逐一突破,教学任务也就顺利完成。例如PEP BOOK 7 Unit 4 Part A Lets talk的重点是句型是“Whats someones hobby?”和“He/She likes.”教师可以先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然后问某个学生:“Whats your hobby?” 学生回答:“I like .” 教师再问其他学生:“Whats his/her hobby?” 开始小组抢答赛,回答德即

10、快又准确者获胜。然后,提问由教师逐渐转为学生。在游戏中反复操练,循环往复,突出重点,巩固所学句型,加深学生印象,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并培养他们的快速反应能力。讲授新课之后巩固的提问,就是反馈教学的一种途径,也是最常用的方法。教学过程不是教师的“满堂灌”,新课之后的检查提问是必要的,以此来了解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掌握和运用的程度,根据获得的信息,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或“再加工”。 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如看图复述课文、做访问、故事接龙等方式,让学生通过多种信息方式的辅助,运用所学的句型,为学生搭建语言运用的舞台,将新、旧知识运用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既使教师掌握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接受程度,又培养了学

11、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例如在教PEP BOOK 5 Unit 2 Part B Lets talk 时,在授完新课后,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回答问题。从师生对话逐渐过渡到生生对话。T: 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 S1: I like spring best. T: Why? S2: Because its windy and warm, and I can plant flowers. 然后再让学生两人一组,根据实际情况一问一答,快速巩固课堂所学的重点句型。 四、化解难点时的提问备课时,除确定教学重点外,教师还应该找出教学难点,并为它设计出相应的教学环节,选择

12、合适的教学方法。英语教学中的难点有的在语音、语调上,有的在语法上,还有的在句子结构上。教师应该采取不同的措施来化解难点来降低教学难度,帮助学生获得学习上的成功。如教学PEP BOOK 3 Unit 4 Part A Lets talk在初次教学疑问句“Is this?”时,学生既要理解问句的意思,掌握它的用法,还要学会用升调来提问。汉语中没有类似的语调,因此学生学起来比较困难。为了让学生从理解、操练到掌握,可以设计以下问题:教师指着图片自问自答,引出问句:Is this a plane? Yes, it is. Is that a car? No, it isnt. 教师指物提问:Is thi

13、s a plane? 学生答:Yes, it is. 让学生感知问句的句子结构和语音、语调。学生跟说问句进行初步操练:Is this a bus/a plane/a car/a bike? 教师提供替换词,并用升调说,学生回答: pencilIs this a pencil? 这样,通过教师自问自答和学生问答等多种形式,引起学生兴趣,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逐步化解教学难点。而难度的降低有利于学生迅速掌握语言材料,学习的成功又会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总之,课堂提问是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做好课堂提问,教师应精心备课,巧妙设计问题、情景,设置问题要适度,在恰当的时机提问,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也要提高提问的有效性,使课堂提问真正起到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作用,真正让学生习得语言,运用语言。同时也要发挥评价的作用,让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促进学生在课堂内外真正的口语交际,切实提高教学质量。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