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山地质实习报告

上传人:ba****u6 文档编号:206093257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5.9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湖山地质实习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湖山地质实习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湖山地质实习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湖山地质实习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山地质实习报告(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地质测绘实习报告1:1000江宁县湖山村陡山地区)班级:地质工程二班姓 名: 熊 聪 指导老师: 侯 玉 宾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地质工程系二O年九月第一章 绪 论一、测区概况汤山位于南京城东约 28 公里,自南京有公共汽车直通汤山镇、湖山等地, 交通方便。汤山湖山地区位于长江以南,沪宁高速公路以北,地势位于宁镇褶皱 束的南带,地形上有三列山组成,走向北东东。北列山海拔高度在 120-169 米, 包括排山、棒锤山。中列山山势较高,一般标高为 160-250 米,主要包括黄龙山、 团山、纱帽山、土山、陡山、狼山等山头,主峰孔山高341.8 米。南列山简称汤 山,其主峰标高为 292.3 米

2、。三列山之间是两个纵向谷地。汤山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季温和干燥,夏季炎热多雨,植被茂盛。 宁镇地区的地层单元属扬子地层区下扬子地层分区宁着呢地层小区。本区地 层自震旦系至第四系均有出露,发育良好,研究程度高。古生代和部分中、新生 代地层,有达 60 年之久的研究历史,建有许多标本剖面,为广大地质工作者划 分和对比地层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汤山-湖山地区因其地层出露齐全清楚,被众 多高校定为重要的实习地点。二、实习要求地质实习是在课程理论的学习基础上通过对基本的地质现象的野外实地考 察与现场实践,获得感性认识并巩固和深化理论知识,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此 次地质实习的目的是使得学生掌握野外工作基本

3、技能,掌握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 会判断断层走向,会测量断层的倾向、倾角。第二章 地 层一、 地层岩性宁镇地区的地层单元属扬子地层区下扬子地层分区宁镇地层小区,实习穿越 路线区域地层由老到新为:(一) 志留系高家边组(Sig)该组地层为暗色、灰绿色页岩,其下部产出丰富笔石,该地层岩性软弱, 易受侵蚀,多被植被覆盖。坟头组( S2+3f)该组地层为土黄色砂岩,夹有少量土黄色薄层粉砂岩、泥岩、页岩,厚 度约为 120米,中厚-厚层状,据资料,其产出丰富的三叶虫、腕足类化石, 但未观察到,与高家边组整合接触。(二) 泥盆系下中泥盆统茅山组(Dl+2m)该组地层为紫红色见加灰黄色之砂岩,粉砂岩,粉砂质页岩

4、,厚约 20 米,中厚层状,沿层面常见白云母片。岩石源生色本为灰黄或者灰白色,沿 裂缝受到氧化颜色变红,氧化彻底者,岩石全为紫红色,氧化不完全者,紫 红色中留有灰黄或灰白残余。上泥盆统五通组( D3w)该组地层假整合与茅山组之上,接触面略显受侵蚀痕迹,局部见到细的 砾石,砾石成分为茅山组砂岩,该组厚约 150 米,分为四个部分:底部为灰白色石英砾岩,石英砂岩,厚层状,层次清楚。石英砾岩有三 层以上,砾石成分为白色石英,黑色燧石,浅色具纹理的硅质岩等,滚圆或 半滚圆状,砾径 1-3 厘米为主,砾石可排列成单向斜层理。下部为灰白色石英砂岩,厚层状,夹有粉砂岩薄层。砂岩中石英含量达 95%以上,硅质

5、胶结,具缝合线构造。-山-7-二、 岩石在本次实习测区内,可以看到三大类岩石中的两类,即沉积岩类、火山 岩和岩浆岩类。沉积岩在实习区所见种类比较齐全,由粗到细均有分布,包 括角砾岩,砾岩,石英砂岩,粗砂岩,细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页岩, 炭质页岩,硅质页岩,钙质页岩,灰岩,生物屑灰岩,泥质灰岩,白云质灰 岩,白云岩以及硅质岩,火山碎屑岩主要见到火山角砾岩,岩浆岩类主要见 到闪长玢岩。(一) 沉积岩1. 碎屑岩类本次实习测区的碎屑岩类主要有高家边组粉砂岩,坟头组岩屑石英砂 岩,茅山组石英砂岩,五通组砾岩及石英砂岩,金陵组微晶生物屑灰岩,高 骊山组石英砂岩及粉砂岩,和州组白云质微晶灰岩、泥质灰

6、岩,黄龙组生物 屑灰岩及白云质角砾岩和巨晶灰岩,船山组生物屑灰岩、微晶生物屑灰岩, 栖霞组灰岩,孤峰组页岩,龙潭组粉砂岩、粉砂质页岩及生物屑微晶灰岩, 大隆组灰岩及页岩,下青龙组和上青龙组灰岩及页岩,黄马青组粉砂岩、砂 岩,雨花台组弱固结的砂砾层、砂层。2. 碳酸盐岩类 本次实习所见碳酸盐岩类岩石主要有老虎洞组细晶白云岩,主要矿物成 分是白云石和方解石,遇盐酸微弱起泡,岩石风化面上见刀砍状溶沟,这是 野外鉴别白云岩的重要特征。3. 硅质岩类 本次实习所见的硅质岩类主要有孤峰组硅质岩、硅质页岩,大隆组薄层 硅质岩,硅质岩类硬度较大,刚性较强,击打容易破碎,大多数硅质岩类含 有玉髓。4. 粘土岩类

7、 粘土岩也经常被称为泥质岩,是沉积岩中分布最广的一类,在本次实习 中见到的粘土岩主要以页岩为主,含有高家边组页岩,茅山组粉砂质页岩, 大隆组页岩以及坟头组,五通组泥岩。页岩是最常见的泥质岩,具有薄层状 页理构造,主要由高岭石,水云母等粘土矿物组成,硬度较小,在野外容易 分辨。(二) 岩浆岩 闪长玢岩岩体分布采石公路第一个拐弯处,岩石呈土黄黄绿色,是闪长岩的浅 成相侵入岩。斑状结构,块状构造,组成斑晶矿物成分主要为中性斜长石、 普通角闪石等暗色矿物;基质为隐晶质结构,其矿物肉眼无法鉴定。岩石己 强烈风化和蚀变。侵入于粉砂质页岩中的岩脉与围岩发生热接触变质作用, 围岩发生角岩化。三、第三系 在实习

8、测区内,下第三系未见,上第三系仅见于汤山北射乌山顶。四、第四系测区内第四系地层主要为近代冲积-洪基层,有砾石层、亚黏土、淤泥 质亚粘土和粉砂层等。孔山北坡人工剖面出露清楚。第三章 地质构造一、 褶皱构造1. 陡山向斜南翼岩层较陡,地层倾角达70-80 度,局部地层可能受到断层影响 或者岩层自身重力压塌而直立或者倒转;北翼岩层较缓,地层倾角 25-35 度,褶皱横剖面不对称,陡山顶为向斜核部,核部地层为栖霞组(已被 开采),枢纽走向NNE,轴面向南倾斜,属于不对称倾伏向斜。2. 孔山背斜 孔山背斜紧靠向斜北侧,与之平行分布,组成中列山之北坡,孔山 主峰通过背斜轴部,褶皱轴在西端向西倾伏,轴部由五

9、通组顶部及石炭、 二叠等地层组成,在东端褶皱轴向东倾伏,轴部由五通组上地层组成, 中段孔山顶褶皱轴明显昂起,轴部由五通组底部含砾石石英砂岩组成, 背斜南翼地层倾角缓,北翼较陡,倾角为 80-90 度,枢纽近东西走向, 横剖面不对称,轴面向南倾斜。二、 断裂构造1. 陡山南坡逆冲断层该断层延伸 15km, 从大石碑至陈家边,断层面向南东倾斜,倾角65-70 度,南盘仰冲,北盘俯冲,为一逆冲断层。证据:1) 地层缺失:陡山南侧五通组砂岩与黄龙组、船山组灰岩碰头,显然 为断层接触关系;2) 断层两侧岩石破碎:岩石为压碎岩、断层角砾岩等,灰岩中发育有 密集剪切节理,产状变陡;3) 断层带内石炭统地层为

10、构造透镜体,产状紊乱;4) 局部岩层赤铁矿化现象很严重。2. 陡西大沟横断层该断层延伸2-3km,断层通过陡山西侧之垭口,走向北西,断层西侧岩层不连续,且具有平移性质,方向左行,在同一标高处,断层东侧出露的是石炭、二叠系灰岩,西侧为五通组地层,证明断层具有东侧下降、 西侧上升性质,通过三点定面原理,断层面向北东倾斜,倾角较陡,故 该断层为平移-正断层。第四章 地壳运动与地质发展简史南京湖山地区地区作为下扬子区的一部分,位于下扬子断裂坳陷带东段。据 区外研究资料,自前寒武纪末至奥陶纪,本区处于温度的浅海环境,地壳活动以 轻度抬升、沉降为特点,生物丰富,形成有上千米厚的碳酸盐岩沉积。露头地质特征表

11、明,湖山地区在志留纪早中期仍处于海洋环境,以浅海、滨 海环境为特点,构造活动较弱;生物丰富,以三叶虫、腕足动物、腹足动物和双 壳动物为主;持续的沉积作用形成了大于 300m 厚的陆源碎屑沉积,构成了高家 边组、坟头组和茅山组。志留纪晚期,受加里东运动的影响,地壳抬升,海水退却,本区成为陆地, 遭受剥蚀,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泥盆纪早期及中期。自泥盆纪晚期至石炭纪初, 在准平原化的条件下,区内堆积了厚近200m的陆相-海漫相碎屑沉积,初期的沉 积中还混有早先茅山组以及更老地层的剥蚀物质。这些沉积物构成上泥盆统下 石炭统底部的五通群。加里东运动构成了本区志留纪晚期和泥盆纪早中期地层的 缺失,以及五通群

12、与下伏地层志留纪茅山组之间的平行不整合。自石炭纪早期至二叠纪中期,本区地壳沉降、海侵成为主导。其中,石炭纪 早期中二叠世初期,海平面升降频繁,海侵、海退交替发生;总体上处于温暖 陆棚浅海环境,间为海滨环境。在浅海环境时期,生物繁盛,以珊瑚、有孔虫、 腕足动物海百合动物和藻类为主,形成了碳酸盐沉积和生物礁,分别构成金陵组、和 州组、老虎洞组、黄龙组、船山组和栖霞组;在海滨环境时期则形成陆源碎屑沉 积,构成高骊山组;多次的海退造成五通群、金陵组、高骊山组、和州组、老虎 洞组、黄龙组、船山组和栖霞组各组之间的平行不整合接触。而二叠纪中期,本 区地壳沉降、持续海侵、海水深度较大,生物以放射虫为主,形成

13、了硅质、泥质 沉积,构成孤峰组,使得孤峰组与栖霞组为连续沉积。中二叠世末晚二叠世早期的海退,致使本区处于以海滨为主、间夹沼泽环 境,生活有腕足动物等,堆积了百余米的陆源沉积,与源自陆生的高等植物体碎 屑构成龙潭组。自晚二叠世晚期,持续的海侵致使本区处于较大水深的海洋环境, 生物以游泳、浮游的菊石等动物为主,发育硅质、泥质沉积而构成大隆组;至早 三叠世,本区连续形成了泥质沉积、泥质与碳酸盐互层沉积、碳酸盐夹泥质沉积, 以及碳酸盐沉积,它们共同构成了青龙组。嗣后,持续的地壳抬升、海退,使得 本区在三叠世中晚期处于以海滨为主的环境,营潜穴生活的动物繁盛,堆积了以 剥蚀物和陆源碎屑为主而构成的周冲组、

14、黄马青组和范家塘组。受印支运动的影响,在北北西-南南东挤压背景下,于三叠纪末期或稍早一 些时候,本区发生褶皱断裂并致使地壳隆起而成为陆地,造就山与谷;又经断块 运动并伴有演讲侵入活动。自侏罗纪以来,本区以风化、剥蚀作用为主导,仅在侏罗纪早中期于少量山 间洼地堆积粗粒碎屑物构成象山群。这种情况一直延续至古近纪。自新近系以来, 在河流作用下区内广泛堆积了细粒剥蚀碎屑,构成新近系的沉积岩。印支运动及 其后的长期风化、剥蚀、夷平、河流作用和沉积、堆积作用,塑造了如今所见的 湖山地区的地貌状况。综上所述,在志留纪三叠纪期间,本区地壳运动以垂向升降为特点,除了 受加里东运动影响志留纪晚期泥盆纪时期为陆地状

15、态外,志留纪中晚期及石炭 纪三叠纪主要以海洋环境为主,形成海相沉积地层;受印支运动影响,本区自 三叠纪末以来持续为陆地环境,形成陆相沉积地层。印支运动奠定了本区现今所 见的地质构造和地貌的基本布局。湖山地区的地质发展历史是内力和外力作用的历史,是地壳垂向和水平运动 的构造运动史,是海相和陆相沉积的沉积史,也是江苏地区乃至我国下扬子地区 地质发展历史的一个缩影。第五章 结 语此次汤山-湖山地区地质实习在辅导员葛老师和罗老师的带领下,一天的实 习很快的就这样的结束了,我们艰苦但却快乐着,更多的是在收获着。通过罗老 师给我们认真的讲解,让我们对地质工作有了一定的了解,熟悉了地质罗盘的使 用方法,知道怎么来判断断层的走向,怎么来测量断层的倾向、倾角,还有对边 坡的认识以及边坡的一些功能、防护措施,以及对湖山地区地层及产状有了一定 的了解。在此感谢葛老师、罗老师在您们的带领下实习顺利结束,您们辛苦了! 同时也感谢实习地开矿公司的大力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