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中医临床路径

上传人:时间****91 文档编号:205956391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中医临床路径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中医临床路径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中医临床路径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中医临床路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中医临床路径(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中医实行性临床途径途径阐明:本途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脑梗死的急性期患者。一、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中医实行性临床途径原则住院流程(一)合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中风病(CD编码:BNG08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脑梗死(D-10编码:I63.902)。(二)诊断根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原则: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估原则(试行,995年)。(2)西医诊断原则: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疾病分期(l)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3)后遗症期:发病个月以上

2、。3.病类诊断()中经络:中风病无意识障碍者。()中脏腑:中风病故意识障碍者。4.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诊断方案”。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临床常用证候:(1)痰蒙清窍证:素体阳虚,突发神昏,半身不遂,肢体松懈,瘫软不温,甚则四肢逆冷,面白唇暗,舌质暗淡,舌苔白腻,脉沉滑或沉缓。(2)痰热内闭证:起病骤急,神昏或昏愦,半身不遂,鼻鼾痰鸣,肢体强痉拘急,项背身热,躁扰不宁,舌质红绛,舌苔黄腻,脉弦滑数。(3)元气败脱证:忽然神昏或昏愦,肢体瘫软,肢冷汗多,二便失禁,舌质紫暗,苔白腻,脉沉缓,沉微。(4)风火上扰证:平素头晕头痛,耳鸣目眩,忽然发生口眼歪斜,

3、舌强语塞,甚则半身不遂等症,舌质红苔黄,脉弦。()风痰阻络证:肌肤不仁,手足麻木,忽然发生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口角流涎,舌强语蹇,甚则半身不遂,舌苔白腻,脉浮数。(6)痰热腑实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不语,腹胀便干便秘,舌质暗红,苔黄或黄腻,脉弦滑。(7)阴虚风动证:平素头晕耳鸣,腰酸,额红,潮热,忽然发生口眼歪斜,言语不利,甚或半身不遂,舌质红,脉弦细数。(三)治疗方案的选择中医治疗方案: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诊断方案”、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用病诊断指南(YYXH/T22-)。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中风病(脑梗死)。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西医治疗方

4、案:根据临床诊断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人民卫生出版社)。(四)原则住院日为21天。(五)进入途径原则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中风病(TC编码:BNG8)和脑梗死(ICD-0编码:I63)的患者。.病期属于急性期。3.患者同步具有其她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解决,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途径流程实行时,可以进入本途径。4.由脑肿瘤、脑外伤、血液病等引起的脑梗死患者可不进入本途径。(六)中医证候学观测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七)入院检查项目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粪常规+潜血(2)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电解质()凝血功能

5、、D-二聚体()心电图(5)胸片(6)头颅影像学检查(或MRI)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头颅MRA、SA或CTA、胸部CT、C反映蛋白、超声心动图、高同型半胱氨酸、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心理测评及智能测评、双下肢血管B超等。(八)治疗措施中医治疗措施:.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痰蒙清窍证治法:辛温开窍,除痉熄风。方药:涤痰汤加减。制半夏、化橘红、白茯苓、炒枳壳、石菖蒲、竹茹、胆南星、郁金等。(2) 痰热内闭证治法:辛凉开窍,情感熄风。方药:羚羊角汤加减。羚羊角、石决明、菊花、黄芩、夏枯草、钩藤、龟板、白芍、生地黄、丹皮、蝉衣、代赭石等。(3)元气败脱证治法:回阳救逆,补气敛精。

6、方药:参附汤加味。人参、熟附子、山萸肉、麦冬、五味子等。(4)风火上扰证治法:平肝潜阳,活血通络。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钩藤、珍珠母、石决明、桑叶、菊花、山栀子、牛膝、夏枯草、桑寄生等。(5)风痰阻络证治法:祛风化痰通络。方药:真方白丸子加减。制半夏、胆南星、白附子、天麻、全蝎、当归、白芍、鸡血藤、豨莶草等。(6)痰热腑实证治法:通腑化痰。方药:大承气汤加味。大黄、芒硝、枳实、厚朴、桃仁、全瓜蒌等。(7)阴虚风动证治法:滋阴潜阳,熄风通络。方药:镇肝熄风汤加减。白芍、天冬、玄参、枸杞、龙骨、牡蛎、龟板、代赭石、牛膝、当归、天麻、钩藤等。2辨证选择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红花注射液

7、、舒血宁注射液、脉络宁注射液、血栓通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等。中医特色疗法:()辨证口服院内制剂。(2)针刺治疗:生命体征平稳后可尽早应用针灸治疗,可根据不同分期选用不同的治疗措施。()耳穴埋籽:舒经活络,改善肢体麻木或助肢体肌力恢复。取穴:神门、内分泌、脑等穴。(4)推拿治疗:根据不同分期选用不同的治疗措施。(5)中药熏洗疗法:根据病情需要选择。(6)艾灸:患侧上肢取穴:极泉、尺泽、肩髃、合谷等;患侧下肢取穴:委中、阳陵泉、足三里等。(7)穴位贴敷:伴眩晕者取穴双侧涌泉穴,每日一次。(8)康复训练:病情平稳后尽早进行康复训练。.西医治疗措施:(1)溶栓治疗:尿激酶、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等;

8、(2)抗凝治疗:低分子肝素、肝素等;(3)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氯比格雷等;()脱水降颅压治疗:甘露醇、呋塞米等;(5)调脂稳定斑块治疗:辛伐她汀、阿托伐她汀等;(6)神经保护剂:胞磷胆碱、依达拉奉、神经节甘酯、尼莫地平等;(7)控制血压:收缩压18mmHg或舒张压10mg可选用卡托普利、依那普利、尼群地平、硝苯地平、非洛地平等口服,或乌拉地尔、硝酸甘油、硝普钠等静滴;(8)防治应激性溃疡:奥美拉唑、西咪替丁等。5.护理:()健康宣教,疾病知识及用药指引;保持情绪稳定,避免不良刺激;(2)清淡易消化饮食,中脏腑昏迷或吞咽困难者,根据病情予禁食或鼻饲流汁;(3)安全:保持呼吸道畅通,防跌倒/坠

9、床、防压疮、防烫伤、防管道滑脱;(4)基本护理:加强皮肤、口腔护理,协助料理生活,半身不遂者良姿位摆放,指引并协助患肢功能锻炼;(5)中脏腑者密切观测神志、瞳孔及生命体征等变化,做好临证护理;()遵医嘱完毕各项中医外治疗法,贯彻护理措施。(九)出院原则1.病情稳定,重要症状有所改善。2病程进入恢复期。3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4.初步形成具有中医特色的个体化的康复方案和二级避免方案。(十)变异及因素分析1.病情加重,需要延长住院时间,增长住院费用。2合并有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其她系统疾病者,住院期间病情加重,需要特殊解决,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长。3治疗过程中发生了病情变化,浮现严重并

10、发症时,退出本途径;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途径的执行时,退出本途径。二、中风病(脑梗死)中医实行性临床途径原则住院表单合用对象:第一诊断为中风病(脑梗死)(TCD编码: BGIO、ICD-IO编码:.O)患者姓名:_性别:_年龄:_门诊号_:_:住院号:_住院日期:_年_月_日 出院日期:_年_月_日原则住院日:1天 实际住院日:_天时间_年_月_日(第天)_年_月_日(第-天)重要诊断工作口询问病史与体格检查口查看既往辅助检查:头颅CT或MI口采集中医四诊信息口中医证候判断口完毕初步诊断及评估口初步拟定诊断方案口密切观测、防治并发症,必要时监护口完毕初次病程记录口完毕入院记录口与患者及家

11、属沟通病情口神经功能状态评价口病重患者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口完毕医患双方不收不送“红包”合同书口上级医师查房,完毕上级医师查房记录口完善中医四诊信息口评估辅助检查成果,分析病因口完善中医证候判断 口明确诊断口审订治疗方案口病程记录口完毕入院检查口向患者及家属简介病情及有关检查成果口评价神经功能状态口必要时相应科室会诊并记录重点医嘱长期医嘱口中风病护理常规口分级护理 口流食或半流饮食,中脏腑者予鼻饲口静卧口病重病危口吸氧(根据病情)口心电、血压、脉氧监护(根据病情)口辨证论治口辨证口服中药汤剂口辨证使用中药静脉制剂口特色疗法(选1-2种)口辨证口服院内制剂口针刺疗法口推拿治疗口耳穴埋籽口穴位贴敷口艾

12、灸口中药熏洗口内科基本治疗:溶栓、抗凝、抗血小板、调脂、保护神经、控制血压血糖等治疗(必要时)临时医嘱口血、尿、粪常规口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血脂、凝血功能口心电图、胸片口入院全身状况评估检查口酌情安排影像学等检查(、MI等)口对症支持治疗长期医嘱口中风病护理常规口分级护理口流食或半流饮食,中脏腑者予鼻饲口静卧口病重/病危口吸氧(根据病情)口心电、血压、脉氧监护(根据病情)口辨证论治口辨证口服中药汤剂口辨证使用中药静脉制剂口特色疗法(选1-2种)口辨证口服院内制剂口针刺疗法口推拿治疗口耳穴埋籽口穴位贴敷口艾灸口中药熏洗口康复训练口内科基本治疗:溶栓、抗凝、抗血小板、调脂、保护神经、控制血压

13、血糖等治疗(必要时)临时医嘱口解决异常检查成果口对症支持治疗口必要时复查异常的检查重要护理工作口简介床位医生、护士长、责任护士口入院宣教、入院评估口检查内容、目的及注意事项口常用病因口饮食指引口用药指引口观测并记录病情变化口情志与生活护理口饮食指引口用药指引口观测并记录病情变化口良姿位摆放口情志与生活护理口辨证施护口遵医嘱完毕各项外治疗法病情变异记录无 有,因素:12.无 有,因素:.2.护士签名医师签名时间_年_月_日(第8-14天)_年_月_日(第1520天)_年_月_日(第1天,出院日)重要诊断工作口上级医师查房口采集中医四诊信息口中医证候再判断口审订治疗方案口病程记录口上级医师查房,明

14、确与否出院口采集中医四诊信息口中医证候再判断口审订治疗方案口病程记录口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项和随访方案口完毕出院总结口告知出院重点医嘱长期医嘱口中风病护理常规口分级护理口半流或清淡饮食口辨证论治口辨证口服中药汤剂口辨证使用中药静脉制剂口特色疗法(选1-2种)口辨证口服院内制剂口针刺疗法口推拿治疗口耳穴埋籽口穴位贴敷口艾灸口中药熏洗口康复训练口内科基本治疗:抗凝、抗血小板、调脂、保护神经、控制血压血糖等治疗(必要时)临时医嘱口解决异常检查成果口对症支持治疗长期医嘱口中风病护理常规口分级护理口半流或清淡饮食口辨证论治口辨证口服中药汤剂口辨证使用中药静脉制剂口特色疗法(选1-2种)口辨证口服院内制剂口针

15、刺疗法口推拿治疗口耳穴埋籽口穴位贴敷口艾灸口中药熏洗口康复训练口内科基本治疗:抗凝、抗血小板、调脂、保护神经、控制血压血糖等治疗(必要时)临时医嘱口解决异常检查成果口对症支持治疗出院医嘱口开具出院医嘱口出院带药口门诊随诊重要护理工作口饮食指引口用药指引口观测并记录病情变化口良姿位摆放口患侧肢体功能锻炼口情志与生活护理口遵医嘱完毕各项外治疗法口饮食指引口观测药物疗效及不良反映口观测并记录病情变化口患侧肢体功能锻炼口情志与生活护理口遵医嘱完毕各项外治疗法口协助办理出院手续口指引患者病后康复锻炼口生活起居指引口指引出院带药的煎法服法口复诊指引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因素:.2无有,因素:1.2.无有,因素:1.护士签名医师签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