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疾病治疗药物专题分析报告

上传人:陈雪****2 文档编号:205947619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4.9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疾病治疗药物专题分析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疾病治疗药物专题分析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疾病治疗药物专题分析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资源描述: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疾病治疗药物专题分析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疾病治疗药物专题分析报告(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疾病治疗药物专题分析报告促进创新产品推广应用。稳步提升医保筹资水平,持续推进医保目录动态调整和准入谈判,健全新药价格形成机制。大力发展商业健康保险,依法依规推动健康数据获取与利用,鼓励将医疗新技术、新药品、新器械纳入保障范围,促进创新产品的市场化应用。完善新审批上市药品采购政策,促进医疗机构根据临床需求合理使用。发展若干创新药、新型医疗器械重磅产品,提高对行业增长的贡献率。把创新作为推动医药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任务,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开放创新生态,提高创新质量和效率,加快创新成果产业化,为医药工业持续健康发展打造新引擎。一、 医药行业整体发展情况及未来发展趋势医药

2、行业是指生物药、化学药、中医药等医药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医药行业产业链上游参与者为医药原材料生产商;产业链中游环节主体为医药研发、生产及销售企业;产业链下游涉及医药的销售终端,包括公立医疗机构、健康服务机构及零售药店等,最后达到终端消费者。医药企业自产业链上游企业采购原材料进行生产和研发;经过研发和生产之后,销售给产业链下游的医药终端。医药研发、生产及销售企业是医药行业发展的基础,创新药的研发更是医药行业高速发展的驱动因素。医药行业关系到国计民生,一般不具有行业周期性。我国医药行业处于行业发展的成熟期。医药行业具有较高的准入壁垒、技术壁垒、资金壁垒以及人才壁垒。准入壁垒:药品安全事关国计民

3、生,国家在医药行业的准入、生产、经营、销售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以加强对医药行业的规范和监管。技术壁垒:研发能力是医药制造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对企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医药制造行业具有跨专业应用、多技术融合、技术更新快等特点,是医药制造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医药企业若想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具备雄厚的技术实力和丰富的经验储备。对于新进入企业而言,一般难以在短期内掌握相关的研发技术和生产工艺。行业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资金壁垒:医药产品具有产品研发周期长、资金投入高、失败风险大等特点,同时药品研发及生产专用设施复杂、价值昂贵。另外,为满足各国监管部门和客户的要求,企

4、业还需要在安全、环保、厂房建设等方面持续、大量的投入资金。因此,对于新进入企业而言,面临较高的资金壁垒。人才壁垒:医药研发、生产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且医药行业人才需具备例如医学、生物学、化学、药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背景,因此对于相关的人才要求较高。(一)医药行业市场规模及成长性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全球各国对于医疗的重视,全球医药市场稳步增长。2021年化学药和生物药的市场规模分别为10,670亿美元和3,260亿美元,从收入构成来看,化学药仍是全球医药市场最主要的组成部分,约占766%;生物药增长迅速,2021年到2030年,生物药年均复合增长率达79%。人口老龄化和医疗卫生支出总额的上升

5、是驱动中国医药市场发展的关键,2021年中国医药市场规模为17万亿元,未来将以58%的年复合增长率于2030年达到29万亿元。在我国,化学药占我国2021年药品市场的545%;生物药起步较晚,但由于其更好的安全性、有效性和依从性满足了化学药和中药未能满足的临床需求,生物药市场规模的增速远快于中国整体医药市场与其他细分市场,预计2021年-2030年年复合增长率达144%。从药品治疗领域来看,2021年全球总体药物市场以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为主,2021年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市场规模为2,950亿美元,约占整体药品市场的212%。消化道和代谢、全身抗感染、疼痛神经病学药物的市场规模也相对较大,202

6、1年的市场份额分别为149%、122%和93%。(二)化学药物概况及发展趋势作为传统的药物形式,化学药物一直是药物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近四年来,NMPA批准的1类创新药NDA品种数量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于2018-2021年分别批准的1类化学创新药NDA品种数量为6个、8个、14个、24个,同期FDA批准的化药新分子实体数量分别为42个、38个、40个、36个。相对大分子抗体药物等生物药,小分子化学药物具有以下优势:大部分小分子药物可以口服,给药方便,因此患者依从性好;小分子药物能更好地作用于细胞内甚至细胞核内靶点;部分小分子药物能通过血脑屏障,可用于脑部疾病治疗;小分子药物

7、对储存环境的敏感性相对较低,储存运输方便;制备工艺相对于抗体药物较为简单,生产成本较低。小分子药物根据靶点种类不同,可分为酶的抑制剂,受体的激动剂、拮抗剂和离子通道阻滞剂等。目前小分子药物发现已进入基于靶点的药物设计的时代,随着对细胞及靶点研究的逐渐深入,新型靶点以及作用机制的发现会激发更多小分子药物的产生,如小分子诱导的蛋白降解技术,可利用细胞自身的蛋白质降解机制来降解那些不具成药的靶点,有望解决成药性难题;小分子药物与新型疗法的结合,如与免疫疗法结合等,也将使小分子药物焕发新的活力。小分子药物拥有诸多优点,且存在巨大的创新研发空间,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根据数据,2021年中国小分子药物的市

8、场规模约9,480亿元人民币,预计将增长至2030年的10,660亿元人民币。(三)抗体药物概况及发展趋势抗体药物可特异性结合相关抗原,在体内靶向性分布,选择性杀伤靶细胞或利用高亲和力阻止靶点抗原与其它受体的结合,且一般相较于小分子药物体内半衰期长。凭借高特异性和确切的疗效,单克隆抗体药物已经在肿瘤、自身免疫、代谢、病毒感染等领域发挥着难以替代的作用。抗体药物主要包括单克隆抗体、双(多)特异性抗体、抗体药物偶联物和基因工程抗体四种类型。双特异性抗体是近几年的研究热点,能够同时作用于靶细胞或微环境中的两个表位,相比传统的单克隆抗体实现了更高的靶向性和更低的毒性。抗体药物偶联物是单克隆抗体药物的一

9、类重要衍生品,由单克隆抗体、连接子和细胞毒性小分子共同构成,通过化学交联实现偶联。基因工程抗体是指通过基因工程,在基因水平上将抗体片段和目的基因融合,进而表达出具备目的基因功能的蛋白,能够延长蛋白类药物的半衰期,降低药物免疫原性,且兼具引起ADCC、ADCP、CDC等作用的抗体性质。糖基化修饰会影响蛋白的性能,如构象、稳定性、溶解度、药物代谢动力学、活性及免疫原性等,糖基化修饰是基因工程抗体的重要发展方向。针对抗体药物的研发,呈现从单克隆抗体向抗体编辑技术下的新型抗体药物发展的趋势。近四年来,NMPA批准的生物创新药NDA品种数量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于2018-2021年分别为3个、2个、2个、

10、12个,同期FDA批准的生物创新药分子实体数量分别为17个、10个、13个、14个,中美之间差距逐渐缩小。随着对疾病发病机制及其相关蛋白质或分子的深入研究,抗体药物的研究空间将更为广阔;通过对抗体的额外修饰,由单克隆抗体拓展至双特异性抗体及抗体偶联物等,可提高抗体药物的治疗价值;生产技术的改进使生产成本的下降,可进一步提高患者的可及率,使药物使用的渗透率进一步提高;抗体药物与化疗药物、放疗及其他生物药的联用也将大大有利于抗体疗法的进一步发展。目前,全球大型医药企业在抗体药物领域不断发展,品种不断增加,可以预见抗体药物市场规模会继续攀升。中国抗体药物市场规模在过去五年经历了快速增长,从2015年

11、的128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70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29%,并预计持续增长至2030年超2,000亿元,预计2021年-2030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超123%。抗体的Fc区域可与免疫细胞上的Fc受体结合,启动免疫细胞的应答功能,如吞噬及细胞毒性杀伤,对侵染源进行破坏清除。通过对抗体Fc区域的改造,比如通过部分或全面敲除抗体中糖基的岩藻糖,形成糖工程抗体,可提高Fc与Fc受体的亲和力,从而可以加强ADCC活性或者ADCP的效应。二、 加快产品创新和产业化技术突破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国家重大需求和人民生命健康,瞄准国际先进技术水平,持续健全创新体系,完善产业创新生态,大力推进创新产品

12、的开发和产业化,促进医药工业发展向创新驱动转型。(一)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大力推动创新产品研发。推动企业围绕尚未满足的临床需求,加大投入力度,开展创新产品的开发。支持企业立足本土资源和优势,面向全球市场,紧盯新靶点、新机制药物开展研发布局,积极引领创新。推进中药守正创新,开发与中药临床定位相适应、体现其作用特点和优势的中药新药。完善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强化信息引导,促进企业合理布局研发管线。(二)推动创新药和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化与应用加快新产品产业化进程。持续完善审评审批政策,发展与技术创新相适应的审评能力,健全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新药评估机制,充实审评力量,建立研审联动工作机

13、制,促进临床价值确定的创新产品加快上市。更好发挥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承载作用,支持建设一批高水平示范项目,促进各类资源要素向创新产品产业化聚集。促进创新产品推广应用。稳步提升医保筹资水平,持续推进医保目录动态调整和准入谈判,健全新药价格形成机制。大力发展商业健康保险,依法依规推动健康数据获取与利用,鼓励将医疗新技术、新药品、新器械纳入保障范围,促进创新产品的市场化应用。完善新审批上市药品采购政策,促进医疗机构根据临床需求合理使用。发展若干创新药、新型医疗器械重磅产品,提高对行业增长的贡献率。(三)健全医药创新支撑体系加强产学研医技术协作。支持医药创新领军企业加强与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

14、研究型大学等机构的合作,共同打造生物医药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以企业牵头整合集聚创新资源,形成跨领域、大协作、高强度的创新基地,在重点细分领域布局建设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支持建设省级医药制造业创新中心,加强行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提高专业化的研发服务能力。在新药研发领域,支持发展可提供药物发现、药学研究、药理毒理研究、临床研究、检验检测等服务的高水平第三方机构。围绕医疗器械研发链条,支持建立可从事产品设计、技术开发、工装开发、合同定制、质量检测的专业化服务机构,提高医疗器械分工协作水平。支持建设管理规范、运营高效、创新转化能力强的高水平临床研究中心,发展研究型病房,提高临床研究设计能力和研究服务

15、能力。营造激励创新的良好环境。建立有效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和激励机制,激活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的创新资源,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水平。健全药品专利纠纷早期解决机制,制定相关配套措施,保障权利人合法权益。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依法裁判赔偿数额,对严重故意侵权行为实施惩罚性赔偿,提高侵权违法成本。(四)提升产业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坚持稳定可控、安全高效,做好医药产业链供应链战略设计和精准施策,发挥好引导和企业市场主体作用,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五)补齐产业链短板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强化资源要素支撑,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科研单位加强协作,开展关键技术产品攻关,补齐产业链关键短板。

16、深入开展重点产品和工艺一条龙应用示范,完善采购、首台(套)、首批次等政策,为关键技术产品扩大应用创造良好环境。(六)提升产业链优势立足我国医药工业产品门类齐全、规模体量突出、产业配套完整等良好产业基础,鼓励企业进一步开发应用先进制造技术和装备,提升关键核心竞争力,提高全要素生产效率,不断强化体系化制造优势。巩固原料药制造优势,加快发展一批市场潜力大、技术门槛高的特色原料药新品种以及核酸、多肽等新产品类型,大力发展专利药原料药合同生产业务,促进原料药产业向更高价值链延伸。依托原料药基础,打造原料药+制剂一体化优势。鼓励抗体药物、新型疫苗等生物药产业化技术开发,发展产业竞争新优势。(七)分领域培育

17、优质市场主体实施医药领航企业培育工程,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和资源优化配置,结合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带量采购等政策的实施,支持大型企业实施创新转型,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形成一批国际化程度高、全球布局发展的大型制药公司。培育产业发展新兴力量,支持专注细分领域、专业化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创新活力强、大型企业产业化体系健全的优势,推动两类企业在产品、技术、市场、资本等层面加强合作,促进形成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三、 加强政策协同和规划实施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商务部、卫生健康委、应急管理部、国家医保局、国家药监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

18、其它相关部门,围绕规划实施建立协调机制,形成政策合力,促进规划目标任务落实和医药工业高质量发展。地方相关部门根据本地区医药工业发展实际,充分考虑区域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研究制定实施计划和地方配套政策。行业协会发挥桥梁纽带作用,配合部门开展规划执行情况监测评估,反映行业诉求,加强行业自律。四、 优化产业链区域布局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促进医药产业在全国范围内合理布局和有序转移。打造医药产业创新高地,重点支持10个左右医药创新基础好、科技资源集中的城市,对接国际创新资源,吸引创新型企业集聚,发展成为产业新动能的主要引擎。发挥创新高地的

19、技术溢出效应,带动周边区域协同发展,形成区域资源互补、产业链深度融合的高水平医药产业集聚区。鼓励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发挥自身优势,在严格环保、安全准入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支持脱贫地区发展中药饮片加工等产业,持续推进乡村振兴。重点支持7个左右民族地区开发利用传统民族医药资源,大力发展民族药产业。五、 加强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加强高校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健全人才培养机制,重点培养行业紧缺的药物发现、临床试验设计、生物药制造等方面专业人才和跨专业复合型人才。通过鼓励校企合作办学、委托培养、共建实训基地、贯通技术工人成长通道等措施,扩大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培养一批医药领域大国工匠。加大优

20、秀人才引进和服务保障力度,鼓励地方和企业加强人才引进。六、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疾病及治疗药物市场分析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是由肝脏中脂肪堆积引起的肝脏炎症和损伤,为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方式、习惯的改变,我国NASH的发病率正逐步上升,中国NASH患者数量在2021-2030年继续维持增长态势,预计将在2030年达到4,329万人。由于NASH致病因素多,包括肥胖、II型糖尿病及血脂异常与代谢综合征等;形成机理复杂,与脂肪酸累积、胰岛素抵抗、免疫信号异常、炎症细胞和细胞凋亡等均相关,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针对NASH不同的病因或不同的疾病阶段,预计未来的治疗方案将

21、为不同类型的药物联合治疗。目前有关NASH的临床试验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代谢、炎症以及纤维化三个环节,其中代谢环节在NASH的发病机制中起到相对关键的作用。截至2022年10月,国内没有针对NASH的药物,有24款针对NASH药物的在研管线,其中11个药品属于脂质代谢类。脂代谢类药物中以FXR激动剂最为热门,共有7款临床阶段的在研管线。(一)FXR受体激动剂药物市场分析类法尼醇X受体(FXR)是一种核激素受体。FXR在调节脂质和葡萄糖代谢,炎症及纤维化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是其代谢和信号的重要调节者。FXR受体激动剂可以促进胆汁酸结合、转运和排泄来减少胆汁酸的量,还可以通过抑制脂肪的摄取和合成,促进

22、脂肪的分解来减少肝脏内脂肪的含量,同时也可以抑制糖异生、促进糖原储存、降低肝脏糖含量,进而改善肝脏脂肪变性、炎症和纤维化等NASH相关症状。FXR受体激动剂临床上可以用于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截至2022年10月31日,全球范围内仅有奥贝胆酸一款FXR激动剂获批,适应症为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中国尚未有获批的FXR激动剂,有8款FXR靶点的药物产品进入临床阶段。(二)KHK抑制剂市场分析果糖激酶(KHK)是果糖代谢途径的关键酶,可催化果糖转化成1-磷酸果糖,1-磷酸果糖会促进体内尿酸增多,减少脂肪氧化且提高内酯合成酶活性,

23、促进脂质合成。果糖有50%-70%在肝脏中代谢,而肝脏主要通过KHK来代谢果糖,肝脏细胞内尿酸浓度的上升将导致甘油三酯累积,引起肝脏发炎甚至肝脏衰竭。KHK抑制剂可以抑制KHK活性,减少1-磷酸果糖和尿酸生成,并减少肝脏中甘油三酯及脂质的含量,减少肝细胞中脂肪的储存量,从而改善肝脏脂肪变性和炎症等NASH相关症状。目前尚无KHK抑制剂药物获批,处于临床阶段的KHK抑制剂仅有辉瑞和礼来的产品,分别在FDA处于临床II期和I期。七、 发展目标到2025年,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中高速增长,前沿领域创新成果突出,创新驱动力增强,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药械供应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国际化全面向高端迈进。(

24、一)规模效益稳步增长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年均增速保持在8%以上,增加值占全部工业的比重提高到5%左右;行业龙头企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二)创新驱动转型成效显现全行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0%以上;到2025年,创新产品新增销售占全行业营业收入增量的比重进一步增加。(三)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可控医药制造规模化体系化优势进一步巩固,一批产业化关键共性技术取得突破,重点领域补短板取得积极成效,培育形成一批在细分领域具有产业生态主导带动能力的重点企业。(四)供应保障能力持续增强重大疾病防治药品、疫苗、防护物资和诊疗设备供应充足,医药储备体系得到健全;基本药物、小品种药、易短缺药品供应稳定,一批临床急需的儿童药、

25、罕见病药保障能力增强。(五)制造水平系统提升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得到加强,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数量进一步增加;企业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安全技术和管理水平有效提升,生产安全风险管控能力显著增强。(六)国际化发展全面提速医药出口额保持增长;中成药走出去取得突破;培育一批世界知名品牌;形成一批研发生产全球化布局、国际销售比重高的大型制药公司。展望2035年,我国医药工业实力将实现整体跃升;创新驱动发展格局全面形成,原创新药和领跑产品增多,成为世界医药创新重要源头;产业竞争优势突出,产业结构升级,在全球医药产业链中占据重要地位;产品种类多、质量优,实现更高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为全面建成健康中国提供坚实保障。八、 医药工业迈向新发展阶段经过五年发展,医药工业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发展动力更加强劲。十四五期间,医药工业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面临深刻变化,将进入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推动产业链现代化、更高水平融入全球产业体系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