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镜头术语

上传人:d****1 文档编号:205910624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73.7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电影镜头术语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电影镜头术语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电影镜头术语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电影镜头术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影镜头术语(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什么是蒙太奇?电影专业术语逐个看!来源:沪江论坛 | 时间:1年前 | 阅读:12400 次 | 划词已启用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看别人写的长篇大论的影评,好多的电影专业术语,什么蒙太奇啊、长镜头啊,然后就仰慕地不得了。其实理论 的东西你看看也能明白,作为影迷也应该了解一些常用的电影知识哦!1 蒙太奇是什么?各种景别镜头各种运动镜头4其它镜头其他电影专业术语蒙太奇(MONTAGE)来自法语,原义为建筑学上的构成、装配,借用到电影艺术中有组接、构成之意。在电影创作中,根据主题的需要、情节的发展、观众注意力和关心的程度,将全片所要表现的内容分解为不同的 段落、场面、镜头,分别进行处理和拍摄。然后再根

2、据原定的创作构思,运用艺术技巧,将这些镜头、场面、段 落,合乎逻辑地、富于节奏地重新组合,使之通过形象间相辅相成和相反相成的关系,相互作用,产生连贯、对 比、呼应、联想、悬念等效果,构成一个联绵不断的有机的艺术整体一一一部完整地反映生活、表达思想、条理 贯通、生动感人的影片。这种构成一部完整影片的独特的表现方法称为蒙太奇。在蒙太奇的产生和发展中,英国导演斯密士、美国导演鲍特、格理菲斯,苏联导演库里肖夫、维尔托夫,爱森斯坦和普多夫金等人起过特殊的作用。尤以爱森斯坦和普多夫金贡献卓著,他们总结了前人和自己的创作经验,不断研究,探索实践,不仅丰富和发展了蒙太奇技巧,还创立了蒙太奇理论,提出了蒙太奇是

3、电影艺术的独特的形象思维方法,并且将它与辩证思维直接联系起来,使它上升到美学和哲学的高度。一、景别镜头景别为了让人们在银幕上看到想要看的表现对象不同的距离、不同角度的形态,就产生了镜头的不同景别。 景别主要是指摄影机同被摄对象间的距离的远近,而造成画面上形象的大小。景别的大小也同摄影镜头的焦距有 关。焦距变动,视距相应发生远近的变化,取景范围也就发生大小的变化。景别的运用是影视艺术创作中的重要 手段。为了塑好鲜明的影视形象,要求创作者根据人物的主次、剧情的需要、观众的心理,处理好景别的大小 远 近。景别的划分没有严格的界限,一般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为了使景别的划分有个较统一的

4、尺度,通常以画面中人物的大小作为划分景别的参照物。如画面中无人物,就按景物与人的比例来参照划分。1. 远景摄影机远距离拍摄事物的镜头。镜头离拍摄对象比较远,画面就开阔,景深悠远。此种景别,能充分 展示人物活动的环境空间,可以用来抒发感情,渲染气氛,创造某种意境。黄土地中的远景,人物都处理得 很小,表现了人对自然的一种受制与无奈。远景中视距最远的景别,称为大远景。它的取景范围最大,适宜表现 辽阔广袤的自然景色,能创造深邃的意境。2. 全景出现人物全身形象或场景全貌的镜头。此种景别的视野相对小些,既能看清人物又可看清环境,故可 以表现人物的整体动作以及人物和周围环境的关系,展示一定空间中人物的活动

5、过程。它常常用来拍摄人物在会 场、。课堂、集市、商场等一定区域范围中的动作,是塑环境中的人或物的主要手段。牧马人中用远景展示主 人公许灵均选定的生活环境后,用全景描叙了他下放劳动发行的过程。在绿色的摹草原上,牧群在蠕动,一个 40 岁左右的牧马人仰天躺在草地上听着富有苍凉的敕勒川之歌,使这个已生活了20 年的主人公更富有造型性, 表现力。3. 中景显示人物膝盖以上部分形象的镜头。此种景别的人物占有空间的比例增大,观众能看清人物的形体动 作,并比较清楚地观察到人物的神态表情,从而反映出人物的内心情绪。在影视作品中是使用较多的基本景别。 中景在主要表现人物的同时,也提供人一定的活动范围,如房间的一

6、隅,院落的一角等。一部影视镜头的成功一 与否,主要看中景的运用处理。红樱桃中许多场景的奥地利精心审慎设计,其中女主人公楚楚坦诚直白自己 身世一场最突出。整场戏大多用了中景、大中景来拍摄。开始时楚楚用俄语讲述编造的故事后来,女教师要求她 讲实情时,经历坎坷的楚楚再也编不下去,久积心头的悲痛、仇恨、哀怨齐涌心头,她转用母语动情地叙述起身 世来。此时创作者用了一个近乎静止的中长镜头把人物难以觉察的细微表情准确鲜明地记录下来。观众也在不知 不觉中和镜头视点合一,在情感上认同,进入,成为身临其境的体验者。4. 近景表现人物的腰部或胸部以上形象的镜头。此种景别人像占据大部画面,环境变得零碎而模糊。观众已

7、难于看全人物的动作,注意中心往往在人物的肖像和面部表情上。所以常用来表现人物的感情、心理活动,它的 作用相当于文学作品吕的肖像描写,适宜于对人物音容笑貌、仪表神态、衣着服饰的刻画,突出人物的神情和重 要的动作,也可用来突出相当的景物,是影视作品中大量运用的景别。老井有一组旺泉婚后与喜凤的感情戏, 都用近景加以精雕细刻。尤其是夫妻俩为自己儿子取名的场景,通过一个长达 215 英尺的镜头,把个具有生活 本色的画面作了尽兴的渲染。5. 特写表现人物肩部以上部位或有关物体、景致的细微特征的镜头。它是视距最近的一种景别,能把表现的 对象从周围环境中强调、突出出来,近使观众去注意某某关键性细节,诸如惊愕的

8、眼睛、欲滴的泪水、颤抖的睫 毛、抽搐的肌肉等等,造成强烈而清晰的视觉形象。当视距特近时,就称为大特写。特写镜头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可以介绍人物,突出影片的主体形象;可以突出贯穿的物体,如魂断蓝桥的吉祥物;可突出人物细致的表情 或动作;可以反映特写环境,使某个物件含义深邃,如芙蓉镇中扫帚的三次特写:分立墙角的扫帚、渐渐靠 拢的扫帚、并排合一的扫帚,写了两个扫街人相爱的独特经历;可作转换时空的手段;还可与其它景别镜头反复, 使速度节奏加快,造成紧张激烈的气氛。特写镜头不宜毫不无节制的滥用,一般应和全景结合起来使用。二、运动镜头主要是指镜头自身的运动,就是用运动摄影的方法拍摄的镜头。在影视作品中,处

9、于静止状态的画面镜头是不多 见的。大量的是运动的镜头。1. 推镜头被摄对象位置不变的情况下,摄影机向前缓缓移动或急速推进的镜头。用推镜头,使银幕的取景范 围由大到小,画面里的次要部分逐渐被推移画面之外,主体部分或局部细节逐渐放大,占满银幕。在景别上也由 远景变为全、中、近景甚或特写。此种镜头的主要作用是突出主体,使观众的视觉注意力相对集中,视觉感受得 到加强,造成一种审视的状态。它符合人们在实际生活中由远而近、从整体到局部、由全貌到细节的观察事物的 视觉心理。如公民凯恩有个镜头,一直把镜头推到一架刚被扔进火炉的雪撬上的几个字:“玫瑰花蕾”。影片 突出这个细节,引起观众的高度注意,探索主人公与“

10、玫瑰花蕾”的关系。2. 拉镜头与推镜头的运动方向相反,摄影由近而远向后移动离开被摄对象;取景范围由小变大,被摄对象由 大变小,与观众 距离也逐步加大。画面的形象由少变多,由局部变化为整体。在景别上,由特写或近、中景拉 成全景、远景。拉镜头的主要作用是交代人物所处的环境。3. 摇镜头摄影机不作移动,借助于活动底盘使摄影镜头上下、左右、甚至周围的旋转拍摄,有如人的目光顺 着一定的方向对被摄对象巡视。摇镜头能代表人物的眼睛,看待周围的一切。它在描述空间、介绍环境方面有独 到的功用。左右摇常用来介绍大场面,上下直摇又常用来展示高大物体的雄伟、险峻。摇镜头在逐一展示、逐渐 扩展景物时,还使观众产生身临其

11、境的感觉。4. 移镜头摄影机沿着水平方向作左右横移拍摄的镜头。移镜头是机器自行移动,不必跟随被摄对象。它类似 生活中的人们边看走的状态。移镜头同摇镜头一样能扩大银幕二维空间映像能力,但因机器不是固定不变,所以 比摇镜头有更大的自由,它能打破画面的局限,扩大空间视野,表现广阔的生活场景。5. 跟镜头摄影机跟随被摄对象保持等距离运动的移动镜头。跟镜头始终跟随运动着的主体,有特别强的穿越 空间的感觉,适宜于连续表现人物的动作、表情或细部的变化。如罗生门重场戏都在山林,占据了全征镜头 的四分之三。特别是灌木丛中强盗多襄丸奔跑的场面,创作和高速跟拍的镜头,邮剧中人在山坡疾驰、迅捷的跳 跃式的动作,淋漓尽

12、致刻画了自恃武艺高强、 狡狯残忍的山贼本性,成为全剧最精彩的部分。三、其他镜头1. 空镜头画面上没有人物而只有景或物的镜头。空镜头也叫景物镜头。空镜头的内容不“空”,它是影视介绍 环境、叙述事件、刻划人物、 传情达意的重要手段。空镜头的在展示故事发生的环境时,往往出现在影片的开 头。2. 长镜头指长时间拍摄的、不切割空间、保持时空完整性的一个镜头。此镜头在同一银幕画面内保持了空间、 时间的连续性,统一性,能给人一种亲切感、真实感;在节奏上比较缓慢,故抒情气氛较浓。有人把长镜头称作 镜头内部蒙太奇。法国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是长镜头理论”的倡导者,并总结了长镜头在电影中的运用实践:(1) 长镜头和

13、景深镜头的运用可以避免严格限定观众的知觉过程,它是一种潜在的表意形式,注重通过事物的常 态和完整的运动揭示动机,保持透明”和多义的真实;(2) 长镜头(镜头段落)保证事件的时间进程受到尊重,景深镜头能够让观众看到现实空间的全貌和事物的实 际联系;(3) 连续性拍摄的镜头段落体现了现代电影的叙事原则,摈弃戏剧的严格符合因果逻辑的省略手法,再现现实事物的自然流程,因而更有真实感。后人称巴赞的理论为长镜头派”。长镜头作为一种电影风格和表现手段在展现完整现实景象方面有其独特的优越性。3. 仰俯镜头大多数的镜头是平视拍摄的。在电影画面中,拍摄角度不同,被摄对象在观众视觉范围内的方位、 形象就会变化,从而

14、引起观众对被摄对象的注意,改变观众的心理反应。仰摄就是摄影机由下往上、从低向高的 角度拍摄,仰镜头代表了观众 向上仰望的视线,在感情色彩上往往有舒展、开阔、崇高、敬仰的感觉。俯摄就 是摄影机从高往低、由上往下的角度拍摄,俯摄代表了观众向下俯视的视线。俯镜头在感情色彩上,使人有阴郁、 渺小、压抑的感觉拍摄角度适宜表现人的悲剧命运或是反而人物的可憎卑劣。在许多影视片中,时常用俯镜头拍 摄敌人的酒宴、赌场的嘈杂、匪徒的密谋等等。4. 快慢镜头按正常情况拍摄的速度,每秒钟 24 格画面。如果摄影机拍摄的速度减低或加快,而不改变按每 秒24格的放映速度,地么银幕上就会出现特殊的视觉效果。低于摄影机正常速

15、度24格/秒拍下的镜头叫快镜头, 放映时在银幕上出现比实际的运动快的效果。快动作的镜头运用得当,会产生一种夸张的喜剧性效果。但因在观 众视觉上停留时间,运用得不多。高于摄影机正常速度24 格/秒拍下的镜头叫慢镜头,放映时在银幕上出现慢动 作。慢镜头在影视的造型中有特殊的意义。它能人为“延缓”动作节奏,“延长”动作时间,使观众看清在正常情况 下看不清的一些动作过程,因此普多夫金称慢镜头是“时间的特写”是一种有意识引导观众注意的方法。5. 主观镜头从镜头给观众的印象而言,又有客观镜头和主观镜头两种。从导演(也是观众)的视角出发来叙 述的镜头叫客观镜头。从剧中人物的视点出发来叙述的镜头叫主观镜头。主

16、观镜头把摄影机的镜头当作 剧中人 的眼睛,直接“目击”生活其他人、事、物的情景。它因代表了剧中人物对人或物的主观印象,带有明显的主观色 彩,可难事我观众产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的效果,进而使观众和人物进行情绪交流,获得共同的感受。电影眼睛一一是苏联纪录电影导演吉加维尔托夫于二十年代初提出,在创作中付诸实践的理论,即电影眼 睛派”。他把电影摄像机比作人的眼睛,主张电影工作者手持摄像机“出其不意地捕捉生活”,反对人为的搬演, 甚至一般的反对表演的影片(故事片)。他按照自己的理论拍摄了一些成功的影片,如:带摄像机的人、在世 界六分之一的土地上、关于列宁的三支歌曲等。这些影片都以取自生活的正式素材,通过

17、巧妙的蒙太奇处理, 充满激情的表现了苏维埃新社会的本质方面。维尔托夫没有把电影的任务归结为只是单纯的摄录现实,他认为将 电影观察的素材加以组织,从而引导观众达到明确的思想结论,这是非常重要的电影创作阶段,对后来的电影工 作者及五六十年代法国出现的真实电影,都有着重大的影响。当今的电视发展正是延伸了他的 电影眼睛”理论 真实地记录现实并引导观众达到明确的思想结论。独立制片人出资组织影片摄制但并不拥有制片场地、生产设备和固定工作人员的制片人。多独资开办电影制 片公司。选定剧本后,邀请导演和演员,租用场地和有关部门设备进行拍摄,影片完成后支付被聘人员酬金和场 地设备租金。也有的独立制片人与电影制片厂

18、合资拍摄影片,摄制完成后按协议分享利润,影片由电影制片厂发 行。立体声在电影录音过程中,以处于不同位置的若干只话筒将声音分别记录在若干条声带上,影片放映时通过 设置在相应位置上的扬声器还音,以再现出具有深度、广度和方向性的声音。宽银幕电影、全景电影、立体电影 和环幕电影,由于银幕宽度增大,单方向发声,不能适应画面的真实,采用立体声,可使观众处于空间音响的包 围之中,获得身临其境的感觉。类型演员又称天然型演员”。这类演员在外型或气质上具有较为鲜明的特点,十分适合扮演某部影片中的某 一角色。有时由于这一角色的演出成功,以至经常被选用扮演同类角色,导致演员戏路的类型化。监制人监督摄制一部影片的投资者

19、或其代理人。有关影片摄制的所有重大事项均由监制人决策,如选择剧本、 决定导演和主要演员人选、审定摄制计划和成本预算等,并有权干预影片的艺术处理。译制片又称翻译片”。把原版影片(多为外国影片)的对白或解说,从一种语言译成另一种语言,重新配音 复制的影片。制作时,先将原版影片的对白译成另一种需要的语言;再由配音演员按照原版片画面中人物的思想 感情,用逼肖的语调、口型,录成一条对白声带;然后与原版片的音乐、音响效果声带混录成为一条完整的译制 声带,用以印制供放映用的拷贝。将本国影片从一种民族语言(或方言)译成另一种民族语言(或方言)的影片, 也称译制片。同期录音也称“现场录音”。在拍摄电影画面的同时进行录音的摄制方式。一般使用磁带片收录。模拟性音乐也称“效果性音乐”。影片中模拟现实生活中某种特定音响(如风声、雷声、机器声等)的音乐。 主要为强化影片情节、渲染艺术气氛服务。早期的模拟性音乐单纯使用乐器,20 年代起在乐队中引进器械,与 乐器配合模拟。50 年代发展为用电子技术模拟,使影片的音响效果达到更完美的境界。如美国影片群鸟的 配乐中,以电子技术模拟群鸟的鸣叫;在中国大陆与香港合拍的影片火龙中,作曲家将爱过学生在大街上游 行示威时呼喊的一句口号,用电子计算机加以处理,使之转化为音乐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