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公式汇总

上传人:时间****91 文档编号:205808646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37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制冷公式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制冷公式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制冷公式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资源描述:

《制冷公式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冷公式汇总(2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逆卡诺循环P5 冷热源温度状态点和4的比熵J/k-面积1ba1 面积2ba2-141湿蒸气区逆卡诺循环(抱负循环)P504 状态1 3 4的焓kKg-消耗功,面积23041-获得膨胀功,面积043-面积241有传热温差的制冷循环P50有传热温差时制冷系数总不不小于逆卡诺循环的制冷系数,其减小的限度一般称为温差损失,和越大,则温差损失越大膨胀阀替代膨胀机理论理论循环P50与抱负循环比:制冷量减少-面积4bb4膨胀功减少-面积034干压缩替代湿压缩P506 制冷量增长-面积a11a耗功量增长面积121蒸气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的热力计算P507 或-单位质量制冷量k/g -单位容积制冷量k/m3压缩

2、机吸气比容,即压缩机入口气态制冷剂的比容m/kg-制冷剂质量流量k/ -体积流量m3/s制冷量k/s或k -冷凝器单位质量换热量kJ/Kg-冷凝器热负荷kJ/或kw 压缩机单位质量耗功量kJ/Kg压缩机理论耗功率Js或kw -理论制冷系数-制冷效率平衡检查过冷冷循环P508 制冷量增长-面积a4b无过冷的饱和循环制冷系数制冷剂液体在和之间即1/2(+)的平均比热 kJ/g.回热循环5 制冷量增长-面积4b4压缩机耗功量增长-面积1211一次节流、中间完全冷却的双级压缩制冷低、高档压缩机理论耗功率理论制冷系数51w=kgskJ/Kg合用于氨双级制冷系统一次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的双级压缩制冷 低、

3、高档压缩机理论耗功率理论制冷系数P53合用于R2、R134等制冷系统此循环一般增设回热器,使流出蒸发器的制冷剂蒸气由t0升到1低压级压缩机吸气过热度取5,循环中t比t高58按制冷系数最大为原则拟定中间压力P1按高下压压缩机的压缩比相等为原则51热泵循环制热系数P514 公式成立条件必须是工况(冷凝、蒸发温度、再冷度、过热度)完全相似逆卡诺循环制热系数P54最大空气调节器中压缩机向蒸发器提供的实际冷量 W活塞式Qk-压缩机在空调工况下的制冷量Q0-原则工况(=30,=15下的制冷量)制冷剂P51m+=npq+r饱和碳氢化合物CmH2m+2 卤代烃CmHFplqr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理论输气量P540

4、 m/s气缸气缸直径D()、活塞行程S(m)、气缸数Z、曲轴转数n(r/mn)滚动转子式压缩机理论输气量0 m/气缸半径R(cm)、转子半径(cm)、气缸轴向厚度L(cm)、压缩机转速n(r/m)、气缸数Z双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理论输气量40 ms积极转子公称直径0()、转子长度L(m)、面积运用系数C、扭角系数C、积极转子转速n(/min)单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理论输气量P40 m/星轮封闭时的最大基元容积Vp、转子齿数Z、转子转速(r/min)涡旋式制冷压缩机理论输气量P540ms涡旋体高度H(m)、涡旋体壁厚(m)、基圆半径a(m)、涡旋节距Ph=2a(m)、小室数N、回转角(rad)、转速n(

5、r/in)容积效率P54实际输气量V、理论输气量h余隙系数、节流系数、预热系数、气密系数:v、p、t、l中小型活塞式压缩机容积效率P541C约为.04、转数等于或不小于7 r/mn、氨多变指数.28;22,.8相对余隙容积541余隙容积Vc、气缸工作容积g 制冷压缩机工作能力,P542制冷量Kw制热量KwMR-制冷剂单位单位质量流量,kg/s蒸发器出口制冷剂的比焓,kKg;蒸发器进口制冷剂的比焓,kJ/Kg制冷压缩机的容积效率;, 制冷压缩机的理论输气量,3/s制冷压缩机入口气态制冷剂的比容,m3Kg制冷压缩机出口气态制冷剂的比焓,kJ/冷凝器出口液态制冷剂的比焓,J/Kg压缩机配用电机的输入

6、功率,Kw输入功率转化为制热量的系数,小型压缩机0.75,良好的大型压缩机0.,不计散热制冷压缩机耗功率P43 启动式制冷压缩机配用电动机的功率K 单位质量制冷剂的实际耗功率,kJ/g单位质量制冷剂的理论耗功率,kKg制冷压缩机气缸入口处气态制冷剂的比焓,kJ/K氨取0;R2 取.005批示功率,Kw轴功率,w摩擦功率,w理论功率,w批示效率摩擦效率轴效率绝热效率传动效率,直联1,三角皮带0.9-0.95电动机效率制冷性能系数P P544启动式 封闭式 w/w或Kw/制热性能系数 P4启动式 封闭式 w/w或KwKw蒸汽压缩式部分负荷综合性能系数(PV)7Kw以上的机组应配备容量卸载机构美国原

7、则P426A-100%负荷时的性能系数w/,冷却水进水温度30-75%负荷时的性能系数ww,冷却水进水温度26-50%负荷时的性能系数w/w,冷却水进水温度23-25%负荷时的性能系数w/,冷却水进水温度9冷水机组的噪声P553 d0距机组m、距地面15m处的噪声值,B风冷热泵机组冬季制热量55 Kw产品样本中的瞬时制热量(室外空气干球温度7,湿球温度6k1使用地区室外空调计算干球温度的修正系数2机组化霜修正系数,每小时化霜一次09,二次0.8冷却水泵扬程P562 MPaHf、H冷却水管路系统总的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MPHm冷凝器冷却水侧阻力MPaHs-冷却塔中水的提高高度(从塔底部水池到喷淋器

8、的高差)098 H0-冷却塔布水器喷头的喷雾压力a,引风式0.2-005Ma水喷射式0.080.1MP冷凝温度冷却水量水冷 风冷ttk15 kg/stw1、tw2冷却水进、出水温度;tk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Q压缩机的实际制冷量KW;t-冷却水温升,卧式冷凝器48,进水温度高取下限、冷凝器水行程数少取下限。冷却塔的冷却能力P56开式冷却水补水量66开式冷却水系统的补水量涉及:蒸发损失,飘逸损失,排污损失和泄露损失,当选用逆流式冷却塔或横流式冷却塔时,空调冷却水的补水量应为:电制冷1.2-1%,溴化锂吸取式制冷1.41。 J/h 冷却塔的实际冷却能力实际MEDs样本MEyK冷却塔填料部分的总焓

9、移动系数; H-填料层高度,mMED-对数平均比焓差,kkgi、iw2相应于T、tw2饱和空气的比焓,kJkis、is-相应于T1、ts2饱和空气的比焓,J/kgtw1、tw冷却水进出口的水温,; ts1、2室外空气进出口的湿球温度,冷却塔水量,/h; G冷却塔风量,h、-系数分别为045和0.60A冷却塔断面积,m; 1P56表449吸取式制冷氨-水工质对571溴化理-水工质对 kg/ k kg kg溴化理-水工质对P571 kg/ g吸取式制冷机的热力系数P571 -制冷量; 消耗的热量 最大热力系数P571热力完善度g发生器中热媒温度; T0-蒸发器中被冷却物温度(可取进出水平均温度);

10、T-环境温度(可取冷却水进出水平均温度)逆卡诺循环制冷系数; 正卡诺循环制冷系数水溶液的沸点与同压力下水的沸点成正比57、B系数,为浓度的函数吸取式制冷 P571-574m1m2=m m3=m7m循环分倍率放气范畴浓溶液浓度稀溶液浓度放气范畴大,溶液循环倍率小,运营经济性好,但溴化锂-水溶液浓度大,易产生结晶,因此,放气范畴和溶液的循环倍率很重要,溴化锂吸取式制冷的四大性能指标为热力系数,热力完善度,放气范畴和溶液循环倍率。P571单效型双效型吸取式机组名义制冷量、制热量P78 k/k k/kw 名义加热源耗热量 k名义消耗电功率 k蓄冷平均法P597Q-设备选用日总冷负荷kh; Qd设备计算

11、日总冷负荷kWii时刻空调冷负荷kW; qax设计日最大小时冷负荷Wq-设计日平均小时冷负荷kW -设计日空调运营小时数hm-平均负荷系数,宜取7-0.; -制冷站设计日附加系数,58%蓄冷全负荷蓄冷P597蓄冷装置有效容量蓄冷装置名义容量制冷机空调工况制冷量部分负荷蓄冷P57蓄冷装置有效容量蓄冷装置名义容量制冷机空调工况制冷量建筑物逐时冷负荷n1-夜间制冷机在制冰工况下运营的小时数n白天制冷机在空调工况下运营小时数-蓄冷装置的实际放大系数f制冷机制冰时制冷能力的变化率即实际制冷量与空调工况制冷量的比值,活塞0.6-0.65;螺杆0.64.7;离心(中压)0.62-0.66;离心(三级)072

12、-0.有限电时蓄冷装置有效容量P58为满足限电规定所需蓄冷装置容量kWh所选蓄冷装置的最大小时取冷率限电时段空调系统的最大小时冷负荷k修正后的制冷机空调工况制冷量kWh水蓄冷贮槽容积P598 Qs-设计日所需蓄冷量kh-容积率18-1,分层型及容量大的右取低限,其他形式及容量小的取高限; 蓄冷效率08-0.5; 蓄冷槽可运用的进出水温差5-8水蓄冷稳流器9水蓄冷稳流器进口的Re一般Fr2,取F=1Req/Fr稳流器进口的Fr数q稳流器有效单位长度的体积流量(ms); g-重力加速度9.1m/si稳流器最小进口高度m,对下部稳流器进口高度是指其出水孔与槽底的垂直距离,对上部是指其出水孔与液面的垂

13、直距离1进口水密度kg/; a-周边水密度g/mv进水的运动黏度m/s蓄冰系统工程中泵的流量 P6032%乙烯乙二醇溶液(工作温度-65) L/s卤水泵 /sQj输送冷量wt-供回液温差食品的比热容P14食品的温度在冻结点以上 kJ/kgK食品的温度在冻结点如下水分冻结量食品冻结后的比热容 kJ/kgKXs-食品中固形物的质量分数X-食品中水分的冻结质量分数-食品的含水率(质量分数)%tf-食品的初始冻结点t-食品冻结终了温度食品的比焓P614取t=0时食品冻结状态的比焓值作为计算零点,是一相对值食品在初始冻结点以上的比焓 kJ/kgh食品在初始冻结点t以上的比焓 J/k;X-食品中固形物的质

14、量分数%;f-食品在初始冻结点f时的比焓 kkt-食品的温度;t-食品的初始冻结点食品在初始冻结点如下h-食品在初始冻结点以上的比焓 k/kgt食品冻结终了温度tr-食品中水分所有冻结时的参照温度(取-)r0-水的冻结潜热,333. J/k; Xw食品的含水率(质量分数)%b-食品中结合水的含量(质量分数)%-食品中蛋白质的质量分数%果蔬表面水蒸发所导致的失水量P615 kg/s-蒸发系数/sPa; P66表.7-12 M-果蔬的质量kgpg-果蔬表面的水蒸气压P; p-果蔬周边空气的水蒸气压Pa食品冻结时间P66食品的冻结点按1计算,冻结终了热中心点的温度为5冻结终了不是-15时,从图4.7

15、-1 P66 中根据冻结终了温度查出修正系数m平板状食品圆柱状球状-食品的厚度或半径m表面传热系数W/mK;P17,表47-1食品冻结后的热导率W/mK食品的含水量/mtc-冷却介质的温度冷库计算吨位P67 i-冷藏间或冰库的公称体积m-冷藏间或冰库的体积运用系数P7,表47- ;表.7-1s食品的计算密度g/mP618,4.-16冷却间和冻结间冷加工能力P61吊挂式搁架排管式m-设有吊轨的冷却间、冻结间每日冷加工能力t-吊轨有效长度m; t货品冷加工时间d-吊轨单位长度净载货质量k/m,68表4.-17mg-搁架式冻结间每日冷加工能力t; g-每件食品的净质量kgN-搁架式冻结设备设计摆放冻

16、结食品容器的件数mg-每件食品的净质量kg围护构造蒸汽渗入量62假定:1、 蒸汽渗入过程均以气态形式进行2、 蒸汽渗入过程均处在稳定状态 g(mh)=/冷库蒸汽渗入阻的验算sw围护构造高温侧空气的水蒸气的分压力PaPs围护构造低温侧空气的水蒸气的分压力PH围护构造隔热层各层材料的蒸汽渗入阻之和mha/gRw围护构造外表面的蒸汽渗入阻a,Rw =4ha/g;n围护构造内表面的蒸汽渗入阻P,8(当库内有强力通风装置时为)-材料的厚度m; -材料的蒸汽渗入率g/(mhP)H0围护构造隔热层高温侧各层材料(隔热层以外)的蒸汽渗入阻之和mhPg冷库围护构造最小总热阻P2热惰性指标最小总热阻 mS-蓄热系

17、数w /mtg-围构造高温侧的气温d围构造低温侧的气温tl围护构造高温侧空气的露点温度b-热阻修正系数,D4时b=.;其她b 10围护构造外表面热阻mw隔热层层厚度P规18 m所采用隔热材料的导热系数w /mK-围护构造的传热系数w /m各层建筑材料的厚度各层建筑材料的导热系数 /m、n墙或屋面的外、内表面放热系数w m隔热材料设计热导率P规18=b /m 正常条件下测定的热导率w; b热导率修正系数规71 表4.4.4围护构造热流量P68 W-围护构造传热系数w/mK; A围护构造的传热面积-围护构造两侧温差修正系数,P628 表.7-9tw围护构造外侧计算温度,P624 n-围护构造内侧计

18、算温度,62表4734冷藏间货品热流量P631注:1、 仅鲜水果、鲜蔬菜冷藏间计算如冻结过程中需加水时,应把水的热流量加入 W食品热流量W;包装材料和运载工具热流量货品冷却时的呼吸热流量W; 货品冷藏时的呼吸热流量W-冷间的每日进货质量k,63h1-货品进入冷间初始温度时的比焓J/gh2货品在冷间内终结降温时的比焓J/gt货品冷却加工时间,冷藏间取,冷却间、冷冻间取设计冷加工时间; 货品包装材料或运载工具质量系数P632 表4-包装材料或运载工具的比热容kJ/kg包装材料或运载工具进入冷间时的温度 P63 63 表.82包装材料或运载工具在冷间内终结降温时的温度,宜为该冷间的设计温度; 冷却物

19、冷藏间的冷藏质量kg货品冷却初始温度时单位质量的呼吸热流量wkg货品冷却终结温度时单位质量的呼吸热流量w/kg冷间通风换气热流量W P6本条只合用于贮存有呼吸的食品的冷间1、 有操作人员长期停留的冷间如加工间、包装间等,应计算操作人员需要新鲜空气的热流量,其他冷间不计。冷间换气热流量 操作人员需要的新鲜空气热流量Whw冷间外空气的比焓kJ/k h-冷间内空气的比焓kJ/kgn-每日换气次数可采用2-3次 Vn-冷间内净体积m n-冷间内空气密度kg n-操作人员数量电动机运转热流量P63 WP电动机额定功率k;热转化系数,电动机在冷间内取1,在冷间外取0.7b-电动机运转时间系数,对空气冷却器

20、配用的电动机取1,对冷间内其她设备配用的电动机可按实际状况取值,如按每昼夜操作8计,取824操作热流量W P33照明热流量W; 每扇门的开门热流量W操作人员热流量W;Ad-冷间地面面积m; 门樘数每m地板面积照明热流量,冷却间、冻结间、冷藏间、冰库和冷间内穿堂可取2.3w/m操作人员长时间停留的加工间、包装间等可取4.w/m-每日开门换气次数,可按图4.8-1(P634)取值,对需常常开门的冷间,每日开门换气次数可按实际状况采用M-空气幕效率修正系数,可取0.;如不设空气幕时,应取1每个操作人员产生的热流量W,冷间设计温度高于或等于-5时,宜取27W,冷间设计温度低于5时,宜取395冷间冷却设

21、备负荷634冷却间、冻结间和货品不经冷却而进入冷却物冷藏间的货品热流量系数P应取1.3,其她冷间取1 W1围护构造热流量W; 2货品热流量通风换气热流量; 4电动机运转热流量W5操作热流量W; P货品热流量系数冷间机械负荷P4 Wn1-围护构造热流量的季节修正系数,宜取1n2货品热流量折减系数P634表4.8-3; 3同期换气次数,宜取0.5-10(“同步最大换气量与全库每日总换气量的比数”大时取大值)n4冷间用的电动机同期运转系数;P65 表48-4-冷间同期操作系数635 表4.84R制冷装置和管道等冷损耗补偿系数,直接冷却系统宜取1,间接冷却系统宜取.2冷凝器热负荷P6 K单级压缩 KW

22、e压缩机在计算工况下的制冷量KWPi-压缩机在计算工况下的消耗功率KW-冷凝器负荷系数P41图4.83冷凝器传热面积P62蒸发器传热面积644 m mK冷凝器、蒸发器的传热系数w/(mK)冷凝器、蒸发器的对数平均温差ql-冷凝器的热流密度w/; q-蒸发器的热流密度wm冷凝器混合循环水冷却时,补充水量P规35 m/hQ冷却水量/h t1-冷却水进水温度; t-冷却水出水温度t0补充水温度中间冷却器的的直径P规78 m-氨压缩机高压级的输气系数,应按产品规定取值-氨压缩机高压级理论输气量m/hx-中间冷却器内气体速度,不应不小于0.5/s中间冷却器蛇形管面积规728 z中间冷却器蛇形管的热流量K

23、-蛇形管的传热系数,应按产品规定取,无规定期取45-80w/()对数平均温差; 1冷凝温度; -中间冷却温度c中间冷却器蛇形管的出液温度,应比中间冷却温度高5油分离器直径P规728 m-氨压缩机的输气系数(双级压缩时取高压级的),应按产品规定取值V氨压缩机的理论输气量(双级压缩时取高压级的)/W油分离器内气体速度,填料式取0.30.5ms,其她不应不小于0.8m/s贮液器的体积46 m低压循环贮液器上进下出 下进上出 m-贮液器的体积系数P46 表4.-2贮液器的氨液布满度,应取70%v冷凝温度下饱和液体的比体积mg制冷装置中每小时氨液的总循环量g/hq冷却设备蒸发器的设计灌氨体积比例V-冷却

24、设备蒸发器的体积;V-回气管体积m各冷间中,冷却设备灌氨量最大一间蒸发器的体积mVb-一台氨泵的体积流量m/hb-氨泵由启动到液体自系统返回低压循环贮液器时间,可采用0.1-0.2 h低压循环贮液器直径P66 m-氨压缩机的输气系数(双级压缩时取低压级的输气系数),应按产品规定取值V-氨压缩机的理论输气量(双级压缩时,取低压级的理论输气量) mhWd-低压循环贮液器内的气体速度,立式不应不小于0./s,卧式不应不小于0ms ; 低压循环贮液器面积系数,立式取,卧式取.3nd-低压循环贮液器气体进气口的个数,立式取,卧式取1或2(按实际状况)氨泵的体积流量647 m/nx循环倍数,对负荷较稳定蒸

25、发器较少、不易积油的蒸发器的下进上出供液系统取-倍;负荷有波动、蒸发器组数较多、易积油的蒸发器下进上出供液系统取5-6倍;上进下出液系统取78倍氨泵所供同一蒸发温度的氨液蒸发量kg/蒸发温度下氨饱和液体的比体积mg冷却设备的传热面积P64 m-冷间冷却设备负荷W; Ks冷却设备的传热系数/(m)冷间温度与冷却设备蒸发温度的计算温度差 P6冷却设备的传热系数P49K-P规73; C1-规740; C-规740; C3规4压缩机安全阀口径P64 mmv-压缩机的排气量mh1计算系数,R717、R22制冷剂分别取0、.6压力容器上安全阀口径P4 mD、L压力容器的直径和长度C2计算系数,R717、2

26、制冷剂高压侧取8;低压侧取1装配式冷库65计算吨位 t每天进货量m=0.1G kg围护构造热流量 W货品耗冷量 W通风换气耗冷量冷库总制冷负荷 i冷藏间或冰库的公称体积m冷藏间或冰库的体积运用系数617,表4.7-14 ;表4.-15s-食品的计算密度kg/mP68,.; C货品的比热容J(k)1-货品进入冷库时的温度; 2冷库的设计温度冷库项围护构造的传热系数修正值,室内型为10,室外型为1.62-冷库侧围护构造的传热系数修正值室内型为.0,室外型为13As-冷库顶围护构造的传热面积m;Ac冷库侧围护构造的传热面积mAx冷库地坪的传热面积-隔热材料的导热系数/(); 隔热材料的厚度tw-冷库

27、围护构造外侧计算温度62tn冷库围护构造内侧计算温度冷间换气热流量W ; 操作人员需要的新鲜空气热流量Whw冷间外空气的比焓kJ/kg; n冷间内空气的比焓/kg-每日换气次数可采用23次 Vn-冷间内净体积 n冷间内空气密度kg/m n操作人员数量冷凝器传热系数P661管道和设备保温层厚度的拟定,要考虑经济上的合理性,但是,最小保温厚度应使其外表面温度比最热月室外空气的平均露点温度高2左右,以保证保温层外表面不结露。在计算保温层厚度时,可忽视管壁导热热阻和管内表面的对流换热热阻设备壁面:对于管道:t空气干球温度,以最热月室外空气平均温度计算,;tf管道或设备内介质的温度,;t保温层的表面温度

28、,比最热月室外空气的平均露点温度高;外表面的对流换热系数,一般取5. W/(m2K)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W/(mK)保温层厚度,m;do管道的外径,m。制冰池的日制冰能力P规72 t/日 hm冰块质量kg; nb-冰桶数量; tj-结冰时间hC-系数,可取0.530.6;制不透明冰时宜取小值b-冰块顶端横断面短边的长度mmb制冰池内盐水的平均温度,可取-10制冰池内冷却设备传热面积P规732 m-制冰原料水初温在25-30时,每日生产1t冰的热流量,取7000/t制冰池每日制冰生产能力K-冰池蒸发器传热系数,当冷却设备用V型蒸发器,而盐水流速在.70-075m/s,取465580w/(m);采

29、用螺旋管蒸发器时取465-52/(m)氨蒸发温度与盐水平均温度之差可取采暖地区机械通风地面防冻加热负荷规736地面加加热层传入冷间的热流量土壤传给地面加热层的热流量土壤传热系数机械通风送风量 W W W w/(m) /h计算修正值,当室外年平均气温不不小于10时取;等于10-14时取15g地面加热层传入冷间的热流量tu土壤传给地面加热层的热流量Wtg通风加热装置每日运营的时间,不不不小于4Ad-冷间地面面积m; r地面加热层的温度;n冷间内空气温度; Kd冷间地面传热系数w(); tu-土壤温度;tu土壤传热系数/(m)tu-土壤计算厚度,取3.2m; t土壤的热导率w/(m)in-加热层至土壤表面各层材料的厚度min-加热层至土壤表面各层材料的热导率/()C-空气比热容kJ/kg; k空气密度kg/ms-送风温度,取1; p-排风温度,取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