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生物学-植物糖基转移酶研究进展

上传人:回**** 文档编号:205789862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糖生物学-植物糖基转移酶研究进展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糖生物学-植物糖基转移酶研究进展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糖生物学-植物糖基转移酶研究进展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糖生物学-植物糖基转移酶研究进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糖生物学-植物糖基转移酶研究进展(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期末考核课程:Gyobilog植物糖基转移酶研究进展姓名:*学号:*班级:* 时间:*植物糖基转移酶研究进展摘要: 糖基转移酶一类是可以催化糖基从激活的供体转移到特定的受体分子上的一类酶,在生物体中普遍存在并形成了超基因家族。糖基转移酶广泛参与植物生命活动的多种生物学过程。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的研究报道,综述了糖基转移酶的分类、分离鉴定措施及在生物学功能方面的研究进展,盼望为有关研究工作提供参照。核心词: 植物糖基转移酶,分类,分离鉴定,生物学功能糖基转移酶(Glcoyltrasferaes,GT,EC24.x.y)是一类催化糖基转移的酶,通过产生糖苷键将供体糖分子或有关基团转移至特异的受体上。糖

2、基转移酶几乎存在于所有的生物体中,其所催化的糖基化反映是最重要的生物学反映之一,直接参与二糖、单糖苷、聚糖苷等的生物合成。糖基供体分子涉及双糖、多糖、1-磷酸糖、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植物中最常用的供体为UDP-Gl。受体可以是糖类、脂类、蛋白质、抗生素和核酸。糖基转移酶催化供体受体形成、两种糖苷键,产物为多糖、糖蛋白、糖脂以及糖苷化合物等。全基因组测序发现真核生物中约%的基因编码糖基转酶。1糖基转移酶的分类目前,对糖基转移酶的分类重要根据Campbell等提出的GT mly 分类系统(数据收录在AZy数据库中)。糖基转移酶作为高度分歧的多源基因家族,根据蛋白氨基酸序列的一致性、催化特性以及保

3、守序列对其进行分类。因此,一特定的糖基转移酶既可以通过生物化学的措施鉴定其底物,也可以通过生物信息学措施研究其与已知酶基因或酶蛋白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对其进行分类。目前,根据这种分类措施,糖基转移酶被分为4个家族。根据其的折叠方式可将绝大多数酶分为两个超家族,GT-超家族和GTB超家族(图)。根据催化反映机制、产物的立体化学异构性,在这两个超家族中糖基转移酶又分为反向型和保存型两大类(图2)。GT-A型折叠的空间构造有两个紧密相连的/类Rossman折叠区域。G-A家族成员需要一种-XD基序用来结合二价金金属离子(多为M+),这有助于UDP-糖供体的Pi在酶活性位点上的固定,对于催化反映是不可或

4、缺的。GT-难以辨认U-糖供体以外的供体,因此受体的多样性较低。GT-型折叠的空间具有两个正对的/类Rosan折叠区域,连接方式灵活。GT-B成员无需二价金属离子维持活性,这是T-B与GT-家族成员的一种明显区别。此外,通过构造分析和PSIBAST发现了由跨膜T构成TC超家族,其折叠方式全为反向型,活性位点位于长环内部,一般具有8-1个跨膜螺旋。图:根据折叠方式的糖基转移酶分类系统Fig.irarcc cassifction o glycosylransfraes ofdstoclans(注:R:糖脂蛋白次生代谢产物植物激素等)图:“转化型”和“保存型”糖苷转移酶的反映机制F2Ratonmca

5、isf onvetn and reving GTsGT-C超家族中第一种三维构造被拟定的是古细菌Pococcufuriosus的STT。GTC超家族也可以在隐马氏模型中找到,使用这个措施还在真核生物中发现了第四个家族GT-D。“转化型”糖基转移酶的催化反映机制是一种类SN2机制的亲核取代反映:以活化的糖供体基团-1作为亲电子基团,亲核袭击捕获带有亲核受体原子的糖苷配基,通过一种氧络正碳离子离子样的过渡态,产生一种反向的异头构型,完毕取代反映。目前,“保存型”糖基转移酶的催化机制尚不清晰,推测也许是中间体为短暂存在的含氧碳正离子的双取代反映机制。综合糖基转移酶的空间构型和反映类型,可以将糖基转移

6、酶大体分为4个目,目下面又分为不同的家族(图1)。目前,已分类编号的9个家族中有0个分属于植物糖基转移酶,但是不同家族之间的进化关系并尚不明确。G包具有438个基因序列,这些序列源于古细菌、细菌、真核生物和病毒(),催化反映机制为“转化型”,与植物激素、次生代谢产物糖苷化有关的糖基转移酶也位于该家族。GT1家族中绝大多数糖基转移酶的末端具有一种4个氨基酸的保守序列称为PSPG盒(图3),觉得该序列是糖基供体的结合域,因此将GT1单独归为尿苷二磷酸糖基转移酶(Uridinedphoshte glycyltrasers,U)超家族,成员重要以DPGc和UP-葡糖醛酸为糖基供体。图3:植物糖基转移酶

7、PSPG盒保守序列Fig. Plntycosyltnsferase conservative sequnofSPbx 2糖基转移酶的分离鉴定及生化特性目前可以使用多种不同的措施鉴定糖基转移酶基因,涉及生物信息学、生物化学以及遗传学措施等。生物信息学措施研究植物糖基转移酶的思路如下:从cDNA或ST数据库中获取推测是糖基转移酶基因的序列,与目的基因所在的基因组进行同源性比较,得到所有也许的糖基转移酶基因,使用载体克隆该基因并在Eschericia oli等细胞中进行体现,对体现产物进行分离纯化,体外实验验证酶活性和底物。通过该措施找到了拟南芥中99个也许的糖基转移酶基因,这些酶所修饰的次级代谢产

8、物涉及吲哚乙酸、细胞分裂素、水杨酸等。此外,生物信息学措施还可用于基因功能预测和构造分析、亚细胞定位、蛋白构造域分析、保守序列预测以及三维构造预测等。一般采用阴离子互换、疏水色谱、凝胶过滤以及染料配体层析等技术对植物糖基转移酶分离纯化。运用仿生原料(eg:活性黄3、活性绿9)作为亲合层析固定相可以提高糖基转移酶的纯化效率。活性黄等模拟底物与糖基转移酶结合形成束缚酶形式,采用U-Glc作为洗脱液可以得到高纯度糖基转移酶。通过对植物组织酶提取液或者重组酶进行鉴定,发现大部分植物糖基转移酶为可溶性酸性蛋白,p=42-6.1,分子量大概为4060kD; 糖基受体Km.4-3600mol/L,最适pH=

9、59.0。Esciia coli 重组糖基转移酶分子量为50-84kDa,其糖基供体类似于植物糖基转移酶,受体除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外,尚有植物激素、外源杀虫剂等。3植物糖基转移酶的生物学功能植物糖基转移酶催化的反映底物众多,涉及植物激素、次生代谢产物和生物同/异源物质(如含氰苷、除草剂等)。糖苷化可以变化糖苷配基(aglyns)的许多性质,如生物活性、溶解性、在细胞内及植物组织和器官内的转运性,其在植物生长发育、代谢调节、解除内外源毒素毒性及次生代谢产物合成、贮存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3.1 植物糖基转移酶与抗病能力拟南芥(rabips taliana)作为模式生物,其糖基转移酶的研究是最为广泛和

10、进一步的,拟南芥的糖基转移酶在自身抗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o ant Pauld等从拟南芥糖基转移酶中筛选出GT6B,缺失GT76B1的突变体较野生型对营养型丁香假单胞菌的抗性增强,同步提高了水杨酸的含量其标记基因1的体现也上升。但该酶的过体现突变体水杨酸含量下降、茉莉酸含量增长。阐明UGT76B1在水杨酸与茉莉酸信号通路对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Pk等用DNA芯片筛在拟南芥中选出UT7E2,缺失这种糖基转移酶的拟南芥突变体对丁香假单孢番茄致病菌的抗病能力增强,同步获得也提高了系统获得性抗性。Lm等借助-NA插入载体在拟南芥中构建了糖基转移酶基因突变体,突变体对土豆假单孢菌抗性的减少,实验证明这些糖

11、基转移酶可以使植物中的脱落酸发生糖基化修饰,从而增强植物自身的抗性。这些都阐明糖基转移酶在植物病原互相作用中的重要性。3.2 植物糖基转移酶与次生代谢产物合成糖基化修饰作用会影响植物代谢产物的滞留区域,也许会使某些小分子化合物在某一固定位置(如液泡里)积累,也也许使某些疏水化合物因糖基化变化停留位置而停留在亲水环境中。甜叶菊(Stevia rebaudiana) 叶片中具有大量的甜菊糖苷,其甜度约为蔗糖的30倍。甜菊苷在质体中开始合成,然后在甜菊双糖苷的C-羧基位置糖基化形成甜菊苷,然后运送到液泡。由于甜菊苷只在这一步糖基化之后才开始积累,因此觉得这一步对于甜菊苷转运至液泡是至关重要的。借助功

12、能基因组学手段从甜叶菊中克隆除了UG74、G61和UGT5C三个糖基转移酶基因,并且证明她们三个都选择性的在甜菊醇的不同位点进行了糖基化修饰。由此可见,植物的糖基转移酶在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植物糖基转移酶与内源激素植物的内源激素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分化、成熟以及信号应答过程中的作用十分重要。激素在植物体内的存在方式往往是结合态与游离态并存,且两者可以可逆转化。糖基转移酶在两者的转化中发挥调节功能。等在赤豆(Via gularis)中克隆出一种糖基转移酶基因,该酶的体外重组蛋白实验表白:它能特异性的催化反式脱落酸的糖基化。在拟南芥中,Lim等鉴定到一种糖基转移酶基因UGT

13、71B6,该基因其产物催化天然存在的顺式脱落酸。Pie等对UGT71B6在拟南芥中对脱落酸含量动态平衡的影响作了进一步步研究,发现该基因过体现会使脱落酸葡糖酯大量积累,而脱落酸氧化代谢产物红花菜豆酸和二氢红花菜豆酸的含量下降,但自由脱落酸的含量较野生型无明显变化。3.4植物糖基转移酶参与信号转导Oonell等研究番茄的防御反映时,发现糖基转移酶基因il 的体现可以对叶部机械损伤病原微生物的侵染做出迅速反映。进一步研究表白,此基因的体现受水杨酸和病原菌的Avr9基因产物的诱导。这阐明糖基转移酶也许在植物防御反映的信号转导中发挥核心作用。3.5 植物糖基转移酶的其她生物学功能研究表白,植物糖基转移

14、酶还可以对生物来源的毒素进行解毒,对非生物来源毒素进行脱毒反映,以及参与调控植物对非生物胁迫的应答反映等。虽然上述有关研究表白了糖基转移酶基因参与植物的众多生理学过程,但部分功能的具体作用机制尚不十分明确,具体的分子机制还需要人们进一步进行探究。4小结虽然植物糖基转移酶的研究已经获得了很大的进展,特别是对于拟南芥等模式生物,为人类改造盼望的糖基转移酶打下了坚实的基本。将来植物糖基转移酶在作物品种改良、代谢工程方面具有可观的有应用前景。随着其生物学功能逐渐被鉴定,将为阐释维持细胞稳态的分子机制和植物生长发育规律提供新的研究思路。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和生化检测手段,揭示其在植物生理生化代谢网络中的作用

15、,也将成为是植物糖基转移酶研究重要内容。随着科研手段的不断更新,植物糖基转移酶及其有关研究领域必将获得重大进展。主 要参考文献 uinh M,eleryE, DviesG ,et al. An eolving hierrchica fail clasiictin orlyosyltrfass. Mo Bio,328(2):307-31.2 Ono E,ommaY, orkaM, al Fctioal feretaion fthe gycosylransferass that crute to the chmicldiversit o ocive flvnl lcosidesin gapevns

16、 (Vis vinfer)J. he Plat Cel, ,22: 25-281郭溆,罗红梅,宋经元,孙超,陈士林糖基转移酶在植物次生代谢途径中的研究进展.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06:2126-130于洋,曹飞飞,陈小龙. 糖基转移酶的性质、作用机制及其在抗生素中的应用.中国抗生素杂志,02:90-97.5姬向楠,何非,段长青,王军. 植物UDP-糖基转移酶生化特性和功能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09:31636 Hl , Kim KH, LuaDMoecul cloninad bihealcharateation othreencd grape (itislabrusc) fan 7-

17、OglucosytransferaseJ Plaa, , 234: 1201-12147 Wa J, M X M, Koja M,et l. -lcosltasferaeUGT76C s invlved n cytokinin hmeostaisand cytoninresponse irbiosis thlianaJ.Plntel Phsoogy, , 2(12):22002213.8all D, un X, uata J, tal.olecular long andioemicl harateratinof theUDP-glucse: flaonod 3O-glucosylrnsfras

18、e foConcord grae (itis arusca)J.htochemsy, , 7:90-99.9 孟庆山,尹恒,胡建恩,杜昱光植物糖基转移酶在植物抗病过程中的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通讯,02:29-93. 1 outinho P, eleur , Daies G ,e l.n volvi hiechical milyassifto fo gcostranferasesJ. Journl of MoleuaBiology, , 328(2): 717.11 og, Jones P Glycosylrnerass in plntnral prdc sthesis:cacterzatio

19、of superenefamilyJ. Tend in lntSci, , 5(9): 30-386.12 Hu Y, kerS. Remakalesructural simariiestween drs glycoylranfesesJ. Chemitr Biolg, , 9:1287-96.13 Li L L, Heisat , Davie J, et l. Gycosyltransfraes: strutues, unctins,and mechisJ. Annu ReBiochm, , 77: 521-5.14 K F,Kim B ,o H, et .Mecular clonig, e

20、xprsion, and chacteizaton oa flavonoid gosyltrsferaro Abidosis thalaJ. lanScience, , 10(4): 97-935Xu Z , Naajima , Suzuki Y, et l. loni ad charactrizaton o the abscisic acid-speciic gluostransferase gne fromzukibean seedlingsJ. Plant hysig, , 129(3):1285-1295.6 voant Paul V,hagW,Kanawai B, e a. The

21、raidopsis glucoltrnsee G1 conjugates ileucc aid andmoulats plantefense ansecceJ. Plantl,23(11):4124-14517Pr J, Kwn S, Woo J Y,t a Sppresio of UDP glycosytransfeasecoding raidopsi thalin UG7E2 gene expessladst icresed esisanceto uoons syrgaepv. tomaoDC000fectinJ. Plat Phol ,,2():70-182.1 Naouin, Moo

22、LV, Hma D, e al. Genomic cxpresionnlyses reict mltilegenes involved in riterpn sapnn bisythess i Medicgo truncatul. Te Pant ell Olie,, (3):8086.19odolo L V,Li L,Pan , e al.rystlstrucue of glyostrnsferaseUG781eal emoeculr ba folycoslatio an deglcoslai o (so)flavod. Jounal of MolcBioog, , 92: 12-13220

23、 尹恒, 王文霞, 赵小明, 等. 植物糖生物学研究进展J.植物学报, ,45(5):5129Rsah Progs of Pln GlcosyltneaseAtrat: lycosyrsferasear able t ctayze the glycosyl tranfer o aspecii ceto mele on a lass o ezymes ro the ctivatd donor. T organisms are widespead in a lageumber glycosyltrnera enzymes,d the oratio o thser -e family. lcosyltransferaes haveeen widespea concerng for the mportance o plnt lif.Tis aileriwste reseah in recen yar,smrize th clsifictn olcsyl tranea, solio, identifcaion a sahrogess of bilogicalnctio. Keyords:PlantGlycosyltrafese,cassfiction ,isoln and denficaton,biolica ntion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