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20571922 上传时间:2021-03-31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451.6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资源描述: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3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要点 疑点 考点 课 前 热 身 能力 思维 方法 要点 疑点 考点 一、共点力的概念 几个力作用于物体上的同一点或几个力的作用线相交 于同一点,这几个力叫做共点力 . 二、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 1.平衡状态:一个物体在共点力的作用下,如果保 持静止或者做匀速直线运动,就说这个物体处于平衡 状态 . 2.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条件是:合力为 0,写成 公式 F合 =0. 3 当物体受到三个力处于平衡状态时,通常 把其中任意两个力合成,则其合力与第三个力 的关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或者把其中任 一个力沿另两个力方向所在直线分解,则两个 分力与另两个力的关系是分别对应

2、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 4 如果物体受到三个以上的力作用时,一般 用正交分解法 . 要点 疑点 考点 1、平衡状态、平衡力 复习精要: 物体在几个力作用下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 叫做平衡状态 , 这几个力互相叫做平衡力 ( 或其中一个 力叫其余几个力的平衡力 ) 说明:平衡力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区别: ( 1)平衡力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 ,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一定是同一性质的力; ( 2)平衡力中的某个力发生变化或消失时,其他的力 不一定变化或消失 ,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定是同时变 化或消失; ( 3)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分 别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 ( 4)

3、平衡力的效果使物体平衡,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则分别产生各自效果。 2、哪些情况可作平衡来处理 ( 1)静止: v=0, a=0; ( 2)匀速直线运动: v =恒量, a=0; ( 3)匀速转动: =恒量; 3、物体的平衡条件 ( 1)共点力作用下平衡条件: 合外力为零,即: F=0 或 Fx=0 Fy=0 共点力平衡的几何条件 根据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和力的合成的多边 形定则可知,共点力平衡的几何条件是:各力首尾相 接自行构成封闭的力多边形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的推论 物体受两个共点力作用平衡,这两个力必大小相等 ,方 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物体受三个共点力作用平衡,则三个

4、力的作用线必相 交于同一点。其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一定与第三个力 等值反向;画出力的平行四边形后,应用直角三角形的 边角关系、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或者相似三角形对应边 成比例等方法求解之。 三个以上力依次类推 , 而且三个以上的力最终 都可归结为三个力的平衡 。 所以三个力平衡在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问题中具有典型性 。 一个物体受三个共点力而平衡,若其中第一 个力为恒力,第二个力方向不变,第三个力大 小、方向都改变,则当第三个力与第二个力垂 直时最小 ( 2)有固定转动轴平衡条件:合外力为零,合 力矩为零,即: F=0 M=0 1在下列运动状态下,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有 ( ) A蹦床运动员上

5、升到最高点时 B秋千摆到最低点时 C相对静止于水平匀速运动的传送带上的货物 D宇航员费俊龙、聂海胜乘坐“神舟”六号进 入轨道做圆周运动时 C 课 前 热 身 2. 一物体同时受到共面的三个力的作用,下列几 组力的合力可以为 0的是 ( ) A.5N、 7N、 8N B.5N、 2N、 3N C.1N、 5N、 10N D.1N、 10N、 10N ABD 课 前 热 身 3.两个物体 A和 B,质量分别 为 M和 m,用跨过定滑轮的轻 绳相连, A静止于水平地面 上,如图 1-4-1所示,不计 摩擦, A对绳的作用力的大 小与地面对 A的作用力的大 小分别为 ( ) A.mg,(M-m)g B

6、.mg,Mg C.(M-m)g,Mg D.(M+m)g,(M-m)g 图 1-4-1 A 课 前 热 身 4. 一根粗细均匀的匀质棒按不同的对称方式悬挂 于线下,如图 1-4-2所示,则图中哪一种悬挂方式 能使线的张力最小 ( ) 图 1-4-2 D 课 前 热 身 5.在如图 1-4-3的装 置中,物体 A处于静 止 .已知 A所受重力 GA=10N, B所受重力 GB=2N,绳与水平方向 的夹角为 37 .那么, 物体 A与水平地面的 摩擦力 f= ,物体 A对地面的压力 FN= 图 1-4-3 1.6N 8.8N 6春天在广场上有许多人放风筝。会放风筝的 人 ,可使风筝静止在空中。图 2

7、中的四幅图中, MN 代表风筝截面, OL代表风筝线,风向水平。在图 2所示的四种情况中,风筝可能处于静止状态的 是 ( ) B M N L M N L M N L M N L 风向 风向 风向 风向 A D C O O O O B 7.如图所示 , 物体 A靠在竖直墙面上 , 在力 F作 用下 , A、 B保持静止 。 物体 B的受力个数为: ( ) A 2 B 3 C 4 D 5 B A F 点拨: AB间一定有摩擦力存在。 C 8如图所示,物体 P左边用一根轻弹簧和竖直墙相 连,放在粗糙水平面上,静止时弹簧的长度大于原 长。若再用一个从零开始逐渐增大的水平力 F向右拉 P,直到拉动,那么

8、在 P被拉动之前的过程中,弹簧 对 P的弹力 T的大小和地面对 P的摩擦力 f 的大小变化 情况是 ( ) A T始终增大, f 始终减小 B T先不变后增大, f 先减小后增大 C T保持不变, f 始终减小 D T保持不变, f 先减小后增大 P D 10 如图所示 , 用两根细线把 A、 B两小球悬挂 在天花板上的同一点 O, 并用第三根细线连接 A、 B 两小球 , 然后用某个力 F作用在小球 A上 , 使三根 细线均处于直线状态 , 且 OB细线恰好沿竖直方向 , 两小球均处于静止状态 。 则该力可能为图中的 ( ) ( A) F1 ( B) F2 ( C) F3 ( D) F4 O

9、 B F1 F2 F3 F4 A 点拨: 线 AB中的张力为 0. B C 11在建筑工地上有时需要将一些建筑材料由高处送 到低处,为此工人们设计了一种如图所示的简易滑轨: 两根圆柱形木杆 AB和 CD相互平行,斜靠在竖直墙壁 上,把一摞瓦放在两木构成的滑轨上,瓦将沿滑轨滑 到低处。在实际操作中发现瓦滑到底端时速度较大, 有可能 摔碎,为了防止瓦被损坏,下列措施中可行的 是 ( ) A减少每次运送瓦的块数 B增多每次运送瓦的块数 C减小两杆之间的距离 D增大两杆之间的距离 B A D C D 解见下页 解: 画出瓦的受力图如图示: Gsin f N2 N1 Gcos N2 N1 Gcos 增加

10、或减少每次运送瓦的块数,重力 G、支持力 N 和摩擦力 f都按比例变化,但加速度不变,瓦滑到底端 时的速度不变,不能防止瓦被损坏。 增大两杆之间的距离,两杆对瓦片的支持力 N增大, 如图红线示, 两杆与瓦片间的摩擦力增大, 瓦片的加速度减小, 瓦滑到底端时速度减小, 可以防止瓦被损坏。 12 如图所示是山区村民用斧头劈柴的剖面 图 , 图中 BC边为斧头背 , AB、 AC边是斧头的 刃面 。 要使斧头容易劈开木柴 , 则 ( ) A BC边短些 , AB边也短些 B BC边长一些 , AB边短一些 C BC边短一些 , AB边长一些 D BC边长一些 , AB边也长一些 A C B 木柴 斧

11、头 C 13如图所示,猎人非法猎猴,用两根轻绳将 猴子悬于空中,猴子处于静止状态。以下相关 说法正确的是: ( ) A猴子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B绳拉猴子的力和猴子拉绳的力相互平衡 C地球对猴子的引力与猴子对地球的引力与 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D人将绳子拉得越紧,猴子受到的合力越大 A C 14 如图 , 三根绳子上的拉力分别是 T1、 T2 和 T3, 若悬点 B不动 , 悬点 A水平向左移动时 , 对三根绳子上拉力的变化情况 , 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 A、 T1变小 , T2、 T3不变; B、 T1变大 , T2、 T3不变; C、 T1 、 T2变大 , T3不变; D、 T1 、

12、 T2、 T3都变大 A B T 1 T2 T3 C 15 物块 M置于倾角为 的斜面上 , 受到平行 于斜面的水平力 F的作用处于静止状态 , 如图所示 . 如果将水平力 F撤去 , 则物块 ( ) A 会沿斜面下滑 B 摩擦力的方向一定变化 C 摩擦力的大小变大 D 摩擦力的大小不变 F M 解 : 画出受力图如图示, F Mgsin f f 2 =F 2+(Mgsin ) 2 如果将水平力 F撤去, f 1=Mgsin f 摩擦力的大小变小,不会沿斜面下滑 B 16 如图 3所示 , 在倾角为 的固定光滑斜面上 , 质量为 m的物体受外力 F1和 F2的作用 , F1方向水 平向右 ,

13、F2方向竖直向上 。 若物体静止在斜面上 , 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 A B C D mgF,s i nmgc o sFs i nF 221 mgF,s i nmgs i nFc o sF 221 mgF,s i nmgc o sFs i nF 221 mgF,s i nmgs i nFc o sF 221 m F2 F1 图 3 B 17. 江阴长江大桥主跨 1385m , 桥下通航高度 为 50m , 两岸的桥塔高 196m , 桥的东西两侧 各有一根主缆横跨长江南北两岸 , 绕过桥塔顶 鞍座由南北锚锭固定 , 简化模型的剖面图如图 所示 , 整个桥面共 4.8 104 t , 都悬在

14、这两根 主缆上 , 若地面及桥塔对桥面的支持力不计 , g 取 10m/s2 , 则每根主缆承受的拉力约为 ( ) A . 2.4 108N B. 6 108N C . 1.2 l09N D. 2.4 109N 50m 1385m 196m 桥面 主缆 B 解见下页 50m 1385m 196m 桥面 解: 桥的东西两侧各有一根主缆 ,共有四根主缆。 画出受力图如图示: G 2T 2T 由共点力平衡条件 c o sTG 2 2 5 1 21 3 8 51 4 6 501 9 6 22 )/( c o s 解得 T=6 108 N 能力 思维 方法 【 例 1】 如图 1-4-4所示,质量为 m

15、1=5kg的物体, 置于一粗糙的斜面上,用一平行于斜面的大小为 30N的力 F推物体,物体沿斜面向上匀速运动,斜 面体质量 m2=10kg,且始终静止,取 g=10m/s2,求 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的大小及支持力的大小 . 图 1-4-4 能力 思维 方法 【 解析 】 ( 1)隔离法:对 物体作受力分析,如图 1- 4-5(a)所示,由图可知, 在垂直于斜面方向上 FN=m1gcos30 在平行于斜面方向上, F=m1gsin30 +Ff,Ff=F- m1gsin30 图 1-4-5 能力 思维 方法 再对斜面体作受力分析,如图 1-4-5(b)所示 . 在竖直方向上有 FN地 =m2g+FN

16、cos30 -Ffsin30 ,且 Ff=F f. 将、两式代入式得 FN地 =(m2+m1)g-Fsin30 =135N. 在水平方向上有 图 1-4-5 能力 思维 方法 FNx=FNsin30 =m1gcos30 sin30 F fx=Ffcos30 =Fcos30 -m1gsin30 cos30 显然, F fx和 FNx方向均向右,斜面体有向右运动 的趋势,受到地面对它向左的摩擦力 F地 . F地 =Ff x+FNx=Fcos30 = N. 315 能力 思维 方法 (2)整体法:由于不要求求出物体和斜面体之间的相互 作用力,而且两个物体均处于平衡态,故可以将物体和 斜面体当作一个整

17、体来研究,其受力图如图 1-4-6所示 . 由图可知: 在水平方向上,有 F地 =Fcos30 = N; 在竖直方向上,有 FN地 =( m2+m1) g-Fsin30 =135N. 图 1-4-6 315 能力 思维 方法 【 解题回顾 】 从以上两种方法比较,不难看出;整 互连接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若研究的问题不涉及 能力 思维 方法 【 例 2】 如图 1-4-7所示,重为 G的均匀链条,两端 用等长的轻绳连接,挂在等高的地方,绳与水平 方向成 角,试求: ( 1)绳子张力 . ( 2)链条最低点的张力 . 图 1-4-7 能力 思维 方法 【 解析 】 ( 1)以绳子为研究对象,绳子两

18、端所受的 力为 F1和 F2,重力 G可看作作用在绳子中点,把 F1 、 F2分解成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两个分量,由力的平 衡条件有 F1sin = F2 sin =G F1cos = F2 cos =0 由式得 F=F1= F2 =G/2sin 能力 思维 方法 (2)为了求链条最低点的张力 T,隔离取一半链条作为研 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 1-4-8所示,在水平方向有 T=F1cos =(G/2sin) cos =G/2tan 求 T时,也可隔离一半链条为研究对象,用力的矢量三 角形求解 . 能力 思维 方法 【 例 4】 给你一个立方体重物,一块平整的长木板,几 本厚薄不同的书和一根刻度尺,要求用这些器材在桌 面上粗略测定重物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试简述实 验方案,并写出 的表达式 .(用测量量来表示 ) 能力 思维 方法 【 解析 】 如图 1-4-11把书垫在长木板的一端 形成一个斜面,把立方体重物放在斜面上, 轻推一下立方体物块,看能否沿斜面滑下, 适当改变书的本数及位置,直到使物块能沿 斜面匀速滑下,用刻度尺测出长木板的长度 L 和被垫一端的高度 h. 当物块匀速下滑时,由平衡条件可得 mgsin-mgcos=0 ,=tan 而 则 22ta n hL h 22 hL h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