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优化论文

上传人:bei****lei 文档编号:205714440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63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网络优化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网络优化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网络优化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资源描述:

《网络优化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优化论文(2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廊坊师范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题 目:TD-SCDMA网络优化设计 学生姓名:刘子扩 指导老师:段晓霞 二级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系 别:物电学院 专 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年 级: 2010级 学 号:10050241021 完成日期:2014年2月151廊坊师范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论文题目:TD-SCDMA网络优化设计 摘 要:移动通信网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网络,网络结构、无线环境、用户分布和使用行为都在不断地变化,需要持续不断地对网络进行优化调整以适应各种变化。无线网络优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贯穿于网络发展的全过程。只有不断地提高网络质量,才能让用户满意,吸引和发展更多的用户。当前,第三

2、代移动通信系统在全世界引起广泛的关注。TD-SCDMA是由我国提出的、享有知识产权并得到ITU批准的三大主流标准之一。随着TDSCDMA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各种关键技术顺利解决,TDSCDMA系统终端、基站和无线控制器等设备的商用化,为了提高系统容量、扩大基站覆 盖范围、保证信号传输质量,向更多的用户提供最多的业务内容及价值,同时达到投资成本的最优,网络优化工作越来越重要。所谓无线网络优化,就是根据系统的实际表现和实际性能,对系统进行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网络资源和系统参数的调整,使系统性能逐步得到改善,达到系统现有配置条件下的最优服务质量。本文介绍了以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TD-SCDMA

3、为核心来讨论无线网络的优化过程、优化内容、优化措施。通过对TD-SCDMA网络优化与实现的研究,充分体现了移动通信网络优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关键词:TD-SCDMA,网络优化,无线资源,数据分析 Abstract: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is a dynamic network, network structure, wireless environment, user distribution and use behavior is constantly changing, need to continuously network optimizatio

4、n and adjustment to adapt to all kinds of changes. Wireless network optimization is a long-term process, it throughout the whole process of network development. Only by continuously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network, to make the customer satisfied, attract and develop more users. At present, the thir

5、d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aused widespread concern around the world. TD-SCDMA is put forward by our countrys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to get the three mainstream standards approved by the ITU.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D - SCDMA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vari

6、ous kinds of key technology solve smoothly, TD - SCDMA system devices such as terminals and base stations and wireless controller,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ystem capacity, expanding the scope of the base station cover cover, ensure the quality of signal transmission, to more users with the most busi

7、ness content and value, the investment cost of optimal at the same tim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network optimization. The so-called wireless network optimization, is according to the field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 and the actual performance, the system is analyzed, in 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8、the network resources and system parameters adjustmen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 has been gradually improve, achieve system existing configuration conditions of the optimal service quality.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third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s the core TD-SCDMA wireless netw

9、ork optimized to discuss the process of optimizing the content,and the optimization measures. On TD-SCDMA network optimiz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research, fully embodies the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optimization of the necessity and importance.Keywords: TD-SCDMA, network optimization, Radio

10、resourcet, data analysis目 录1 网络优化以及网络优化的目的42 TD-SCDMA简介4 2.1 TD-SCDMA4 2.2 TD-SCDMA主要优势6 2.3 TD-SCDMA 的关键技术63 TD-SCDMA无线网络优化7 3.1无线网络优化概述7 3.2无线网络优化的工作思路7 3.3无线网络优化的主要工作内容8 3.4网络优化的具体步骤9 3.5 TD-SCDMA优化软件工具的使用114 TD-SCDMA网络场景优化17 4.1一般楼宇室内场景17 4.2高速公路场景17 4.3地铁场景18参考文献201.网络优化以及优化的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3G的大力普及以及

11、4G的实验普及正在进行中,网络通信的质量与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网络优化实质上是对手机和基站之间的空中信号的性能改善,换言之就是通过数据采集、性能评估、优化方法制定和优化方法实施多个环节来完成的。其中数据采集包括路测和拨打测试以及话务统计等。 网络优化的目的就是对投入运行的无线网络进行参数采集、数据分析,找出影响网络质量的原因,通过技术手段或参数调整使网络达到最好运行状态的方法,使网络资源获得最好效益,同时了解、研判网络的发展趋势,为进一步的发展扩容等提供技术依据和计划建议.在此基础上,我对TD-SCDMA做了一个分析与研究。TD-SCDMA标准是第一个由中国提出的,以我国知识产权为主

12、的、被国际上广泛接受和认可的无线通信国际标准。TD-SCDMA采用了时分双工、智能天线、联合检测、DCA、同步和接力切换等多项关键技术。随着TD-SCDMA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商用,对TD-SCDMA无线网络的优化显得尤为重要。2 TD-SCDMA简介2.1 TD-SCDMA TD-SCDMA(Time Division-Synchronization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是由中国无线通信标准化组织(CWTS)制定的3G无线通信标准。同时它也是ITU正式发布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空间接口技术规范之一,它得到了CWTS及3GPP的全面支持。它是中国电

13、信百年来第一个完整的通信技术标准,也是UTRAFDD可替代的方案。它采用了智能天线、联合检测、同步CDMA、多时隙、可变扩频系统、自适应功率调整等技术,其标准是由我国信息产业部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CATT)和Siemens合作开发的,是FDMA、TDMA和CDMA这三种基本传输模式的灵活结合,可以说它集CDMA、TDMA等技术优势于一体,具有系统容量大、频谱利用率高、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 2。其核心网基于GSM-MAP,同时可通过网络扩展方式提供基于ANSI-41的运行能力。表2-1为TD-SCDMA标准概况3。表2-1 TD-SCDMA标准概况复用方式TDD基本带宽1.6MHz无线帧长10ms

14、(分为两个5ms子帧)子帧结构7个常规时隙和3个特殊时隙码片速率1.28Mcps据传输速率12.2kbps、64kbps、144kbps、384kbps,最大2Mbps载频带宽18801920、20102025、22002300MHz图2-2为TD-SCDMA的多址方式示意图,图2-2 TD-SCDMA的多址方式示意图TD-SCDMA系统特别适合于在城市人口密集区提供高密度大容量话音、数据和多媒体业务。目前我国城市化发展加快,城市规模及人口规模不断扩大,该系统无疑成为提高我国城市通信质量的较佳选择。系统可以单独运营,也可与其它无线接入技术配合使用。TD-SCDMA所呈现的先进的移动无线系统是针

15、对所有无线环境下对称和非对称的3G业务所设计的,它运行在不成对的射频频谱上。TD-SCDMA传输方向的时域自适应资源分配可取得独立于对称业务负载关系的频谱人配的最佳利用率。因此,TD-SCDMA通过最佳自适应资源的分配和最佳频谱效率,可支持速率从8kbit/s到2Mbit/s的语音、互联网等所有的3G业务4。TD-SCDMA优化包括工程参数优化和无线参数优化。工程优化主要是对工程参数进行优化,包括方位角,下倾角,天线挂高,天线类型,甚至站址的变动。工程参数优化是网络优化重要的也是较为简单快捷的调整方式。在解决覆盖,业务性能问题中,应该被考虑为首先采取的手段。工程参数设计到的主要是指:基站位置、

16、天线挂高、天线方位角、天线下倾角、PCCPCH发射功率、天线波瓣宽度。无线参数调整是网络优化的重要手段。无线参数调整前要经过充分的思考,做到有据可循。无线参数有RNC级别和小区级别。要按照参数的重要性和涉及范围进行分类。重要参数调整前要仔细论证。调整无线参数的同时要做好备份工作。2.2 TD-SCDMA主要优势1、能在现有的GSM网络上迅速而直接部署;2、拥有突出的频谱利用率,相比其他3G标准的现有设备而言,其频谱利用率比它们的高一倍;3、无需使用成对的频段,增加了信息传输的灵活性;4、拥有较好的抗干扰性,特别是抑制码间干扰;5、其灵活、自适应的上下行业务分配,特别适合各种变化的不对称业务(如

17、无线因特网);6、无论是设备运行或是维护上,其成本都较低。2.3 TD-SCDMA 的关键技术在TD-SCDMA系统中,用到了以下几种主要的关键技术:1、上行同步(Uplink Synchronous):所谓上行同步是指在同一小区中,使用同一时隙的不同位置的用户发送的上行信号同时到达基站接收天线,即同一时隙不同用户的信号到达基站接收天线时保持同步。目的是为了减小小区内用户间的上行多址干扰和多径干扰,增加小区容量和小区半径。2、接力切换(Baton Handover):接力切换是一种改进的硬切换技术,可提高切换成功率,与软切换比,可以克服切换时对邻近基站信道资源的占用,能够使系统容量得以增加。在

18、接力切换过程中,同频小区之间的两个小区的基站都将接受同一终端的信号,并对其定位,将确定可能切换区域的定位结果向RNC 报告,完成向目标基站的切换。所以,所谓接力切换是由RNC 判定和执行,不需要基站发出切换操作信息。接力切换可以使用在不同载波频率的TD-SCDMA 基站之间,甚至能够使用在TD-SCDMA 系统与其它移动通信系统(如GSM,CDMA IS95 等)的基站之间7。3、功率控制(Power Control):为使小区内所有移动台到达基站时信号电平基本维持在相等水平、通信质量维持在一个可接收水平,对移动台功率进行的控制。功率控制分为前向与反向功率控制,反向功率控制又分为开环功率控制和

19、闭环功率控制,闭环功率控制细分为外环功率控制和内环功率控制。功率控制是CDMA系统一项关键技术。CDMA系统是干扰受限的系统,移动台发射功率对小区内通话的其他用户而言就是干扰,所以要限制移动台发射功率,使系统总功率电平保持最小。功率控制是WCDMA系统关键技术之一。由于远近效应和自干扰问题,功率控制是否有效直接决定了WCDMA系统是否可用。4、动态信道分配(Dynamic Channel Allocation):系统根据当前的业务负载和干扰情况,动态地将信道(频率或时隙)分配给所需用户的操作,以达到最大系统容量和最佳通信质量8。5、联合检测(Joint Detection):多用户检测的一种。

20、系统中多个用户的信号在时域和频域上是混叠的,接收时需要在数字域上用一定的信号分离方法把各个用户的信号分离开来3 TD-SCDMA无线网络优化3.1无线网络优化概述随着移动用户的迅猛增长,用户对网络通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移动运营商也都大规模开展了以提高用户感知度为目标的网络优化工作,并提出了对各项主要指标的考核标准。移动通信网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网络,网络结构、无线环境、用户分布和使用行为都在不断地变化,需要持续不断地对网络进行优化调整以适应各种变化。通过对现在网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处理,可以有效地提高通话质量。无线网络优化是一个闭环的处理流程,循环往复,不断提高。随着近两年优化工作的不断深入

21、,各分公司的优化工作实际上已进入一个较深层次的分析优化阶段。即在保证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的基础上,采取种种措施,解决网络存在的局部缺陷,最终达到无线覆盖全面无缝隙、接通率高、通话持续、话音清晰且不失真,保证网络容量满足用户高速发展的要求,让用户感到真正满意。无线网络优化是通过对现已运行的网络进行话务数据分析、现场测试数据采集、参数分析、硬件检查等手段,找出影响网络质量的原因,并且通过参数的修改、网络结构的调整、设备配置的调整和采取某些技术手段,确保系统高质量的运行,使现有网络资源获得最佳效益,以最经济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3.2无线网络优化的工作思路移动网络规划和优化的基本原则是在一定的成本下

22、,在满足网络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建设一个容量和覆盖范围都尽可能大的无线网络,并适应未来网络发展和扩容的要求,无线网络优化的目的就是对投入运营的网络进行参数采集、数据分析,找出影响网络质量的原因,通过技术手段或参数调整,使网络达到最佳运行状态的方法,使网络资源获得最佳效益。TD-SCDMA无线网络优化的工作思路是首先做好覆盖优化,在覆盖能够保证的基础上进行业务性能优化最后过度到整体性能优化阶段。 实现方式主要包括:1、实现最佳的系统覆盖,即尽可能利用有限的资源实现最优的覆盖。2、合理的切换带的控制。可以通过调整切换参数,使切换带的分布趋于合理。3、系统干扰最小化。通过物理优化调整天线挂高、方位角、

23、下倾角等,合理控制无线覆盖范围,降低系统干扰;调整外环和内环功率控制参数,降低系统干扰;调整各种业务的初始功率参数,降低业务初始建立时产生的干扰;调整慢速DCA的参数,尽可能的将干扰影响最小化。4、基站负荷趋于均匀合理:通过调整基站的覆盖范围,合理控制基站的负荷,使其负荷尽量均匀。3.3无线网络优化的主要工作内容一切可能影响网络性能的因素都属于无线网络优化的工作范畴,主要内容包括:1、设备排障。2、提高网络运行指标,无线网络优化的主要工作是提高网络的性能指标,包括:容量指标:反映容量的指标是上下行负载。 覆盖指标:反映覆盖的指标有PCCPCH强度、接收功率、发送功率和覆盖里程比等,PCCPCH

24、强度是反映覆盖质量的关键参数,覆盖里程比是反映网络整体覆盖状况的综合指标。覆盖的问题主要有无覆盖、越区覆盖、无主覆盖等,覆盖问题容易导致掉话和接入失败,是优化的重点。 业务质量指标:对于语音业务,反映业务质量的指标是误帧率;对于数据业务,反映业务质量的指标主要是吞吐率和时延。 接入指标:反映接入指标的参数是业务接入完成率。移动台发起接入请求,如果在规定时间内移动台不能建立相应的业务连接,则认为接入失败,但是接入失败不包括由于基站主动拒绝而导致不能建立连接(呼叫阻塞)的情况。导致接入失败的主要原因有无覆盖、越区覆盖、临区列表不合理等。成功率指标:反映成功率指标的参数是业务的掉话率。导致掉话的主要

25、原因有PCCPCH污染、覆盖不良、无主PCCPCH以及临区设置不合理等。 切换指标:反映切换指标的参数是切换成功率。3、解决用户投诉,提高通信质量。4、均衡网络负荷及话务量:网内各小区之间话务量均衡、信令负荷均衡、设备负荷均衡和链路负荷均衡等。5、合理调整网络资源:提高设备利用率、提高频谱利用率和每信道话务量等。6、建立和长期维护网络优化平台:建立和维护网络优化数据库11。3.4网络优化的具体步骤1、网络优化工作具体讲就是通过测试和分析,发现系统的问题,修改调整系统参数,逐步改善系统性能,如此反复不断进行,最终使系统在接近最优的状态下工作,网络优化有一定的工作步骤:第一,我们在进行无线网络优化

26、的时候,需要输入各种参数,包括无线网络设计参数,地理信息参数,传播模型参数,业务参数、天线参数等。 无线网络设计参数即网络规模的估算。该估算涉及到的输入参数包括覆盖参数,容量参数、服务质量参数、话务参数等。在覆盖估算和容量估算的基础上估算出大致所需要的基站的数量,作为网络规划的重要输入参数。地理信息参数即当地的电子地图。电子地图包括地形高度、地物信息等对电波传播有影响的地理信息,是重要的基础数据。第二,多个基站在有载条件下的网络故障诊断监视,对系统进行实时的监视,并且进行故障监视。实时监视主要包括监视MDM提供的有关系统的各种消息的监视,如导频情况、误帧率情况、前向信噪比情况、前向和反向功率电

27、平情况、移动台切换情况、基站参数配置情况等等。故障诊断是依据各种监视信息,对系统中可能隐含的故障进行甄别、判断和定位。在判断定位的基础上,提出对系统的修改方案,为进一步网络优化奠定基础。2、网络优测试通过对系统不断的必要测试,随时了解系统的工作情况,监视系统的变化,掌握系统的运行情况。主要包括两方面,即测试路线的选择和测试数据的采集。路线的选择可以是一条或多条,一般应遵循下列原则: (1)穿越尽可能多的基站;(2)包含网络覆盖区的主要道路;(3)在测试路线上车辆能以不同的速度行驶;(4)包含不同的电波传播环境;(5)路线应穿越基站的重叠覆盖区。3、测试数据分析网络优化测试数据采集完毕后,就可以

28、进行测试数据的分析。所谓统计分析,就是从统计意义的角度出发,依据拨打测试数据结果,来计算系统的一些统计性能指标,例如下列指标。(1)移动固定的呼叫完成率、掉话率、阻塞率等;(2)固定移动的呼叫完成率、掉话率、阻塞率等;(3)移动移动的呼叫完成率、掉话率、阻塞率等;(4)系统的掉话集中区;(5)系统的其他统计指标。4、系统参数的优化(1)工程参数优化工程优化主要是对工程参数进行优化,包括方位角,下倾角,天线挂高,天线类型,甚至站址的变动。工程参数优化是网络优化重要的也是较为简单快捷的调整方式。在解决覆盖,业务性能问题中,应该被考虑为首先采取的手段。工程参数设计到的主要是指:基站位置、天线挂高、天

29、线方位角、天线下倾角、PCCPCH发射功率、天线波瓣宽度。(2)无线参数优化调整无线参数调整是网络优化的重要手段。无线参数调整前要经过充分的思考,做到有据可循。调整无线参数的同时要做好备份工作。无线参数的优化重点在:覆盖优化、切换优化、邻区优化、扰码和频点优化。3.5 TD-SCDMA优化软件工具的使用目前主要使用鼎力软件,在这里仅对鼎立软件做详细介绍。Pioneer是鼎立公司推出的针对GSM/GPRS/EDGE/CDMA/UMTS /HSDPA/TD-SCDMA网络的无线测试软件,PIONEER结合了工程师长期无线网络优化的经验和最新的研究成果,是一个基于PC和Windows NT/2000

30、/XP的网络优化评估系统,具备完善的多网测试功能。鼎立TD-SCDMA系统包括路测系统 Pilot Pioneer和后台分析软件Navigator。 鼎立分析软件说明1、双击打开软件,如图4.1图4.1 软件界面2、引入数据,在菜单栏编辑中的打开数据文件,选择数据存放路径,选择LOG文件,如图4.2图4.2 引入数据3、查看三层信息,选择需要查看三层信息的手机,右键单击,选择第一项信令窗口,弹出三层信息窗口,使用最后一个图标按钮可以设置显示那些三层信息,如图4.3显示了测试的几部手机图4.3 查看三层信息4 、查看话务统计,选择统计中的评估报表,弹出对话框,选择需要进行统计的手机,其中在Net

31、work中选择需要手机的网络(GSM或CDMA),可以选择表格存放路径,自动弹出统计窗口,如图4.4图4.4 查看话务统计5 、导出图,在工具中选择导出数据,然后选择出图的LOG,出图的类型,还需要在单选按钮选择输出MIF文件,可在选择的路径中直接生成TAB文件,用MAPINFO打开即可,如图4.5图4.5 导出图6 、调整地图分界,选择地图图标,选择需要出图的LOG,选择图层,出现对话框,如图4.6图4.6 调整地图分界7、双击BCCH项,出现颜色和数值分界,就可以在右边的窗口中直接修改数值和颜色分界4 TD-SCDMA网络场景优化4.1一般楼宇室内场景1、一般楼宇室内场景特点TD-SCDM

32、A是围绕着智能天线、联合检测等许多新技术展开的全新的第三代移动通信主流标准。其室内分布系统结构与传统的分布系统类似,可以与其他系统共享相同的单元。但是由于室内传播环境和工程上的考虑,智能天线并未引入到室内分布系统的覆盖中。BBU+RRU多通道室内覆盖解决方案将智能天线思想成功应用于室内,既规避了干扰,提升了系统容量,又降低施工难度节省建设成本。室内分布系统是针对室内用户群、用于改善建筑物内移动通信环境的一种成功的方案。其原理是利用室内覆盖式天馈系统将基站的信号均匀分布在室内每个角落,从而保证室内区域拥有理想的信号覆盖。TD-SCDMA网络进行室内覆盖组网时,一般需要关注功率、切换区、同频干扰的

33、网络优化问题。2、一般楼宇室内场景组网思路楼宇的小区规划建议将楼宇的低层与高层单独划分小区。将低层小区与出口处的室外宏小区配置邻区关系,高层小区不与室外宏小区配置邻区关系,避免高层的乒乓效应和握手现象,避免室外宏小区对室内高层覆盖的影响。电梯覆盖一般贯穿整个楼层,一般在1F进出电梯用户最多,建议将电梯覆盖与1层的小区划分为同一小区,电梯内部不设置切换区,减少切换。3、一般楼宇室内场景优化方法优化过程中将室内覆盖切换的切换区设置在无线环境比较稳定的地方。由于开关电梯会时信号强度发生突变,因此在做室内覆盖优化时,要避免将切换区发生在进出电梯处。通过调整导频功率,或者修改切换参数来调整切换区域大小。

34、4.2高速公路场景1、高速公路场景特点高速公路或部分国道沿线,传播环境一般较理想,区域内话务稀疏,建站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宏蜂窝公路广覆盖的同时,能够附带提供对沿线服务站及村庄的覆盖。当网络单独考虑线状道路覆盖时,通常是一些高速公路或国道,周围环境以郊区农村为主。例如高速公路沿线,传播环境一般较理想,区域内话务稀疏,建站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宏蜂窝公路广覆盖的同时,能够附带提供对沿线服务站及村庄的覆盖。TD-SCDMA网络对道路的覆盖,由于无线信号的传播环境相对良好,覆盖问题基本可以解决,但会存在越区覆盖、切换掉话等网络优化问题16。2、高速公路场景组网思路在高速路建设过程中,首先根据链路预算和

35、当地的传播模型,估计出满足覆盖所需要的基站数目,此时根据话务模型来判断这些站点所提供的信道能否满足容量需求,如果不满足,则通过增加副载波的方法来满足(增加副载波不会引起覆盖半径的收缩)。一般情况下,在高速铁路/公路的建网中,应该首先满足覆盖的需求。采用BBU+RRU组网设备,优点是在某一区域可以只放置一个BBU,链接多个RRU。同时RRU具备级联功能,通过级联的方式能够节省光纤,提供灵活的建网方式。基站布置可以分布在铁路沿线两侧,也可以单侧分布,没有优劣之分,完全根据传播环境和地形决定。3、高速公路场景优化方法在进行高速公路的覆盖和优化的时候,除了天线工程参数(如方向角、下倾角等)调整外,还可

36、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去考虑,部分同样适用于其他场景的优化:首先保证室外RRM参数的正确性,确认目标小区的Up是否受到干扰,如周围存在GPS不同步的基站、远端的Dw对本小区Up的干扰,可以查看LMT上有效签名个数是否在空载状态下激增。如果在LMT上发现Up上不来,可以尝试上调UP期望接收功率(调整为 -85dBm,目前设置是-95),邻接关系的个体偏移,调整切换带。 建议相邻小区之间的PCCPCH发射功率相差小于6dB,否则引起切换时刻前后上下行路损不匹配导致的小区边缘用户对底噪的抬升。 建议同站下不同扇区的广播波束赋形宽度设置成一样,否则引起同站扇区间切换时由于采用智能天线导致上下行路损不匹配,使

37、得原小区边缘用户对目标小区上行底噪贡献而抬升。尝试抑制乒乓切换定时器,防止回切。尝试T312定时器(由1s修改为3s)4.3地铁场景1、地铁场景特点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都拥有发达的地铁交通。北京地铁站平均间距为1380,天津为1000,上海平均为1325,广州地铁1号线为1233。地铁的客流量随着城市立体交通的发展不断增加,在未来的城市交通中将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工作日高峰时间段,流动人员数目相当集中且话务量较高。主要是以语音业务,短信和一些即时业务为主。地铁隧道狭长,列车沿着隧道行使,车体对于信号阻挡较为严重。因此,必须进行沿隧道横截面的覆盖,通常采用泄漏电缆完成地铁的信号覆盖,场强

38、分布均匀,可控性高,频段宽,多系统兼容性好。2、地铁场景组网思路地铁和室外宏站的隔离相当好,地铁设计所需的频率资源足够。地铁隧道跨度大,列车告高速行驶,因此,地铁覆盖组网思路如下:以站点为节点,将地铁分段完成覆盖;尽可能通过TD合路器而不是POI完成和2G系统的合路,保证TD-SCDMA信号强度;合理设计切换区,保证列车高速运行过程中的顺利切换。3、地铁场景优化方法地铁场景主要通过合理分布天馈系统保证信号的良好覆盖,其次要考虑较长的隧道内不同小区之间的切换。对于采用泄漏电缆覆盖的隧道,隧道内不同微小区之间要预留足够宽的切换带,以保证地铁内的高速切换。服务小区为当前最佳小区,防止无法呼通问题出现

39、,为了避免UE在高速移动中,小区无法收到RRC连接请求消息,可以适当提高UP期望接收功。对于不合理切换可以通过调整小区个体偏移以及切换时间迟滞等无线参数来解决。 对于补盲小区需要合理控制覆盖范围,频点、扰码以及邻小区关系需要进行局部优化,避免由于补盲给周围小区带来干扰。5 TD-SCDMA与LTE的前景随着市场的发展,宽带的移动化和移动的宽带化将在很大程度的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首先是TD-SCDMA的兴起,逐步受到大家的欢迎,更而进至的是LTE的试验,更加引起社会的关注。TD-SCDMA的市场分析:1驱动力:移动通信发展的焦点已经由用户数量的增长,转为业务量和新业务的增长,由技术驱动转为业务驱

40、动。2移动通信技术更新速度加快,而业务发展明显滞后。3 2G/2.5G和3G技术将长期共存发展。4 用户对3G的期望较高,但前期主要还是语音和短信息为主要的业务,3G业务应用较少,随着3G业务的发展,特别是HSDPA技术的成熟,数据业务的比例将越来越大。5 3G数据业务的发展,手机音乐,电视视频下载,视频监控等业务日趋丰富,数据业务的流量在逐步增加,数据业务在总业务中的比例也逐渐提高。同时,也提高了无线应用业务的发展空间。LTE的市场分析:准确的来说,LTE介于3G与4G之间,与其说是一次过度还不如说是一次革新。1 它的兴起主要是受到WIMAX的压力。2 技术上的革新,可以让它在本行业内保持1

41、0年的领先地位,3 LTE的频谱利用优势特别显著4 随着电子信息与技术的发展,技术的获利才是市场的赢家。参考文献1 许宏敏. TD-SCDMA无线网络优化原理及方法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9.2 彭木根等. TD-SCDMA移动通信系统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3 李立华等. TD-SCDMA无线网络技术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74 张传福. TD-SCDMA通信网络规划与设计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9.5 李治文,郭宝. TD-SCDMA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2.6 肖建华,梁立涛,王航. TD-SCDMA无线

42、优化指南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0.7 李校林.胡楠.付澍 TD-LTE网络优化中信令分析的应用研究期刊论文-广东通信技术2011,31(1).8 刘思杨.LIU Si-yang LTE网络优化技术期刊论文-通信管理与技术2011(1)9 杜庆波,罗文茂. 3G技术与基站工程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8.10 李世鹤. TD-SCDMA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标准.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3.11 罗建迪. TD-SCDMA无线网络规划设计与优化.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0.12Tae Y. Min. Interference-Adaptive Fast D

43、ynamic Channel Allocation in TD-SCDMA System. Wireless personal communications. 2011, 60(4).13Peng XUE. Improved Multi-Cell Joint Channel Estimation for the TD-SCDMA Downlink. IEICE Transactions on Communications. 2009, e92/b(4).14Bo Li , Dongliang Xie .Recent advances on TD-SCDMA in China. 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 2005, 43(1)15Mugen Peng ,Wenbo Wang. TD-SCDMA Evolution. IEEE vehicular technology magazine .2010, 5(2).16LING TIAN, ZHENGBO JIANG. TD-SCDMA Receiver Captures Multiple Channels. Microwaves & RF . 2009, 48(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