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题型总结--古诗古语题

上传人:回**** 文档编号:205709979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7.9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考研政治题型总结--古诗古语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考研政治题型总结--古诗古语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考研政治题型总结--古诗古语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考研政治题型总结--古诗古语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政治题型总结--古诗古语题(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考研政治题型总结—古诗古语题 在考研政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本》的选择题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类有有关古诗词的题,常常题干中给出某一知识点,然后选项中运用古诗古语进行设问,为了以便人们复习,笔者特意将也许设古诗古语题目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下面的内容所有摘自《全国研究生研究生招生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解析》) 一、确立成才目的:(262页) 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二、在实现中国梦中放飞青春抱负:(270页) 1.立志当高远: ①墨子说“志不强者智不达” ②诸葛亮说“忠当存高远” 这里的志具有双重含义:一是对将来目的的向往,二是实现奋斗目

2、的的顽强意志。 2.立志需躬行:(do it)中国古代先哲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三、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老式:(271页) 1.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老式,一方面表目前对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互相关系独到理解上: ①“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②“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2.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良老式,还体现为中国古人对抱负的不懈追求: ①孔子言“杀身成仁” ②孟子讲“舍生取义” ③墨子把“兼爱”作为最高的道德抱负,倡导为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而摩顶放踵 ④“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

3、为万世开太平” 3.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良老式,也表目前对道德修养和道德教化的注重上: ①将“立德”置于“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之首 ②“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 ③“改正”、“慎独”、“重行”、“内省”、“自讼”、“居敬” 4.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良老式,亦体现为注重人生境界和抱负人格: ①“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②“革尽人欲,复尽天理” 四、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273页) 1.团结统一:“化干戈为玉帛” 2.爱好和平: ①“礼仪之邦”、“协和万邦”、“德莫不小于和” ②“亲仁善邻”、“讲信修睦” ③联欧亚,开辟丝绸之路;通亚非

4、,郑和七下西洋;历万难,玄奘印度取经;为传经,鉴真东渡扶桑 3.自强不息:(这个出题也许性最大) ①体现为“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等不屈不挠的精神。 ②体现为“因时而变”、“随时而制”、“与时偕行”、“与日俱新”等与时俱进的精神。 ③春节联欢晚会上的一首歌曲《中华好儿孙》,人们下去可以看一下它的歌词,“爷爷在移山,奶奶在磨杵,奔跑的夸父,日行两万五…”,体现的就是这一精神。 五、中华老式美德的基本精神:(292页)(这部分古诗词特别多) 1.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重国家) ①“公义胜私欲” ②“夙夜在公” ③

5、“以公灭私,民其允怀” ④“国而忘家,公而忘私” ⑤“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⑥“义觉得上”、“先义后利”、“见利思义”、“义然后取” 2.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追和谐) ①“仁者爱人”、“推己及人” 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③“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④“克己复礼为仁” ⑤“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也” 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⑦“仁者自爱” ⑧“兼相爱,交相利” ⑨“和为贵”、“亲仁善邻,国之宝也” 3.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衿(敬礼让) ①“恭敬之心,礼之端也” ②“凡人之所觉得人者

6、,礼义也” ③“不学礼,无以立” ④“礼,人之干也。无礼,无以立” 4.倡导言行一致,强调遵守诚信:(恪诚信) ①“养心莫善于诚” 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③“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5.追求精神境界,注重道德需要:(追精神)“明于庶物,察于人伦” 6.强调道德修养,塑造抱负人格:(重修养) ①“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②“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局限性者” ③“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④“吾日三省吾身” ⑤“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⑥“察色修身”、“以身戴行” 六、做改革创新的实践者:(280页)(这

7、个地方出题的也许性不大,但还是在这里罗列出来) 1.树立突破陈规陋习的自觉意识:“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2.树立大胆摸索未知领域的信心和勇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3.树立以创新发明为目的的志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4.培养改革创新的责任感:“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七、爱国主义的优良老式:(注意,这一部分是老教材的内容,今年的大纲解析已经把它删掉了,但毕竟波及到了古诗古语,因此进行总结,如果实在不想看就不看了)(摘自《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本》 41页): 1.热爱祖国,矢志不渝: ①“苟利

8、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②“位卑未敢忘忧国” ③“报国之心,死而后已” 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下面给出某些具体的题目,供人们参照: 1.(全国研究生研究生招生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试题,11)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大多数人都觉得是才智成就了科学家,她们错了,是品格”下列名言与这段话含义一致的是() A.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B.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C.不学礼,无以立 D.是非之心,智也 答案:B 解析:爱因斯坦所说的“品格”指道德,爱因斯坦这句话的意思是道德比才干更重要,题干

9、讲的是“才”与“德”的关系,只有选项B谈两者的关系,“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意思是才是德的辅助;德是才的统帅。因此本题答案为选项B。 2.(全国研究生研究生招生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试题,12)中华民族精神源远流长,涉及着丰富的内容。其中,“夸父逐日”、“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动人的传说集中体现出中华民族精神是() A.勤快勇敢 B.团结统一   C.自强不息  D.爱好和平 答案:C 3.(全国研究生研究生招生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试题,11)道德修养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古人云:“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

10、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下列名言中与这段话在含以上近似的是() A.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B.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C.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D.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局限性者 答案:B 解析:A选项强调的是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与题干积善成德的道德修养措施不符合;B选项强调积善成德的道德修养措施,与题干“积善成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含义上相近;C选项是说“具有君子品行的人,什么事都依托自己,而不具有君子品行的小人,什么事都责求别人。”不符合题意;D选项是说:“有把一成天的力量都用在实行仁上而力量不够的吗?也

11、许有,但我没见过”不符合题意。 4.(全国研究生研究生招生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试题,31)一位社会科学家发现大楼的一块玻璃坏了,起初她没太当回事,没过多久,她发现许多处窗户都破损了。通过调研后,她得出结论:同样东西如果有一点破损,人们就会故意无意地加快它的破损速度;同样东西如果完好无损,或是及时维护,人们就会精心地护理。这就是出名的“破窗定律”。下列有关道德修养的名言与“破窗定律”内涵相近的是() A.善不可谓小而无益,不善不可谓小而无伤 B.非知之难,行之惟难;非行之难,终之斯难 C.小善虽无大益,而不可不为;细恶虽无近祸,而不可不去也 D.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答案:AC

12、 解析:题干给出的“破窗定律”体现了道德修养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加强到得修养要采用积善成德的措施,即通过积累善行或美德,使之巩固强化,以逐渐结成优良的品德。 5.(全国研究生研究生招生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试题,31)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老式源远流长,内涵极为丰富,下列诗句中反映爱国主义优良老式的有() A.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B.四万万人其泪下,天涯何处是神州 C.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D.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答案:ABCD 解析:这道题目的知识点是老教材中的,目前已经删掉了。注意到“国”、“神州”、“轩辕”、“国家”,它们的意思都是相近的,因

13、此全选。 6.(一般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安徽卷)文科综合,7)中华民族精神传承了中华老式文化血脉,已经成为凝聚人心的纽带。下列古语涵义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相应恰当的是 A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孔子) 自强不息 B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爱好和平 C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 勤快勇敢 D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子) 团结统一 答案:A 法律部分的名人名言,给出一道高考题作为参照: 7.(一般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北京卷)文科综合,30)全面推动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规定。下列表述符合法制精神的是 ①“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②“国王发明法律,而非法律发明国王” ③“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 ④“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相关资源

更多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sobing.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