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体前变向运球和体能训练-最终稿

上传人:回**** 文档编号:205638414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篮球体前变向运球和体能训练-最终稿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篮球体前变向运球和体能训练-最终稿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篮球体前变向运球和体能训练-最终稿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篮球体前变向运球和体能训练-最终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篮球体前变向运球和体能训练-最终稿(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及体能练习教学设计(水平四)银川市第十五中学高韬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及体能练习教学设计银川市第十五中学 高韬一、指引思想 本课根据体育课程原则的理念,以“健康第一”为指引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突出体现学生学练的主体地位,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提高学生学练的基本技术和技能。本节课教学的主旨是:教师努力成为一位体验课堂活动的“学生”,而学生成为课堂的“驱动器”和“发动机”。教师不仅要充足参与到多种互动活动之中,要同窗生一起学练和游戏,并且要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在知、情、意、行方面有所体会和收获。教学过程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到深,层层递进的教学原则,教学内容和手段的安排要具有目的

2、性和针对性。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启发学生自学、自练、合伙和探究学习;注重发展学生的合伙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逐渐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二、教材分析篮球体前变向运球是体育与健康教材水平四八年级第四章篮球教学中的内容,是篮球运球技术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技术动作之一,重要用于突破过人。运球是篮球运动的重要特性,对学生个人能力和自信的培养都具有较好的作用。学习篮球体前换手运球共四学时,本次课为第一次学时。重要是让学生初步尝试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技术动作,提高篮球的爱好。在学练过程中始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逐渐增长练习难度,使学生在学、练、玩中体会动作,最后达到本节课的目的。三、学情分析篮球运动是学生比

3、较喜欢的运动项目,这给篮球基本技术教学提供了契机。那么如何通过篮球基本技术的教学,使学生打篮球的爱好、爱好与学习行动最大化是教学中首要设计和考虑的。学生在七年级时已经接触过篮球课,但是动作技术水平仍然不是较好,还远远达不到教师所想要的高度,教学中要注意学生的学习差别要把握住这一点。对于八年级的男生来说,喜欢篮球场上的刺激、拼搏和跑动,但是枯燥的基本功的练习又使她们抗拒,她们更乐意以自己的方式去做动作进行比赛。女生在练习中由于胆怯,而畏缩或不乐意练习的状况比较普遍。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转体 探肩 跨步教学难点:时机的把握和手脚协调五、教学目的1.认知目的:学习和初步理解体前变向运球及其在篮球

4、运动中的作用2.技能目的:一层:通过练习使80以上的同窗可以换手运球 二层:使%以上的同窗可以初步做出变向换手运球 三层:使10%左右的同窗可以掌握变向换手运球 .情感目的:培养师生、生生之间的沟通配合能力,提高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拼搏精神。六、教学流程开始部分(分钟):课堂常规和问题导入(同窗们有无喜欢的篮球明星?)。设计意图:规范课堂常规,引课。准备部分(8分钟):(1)跟随教师绕场运球,变换高下重心。(2)绕标志物做“Z”字形运球。(3)手包球贴地绕身练习。(4)原地体前换手运球。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玩中达到熟悉球性的目的。基本部分(25分钟):男女生采用分组教学,不同的阶段提出不同的练习

5、规定,逐渐提高难度。男生两两一组,一人充当防守队员,一人运球突破。增长难度后,规定防守队员右臂侧平举,运球突破队员从防守队员右臂下方穿过。再次增长难度,在防守队员左前方约一米距离处放置标志物,规定运球突破队员绕过标志物后再从防守队员右臂下方穿过。女生:先做体前换手运球。再两两一组做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最后完毕的较好的组再增长标志物来完毕。设计意图:结合本节课的重难点,从简到难,层层递进的方式逐渐的突破重难点。基本部分(3分钟)体能练习:俯卧支撑传球,两人一组,俯卧支撑,一种球来回滚动环球传球。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上肢、腰腹力量。结束部分(2分钟)学生跟做呼吸放松。设计意图:达到放松的目的,舒缓情

6、绪。七、本课特点全课环绕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大思想,从热身活动到最后的体能练习,球不离手,先从学生运球熟悉球性到体前换手运球,逐渐加大难度,通过难度的设立来徐徐的让学生体会转体、探肩、跨步的技术环节,逐级突破技术动作的重难点。 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及体能练习教案学校:银川十五中学 班级: 八年级xx班 人数: 0 人 课次:第一次 执教教师:高韬教学内容1、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2、体能练习教学目的1.认知目的:学习和初步理解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及其在篮球运动中的作用2技能目的:一层:通过练习使80%以上的学生可以换手运球 二层:使5%以上的学生可以初步做出变向换手运球 三层:使10%左右的学生可以

7、掌握变向换手运球 3.情感目的:培养师生、生生之间的沟通配合能力,提高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拼搏精神。重、难点重点:转体探肩跨步难点:变向时机的把握和手脚协调配合 课序教学内容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组织形式课堂常规与导入1.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教师解说本课内容及规定4.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21.检查服装2向学生问好3.简朴解说内容及规定4.安排见习生 规定:精神饱满 ,声音宏亮。1成四列横队集合2向教师问好听、答教师问题4.按教师安排见习 规定:注意力集中,集合快、静、齐。组织队形:热身与熟悉球性1.热身活动1)男女生在教师带领下沿篮球场底线边线做运球绕场练习。)做“”字形绕标志物运球

8、。 2.球性练习1)手包球贴地绕身体练习。2)左右手换手运球81.解说练习的路线和措施。2.哨声提示做高下重心运球。3.带领学生外侧手运。4.语言简洁,声音洪亮。1.教师解说示范。巡回解说纠错。规定:左右幅度越大越好。1.手势指令下换手运球。.运球时注意前后间距。2昂首运球,注意听教师规定练习。注意跟随教师,昂首。规定:控制好球,手把球包住。1注意力集中看教师手势练习1.绕篮球场做运球练习。.在教师带领下学生跟做,听清规定,动作到位。2.球性练习队形:实践与提高.看图示分小组学习讨论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动作要领。2.初步简介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动作技术要领。(教师示范)动作要点:转体 探肩 跨

9、步男生:两人一组做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女生:做原地换手运球3.增长男生练习难度,体会重难点。男生:防守队员增长右臂侧平举动作,使攻打队员变向换手运球后从防守队员右臂下方低身穿过。女生:两人一组做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练习。.再次增长练习难度,体会重难点男生:在防守队员左侧约1M处放置标志物,攻打队员运球绕过标志物后变向换手运球再从防守队员右臂下方通过。女生:绕过标志物后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突破防守队员。教学难点:变向时机的把握和手脚协调5请几位学生展示学习成果251.提示学生右手为例,体验练习。1.教师示范解说2.男女生分开学练。.女生做原地换手运球练习。4.男生两人一组做体前变向换手运球。1示范动作

10、.提出练习规定(运球突破后左手向前至少继续运两次后再返回)1.教师解说练习的规定。2语言提示学生练习的注意事项。.巡回指引纠错。.教师请几位同窗展示并作指引。.注意力集中,认真听讲。1.按照教师的规定练习。2.注意控制好球。3.两人一组,一人充当防守队员,一人做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过人,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练习5-10次。1注意力要集中,观测、思考,牢记练习规定。2.大胆练习,注重小组沟通的指出和改正错误。1.两人一组练习,注意时机的把握和变向幅度。.体会转体、探肩、跨步。做到幅度大,低重心。3练习5-1次。1.积极展示学习成果1.解说练习队形: 图示:规定:1将男女生两两一组分开,提高练习密度,增

11、长练习次数。.练习时按规定有序进行。3.练习时注意控制好球。4认真学练,一切行动听指挥。 实践与提高6体能练习俯卧支撑传球组织措施:两人一组,俯卧支撑,一种球来回滚动换手规定:滚球方向精确,左右换手进行1.解说游戏措施、规则及规定。.组织学生分组游戏。3.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保证练习的安全性。.认真听讲。2.积极参与,积极练习。3.练习过程中注意安全。1.组织队形: 恢复与小结1.放松练习小结3师生再会21.组织学生进行放松练习。2小结本课学习状况3.提出课后规定4.安排学生归还器材5.向学生道别 认真参与放松练习。 .认真听教师小结3.归还器材.向教师道别组织队形: 场地器材:篮球场两块;篮球人手一球;标志物若干。预测平均心率:1010次/分估计练习密度:5%左右运动负荷预测曲线图: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