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热学》名词解释总结——考试专用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05621709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传热学》名词解释总结——考试专用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传热学》名词解释总结——考试专用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传热学》名词解释总结——考试专用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传热学》名词解释总结——考试专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热学》名词解释总结——考试专用(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一章1)热量传递的动力:温差2)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传递方式:导热,热对流,热辐射3)导热:单纯的导热发生在密实的固体中)对流换热:导热+热对流)辐射换热:概念:物体间靠热辐射进行的热量传递过程称为辐射换热;特点:随着能量形式的转换(内能-电磁波能-内能),不需要直接接触,不需要介质,只要不小于0就会不断的发射电磁波能进行能量传递(温度高的大)。6)温度场:是指某一时刻空间所有各点的温度的总称7)等温面:同一时刻,温度场中所有温度相似的点连接所构成的面 等温线:不同的等温线与同一平面相交,则在此平面上构成一簇曲线称 (注:不会相交不会中断))温度梯度:自等温面上一点到另一种等温面,以该点的法线

2、温度变化率最大。以该点的法线方向为方向,数值也正好等于这个最大温度变化率的矢量称为温度梯度gradt(正方向朝着温度增长的方向)9)热流密度: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所传递的热量称为热流密度10)热流矢量:等温面上某点,已通过该点最大的热流密度的方向为方向,数值上也正好等于沿该方向热流密度的矢量称为热流密度矢量(正方向高温指向低温)11)傅里叶定律:合用于持续均匀和各项同性材料的稳态和非稳态导热过12)导热系数比较:金属不小于非金属不小于液体不小于气体,纯物质不小于含杂质的。13)导热系数变化特点:气体随温度升高而升高,液体随温度升高而下降,金属随温度升高而下降,非金属保温材料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多孔

3、材料要防潮。)导热过程完整的数学描述:导热微分方程+单值性条件。5)单值性条件:几何条件(大小尺寸)物理条件(热物性参数内热源有无等)+时间条件(与否稳态)边界条件6)边界条件:第一类边界条件:已知任何时刻物体边界面上的温度值 第二类边界条件:已知任何时刻物体边界面上热流密度 第三类边界条件:已知边界面周边流体温度t和面界面与流体之间的表面传热系数h1)热扩散率:a,表达物体被加热或被冷却时,物体内部各部分温度趋向均匀一致的能力。第二章1) 圆筒壁的热流密度:温度变化/半径变化不等于常数,单位长度热流密度是常数。2) 临界绝热缘直径:相应于总热阻R1为极小值时的保温层外径称为3) 肋片效率:在

4、肋片表面平均温度下,肋片的实际散热量与假定整个 肋片表面都处在肋基温度时的抱负散热的比值4) 接触热阻:由于固体表面不平整的面接触,给导热过程带来的额外的热阻。5) 接触热阻影响因素:接触面的挤压压力也大R越小;接触面粗糙限度也大越大;材料匹配限度越好R越小第三章1) 非稳态导热分类:周期性非稳态导热,瞬态非稳态导热。2) 瞬态非稳态导热:物体的温度随时间不断升高或减少,经历相称长时间后,物体的温度逐渐趋近于周边介质的温度,最后达到热平衡。瞬态导热温度变化特点:分三个阶段:不规则状况阶段,正常状况阶段,建立新的稳态阶段。瞬态导热热流变化规律:不规则状况阶段中q1(墙内表面温度升高,对流换热减少

5、)急剧减小,q2保持不变(温度还没有从内表面传到外表面);正常状况阶段中1逐渐减小,q逐渐增大;建立新的稳态阶段后q1与q保持不变并相等。3) 周期性非稳态导热:物体的温度按照一定周期发生变化周期性非稳态导热特性:一方面物体各处的温度按一定的振幅随时间周期地波动;另一方面,同一时刻物体内的温度分布也是周期性波动的。毕渥准则:i,傅里叶准则:Fo4) 集总参数法:当Bi01时,可以近似地觉得物体的温度是均匀的,这种忽视物体内部导热热阻,觉得物体均匀一致的分析措施称为集总参数法。5) p!vc/A称为时间常数6) 周期性非稳态导热:特点:温度波的衰减(a热扩散率增大衰减缓慢;T周期越短衰减越快;X

6、距离越远衰减越快);温度波的延迟(a大延迟时间小;小延迟时间小;X大延迟时间大);半向无限大物体传播特性(任意位置的温度波随时间是周期性波动;同一时刻半无限大物体中不同X处的温度分布也是一种周期变化的温度波,但是振幅是衰减的,即同一时刻温度波上相位角相似的两相邻平面之间的距离相等)7) 综合温度:工程上把室外空气温度与太阳辐射两者对维护构造的共同作用,用假象的温度te表达8) 波动振幅:波动最大值与平均值之差称为波动振幅9) 温度波的衰减:振幅逐级减少的现象10) 温度波延时:最大值浮现逐级推迟的现象11) S称为材料的蓄热系数,它表达当物体表面温度波振幅为1摄氏度时,导热物体的最大热流密度。

7、的数值与材料的物性参数有关。(松木蓄热系数小,混凝土蓄热系数大吸取热量大。)、第五章1) 影响对流换热的因素:流动状态,流动起因,流体的热物理性质,流体的相变,换热表面几何因素。2) 对流换热微分方程组=动量微分方程式+持续方程式+能量微分方程式。3) 边界层:当具有粘性且能润湿壁面的流体流过壁面时粘滞力将制动流体运动形成边界层4) 流场分为:边界层区和主流区5) 流动边界层:当粘性物体流过物体表面的时候,会形成速度梯度很大的流动边界层(常识:=0时流动边界层速度梯度最大,粘滞应力大)6) 温度边界层:当壁面与流体间具有温差时也会产生温度梯度很大的温度边界层7) 流动边界层特点:边界层极薄,其

8、厚度与壁的定性尺寸相比极小;在边界层内存在较大的速度梯度;边界层流态分为层流和紊流,紊流边界层接近壁面处仍将是层流,称为层流底层;流畅可以划分为主流区跟边界层区!!8) (流动边界层)外掠平板临界距离:有层流边界层开始向紊流边界层过度的距离X称为临界距离。外掠平板的雷诺数=109) (流动边界层)紊流边界层的层流底层:接近壁面处,粘滞力仍然占绝对优势,使贴附于壁的一极薄层仍然会保持层流特性,也具有很大的速度梯度,该薄层称为紊流边界层的层流底层10) (流动边界层)流体管内受迫运动雷诺数为23011) 温度边界层特点:流动边界层与热边界层的状况决定了热量传递过程和边界层内的温度分布;层流:温度呈

9、抛物线分布,湍流:温度呈幂函数分布,紊流边界层贴壁处的温度梯度明显不小于层流,紊流换热比层流换热强; 与 dt 的关系:分别反映流体分子和流体微团的动量和热量扩散的深度因此不一定相等12) 紊流动量传递和热量传递:紊流传递中,不仅有层流换热中分子扩散传递作用外,尚有流体质点紊流脉动引起的附加动量和热量传递(脉动不小于分子扩散)13) 局部阻力摩擦系数:Cf14) 斯坦登准则:tNu/(*Pr)=h/(!p)15) 物理相似基本概念:几何相似;物理现象相似(必须是同类现象才干谈相似;由于描述现象的微分方程的制约,物理量场的相似倍数间有特定的制约关系,物理量场的相似倍数间有特定的制约关系,体现这种

10、制约关系,是相似原理的核心;注意物理量的时间和空间关系)16) 相似原理:相似性质;相似准则间关系;鉴别相似条件第六章1)管内受迫对流:热进口段与充足发展段的特点:常物性流体在常热流和常壁温边界条件下,热充足发展段特点: 流动充足发展段: 径向分速度为零2)层流紊流鉴别Re2300,R中的u为断面平均流速,定性尺寸为管径)管内流体平均温度:管断面流体平均温度;全管长流体平均温度(常热流: (t1+t2)/, 常壁温: )4)常热流常壁温:一定量的流体,流体流过管道q相等为常热流,那么壁面温度不断增长;壁温不变,流体温度增长。)物性场不均匀:气体温度越高越小 液体温度越高h越大6) 管内受迫对流

11、紊流:定性温度是全管长平均温度,定型尺寸是管径d7) 对于非圆管:定型尺寸:当量直径:d=f(面积)/U(管道周边)8) 外掠单管:Re=.5*1059) 外掠管束:背面换热不小于前面换热(定性温度流体在管束中的平均温度)10) 自然对流换热:无限大自然对流换热;有限空间自然对流换热11) 鉴别:Gr/Re: 1自然对流;0.1逼迫对流;0且混合对流第七章1)凝结换热现象:蒸汽与低于饱和温度的壁面接触时,将汽化潜热释放给固体壁面,并在壁面上形成凝结液的过程,称凝结换热现象)凝结形式:珠状凝结;膜状凝结3)膜状凝结:凝结液可以较好的润湿壁面时,凝结液可以形成持续的膜向下流动。称为膜状凝结(特点:

12、特点:壁面上有一层液膜,凝结放出的相变热(潜热)须穿过液膜才干传到冷却壁面上,此时液膜成为重要的换热热阻)珠状凝结:凝结液不能较好的润湿壁面时,凝结液将形成一种个液珠。称为珠状凝结5)珠状凝结换热好于膜状凝结6)(膜状凝结)分析:Re=【hl(-tw)/u(运动粘滞系数)r】:垂直壁Re=800;管外R=6007) (膜状凝结)分析中假设了液膜等于饱和温度,定性温度:tstw)管束管外(膜状凝结)定型尺寸de=nd)影响膜状凝结因素:蒸汽速度;蒸汽具有不凝气体;表面粗糙度;蒸汽含油;过热蒸汽10)增强凝结换热的措施:变化表面几何特性;有效地排除不凝气体;加速凝液的排除;易于珠状凝结形成的措施1

13、1)沸腾:工质在饱和温度下由液态转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沸腾12)沸腾换热特点: )液体汽化吸取大量的汽化潜热; 2 )由于汽泡形成和脱离时带走热量,使加热表面不断受到冷流体的冲刷和强烈的扰动,因此沸腾换热强度远不小于无相变的换热。13)沸腾换热分类:大容器沸腾和有限空间沸腾;过冷沸腾和饱和沸腾4)汽化核心:一般状况下,沸腾开始时汽泡只发生在加热面的某些点,而不是整个加热面上,这些产气愤泡的点被称为汽化核心。15)气泡生成后继续长大的动力:液体过热度。16)气泡生成的最小半径:(可见, (tw ts ) , Rmn 同一加热面上,成为汽化核心的凹穴数量增长 汽化核心数增长 换热增强)17)大容器饱

14、和沸腾曲线:表征了大容器饱和沸腾的所有过程,共涉及4个换热规律不同的阶段:自然对流、核态沸腾、过渡沸腾和稳定膜态沸腾(过程中主导导热形式依次是:对流,导热,辐射)18) 热管:构造:管壳、管芯、工作液;工作原理:沸腾与凝结两种相变过程的巧妙结合。(加热蒸发段时,管内工质蒸发,蒸汽从管中心通道流向凝结段散热区,放出其潜热,凝集后借助管芯的毛细力的作用,液体重新返回蒸发段再蒸发。)19) 热管的特点:很高的导热性;优良的等温性;采用不同的工作液,热管合用-200到200温度范畴内的工作;构造简朴,无运动部件,工作可靠,形状多变;流体密度可变性。第八章1)热辐射定义:定义:由热运动产生的,以电磁波形

15、式传递的能量;特点: 任何物体,只要温度高于,就会不断地向周边空间发出热辐射;b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 随着能量形式的转变;d 具有强烈的方向性;e 辐射能与温度和波长均有关; 发射辐射取决于温度的4次方。2)波长常识:0.37可见光;3为紫外线跟伦琴射线;0.71000红外线;5远红外线;100无线电波;0.1-1电磁波为热射线(涉及可见光,部分紫外线和红外线)4)立体角:球面面积除以球半径的平方称为立体角,单位:r(球面度)。)定向辐射强度:单位时间内,物体在垂直发射方向的单位面积上,在单位立体角内发射的一切波长的能量。6)光谱定向辐射强度:在某给定辐射方向上,单位时间、单位可见辐射面积,在

16、波长附近的单位波长间隔内、单位立体角内所发射的能量称光谱定向辐射强度7)定向辐射力:在某给定辐射方向上,单位时间内、物体单位辐射面积、在单位立体角内所发射所有波长的能量称为定向辐射力。8)辐射力E:单位时间内,物体的单位表面积向半球空间发射的所有波长的能量总和。(W/m2)9)光谱辐射力E:单位时间内,单位波长范畴内(涉及某一给定波长),物体的单位表面积向半球空间发射的能量。 (m3)10)光谱定向辐射力E,:在给定辐射方向上,单位时间内、单位物体辐射面积、在单位立体角内发射的在波长附近单位波长间隔内的能量称为光谱定向辐射力。11)黑体:是指能吸取投入到其面上的所有热辐射能的物体,是一种科学假

17、想的物体,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2)黑体辐射lanck定律1)发射率(也称为黑度) e :相似温度下,实际物体的半球总辐射力与黑体半球总辐射力之比。1)灰体:如果某物体的光谱发射率不随波长发生变化,即=常数5)灰体特点:特点:灰体的光谱辐射力与同温度下黑体光谱辐射率随波长的变化曲线完全相似。16)投入辐射:单位时间内投射到单位表面积上的总辐射能 17)选择性吸取:投入辐射自身具有光谱特性,因此,实际物体对投入辐射的吸取能力也根据其波长的不同而变化,这叫选择性吸取18)吸取比:物体对投入辐射所吸取的百分数,一般用a表 示。1)光谱吸取比:物体对某一特定波长的辐射能所吸取的百分数,也叫单色吸取比。

18、光谱吸取比随波长的变化体现了实际物体的选择性吸取的特性。2)漫射表面:指发射或反射的定向辐射强度与空间方向无关,即符合abert定律的物体表面21)灰体:指光谱吸取比与波长无关的物体,其发射和吸取辐射与黑体在形式上完全同样,只是减小了一种相似的比例数学体现式成立条件无条件,q为天顶角漫射表面灰表面漫灰表面22)第九章1) 角系数:表达离开表面的辐射能中直接落到另一表面上的百分数。例如:X,表达离开A1的辐射能量中落到A上的比例2) 角系数的代数特性:相对性,完整性,分解性3) 重辐射面:又称绝热表面,是指绝热良好,因而在由多种表面构成的辐射换热体系中净得失热量为零的表面4) 遮热板:在工程上,

19、有时需要削弱表面之间的辐射换热,这时可采用以高反射率(低发射率)的材料制作的金属薄板插入表面之间,人们习惯称之为遮热板。5) 气体辐射的特点:气体辐射对波长具有选择性;气体的辐射和吸取是在整个容积中进行的第十章1) 强化传热的基本途径有三个方面:提高传热系数;提高换热面积;提高传热温差 ( )2) 复合换热定义:对流和辐射并存的换热称为复合换热3) 增强传热的措施 : 、扩展传热面 2 、变化流动状况:增长流速、增强扰动、采用旋流及射流等都能起增强传热的效果。 、使用添加剂变化流体物性:流体热物性中的导热系数和体积比热容对表面传热系数的影响较大。在流体内加入些添加剂可以变化流体的某些热物理性能

20、,达到强化传热的效果。 4 、变化表面状况:如增长粗糙度、变化表面构造、表面涂层等。 4) 削弱传热的措施 : 削弱传热,是指采用隔热保温措施减少换热设备热损失,以达节能、安全防护及满足工艺规定等目的。 1 、覆盖热绝缘材料。常用的材料日前有:岩棉、泡沫塑料、微孔硅酸切、珍珠岩等。 2 、变化表面状况。即变化表面的辐射特性及附加克制对流的元件。 3 、遮热板 5) 换热器的分类(工作原理):间接式换热器;混合式换热器;回热式换热器6)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换热器都设计成逆流形式的就最佳呢?不是,由于一台换热器的设计要考虑诸多因素,而不仅仅是换热的强弱。例如,逆流时冷热流体的最高温度均出目前换热器的同一侧,使得该处的壁温特别高,也许对换热器产生破坏,因此,对于高温换热器,又是需要故意设计成顺流7) 对于有相变的换热器,如蒸发器和冷凝器,发生相变的流体温度不变,因此不存在顺流还是逆流的问题8) 换热器热计算分两种状况:设计计算和校核计算9) 换热器热计算的基本方程式是传热方程式及热平衡式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