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生产安全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报告

上传人:lis****211 文档编号:205530205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61.8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公司生产安全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公司生产安全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公司生产安全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资源描述:

《公司生产安全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司生产安全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报告(2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事故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报告受控状态:受 控批 准 人:编制二O九年九月三日关于成立事故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小组的通知单位各部门及全体员工:根据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88 号)、 生产经 营单 位生 产安全 事故应急预案编 制导 则(GB/T29639-2013)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为了使单位事故风险 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工作顺利进行,确保单位事故风险评估和应急资 源调查报告具有符合性、适宜性和可操作性,特成立单位事故风险评 估和应急资源调查报告编制小组,全面负责单位事故风险评估和应急 资源调查报告的编制工作。事故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报告编制小 组组成人员如下:

2、组长:成员:应急预案编制小组的职责如下:1、组长:负责编制小组各项工作的组织、协调,对编制好的事 故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报告初稿进行审核定稿;2、成员:、负责收集、整理事故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所 需资料和相关数据,负责事故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报告的起草; 规范格式和排版;3、成员:、负责公司设备、技术资料的准备,协助进行 危险源的分析及事故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报告的起草工作。目录1事故风险评估与应急资源调查目的12风险评估与应急资源调查依据13事故风险描述 34应急资源调查报告总则125单位内部救援资源 126外部救援资源 197应急救援过程 198应急资源调查结论 19事故风险评估和

3、应急资源调查报告1事故风险评估与应急资源调查目的1.1 事故风险评估目的针对不同事故种类及特点,识别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可能 发生的事故类别,分析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可能产生的直接后果 和次生、衍生后果,评估各种后果的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提出防范 和控制事故风险措施,并指导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应急预案的编制。12应急资源调查目的根据生产经营单位可能发生的事故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全面调 查本地区、本单位第一时间可以调用的事故处置所需的应急资源状况 和合作区域内可以请求援助的应急资源状况,为建立生产经营单位应 急资源数据库和管理信息平台提供统一完整、及时准确的基础资料和 决策依据,并结合事故风

4、险评估评估结论,为提升生产经营单位先期 处置提供应急资源准备,指导应急措施的制定。2 风险评估与应急资源调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4 年 8月 31日第十二届全 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 13 号,2014 年 12 月 1 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生产安全事故应对法(2007年 8月 30日第 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 和国主席令第69号, 2007年11 月1 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 年4 月 24 日第十二届全 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 席令

5、第9号,2015年1 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 年2 月28 日第十届全 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 国主席令第87号,2008年6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8年10月28第十一届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 6 号,2009 年 5 月 1 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中 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十一部法律的决定(2017年11 月 4 日第十 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本决定自 2017 年 11 月 5 日起施行)中华人

6、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2008年12 月27 日第十一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令第 7 号,2009 年5 月1 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2016 年 7 月2 日由中华人民共和 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等 六部法律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八号,自2016年 7 月 2 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1999年10月31 日第九届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23 号,2000年1 月1 日起施行)中华人

7、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 年6 月29 日第七届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 49 号,1991 年 6 月 29 日起施行)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13 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 国国务院令第 645 号)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 -2013)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总局88 号令)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15603-1995)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1999机械设备防护罩安全要求GB8196-2003压力容器中化学介质毒性危害和爆炸危险程度分类HG20660-

8、2017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T12801-2008重大火灾隐患判定方法(GB 35181-2017)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18)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GB13690-2009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1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2014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Z230-2010 危险化学品名录(2016版)临沂市实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办法(临安监 发2016136号)3事

9、故风险描述3.1生产经营单位概况3.2重大危险源与风险分析3.2.1公司使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中明确了危 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就是“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 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而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特性,会对人员、 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其单元的定义是“指一个(套) 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且边缘距离小于 500m 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对于临界量的定义是 “指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化学品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危

10、险化学品 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因此,以厂区 内作为一个单元考虑。(1)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单一品种,则该危险化学品的数 量即为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 为重大危险源。(2)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多品种时,则按下面公式计算, 若满足下面的公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ql/Ql+q2/Q2+qn/Qn$l式中:ql, q2qn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单位为吨 (t);Q1,Q2Qn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单位为吨(t);(3)单元界定本公司机房、生产车间、库房的横向距离、纵向距离均小于500m。 按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中单元的

11、边缘距离500m的界定, 将整个区域作为一个单元。(4)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按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 )规定,本 项目无危险化学品。3.2.2压力容器、压力管道重大危险源辨识 根据56号文件规定,压力容器重大危险源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介质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或中度危害的三类压力容器。(2)易燃介质,最高工作压力$0.1Mpa,且PV (压力X体积上 100Mpa.m3的压力容器(群)。公司压缩空气储罐体积为3 m3,工作压力为0.8Mpa,其PV为 2.4Mpa.m3 1轻伤21-2重伤33重伤41-2死亡,3-9重伤53-9死亡,10重伤(2)事故发生可

12、能性表 3.4.3 后果严重性取值表等级采取措施标准1有充分、有效的防范、控制、监测、保护措施,或员工安全卫生意识相当高,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极不可能发生事故或事件。2危险一旦发生及时发现,并定期进行监测,或现场有防范措施,并能有效执行, 或过去偶尔发生危险事故或事件3没有保护措施(如没有防护装置、没有个人防护用品等),或未严格按操作规 程执行,或危险的发生容易被发现(现场有检测系统),或曾经作过监测,或: 过去曾经发生类似事故或事件,或在异常情况下发生过类似事故或事件4危险的发生不容易被发现,现场没有监测系统,也未做过任何检测,或在现场 有控制措施,但未有效执行或控制措施不当,或危险常发生或

13、在预期情况下发 生5在现场没有采取防范、监测、保护、控制措施,或危险的发生不能被发现,或 在正常情况下经常发生此类事故或事件3.5 风险评估结果采取风险评估方法,识别生产工艺及设备设施和公用工程中的主 要危险有害因素,并对其发生的可能性、事故后果严重性进行分析, 得出各种危险因素的危险程度表。表 3.5 危险程度表序号事故类型可能性后果严重性风险程度1火灾爆炸35152火灾35153机械伤害3394触电34125车辆伤害2366灼烫2367高处坠落2368有限空间2483.6 风险控制3.6.1风险的分级控制管理原则采用科学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价,对评 价结果进行划分等级。

14、风险等级分4级:W(蓝色)、111(黄色)、11(橙色)、1(红色):蓝色风险/W级风险:轻度(一般)危险,可以接受(或可容许 的)。岗位应引起关注。黄色风险/III级风险:中度(显著)危险,需要控制整改。班组(上级单位)应引起关注。橙色风险/II级风险:高度危险(重大风险),必须制定措施进行控制管理。公司对重大及以上风险危害因素应重点控制管理。红色风险/I级风险:不可容许的(巨大风险),极其危险,必须立即整改,不能继续作业。3.7发生的可能性及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火灾爆炸、火灾、机械伤害、触电、有限空间、中毒和窒息和其 他伤害等,常发生在正常的生产运行期间,但从本企业存在的可能发 生的事故的严

15、重后果来看,能够造成人员重大伤亡及财产损失的主要 是火灾事故和火灾事故,在实际工作中应重点防范。一旦发生事故会 造成公司停产、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3.8 安全生产评估结论我公司于在相关领导的联合组织下对本企业各生产工序、公用工 程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了自我评估检查,得出结论本企业安全风险等 级为低,风险可控。4应急资源调查报告总则根据公司可能发生的事故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全面调查公司第 一时间可以调用的事故处置所需的应急资源状况和应急协助单位可 以请求援助的应急资源状况,为建立生产经营单位应急资源数据库和 管理信息平台提供统一完整、及时准确的基础资料和决策依据,并结 合事故风险评估评估结论,为提

16、升生产经营单位先期处置提供应急资 源准备,指导应急措施的制定公司在加工过生产过程中存在火灾、容器爆炸、机械伤害、触电、 高处坠落、车辆伤害、其他伤害等。若发生事故,往往造成人员伤亡、 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事故一旦发生,由于自然或人为、技术等原因, 当事故或灾害不可能完全避免的时候,建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体 系,组织及时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已成为减少人员伤害、抵御事故 风险或控制事故扩大、降低危害后果的关键手段。通过应急资源的调查,能够全面的了解并掌握本公司应急预案内 容的符合性、应急物资的储备情况、应急队伍的建设情况、应急资金 的投入、应急人员的培训、外部应急单位的协调。查找各方面存在的 不

17、足,逐步完善各项应急保障措施,确保在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能 采取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最大限度的降低事故带来的损失和影响的 范围。5公司内部救援资源5.1 预案的制定公司制定了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并根据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 制定了有针对性的现场处置方案。5.2 应急组织体系公司应急组织机构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总指 挥由企业总经理担任,副总指挥由总经理助理担任,成员为各部门负 责人。应急指挥部领导人员因公不能立即赶到事故现场指挥时,根据 企业法人授权,按职务及排序由上到下依次替代。公司设立应急响应中心,应急中心设在安全办。应急中心下设技 术专家组、综合协调组、救援保障组、抢险恢复组

18、、事故调查组、疏 散引导组、通讯医疗组、警戒保卫组、环境监测组等救援小组,由公 司应急指挥部统一指挥。事发时应急指挥部应立即指定事发部门负责 人任现场应急指挥。应急组织结构如下图所示:5.3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5.3.1 公司应急指挥部总指挥: 总经理副总指挥:总经理助理成 员:公司所有人员,正常情况下总指挥负责指挥,总指挥 不在时,由副总指挥替代,以职务高低顺序依次类推。公司应急指挥 部是应急管理的最高指挥机构,负责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工作, 职责如下:a)贯彻执行国家、当地政府、上级主管部门关于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和应急救援的方针、政策及有关规定。b)组织制定、修改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组

19、建应急救援队伍,有计划地组织应急救援培训和演练。c)审批并落实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所需的防护器材、救援器 材等的购置。d)检查、督促做好生产安全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 准备工作。e)批准应急救援的启动和终止。f)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生产安全事故的具体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增援请求,并向周边单位通报相关情况。g)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 急队伍的调动。h)协调事件现场有关工作,配合政府部门事故调查。i)负责对员工进行应急知识和基本防护方法的培训,向周边企 业、敏感点等提供本单位有关危险化学品特性、救援知识等的宣传材 料。5.3.2 公司应急中心 公司应急

20、中心设在安全办。主任:安全办主任 成员:公司各部门负责人、各班组长 安全办是公司应急中心的日常办事机构,职责如下:a)负责公司应急中心的日常工作;b)接受应急事件的报告,跟踪事件发展动态,及时向公司应急 指挥部汇报;c)按照公司应急指挥部指令,及时通知相关职能部门和专家组;d)按照公司应急指挥部指令统一对外联系;e)负责新闻发布和上报材料的起草工作;f)按照公司应急指挥部指令向省、市、区应急管理办公室报告 和求援;g)负责应急值班记录、录音和现场应急处置总结的审核、归档 工作;h)负责公司应急指挥部交办的其它任务。5.3.3 技术专家组公司应急指挥部应根据应急工作的实际需要,聘请 相关专业的应

21、急救援专家组成技术专家组。5.4现场应急指挥及职责 5.4.1现场应急指挥现场应急指挥由应急总指挥指派事发部门负责人担任。 现场应急指挥职责:现场应急指挥在应急总指挥领导下开展应急工作:a)按照公司应急指挥部指令,负责现场应急指挥工作;b)收集现场信息,核实现场情况,针对事态发展制定和调整现场应急抢险方案;c)负责整合调配现场应急资源;d)及时向公司应急指挥部和地方政府汇报应急处置情况;e)协调地方政府应急救援工作;f)按照公司应急指挥部指令,负责现场新闻发布工作;g)收集、整理应急处置过程的有关资料;h)核实应急终止条件并向公司应急指挥部请示应急终止;i)负责现场应急工作总结;j)负责公司应

22、急指挥部交办的其它任务。5.4.2 现场应急救援小组与职责:5.4.2.1综合协调组:本组由公司应急指挥部根据事件情况决定是否成立,组长由应急指挥部指派专人担任,组员由各车间主任担任。职责:负责调查事件发生的原因,制定解决方案,并向应急指挥 部汇报,同时做好事件相关人员的接待、安抚工作,防止事件进一步 扩大。5.4.2.2紧急处理组:组长:(手机号: )成员:职责:处理事故的一般原则是对人员、设备采取紧急保护措施, 并在尽可能的情况下,以接近正常停工的操作步骤予以处理。在大多数的事故状态下,需要采取两步措施。第一步是控制事故, 采取应急手段,阻止事态扩大,采取必要步骤保护在场人员,保护设 备、

23、设施;第二步是全面完成紧急停工,或转入正常停工或恢复正常 操作。5.4.2.3 通讯联络组:组长:(手机号:) 职责:负责通知相关部门人员;首先拨打110 和120报警,并引 导相关应急组人员进入事故现场。5.4.2.4 疏散引导组:组长:(手机号:)成员: 职责:负责事故现场所有员工的安全撤离和车间内全面检查,以 防车间还留下未及时逃离的员工。5.4.2.5 医疗救护组:组长:(手机号:) 职责:负责对救援过程中伤员的救护和配合医务人员抢救工作; 把伤员背到安全地带抢救,迅速送往医院。并协助医护人员做好对伤 员的救护工作。5.4.2.6 后勤保障组:组长:(手机:) 职责:应急救援结束后,对

24、现场检查确认,并清理现场;安排专 人对现场进行看护,如发现有异常迹象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的处置措 施;统计事故损失协助安全部门进行事故调查。5.4.2.7 善后处理组:组长:(手机:)成员:职责:应急救援结束后,对现场检查确认,并清理现场;安排专人对现场进行看护,如发现有异常迹象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的处置措 施;统计事故损失协助公司安全管理部门进行事故调查。5.4.2.8事故调查组:由应急指挥部指派相关人员负责。职责:负责事故原因发生的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向公司领导及主 管部门汇报。5.4.2.9专家组:专家组在公司应急指挥部领导下开展应急工作,职 责如下:a)为现场应急工作提出应急救援方案、建议和

25、技术支持;b)参与制定应急救援方案;c)负责公司应急指挥部交办的其它任务。5.4.2.10应急值班人员守则在公司应急中心领导下,应急值班人员应做到:a)b)c)d)实行 24 小时应急值班,应急电话; 负责接受应急报告并立即向公司应急中心领导报告; 接到应急报告和上级应急信息后,应立即向公司应急中心报跟踪并详细了解应急事件的发展和处置情况,随时向公司应 急中心领导报告;e)负责领导指令的下达;f)做好过程记录和交接班记录;g)严格岗位责任制,遵守安全与保密制度;h)完成公司应急中心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5.5应急保障5.5.1 通信与信息保障公司内部通信联系方式:事故发生后,在接到信息时,由现场

26、应 急指挥统一指挥、调配。公司应急机构联系方式见下表小组姓名部门职务电话总指挥总经办总经理副总指挥运营部总助应急行动组组长保卫科科长通讯联络组组长办公室经理后勤保障组组长供应部经理疏散引导组组长生产部经理医疗救护组组长生产部经理善后处理组组长总经办总经理5.5.2应急队伍保障结合公司实际情况,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公司组建抢险队伍, 人员由公司各车间员工组成,由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对其加强业务 培训和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能力和意识;充分利用社会应急资源,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应急队伍素质。加强对重要岗位 人员正确熟练使用应急救援器材的培训,由各部门、车间自行组织。5.5.3 应急物资

27、装备保障 公司应急救援物资和装备以及防汛物资由材料库、各部室负责保管、保养、维护。消防设施由保卫科负责日常维护保养。5.5.4 经费保障 应急指挥部对应急工作的日常费用做出预算,经审核后列入年度 预算;财务部门负责对安全生产事故应急保障资金的使用和效果进 行监管和评估。5.5.5 其它保障5.5.5.1 交通运输保障 公司必须每天至少保障一台公务车辆,以保证运送人员和救援物 资的运输车辆的应急使用。5.5.5.2 救援医疗保障公司与兰山区人民医院达成协议,医院为事故提供医疗救护方面 的技术支持。公司发生事故时,医院负责在第一黄金时间抢救、急救 遇险人员,并为公司相关人员做好医护检查。5.5.5

28、.3 治安保障发生事故后,由保卫人员维护事故现场的社会秩序和道路交通。 控制无关人员,无关人员不准擅自进入事故现场。5.5.5.4 技术支持公司成立应急救援技术组,为事故处理提供技术支持。(1)对事故发生第一时间反应,在实施具体救援工作同时,联系其他救援组织。第一时间采用当地资源,组织自救。第一时间组织人员避险。对最容易救助的对象优先救助。6外部救援资源6.1 单位互助公司同周围企业签订应急救援互助协议,同时距离消防队20km。6.2 政府部门应急救援力量当事故扩大需要外部力量救援时,公司应急总指挥向兰山区应急 指挥中心及相关部门发布请求支援的信息。有政府部门调动应急救援 力量全力支持公司的事

29、故救援工作,主要参与部门有: 公安部门:协助公司进行警戒,封锁相关要道,防止无关人员进 入事故现场和污染区。 消防队:发生火灾事故时,进行遇险人员的救护。 安监部门:组织专家指导应急救援工作。 医疗单位:提供伤员的治疗服务和现场救护所需要的药品和人员。 环保部门:提供事故时的实时监测和污染区的善后处理建议。 7应急救援过程公司各部门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报警程序及现场危险 情况,针对发生的危险,判定大小并上报公司应急指挥部,由应急指 挥部根据事故类别、危险性大小等综合判定启动相应应急预案,并安 排各应急小组依据应急小组开展应急救援、抢险、现场处置、善后恢 复等工作。8应急资源调查结论 我公司于在相关领导的联合组织下对本企业内部应急资源和外 部应急资源和物资进行全面调查分析,完全可以满足应急救援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