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游峰的扫路人》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05448388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4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天游峰的扫路人》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天游峰的扫路人》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天游峰的扫路人》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天游峰的扫路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游峰的扫路人》(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组第课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设计第二学时韩都市新城区第三小学 强夏芳教学目的:1、对的、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体会天游峰高而险的特点。、感悟老人的热爱自然、热爱生活、自信乐观、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和自强不息的精神。4、学习作者的写作措施。教学重点:感悟老人的热爱自然、热爱生活、自信乐观、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和自强不息的 精神。教学难点:1、协助学生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对的的价值观。2、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措施:(通过形象的比方、具体的数据、侧面的烘托,体现天游峰高而险的特点;通过老人的外貌、语言、神态、动作描写,体现老人的精神;通过写天游峰的高而险,反衬出老人的伟大

2、精神。)设计理念:严格遵循语文课程原则: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法设计:以读促悟 引导点拨学法设计:自读自悟 合伙探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时安排:第二学时教学流程: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同窗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天游峰的扫路人。(板书课题,并强调写字要一笔一划,把字写对的、写规范。)(旨在集中学生注意力,渗入写字教育。)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人们对天游峰、对天游峰的扫路人有了初步的理解。谁能说说,天游峰是什么样子?生:天游峰很高;天游峰很险那位扫路人呢?生:她很朴实;她很善良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做出鼓励性评价。(旨在自然地由第一学时过渡

3、到第二学时,激发学生学习的爱好。)二、与天游峰对话,体会天游峰的特点。师:请人们打开课本,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一起游览天游峰。请你有感情地朗读文中描写天游峰的句子。我们一会比一比,看谁能读出天游峰的特点。1、学生自由读书。教师巡视,并进行个别指引。2、报告交流。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同窗们刚刚读书都很认真。目前,我们来比一比,看谁能读出天游峰的高而险。预设:(1)没攀登过天游峰的人,不能算到过武夷山。为什么这样说呢?由于天游峰是武夷山第一险峰。它位于武夷山景区中心,海拔408.米,登上山顶,可以将武夷山的美景一览无余,尽收眼底。它是武夷山的主峰,是武夷山的代表。你说,连代表都没上去

4、过,怎么能算到过武夷山呢?(旨在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运用课外资料,体会天游峰的高而险。)(2)天游峰武夷山第一险峰。九百多级石梯,像一根银丝从空中抛下来,在云雾中飘飘悠悠,仿佛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那天,我终于顺着这根银丝上了峰顶,心里好不得意。请两名同窗读完后来,集体评议谁读得好,为什么。()我昂首望了望在暮色中顶天立地的天游峰,上山九百多级,下山九百多级,一上一下一千八百多级。那层层叠叠的石阶,常常使游客们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甚至望而却步,半途而返。请一名学生读完,师生评议。这位同窗读得好不好?好在哪里?哪里没读好? 师总结:作者就是这样,多角度地呈现了天游峰的高而险,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5、(旨在比较、评议中,引导学生体会作者通过形象的比方、具体的数字和侧面的烘托,体现天游峰的高而险。)三、与扫路人对话,感悟老人的精神。傍晚时分,作者下了山。但是,她游兴未尽,沿着小溪去散步。在一片静寂中,她听到了“哗哗”的声音。循声迎上去,本来是一位扫路人。1、出示课文插图人们看,就是这样一位老人。说说你从课文的插图上,懂得了什么?(旨在培养学生观测图画、认真思考的能力。)2、自读自悟。请你默读文中描写老人外貌、语言、神态、动作的语句,思考:她是一种如何的人。、学生报告。英国作家萧伯纳说:“如果你有一种人苹果,我有一种苹果,彼此互换,我们每个人仍只有一种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

6、互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种思想。”谁先来说说? (1)甲:她是一种热情好客的老人。(动作描写)老人引我进了她的小屋,为我沏了一杯浓茶。茶,很热,很香,仿佛一股暖流,不久沟通了我们俩的心灵。(2)乙:她是一位朴素、健康、慈善、有精气神的老人。(两次外貌描写)我循声迎了上去,及至到了眼前,才看清是一位精瘦的老人。她身穿一套褪色的衣服,足蹬一双棕色的运动鞋,正用一把竹扫帚打扫着路面。借着淡淡的星光,我仔细打量了她:瘦削的脸,面色黝黑,淡淡的眉毛下,一双慈善的眼睛炯炯有神。 师: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读了这两次外貌描写,谁有疑问?为什么要分两次来写?第一次,是粗看,是老人给作者的

7、第一印象;第二次是细看,是作者与老人交谈之后,被老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自信乐观、自强不息的精神所折服。(旨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质疑能力。)(3)丙:她是一位热爱自然、热爱生活、自强不息的老人。(语言描写、神态描写)“不累,不累,我每天上午扫上山,傍晚扫下山,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她说得轻轻松松,自在悠闲。老人摇摇头,伸出了七个指头,然后悠然地说:“按说,我早该退休了。可我实在离不开这里: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气,并且尚有花鸟作伴,我能舍得走吗?”(4)丁:她是一位布满自信、豁达开朗的老人。(语言描写、动作描写)我紧紧抓住她的双手说:

8、“30年后,我再来看您!”(“我”给老人的自信和祝愿。)“3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说罢,老人朗声大笑。(老人的自信、豁达开朗)(语文课程原则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旨在通过默读、朗读、讨论、联系生活实际,突破教学重难点,体会老人的热爱自然、热爱生活、自信乐观、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四、与作者对话,体会作者要体现的思想。、作者重要写的是扫路人,为什么要写天游峰的高而险呢?(反衬)、作者游览了天游峰,为什么不把它所有的美景展示给我们呢?为什么不写其她人呢?她想体现一种如何的情感?(旨在体会作者对老人的赞美和敬佩。)五、与自己对话,获得人生感悟。今天,你最深的感悟是什么?请用

9、一句话,分享给人们。预设:甲:享有生活,享有快乐。乙:我要像老人同样,做一种自信、豁达、开朗、自强不息的人。丙:我们要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旨在内化人生感悟,协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对的的人生观、价值观。) 六、作业布置:1、课外阅读欧亨利的最后一片树叶。她会告诉我们有自信、有毅力的人就能活下去。、仿照课文的写法,观测自己熟悉的一种人,抓住她(她)的外貌特点,用精确生动的词句写一段话。(旨在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别,把学生的学习由课内引向课外,读写结合。)七、板书设计:天游峰的扫路人 天游峰:高而险 扫路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自信乐观、豁达开朗、自强不息(赞美 敬佩)(旨在简洁、明了,突显文章

10、重要内容。)天游峰的扫路人课堂实录教学片断: (与天游峰的老人对话,体会老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自信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师:英国作家萧伯纳说:“如果你有一种人苹果,我有一种苹果,彼此互换,我们每个人仍只有一种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互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种思想。”谁先来说说? 生:她是一种热情好客的老人。我是从老人的动作描写中体会到的。老人引我进了她的小屋,为我沏了一杯浓茶。茶,很热,很香,仿佛一股暖流,不久沟通了我们俩的心灵。师:是呀,一“引”一“沏”,两个不经意的动作,却使作者感到无比的亲切。生2:她是一位朴实、精瘦的老人。我是从她的外貌描写感受到的。我循声

11、迎了上去,及至到了眼前,才看清是一位精瘦的老人。她身穿一套褪色的衣服,足蹬一双棕色的运动鞋,正用一把竹扫帚打扫着路面。生3:老人是一位朴实、精瘦、健康、有精气神的人。我是从作者对老人的第二次外貌描写体会到的。借着淡淡的星光,我仔细打量了她:瘦削的脸,面色黝黑,淡淡的眉毛下,一双慈善的眼睛炯炯有神。师:你读书更细心,可以发现作者把老人的外貌写了两次。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读了这两次外貌描写,谁有疑问?生:为什么要分两次来写?生:由于第一次是粗看,是老人给作者的第一印象;第二次是细看,是作者与老人交谈之后,被老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自信乐观、自强不息的精神所折服。师:孩子们,

12、你们是真的把书读明白了。我们继续交流。生:她是一位热爱自然、热爱生活、自信乐观的老人。我是从老人的语言描写、神态描写体会到的。“不累,不累,我每天上午扫上山,傍晚扫下山,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她说得轻轻松松,自在悠闲。老人摇摇头,伸出了七个指头,然后悠然地说:“按说,我早该退休了。可我实在离不开这里: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气,并且尚有花鸟作伴,我能舍得走吗?”师:老人的话,富含哲理,值得我们好好品味。谁还从老人的语言里,读懂了什么?生:教师,我觉得老人是一种自强不息的人。师:“自强不息”是什么意思?生:自己努力向上,永不断歇。在我们常人看来

13、,7岁了,早该退休,享有天伦之乐。但是,老人没有选择安逸的生活,仍然留在天游峰扫地,发挥余热,为社会做奉献。享有生活,享有快乐。生:老人那么大年龄,生活不要别人照顾,自己扫地,自己种大米和青菜,苦中作乐!生:老人的身体很累,但心里不久乐。累并快乐着。师:同窗们不仅会读书,并且会思考。我们从老人身上,学到了诸多人生启迪。目前,请人们尽情地读一读老人富有哲理的语言。 点评:语文课程原则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要在师生的平等对话中进行。教师设计了一种开放性的问题:“请你默读文中描写老人外貌、语言、神态、动作的语句,思考:她是一种如何的人。”一下子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先自读自悟,再集体交流,最后有感情地朗读,加上教师适时点拨与鼓励性评价,促使学生与天游峰的老人对话,感悟老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自信乐观、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和自强不息的精神。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尊重学生独特的读书感受,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不断地对话,学生发言积极,课堂氛围民主、和谐,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